CN106212044A -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2044A
CN106212044A CN201610602657.4A CN201610602657A CN106212044A CN 106212044 A CN106212044 A CN 106212044A CN 201610602657 A CN201610602657 A CN 201610602657A CN 106212044 A CN106212044 A CN 106212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rodia camphorata
culture medium
culture
cultural method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26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宗杰
张向阳
方晓
柴行
刘家飞
张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N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N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N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N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026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2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2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2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牛樟芝栽培领域,提供了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制备步骤:按照与水的质量体积比称取5~40g/L的麸皮、5~40g/L的玉米淀粉、5~40g/L的琼脂、1~3g/L的蛋白胨、0.5~4.0g/L的硫酸镁以及0.5~10ml/L的橄榄油,制备牛樟芝菌种的皿式培养基;接种步骤:在无菌环境下,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上;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培养3~12个月。本发明提供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制备步骤、接种步骤以及培养步骤,所用培养基为皿式培养基;本发明通过改进培养基所用配方和优化培养步骤,使所得的牛樟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牛樟芝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又名牛樟菇,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薄孔菌属、多年生蕈菌类,是寄生于我国台湾特有树种牛樟树腐朽内壁的珍稀药用真菌,被称为森林的红宝石。牛樟芝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超氧歧化酶(SOD)腺苷、蛋白质(含免疫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核酸、凝集素、氨基酸、胆固醇、木质素、血压稳定物质等。其具备的生理活性功能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抗过敏、抗高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细菌、保护肝脏等;其中三萜类化合物是药用真菌的核心药理成分,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三萜类化合物是药用真菌发挥抗炎、镇痛、毒杀肿瘤细胞及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抗氧化等作用的主要成分;而且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表现在促进淋巴细胞增生,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伤力;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和提升肝脏机能,有效地减少化疗期间病人肝脏和肾脏的损伤。据国内外的报道,牛樟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多达280种以上,其潜在的价值不可估量。
国内专利中已有很多相关于牛樟芝三萜含量的报道,如:
CN 104322279A:一种椴木培养牛樟芝的方法,是先将牛樟芝菌种在培养皿中培养,再制取牛樟芝菌液,然后将椴木置于牛樟芝菌液中浸泡50—60小时,取出后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全天候监控培养,给予牛樟芝子实体成长所需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通过测量得到的牛樟芝子实体的三萜含量,达到35%, 跟野生的牛樟芝的37%很接近。
CN 105483160A:一种牛樟芝培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将牛樟芝种子接入含有金钱莲和明月草的固体培养基中,置于交变磁场环境中培养,得到的牛樟芝发酵产物经过亚临界萃取,得到的萃取物中通过三萜含量的测定,其含量最高为1.61%。
CN105145112A:一种得用龙脑樟段木培育牛樟芝子实体的方法,是以龙脑樟段木为基质,经水浸泡处理,高温灭菌后接上牛樟芝菌种培养,其三萜的含量不少于80mg/100g。
CN104855137A:一种提高牛樟芝产量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方法,是将五叶松的根、茎、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经过超声破碎处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五叶松脂,得到不同pH的提取液。采用谷类作为培养基,在牛樟芝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相应pH的五叶松提取液来控制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环境的pH值保持在5~7之间,同时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5%、氧气浓度为5~15%,最终发酵得到的菌丝体中三萜的含量为8000ppm。
总结来说,目前牛樟芝人工培育分为三种方法,1)液体发酵法,2)固体栽培法,3)椴木栽培法。椴木栽培法是目前培养出来的牛樟芝与野生牛樟芝三萜成份最接近的一种培养方法,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培养时间长、成本花费高、椴木资源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旨在快速得到牛樟芝的子实体,同时提高牛樟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培养基制备步骤:按照与水的质量体积比称取5~40g/L的麸皮、5~40g/L的玉米淀粉、5~40g/L的琼脂、1~3g/L的蛋白胨、0.5~4.0g/L的硫酸镁以及0.5~10ml/L的橄榄油,制备牛樟芝菌种的培养皿式培养基;
接种步骤:在无菌环境下,采用涂布法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上;
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培养3~12个月,并根据牛樟芝的生长特性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时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结合牛樟芝菌种发酵阶段和培养阶段的不同生理特性,采用独特的培养基配方,能提供充足的营养需求,并且有助于提高牛樟芝三萜类化合的含量;采用液态樟芝菌丝体涂布接种,有助于在初期阶段牛樟芝快速生长,大大缩短子实体的成熟周期,最短生长周期降为3个月。进一步地,根据牛樟芝不同生长阶段调控相对应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促进樟芝菌丝体的生长和活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的生成,较高温度、高湿度和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助于樟芝菌丝体的快速生长,较低温度中等湿度和阴暗环境更有助于樟芝子实体的生长和加速樟芝的次代谢,积累更多的三萜类化合物。此外,本发明还进一步优化了牛樟芝菌种的制备过程和接种过程,这些都有助于牛樟芝菌种最大限度发挥本发明的技术作用。
本发明解决了牛樟芝人工培养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低的大难题,是人工培养牛樟芝研究上的一大突破,对牛樟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皿式培养,作为最原始的真菌培养方法,能快速得到牛樟芝的子实体,如能开发出一种高产三萜类化合物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将解决牛樟树缺乏等问题,提高牛樟芝的应用范围及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包括:
培养基制备步骤:按照与水的质量体积比称取5~40g/L的麸皮、5~40g/L的玉米淀粉、5~40g/L的琼脂、1~3g/L的蛋白胨、0.5~4.0g/L的硫酸镁以及0.5~10ml/L的橄榄油,制备牛樟芝菌种的培养皿式培养基;
接种步骤:在无菌环境下,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培养基上;
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培养3~12个月。
在培养基制备步骤中,本发明不仅改进了具体配方,且配方中各原料的用量也进行了优化,使所得的牛樟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
具体地,所述培养步骤中的培养条件为: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皿之前,温度为25~30℃、湿度为85%~95%,优选95%,每天光照时间为4~6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勒克斯);菌丝体长满培养皿后,温度为18~22℃、湿度为65%~75%,优选65%,每天光照时间为2~4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
本实施例提供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结合牛樟芝菌种发酵阶段和培养阶段的不同生理特性,采用独特的培养基配方,能提供充足的营养需求,并且有助于提高牛樟芝三萜类化合的含量。对培养基培养过程各参数均进行了改进,使牛樟芝菌种更好地生长,经培养后所得的牛樟芝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一步提高。
具体地,所述培养基制备过程具体为:
将麸皮加入水中煮40min后,过滤得滤液;将玉米淀粉加入所述滤液中,加热糊化;依次加入琼脂、蛋白胨、硫酸镁、橄榄油,搅拌后得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的体积加水补至水的初始体积;高压灭菌20min,趁热倒至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得柱状培养基。所述柱状培养基的厚度为1~3cm。
具体地,所述接种步骤中,所述牛樟芝菌种是以菌种培养液的形式接种于所述培养皿式培养基上,所述菌种培养液的制备过程为:
按照与水的质量体积比称取20.0g/L的葡萄糖、20.0g/L的麦芽浸膏、1.0g/L的蛋白胨以及0.5g/L的硫酸镁,加入水中得混合液,调节所得混合液的pH值至4.0;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得液体种子培养基;无菌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 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获得菌种培养液。
具体地,所述牛樟芝菌种在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60rpm,时间15天。
具体地,所述接种过程具体为:在所述皿式培养基上加入2~5mL所述菌种培养液,采用涂布接种法将所述菌种培养液涂成直径为5~8cm的圆圈。
本实施例采用液态樟芝菌丝体涂布接种,有助于在初期阶段牛樟芝快速生长,大大缩短子实体的成熟周期,最短生长周期降为3个月。通过优化牛樟芝菌种培养基的配方及相关参数,提高了牛樟芝菌种的作用效果。
所述培养步骤后还包括干燥步骤,所述干燥步骤包括:将菌丝体从所述培养皿中分离出来,置于40~50℃温度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8%,获得牛樟芝样品。
具体地,所述牛樟芝菌菌种为ATCC200183。
本发明通过运用特殊的培养基配方,对培养基用量、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大量反复比对实验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高产三萜类化合物牛樟芝培养条件。
实施例1
(1)培养基制备步骤:称取麸皮20g/L加水后煮40min,过滤后取滤液,再加入玉米淀粉20g/L进麸皮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糊化,糊化完成后依次加入琼脂20g/L、蛋白胨1.5g/L、硫酸镁2.0g/L橄榄油2ml/L,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补水至1L。通过灭菌锅高温高压灭菌20min,趁热倒至培养皿中,厚度在2cm左右,放冷使其凝固。
(2)菌种准备: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0.0g/L,麦芽浸膏20.0g/L,蛋白胨1.0g/L,硫酸镁0.5g/L,pH 4.0,蒸馏水定容,高压蒸汽灭菌20min。无菌收集牛樟芝孢子,接入摇瓶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转速160rpm,培养15天,得到未形成明显菌球的菌液。
(3)接种步骤:采用涂布接种法接种,在无菌的环境下,每个培养皿加入 2~5mL摇瓶培养出来的菌液,再用涂布棒将菌液涂成直径大约5~8cm左右的圆圈。
(4)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培养,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皿的2个月内,环境温度为28℃、湿度为90%,每天光照时间为6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在培养基上生长,慢慢长满整个平板,菌丝体的颜色从白色变成橘红色;2个月后,改变环境条件,温度为20℃、湿度为70%,每天光照时间为2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逐渐长厚,10个月后生长十分缓慢,此时樟芝呈橘红色,约有0.8cm厚。
(5)牛樟芝子实体的采收:将生长出来的菌丝体从培养皿中分出来,将带出来的培养基刮除干净,再用45℃水冲洗菌丝体的底部,再把得到的菌丝体放置烘箱中烘干至水分低于1.8%,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烘干粉碎后取1.0g样品,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其三萜含量为:28.2%。
实施例2
(1)培养基制备步骤:称取麸皮10g/L加水后煮40min,过滤后取滤液,再加入玉米淀粉10g/L进麸皮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糊化,糊化完成后依次加入琼脂15g/L、蛋白胨1.0g/L、硫酸镁1.0g/L橄榄油1ml/L,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补水至1L。通过灭菌锅高温高压灭菌20min,趁热倒至培养皿中,厚度在2cm左右,放冷使其凝固。
(2)菌种准备: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0.0g/L,麦芽浸膏20.0g/L,蛋白胨1.0g/L,硫酸镁0.5g/L,pH 4.0,蒸馏水定容,高压蒸汽灭菌20min。无菌收集牛樟芝孢子,接入摇瓶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转速160rpm,培养15天,得到未形成明显菌球的菌液。
(3)接种步骤:采用涂布接种法接种,在无菌的环境下,每个培养皿加入2~5mL摇瓶培养出来的菌液,再用涂布棒将菌液涂成直径大约5~8cm左右的圆圈。
(4)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培养,前2 个月,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皿之前,温度为25℃、湿度为90%,每天光照时间为6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在培养基上生长,慢慢长满整个平板,菌丝体的颜色从白色变成橘红色;菌丝体长至10个月,改变环境条件,温度为20℃、湿度为70%,每天光照时间为2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橘红色菌丝体逐渐长厚,最后菌丝体约有0.8cm厚。
(5)牛樟芝子实体的采收:将生长出来的菌丝体从培养皿中分出来,将带出来的培养基刮除干净,再用45℃水冲洗菌丝体的底部,再把得到的菌丝体放置烘箱中烘干至水分低于1.8%,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烘干粉碎后取1.0g样品,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其三萜含量为:21.4%。
实施例3
(1)培养基制备步骤:称取麸皮20g/L加水后煮40min,过滤后取滤液,再加入玉米淀粉20g/L进麸皮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糊化,糊化完成后依次加入琼脂20g/L、蛋白胨1.5g/L、硫酸镁2.0g/L橄榄油2ml/L,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补水至1L。通过灭菌锅高温高压灭菌20min,趁热倒至培养皿中,厚度在2cm左右,放冷使其凝固。
(2)菌种准备: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0.0g/L,麦芽浸膏20.0g/L,蛋白胨1.0g/L,硫酸镁0.5g/L,pH 4.0,蒸馏水定容,高压蒸汽灭菌20min。无菌收集牛樟芝孢子,接入摇瓶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转速160rpm,培养15天,得到未形成明显菌球的菌液。
(3)接种步骤:采用涂布接种法接种,在无菌的环境下,每个培养皿加入2~5mL摇瓶培养出来的菌液,再用涂布棒将菌液涂成直径大约5~8cm左右的圆圈。
(4)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培养,前2个月,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皿之前,温度为25℃、湿度为85%,每天光照时间为6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在培养基上生长,慢慢长满整个平板,菌丝体的颜色从白色变成橘红色;2个月后改变生长环境,温度为20℃、湿度 为70%,每天光照时间为2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逐渐长厚,生长至3个月时,樟芝呈橘红色,约有0.2cm厚。
(5)牛樟芝子实体的采收:将生长出来的菌丝体从培养皿中分出来,将带出来的培养基刮除干净,再用45℃水冲洗菌丝体的底部,再把得到的菌丝体放置烘箱中烘干至水分低于1.8%,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烘干粉碎后取1.0g样品,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其三萜含量为:8.4%。
实施例4
(1)培养基制备步骤:称取麸皮20g/L加水后煮40min,过滤后取滤液,再加入玉米淀粉20g/L进麸皮的滤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糊化,糊化完成后依次加入琼脂20g/L、蛋白胨1.5g/L、硫酸镁2.0g/L橄榄油2ml/L,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补水至1L。通过灭菌锅高温高压灭菌20min,趁热倒至培养皿中,厚度在1cm左右,放冷使其凝固。
(2)菌种准备: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葡萄糖:20.0g/L,麦芽浸膏20.0g/L,蛋白胨1.0g/L,硫酸镁0.5g/L,pH 4.0,蒸馏水定容,高压蒸汽灭菌20min。无菌收集牛樟芝孢子,接入摇瓶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转速160rpm,培养15天,得到未形成明显菌球的菌液。
(3)接种步骤:采用涂布接种法接种,在无菌的环境下,每个培养皿加入2~5mL摇瓶培养出来的菌液,再用涂布棒将菌液涂成直径大约5~8cm左右的圆圈。
(4)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培养,前2个月,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皿之前,温度为28℃、湿度为85%,每天光照时间为6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在培养基上生长,慢慢长满整个平板,菌丝体的颜色从白色变成橘红色;菌丝体长满培养皿直至5个月,环境温度为20℃、湿度为70%,每天光照时间为2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逐渐长厚,呈橘红色,约有0.3cm厚。
(5)牛樟芝子实体的采收:将生长出来的菌丝体从培养皿中分出来,将带。

Claims (9)

1.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培养基制备步骤:按照与水的质量体积比称取5~40g/L的麸皮、5~40g/L的玉米淀粉、5~40g/L的琼脂、1~3g/L的蛋白胨、0.5~4.0g/L的硫酸镁以及0.5~10ml/L的橄榄油,制备牛樟芝菌种的培养皿式培养基;
接种步骤:在无菌环境下,将牛樟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上;
培养步骤: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培养3~12个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步骤中的培养条件为: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皿之前,温度为25~30℃、湿度为85%~95%,每天光照时间为4~6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菌丝体长满培养皿后,温度为18~22℃、湿度为65%~75%,每天光照时间为2~4小时,光照强度为0~400lu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制备过程具体为:
将麸皮加入水中煮40min后,过滤得滤液;将玉米淀粉加入所述滤液中,加热糊化;依次加入琼脂、蛋白胨、硫酸镁、橄榄油,搅拌后得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的体积加水补至水的初始体积;高压灭菌20min,趁热倒至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得柱状培养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培养基的厚度为1~3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步骤中,所述牛樟芝菌种是以菌种培养液的形式接种于所述培养皿式培养基上,所述菌种培养液的制备过程为:
按照与水的质量体积比称取20.0g/L的葡萄糖、20.0g/L的麦芽浸膏、1.0g/L的蛋白胨以及0.5g/L的硫酸镁,加入水中得混合液,调节所得混合液的pH值至4.0;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得液体种子培养基;无菌条件下将牛樟芝菌种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获得菌种培养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樟芝菌种在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60rpm,时间15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过程具体为:在所述培养皿式培养基上加入2~5mL所述菌种培养液,采用涂布接种法将所述菌种培养液涂成直径为5~8cm的圆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步骤后还包括干燥步骤,所述干燥步骤包括:将菌丝体从所述培养皿中分离出来,置于40~50℃温度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8%,获得牛樟芝样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樟芝菌菌种为ATCC200183。
CN201610602657.4A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6212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2657.4A CN106212044A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2657.4A CN106212044A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2044A true CN106212044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3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2657.4A Pending CN106212044A (zh) 2016-07-27 2016-07-27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204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6235A (zh) * 2017-02-09 2017-06-20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一种牛樟芝皿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3728A (zh) * 2018-01-19 2018-08-03 厦门医学院 一种可增加牛樟芝子实体及提升三萜类的牛樟芝培养基
CN110819571A (zh) * 2019-11-27 2020-02-21 中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哥伦比亚琼脂平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0005A (zh) * 2021-01-15 2021-06-29 张颖 牛樟芝yzz-09-xz-01的母种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4568207A (zh) * 2022-03-11 2022-06-03 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054A (zh) * 2011-04-18 2012-10-24 甘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以培养牛樟芝子实体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CN103270890A (zh) * 2013-06-18 2013-09-04 徐芳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N103392512A (zh) * 2013-08-13 2013-11-20 深圳市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樟芝高产三萜菌株及其应用
CN103444430A (zh) * 2012-06-04 2013-12-18 慧普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牛樟芝的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054A (zh) * 2011-04-18 2012-10-24 甘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以培养牛樟芝子实体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CN103444430A (zh) * 2012-06-04 2013-12-18 慧普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牛樟芝的培养方法
CN103270890A (zh) * 2013-06-18 2013-09-04 徐芳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N103392512A (zh) * 2013-08-13 2013-11-20 深圳市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樟芝高产三萜菌株及其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6235A (zh) * 2017-02-09 2017-06-20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一种牛樟芝皿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3728A (zh) * 2018-01-19 2018-08-03 厦门医学院 一种可增加牛樟芝子实体及提升三萜类的牛樟芝培养基
CN110819571A (zh) * 2019-11-27 2020-02-21 中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哥伦比亚琼脂平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0005A (zh) * 2021-01-15 2021-06-29 张颖 牛樟芝yzz-09-xz-01的母种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14568207A (zh) * 2022-03-11 2022-06-03 青岛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2044A (zh)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N104193462A (zh) 一种木耳培养基
CN104350954B (zh) 鹿茸菇栽培方法
CN104920065B (zh) 一种梵净山野生红托竹荪母种制作方法
CN104591908A (zh) 一种灵芝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6194B (zh) 一种野生革耳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7114758A (zh) 一种发酵虫草菌丝体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8875A (zh) 一种蝉花的双向人工培养方法
CN108713447A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太岁肉灵芝养殖方法及其保健品制备方法
CN103283484A (zh) 利用柿木屑栽培猴头菌的方法
CN104054504B (zh) 蜂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CN104641944A (zh) 一种用未脱壳的小麦作培养基质栽培虫草的方法
CN104247628B (zh)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CN108901587B (zh) 一种蝉花的固体培养方法
CN108175040A (zh) 一种小米燕麦牛樟芝菌质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5838621B (zh)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的培养液以及培育方法
CN108096478A (zh) 一种富含桑黄黄酮的燕麦桑黄谷菌粉的生产方法
CN106819394A (zh) 一种黄芩渣和大蒜渣的酵母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5329B (zh) 黄伞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0791A (zh) 利用柿木屑栽培金顶侧耳的方法
CN106922386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KR20090059203A (ko) 사포닌 함유 화고 표고버섯재배용 조성물 및 연중 재배방법
CN107048166A (zh) 一种增加青稞红曲中天然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
CN108094047A (zh) 一种适合蝙蝠蛾幼虫感染母种菌株及北冬虫夏草栽培方法
CN102851334A (zh)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