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5353A - 用于运输车厢上部件的穿梭梁,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运输车厢上部件的穿梭梁,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5353A
CN106185353A CN201610474515.4A CN201610474515A CN106185353A CN 106185353 A CN106185353 A CN 106185353A CN 201610474515 A CN201610474515 A CN 201610474515A CN 106185353 A CN106185353 A CN 106185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th
lift
compartment
shuttles back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45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5353B (zh
Inventor
汉斯-于尔根·魏德曼
伊玛德·耶那叶
贝恩德·鲁达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GOBEAMER AG
Original Assignee
CARGOBEAM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GOBEAMER AG filed Critical CARGOBEAM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6185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5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0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7/00Loading or unload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vehicles, e.g. loading platforms, doors convertible into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mps
    • B61D47/005Loading or unload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road vehicles carrying wagons, e.g. ramps, turntables, lift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货物转运设备的穿梭梁(20),货物转运设备用于借助水平的横向装载将货物从道路转运至铁轨或者反过来,该穿梭梁用于将货物车厢的车厢上部件移动至装载轨道,或者反过来,其中,穿梭梁(20)具有升降件,用于使车厢上部件从货物车厢的车厢底架抬高或者说下降至所述货物车厢(3)的车厢底架、以及从装载轨道抬高升降件或者说使升降件下降至所述装载轨道,其中,所述穿梭梁(20)具有梁基础框架(30)、升降梁(31)以及用于使升降梁(31)相对于梁基础框架(30)抬高和下降的升降梁驱动装置(32),以及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用于组合式货运工具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运输车厢上部件的穿梭梁,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 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厢上部件从铁轨车厢横向地向着用于组合式货运工具的货物转运设备中的轨道运输的穿梭梁(Shuttlebalken)。本发明还涉及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用于组合式货运工具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从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09 012 159 A1已知一种用于组合式货运工具的货物转运设备,该组合式货运工具用于终端或者说站台发送,以用于将货物例如集装箱、挂车拖车(Sattelschlepperauflieger)、载重车挂车、挂车列车的拖斗车、普通的内模块式的负载机组(ISO,类型C)或此类的从道路转运或者说移位至铁轨或者反过来。转运或者说移位在此借助横向运输设备通过对转换承载元件或者说车厢上部件的水平的铁轨等高的横向装载(schienengleiche Querverladung)实现。铁轨等高表示:不需要特殊的站台高度,或者说终端或者说站台的转运面具有与导轨设施的导轨支线或车厢的轴向高度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工作水平面。
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09 012 159 A1的货物转运设备具有带有两个导轨支线的导轨设施,以及在导轨设施的旁边且平行于该导轨设施设置的大约铁轨等高的装载轨道。此外,货物转运设备具有多个穿梭梁,用于将转换承载元件从铁轨车厢横向运输至装载轨道或反过来。穿梭梁各具有升降装置并且在底部(unterflur)于设置在装载轨道的横向沟槽中的承载铁轨元件上能够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
升降装置指的是升降活塞(Hubkolben)或未具体描述的杠杆装置。
装载的货物放置和支承在盆状的转换承载元件上。转换承载元件在此支承在铁轨车厢的两个侧壁上。为了卸载铁轨车厢,将穿梭梁移动到铁轨车厢的下方,该转换承载元件借助升降装置抬高并且车厢侧壁向外远离侧面地翻开。在此,车厢侧壁被摆动到在支撑铁轨之间存在的空隙中,从而其能够被承载转换承载元件的穿梭梁驶越。转换承载元件然后通过下降而降到装载轨道上。
另外的这种类型的带有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从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12 004945 A1中得出。该货物转运设备为了闭锁和解锁以及翻开和折拢所述侧壁而具有特殊的摆动和解锁装置。
公知的货物转运设备已被证明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穿梭梁,其用于在用于组合式货运工具中将车厢上部件从货物车厢横向地运输至铁轨,该货物转运设备简单地、功能保险地且花费较少力气地实现了车厢上部件的抬高和下降。
其它的任务是:提供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和货物转运方法。
这些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穿梭梁、具有权利要求17的特征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具有权利要求21的特征的货物转运方法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改型在相应接下来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表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下文将借助附图示例地更具体地阐释。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带有折拢(eingeklappt)的车厢侧壁的货物车厢的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的示意性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了具有带有翻开的车厢侧壁的货物车厢的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的示意性的立体视图,
图3示出了具有带有折拢的车厢侧壁的货物车厢、且不带有装载轨道的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的示意性的立体视图,
图4示出了具有带有翻开的车厢侧壁的货物车厢、且不带有装载轨道的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的示意性的立体视图,
图5示出了带有移动到货物车厢下方的穿梭梁的根据图4的货物转运设备的示意性的立体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在输送轨道上的纵剖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纵剖图的放大的部分截面图,
图8示出了没有上方的臂壁的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的俯视图,
图9示出了没有两个壳侧壁之一且带有最大部分地被切除的壳体侧壁的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的立体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的升降车的立体俯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的升降车的纵剖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的升降梁的立体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的中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1(图1-5)用来给货物列车装货和卸货,尤其用于将货物从道路、从工厂或制造厂转运至铁轨或者反过来,其中,所述转运借助铁轨等高的横向装载实现。货物转运设备1在此能够设置在工厂或厂房或物流中心或货物配发中心或此类中。货物转运设备1具有带有两个彼此平行的铁轨支线或者说导轨支线2a;2b的至少一个铁路轨道或者说导轨设施2,带有火车头(未示出)以及挂接在其上的铁轨车厢或者说货物车厢3的货物列车能够移动地支承在所述导轨支线上。在导轨设施2的旁边和外部的两侧,各设置了多个几乎铁轨等高的装载轨道4a-d。铁轨等高表示:装载轨道4a-d的轨道表面对应铁轨上方边缘的高度或仅稍微高于铁轨上方边缘的高度(例如高10cm至50cm)。相比之下,在起重机的情况中,将载荷抬升大约5cm。装载轨道4a-d分别并排设置在横向于导轨支线2a;2b的方向上。优选地,在导轨设施2的每侧上存在至多5个装载轨道4a-d。
货物车厢3(图1-图5)以公知的方式分别具有一个车厢底架5和放置在其上的、尤其悬挂的车厢上部件6,该车厢上部件容纳有待运输的货物,例如挂车拖车7或载重车挂车或集装箱。此外,货物车厢3具有水平的、平行于导轨支线2a;b延伸的车厢纵向方向3a和与其垂直的、水平的车厢横向方向3b以及垂直的车厢垂直方向3c。车厢底架5以公知的方式具有车厢框架8以及两个尤其是双轴式的在车厢纵向方向3a上彼此间隔的转向架9以用于在导轨设施2上移动货物车厢3。也能够存在单轴(Einzelachsen)(未示出)来代替转向架9。
车厢框架8具有两个彼此在车厢纵向方向3a上间隔的前部件(Vorbauten)或者说车厢头部10,所述前部件或者说车厢头部分别设置在车厢底架5的正面或者说端侧。两个车厢头部10分别以公知的方式支承在两个转向架9之一上。在此,两个车厢头部10均稳固地与相应的转向架9连接。
此外,在两个车厢头部10上侧和中央还存在公知的鞍座主销制动装置以用于在相对于车厢底架5的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上容纳和闭锁或者说制动挂车拖车7的鞍座主销。鞍座主销制动装置优选地按照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09 015 775 A1构造。
车厢框架8还具有两个可折叠的(abklappbar)车厢侧壁11。这些车厢侧壁将两个车厢头部10刚性地彼此连接,也即彼此不能够移动且不能够转动。在此,车厢侧壁11分别围绕平行于车厢纵向方向3a的侧壁摆动轴支承在车厢头部10上。
两个车厢侧壁11分别具有一个壁上方边缘。此外,货物车厢3的两个车厢侧壁11分别具有两个末端侧的支承连接片12和设置在其间的中部的负荷承受接片13。两个支承连接片12和负荷承受接片13彼此稳固地连接,尤其一体式地构造。负荷承受接片13用于容纳或者说支承车厢上部件6。两个支承连接片12用于将车厢侧壁11围绕相应的侧壁摆动轴能够摆动地支承在车厢头部10上。对此,车厢侧壁11以公知的方式具有尤其各四个支承臂14,其分别在一端与支承连接片12稳固地,也即不能够移动地且不能够转动地连接,尤其是与这些支承连接片焊接,并且在另一端具有摆动轴承。
每个货物车厢3还具有至少四个第一闭锁装置(未示出)以用于将车厢侧壁11闭锁或者说制动在其折拢的位置(图1、图3)中。尤其是,对于每个车厢侧壁11分别存在至少两个第一闭锁装置,其中,每个支承连接片12分别存在一个第一闭锁装置。闭锁机构因而分别设置在支承连接片12的区域中并且将该支承连接片与车厢头部10闭锁。此外,闭锁机构优选地按照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12 004 945 A1构造。
相应于此,第一闭锁装置具有两个在车厢纵向方向3a上能够往复移动的闭锁螺栓。闭锁螺栓均以在车厢纵向方向3a上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车厢头部10上。此外,闭锁机构分别具有两个侧壁稳固的带有闭锁空隙的闭锁壳。闭锁螺栓能够驶入闭锁空隙并且从该闭锁空隙中向外驶出。在驶入的位置中,车厢侧壁11与车厢头部10闭锁。对于每个闭锁螺栓,第一闭锁装置还分别具有一个优选相同的杠杆机构以用于操纵闭锁螺栓、也即使闭锁螺栓驶入或驶出。
优选地,每个货物车厢3还具有按照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12 004 945 A1的第二闭锁装置,该第二闭锁装置能够通过安放车厢上部件6而被激活。
为了操纵第一闭锁装置,货物转运设备1具有摆动和解锁装置15(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该摆动和解锁装置同样从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12 004 945 A1中已知。摆动和解锁装置15用于通过闭锁螺栓松开闭锁的车厢侧壁11,并且受控制地、导向地翻开和折拢车厢侧壁11。在此,对于每个第一闭锁装置存在一摆动和解锁装置15。摆动和解锁装置15分别具有两个操纵杆,该操纵杆如此地操纵第一闭锁装置的两个杠杆机构,使得两个闭锁螺栓能够移动到其驶出位置中。此外,摆动和解锁装置15分别具有能够围绕平行于车厢纵向方向3a的摆动轴线摆动的摆动式杠杆,该摆动式杠杆接合车厢侧壁11。通过摆动式杠杆的摆动能够将车厢侧壁11翻开和折拢。
公知的车厢上部件6(图1-图5)具有一个盆状或者说U形的横截面。尤其是,车厢上部件6具有一个上部件底部壁16和两个上部件侧壁17。在前方和后方或者说端侧,车厢上部件6不具有壁,从而它能够被载重车或此类的驶过。上部件侧壁17在其上端具有向外突出的悬挂板条18,车厢上部件6利用该悬挂板条分别悬挂到车厢侧壁11。
货物转运设备1还具有多个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以用于将每一个车厢上部件6从车厢底架5或者说从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抬起来并且安放到车厢底架5上或者说安放到穿梭梁20上。升降装置优选分别在两侧(分别在装载轨道侧)直接设置在导轨支线2a;2b的旁边。升降装置由此不是设置在两个导轨支线2a;2b之间,而是设置在它们之外,但是优选地在导轨路基中。升降装置优选指的是机械的升降传动件,该升降传动件由电动电机、主轴和主轴螺母的组合驱动,作为替代方案指的是液压驱动的升降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1还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图2-图9),该穿梭梁分别横向地于(也即垂直于)导轨支线2a;2b在底部于装载轨道4的横向沟槽21中能够往复移动。
对此,在横向沟槽21中存在输送轨道22,穿梭梁20在该输送轨道上能够横向于导轨支线2a;2b移动。优选地,对于每个货物车厢3来说分别存在两个穿梭梁20和四个输送轨道22,也即在导轨设施2的每侧上各存在两个输送轨道。这些输送轨道22分别结束于导轨支线2a;2b之前。但是,在两个导轨支线2a;2b之间,以公知的方式存在输送轨道路段,所述输送轨道路段设置在输送轨道22的延伸部位中,因此穿梭梁20能够从输送轨道22移动至输送轨道路段并且反过来。由此,穿梭梁20以公知的方式移动到货物车厢3的下方,对此下文将更具体地进行论述。在导轨支线2a;2b之前,输送轨道22分别以同样公知的方式具有空隙23,货物车厢3的车厢底架5的折叠的车厢侧壁11放在该空隙中,对此接下来同样还会更具体地进行论述。
输送轨道22各自具有一个导轨24和多个支承块25。导轨24各自具有一个水平的铁轨底部壁24a和两个侧向的、垂直的铁轨壁24b。输送轨道22的支承块25在横向上前后设置。此外,支承块25各自具有一个支承架26和两个运输滚轮27。运输滚轮27围绕一水平的、平行于导轨支线2a;2b的转动轴线以能够自由地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架26上。导轨24同样支承在支承架26上。运输滚轮27因而位置固定。在此,导轨24设置在运输滚轮27的上方,其中,铁轨底部壁24a均具有空隙,运输滚轮27通过所述空隙稍微向上伸出去。
此外,输送轨道22具有驱动器件28,穿梭梁20借助该驱动器件建立连接从而各自横向于导轨支线2a;2b能够往复地驱动。驱动器件28优选地具有被驱动的齿轮29,所述齿轮设置在导轨24的下方并且同样伸入在铁轨底部壁24a中的空隙。齿轮29优选地用单个的电动电机驱动,所述电动电机优选地彼此电气同步。所述同步例如经过中央的控制装置进行,该控制装置将单个的电动电机的转速和转角进行非常准确地同步。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可以仅存在唯一的电动电机,且各齿轮29彼此机械地(例如通过万向节轴)耦合(koppeln)。
构造为纵向延伸的穿梭梁20各自具有梁基础框架30或者说基架30、升降梁31、以及用于使升降梁31相对于梁基础框架30抬升和下降的升降梁驱动装置32。此外,穿梭梁分别具有水平的梁纵向方向20a、与其垂直的(即水平的)梁横向方向20b以及竖直的梁垂直方向20c。
每个升降梁31具有在梁纵向方向20a上的纵向延伸部。此外,升降梁31沿着梁纵向方向20a观察具有第一升降梁端部和第二升降梁端部33a;33b。升降梁31此外具有升降梁上侧34a、与其垂直地对置的升降梁下侧34b、两个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对置的升降梁侧面34c以及优选地两个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对置的优选竖直的升降梁端面34d。
升降梁上侧34a优选地平面地且水平地构造。此外,升降梁31具有两个从升降梁上侧34a向上突出的定心销35。定心销用于在穿梭梁20上接纳车厢上部件6并定心,接下来下文将更具体地论述。定心销35各自具有一个向上变细的形状。此外,定心销35均设置在升降梁端部33a;33b的区域中。优选地,升降梁31还具有两个从升降梁上侧34a向上突出的抓持舌状物36,用于操作升降梁31。两个抓持舌状物36设置在两个定心销35之间并且能够附在(anklappbar)升降梁上侧34a。
升降梁侧面34c优选地平面地构造且彼此平行。此外,它们垂直于梁横向方向20b。升降梁31具有两个尤其呈方形的导引块体37。每一个导引块体37邻接两个升降梁侧面34c之一并且从其突出。两个导引块体37优选地在梁横向方向20b上相对或者说彼此对准。此外,导引块体37设置在两个升降梁端部33a;33b之间的中部。导引块体37分别具有两个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对置的且与该梁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的块体导引面37a。块体导引面37a用于在梁垂直方向20c上导引升降梁31或者说由此升降梁31在梁纵向方向20a上不能够移动地与梁基础框架30连接。此外,升降梁31优选地具有拉出保险装置75,该拉出保险装置例如阻止升降梁31例如由于单侧的负载而竖起。对此,该拉出保险装置与梁基础框架30的相应的支座配合作用。
升降梁下侧34b根据本发明具有两个平面的升降梁驱动面38,该升降梁驱动面分别从两个梁端部33a;33b之一沿着梁纵向方向20a观察倾斜地向下延伸开来。升降梁驱动面38用于在竖直方向上驱动升降梁31。升降梁驱动面38各自与梁纵向方向20a围成优选10°至30°的锐形的楔角α(图7)。
优选地,升降梁31具有两个由硬化的金属制成的(优选由硬化的钢制成的)板材39,其中,所述板材39的板材表面39a形成升降梁驱动面38。板材39与升降梁31的升降梁基体40稳固地连接,尤其是焊接。一体式的升降梁基体40坚固地(massiv)构造并且由金属制成,优选由钢制成。一体式的升降梁基体40具有两个定心销35。两个抓持舌状物36以及两个导引块体37优选地构造为独立的构件并且与升降梁基体40稳固地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此外,升降梁基体40具有两个升降梁侧面34c和升降梁上侧34a、以及升降梁下侧34b的一部分。
优选呈方形的梁基础框架30同样具有在梁纵向方向20a上的纵向延伸部。它用于容纳和支承升降梁31以及升降梁驱动装置32。梁基础框架30具有优选两个U形轮廓铁轨41、水平的底板42以及优选两个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对置的竖直的端板43(图13)。该两个U形轮廓铁轨41分别具有一个中间的、竖直的连接片壁41a和两个从其突出的、水平的臂壁41b;c。两个U形轮廓铁轨41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对置。它们分别如此设置,即其臂壁41b;c以成对的形式彼此朝向并且以成对的形式对置,但是彼此间隔。底板42位于两个下部的臂壁41b上。底板42还与下部的臂壁41b稳固地连接,尤其是螺纹连接。两个下部的臂壁41b和底板42形成了梁基础框架30的基础框架底部壁30a。两个连接片壁41a分别形成梁基础框架30的基础框架侧壁30b。在两个上方的臂壁41c之间(该臂壁将梁基础框架30向上封闭)存在纵向缝隙44,该纵向缝隙用于让升降梁31穿过。
U形轮廓轨道41、底板42和两个端板43分别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此外,梁基础框架30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导向支座46,所述导向支座用于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固定升降梁31。对此,各导引块46设置在两个连接片壁41a之一的内侧并且与其稳固地连接。导引块46从连接片壁41a的内表面突出。其分别具有一个平整的块导引面,其中,块导引面平行于升降梁侧面34c并且能够滑动地靠置在该升降梁侧面上。
梁基础框架30还具有四个导引滚轮45(图8),该导引滚轮用于导引升降梁31。导引滚轮45分别围绕一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稳固地与梁基础框架30(尤其与两个框架侧壁30b之一)连接。在此,导引滚轮45以成对的形式设置。一个导引滚轮对紧固在其中一个框架侧壁30b内侧上,并且另外的导引滚轮对紧固在另外的框架侧壁30b上。两个导引滚轮对在梁横向方向20b上优选地彼此对置地设置。此外,导引滚轮对的两个导引滚轮45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彼此相邻或者说对准并且彼此间隔地设置。
此外,梁基础框架30具有驱动链条(Antriebskette)47,该驱动链条用于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驱动穿梭梁20。对此,驱动链条47与齿轮29配合作用或者说与其接合。驱动链条47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延伸并且具有两个链端47a。其设置在框架底部壁30a外侧上,尤其在底板42的下侧,或者说沿着其延伸,优选在两个下部的臂壁41之间延伸。两个链端47紧固在两个壳端板43外侧上。驱动链条47由此稳固地、也即不能够移动地和不能够转动地与梁基础框架30连接。
升降梁驱动装置32具有驱动电机48、主轴传动器49以及两个驱动车或者说升降车50;60。驱动电机48优选地为电动电机,尤其实施为分别在同步或异步结构方式中的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电动电机优选地实施为具有电子控制器(elektronischer Steuerung)。作为替代方案,其它的例如液压的驱动电机也是可行的。
两个升降车50;60分别具有一个车壳51、四个行驶滚轮52、一个驱动滚轮或者说升降滚轮53以及两个螺母壳54。此外,从梁纵向方向20a上观察,升降车50;60分别具有第一车端和第二车端50a;50b;60a;60b。两个升降车50;60在梁纵向方向20a上观察彼此对置地设置。在此,第一车端50a;60a彼此朝向,第二车端50b;60b彼此背离。
车壳51各自具有一个车盖壁55a、两个车侧壁55b以及两个车端壁55c。两个车侧壁55b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对置。两个车端壁55c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对置。车盖壁55a优选双坡屋顶状地构造并且具有两个倾斜的上部件区段56a;b以及一个笔直的上部件区段57。倾斜的上部件区段56a;b分别从相应的车端50a;b;60a;b倾斜地向上彼此朝向地延伸。在倾斜的第一上部件区段56a和笔直的上部件区段57之间还存在连续的盖空隙58,升降滚轮53通过该盖空隙向上从车壳51中向外伸出。此外,在盖空隙58的两侧存在两个导引板条59,所述导引板条具有用于导引升降梁31的板条内表面59a。
行驶滚轮52分别以成对的形式、围绕相同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壳51中。行驶滚轮52的转动轴线在此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两个行驶滚轮对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前后设置。行驶滚轮52用于在梁基础框架30内(尤其在框架底部壁30a上)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往复地移动升降车50;60。升降车50;60由此借助行驶滚轮52在框架底部壁30a上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能够往复移动地被滚轮支承。对此,行驶滚轮52从向下敞开的车壳51向下伸出。
升降滚轮53同样围绕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车壳51中。在此,升降滚轮53设置在两个行驶滚轮对之间。此外,升降滚轮53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高于行驶滚轮52,从而将升降滚轮53与框架底部壁30a间隔开,并且不在该框架底部壁上滚动。此外,升降滚轮53通过盖空隙58从车壳51中向上伸出。
两个螺母壳54分别具有用于容纳主轴传动器49的一个主轴61;62的内螺纹。它们在第一车端50a;60a处设置为相邻于车端壁55c。此外,两个螺母壳54借助设置在两个螺母壳54之间的连接片63稳固地彼此连接。连接片63和两个螺母壳54共同形成等臂杆(Wippe)64,该等臂杆与车壳51不仅围绕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也围绕平行于梁垂直方向20c的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连接。另外,存在连接件65。连接件65在一端借助第一支承销轴66围绕平行于梁垂直方向20c的转动轴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接片63连接。在另一端,连接件65借助第二支承销轴67围绕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车壳51连接。
主轴传动器49具有两个第一主轴61以及两个第二主轴62。主轴61;62均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延伸。两个第一主轴61用于驱动第一升降车50,并且两个第二主轴62用于驱动第二升降车60。
两个第一主轴61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彼此相邻地设置。此外,它们设置在升降梁31的两侧以及第一升降车50的车壳51的两侧。此外,两个第一主轴61在其第一主轴端61a处与驱动电机48连接从而能够围绕其主轴轴线能够转动地驱动。在两个第一主轴61和驱动电机48的输出轴之间例如存在齿轮装置。此外,第一主轴61在其第一主轴端61a处以能够围绕主轴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壳68中,该支承壳稳固地与梁基础框架30(尤其与框架底部壁30a)连接。第一主轴61还穿过第一升降车50的螺母壳54并且与其内螺纹接合。由此,第一升降车50通过第一主轴61与驱动电机48连接从而能够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线性地往复地驱动。第一主轴61设置在车盖壁55b两侧的旁边。
两个第二主轴62类似于第一主轴61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彼此相邻并且设置在升降梁31的两侧以及在第二升降车60的车壳51的两侧。第二主轴62在其第一主轴端62a处以能够围绕主轴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壳69中,该支承壳稳固地与梁基础框架30(尤其与框架底部壁30a)连接。第二主轴61还穿过第二升降车60的螺母壳54并且与其内螺纹接合。在此,它们设置在车盖壁55b两侧的旁边。
在此,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61;62以成对的形式在其第二主轴端61b;62b分别以围绕其主轴轴线不能够转动或者说抗扭转的方式彼此连接或者说耦合。第一主轴61的主轴轴线和与其耦合的第二主轴62彼此共轴。为了将每个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61;62耦合,优选分别存在万向节轴70。万向节轴70补偿角度偏移和主轴61;62的轴向偏移,并且是抗扭的。在两个主轴61;62之间的其它的机械的耦合元件是可行的,但是万向节轴70是优选的。
为了将主轴61;62支承在第二主轴端61b;62b的区域中,存在其它的支承壳71,所述支承壳稳固地与梁基础框架30(尤其框架底部壁30a)连接。
两个第二主轴62因而分别通过第一主轴61与驱动电机48连接从而能够沿着与第一主轴61的相同的转动方向能够转动地驱动。但是,两个第二主轴62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第一主轴61的外螺纹是逆向的由此,第二升降车60通过第二主轴61与驱动电机48连接从而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能够线性地往复驱动,但是逆向于第一升降车50。也就是说,两个升降车50;60同时或者说同步地彼此相向地驶近或者说相互驶离。
如已经所述,升降车50;60用于抬升和下降升降梁31。另外,升降梁31利用其两个升降梁驱动面38分别位于两个升降滚轮53之一上。在此,导引板条59的板条内表面59a靠置在升降梁侧面34c上。由此,升降梁31关于相应的升降车50;60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定心或者说固定。两个升降车50;60在其初始位置中相互驶离得如此之远,从而使升降滚轮53分别在两个升降梁端部33a;b的一个的区域中靠置在相应的升降梁驱动面38处。由此,升降梁31位于其最深的或者说驶入位置中。
另外,如上文同样已经阐释的那样,壳固定的导引块46的平整的块导引面能够滑动地靠置在升降梁侧面34c处。由此,升降梁31关于梁基础框架30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定心或者说固定。
此外,两个导引块体37的每一个均设置在导引滚轮对的两个导引滚轮45之间。在此,导引滚轮45靠置在导引块体37的块体导引面37a处,从而升降梁31关于梁基础框架30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定向或者说固定。升降梁31因而在梁垂直方向20c上能够移动地、但是在梁纵向方向20a和梁横向方向20b上均不能够移动地与梁基础框架30连接。
穿梭梁20如已经所阐释的那样在梁纵向方向20a或者说车厢横向方向3b上能够往复移动地支承在每一个输送轨道22上。另外,相应地框架底部壁30a支承在运输滚轮27上。穿梭梁20由此被滚轮导引或者说被滚轮支承。输送轨道22如同样已经阐释的那样在底部设置在装载轨道4的横向沟槽21中。横向沟槽21具有通到表面的变窄的缝隙73。该缝隙如此地确定其宽度,使得仅升降梁31能够穿过变窄的缝隙73。变窄的缝隙因此仅稍微宽于升降梁31。其余的穿梭梁20设置在变窄的缝隙73的下方并且从上方不可见。
穿梭梁20还经过驱动链条47与能够驱动的齿轮29在梁纵向方向20a或者说在车厢横向方向3b上能够往复驱动地连接。
此时,在下文,将更具体地阐释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方法:
只要没有货物列车位于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1上,则摆动和解锁装置15位于其未操纵的、等待的初始位置中。在初始位置中,摆动和解锁装置15从导轨设施2驶开。也就是说,摆动和解锁装置15不位于货物车厢3的移动路径(外部尺寸限界)中。此外,不仅摆动式杠杆而且摆动和解锁装置15的操纵杆也位于其未操纵的初始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位于装载轨道4a-d之一上。
此时,带有多个货物车厢3的货物列车驶入货物转运设备1中。每个货物车厢3包含放置在车厢底架5上的车厢上部件6。车厢上部件6的挂接板条18在此位于两个车厢侧壁11的壁上方边缘上。
货物列车在驶入时驶越与导轨路基连接的升降装置。此时只要带有货物车厢3的货物列车停在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设备1中,则车厢上部件6借助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从车厢底架5被抬高。在此,如果存在第二闭锁装置,则通过抬高而自动地解锁。此外,必要时鞍座主销自动地解锁。
优选地,同时或者说短时之后,摆动和解锁装置15在车厢横向方向3b上向着等待的货物车厢3移动。此时,摆动和解锁装置15被如此地操纵,使得操纵杆将闭锁螺栓驱动到其非闭锁的位置中。车厢侧壁11由此被解锁。同时,摆动式杠杆如此程度地向上摆动,直到其靠置在车厢侧壁11外侧处。由此防止了车厢侧壁11不受控制地向外离开地翻转(klappen)。此时,摆动式杠杆向下摆动,并且优选地仅由于重力而放置在其上的车厢侧壁11向外离开地翻转。
当车厢侧壁11完全折叠(ausgeklappt)时,它位于输送轨道22的上述的空隙23中。因此,车厢侧壁11此时被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驶越。这些此时被发动并且通过齿轮29被驱动而在车厢横向方向3b上或者说梁纵向方向20a上驶过翻开的(weggeklappt)车厢侧壁11至车厢上部件6的下方。
优选地,在此,升降梁31已经位于其驶出的位置中或在此期间驶出。作为对此的替代方案,当升降梁31到达车厢上部件6的下方时,升降梁31才驶出。
为了将升降梁31驶出,发动相应的驱动电机48,从而驱动主轴61;62。主轴61;62如此地围绕其主轴轴线转动,使得升降车50;60同步地彼此相向地移动。在此,两个升降滚轮53沿着相应的倾斜的升降梁驱动面38滚动,从相应的升降梁端部33a;33b离开,从而驱动升降梁31。升降滚轮53由此与相应的倾斜的升降梁驱动面38形成楔装置74。也就是说,升降梁驱动设备构造为楔升降装置。将楔升降装置理解为这样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按照楔原理工作,以便使驱动力或者说驱动力矩下降并且由此使驱动传动机构的负载下降。也就是说,相比于不带有楔原理的升降装置,由楔升降装置施加的抬升力在相同的驱动力矩时增大,也即以楔因数放大。
然后,车厢上部件6借助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放置在驶出的升降梁31上。在此,定心销35被引入车厢上部件6的相应的对应定心件中。
装载有车厢上部件6的穿梭梁20在车厢横向方向3b上或者说在梁纵向方向20a上越过翻开的车厢侧壁11从车厢底架5离开并且向着装载轨道4a-d之一移动。在该处,车厢上部件6通过升降梁31的下降而下降并且放置在装载轨道4a-d上。在此,升降梁31如此程度地下降,使得它设置在装载轨道4a-d的表面的下方。由此实现升降梁31的下降,即两个升降车50;60同步地彼此驶离。
相比于抬高,主轴61;62对此沿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在此,两个升降滚轮53沿着相应的倾斜的升降梁驱动面38滚动至相应的梁端33a;33b,从而使升降梁31下降。
此时,车厢上部件6以公知的方式卸载并且装载新的货物。挂车拖车7例如通过耦合适合的牵引车辆(未示出)而从车厢上部件6移下或者说移动到该车厢上部件上。
在车厢上部件6再次装载新的货物之后,车厢上部件6借助升降梁31从装载轨道4a-d抬高并且从穿梭梁20向着等待的车厢底架5移动并且被导轨路基固定的升降装置从穿梭梁20被抬高。之后,穿梭梁再次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中,从导轨支线2a;2b离开,向着装载轨道4a-d之一移动。
车厢侧壁11借助摆动和解锁装置15再次折拢并且与车厢头部10闭锁。然后,车厢上部件6借助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放置在车厢侧壁11上并且悬挂到该车厢侧壁中。在此,必要时,鞍座主销引入鞍座主销制动装置中并且闭锁。此时,货物列车能够再次离开货物转运设备1。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具有活动的升降梁31并且在导轨设施2的每侧上存在多个并排设置的装载轨道4a-d,则能够将货物转运方法改变为不同的形式。例如,在车厢上部件6卸货之后,穿梭梁20能够在导轨设施2的一侧上在其中一个装载轨道4a;b上,向着在导轨设施2的另一侧上的装载轨道4c;d之一移动,在该导轨设施2上已经准备了已装载的车厢上部件6,将该车厢上部件抬高并且向着空的车厢底架5移动。
此外同样可行的是,分阶段地卸载相应的货物列车并且由此缩短货物转运设备1的长度:
例如,货物转运设备1只不过如此地长,使得仅能够卸载货物列车的一半。货物列车的另外的后半部位于装载轨道4a-d之外。然后首先卸载和装载货物列车的第一半部。在此,被卸货的车厢上部件6放置在导轨设施2的第一侧上的外部的装载轨道4b上。在导轨设施2的第二侧上,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在两个装载轨道4c;d上已经准备了已装载的车厢上部件6上。然后,设置在第二侧的内部的装载轨道4c上的已装载的车厢上部件6向着车厢底架5移动并且放置在所述车厢底架上。
此时,将货物列车向前移动,直到货物列车的第二半部设置在所述装载轨道4a-d的区域中或者说这些装载轨道4a-d之间。车厢上部件6从车厢底架5卸载。在此,它们放置在在导轨设施2的第一侧上的更靠内的装载轨道4a上。接下来,设置在导轨设施2的第二侧的更靠外设置的装载轨道4d上的车厢上部件6向着车厢底架5移动并且放置在这些车厢底架上。
当装载和卸载第二列车半部时,在此,第一列车半部的前述的车厢控制已经通过列车长实现(WTU=车技术研究(Wagentechnische Untersuchung))。基于此,由于两次的装载和卸载过程所造成的时间损失并不高。并且,货物转运设备显著地更加节约空间且在花费上更有利,因为仅须存在较少数量的穿梭梁20、摆动和解锁装置15、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等。
当然,所述装载和卸载也能够根据货物列车的长度和货物转运设备1的长度在多于两个的阶段中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基于集成的升降梁31实现了带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装载轨道4的原则。两个装载轨道或者说装载车道4实现了例如整个列车的预储存,虽然是货物转运终端1的一半那么长。正常的工业轨道是100m-400m长,但是没有800m。正常的列车长度一般是720m,如果货物转运终端1是360m长,则能够在许多地点尤其在德国和欧洲实现它。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同样实现了较短的抬升行程。尤其是,车厢上部件仅须抬高100mm。
所描述的楔原理实现了穿梭梁20的微小的结构高度。基于此,整个货物转运终端1以扁平的结构形式就能够实现,而无需地下工程。装载轨道4的高度同样很小。它们仅超出轨道上部棱边(SOK)35cm。由此,根据本发明的货物转运终端的结构成本也很小。
例如在维修或故障中,根据本发明的穿梭梁20还能够作为自由移动的元件简单地更换,因为其不是固定的元件。
活动的穿梭梁20的楔原理还减小了在穿梭梁20中的传动线路的负载。因为为了抬高和下降而施加和待传递的力/力矩明显小于实际的抬升力。但是,这些首先作用至升降梁31。由于在每个升降梁端部33a;33b上存在楔升降装置,并且升降梁驱动面38彼此逆向,并且升降车50;60彼此逆向地移动,则所述力在梁纵向方向20a上相互抵消。因此不需要升降梁31在梁纵向方向20a上的额外支撑。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方面如此构造所述楔装置74,即在下降和抬高时,从升降车50;60沿着梁纵向方向20a传递或者说作用至升降梁31上的力彼此抵消。此外,楔装置74优选地如此构造,即在下降和抬高时,从升降车50;60沿着梁垂直方向20c传递或者说作用至升降梁31上的抬升力是相同大小的。
同样,相比于其它的升降元件(例如升降缸),升降梁31很节约空间,尤其狭窄。所述缝隙73因此能够同样是很狭窄的。优选地,升降梁31的宽度为15cm至40cm的,优选20cm至30cm。同样,其具有高的稳定性。
此外有利的是,货物转运设备1不具有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置在装载轨道4a-d上。
等臂杆63的优点是,所出现的拉力和压力毫无障碍地从主轴61;62传递至升降车50;60。当梁基础框架30的框架底部壁30a由于在升降车50;60的区域中的高的重力而应该被压弯时,这一点是同样的。因为,相对于主轴传动器49的这些高度改变通过等臂杆63围绕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的摆动而得到补偿。由于等臂杆63也围绕平行于梁垂直方向20c的转动轴线相对于车壳51能够摆动,则不出现主轴61;62的弯曲负载,而是仅将扭矩转化为轴向力以用于在升降梁驱动面38下利用升降滚轮53移动升降车50;60。主轴61;62不是设计用于承受弯曲力矩,而应在理想情况中仅将转矩转化为轴向力。
带有两个U形轮廓板条41的梁基础框架30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能够承接高的弯曲力矩。当然,梁基础框架30也能够构造得不同,例如仅具有一个底部壁。
车厢上部件6不放置在车厢侧壁11上,而是能够例如直接放置在两个车厢头部10上,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货物转运设备1也能够具有仅一个货物车厢3和两个穿梭梁20或者仅两个穿梭梁20,并且货物车厢3被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依次地卸载。
此外,货物车厢3也可以指的是按照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4 013 778的带有覆盖的或者说闭合的车厢上部件的平板车。
此外,穿梭梁20也能够滑动地支承在输送轨道7上,例如在支撑铁轨上,或者穿梭梁20本身具有梁固定的行驶滚轮。
同样可行的是,车厢头部10的彼此刚性的连接不会或仅部分地通过车厢侧壁11实现,即便这是优选的。这种刚性的连接能够例如也通过中纵梁实现。
此外,也能够以其它的方式实现楔升降装置,升降梁31经过该楔升降装置能够上升且能够下降地与两个升降车50;60连接。例如,两个升降车50;60能够具有相应的倾斜的、彼此反向的驱动面,升降梁端固定的滚轮在所述驱动面处滚动。此外,升降车50;60和升降梁31也能够彼此靠近地滑动。升降梁31的驱动面也能够倾斜向上而不是倾斜向下地从梁端部33a;33b延伸开。然后,为了使升降梁31下降,升降车50;60彼此相向地且为了抬高而彼此驶离。
此外,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61;62也能够以一体的方式构造或另外抗扭转地彼此连接。
此外,升降车50;60不必被滚轮支承地位于梁基础框架30上,即使这是优选的。这在于:升降车50;60平行于梁纵向方向能够往复移动地支承在梁基础框架30上。例如,升降车50;60也能够滑动地支承。

Claims (23)

1.一种用于货物转运设备(1)的穿梭梁(20),所述货物转运设备用于通过水平的横向装载将货物从道路转运至铁轨或者反过来,该穿梭梁用于将货物车厢(3)的车厢上部件(6)移动至装载轨道(4),或者反过来,其中,所述穿梭梁(20)具有升降件,用于将所述车厢上部件(8)从所述货物车厢(3)的车厢底架(5)抬高或者说下降至所述货物车厢(3)的车厢底架(5)、以及从所述装载轨道(4)抬升或者说下降至所述装载轨道(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梭梁(20)具有梁基础框架(30)、升降梁(31)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梁(31)相对于所述梁基础框架(30)抬高和下降的升降梁驱动装置(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驱动装置(32)具有两个升降车(50;60)和至少一个驱动电机(48),所述升降车(50;60)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从而能够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被同步地、对向地、线性地往复驱动,
其中,所述升降车(50;60)以耦合的方式与所述升降梁(31)连接,从而通过所述两个升降车(50;60)的移动能够使所述升降梁(31)抬高和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车(50;60)分别借助楔装置(74)与所述升降梁(31)连接,从而通过所述两个升降车(50;60)的移动能够使所述升降梁(31)抬高和下降,其中优选地,所述楔装置(74)构造为使得在抬高和下降时,从所述升降车(50;60)沿梁纵向方向(20a)传输至或者说作用至所述升降梁(31)的力相互抵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31)具有两个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对置的梁端部(33a;33b)以及升降梁下侧(34b),其中,所述升降梁下侧(34b)具有两个相应的优选平面的升降梁驱动面(38),在梁纵向方向(20a)上观察,该升降梁驱动面相应地从两个梁端部(33a;33b)之一倾斜地向下或向上延伸离开,
其中,所述升降车(50;60)分别与两个升降梁驱动面(38)之一接合,从而通过所述两个升降车(50;60)的移动能够使所述升降梁(31)抬高和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驱动面(38)分别与所述梁纵向方向(20a)围成一个锐形的楔角(α),该楔角优选地为10°至3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31)具有升降梁上侧(34a)、与其竖直地对置的升降梁下侧(34b)、两个在梁横向方向(20b)上对置的升降梁侧面(34c)以及优选的两个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对置的优选竖直的升降梁端面(34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31)具有两个从所述升降梁上侧(34a)向上突出的定心销(35),该定心销用于与车厢上部件(6)的对应的配合定心件配合作用从而将所述车厢上部件(6)在所述穿梭梁(20)上定心,其中,所述定心销(35)优选分别设置在两个升降梁端部(33a;b)之一的区域中。
8.按照权利要求4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31)具有两个由硬化的金属制成的,优选由硬化的钢制成的板材(39),其中,所述板材(39)的板材表面(39a)构成所述升降梁驱动面(38)。
9.按照权利要求4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升降车(50;60)各具有车壳(51)和与框架底部壁(30a)间隔的升降滚轮(53),其中,所述升降滚轮(53)围绕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车壳(51)连接,并且分别能够滚动地靠置在两个升降梁驱动面(38)之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升降车(50;60)各具有四个以成对的形式设置的行驶滚轮(52),借助所述行驶滚轮,所述升降车(50;60)被滚动支承在所述梁基础框架(30)上,尤其是在所述框架底部壁(30a)上,从而能够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往复移动,其中优选地,所述升降滚轮(53)设置在两个行驶滚轮对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驱动装置(32)具有主轴传动器(49),所述两个升降车(50;60)通过该主轴传动器与所述驱动电机(48)连接从而能够对向地且同步地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车(50;60)各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带有内螺纹的螺母壳(54),并且所述主轴传动器(49)具有主轴(61;62),所述主轴相应地与所述螺母壳(54)之一的内螺纹接合,使得所述升降车(50;60)通过所述主轴(61;62)围绕其主轴轴线的转动而平行于梁纵向方向(20a)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壳(54)围绕平行于梁横向方向(20b)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车壳(51)连接,且优选地能够围绕平行于梁垂直方向(20b)的转动轴线摆动地所述与车壳(51)连接,其中优选地,升降车(50;60)的两个螺母壳(54)稳固地彼此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传动器(49)具有:两个第一主轴(61),用于驱动第一升降车(50);和两个第二主轴(62),用于驱动第二升降车(60),其中,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61;62)分别在梁横向方向(20b)彼此相邻并且设置在升降梁(31)的两侧和相应的升降车(50;60)的车壳(51)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主轴(61)与所述驱动电机(48)连接从而能够围绕其主轴轴线转动地驱动,且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升降车(50)的两个螺母壳(54)之一并且与该螺母壳的内螺纹接合,其中,所述第二主轴(62)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升降车(60)的两个螺母壳(54)之一并且与该螺母壳的内螺纹接合,其中,每个第二主轴(62)与第一主轴(61)之一以不能围绕彼此同轴的主轴轴线转动的方式连接,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61;62)各具有对向的外螺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每个第一主轴(61)与一个第二主轴(62)通过万向节轴(70)连接。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梭梁(2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梁(31)以在梁纵向方向(20a)上和梁横向方向(20b)上不能够移动而在梁垂直方向(20c)上能够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梁基础框架(30)连接。
17.一种货物转运设备(1),用于通过水平的横向装载将货物从道路转运至铁轨或者反过来,该横向装载借助于能够从货物车厢(3)的每一个车厢底架(5)上取下的、容纳货物的车厢上部件(6)来实现,该货物转运设备具有:
a)带有两个导轨支线(2a;2b)的导轨设施(2),
b)至少一个设置在导轨设施(2)的旁边并与之平行的装载轨道(4a-d),
c)优选地,位置固定的升降装置,用于使所述车厢上部件(8)从各自的车厢底架(5)上抬高或者说下降到各自的车厢底架(5)上,
d)多个横向于导轨设施(2)能够移动的穿梭梁(20),该穿梭梁用于将车厢上部件(6)从货物车厢(3)横向运输至装载轨道(4a-d)或者反过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梭梁(20)是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穿梭梁(20)构造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物转运设备(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轨设施(2)旁边的两侧各设置了多个装载轨道(4a-d),所述装载轨道在横向于导轨支线(2a;2b)的方向上并排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货物转运设备(1),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底架(5)具有车厢框架(8)以及两个、尤其是双轴式的在车厢纵向方向(3a)上彼此间隔的转向架(9)或单轴以在所述导轨设施(2)上移动所述货物车厢(3),
其中,所述车厢框架(8)具有两个在车厢纵向方向(3a)上彼此间隔的车厢头部(10),该车厢头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厢底架(5)的端侧并且支承在两个转向架(9)之一上或两个单轴之一上,并且
其中,所述车厢框架(8)具有两个能够折叠的车厢侧壁(11),该车厢侧壁与所述车厢头部(10)连接以能够围绕平行于车厢纵向方向(3a)的侧壁摆动轴摆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7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转运设备(1),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梭梁(20)在底部能够移动地支承在输送轨道(22)上,该输送轨道设置在装载轨道(4a-d)的横向沟槽(23)中,其中,所述升降梁(31)在其所驶入的位置中设置在所述装载轨道(4a-d)的表面的下方,
其中,所述横向沟槽(21)具有通到所述装载轨道(4a-d)的表面的、变窄的缝隙(73),该缝隙的宽度确定为,使得仅所述升降梁(31)能够在其驶出的位置中穿过所述变窄的缝隙(73),其中,其余的穿梭梁(20)设置在所述变窄的缝隙(73)的下方。
21.一种用于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转运设备将货物从道路转运至铁轨的货物转运方法,具有下述的方法步骤:
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车厢上部件(6)从车厢架(5)横向运输至装载轨道(4a-d)或者反过来,使用所述穿梭梁(20)。
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货物转运方法,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a)从车厢底架抬升车厢上部件(6),
b)优选地将车厢侧壁(11)折叠,
c)将穿梭梁(20)移动到所述车厢上部件(6)的下方,
d)将所述车厢上部件(6)放置到所述穿梭梁(20)上,
e)借助所述穿梭梁(20)将所述车厢上部件(6)从车厢架(5)运输至装载轨道(4a-d),
f)卸载和装载所述车厢上部件(6),
g)借助所述穿梭梁(20)将被装载的所述车厢上部件(6)从所述装载轨道(4a-d)运输至所述车厢架(5),
h)从所述穿梭梁(20)抬升所述车厢上部件(6),
i)使所述穿梭梁(20)向所述装载轨道(4a-d)移动,
j)优选地将所述车厢侧壁(11)翻转,
k)将所述车厢上部件(6)放置到所述车厢底架(5)上。
2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货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阶段地将货物列车卸载和装载,从而首先将货物列车的货物车厢(3)的第一部分同时地卸载和装载,接下来,货物列车继续运动并且然后同时卸载和装载货物列车的货物车厢(3)的另外部分。
CN201610474515.4A 2015-05-13 2016-05-12 用于运输车厢上部件的穿梭梁,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Active CN1061853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006224.7A DE102015006224B4 (de) 2015-05-13 2015-05-13 Shuttlebalken zum Transport von Waggonaufsätzen,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mit derartigen Shuttlebalken und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DE102015006224.7 2015-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5353A true CN106185353A (zh) 2016-12-07
CN106185353B CN106185353B (zh) 2020-06-23

Family

ID=55968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4515.4A Active CN106185353B (zh) 2015-05-13 2016-05-12 用于运输车厢上部件的穿梭梁,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95664B1 (zh)
CN (1) CN106185353B (zh)
DE (1) DE102015006224B4 (zh)
HU (1) HUE043512T2 (zh)
LT (1) LT3095664T (zh)
RU (1) RU2705461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08449B2 (en) * 2016-09-27 2019-06-04 Cargobeamer Ag Shuttle bar for transport of railcar pallets, freight-handling device, and freight-handling method
CN109823363B (zh) * 2017-11-23 2023-09-15 北京主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转运列车轮对探伤装置
DE102019101310B4 (de) * 2019-01-18 2021-01-14 Andreas Klasen Ladebrücke und Verfahren zum Umladen einer Ladung zwischen zwei voneinander beabstandeten Depots
CN113389093A (zh) * 2021-07-23 2021-09-14 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铁路移梁台车横移行走轨道
DE102021211352B3 (de) 2021-10-07 2023-02-23 Cargobeamer Ag Verfahren zur Durchführung einer wagentechnischen Untersuchung eines Güterzuges sowie Untersuchungs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und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CN113928876A (zh) * 2021-10-11 2022-01-14 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铁货运的横梁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9634Y (zh) * 2000-07-19 2001-07-18 汉神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煤气炉炉架
CN1451600A (zh) * 2003-05-26 2003-10-29 刘文杰 升降物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升降装置
DE102012004292A1 (de) * 2012-03-02 2013-09-05 Cargobeamer Ag Hubvorrichtung sowie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und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mit einer derartigen Hubvorrichtung
WO2013167315A1 (de) * 2012-05-11 2013-11-14 Cargobeamer Ag Hubvorrichtung sowie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und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mit zumindest einer derartigen hubvorrichtung
CN103884648A (zh) * 2014-03-14 2014-06-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三坐标移动定位icp光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57821B (de) * 1963-12-03 1968-01-04 Niesky Waggonbau Veb Drehschemelfahrzeug, insbesondere fuer den Schienenverkehr
RU2004486C1 (ru) * 1991-02-04 1993-12-15 Новгород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перегрузки изделий
DE20024004U1 (de) * 1999-06-25 2009-06-18 Weidemann, Hans-Jürgen, Dr. Einrichtung zur Be- und Entladung von Schienenwaggons für den kombinierten Schienenverkehr
DE10107306A1 (de) * 2001-02-16 2002-10-10 Siemag Transpla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 bzw. Entladen von auf Paletten angeordnetem, großvolumigem Frachtgut von der Straße auf die Schiene und umgekehrt
WO2006016502A1 (ja) * 2004-08-09 2006-02-16 Daifuku Co., Ltd. 昇降する被搬送物支持台を備えた搬送装置
DE102006012208B4 (de) * 2006-03-16 2015-02-19 Cargobeamer Ag Waggon
DE102009012159B4 (de) * 2009-03-06 2017-08-31 Cargobeamer Ag Güterumschlageinrichtung für den kombinierten Güterverkehr
DE102009015775B4 (de) * 2009-03-31 2021-11-25 Cargobeamer Ag Arretiervorrichtung zum Arretieren eines Königszapfens eines Sattelaufliegers, sowie Schienenwaggon mit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CN102249084A (zh) * 2011-06-28 2011-11-23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升降滚床
DE102012004945B4 (de) * 2012-03-12 2017-10-26 Cargobeamer Ag Anordnung mit einem Güterwaggon mit ausklappbaren Waggonseitenwänden und mit Schwenk- und Entriegelungsvorrichtungen, sowie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DE102014013778B9 (de) * 2014-09-17 2017-08-17 Cargobeamer Ag Waggonaufsatz für Güterwaggons sowie Güterwaggon mit einem derartigen Waggonaufsatz,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mit derartigen Güterwaggons und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9634Y (zh) * 2000-07-19 2001-07-18 汉神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煤气炉炉架
CN1451600A (zh) * 2003-05-26 2003-10-29 刘文杰 升降物体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升降装置
DE102012004292A1 (de) * 2012-03-02 2013-09-05 Cargobeamer Ag Hubvorrichtung sowie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und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mit einer derartigen Hubvorrichtung
WO2013167315A1 (de) * 2012-05-11 2013-11-14 Cargobeamer Ag Hubvorrichtung sowie güterumschlagvorrichtung und güterumschlagverfahren mit zumindest einer derartigen hubvorrichtung
CN103884648A (zh) * 2014-03-14 2014-06-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三坐标移动定位icp光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43512T2 (hu) 2019-08-28
EP3095664B1 (de) 2018-08-22
EP3095664A1 (de) 2016-11-23
DE102015006224A1 (de) 2016-11-17
RU2016118433A (ru) 2017-11-16
RU2016118433A3 (zh) 2019-05-06
LT3095664T (lt) 2018-12-27
DE102015006224B4 (de) 2017-01-05
CN106185353B (zh) 2020-06-23
RU2705461C2 (ru) 2019-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5353A (zh) 用于运输车厢上部件的穿梭梁,带有这样的穿梭梁的货物转运设备以及货物转运方法
CN106394681B (zh) 公铁两用车
CN1326733C (zh) 铁路/公路联合运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94422A (zh) 一种铁路驮背‑集装箱运输平车
US8667902B2 (en) Railway wagon and a method of its loading
US2691450A (en) Transportation unit carrier
KR20130095758A (ko) 접이식 복합수송 플랫폼
CN104169156B (zh) 用于货运列车的货运车厢、具有货运车厢与摆动和解锁设备的组合的装置、以及货物转运设备
AU2011271709B2 (en) A system for turning a cargo carrier as well as a transport device provided with a loose cargo carrier
CN106564766B (zh) 一种运输系统
CN101597016A (zh) 跨车
CN106794847A (zh) 用于货运车厢的车厢附属装置以及带有这种车厢附属装置的货运车厢、带有这种货运车厢的货物转运设备和货物转运方法
EP3476652A1 (en) Transport platform
US10308449B2 (en) Shuttle bar for transport of railcar pallets, freight-handling device, and freight-handling method
CN101830191B (zh) 集装箱双侧装卸车
US20060099056A1 (en) Method for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ilway wagons and device, wagon chassis and wagon attachment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106364494B (zh) 一种货运动车
KR200380856Y1 (ko) 트레일러에 장착되는 슬라이드 적재프레임의 구조
CN101314336B (zh) 一种运车框架
CN206654045U (zh) 一种运输车辆
CN206218854U (zh) 一种运输系统
CN206126761U (zh) 大容量便捷式袋装硫酸钡转运装置
CN205396095U (zh) 一种驮背式运输用新型铁路货车
CZ279138B6 (cs) Univerzální železniční vagon umožňující kombinovanou přepravu
CN201380883Y (zh) 集装箱骨架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roix street, Leipzi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gobeamer AG

Address before: leipzi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Cargobeamer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