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6023B - 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煮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6023B
CN106166023B CN201610329895.2A CN201610329895A CN106166023B CN 106166023 B CN106166023 B CN 106166023B CN 201610329895 A CN201610329895 A CN 201610329895A CN 106166023 B CN106166023 B CN 106166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cooker
water container
pot
detec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98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6023A (zh
Inventor
庄野哲人
山地宏和
中山裕辅
梛木隆
西野大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66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6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6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6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2Cooking-vessels with enlarged heating surfaces
    • A47J27/022Cooking-vessels with enlarged heating surfaces with enlarged bot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56Preventing boiling over, e.g. of milk
    • A47J27/62Preventing boiling over, e.g. of milk by 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heat supply by switching off heaters or for automatically lifting the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0/00Receptacles
    • Y10S220/912Cookware, i.e. pots and p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煮饭器,其具有:锅加热部(3),其对锅(2)进行感应加热;蒸汽产生部(10),其产生提供给锅(2)的蒸汽;水容器(6),其构成蒸汽产生部(10);以及盖(4),其覆盖锅(2)和水容器(6)的开口部。另外,该煮饭器具有:控制部,其控制锅加热部(3)和蒸汽产生部(10)来对烹调物进行适度的加热,进行煮饭、保温;以及小物品检测部,其在加热时,对锅(2)或水容器(6)的有无和小物品负载进行检测。并且,通过排他地控制锅加热部(3)和蒸汽产生部(10),由小物品检测部检测锅(2)和水容器(6)被设置于主体(1)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Description

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煮饭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蒸汽产生部的煮饭器中,如日本特许第3997985号公报所示,提出了如下方案:对于装入用于蒸汽产生部的水且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的水容器,可靠地设置该水容器,适当地产生高温蒸汽,能够抑制蒸汽产生部的不必要动作,同时能够在不伴有烹调物干燥的情况下促进糊化而提高煮饭性能。并且,对于装入用于蒸汽产生部的水且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的水容器而言,通过消除因忘记设置该水容器而导致的故障和误动作等,来提高煮饭性能。
另一方面,在对锅进行感应加热的煮饭器中,如日本特许第4992348号公报所示,提出了如下方案:利用了构成开关元件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Vce与电源电流Iin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感应加热的负载的不同而不同这一点,其中,所述开关元件构成产生用于感应加热的高频电力的逆变器电路的一部分。并且,进行无锅检测和规定的锅以外的铝锅、勺子以及菜刀等小物品负载检测。
然而,在对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进行检测的煮饭器中,作为水容器检测部,是根据从机械开关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在开关与判定用电子电路之间的连接中使用了缆线,因此缆线的安装花费工夫,不仅生产上耗费时间,还存在难以进行自动化,耗费成本的问题。
另外,由于锅的检测部和水容器的检测部不同,因此需要分别设置判定用电路,这也存在耗费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基于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Vce与电源电流Iin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小物品负载检测和无锅检测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一定时间以上的感应加热,存在如下问题:要进行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而且无法立即进行检测而损害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该煮饭器不需要可动部分和连接缆线,而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且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本发明的煮饭器具有: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的锅;锅加热部,其对锅进行感应加热;盖,其覆盖锅的开口部;蒸汽产生部,其通过感应加热来产生提供给锅的蒸汽;以及水容器,其构成蒸汽产生部的一部分,收容水,并且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另外,该煮饭器具有;对商用电源进行整流而获得的单向电源;控制部,其控制锅加热部和蒸汽产生部来对烹调物进行适度的加热,进行煮饭、保温。另外,该煮饭器具有:电流检测部,其检测由商用电源提供的电流;电流控制部,其根据由电流检测部获得的值进行控制,使得电流成为规定的电流值;以及小物品检测部,其在加热时对容器的有无和小物品负载进行检测。另外,锅加热部和蒸汽产生部各自具有加热线圈和逆变器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具有开关元件、谐振电容器以及平滑电路,并且将单向电源转换为高频电力。并且,通过错开实施时期而排他地控制锅加热部和蒸汽产生部来检测锅和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该煮饭器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中,由锅和水容器共用检测部,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忘记设置容器进行检测,由此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该煮饭器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微型计算机中AD输入的、构成开关元件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和电源电流的曲线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微型计算机中AD输入的、构成开关元件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和电源电流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的结构的框图。
标号说明
1:主体;2:锅;3:锅加热部;4:盖;5:加热部;6:水容器;7:蒸汽路径;8:盖固定部;9:控制基板;10:蒸汽产生部;11:商用电源;12:单向电源;13a、13b:平滑电容器;14a、14b:谐振电容器;15a、15b:开关元件;16a、16b:逆变器电路;17:电流检测部;18:电流控制部;19:小物品检测部;20:控制部;21:小物品监视部;22:微型计算机;23:停电检测部;24:异常检测部;25:盖开闭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煮饭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以围着主体1中收纳的锅2的方式配设有锅加热部3。
锅加热部3以分别加热锅2的底面、上表面以及侧面的方式由多个加热部构成。该锅加热部3具有多个感应加热线圈,并且被设置于锅2的周围,将锅2的各部分感应加热至期望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以围着主体1中收纳的水容器6的方式配设有加热部5。
蒸汽产生部10由对水容器6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和水容器6构成,由加热部5的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路径7被导入到锅2中。本实施方式的加热部5由感应加热线圈构成,并且被设置于水容器6的周围,通过将水容器6感应加热到期望的温度来使水容器6中收纳的水沸腾,并且使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路径7而提供给锅2。
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以开闭自如地覆盖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的方式配设有盖4。
盖4设置有:在不阻碍通过蒸汽路径7的蒸汽的范围内对锅2和水容器6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盖塞部(未图示);以及将盖4固定到主体1的盖固定部8。本实施方式的盖4通过铰链和钩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被固定于主体1,在盖4关闭时将锅2和水容器6的开口部密闭,在盖4打开时确保能够在主体1上装卸锅2和水容器6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主体1的内部配设有控制基板9。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中,单向电源12对由商用电源11提供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以单向电源12为基础,利用包含平滑电容器13a、13b、谐振电容器14a、14b、以及开关元件15a、15b的逆变器电路16a、16b,产生用于感应加热的高频电力。电流检测部17对由商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流进行检测,电流控制部18根据电流检测部17获得的值进行控制,使得电流成为规定的电流值,由此对电力值进行控制。小物品检测部19使用由电流检测部17检测出的值和逆变器电路16a的输出值进行计算,由此进行铝锅和勺子等小物品检测和无锅检测,另一方面,小物品检测部19使用逆变器电路16b的输出值进行计算,由此进行水容器检测。控制部20对逆变器电路16a进行控制,由此实施火力调控,进行煮饭、保温、再加热、以及维护等煮饭器动作,另一方面,控制部20对逆变器电路16b进行控制,由此产生在煮饭器动作中所需的蒸汽。小物品监视部21在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水容器检测时,控制小物品检测部19的运转以及控制部20的运转。
逆变器电路16a、16b的电力值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电源电流进行的。由电流检测部17检测出的电源电流Iin和分别构成开关元件15a、15b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Vce1、Vce2被AD输入到构成电流控制部18、小物品检测部19、控制部20、以及小物品监视部21的微型计算机22的输入端子。
图3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微型计算机22中AD输入的、构成开关元件15a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Vce1和电源电流Iin的曲线图。图4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微型计算机22中AD输入的、构成开关元件15b的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Vce2和电源电流Iin的曲线图。
由图3可以明确看出:以直线A为界划分为铝锅和勺子等小物品时的Vce-Iin特性和有锅时的Vce-Iin特性,利用该特性进行小物品检测。
另外,由于无锅时的特性比放入铝锅时远离直线A,因此也能够进行无锅检测。
因此,微型计算机22根据事先通过实验求得的感应加热负载的Vce1和Iin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不同,进行小物品检测和无锅检测的判定。
另外,由图4可以明确看出:以直线B为界划分为无水容器时的Vce-Iin特性和有水容器时的Vce-Iin特性,利用该特性进行水容器检测。
因此,微型计算机22根据事先通过实验求得的感应加热负载的Vce2和Iin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不同,进行水容器检测的判定。
煮饭器动作是通过微型计算机22的输出端子对开关元件15a的驱动时间进行控制从而对锅2进行适度加热来进行的。蒸汽产生是通过微型计算机22的输出端子对开关元件15b的驱动时间进行控制从而对水容器6进行适度加热来进行的。
以下,具体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的判定处理。
微型计算机22为了进行小物品检测和无锅检测而以所需的最低限度进行锅2的感应加热。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锅2进行约1秒钟的感应加热。微型计算机22在锅2的感应加热过程中进行Iin和Vce1的AD输入,将进行用于小物品检测的计算后的结果与阈值X1(与图3的直线A相关)进行比较,根据其大小关系判断锅2的有无,并进行与其判断结果对应的处理。
微型计算机22为了进行水容器检测而以所需的最低限度进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水容器6进行约1秒钟的感应加热。微型计算机22在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过程中进行Iin和Vce2的AD输入,将进行用于水容器检测的计算后的结果与阈值X2(与图4的直线B相关)进行比较,根据其大小关系判断水容器6的有无,并进行与其判断结果对应的处理。
另外,如果同时实施锅2的感应加热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则无法正确评价Iin的输入,因此,例如错开实施时期而排他地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具有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而不同点在于,第2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明确示出了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的顺序。第2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进行考虑了水容器检测的适应性的动作。
在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没有明确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的顺序,因此,例如出于水容器6中能够收容的水量为所需的最低限度等原因,要频繁地进行水容器6的更换,因而与忘记设置锅2相比,忘记设置水容器6的可能性更高。并且,在优先进行了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的情况下,用于小物品检测和无锅检测的锅感应加热冗长,会进行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加热,可能损害水容器检测的适应性。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从容易发生忘记设置的容器起优先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首先进行水容器检测以及与其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接着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与它们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此时,如果不需要实施,则可以根据水容器6的检测结果而省略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具有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而不同点在于,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明确示出了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的顺序。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进行考虑了小物品检测和无锅检测的适应性的动作。
在第1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没有明确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的顺序,因此,例如出于水容器6中能够收容的水量多等原因,不会频繁地进行水容器6的更换,从而与忘记设置水容器6相比,发生忘记设置锅2的可能性更高。并且,在优先进行了水容器检测的情况下,用于水容器检测的水容器感应加热冗长,会进行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加热,有可能损害小物品检测和无锅检测的适应性。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从容易发生忘记设置的容器起优先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首先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与它们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接着进行水容器检测以及与其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此时,如果不需要实施,则可以根据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的结果而省略水容器检测。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具有与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而不同点在于,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明确示出了进行检测的时机。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以所需的最低限度进行水容器检测。
在第1~第3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没有明确示出实施水容器检测的时机,因此即使在必然设置有水容器6的使用状态下也进行水容器检测,有可能进行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加热。
另一方面,在进行煮饭、保温、再加热以及维护等煮饭器动作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水容器6的设置,在动作开始前必须确认是否没有忘记设置的情况下不进行水容器检测,有可能损害水容器检测的适应性。
因此,在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针对忘记设置水容器6,在需要立即解决忘记设置的时机进行检测,在不需要进行检测的时机不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在煮饭、保温、再加热以及维护等煮饭器动作开始时,进行水容器检测以及与其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可以根据水容器检测的结果在必要时停止煮饭器动作。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第5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具有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而不同点在于,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在盖的开闭时进行水容器检测。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在必要的时机进行水容器检测。
在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没有考虑煮饭器动作过程中的水容器6的装卸,因此直到下一次煮饭器动作开始为止都不进行水容器检测,有可能损害水容器检测的适应性。
因此,在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针对忘记设置水容器6,在需要立即解决忘记设置的时机进行检测。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在盖4上配设有盖开闭检测部25。盖开闭检测部25由检测盖的开闭状态的机械开关以及对开关和判定用电子电路进行连接的缆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盖开闭检测部25与控制基板9连接并通过电信号来传递盖的开闭状态。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表示盖开闭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的电信号被输入到构成小物品监视部21的微型计算机22的输入端子。
以下,具体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5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的水容器检测的判定处理。
微型计算机22定期地监视盖开闭检测部25的输入,以盖开闭状态的变化为契机,以所需的最低限度进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盖打开状态变化为盖关闭状态为契机进行大约1秒钟的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微型计算机22在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过程中进行Iin和Vce2的AD输入,将进行用于水容器检测的计算后的结果与阈值X2进行比较,根据其大小关系判断水容器6的有无,并进行与该判断结果对应的处理。
另外,如果同时实施锅2的感应加热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则无法正确评价Iin的输入,因此,例如错开实施时期而排他地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第6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具有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而不同点在于,在停电恢复时进行水容器检测。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在必要的时机进行水容器检测。
在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没有考虑停电过程中水容器6的装卸时的忘记设置,因此直到下一次煮饭器动作开始为止都不进行水容器检测,有可能损坏水容器检测的适应性。
因此,在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针对忘记设置水容器6,在需要立即解决忘记设置的时机进行检测。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停电检测部23利用电信号表示商用电源11的状态,该停电检测部23的电信号被输入到构成小物品监视部21的微型计算机22的输入端子。
以下,具体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6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水容器检测的判定处理。
微型计算机22定期地监视停电检测部23的输入,以停电恢复为契机,以所需的最低限度进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停电恢复为契机,进行大约1秒钟的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微型计算机22在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过程中进行Iin和Vce2的AD输入,将进行用于水容器检测的计算后的结果与阈值X2进行比较,根据其大小关系判断水容器6的有无,并进行与其判断结果对应的处理。
另外,如果同时实施锅2的感应加热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则无法正确评价Iin的输入,因此,例如错开实施时期而排他地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第7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进行说明。第7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具有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而不同点在于,在由于噪音等进入异常模式的状况下的恢复时,进行水容器检测。第7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在必要的时机进行水容器检测。
在第4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没有考虑在由于噪音等进入异常模式的状况下水容器6的装卸时的忘记设置,因此直到下一次煮饭器动作开始为止都不进行水容器检测,有可能损害水容器检测的适应性。
因此,在第7实施方式的煮饭器中,构成为:针对忘记设置水容器6,在需要立即解决忘记设置的时机进行检测。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控制基板9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构成为:在微型计算机22中,异常检测部24检测由于噪音等进入异常模式的情况以及从异常恢复的情况,并将检测结果传递到小物品监视部21。
以下,具体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水容器检测的判定处理。
微型计算机22在由于噪音等进入异常模式的状况下的恢复时,以所需的最低限度进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异常恢复为契机进行大约1秒钟的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微型计算机22在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过程中进行Iin和Vce2的AD输入,将进行用于水容器检测的计算后的结果与阈值X2进行比较,根据其大小关系判断水容器6的有无,并进行与其判断结果对应的处理。
另外,如果同时实施锅2的感应加热和水容器6的感应加热,则无法正确评价Iin的输入,因此,例如错开实施时期而排他地进行小物品检测、无锅检测以及水容器检测。
作为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煮饭器,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供锅2和水容器6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具有: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的锅;锅加热部,其对锅进行感应加热;盖,其覆盖锅的开口部;蒸汽产生部,其通过感应加热来产生提供给锅的蒸汽;以及水容器,其构成蒸汽产生部的一部分,收容水,并且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另外,本发明具有:对商用电源进行整流后获得的单向电源;控制部,其控制锅加热部和蒸汽产生部来对烹调物进行适度的加热,进行煮饭、保温;电流检测部,其检测由商用电源提供的电流;以及电流控制部,其根据由电流检测部获得的值进行控制,使得电流成为规定的电流值。另外,本发明具有小物品检测部,其在加热时对容器的有无、小物品负载进行检测,锅加热部和蒸汽产生部各自具有加热线圈和逆变器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具有开关元件、谐振电容器以及平滑电路,并且将单向电源转换为高频电力。并且,本发明构成为:通过排他地控制锅加热部和蒸汽产生部来检测锅和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考虑到:出于水容器中能够收容的水量为所需的最低限度等原因,要频繁地进行水容器的更换,与忘记设置锅相比,发生忘记设置水容器的可能性更高。进而也可以是:首先驱动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预定位置的情况,接着驱动锅加热部来检测锅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考虑到:出于水容器中能够收容的水量多等原因,不会频繁地进行水容器的更换,与忘记设置水容器相比,发生忘记设置锅的可能性更高。进而也可以是:首先驱动锅加热部来检测锅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接着驱动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为了能够在煮饭、保温、再加热以及维护等需要产生蒸汽的煮饭器动作中尽早地提醒忘记设置了水容器,本发明也可以在煮饭器动作开始后立即驱动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考虑到,结构上水容器的设置会伴随着盖的开闭,因此在盖的开闭时忘记设置水容器的可能性较高,因而可以在盖的开闭后立即驱动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针对水容器的检测,在停电恢复时驱动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考虑了停电过程中水容器的装卸时忘记设置的情况,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另外,本发明针对水容器的检测,可以在由于噪音等进入异常模式的状况下的恢复时驱动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通过这样的结构,考虑了由于噪音等进入异常模式的状况下水容器的装卸时忘记设置的情况。进而,能够提供以下这样的煮饭器:其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
本发明仅由容易生产的电路构成,具有能够供锅和水容器共用的容器检测装置,并且尽可能地抑制了不直接参与煮饭器动作的无用的加热,尽可能地不损害适应性,因此适用于家庭用和营业用的煮饭器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煮饭器,该煮饭器具有:
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的锅;
锅加热部,其对所述锅进行感应加热;
蒸汽产生部,其通过感应加热来产生提供给所述锅的蒸汽;
水容器,其构成所述蒸汽产生部的一部分,收容水,且能够在主体上进行装卸;
盖,其覆盖所述锅和所述水容器的开口部;
对商用电源进行整流后获得的单向电源;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锅加热部和所述蒸汽产生部来对烹调物进行适度的加热,进行煮饭、保温;
电流检测部,其检测由商用电源提供的电流;
电流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部获得的值进行控制,使得电流成为规定的电流值;以及
小物品检测部,其在加热时,对所述锅或所述水容器的有无、小物品负载进行检测,
所述锅加热部和所述蒸汽产生部各自具有加热线圈和逆变器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具有开关元件、谐振电容器以及平滑电路,将所述单向电源转换为高频电力,
通过错开实施时期而排他地控制所述锅加热部和所述蒸汽产生部,由所述小物品检测部检测所述锅和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关于所述锅和所述水容器的检测,首先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接着驱动所述锅加热部来检测所述锅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关于所述锅和所述水容器的检测,首先驱动所述锅加热部来检测所述锅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接着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关于所述水容器的检测,在煮饭器动作开始后立即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关于所述水容器的检测,在煮饭器动作开始后立即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煮饭器具有盖开闭检测部,关于所述水容器的检测,在由所述盖开闭检测部检测出盖的开闭时,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煮饭器具有停电检测部,关于所述水容器的检测,在由所述停电检测部检测出停电恢复时,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煮饭器,其中,
所述煮饭器具有异常检测部,关于所述水容器的检测,在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进入异常模式的情况下的恢复时,驱动所述蒸汽产生部来检测所述水容器被设置于主体内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CN201610329895.2A 2015-05-19 2016-05-18 煮饭器 Active CN106166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1856 2015-05-19
JP2015101856A JP6572431B2 (ja) 2015-05-19 2015-05-19 炊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6023A CN106166023A (zh) 2016-11-30
CN106166023B true CN106166023B (zh) 2020-08-14

Family

ID=57359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9895.2A Active CN106166023B (zh) 2015-05-19 2016-05-18 煮饭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72431B2 (zh)
KR (1) KR20160136242A (zh)
CN (1) CN106166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9369B2 (ja) * 2017-04-06 2020-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3729469B (zh) * 2020-05-28 2023-07-14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7985B2 (ja) * 2003-04-23 2007-10-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06081643A (ja) * 2004-09-15 2006-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4992348B2 (ja) * 2006-09-06 2012-08-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ジャー炊飯器
JP2012239671A (ja) * 2011-05-20 2012-12-10 Panasonic Corp 炊飯器
JP2013000203A (ja) * 2011-06-14 2013-01-07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式炊飯器
JP2013252167A (ja) * 2012-06-05 2013-12-19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炊飯器
CN104604330A (zh) * 2012-10-25 2015-05-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4500A (ja) 2016-12-22
JP6572431B2 (ja) 2019-09-11
CN106166023A (zh) 2016-11-30
KR20160136242A (ko) 2016-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1940B2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080158A1 (en) Heat cooking apparatus, cooking tool and heat cooking system
CN106166023B (zh) 煮饭器
JP2013000203A (ja) 誘導加熱式炊飯器
JP4992348B2 (ja) ジャー炊飯器
JP4839944B2 (ja) 炊飯器
JP201710776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8061729A5 (zh)
KR20200066529A (ko) 이중 안전 기능을 갖춘 전자유도가열 조리기
US8436279B2 (en) System for supplementation of appliance standby mode with internal power source
JP449719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444126B2 (ja) 加熱機器
JP634955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088648A (ja) 炊飯器
JP2011015768A (ja) 炊飯器
TWI674818B (zh) 電磁感應加熱調理器
KR20170068987A (ko) 전기 가열 조리기의 가열장치 어셈블리
JP641664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1188214B1 (ko) 전기압력조리기의 보온 제어 방법
JP2005050725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2165573B1 (ko) 화재 감지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JP2005334554A (ja) 炊飯器
JP2005334555A (ja) 炊飯器
JPWO2018135036A1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リレー切替制御方法
JPH08317857A (ja) ジャー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822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