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4362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4362A
CN106164362A CN201580015994.7A CN201580015994A CN106164362A CN 106164362 A CN106164362 A CN 106164362A CN 201580015994 A CN201580015994 A CN 201580015994A CN 106164362 A CN106164362 A CN 106164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etergent box
detergent
water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59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4362B (zh
Inventor
野町哲治
吉田清信
田村和浩
犬塚正
长谷直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724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5677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724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412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92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8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4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4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4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4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Abstract

一种洗衣机,其具有:洗涤剂盒(400),其形成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第一收纳室(410);流路构造部,其在洗涤剂盒(400)的上方形成流路。在流路构造部形成有多个流下孔,该多个流下孔用于指定流路中的水流向洗涤剂盒(400)的方向。洗涤剂盒(400)包含分隔壁(414),该分隔壁(414)将第一收纳室(410)分隔为混合室(412)和起泡室(413),该混合室(412)通过使洗涤剂和水混合在一起而生成洗涤剂的水溶液,该起泡室(413)用于使从混合室(412)流入的水溶液起泡。多个流下孔包含:第一流下孔,其用于指定水流向混合室(412);第二流下孔,其用于指定水流向起泡室(413)。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洗涤衣物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洗衣机具有洗涤剂盒和流路构造体,该洗涤剂盒具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收纳室,该流路构造体用于使水流下到洗涤剂盒(参照专利文献1至3)。洗涤剂在收纳室内溶解于水。其结果是:生成洗涤剂的水溶液。洗涤剂的水溶液在收纳室内起泡(参照专利文献4)。
以往的洗涤剂盒的收纳室担负着生成洗涤剂的水溶液的功能和使水溶液起泡的功能。水溶液的生成和水溶液的起泡是在共同的收纳室内进行的,因此,存在在水溶液充分起泡之前,水溶液容易自洗涤剂盒流出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9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1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428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99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为了衣物的清洗而供给充分起泡后的洗涤剂的水溶液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洗衣机具有:洗涤剂盒,其形成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第一收纳室;流路构造部,其在洗涤剂盒的上方形成有流路。此外,在流路构造部形成有多个流下孔,该多个流下孔用于将流路中的水定向为朝向洗涤剂盒。而且,洗涤剂盒包含将第一收纳室分隔为混合室和起泡室的分隔壁,该混合室通过使洗涤剂和水混合来而生成洗涤剂的水溶液,该起泡室用于使从混合室流入的水溶液起泡。而且,多个流下孔包含:第一流下孔,其用于将水定向至混合室;第二流下孔,其用于将水定向至起泡室。
本发明的洗衣机能够使用充分起泡后的洗涤剂的水溶液来清洗衣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的洗衣机的概略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供水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图3A是图2所示的供水单元的供水箱的概略立体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供水箱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图3B所示的供水箱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供水箱的堰壁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盒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图5所示的供水箱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洗涤剂盒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9A是图7所示的供水箱的概略剖视图。
图9B是图7所示的供水箱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13是图3B所示的供水箱的盖体的概略立体图。
图14A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立体图。
图14B是图14A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15A是图6所示的洗涤剂盒的概略剖视图。
图15B是图6所示的洗涤剂盒的概略剖视图。
图16A是具有肋构造体的其他的洗涤剂盒的概略俯视图。
图16B是具有肋构造体的另一其他的洗涤剂盒的概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添加的附图,以下说明例示的洗衣机。通过以下的说明,能够明确地理解洗衣机。表示“上”、“下”、“左”、“右”这样的方向的用语仅仅是为了使说明明了化。因此,这些用语并不应作为限定性的解释。洗衣机可以不仅具有清洗衣物的洗衣功能,还具有干燥功能。洗衣功所附带的各种各样的功能并不对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原理产生任何限制。
(供水构造)
图1是例示的洗衣机100的概略框图。参照图1,说明洗衣机100。
洗衣机100具有供水口200、供水单元300、洗涤剂盒400以及洗涤槽500。使用者能够将水从供水口200供给到洗衣机100。水依次经过供水单元300和洗涤剂盒400,并且到达洗涤槽500。洗涤槽500执行用于对衣物进行清洗的清洗动作。清洗动作可以是由已知的各种洗衣机的洗涤槽所执行的动作。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于由洗涤槽500所实施的特定的清洗动作。
洗涤剂盒400具有第一室410、第二室420以及第三室430。使用者能够在第一室410中收纳粉状洗涤剂。使用者能够在第二室420中收纳液体洗涤剂。使用者能够在第三室430中收纳柔软剂、对衣物的纤维有作用的其他的后处理剂(日文:仕上剤)。此外,第三室430并非一定需要。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未受到第三室430任何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室410例示第一收纳室。利用第二室420例示第二收纳室。利用收纳于第一室410的粉状洗涤剂例示第一洗涤剂。利用收纳于第二室420的液体洗涤剂例示第二洗涤剂。
供水单元300包含供水阀310和流路构造部320。供水阀310用于使水的路径在朝向第一室410和第二室420的第一路径FP与朝向第三室430的第二路径SP之间进行切换。此外,第二路径SP并非一定需要。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未受到第二路径SP任何限制。
流路构造部320基于洗涤剂盒400来限定用于向第一室410和第二室420供给水的流路。当供水阀310打开第一路径FP时,水经由流路构造部320向第一室410和第二室420供给。其结果是:第一室410内的粉状洗涤剂和第二室420内的液体洗涤剂与水混合在一起。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与水一起向洗涤槽500供给。洗涤槽500能够在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的水溶液中对衣物进行搅拌,对衣物进行清洗。
当供水阀310打开第二路径SP时,水向第三室430供给。第三室430内的后处理剂与水混合。后处理剂与水一起向洗涤槽500供给。洗涤槽500能够在后处理剂的水溶液中对衣物进行洗涤,赋予衣物所希望的特性(例如,柔软性)。
图2是供水单元30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2,说明供水单元300。
供水单元300具有:参照图1所说明的供水阀310;供水箱330以及盖体340。参照图1所说明的洗涤剂盒400收纳于供水箱330内。使用者能够将洗涤剂盒400从供水箱330拉出来。参照图1所说明的流路构造部320与供水箱330形成为一体。流路构造部320的流路配置在盖体340的下方。
图3A是供水箱330的概略立体图。图3B是供水箱330的概略侧视图。参照图1、图3A以及图3B,说明供水箱330。
供水箱330包含保持箱350和流路箱360。参照图1所说明的洗涤剂盒400收纳于保持箱350内。参照图1所说明的流路构造部320在流路箱360内形成流路。
供水箱330包含被保持箱350和流路箱360所共有的共有壁331。共有壁331用于对在流路箱360内的流路中流动的水进行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共有壁331例示支承壁。
流路箱360包含第一导水筒361、第二导水筒362以及周壁部363。第一导水筒361可以位于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一路径FP的上游端。第二导水筒362可以位于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二路径SP的上游端。参照图1所说明的供水阀310安装于第一导水筒361和第二导水筒362。供水阀310在将第一导水筒361打开期间,将第二导水筒362关闭。供水阀310在将第二导水筒362打开期间,将第一导水筒361关闭。
盖体340与共有壁331相对。周壁部363竖立设置于盖体340和共有壁331之间,限定出用于形成流路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区域。周壁部363包含右壁364,第一导水筒361和第二导水筒362自右壁364突出。参照图1所说明的流路构造部320包含共有壁331、盖体340、流路箱360、第一导水筒361以及第二导水筒362。
图4是供水箱33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1、图3B以及图4,进一步说明供水箱330。此外,从图4所示的供水箱330去除了洗涤剂盒400和盖体340。
保持箱350包含与共有壁331形成为一体的大致U字状的收纳壁351。收纳壁351与共有壁331协同作用限定出用于收纳洗涤剂盒400的收纳空间352。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收纳壁351例示保持部。
收纳壁351包含下壁353、左壁354以及右壁355。下壁353在洗涤剂盒400的下方扩开。下壁353用于在洗涤剂盒400的下方承接自第一室410、第二室420以及第三室430泄露出的水。左壁354竖立设置在下壁353的左缘和共有壁331的左缘之间。右壁355竖立设置在下壁353的右缘和共有壁331的右缘之间。
收纳壁351包含左保持肩356和右保持肩357。左保持肩356沿着由左壁354和下壁353形成的角部而形成。右保持肩357沿着由右壁355和下壁353形成的角部而形成。左保持肩356和右保持肩357沿着洗涤剂盒400的插入方向延伸。洗涤剂盒400借助左保持肩356和右保持肩357保持于收纳空间352内。
收纳壁351包含大致U字型的前缘358。前缘358与共有壁331协同作用限定出插入口391。洗涤剂盒400从插入口391插入到收纳空间352内。
收纳壁351包含与前缘358相反一侧的后壁359。后壁359用于封闭收纳空间352。
如图3B所示那样,共有壁331水平地配置在收纳壁351和流路箱360之间,另一方面,下壁353从后壁359朝向前缘358向下方倾斜。因此,设计者能够不过度增加供水箱330的高度尺寸地、在后壁359附近赋予流路箱360的右壁364较大的高度尺寸。右壁364从后壁359向前缘358变窄。因此,盖体340大致水平地配置。
第一导水筒361和第二导水筒362相比于前缘358更靠近后壁359,并从流路箱360的右壁364向外方突出。在后壁359的附近,右壁364具有较大的面积,因而设计者能够对第一导水筒361和第二导水筒362的内径尺寸赋予较大的数值。因此,能够使第一导水筒361和第二导水筒362具有较低的流动阻力。
如图4所示那样,流路箱360包含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以及第三隔壁373。第一隔壁371在由周壁部363围成的区域内,从共有壁331竖立设置。第二隔壁372在第一隔壁371和周壁部363的右壁364之间,从共有壁331竖立设置。第三隔壁373在第二隔壁372和右壁364之间,从共有壁331竖立设置。
包围第二隔壁372的空间作为供自第一导水筒361流入的水流动的第一流路381来使用。由第三隔壁373和右壁364围成的空间作为供自第二导水筒362流入的水流动的第二流路382来使用。第一流路381与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一路径FP相对应。第二流路382与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二路径SP相对应。设计者也可以以使第一流路381和第二流路382的形状适合洗涤剂盒400的形状的方式确定第一流路381和第二流路382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于第一流路381和第二流路382的特定的形状。
在第一流路381内,在共有壁331上形成有流下孔383、384。流下孔384形成在与流下孔383不同的位置。自第一导水筒361流入的水经由流下孔383而流入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一室410。自第一导水筒361流入的水经由流下孔384流入参照图1所说明的第二室420。即,流下孔383、384用于在收纳壁351和流路箱360之间限定水向第一室410和第二室420流下的流下路径。
也可以将周壁部363、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以及第三隔壁373的上缘焊接于盖体340的下表面。如果供水箱330和盖体340是树脂制的,则可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将周壁部363、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以及第三隔壁373的上缘容易地焊接于盖体34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于周壁部363、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第三隔壁373以及盖体340之间的特定的连接构造。
使用者能够从第一导水筒361供给水,利用水填满第一流路381。如果将第三隔壁373与盖体340水密地连接在一起,则第一流路381内的水不会流入第二流路382,而是经由流下孔383、384向第一室410和第二室420供给。
使用者能够从第二导水筒362供给水,利用水填满第二流路382。如果将第三隔壁373与盖体340水密地连接在一起,则第二流路382内的水不会流入第一流路381,而是向第三室430供给。因此,利用供水阀310的切换动作,能够适当地选择水的流动路径。
流路箱360包含大致C型的堰壁374。堰壁374的两端与第二隔壁372相连接。流下孔384被第二隔壁372和堰壁374包围。与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以及第三隔壁373不同,堰壁374的上缘自盖体340隔有间隔。因此,如果用水填满第一流路381,则水能够经由堰壁374和盖体340之间的空隙,从流下孔384流入到第二室420。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第三隔壁373以及堰壁374例示壁部。利用第二隔壁372和堰壁374例示围壁部。
图5是堰壁374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4和图5,说明堰壁374的功能。
当水自第一导水筒361的流入停止时,由于水自流下孔383、384流下,第一流路381内的水位缓缓下降。当第一流路381内的水位低于堰壁374的高度时,由堰壁374和第二隔壁372围成的空间内的液层自包围堰壁374的液层分离开。因此,由堰壁374和第二隔壁372围成的空间内的水先于存在于其他区域的水消失。之后,空气能够经由流下孔384流入第一流路381内。其结果是:经由流下孔383的排水也得以加速。
图6是洗涤剂盒40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4和图6,说明洗涤剂盒400。
洗涤剂盒400具有拉手部440、第一划分壁411、第二划分壁421以及第三划分壁431。第一划分壁411、第二划分壁421以及第三划分壁431与拉手部440相连接。使用者能够握持拉手部440并且从收纳空间352拉出洗涤剂盒400。第一划分壁411划分出向上方开口的第一室410。第二划分壁421划分出向上方开口的第二室420。第三划分壁431划分出向上方开口的第三室430。使用者能够从收纳空间352拉出洗涤剂盒400,向由第一划分壁411划分出的第一室410供给粉状洗涤剂。使用者能够从收纳空间352拉出洗涤剂盒400,向由第二划分壁421划分出的第二室420供给液体洗涤剂。使用者能够从收纳空间352拉出洗涤剂盒400,向由第三划分壁431划分出的第三室430供给后处理剂。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划分壁411和第二划分壁421中的至少一者例示划分壁。
洗涤剂盒400包含将第一室410分隔成混合室412和起泡室413的中间壁414。混合室412形成在拉手部440和起泡室413之间。使用者能够向混合室412供给粉状洗涤剂。混合室412主要用于使粉状洗涤剂与水混合在一起。起泡室413主要用于使洗涤剂的水溶液起泡。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中间壁414例示分隔壁。
图7是供水箱330的概略俯视图。参照图6和图7,说明从流路箱360向洗涤剂盒400供水的技术。
如上所述,在共有壁331上形成有流下孔383、384。在共有壁331上还形成有流下孔385。流下孔383、384、385分别用于指定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流向洗涤剂盒400的方向。经由第一导水筒361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借助流下孔383而被指定流向混合室412。更具体而言,经由第一导水筒361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经由流下孔383流下到混合室412。其结果是,混合室412内的粉状洗涤剂能够有效率地与水混合在一起。经由第一导水筒361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借助流下孔384而被指定流向第二室420。更具体而言,经由第一导水筒361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经由流下孔384而流下到第二室420。其结果是,第二室420内的液体洗涤剂能够有效率地与水混合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流下孔383例示第一流下孔。利用流下孔384例示第三流下孔。
在中间壁414上形成有切口部415。混合室412内的洗涤剂的水溶液能够经由切口部415流入起泡室413。经由第一导水筒361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借助流下孔385而被指定流向起泡室413。更具体而言,经由第一导水筒361供给到第一流路381的水,经由流下孔385流下到起泡室413。其结果是:使起泡室413内的洗涤剂的水溶液有效率地起泡。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流下孔385例示第二流下孔。利用切口部415例示第一切口部。
第一划分壁411包含上游壁418和下游壁419。上游壁418与中间壁414协同作用划分出混合室412。下游壁419与中间壁414协同作用划分出起泡室413。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下游壁419例示第一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游壁418例示第二壁部。
上游壁418包含与共有壁331相对的上缘451。上缘451接近共有壁331的下表面。混合室412内的水被上游壁418和共有壁331封堵,因此,混合室412内的水能够从切口部415集中地流入起泡室413。
下游壁419包含与共有壁331相对的上缘452。与上游壁418的上缘451不同,下游壁419的上缘452的大部分自共有壁331隔有5mm以上的间隔。因此,在起泡室413内形成的水溶液的液面也自共有壁331隔有间隔。即,空气层形成在共有壁331和在起泡室413内形成的水溶液的液面之间。自流下孔385喷出的水卷入空气层中的空气,并流入起泡室413内的水溶液。因此,使起泡室413内的水溶液有效率地起泡。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下游壁419的上缘452例示第一上缘。利用上游壁418的上缘451例示第二上缘。
下游壁419也能够被称作洗涤剂盒后壁416,该洗涤剂盒后壁416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与拉手部440相反一侧。在洗涤剂盒后壁416上形成有切口部417。起泡室413内的洗涤剂的水溶液经由切口部417从洗涤剂盒400流出。
图8是洗涤剂盒400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参照图7和图8,说明洗涤剂盒400。
洗涤剂盒400包含第一虹吸盖422和第二虹吸盖432。第一虹吸盖422用于排出来自第二室420的水。第二虹吸盖432用于排出来自第三室430的水。
第一虹吸盖422包含盖板423和外筒424。在盖板423上形成有开口部425。自流下孔384流下的水经由开口部425流入第二室420。外筒424从盖板423向下方突出。
用于划分出与混合室412和起泡室413邻接的第二室420的第二划分壁421包含底壁426和内筒427。底壁426与第一虹吸盖422的盖板423相对。内筒427从底壁426向上方突出。当第一虹吸盖422局部封闭第二室420时,内筒427被插入外筒424而形成虹吸构造。第二室420内的液体根据虹吸原理而流入内筒427和外筒424之间的空隙。之后,液体在内筒427内流下,并且从洗涤剂盒400排出。
第二虹吸盖432包含盖板433和外筒(未图示)。在盖板433上形成有开口部434。从第二导水筒362供给到第二流路382的水,经由开口部434流入第三室430。第三划分壁431包含底壁435和内筒436。当第二虹吸盖432局部封闭第三室430时,内筒436被插入第二虹吸盖432的外筒而形成虹吸构造。第三室430内的液体根据虹吸原理而流入内筒436和外筒之间的空隙。之后,液体在内筒436内流下,并且从洗涤剂盒400排出。
洗涤剂盒400包含交界壁401,该交界壁401形成第一室410(混合室412和起泡室413)和第二室420的交界。在交界壁401上形成有切口部402。第二室420内的液体能够经由切口部402从第二室420向混合室412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切口部402例示第二切口部。
洗涤剂盒400包含在混合室412内突出的肋构造体460。肋构造体460沿着横穿从形成于交界壁401的切口部402流向形成于中间壁414的切口部415的水的流动路线的方向延伸设置。肋构造体460在混合室412内的粉状洗涤剂充分溶解之前,阻碍粉状洗涤剂向起泡室413流出。
肋构造体460包含左肋461和右肋462。右肋462以与左肋461分开的方式配置。其结果:能够在混合室412内形成复杂的水的流动图案。因此,混合室412内的粉状洗涤剂有效地溶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左肋461和右肋462中的一者例示第一肋。利用左肋461和右肋462中的另一者例示第二肋。
图9A是供水箱330的概略剖视图。图9B是供水箱33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9A和图9B,说明从供水箱330排水的排水技术。
如图9A所示那样,保持箱350的下壁353自洗涤剂盒400隔有间隔。因此,在下壁353和洗涤剂盒400之间形成有下空间392。从洗涤剂盒400排出的水和洗涤剂在下空间392流动。
图9B示出由左保持肩356的上表面和右保持肩357的上表面所限定的假想的平面PP。比平面PP靠下的空间就是上述的下空间392。比平面PP靠上的空间是上空间393。洗涤剂盒400收纳于上空间393。因此,下壁353的前缘358自洗涤剂盒400隔有间隔,并且形成有流下口394(在平面PP和下壁353的前缘358之间所形成的开口部)。
如上所述,下壁353朝向插入口391向下方倾斜。因此,被送到下空间392的水和洗涤剂能够从形成在平面PP和下壁353之间的流下口394流下。
图10是洗衣机10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1和图10,说明洗衣机100。
洗衣机100具有壳体600和盖部700。壳体600包含下壳体610和上壳体620。在下壳体610内收纳有参照图1所说明的洗涤槽500。在下壳体610上形成有用于排出来自洗涤槽500的水的排出口611。盖部700安装于上壳体620。盖部700可在上壳体620之上沿上下方向进行转动。在上壳体620上形成有参照图1所说明的供水口200。参照图1所说明的供水单元300和洗涤剂盒400被组装于上壳体620内。
图11是洗衣机10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11,进一步说明洗衣机100。
如图11所示那样,使用者能够将盖部700向上方转动。在上壳体620上形成有投入口621。当使用者将盖部700向上方转动时,洗涤槽500经由投入口621而露出。使用者能够将衣物经由投入口621而投入到洗涤槽500。
洗涤剂盒400的拉手部440面向投入口621。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盖部700向上方转动,操作从壳体600露出来的洗涤剂盒400的拉手部440。
图12是洗衣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10至图12,进一步说明洗衣机100。
洗衣机100还具有操作面板800。操作面板800配置在供水口200和盖部700之间。使用者能够对操作面板800进行操作,设定洗涤槽500的各种各样的动作。
供水箱330在上壳体620内配置在操作面板800和供水口200的下方。自供水口200供给来的水向下方流动流入供水箱330。如上所述,在保持箱350的下壁353和洗涤剂盒400之间形成有流下口394。洗涤剂盒400的拉手部440未封闭流下口394,并且流下口394在洗涤槽500的上方开口,因此,洗涤剂的水溶液从供水箱330经由流下口394直接排向洗涤槽500。
(盖体的设计)
设计者可以赋予盖体各种各样的形状,并且可以赋予盖体调整流路箱内的流动阻力的功能、防止洗涤剂盒脱离的功能。以下说明盖体的设计技术。
图13是盖体340的概略立体图。参照图3B、图4、图7以及图13来说明盖体340。
盖体340包含盖板341、L字状的突条342、左卡合板343以及右卡合板344。盖板341用于封闭第一流路381和第二流路382。盖板341的下表面也可以借助超声波技术焊接于周壁部363、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以及第三隔壁373的上缘。
突条342从盖板341向下方突出。突条342进入第一流路381内。如参照图3A所说明的那样,共有壁331朝向后壁359向下方倾斜,另一方面,盖板341呈大致水平。因此,第一隔壁371、第二隔壁372以及第三隔壁373朝向后壁359去而逐渐变高。这样一来,在没有突条342情况下,意味着第一流路381的流动阻力的变动幅度变大。本实施方式的原理是:设计者将突条342设置于盖体340,使得第一流路381的截面积能够在规定的整个区域内大致相同。突条34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流路箱360内的流动特性进行适宜地设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于突条342的特定的形状。
如图7所示那样,在共有壁331上形成有左插入孔332和右插入孔333。左卡合板343插入左插入孔332。右卡合板344插入右插入孔333。
图14A是洗衣机100的概略立体图。图14B是图14A所示的洗衣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9A、图11、图14A以及图14B,说明左卡合板343和右卡合板344的功能。
如图9A所示那样,当将盖体340安装于供水箱330时,左卡合板343和右卡合板344向收纳空间352内突出。图11所示的洗涤剂盒400配置于将第一室410、第二室420以及第三室430收纳在收纳空间352内的收纳位置。图14A所示的洗涤剂盒400配置于使第一室410、第二室420以及第三室430从收纳空间352露出的露出位置。收纳壁351以使洗涤剂盒400可在收纳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保持洗涤剂盒400。
如图9A所示那样,左卡合板343向第一室410内突出。右卡合板344向第三室430内突出。当将洗涤剂盒400配置于露出位置时,左卡合板343与第一划分壁411抵接。当将洗涤剂盒400配置于露出位置时,右卡合板344与第三划分壁431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左卡合板343例示卡合片。
(内部压力的减小)
以往的流路构造体(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3)具有配置于洗涤剂盒的上方的板构件。在板构件上形成有小孔。水经由小孔向洗涤剂盒流下。如果流路构造体的内部压力较高,则水猛烈地向下方喷出。此时,如果使用者不慎将洗涤剂盒拉出来,则水与构成洗衣机的部件的表面发生碰撞而飞溅。以下,针对具有以下构造的洗衣机进行说明,采用该构造,即使在使用者不慎将洗涤剂盒拉出来时,也能够抑制水的飞溅。
由本实施方式的流路构造部所形成的流路的内部压力较高,因此,水能够从流下孔猛烈地喷出。其结果,洗涤剂有效率地与水混合在一起。然而,如果使用者不慎将洗涤剂盒拉出来,则自流下孔的水的喷出将会造成水的飞溅。以下说明根据洗涤剂盒的位置来减小流路的内部压力的技术。
图15A是配置于收纳位置的洗涤剂盒400的概略剖视图。图15B是从收纳位置朝向露出位置拉出的洗涤剂盒400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6、图7、图15A以及图15B,说明用于减小流路的内部压力的技术。
如图15B所示那样,共有壁331包含向收纳空间352内突出的突出壁334。突出壁334在第一流路381内形成凹部335。突出壁334限定在水平方向开口的漏出孔336。
如上所述,共有壁331朝向后壁359向下方倾斜。突出壁334配置于相比于前缘358更靠近后壁359的位置。因此,第一流路381内的水能够有效率地流入凹部335。
洗涤剂盒400具有从第一划分壁411和第二划分壁421之间的交界向后壁359突出的突出板403。当洗涤剂盒400配置于收纳位置时,突出板403封闭漏出孔336。在此期间,水从流下孔383、384、385向洗涤剂盒400喷出。其结果是:洗涤剂盒400内的洗涤剂能够有效率地溶解于水。之后,水从洗涤剂盒400溢出,并且被下壁353接住。从洗涤剂盒400溢出的水的压力不比流下孔383、384、385处的水压高,因此,从洗涤剂盒400溢出的水不会以过大的力与下壁353碰撞。因此,在洗涤剂盒400配置在收纳位置期间,水几乎不飞溅。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下壁353例示承受板。
当洗涤剂盒400从收纳位置向露出位置移动时,突出板403使漏出孔336开放。其结果是:第一流路381内的水能够从漏出孔336漏出。漏出孔336形成得比流下孔383、384、385大。因此,漏出孔336处的水压不会变得过高。此外,能够从漏出孔336漏出大量的水,因此,第一流路381的内部压力能够迅速下降。
此外,关于上述的内部压力的减小的方式的原理并不限于具有将第一收纳室410划分为混合室412和起泡室413的洗涤剂盒的洗衣机。即,也能够应用于具有将洗涤剂的水溶液的生成和起泡在共通的收纳室内实现的洗涤剂盒的洗衣机。
(各种各样的肋构造体)
设计洗涤剂盒的设计者也可以赋予用于防止粉状洗涤剂过早流出的肋构造体各种各样的形状。以下说明各种各样的肋构造体。
图16A是洗涤剂盒400A的概略俯视图。图16B是洗涤剂盒400B的概略俯视图。洗涤剂盒400A、400B能够作为参照图1所说明的洗涤剂盒400而使用。
洗涤剂盒400A具有单一的肋463来作为肋构造体。肋463在混合室412内突出。肋463沿着横穿从形成于交界壁401的切口部402流向形成于中间壁414的切口部415的水的流动路线横切的方向延伸设置。
洗涤剂盒400B包含左肋461A和右肋462A来作为肋构造体。对于从形成于交界壁401的切口部402流向形成于中间壁414的切口部415的水流而言,右肋462A配置在比左肋461A靠上游的位置。在从切口部402流向切口部415的水的流动方向上,左肋461A局部地与右肋462A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右肋462A例示第一肋。利用左肋461A例示第二肋。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洗衣机100具有:洗涤剂盒400,其形成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第一收纳室410;流路构造部320,其在洗涤剂盒400的上方形成流路。此外,在流路构造部320上形成有多个流下孔,该多个流下孔用于指定流路中的水流向洗涤剂盒400的方向。而且,洗涤剂盒400包含分隔壁414,该分隔壁414将第一收纳室410分隔为混合室412和起泡室413,该混合室412通过使洗涤剂和水混合在一起而生成洗涤剂的水溶液,该起泡室413用于使从混合室412流入的水溶液起泡。而且,多个流下孔包含:第一流下孔383,其用于指定水流向混合室412;第二流下孔385,其用于指定水流向起泡室。
采用上述结构,洗涤剂有效率地溶解于从第一流下孔供给到混合室的水。其结果是:生成使洗涤剂充分溶解了的水溶液。水溶液借助从第二流下孔供给到起泡室的水而有效率地起泡。因此,能够将充分起泡的水溶液用于衣物的清洗。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分隔壁414上形成第一切口部415。供给到混合室412的水也可以经由第一切口部415流向起泡室413。
采用上述结构,供给到混合室的水经由第一切口部流向起泡室,因此,在混合室生成的洗涤剂的水溶液借助从第二流下孔供给到起泡室的水而有效率地起泡。因此,能够将充分起泡的水溶液用于衣物的清洗。
在上述结构中,洗涤剂盒400也可以包含用于划分出第一收纳室410的第一划分壁411。第一划分壁411也可以包含第一壁部419,该第一壁部419与分隔壁414协同作用划分出起泡室413。第一壁部419也可以包含自流路构造部隔有间隔的第一上缘452。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壁部包含自流路构造部隔有间隔的第一上缘,因此,在起泡室内的水溶液的液面和流路构造部之间形成空气层。因此,从第二流下孔喷出的水卷入空气层中的空气而流入起泡室。其结果是:洗涤剂的水溶液能够有效率地起泡。因此,能够将充分起泡的水溶液用于衣物的清洗。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上缘452也可以自流路构造部320隔有5mm以上的间隔。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上缘自流路构造部隔有5mm以上的间隔,因此,水溶液的液面和流路构造部之间的空气层对于水溶液的有效率的起泡而言变得足够厚。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划分壁411也可以包含第二壁部418,该第二壁部418与分隔壁414协同作用划分出混合室412。第二壁部418也可以包含比第一上缘452靠近流路构造部的第二上缘451。
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壁部包含比第一上缘靠近流路构造部的第二上缘,因此,在混合室内生成的洗涤剂的水溶液能够经由第一切口部有效率地流入起泡室。
在上述结构中,洗涤剂盒400也可以包含:第二划分壁421,其用于划分出与混合室412邻接的第二收纳室420;交界壁401,其配置于混合室412和第二收纳室420的交界。多个流下孔也可以包含指定水流向第二收纳室420的第三流下孔384。也可以在交界壁401上形成第二切口部402。供给到第二收纳室420的水也可以经由第二切口部402流向混合室412。
采用上述结构,多个流下孔包含指定水流向与混合室邻接的第二收纳室的第三流下孔,因此,也能够在第二收纳室内生成洗涤剂的水溶液。洗涤剂的水溶液经由形成于交界壁的第二切口部而流向混合室,因此,与在第一收纳室内生成的洗涤剂的水溶液一样,在起泡室内有效率地起泡。
在上述结构中,洗涤剂盒400也可以包含在混合室412内突出的肋构造体460。肋构造体460也可以沿着横穿从第二切口部402流向第一切口部415的水的流动路线的方向延伸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肋构造体沿着横穿从第二切口部流向第一切口部的水的流动路线的方向延伸设置,因此,混合室内的洗涤剂不易在溶解前流出到起泡室。
在上述结构中,肋构造体460也可以包含第一肋461和自第一肋461分开配置的第二肋462。
采用上述结构,肋构造体包含第一肋和自第一肋分开配置的第二肋,因此,能够在混合室内形成复杂的水的流动图案。因此,混合室内的洗涤剂能够有效率地溶解。
在上述结构中,对于从第二切口部402流向第一切口部415的水流而言,第一肋462A也可以配置在比第二肋461A靠上游的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对于从第二切口部流向第一切口部的水流而言,第一肋配置在比第二肋靠上游的位置,因此,混合室内的洗涤剂不易在溶解前流出到起泡室。
在上述结构中,在从第二切口部402流向第一切口部415的水的流动方向上,第一肋462A也可以局部地与第二肋461A相对。
采用上述结构,在从第二切口部流向第一切口部的水的流动方向上,第一肋局部地与第二肋相对,因此,混合室内的洗涤剂不易在溶解前流出到起泡室。
在上述结构中,洗涤剂也可以包含粉状的第一洗涤剂和液状的第二洗涤剂。第一洗涤剂也可以供给到混合室412。第二洗涤剂也可以供给到第二收纳室420。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者能够使用粉状的第一洗涤剂和液状的第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清洗。
在上述结构中,洗衣机也可以还具有壳体600。洗涤剂盒400也可以包含自壳体600露出的拉手部440。第一划分壁411也可以与拉手部440相连接。混合室412也可以配置在起泡室413和拉手部440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混合室配置在起泡室和拉手部之间,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洗涤剂供给到混合室。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洗衣机100具有:洗涤剂盒400,其具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收纳室;供水箱330,其具有保持部351和流路构造部320,该保持部351形成用于收纳洗涤剂盒400的收纳空间,该流路构造部320限定用于向洗涤剂盒400供给水的流路。此外,保持部351以洗涤剂盒400可在收纳室自保持部351露出的露出位置和收纳室收纳在收纳空间内的收纳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保持洗涤剂盒400。而且,供水箱330包含支承壁331,该支承壁331配置在保持部351和流路构造部320之间,并且用于支承在流路中流动的水。而且,在支承壁331上形成有流下孔383、384、385和漏出孔336,该流下孔383、384、385用于限定水在保持部351和流路构造部320之间向配置于收纳位置的洗涤剂盒400流下的流下路径,该漏出孔336在洗涤剂盒400配置于露出位置时使流路内的水在保持部351和流路构造部320之间漏出。而且,当洗涤剂盒400配置于收纳位置时,洗涤剂盒400封闭漏出孔336。
采用上述结构,在支承壁上形成有漏出孔,因此,在将洗涤剂盒配置于露出位置时,流路内的水能够从漏出孔漏出。使水从漏出孔漏出能够使流路的内部压力降低,因此,能够降低从流下孔喷出的水的压力。因此,即使使用者不慎将洗涤剂盒拉出到暴露位置,水也不易产生飞溅。当将洗涤剂盒配置在收纳位置时,洗涤剂盒封闭漏出孔,因此,在洗涤剂盒配置于收纳位置期间,流路的内部压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此期间,从流下孔喷出的水能够猛烈地搅拌配置于收纳位置的洗涤剂盒内的洗涤剂。
在上述结构中,漏出孔336也可以比流下孔383、384、385大。
采用上述结构,当收纳室配置于露出位置时,流路的内部压力大幅降低。因此,即使使用者不慎拉出洗涤剂盒,使收纳室配置在露出位置,也不易发生水的飞溅。
在上述结构中,支承壁331也可以包含向收纳空间突出的突出壁334。此外,突出壁33也可以在流路构造部内形成凹部335。而且,漏出孔336也可以形成于突出壁334。
采用上述结构,突出壁在流路构造部内形成凹部,因此,流路构造部内的水流入突出壁。漏出孔形成于突出壁,因此,水自漏出孔有效率地排出。
在上述结构中,保持部351也可以包含:前缘358,其用于限定供洗涤剂盒400插入的插入口;后壁359,其位于与前缘358相反一侧。此外,突出壁334也可以形成在相比于前缘358更靠近后壁359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突出壁形成在相比于前缘更靠近后壁的位置,因此,水在远离插入口的位置从漏出孔排出。因此,即使使用者不慎拉出洗涤剂盒,使收纳室配置于露出位置,也不易产生水的飞溅。
在上述结构中,保持部351也可以包含承受板353,该承受板353在洗涤剂盒400的下方承接自配置于收纳位置的洗涤剂盒400溢出的水。此外,漏出孔336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漏出孔在水平方向上开口,因此,作用于从漏出孔溢出的水的压力指向与受板所处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因此,从漏出孔漏出的水不易飞溅。
在上述结构中,洗涤剂盒400也可以包含用于划分收纳室的划分壁411、421和从划分壁411、421突出的突出板403。此外,也可以是,当洗涤剂盒400配置于收纳位置时,突出板403封闭漏出孔336。
采用上述结构,当洗涤剂盒配置于收纳位置时,突出板封闭漏出孔,因此,在洗涤剂盒配置于收纳位置期间,流路的内部压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此期间,从流下孔喷出的水能够猛烈地搅拌配置于收纳位置的洗涤剂盒的收纳室内的洗涤剂。
在上述结构中,流路构造部320也可以包含与支承壁331相对的盖体340。此外,盖体340也可以包含向收纳空间内突出的卡合片343。而且,也可以是,在将洗涤剂盒配置于露出位置时,卡合片343与划分壁411、421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将洗涤剂盒配置于露出位置时,卡合片与划分壁抵接,因此,不易产生洗涤剂盒自保持部的意料之外的脱离。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施方式的原理适合应用于具有洗衣功能的各种各样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洗衣机
320 流路构造部
330 供水箱
331 共有壁
334 突出壁
335 凹部
336 漏出孔
340 盖体
343 左卡合板
351 收纳壁
352 收纳空间
353 下壁
358 前缘
359 后壁
381 第一流路
383、384、385 流下孔
391 插入口
400、400A、400B 洗涤剂盒
401 交界壁
402 切口部
403 突出板
410 第一室
411 第一划分壁
412 混合室
413 起泡室
414 中间壁
415 切口部
417 切口部
418 上游壁
419 下游壁
420 第二室
421 第二划分壁
440 拉手部
451、452 上缘
460 肋构造体
461、461A 左肋
462、462A 右肋
600 壳体

Claims (19)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洗涤剂盒,其形成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第一收纳室;
流路构造部,其在所述洗涤剂盒的上方形成流路,
在所述流路构造部形成有多个流下孔,该多个流下孔用于将所述流路中的水流定向为朝向所述洗涤剂盒,
所述洗涤剂盒包含将所述第一收纳室分隔为混合室和起泡室的分隔壁,该混合室通过使所述洗涤剂和所述水混合来生成所述洗涤剂的水溶液,该起泡室用于使从所述混合室流入的所述水溶液起泡,
所述多个流下孔包含:第一流下孔,其用于将所述水定向至所述混合室;第二流下孔,其用于将所述水定向至所述起泡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壁形成有第一切口部,
供给到所述混合室的所述水经由所述第一切口部流向所述起泡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剂盒包含用于划分出所述第一收纳室的第一划分壁,
所述第一划分壁包含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与所述分隔壁协同作用划分出所述起泡室,
所述第一壁部包含自所述流路构造部隔有间隔的第一上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缘自所述流路构造部隔有5mm以上的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划分壁包含第二壁部,该第二壁部与所述分隔壁协同作用划分出所述混合室,
所述第二壁部包含比所述第一上缘靠近所述流路构造部的第二上缘。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剂盒包含:第二划分壁,其用于划分出与所述混合室邻接的第二收纳室;交界壁,其配置于所述混合室和所述第二收纳室的交界,
所述多个流下孔包含指定所述水流向所述第二收纳室的第三流下孔,
在所述交界壁形成有第二切口部,
向所述第二收纳室供给的所述水经由所述第二切口部流向所述混合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剂盒包含在所述混合室内突出的肋构造体,
所述肋构造体沿着横穿从所述第二切口部流向所述第一切口部的所述水的流动路线的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构造体包含第一肋和自所述第一肋分开配置的第二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从所述第二切口部流向所述第一切口部的所述水的水流而言,所述第一肋配置在比所述第二肋靠上游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二切口部流向所述第一切口部的所述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肋局部地与所述第二肋相对。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剂包含粉状的第一洗涤剂和液状的第二洗涤剂,
所述第一洗涤剂供给到所述混合室,
所述第二洗涤剂供给到所述第二收纳室。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该洗衣机还具有壳体,
所述洗涤剂盒包含自所述壳体暴露出来的拉手部,
所述第一划分壁与所述拉手部相连接,
所述混合室配置在所述起泡室和所述拉手部之间。
13.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洗涤剂盒,其具有用于收纳洗涤剂的收纳室;
供水箱,其具有保持部和流路构造部,该保持部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洗涤剂盒的收纳空间,该流路构造部限定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供给水的流路,
所述保持部以所述洗涤剂盒能够在所述收纳室自所述保持部露出的露出位置和所述收纳室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内的收纳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保持所述洗涤剂盒,
所述供水箱包含支承壁,该支承壁配置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流路构造部之间,并且用于支承在所述流路流动的所述水,
在所述支承壁形成有流下孔和漏出孔,该流下孔用于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流路构造部之间限定所述水向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洗涤剂盒流下的流下路径,该漏出孔在所述收纳室配置于所述露出位置时使所述流路内的所述水漏出,
当所述洗涤剂盒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洗涤剂盒封闭所述漏出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出孔比所述流下孔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壁包含向所述收纳空间突出的突出壁,
所述突出壁在所述流路构造部内形成凹部,
所述漏出孔形成于所述突出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包含:前缘,其用于限定供所述洗涤剂盒插入的插入口;后壁,其位于与所述前缘相反一侧,
所述突出壁形成在相比于所述前缘更靠近所述后壁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包含承受板,该承受板在所述洗涤剂盒的下方承接自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洗涤剂盒溢出的所述水,
所述漏出孔在水平方向上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涤剂盒包含用于划分所述收纳室的划分壁和从所述划分壁突出的突出板,
当所述洗涤剂盒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突出板封闭所述漏出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构造部包含与所述支承壁相对的盖体,
所述盖体包含向所述收纳空间内突出的卡合片,
在将所述洗涤剂盒配置于所述露出位置时,所述卡合片与所述划分壁抵接。
CN201580015994.7A 2014-03-31 2015-02-17 洗衣机 Active CN106164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9245.XA CN108118495B (zh) 2014-03-31 2015-02-17 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2432A JP6156771B2 (ja) 2014-03-31 2014-03-31 洗濯機
JP2014072433A JP6041245B2 (ja) 2014-03-31 2014-03-31 洗濯機
JP2014-072433 2014-03-31
JP2014-072432 2014-03-31
PCT/JP2015/000709 WO2015151389A1 (ja) 2014-03-31 2015-02-17 洗濯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9245.XA Division CN108118495B (zh) 2014-03-31 2015-02-17 洗衣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4362A true CN106164362A (zh) 2016-11-23
CN106164362B CN106164362B (zh) 2018-04-27

Family

ID=542397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9245.XA Active CN108118495B (zh) 2014-03-31 2015-02-17 洗衣机
CN201580015994.7A Active CN106164362B (zh) 2014-03-31 2015-02-17 洗衣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9245.XA Active CN108118495B (zh) 2014-03-31 2015-02-17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2) CN108118495B (zh)
MY (1) MY171875A (zh)
SG (2) SG10201709281PA (zh)
WO (1) WO20151513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9596A (zh) * 2018-02-01 2018-06-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涤剂投放系统和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8930139A (zh) * 2017-05-26 2018-12-04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溶解盒组件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2695A (ja) * 1998-09-30 2000-04-11 Toshiba Corp 全自動洗濯機
CN201212110Y (zh) * 2008-06-11 2009-03-25 李骏 一种能促进洗衣粉溶解的泡沫发生装置
CN101413204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202023089U (zh) * 2011-04-07 2011-11-0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速溶粉末盒
CN202595509U (zh) * 2012-04-19 2012-12-12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洗涤剂盒组件
WO2013033799A3 (en) * 2011-09-05 2013-06-27 Whirlpoo Sa System for supplying washing inputs and wash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system for supplying washing inpu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8396A (ja) * 1995-03-06 1996-09-17 Toshiba Corp 洗濯機の洗剤投入装置
JP2005168652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濯機
JP4706678B2 (ja) * 2007-09-04 2011-06-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12075687A (ja) * 2010-10-01 2012-04-19 Panasonic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202055053U (zh) * 2011-04-27 2011-11-30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进水盒洗衣粉溶解装置
CN202193992U (zh) * 2011-07-07 2012-04-18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速溶洗衣粉盒的错位分离式进水腔
CN202595510U (zh) * 2012-04-19 2012-12-12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洗衣机用洗涤剂溶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2695A (ja) * 1998-09-30 2000-04-11 Toshiba Corp 全自動洗濯機
CN101413204A (zh) * 2007-10-19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201212110Y (zh) * 2008-06-11 2009-03-25 李骏 一种能促进洗衣粉溶解的泡沫发生装置
CN202023089U (zh) * 2011-04-07 2011-11-0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速溶粉末盒
WO2013033799A3 (en) * 2011-09-05 2013-06-27 Whirlpoo Sa System for supplying washing inputs and wash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system for supplying washing inputs
CN202595509U (zh) * 2012-04-19 2012-12-12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洗涤剂盒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0139A (zh) * 2017-05-26 2018-12-04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溶解盒组件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108179596A (zh) * 2018-02-01 2018-06-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涤剂投放系统和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4362B (zh) 2018-04-27
MY171875A (en) 2019-11-05
SG10201709281PA (en) 2018-01-30
WO2015151389A1 (ja) 2015-10-08
CN108118495A (zh) 2018-06-05
SG11201607919RA (en) 2016-11-29
CN108118495B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19143A1 (zh) 一种洗衣机贮水槽以及洗衣机
US20120125055A1 (en) Detergent supply device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JP6484806B2 (ja) 洗濯機
KR20070060934A (ko) 세탁기의 세제공급장치
JP2005137944A (ja) 洗濯機
CN108866955A (zh) 一种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CN106164362A (zh) 洗衣机
JP6277427B2 (ja) 洗濯機
JP2015208515A (ja) 洗濯機
JP6156771B2 (ja) 洗濯機
WO2018145617A1 (zh) 一种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US8438880B2 (en) Detergent dispensing unit
JP6094929B2 (ja) 洗濯機
CN101481864A (zh) 滚筒洗衣机
JP2019080791A (ja) 洗濯機
CN106133232B (zh) 洗衣机
JP6041245B2 (ja) 洗濯機
BRPI1103942A2 (pt) Sistema de fornecimento de insumos de lavagem e lavadora provida de sistema de fornecimento de insumos de lavagem
JP6146362B2 (ja) 洗濯機
CN111676666B (zh) 洗衣机
JP6118992B2 (ja) 洗濯機
CN109112788B (zh) 洗衣机
JP2018143525A (ja) 洗濯機
JP2020171395A (ja) 洗濯機
JP6146363B2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