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3148A -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 Google Patents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3148A
CN106163148A CN201510180864.0A CN201510180864A CN106163148A CN 106163148 A CN106163148 A CN 106163148A CN 201510180864 A CN201510180864 A CN 201510180864A CN 106163148 A CN106163148 A CN 106163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frame
electric equipment
storage rack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08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津祐司
茶之木大辅
山泽英丈
铃木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Kog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Kog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Kog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Kogyo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808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3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3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在大型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涂装房中进行涂装,且能够确保机柜的强度、防尘性、防水性。该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是由多个框架边构成箱体状的框架框体,该框架框体的前后左右的面中的至少1个面是并列第接合具有控水结构的多个框体的构造。框体包括具有彼此直角交差的多个垂直面的角部框体(1),该角部框体(1)包括从俯视来看的形状为大致L字状或大致U字状的构件。

Description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纳比较大型的电器设备或因通电而发热的电器设备的框架结构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用于收纳比较大型的电器设备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一般采用单体(monocoque)结构或框架结构。如专利文献1所示,框架结构的机柜是将12个框架进行组装而形成作为长方体状骨架的框架框体,在该框架框体上安装面板的结构。
12个框架预先通过焊接或铆接来坚固地固定,以构成未涂装的框架框体。框架框体的涂装是将其整体放入涂装房(paint booth)内来进行的。通过涂装来确保框架框体所需要的防水性能以及防尘性能。
但是,在制造大型的机柜的情况下,存在框架框体太大、不能放入已设的涂装房内的情况。因此,在制造大型的机柜的情况下,先将各个框架进行涂装后,通过螺合固定涂装完成的框架来进行组装,由此来构成框架框体。可是,与焊接或铆接相比,螺合固定彼此构成角部的框架的结构强度低且需要针对框架之间的接缝的防水问题花费功夫。另外,被螺合固定的框架之间并非完全固定,有时会稍微挪动,因此,存在防水性能低的问题。
<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连接结构>
如专利文献2所示,在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有时连接相邻的2个机柜。在该情况下,将构成2个机柜的2个垂直方向上的支柱框架相邻配置,并通过连接金属零件来连接2个支柱框架。在相邻配置2个支柱框架的内侧分别安装有横截面为L字状的连接金属零件,且用螺栓固定这些连接金属零件。现有的连接金属零件还有平板状的构件。但是,使用这种横截面为L字状或平板状的连接金属零件的框架连接结构存在连接所需的部件件数变多、连接强度低的问题。
另外,在支柱框架之间贴有衬垫,来确保彼此的连接部的防水性或防尘性。但是,在衬垫的端部露出到机柜的外侧时,存在衬垫容易老化而且机柜不美观的问题。
<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顶盖结构>
如上所述,框架结构的机柜是将多个框架进行组装而形成作为长方体状的骨架的框架框体,且在该框架框体上安装面板的结构(专利文献1)。另外,一般的框架结构的机柜具有用于覆盖框架框体的上侧的顶盖部。小尺寸的机柜的顶盖由1张顶盖板材构成,大尺寸的机柜的顶盖由彼此连接的多个顶盖板材构成。然而,存在雨水等从顶盖板材彼此的连接部的间隙渗入到机柜内的可能性。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一种机柜的顶盖结构,该顶盖结构在彼此连接的2张顶盖板材中的一方的顶盖板材上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在另一方的顶盖板材上设置有覆盖该凸部的盖部。
但是,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现有的顶盖结构构成为使顶盖板材倾斜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使得顺着凸部以及盖部流动的雨水从顶盖板材的一端部自由落下而排出。因此,排出的雨水向机柜的周围飞溅,例如,在打开/关闭在机柜的正面侧设置的门时,操作者会被淋湿等。
<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排水结构>
如专利文献4所公开,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构成为,将多个框架进行连接而形成的框架框体装载在底座上的结构。底座被固定在机柜的设置位置上。如上所述,在框架框体的上侧设置有顶盖部(专利文献1、2)。
但是,在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那种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顺着框架框体或面板表面流动的雨水会积存在底座的上部。因此,存在底座上积存的水滴渗入到机柜内部、底座上会生锈的问题。
<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排水结构>
如上所述,框架结构的机柜构成为将多个框架进行组装而形成作为长方体状的骨架的框架框体,且在该框架框体上安装面板的结构(专利文献1、4)。在框架框体的正面上设置有正面板和门部。在框架框体的左右侧面上设置有侧板。在框架框体的背面上设置有背面板。另外,在框架框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覆盖上侧的顶盖部。在框架框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形成机柜的靠近底面的底板。
在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上具有设置有防水、防尘结构的构件。防水、防尘结构防止向机柜内侵入水滴或灰尘。除此以外,在现有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上还具有设置有排水孔的构件。例如,有时机柜暴露在暴风雨中,水会渗入机柜的内部。在该情况下,排水孔将渗入到机柜内的水向外部排出。而且,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在机柜的排水孔上设置的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将侵入机柜内的水向外部排出,且阻止因在暴风雨时的风向倒转所引起的雨水渗入的结构。
但是,专利文献5的排水装置由于结构复杂,所以存在不能低价生产的问题。另外,每个机柜的排水孔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因此,专利文献5的排水装置存在必须根据排水孔的形状和尺寸来进行制作的问题。
<现有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
收纳于机柜内的电器设备因通电为发热。下面,在本说明书中,将因通电而发热的电器设备称为“发热设备”。收纳于机柜内的发热设备一般在其上部设置有排气口,在其下部设置有吸气口。另外,为了冷却这样的发热设备,在机柜内安装有例如,热交换器、珀尔帖式冷却装置、压缩式冷却装置等的热量相关设备。热量相关设备与发热设备相反,在其上部设置有吸气口,在其下部设置有出气口。因此,从热量相关设备的下部的出气口吹出的冷气被吸入到发热设备的下部的吸气口内,从而用来冷却发热设备的内部。由发热设备的内部的热量加热的暖气从发热设备的上部的排气口排出,并被吸入至热量相关设备的上部的吸气口内。
但是,在机柜内,有时热量相关设备的冷气与发热设备的暖气不进行上述的循环。例如,有时在机柜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吸气排气的换气孔。换气孔会影响机柜内的空气的流动。因此,在现有的机柜中会产生从发热设备的排气口排出的暖气不能高效地被吸入至热量相关设备的吸气口内的问题、从热量相关设备的出气口吹出的冷气不能高效地被吸入至发热设备的吸气口内的问题。因此,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设置有将机柜内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的分隔板的机柜。该分隔板以横跨发热设备的方式安装在发热设备的框架的前侧以及左右侧。通过将安装有这样的分隔板的发热设备配置在机柜内的背面侧,来将机柜内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
但是,存在如下的问题:为了将专利文献6的机柜构成为在发热设备的框架的前侧以及左右侧安装分隔板的结构,必须制作符合发热设备的高度、宽度、进深的尺寸的专用的分隔板。因此,在将收纳于机柜内的发热设备更换成其它的发热设备时,必须重新制作适合其它发热设备的尺寸的新的分隔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5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782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228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526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302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383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涂装房中进行涂装,且能够确保框架框体的强度、防尘性、防水性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支柱框架间的连接部的强度,且能够抑制衬垫的老化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地排出从顶盖板材彼此的连接部渗入的水,且使被排出的水不飞溅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顶盖结构。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地向机柜外部排出水,且使水不积存在底座上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排水结构。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渗入到机柜内的水快速地从排水孔向外部排出,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水从排水孔向机柜内渗入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排水结构。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发热设备的尺寸的影响将机柜内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1)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是由多个框架边构成箱体状的框架框体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在所述框架框体的前后左右的面中的至少1个面是通过并列地接合具有控水构造的多个框体而形成的构造。
(2)优选地,在上述(1)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所述框体可以包括角部框体,该角部框体具有彼此直角交差的多个垂直面。
(3)优选地,在上述(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所述角部框体从俯视来看的形状可以为L字状。
(4)优选地,在上述(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所述角部框体从俯视来看的形状可以为U字状。
(5)优选地,在上述(3)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在L字状的所述角部框体的2个垂直面中,构成一个垂直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框架边短,构成另一个垂直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框架边长。
(6)优选地,在上述(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所述框体可以包括形成1个垂直面的四角框体,在所述四角框体上设置有门安装部,所述四角框体接合在相对配置的2个所述角部框体之间。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连接构造>
(7)优选地,在上述(1)~(6)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所述框体可以具有支柱框架,该支柱框架是在垂直方向上配置的框架边,为了构成所述框架框体,利用连接金属零件连接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多个所述框体支柱框架,在所述支柱框架彼此之间设置有长达这些支撑框架的整个长度的衬垫,所述连接金属零件从机柜的外侧覆盖并隐蔽长达多个所述支柱框架的整个长度的所述衬垫。
(8)优选地,在上述(7)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所述机柜可以构成为具有顶盖部与从所述顶盖部下垂的下垂边,所述连接金属零件的上端比所述下垂边的下端更靠近上侧。
(9)优选地,在上述(8)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接金属零件向所述支柱框架的外侧按压所述衬垫。
(10)优选地,在上述(9)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接金属零件在垂直边的左右分别具有与所述垂直边成钝角的倾斜边,这些倾斜边固定在形成于所述支柱框架的外侧的倾斜部。
(11)优选地,在上述(10)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柱框架在倾斜部的端部具有凸部,并且利用所述凸部和所述连接金属零件的垂直边按压所述衬垫。
(12)优选地,在上述(9)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接金属零件具有:外侧边,其与一方的所述支柱框架的外侧连接;内侧边,与另一方的所述支柱框架的内侧连接。
(13)优选地,在上述(1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接金属零件的外侧边具有垂直边和与所述垂直边成钝角的倾斜边,所述倾斜边固定在形成于所述支柱框架的外侧的倾斜部,并且形成于所述支柱框架的倾斜部的端部的凸部与所述垂直边之间按压所述衬垫。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顶盖构造>
(14)优选地,在上述(1)~(6)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在所述框架框体的顶侧设置有通过连接多个顶盖板材而形成的顶盖部,沿着多个所述顶盖板材的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控水部,在构成所述框架框体的框体的开口部中的至少1个周缘上形成有第二控水部,在所述第一控水部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将顺着该第一控水部流动的水滴引导至所述第二控水部。
(15)优选地,在上述(14)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引导构件从所述第一控水部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控水部倾斜。
(16)优选地,在上述(14)或(15)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引导部与侧壁部,所述引导部的横截面为大致L字状,且该引导部具有彼此直角交差的2个壁部,所述引导部的2个壁部与所述侧壁部一起构成用于将顺着所述第一控水部流动的水引导至所述第二控水部的倾斜的雨水沟。
(17)优选地,在上述(14)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在相互连接的2个所述顶盖板材中的一个所述顶盖板材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控水部,在另一个所述顶盖板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控水部平行的加固金属零件,在2个所述顶盖板材相互连接时,所述第一控水部经由衬垫与所述加固金属零件相抵接。
(18)优选地,在上述(14)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顶盖板材上设置有载置所述引导构件的下端的装载部。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排水结构>
(19)优选地,在上述(1)~(6)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所述框架框体的框体具有支柱框架,并且所述框架框体与底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支柱框架是在垂直方向上配置的框架边,构成所述框体的多个所述框架边中,至少在所述支柱框架上形成有控水部,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与所述控水部的下方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顺着所述控水部到达所述底座上的水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20)优选地,在上述(19)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底座由框架状的底座框架组成,在所述底座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口相连的引导构件,在所述底座框架的侧面部还形成有与所述引导构件相连的排出口,顺着所述引导构件流动的水滴从所述排出口向所述底座的外部排出。
(21)优选地,在上述(19)或(20)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排水口设置在各所述支柱框架之间的连接部位。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排水结构>
(22)优选地,在上述(1)~(6)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框架框体的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将深入到机柜内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孔,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所述排水孔的第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排水孔之间形成有排水路,该排水路与所述排水孔相连,且将所述水引导至所述排水孔内。
(23)优选地,在上述(2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排水孔相通的开口部,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配置有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从上方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排水孔的全部,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从下方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全部与所述排水孔的至少一部分。
(24)优选地,在上述(2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排水路形成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
(25)优选地,在上述(23)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排水路形成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之间。
(26)优选地,在上述(23)或(25)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为用于固定构成所述机柜的框架或者用于固定收纳于所述机柜内的电器设备的固定金属零件,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为载置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的底座。
(27)优选地,在上述(23)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排水孔彼此经由比这些开口部以及排水孔的任一宽度都狭窄的连通部连续起来。
(28)优选地,在上述(22)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机柜在由多个框架边以箱体状构成的框架框体的底面上设置有所述底板,在构成所述框架框体的纵向上的支柱框架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控水部,在与所述机柜的内侧的所述连接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内部排水结构,该内部排水结构至少具有所述排水孔、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以及所述排水路。
(29)优选地,在上述(28)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一边上形成有在垂直方向上朝上立起的上立边,所述第一密封构件的所述上立边配置成与所述支柱框架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相对置。
<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
(30)优选地,在上述(1)~(6)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具有机柜主体,该机柜主体为在所述框架框体至少安装有门、正面板、侧面板、背面板、顶盖、底板的结构,在所述机柜主体内收纳有因通电而发热的发热设备,该电气设备收纳用机柜可以具有:热量相关设备,其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在上部设置有吸气口并且在下部设置有出气口,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从所述出气口向下方吹出冷却后的空气,分隔板,其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所述热量相关设备的吸气口与出气口,且将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所述分隔板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或者所述热量相关设备上。
(31)优选地,在上述(30)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分隔板具有:前方分隔部,其将所述热量相关设备的正面侧划分成上下部分,侧方分隔部,其将所述热量相关设备的两侧面侧划分成上下部分;该所述分隔板以跨立在所述热量相关设备上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
(32)优选地,在上述(31)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热量相关设备安装成能够在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上下移动。
(33)优选地,在上述(30)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在收纳于所述机柜主体内的所述发热设备的方向上能够改变所述分隔板的长度。
(34)优选地,在上述(33)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分隔板具有可拆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能够与收纳于所述机柜主体内的所述发热设备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其它的延伸板进行互换。
(35)优选地,在上述(33)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分隔板具有能够沿着收纳于所述机柜主体内的所述发热设备的方向滑动的延伸板。
(36)优选地,在上述(33)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分隔板由将所述热量相关设备的正面侧划分成上下部分的帘幕构件组成,所述帘幕构件卷绕在构成卷帘结构的轴构件上,能够在收纳于所述机柜主体内的所述发热设备的方向上能够拉出以及卷回所述帘幕构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是并列地接合多个框体的结构,该多个框体在框架框体的前后左右的面中的至少1个面上具有控水结构。根据该结构,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使机柜大型化,而且能够提高机柜的强度以及防水性能。另外,使用具有彼此直角交差的多个的垂直面的角部框体来作为框体,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柜的强度,且也能够提高框架框体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收纳用箱体机柜的框架连接结构是形成长达支柱框架的大致全长的连接金属零件的结构。根据该结构,提高了支柱框架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还提高了机柜的防水性能。另外,由于衬垫被长达支柱框架的大致全长的连接金属零件覆盖,所以能够抑制衬垫的老化,从而使机柜的外观良好。
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收纳用箱体机柜的顶盖结构沿着各顶盖板材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控水部,在框架框体上在安装门或侧板的开口部的边缘上形成有第二控水部,在第一控水部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将顺着第一控水部流动的水引导至第二控水部的引导构件。根据该结构,利用引导构件将顺着第一控水部流动的水引导至第二控水部并从框架框体的下方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的飞溅。
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排水结构在构成框架框体的框架边中的至少在垂直方向上配置的框架边、即支柱框架上形成有控水部,另一方面,在载置框架框体的底座的上表面,在与控水部的下方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根据该结构,将顺着支柱框架的控水部流动的水经由排水口从底座上快速地排出。因此,在底座上不积水。其结果为,解决了在底座上积存的水渗入到机柜内的现有的问题。
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排水结构在底板上具有将渗入到机柜内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孔,在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排水孔的第一密封构件,在第一密封构件的端部下方具有与排水孔相连且将水滴引导至排水孔的排水部。根据这样的结构,将渗入到机柜内的水引导至排水部,并且经由排水孔向外部快速地排出。另外,从底板的上表面侧由第一密封构件覆盖排水孔。由此,因在暴风雨时的风向倒转的雨水不会从排水孔渗入到机柜内。本发明的内部排水结构与现有的排水装置相比,结构简单,能够低价地进行生产。
收纳本发明的发热设备的电器设备用机柜是将机柜主体的内部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的分隔板安装在机柜主体的内部或所述热量相关设备上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得能够不受发热设备的尺寸的影响将机柜主体的内部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在机柜主体的内部的空间收纳有通常的发热设备,该发热设备在上部设置有排气口,在下部设置有吸气口。从发热设备的排气口排出的暖气向机柜主体的内部空间的上侧流动,并被吸入到在热量相关设备的上部设置的吸气口内。另一方面,从热量相关设备的出气口吹出的冷气向机柜主体的内部空间的下侧流动,并被吸入到设置在发热设备的下部的吸气口内。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在机柜主体的内部空间中,能够分离暖气的流动与冷气的流动,从而能够提高发热设备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构成框架框体的上部水平框架的剖视图。
图3是构成框架框体的支柱框架的剖视图。
图4是2个上部水平框架垂直相交的角部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表示并列地接合的2个上部水平框架的结构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5的接合部分的水平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支柱框架的一方安装合页金属零件的位置的接合结构的立体放大图。
图8是图7的接合部分的水平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安装至框架框体的门等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顶盖和框架框体的角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变形例的水平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20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上述框架连接结构的变形例的水平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图24是机柜整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5是表示顶盖的下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顶盖结构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等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上述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图。
图28是图27所示框架框体的正面一侧的放大图。
图29是构成上述框架框体的支柱框架的水平剖视图。
图30是构成上述框架框体的上部水平框架的垂直剖视图。
图3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顶盖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图32是构成上述顶盖结构的中央顶盖板材的分解图。
图33是表示上述中央顶盖板材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构成上述顶盖结构的左右顶盖板材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上述中央顶盖板材与上述左右顶盖板材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垂直剖视图。
图36是表示上述中央顶盖板材与上述左右顶盖板材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垂直立体剖视图。
图37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以及底座等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7所示框架框体的正面一侧的放大图。
图39是表示上述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构成上述底座的前后底座框架和上述框架框体的放大图。
图41是表示构成上述底座的左右底座框架和上述框架框体的放大图。
图42是表示上述框架框体载置在上述前后底座框架上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43是表示上述框架框体载置在上述左右底座框架上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44是表示上述底座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45是表示构成上述框架框体的支柱框架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的一部分横截面上表面的图。
图46是图43所示的上述左右底座框架的立体剖视图。
图47是表示上述左右底座框架的下方立体图。
图48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9A以及图49B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设置在上述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框架框体上的底板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50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框体以及底座等的立体图。
图51是图50所示的框架框体的正面一侧的放大图。
图52是表示上述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图。
图53是表示上述框架框体的固定部位的放大图。
图5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5是表示构成上述框架框体的支柱框架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的上表面图。
图5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8是表示图53的上述框架框体在固定之前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59是表示从图53中省略固定金属零件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6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图。
图63是表示上述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剖视图。
图64是从正面一侧观察构成上述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65是从背面一侧观察上述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66是表示变更上述分隔板的安装部的位置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7是表示变更上述分隔板的突出角度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8是表示变更安装在上述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内的热量相关设备的安装高度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9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70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的立体图。
图71是图70所示分隔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7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剖视图。
图7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角部框体
2 四角框体
3 上部水平框架
4 下部水平框架
5 支柱框架
6 垂直边
7 水平边
8 倾斜边
9 接水部
10 右侧的边
11 下侧的边
12 安装孔
13 安装孔
14 斜边
15 突出部
16 角部金属零件
17 倾斜边
18 连接金属零件
19 衬垫
20 合页金属零件
21 连接金属零件
22 折弯边
23 衬垫
24 前端边
25 顶盖
26 侧板
27 门
28 螺栓
29 向下折弯边
30 遮蔽构件
31 衬垫
106 连接金属零件
107 倾斜部
108 凸部
109 垂直边
110 倾斜边
111 螺栓
112 衬垫
113 合页金属零件
114 连接金属零件
115 外侧边
116 内侧边
117 垂直边
118 折弯边
119 螺栓
121 衬垫
123 凹部
124 支柱框架
125 连接金属零件
126 外侧边
127 内侧边
128 折弯边
129 衬垫
130 顶盖部
131 门
132 侧板
133 下垂边
201 框架框体
202 支柱框架
203 上部水平框架
204 框体
205 下部水平框架
206 连接金属零件
207 覆盖部
208 衬垫
209 第二控水部
209a、209b、209c 控水部
210 门
211 正面板
212 侧板
213 底板
214 底座
215 顶盖部
216 中央顶盖板材
217 左右顶盖板材
218 顶盖
219 折弯边
220 水平边
221、221a、221b 下垂边
222 翻折边
223 第一控水部
224 固定部
225 垂直边
226 水平边
227 上立边
228 引导构件
229 引导部
230 侧壁部
231 安装部
232 装载部
233、233a、233b 加固金属零件
234 衬垫
235 通气孔
236 起吊螺栓固定部
237 起吊螺栓
238 垂直面
240 开口部
301 框架框体
302 支柱框架
303 上部水平框架
304 框体
305 下部水平框架
306 连接金属零件
307 覆盖部
308 控水部
309 门
310 正面板
311 侧板
312 底板
312a 孔部
313 底座
314 固定金属零件
315 固定孔
316 顶盖部
317 顶盖板材
318 底座框架
318a 前后底座框架
318b 左右底座框架
319 开口部
320 排水口
321 衬垫
322 引导构件
323 排出口
324 起吊部
325 固定安装孔
326 加固框体
330 侧面部
340 固定部
401 框架框体
402 支柱框架
403 上部水平框架
404 框体
405 下部水平框架
406 连接金属零件
407 覆盖部
408 控水部
409 门
410 正面板
411 侧板
412 底板
412a 孔部
413 底座
414 固定金属零件
414a 固定孔
414b 固定部
415 固定孔
416 顶盖部
417 顶盖板材
418 排水孔
419 排水路
420 开口部
421 连通部
422 上立边
423 板材
424 底座框架
424a 前后底座框架
424b 左右底座框架
425 开口部
426 排水口
427 引导构件
428 排出口
429 固定安装孔
430 起吊部
431 侧面部
440 固定部
440a 固定孔
440b 贯通孔
450 板材
501 门
502 机柜主体
503 发热设备
504 上部排气口
505 下部吸气口
506 热量相关设备
507 室外机
508 上部吸气口
509 下部出气口
510 分隔板
511 前方分隔部
512 侧方分隔部
513 安装部
514 螺丝孔
515 螺栓
516 延伸板
517 长孔
518 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分解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由4个角部框体1与2个四角框体2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各角部框体1具有直角交差的2个垂直面,且在俯视时的形状为L字状。由包括各角部框体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长边的面构成框架框体的左右面。另外,通过包括各角部框体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短边的面配置在四角框体2的左右,来构成框架框体的正面以及背面。这样,通过将框架框体分割成角部框体1与四角框体2,能够将角部框体1与四角框体2分别逐个地在涂装房内进行涂装。在涂装完成后,这些角部框体1与四角框体2以后面所述的方式进行接合。
如下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具有直角交差的2个垂直面的角部框体1一体地构成框架框体的角部,所以具有提高机柜的强度且尺寸精度良好的优点。
角部框体1以及四角框体2全都构成为组合上部水平框架3、下部水平框架4、支柱框架5等的框架边的框体。在这些框架边中的至少上部水平框架3上需要设置有控水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部水平框架3,支柱框架5也具有控水结构。从上部水平框架3至支柱框架5连续构成有本实施方式的控水结构。此外,在下部水平框架4上不需要控水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水平框架4也具有控水结构。通过使下部水平框架4也具有控水结构,能够将上部水平框架3与下部水平框架4作为同一构件使用,从而有利于减少部件个数。
本实施方式的上部水平框架3具有图2所示的横截面结构。该横截面结构是按顺序对平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的。上部水平框架3具有接水部9。接水部9由图2中的左侧上部的垂直边6、水平边7、倾斜边8构成。另外,在图2中的右侧的边10、下侧的边11上分别形成有安装孔12、13。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支柱框架5的剖视图。支柱框架5也是按顺序对平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的。支柱框架5的整体为近似于以90度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另外,在支柱框架5的斜边14的两端上形成有突出部15、15。由此,斜边14构成水流路。此外,虽然在图3未图示,但在支柱框架5的垂直相交的两边上按照规定间距形成有设备安装孔列。
图4是2个上部水平框架3垂直相交的角部的立体放大图。在块状的角部金属零件16上焊接有上部水平框架3的端部与支柱框架5的上端。在上部水平框架3的接水部9内流动的雨水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流入支柱框架5的斜边14内,在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外侧向下方流动。此外,作为框架彼此的连接方法,从强度、防水的问题考虑优选采用焊接的方法,还能够使用铆接那样的能够完全固定的方法。
图5是表示将2个上部水平框架3在同一平面内并列地接合的结构的立体放大图。另外,图6是图5的接合部分的水平剖视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连接金属零件18的两侧的倾斜边17分别与邻接的2个支柱框架5的斜边14、14连接。在连接金属零件18的背面与支柱框架5的突出部15之间配置的衬垫19对连接部进行控水,即确保防水性。此外,如图5所示,连接金属零件18的长度长达支柱框架5的整体高度,另外,连接金属零件18的上端部的两侧至比上部水平框架3的水平边7更低的位置具有切缺口。通过该结构,使得连接金属零件18的上端部的两侧不会妨碍来自上部水平框架3的接水部9的雨水向下流。
上述的图5、图6是表示在连接两个角部框体1、1的部位的用于连接2个支柱框架5、5的结构。在角部框体1、1之间接合四角框体2的部位,由于在四角框体2上需要安装用于支撑门的门安装部,即合页金属零件,所以采用图7、图8所示的结构。
图7是表示在邻接的2个支柱框架5的一方上安装门安装部即合页金属零件20的情况下的接合结构的立体放大图。图8是图7的接合部分的水平剖视图。在安装合页金属零件20的情况下,图6示出的左右对称形的连接金属零件18会变得碍事。因此,在图8所示的连接金属零件21上,通过对一侧进行折弯而形成有折弯边22。折弯边22向一个支柱框架5的背面弯曲。在连接金属零件21的折弯边22的相反一侧的部分和与该部分对应的其它的支柱框架5的突出部15之间配置有衬垫23。通过该结构确保连接部的防水性。另一方面,折弯边22的前端为折弯成直角的前端边24。将前端边24螺合固定在一个支柱框架5的背面,即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侧面。在该螺合固定处的附近也配置有衬垫31。通过该结构来确保连接部的防水性。
衬垫23位于连接金属零件18的背面。与此相同,衬垫31位于一个支柱框架5的背面。从机柜的外侧遮住这些衬垫23、31。其结果为,抑制衬垫23、31的老化。
在组装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情况下,首先,利用图4~图8所示的接合构造,连接图1所示的4个角部框体1与2个四角框体2来构成箱体状的框架框体。接着,通过在该框架框体上安装图9所示的顶盖25、侧板26、门27等,完成安装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如图9所示,在四角框体2的前后的面上,分别安装有双开门式的门27、27,从而能够将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功率调节器这样的大型设备顺利地设置在机柜内。
如图1所示,包括角部框体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短边的面分别位于四角框体2的左右两侧。构成包括这些短边的面的支柱框架5与四角框体2的支柱框架5通过图7以及图8所示的连接金属零件21连接。这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是多个支柱框架5邻接配置的结构,所以具有提高强度的优点。另外,在包括角部框体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长边的2个面上,构成包括这些长边的面的支柱框架5彼此通过图5以及图6所示的连接金属零件18连接。有时在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安装有冷却器等的热量相关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利用邻接配置2个支柱框架5的位置,则不仅具有高强度,而且能够利用在支柱框架5形成的设备安装孔列,因此能够以任意高度来安装热量相关设备。
图10是表示顶盖25与框架框体的角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顶盖25通过螺栓28固定在上部水平框架3的上方。支柱框架5的上端配置有具有图10所示的向下折弯边29的遮蔽构件30。由于连接金属零件18、21的上端位于比向下折弯边29的下段更靠近上侧,所以在强暴风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雨水从支柱框架5的上端进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由于在分别固定了构成角部框体1的框架之间以及构成四角框体2的框架之间的状态下进行涂装,所以尺寸精度良好。另外,由于在事先将具有控水结构的角部框体1的框架之间一体化的状态下进行涂装,所以与螺合固定涂装完成的框架单体的结构相比,防水性、防锈性、防尘性更优良。特别地,在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角部框体1的框架之间的情况下,具有强度高且防水性能优良的优点。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分解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2个角部框体1与2个四角框体2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相比稍微小型化。本实施方式的角部框体1在俯视时的形状为大致U字状。门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也可以设置在四角框体2上。或者,门也能够设置在角部框体1的中央的框体上。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长边一侧的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具有优良的强度。控水结构和防水性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分解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4个角部框体1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如图12所示,4个角部框体1在俯视时的形状全为大致L字状。其中的2个角部框体1具有包括水平方向上的长边与短边的2个面。另一方面,其它的2个角部框体1具有将水平方向上的2边全都作为长边的2个面。门设置在其它的2个角部框体1的任一个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也是2个支柱框架5邻接配置在角部框体1之间的连接部上的结构,所以具有优良的强度。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立体分解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俯视时的形状为大致U字状的1个角部框体1与3个四角框体2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在角部框体1与四角框体2的连接部以及四角框体2彼此的连接部上,由于2个支柱框架5是邻接配置的结构,所以具有优良的结构。门可以设置在角部框体1或四角框体2任一个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四角框体2彼此的连接部位于一侧的角部上,但控水性能没问题。这是因为在四角框体2彼此的连接部设置有与图5以及图6相同的控水结构。由于图5以及图6所示的一方的四角框体2位于旋转90°的位置,所以能够适用未图示的未折弯的板状的连接金属零件进行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2个支柱框架5邻接配置在角部上,所以角部的强度特别高。
图13所示的角部框体1在俯视时的形状为左右对称的大致U字状,所以在涂装房内的重量平衡度良好。
在图1、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角部框体1、1之间配置有1个四角框体2,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能够在角部框体1、1之间配置多个四角框体2。
此外,将12个框架组合的现有的框架框体(参照专利文献1)在强度上受到制约。因此,现有的框架框体虽然能够扩大宽度,但不能扩大宽度以及进深双方。其结果为,现有的框架框体不能作为大型设备的收纳用使用。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在框架框体的前后左右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并列接合具有控水结构的多个框体。根据该结构,邻接配置的支柱框架5、5彼此构成相互连接的中间柱。由此,提高了框架框体的强度。另外,由于角部框体1以及四角框体2预先就为框体的状态,所以能够使用夹具等容易且以良好的尺寸精度进行组装。因此,如图9所示,在扩大四角框体2的宽度且在四角框体2上设置有双开式的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框架框体的强度与尺寸精度。设置双开式的门的情况使得向机柜内搬入大型设备变得容易,从而提高操作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能够将角部框体1以及四角框体2的独立的框体逐个地放入涂装房内进行涂装。由于通过组装涂装完成的框体而构成框架框体,所以使框架框体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防尘性、强度。关于框架框体的防水性,特别是具有控水部的上部水平框架3与支柱框架5的接缝部分的防水结构是重要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部水平框架3与支柱框架5以框体的状态进行涂装,所以这些框架3、5的接缝部分的尺寸精度良好。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能够确保防水性与强度,并且能够使机柜大型化。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连接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框架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图14是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整体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中,通过4个角部框体1与2个四角框体2构成箱体状的框架框体。角部框体1以及四角框体2都是通过将上部水平框架3、下部水平框架4、支柱框架5的多个框架边进行组合而构成的。为了连接两个角部框体1邻接的支柱框架5、或者连接角部框体1与四角框体2邻接的支柱框架5、或者连接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使用下面说明的连接金属零件106。
图15~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如图17所示,支柱框架5的横截面是中空的等边直角三角形状。支柱框架5具有朝向机柜的外侧配置的倾斜部107。在倾斜部107的两端形成有控水用的凸部108。连接金属零件106通过折弯金属板而形成。如图17所示,连接金属零件106具有位于处于中央的垂直边109左右两侧的2个倾斜边110。倾斜边110与垂直边109形成钝角。倾斜边110与支柱框架5的倾斜部107相抵接。通过利用螺栓111将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倾斜边110固定在支柱框架5的倾斜部107上,从机柜的外侧连接邻接配置2个支柱框架5、5。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柱框架5的倾斜部107的倾斜角为45°。为了使倾斜边110与倾斜部107相抵接,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倾斜边110是通过将与垂直边109的两侧连接的部分向机柜的外侧方向折弯45°(以垂直边109为基准135°)而形成的。如图14所示,连接金属零件106具有长达支柱框架5的大致全长的高度。
如图17所示,在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垂直边109与支柱框架5之间设置有衬垫112。通过将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倾斜边110固定在支柱框架5的倾斜部107上,来产生拉近支柱框架5彼此的力和将衬垫112向支柱框架5的控水用的凸部108按压的力。由此,在提高连接操作性的同时,也提高连接部的防水性。由于连接金属零件106以及衬垫112全都长达支柱框架5的大致全长,所以连接强度被提高。另外,由于衬垫112被连接金属零件106覆盖,且以不露出机柜的外侧的方式被隐蔽,所以能够防止衬垫112的老化。另外,机柜的外观也良好。
而且,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通过支柱框架5的凸部108与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垂直边109按压衬垫112。根据该结构,在凸部108与连接金属零件106之间形成衬垫112的收纳空间,因此,衬垫112不会被过度地按压。由此,防止衬垫112的截断或损坏。
此外,如图18所示,衬垫112也可以配置在邻接的支柱框架5、5的凸部108、108之间。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倾斜边110被固定在支柱框架5的倾斜部107上时,也产生拉近支柱框架5彼此的力。由此,衬垫112被支柱框架5、5按压,且衬垫112整体被连接金属零件106覆盖。其结果为,能够防止衬垫112的老化,另外,机柜的外观也良好。
图19~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的图。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中,在位于2个支柱框架5的外侧的倾斜部7上分别固定有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倾斜边110。但是,如图19所示,在一方支柱框架5的外侧,在安装门支撑用的合页金属零件113的情况下,连接金属零件106的倾斜边110有可能变为碍事。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中,采用图21所示的结构的连接金属零件114。将连接金属零件114的长边方向作为边界的一侧成为由垂直边117与倾斜边110组成的外侧边115。另一方面,在将连接金属零件114的长边方向作为边界的另一侧形成折弯边118与内侧边116。外侧边115与一方的支柱框架5的外侧连接。内侧边116与另一方的支柱框架5的内侧连接。在此,支柱框架5的外侧是指面对支柱框架5的机柜外侧的部分,支柱框架5的内侧是指面对支柱框架5的机柜内侧的部分。
在图21中,倾斜边110与垂直边117形成钝角。该倾斜边110固定在形成于支柱框架5的外侧的倾斜部107上。另一方面,折弯边118是通过将与垂直边117连续的另一侧的部分向机柜的内侧方向折弯90°而形成的。内侧边116是通过将与折弯边118连续的更靠近另一侧的部分向另一方的支柱框架5的方向折弯90°而形成的。内侧边116借助衬垫121用螺栓119固定在另一方的支柱框架5的内侧。这样,若将连接金属零件114的一侧作为固定在支柱框架5的内侧的内侧边116,则能够将合页金属零件113等安装在一方或另一方的支柱框架5的某一方的倾斜部7上。
如图21所示,在一方的支柱框架5的倾斜部107的端部上形成有凸部108。在凸部108与垂直边117之间配置有衬垫112。通过凸部108与垂直边117按压衬垫112。另外,在另一方的支撑框架5与内侧边116之间配置有衬垫121。通过另一方的支撑框架5的背面与内侧边116按压衬垫121。
此外,如图22所示,在另一方的支柱框架5与内侧边116之间没有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在内侧边116上形成凹部123。从而能够在凹部123的内部收纳衬垫121。而且,该内侧的衬垫121还能够沿着折弯边118与内侧边116的双方安装成L字状。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衬垫112、衬垫121以及连接金属零件114延伸至支柱框架5的大致全长。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中,邻接配置的2个支柱框架124的横截面为四角形。这些支柱框架124通过连接金属零件125连接。该连接金属零件125由位于一方的支柱框架124的外侧的外侧边126、位于另一方的支柱框架124的内侧的内侧边127、和与这些外侧边126以及内侧边127的双方直角交差的折弯边128构成。外侧边126通过螺栓固定在一方的支柱框架124的外侧。内侧边127通过螺栓固定在另一方的支柱框架124的内侧。另外,在外侧边126与一方的支柱框架124之间以及内侧边127与另一方的支柱框架124之间分别配置有衬垫129。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这些衬垫129被长达衬垫129全长的连接金属零件125覆盖。这样,本发明的框架连接结构能够广泛地适用于连接各种形状的支柱框架彼此的情况。
图24是表示在由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任一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连接的框架框体上安装顶盖部130、门131、侧板132的状态的立体分解图。如图25所示,在顶盖部130的下部安装有下垂边133。连接金属零件106的上端位于比下垂边133的下端更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雨水从连接金属零件106的上端浸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连接结构中,通过连接金属零件106、114或125能够提高邻接配置的2个支柱框架5或124之间的连接部的强度。另外,利用连接金属零件106、114或125,能够防止因衬垫112、121或129的端部向机柜的外侧露出而导致的这些衬垫112、121、129的老化。而且,连接金属零件106、114或125也能够用于连接2个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内的支柱框架124。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顶盖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顶盖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框架框体201由多个框体204构成,该多个框体204由支柱框架202、上部水平框架203以及下部水平框架205组成。多个框体204的组合与图1以及图14所示的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4个角部框体204与2个四角框体204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201。如图28以及图29所示,通过用连接金属零件206固定邻接配置的2个支柱框架2来连接各框体204。在连接金属零件206的外侧设置有覆盖部207。另外,如图29所示,在一方的支柱框架202与连接金属零件206之间设置有衬垫208。
如图28~图30所示,在支柱框架202上形成有纵向的控水部209a。在上部水平框架203上形成有横向的控水部209b。这2个控水部209a、209b相互连通地构成第二控水部209。框架框体1的各开口部240全部被第二控水部209包围。第二控水部209将顺着上部水平框架203的控水部209b流动的水引导至支柱框架202的控水部209a,并向框架框体201的下方排出。此外,第一控水部223设置在后述的顶盖部215上。
在图26所示的框架框体201的各开口部240上设置有图27所示的门210、正面板211、侧板212、未图示的背面板以及背面门。另外,如图26所示,在框架框体201的底面上设置有底板213。框架框体201装载在底座214的上表面上。底座214用于将机柜固定在设置位置。
在框架框体201的顶侧设置有顶盖部215。该顶盖部215由连接多个顶盖板材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顶盖部215由中央顶盖板材216与位于中央顶盖板材216左右的2张左右顶盖板材217构成。另外,顶盖部215以门210设置的正面侧变高、背面侧变低的方式倾斜。通过该结构,使得顶盖部215上的水从机柜的正面侧向背面侧流动,从而在顶盖部215上不积水。
如图32以及图33所示,中央顶盖板材216为具有长边与短边的大致长方形状。在中央顶盖板材216的2个短边上,以顶盖218为基准分别形成向下折弯的折弯边219。在折弯边219的下端形成向框架框体201的内侧方向折弯的水平边220。另外,在中央顶盖板材216的2个长边上分别形成下垂边221a。在各下垂边221a的背侧固定后述的第一控水部223。2个左右顶盖板材217通过螺合固定分别与固定有第一控水部223的各下垂边221a连接。
另一方面,如图34所示,左右顶盖板材217形成为具有与中央顶盖板材216相同长度的长边和比中央顶盖板材216更短的短边的大致长方形。在左右顶盖板材217的2个短边上与中央顶盖板材216相同,分别形成折弯边219以及水平边220。另外,如图35所示,在左右顶盖板材217的2个长边中的与中央顶盖板材216连接的一方的长边上形成下垂边221b。此外,在图34中,下垂边221b被加固金属零件233a遮蔽而未示出。该左右顶盖板材217的下垂边221b形成为比中央顶盖板材216的下垂边221a更向下方延长。在下垂边221b的下端形成向左右顶盖板材217的内侧方向水平翻折的翻折边22。另一方面,如图34所示,在左右顶盖板材217的另一方的长边上形成与2个短边相同的折弯边219以及水平边220。
如图32以及图33所示,第一控水部223设置在中央顶盖板材216的整个长边方向上。如图35以及图36所示,在将中央顶盖板材216与左右顶盖板材217连接时,第一控水部223位于相互连接的下垂边221a以及下垂边221b的下方。第一控水部223通过横截面为大致U字状的下侧部分来覆盖相互连接的下垂边221a以及下垂边221b。如图35所示,第一控水部223由固定部224、垂直边225、水平边226以及上立边227组成。通过焊接固定固定部224与中央顶盖板材216。垂直边225从固定部224向下方垂直折弯而变为与下垂边221a、221b平行。水平边226从垂直边225向水平方向折弯而覆盖下垂边221a、221b的下端。上立边227从水平边226向上垂直折弯。
如图32所示,在中央顶盖板材216的下垂边221a上设置有螺丝插穿的4个槽。在第一控水部223上设置有与下垂边221a的各槽对应的4个孔。虽未图示但在左右顶盖板材217的下垂边221b上也设置有与上述的槽对应的4个孔。如图35所示,若使中央顶盖板材216的下垂边221a与左右顶盖板材217的下垂边221b相互接触,则下垂边221a变为被夹在下垂边221b与第一控水部223之间的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进行螺合固定,来一体地固定以连接中央顶盖板材216、左右顶盖板材217、第一控水部223。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从中央顶盖板材216与左右顶盖板材217的连接部位落下的水滴飞溅。特别地,通过在左右顶盖板材217下垂边221b上形成翻折边222,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水滴的飞溅。
如图31以及图32所示,在第一控水部223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引导构件228。引导构件228与中央顶盖板材216以及第一控水部223焊接连接。引导构件228将顺着第一控水部223流动的水引导至框架框体201的第二控水部209。更具体来说,引导构件228向形成第二控水部209的2个控水部209a、209b中的在上部水平框架203上形成的控水部209b内引导水。顺着第一控水部223流动的水通过引导构件228引导至第二控水部209,并向框架框体的201的下方排出。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顶盖结构,使得从机柜排出的水不飞溅。
此外,引导构件228也可以是向支柱框架202的控水部209a内引导水的构件。引导构件228也可以与第一控水部223一体地形成。使引导构件228以第一控水部223一侧的端部变高、第二控水部209一侧的端部变低的方式倾斜。优选引导构件228的倾斜角为将顺着第一控水部223流动的水更可靠地引导至第二控水部209内且减少水的飞溅的角度。此外,引导构件228在从门10一侧观察时,能够实现覆盖隐藏第一控水部223的视觉的效果。通过该视觉的效果,机柜的内部构造从门10一侧看起来结构简单。
引导构件228的具体(细节)的结构如图31所示。另外,引导构件228的整体的结构如图32所示。在这些附图中,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构件228为具有引导部229、侧壁部230、安装部231的结构。引导部229的横截面为大致L字状,且该引导部229具有直角交差的2个壁部。引导部229的2个壁部与侧壁部230一起构成用于将顺着第一控水部223流动的水引导至第二控水部209内的倾斜的雨水沟。如图32所示,安装部231与中央顶盖板材216的顶盖218的背面焊接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构件228,将顺着引导部229流动的水不溢出地引导至第二控水部209内。另外,侧壁部230不仅构成雨水沟,还起到提高中央顶盖板材216的强度的效果。
如图32所示,在与中央顶盖板材216的2个短边连续的水平边220上设置有向与水平边220相同方向突出的装载部232。引导构件228的下端载置在该装载部232上。装载部232堵住引导构件228的下端(开放端)。通过该结构,将顺着引导部229流动的水良好地引导至第二控水部209内。另外,装载部232防止在组装时引导构件228的端与架框体201相抵接而变形。而且,如图33所示,装载部232分别设置在中央顶盖板材216的2个水平边220的两端上。通过该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顶盖部215整体的强度。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顶盖结构中,第二控水部209构成为设置在体201的正面一侧以及背面一侧。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第二控水部209也可以是设置在框架框体201的正面一侧或者背面一侧中的至少一方上的结构。另外,第二控水部209的结构能够作为单体式。与该情况相同,单体式的第二控水部209可以是设置在框架框体201的正面一侧或背面一侧中的至少一方上的结构。
如图33以及图34所示,在中央顶盖板材216以及左右顶盖板材217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加固金属零件233、233a以及233b。这些加固金属零件233、233a以及233b固定在顶盖218的背面或者折弯边219的背面上。这些加固金属零件233、233a以及233b提高中央顶盖板材216以及左右顶盖板材217的强度。
如图34以及图35所示的左右顶盖板材217的加固金属零件233a设置在与中央顶盖216连接的垂直边221b的旁边。在将中央顶盖216与左右顶盖板材217连接时,该加固金属零件233a与设置在中央顶盖板材216上的第一控水部223平行。此时,如图35以及图36所示,加固金属零件233a的垂直面238经由衬垫234与第一控水部223的上立边227相抵接。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顶盖部215整体的强度。另外,由于加固金属零件233a的垂直面238经由衬垫234与第一控水部223的上立边227抵接,所以即使顺着第一控水部223流动的水溢出,也能够防止该水侵入框架框体201内。而且,介于上立边227与加固金属零件233a之间的衬垫34进一步提高第一控水部223的防水性能。此外,垂直面238与上立边227还可以用多个螺丝固定,但在固定时,螺丝存在卷进衬垫234内的可能性,从而存在衬垫234的防水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因此,更优选在上立边227与加固金属零件233a之间压入比间隙的尺寸更大的壁厚很厚的衬垫234。
如图34所示,在加固金属零件233a上形成用于提高框架框体1内的空气的循环效率的多个通气孔235。如图36所示,通气孔235形成在加固金属零件233a的垂直面238上的比与第一控水部223的上立边227相抵接位置更靠下侧的位置。其结果为,在垂直面238的上侧与第一控水部223的上立边227相抵接,在垂直面238的下侧形成通气孔235。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机柜内的防水性能,并且能够提高空气的循环效率。另外,如图33以及图34所示,在配置在中央顶盖板材216以及左右顶盖板材217的各短边上的加固金属零件233b上形成有起吊螺栓固定部236。图27以及图32所示的起吊螺栓237分别固定在起吊螺栓固定部236上。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排水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排水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7所示,框架框体301通过由支柱框架302、上部水平框架303以及下部水平框架305组成的多个框体304构成。多个框体304的组合与图1以及图14所示的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4个角部框体304与2个四角框体304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301。支柱框架302、上部水平框架303以及下部水平框架305相互通过角部金属零件连接而构成框体304。如图38所示,通过将邻接配置的2个支柱框架302用连接金属零件306固定来连接各框体304彼此。在连接金属零件306的外侧设置有覆盖部307。此外,如图45所示,也可以设为不设置覆盖部307的结构。如图38所示,在支柱框架302上形成纵向的控水部208。另外,在上部水平框架303上形成横向的控水部308。这些控水部308相互地连通,并且向框架框体301的下方排水。
如图39所示,在框架框体301的正面上设置有门309以及正面板310。在框架框体301的左右侧面上设置有侧板311。在框架框体301的背面上设置有未图示的背面板或者背面门。另外,如图37所示,在框架框体301的底面上设置有底板312。而且,框架框体301装载在底座313的上表面。底座313用于在设置位置上固定机柜。如图40以及图41所示,在框架框体301的底板312上设置有固定金属零件314。固定金属零件314固定于设置在框体304上的固定部340。另一方面,在构成底座313的底座框架318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固定孔315。通过使用螺丝或螺栓将固定金属零件314紧固在固定孔315上,来将框架框体301固定在底座313上。图42以及图43是表示框架框体301固定在底座313上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金属零件314设置在框架框体301的内侧。通过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渗入到固定金属零件314与固定孔315之间的紧固部位。
如图39所示,在框架框体301的顶侧设置有顶盖部316。顶盖部316通过连接多个顶盖板材317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顶盖部316由3张顶盖板材317构成。另外,顶盖部316以设置有门209的正面一侧变高、背面一侧变低的方式倾斜。通过该结构,使得顶盖部316上的水从机柜的正面一侧向背面一侧流动,从而在顶盖部316上不积水。
如图44所示,底座313是将4个底座框架318以框架状组合且焊接而成的结构。在说明本实施方式时,以图37示出的前后左右为基准,由此将配置在机柜前后的2个底座框架318分别称为前后底座框架318a。另外,有时将配置在机柜的左右的底座框架318分别称为左右底座框架318b。图44所示的4个底座框架318的横截面为大致U字状,并且底座框架318由向长边方向延伸的3个面构成。在底座框架318的彼此相向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为开口部319。框架框体301固定在底座框架318的上表面。另外,底座框架318的下表面固定在机柜的设置位置。
如图44所示,在前后底座框架318a的上表面设置有2个排水口320。另外,在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上表面设置有1个排水口。如图40以及图41所示,各排水口320分别配置在与支柱框架302的控水部308的下方对应的位置。通过该结构,使得顺着控水部308到达底座313上的水经由各排水口320排入底座框架318的开口部319内。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使得在底座313上不积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中,控水部308形成在支柱框架302的外侧的面,排水口320配置在控水部308的下方。通过该结构,防止从支柱框架302的下端与底座313的间隙向机柜内浸水。
在此,如图4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可以构成为利用底板312覆盖构成框架框体301的各支柱框架302的下端。图48所示的底板312具有比框架框体301的底面稍宽的面积。该底板312的4个边全都向上翻折。图49A以及图49B是表示图48所示的底板312的主要部分,在这些附图中,省略示出支柱框架302、下部水平框架305。如图49A以及图49B所示,在底板312的翻折边的附近横向并列地形成3个孔部312a。这些孔部312a的位置与底座框架318的各排水口320对应。另外,如图48所示,这些孔部312a的位置也与在支柱框架302上形成的控水部308的下方对应。通过该结构,使得顺着支柱框架302的控水部308流动的水从孔部312a流向排水口320,并排入底座框架318的开口部319内。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使得在构成为支柱框架302的下端由底板312覆盖的情况下,水也不会从支柱框架302的下端与底板312的间隙渗入。
此外,图48、图49A以及图49B示出了底板312的孔部312a与底座框架318的排水口320的位置关系,但在该位置关系中,优选支柱框架302的控水部308在图45所示的位置关系中与排水口320重叠。通过使控水部308、孔部312a以及排水口320彼此重叠,使得顺着控水部308流动的水直接流向排水口320,从而使排水速度变快。
如图37以及图4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中,前后底座框架318a的开口部319配置成朝向框架框体301的外侧。另一方面,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开口部319配置成朝向框架框体301的内侧。在全部的底座框架318的开口部319配置成朝向框架框体301的外侧时,底座313的强度降低。另外,框架框体301的下表面用于将机柜固定在设置位置。因此,在全部的底座框架301的开口部319配置成朝向框架框体301的内侧时,机柜的设置操作变困难。以使各底座框架318的开口部319处于图37以及图44所示的朝向的方式构成底座313,由此,提高了底座313的强度,且机柜的设置操作变容易。
在此,如图42所示,由于前后底座框架318a的开口部319朝向框架框体301的外侧,所以被引导至该排水口320的水直接向底座313的外侧排出。另一方面,由于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开口部319朝向框架框体301的外侧,所以被引导至该排水口320的水不能直接向底座313的外侧排出。因此,如图46~图4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中,左右底座框架318b具有引导构件322以及排出口323。排出口323形成在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垂直面上。引导构件322设置在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开口部319。引导构件322的两端焊接连接于排水口320以及排出口323。这样的引导构件322形成从排水口320至排出口323的倾斜面。
如图48所示,将顺着支柱框架302的控水部308流动的水经由底板312的孔部312a引导至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排水口320。流入排水口320的水顺着引导构件322从排出口323向底座313的外侧排出。通过设置引导构件322与排出口323,能够快速地从左右底座框架318b的垂直面向外侧排出水。由此,可靠地解决底座313的内侧的湿度上升的问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能够防止因收纳在机柜内的电器设备的湿度上升所导致的老化。
如图40所示,在前后底座框架318a上形成有起吊部324以及固定安装孔325。起吊部324用于将机柜搬送至设置位置。固定安装孔325用于将机柜固定在设置位置。另外,如图44所示,在构成底座313的2个前后底座框架318a之间架设有加固框体326。加固框体326比底座313的强度高。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排水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内部排水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0所示,框架框体401通过由支柱框架402、上部水平框架403以及下部水平框架组成的多个框体404构成。多个框体404的组合与图1以及图14所示的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4个角部框体404与2个四角框体404构成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401。如图51所示,通过将邻接配置的2个支柱框架402用连接金属零件406固定来连接各框体404。在连接金属零件406的外侧设置有覆盖部407。在支柱框架402上形成有纵向的控水部408。另外,在上部水平框架403上形成有横向的控水部408。这些控水部408相互连通,从而将水向框架框体401的下方排出。
如图52所示,在框架框体401的正面设置有门409以及正面板410。在框架框体401的左右侧面各侧设置有侧板411。在框架框体401的背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背面板或背面门。另外,如图50所示,在架框体401的底面设置有底板412。而且,框架框体401载置在底座413的上表面。底座413用于将机柜固定在设置位置。
框架框体401、底板412以及底座413的固定结构如图53、图55、图58以及图59所示。图53以及图58是表示框体404与底板412的固定结构。图55以及图59是表示从图53中省略后述的固定金属零件414的状态。在这些附图中,在构成框架框体401的各框体404上设置有固定部440。固定部440配置在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以及框架框体401的角部。在框体404的固定部440上形成有固定孔440a与贯通孔440b。另外,在底板412上设置有固定金属零件414。如图58所示,在固定金属零件414上形成有两种大小的固定孔414a、414b。而且,如图50所示,在构成底座413的各底座框架424的上表面形成有固定孔415。
形成于各框体404的固定部440的固定孔440a与形成于底板412的固定金属零件414的小的固定孔414b对应。另外,形成于各框体404的固定部440的贯通孔440b与形成于底板412的固定金属零件414的大的固定孔414a对应。而且,这些贯通孔440b以及固定孔414a全都与底座框架424的固定孔415对应。
通过利用螺丝或螺栓将固定部440的固定孔440a与固定金属零件414的固定孔414b紧固来将构成框架框体401的各框体404固定在底板412上(参照图53)。在将固定孔440a与固定孔414b紧固之后,固定部440的贯通孔440b与固定金属零件414的固定孔414a一致。通过利用螺丝或螺栓将彼此一致的贯通孔440b以及固定孔414a紧固在底座框架424的固定孔415上,来将以上述方式结合的各框体404与底板412固定在底座413上。
如图52所示,在框架框体401的顶侧设置有顶盖部416。该顶盖部416通过连接多个顶盖板材417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顶盖部416通过总共3张顶盖板材417构成。另外,顶盖部416以设置有门409的正面侧变高、背面侧变低的方式倾斜。
如图5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底板412上形成有位于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内侧的开口部420以及排水孔418。如图53以及图54所示,在开口部420以及排水孔418的上方配置有固定金属零件414。固定金属零件414从上方覆盖开口部420的大部分,并且从上方覆盖排水孔418的全部。这样的固定金属零件414起到作为从上方完全地塞住排水孔418的第一密封构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开口部420以及排水孔418的下方配置有底座413。底座413从下方覆盖开口部420的全部,并且从下方覆盖排水孔418的大致一半。这样的底座413起到作为从下方完全地塞住开口部420的第二密封构件的作用。如图54所示,在作为第一密封构件的固定金属零件414与作为第二密封构件的底座413之间出现因底板412的厚度而形成的间隙。该间隙与排水孔18相连,成为将水引导至排水孔418的排水路419。
如上所述,在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有纵向的控水部408。因此,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是水比较容易地渗入的部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在水从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向框架框体401的内侧渗入的情况下,该水流入宽度宽的排水路419内,并被引导至一对排水孔418内。排水孔418将流入排水路419的水快速排向外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是利用作为第一密封构件的固定金属零件414完全地塞住排水孔418、利用作为第二密封构件的底座413完全地塞住开口部420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即使在机柜暴露在暴风雨中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由风向倒转的雨水或灰尘侵入。
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不需要专利文献5所述的排水装置,另外,与排水孔418的形状无关,能够以简单且方便的方式进行生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中,将用于结合框体104与底板412的固定金属零件414用作第一密封构件,并且将底座413用作第二密封构件。这些固定金属零件414以及底座413全部是用于构成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必要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能够构成为不使用新的专用的构件。
此外,如图5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中,将固定金属零件414与底座413彼此重叠而形成排水路419。通过该结构,即使将排水路419设为更长,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或灰尘向机柜内侵入。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能够构成为在底板412上只形成开口部420。例如,固定金属零件414从上方覆盖开口部420的大部分,底座413从下方覆盖开口部420的大部分。在固定金属零件414与底座413的重叠部分形成排水路419。该排水路419的一端是开口部420未被固定金属零件414覆盖的部分,该部分是水的流入口。排水路419的另一端是开口部420未被底座413覆盖的部分,该部分是水的排水口。
在此,如图55以及图5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中,利用宽度极其狭窄的连通部421来连接开口部420与排水孔418。通过该结构,即使万一水或灰尘侵入排水孔418内,也能通过宽度极其狭窄的连通部421阻止水或灰尘。其结果为,在机柜被暴露在暴风雨中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因风向倒转而引起的雨水或灰尘的侵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中,由于利用作为第二密封构件的底座413从下方覆盖排水孔418的一部分,所以水或灰尘向机柜内的侵入部位变小,水或灰尘变得更难以侵入。
如图5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金属零件414上形成垂直的上立边422。固定金属零件414的上立边422配置成与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相对置。该上立边422阻挡从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向机柜内渗入的水,并可靠地将水引导至排水路419。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中,将用于固定框体404的固定金属零件414来作为第一密封构件。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用于固定收纳于机柜内的电气设备等的金属零件来作为第一密封构件使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不限于图50所示的框架式的机柜,也能够适用连接侧板411的单体式的机柜。在机柜为单体式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侧板411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内侧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
一边参照图56以及图57,一边对本发明的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进行说明。图5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底座413来作为从下方塞住开口部420的第二密封构件。与此相对,在图5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专用的板材423作为第二密封构件。板材423固定在底板412的背面。该板材423经由开口部420与固定金属零件414重叠,并在相互之间形成排水路419。另外,图5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将底板412的板表面上的相当于上述开口部420的部位构成为凹陷成阶梯状。通过该阶梯状的凹陷,在底板412与固定金属零件414之间形成排水路419。
一边参照图60以及图61,一边对本发明的第四以及第五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进行说明。图6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部排水结构的图。如图60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以曲柄状折弯的板材450来作为第一密封构件。板材450固定在底板412的上表面。在底板412上只形成排水孔418,不形成开口部420。板材450从上方覆盖排水孔418以及相当于底板412的上述开口部420的部位。在底板412与板材450之间形成有排水路419。在图61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相比,板材450的全长变短。第五实施方式的短的板材450只覆盖排水孔418的上方。在短的板材450与排水孔418之间形成有排水路419。在第四或者第五实施方式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构件即板材450也是从上方覆盖排水孔418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在俯视时,排水孔418不从机柜内露出。如图61所示,本发明的内部排水结构至少需要第一密封构件覆盖排水孔418,且在第一密封构件与排水孔418之间形成有排水路419。此外,排水路419变得越长越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或灰尘向机柜内侵入。
如图50所示,底座413是将4个底座框架424组合成框架状并焊接而形成。利用图50中所示的箭头来定义机柜的前后左右。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配置在图50中的前后的2个底座框架称为前后底座框架424a,将配置在图50中的左右的2个底座框架称为左右底座框架424b。另外,有时不区别前后左右而简单地称为底座框架424。
4个底座框架424全都具有上表面、垂直面以及下表面,且横截面为大致U字状。在底座框架424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形成向长边方向延伸的开口部425。在前后底座框架424a的开口部425上设置有向设置位置(场所)进行安装的固定安装孔429以及起吊部430。
在此,在前后底座框架424a的上表面设置有2个排水口426。在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上表面设置有1个排水口426。如图50所示,各排水口426与在各支柱框架402的连接部位形成的控水部408的下方对应。如图54所示,顺着控水部408到达底座413的水通过排水口426被引导至底座框架424的开口部425。由此,在底座413上不积水。另外,排水口426设置在支柱框架402形成的控水部408的下方,且设置在支柱框架402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外侧。由此,顺着控水部408流动的水不会从支柱框架402的下端渗入机柜内。
在此,在图5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底板412覆盖构成框架框体401的各支柱框架402的下端。底板412具有比框架框体401的底面稍大的面积。该底板412的4个边全都向上方翻折。在底板412的翻折的边的附近形成有孔部412a。该孔部412a的位置与底座框架424的排水口426对应。另外,孔部412a的位置也与在支柱框架402形成的控水部408的下方对应。通过该结构,使得顺着控水部408流动的水通过底板412的孔部412a流入排水口426,并被引导至底座框架424的开口部425内。
如图5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413的前后底座框架424a的开口部425朝外配置,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开口部425朝内配置。在4个底座框架424全部的开口部425朝外配置时,底座413的强度会降低。因此,将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开口部425朝内配置来提高底座413的强度。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前后底座框架424a的开口部425朝外配置,所以被引导至该开口部425内的水直接向底座413的外侧排出。
另一方面,如图54所示,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开口部425朝内配置。因此,若不设置任何的排水结构,则被引导至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开口部425内的水会积存在底座413的内侧,从而能够成为使机柜内的湿度上升的原因。因此,在图5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引导构件427以及排出口428,来作为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排水结构。排出口428形成在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垂直面上。引导构件427设置在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开口部425上。引导构件427的两端与排水口426以及排出口428焊接连接。这样的引导构件427形成从排水口426至排出口428的倾斜面。
顺着支柱框架402的控水部408流动的水经由底板412的孔部412a被引导至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排水口426内。流入排水口426内的水顺着引导构件427从排出口428向底座418的外侧排出。通过设置引导构件427与排出口428,使得水能够快速地从左右底座框架424b的垂直面向外侧排出。由此,可靠地解决机柜内的湿度上升的问题。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结构能够防止因收纳于机柜内的电器设备的湿度上升所导致的老化。这样,在图5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外侧设置有底座413的排水口426,且在支柱框架402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内侧形成有底板412的开口部420。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机柜的防水性能。
<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被收纳的电器设备用机柜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特别将具有用于冷却发热设备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器设备用机柜称为“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
在图62中,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具有机柜主体502。机柜主体502是在箱体状(长方体状)的框架框体上安装有门501、正面板、侧面板、背面板、顶盖、底板等的结构。门501安装在机柜主体502的正面以及背面的双方。发热设备503收纳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发热设备503是因通电而发热的电器设备。本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503为例如功率调节器。在发热设备503的顶面设置有排气口504。另外,在发热设备503的正面下部设置有吸气口505。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左右侧面上分别安装有1台热量相关设备506。这些热量相关设备506冷却发热设备503。本实施方式的热量相关设备506为例如压缩式冷却装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热量相关设备”是指至少将进行冷却的部分设置在机柜内的设备。如图63所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热量相关设备506的供给冷气的部分安装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将用于进行放热的室外机507设置在机柜主体502的外部。用于对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热量进行放热的机构不限定于室外机507。另外,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实施的热量相关设备不是限定于压缩式冷却装置,还可以是热交换器或帕尔贴式冷却装置。热交换器也可以是鳍板形、水冷式或热管式中的任意一种。
另一方面,发热设备503的排气口504以及吸气口505的位置不限定于图62、图63、图67、图68、图72所示的顶面以及正面下部。排气口504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吸气口505的位置以上,另外,吸气口505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排气口504的位置以下。构成发热设备503的面中的设置有排气口504以及吸气口505的面也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构成为排气口504设置在发热设备503的左右侧面的上部,吸气口505设置在发热设备503的左右侧面的下部。另外,还可以构成为排气口504设置在发热设备503的正面或者背面的上部,下部吸气口505设置在发热设备503的正面或者背面的下部。但是,如本实施方式,在构成为将门501设置在机柜主体502的正面以及背面的双方的情况下,优选将排气口504以及吸气口505设置在发热设备503的左右侧面。
如图6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量相关设备506构成为在顶面设置有吸气口508,在正面下部设置有出气口509。从发热设备503的排气口504排出的暖气被吸入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吸气口508。另外,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出气口509吹出用于冷却发热设备503的冷气。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左右侧面上分别安装有1台热量相关设备506。此外,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安装位置没有特别限定。热量相关设备506还可以安装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正面或者背面。另外,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台数可以根据机柜主体502的大小进行变更。通过将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台数进行增减,能够得到与机柜主体502的大小相应的的冷却能力。
如图6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柜是在2台热量相关设备506上分别设置有分隔板510的结构。分隔板510的详细细节如图64以及图65所示。分隔板510具有由整体为大致U字形状的板材构件组成并且呈长尺形的前方分隔部511、与前方分隔部511的两侧连续的一对侧方分隔部512。在分隔板510的各侧方分隔部512上形成有安装部513。在各安装部513上设置有螺丝孔514。这样的分隔板510以跨立在热量相关设备506上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更具体地说,分隔板510的安装部513螺合固定在构成机柜主体502的左右侧壁的框架或或轨道等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部510的各安装部513的朝向形成为与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左右侧面相对面,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66所示,各安装部513的朝向还可以形成为与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前后面相对面。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从分隔板510中省略侧方分隔部512。另一方面,分隔板510也可以是不安装在机柜主体502的内壁面而直接安装在热量相关设备506上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螺合固定、挂钩卡合等能够将分隔板510直接安装在热量相关设备506。
如图63所示,分隔板510跨立在热量相关设备506上,并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吸气口508与出气口509。另外,分隔板510的前方分隔部511的宽度比发热设备503到达左右侧面的长度稍短,在实质上将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而且,前方分隔部511的端部位于发热设备503的排气口504与吸气口505之间的高度的位置。其结果为,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发热设备503的排气口504与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吸气口508位于被分隔板510分隔的上部空间。另一方面,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发热设备503的吸气口505与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出气口509位于被分隔板510分隔的下部空间。
如图63中的箭头所示,在机柜主体502的由分隔板510分隔出的下部空间,从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出气口509吹出的冷气被吸入发热设备503的吸气口505内。另外,在机柜主体502的由分隔板510分隔出的上部空间,从发热设备503的排气口504排出的暖气被吸入热量相关设备506的吸气口508内。被吸入吸气口508内的暖气的热量通过室外机507进行放热。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在机柜主体502的内部的空间,能够将暖气流与冷气流分离,从而能够提高发热设备的冷却效率。
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分隔板510不跨设在发热设备503的正面或背面,所以不会阻碍发热设备503的门的开闭动作,另外,能够容易地操作设置在发热设备503的正面或背面上的操作部。
在此,在图62~图6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板510安装成向大致水平方向突出。与此相对,如图67所示,分隔板510还可以作为根据发热设备503的高度,安装成向倾斜方向突出。本实施方式的分隔板510通过改变倾斜角度能够对应发热设备503的尺寸的变更。即,分隔板510能够不受发热设备503的尺寸的影响将机柜内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
另外,如图68所示,可以构成为热量相关设备506以及分隔板510的安装位置能够在机柜主体502的高度方向上变更。通过与发热设备503的高度相对应地变更热量相关设备506以及分隔板510的安装位置,能够对应不同高度的各种各样的发热设备503。
一边参照图69,一边对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进行说明。图69所示的分隔板510具有自由装卸的延伸板516。通过螺栓515与未图示的螺母以自由装卸的方式将该延伸板516安装在分隔板510的主体上。根据发热设备503的宽度,能够将延伸板516与收纳于机柜主体502内发热设备503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其它的延伸板516互换。由此,分隔板510的突出量能够根据发热设备503的宽度进行变更。
一边参照图70以及图71,一边对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进行说明。图70以及图71所示的分隔板510具有能够沿着收纳在机柜主体502内的发热设备503的方向上滑动的延伸板516。在延伸板516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长孔517。延伸板516通过插穿各长孔517的未图示的螺栓可滑动地安装在分隔板510的主体上。通过使延伸板516滑动,使得分隔板510的突出量能够根据发热设备503的宽度而变更。
一边参照图72,一边对构成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分隔板进行说明。图72所示的分隔板510由将热量相关设备506的正面一侧划分成上下部分的帘幕(screen)构件组成。上述帘幕构件卷绕在构成卷帘(roll screen)结构的轴构件上,且能够被拉向收纳在机柜主体502内的发热设备503的方向以及从该方向卷回。上述帘幕构件的前端安装在设置于发热设备503的左右侧面的挂钩518上。仅从卷帘结构中拉出长度与发热设备503的宽度相对应的上述帘幕构件。
根据上述的第二~第四实施方式的分隔板510,即使在改变收纳于机柜主体502内的发热设备503的宽度的情况下,也无需重新设置分隔板510,能够容易地变更分隔板10的长度。由此,能够不受发热设备503的宽度的影响地将机柜主体502内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
另外,第五实施方式的分隔板510如图73所示。图73所示的分隔板510具有在收纳于机柜主体502内的发热设备503的进深方向上被分割的2个延伸板516。通过在2个延伸板516之间配置发热设备503,能够将发热设备503的正面以及背面分隔成上下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结构能够适用于室外用以及室内用的任意一种的机柜。另外,收纳于本发明的发热设备收纳用机柜的发热设备3不限定于上述的功率调节器,也可以是其它的例如配电板或控制面板、服务器机机柜等。

Claims (11)

1.一种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由多个框架边构成箱体状的框架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框体的前后左右的面中的至少1个面是通过并列地接合具有控水构造的多个框体而形成的构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包括角部框体,该角部框体具有彼此直角交差的多个垂直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部框体从俯视来看的形状为L字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部框体从俯视来看的形状为U字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在L字状的所述角部框体的2个垂直面中,构成一个垂直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框架边短,构成另一个垂直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框架边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包括形成1个垂直面的四角框体,在所述四角框体上设置有门安装部,所述四角框体接合在相对配置的2个所述角部框体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有支柱框架,该支柱框架是在垂直方向上配置的框架边,
为了构成所述框架框体,利用连接金属零件连接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多个所述框体支柱框架,
在所述支柱框架彼此之间设置有长达这些支撑框架的整个长度的衬垫,
所述连接金属零件从机柜的外侧覆盖并隐蔽长达多个所述支柱框架的整个长度的所述衬垫。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框体的顶侧设置有通过连接多个顶盖板材而形成的顶盖部,
沿着多个所述顶盖板材的各连接部位设置有第一控水部,
在构成所述框架框体的框体的开口部中的至少1个周缘上形成有第二控水部,
在所述第一控水部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将顺着该第一控水部流动的水滴引导至所述第二控水部。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框架框体的框体具有支柱框架,并且所述框架框体与底座的上部连接,所述支柱框架是在垂直方向上配置的框架边,
构成所述框体的多个所述框架边中,至少在所述支柱框架上形成有控水部,
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与所述控水部的下方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
顺着所述控水部到达所述底座上的水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框体的底面设置有底板,
所述底板具有将深入到机柜内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孔,
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所述排水孔的第一密封构件,
在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排水孔之间形成有排水路,该排水路与所述排水孔相连,且将所述水引导至所述排水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其具有机柜主体,该机柜主体为在所述框架框体至少安装有门、正面板、侧面板、背面板、顶盖、底板的结构,在所述机柜主体内收纳有因通电而发热的发热设备,
所述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的特征在于,
具有:
热量相关设备,其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在上部设置有吸气口并且在下部设置有出气口,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并从所述出气口向下方吹出冷却后的空气,
分隔板,其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所述热量相关设备的吸气口与出气口,且将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的空间划分成上下部分;
所述分隔板安装在所述机柜主体的内部或者所述热量相关设备上。
CN201510180864.0A 2015-04-16 2015-04-16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Pending CN106163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0864.0A CN106163148A (zh) 2015-04-16 2015-04-16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0864.0A CN106163148A (zh) 2015-04-16 2015-04-16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148A true CN106163148A (zh) 2016-11-23

Family

ID=58058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0864.0A Pending CN106163148A (zh) 2015-04-16 2015-04-16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31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599B (zh) * 2022-01-20 2023-07-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9983B1 (de) * 1994-11-05 1998-07-15 Rittal-Werk Rudolf Loh GmbH & Co. KG Rahmenschenkel für ein rahmengestell eines schaltschrankes
CN2521870Y (zh) * 2000-06-10 2002-11-20 深圳市泰尔卡科技有限公司 户外通信机柜
CN1652675A (zh) * 2004-02-07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
CN201601920U (zh) * 2010-01-24 2010-10-06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柜
CN103220892A (zh) * 2013-02-07 2013-07-24 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铝型材的电气控制机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9983B1 (de) * 1994-11-05 1998-07-15 Rittal-Werk Rudolf Loh GmbH & Co. KG Rahmenschenkel für ein rahmengestell eines schaltschrankes
CN2521870Y (zh) * 2000-06-10 2002-11-20 深圳市泰尔卡科技有限公司 户外通信机柜
CN1652675A (zh) * 2004-02-07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
CN201601920U (zh) * 2010-01-24 2010-10-06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控制柜
CN103220892A (zh) * 2013-02-07 2013-07-24 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铝型材的电气控制机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599B (zh) * 2022-01-20 2023-07-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
US11946592B2 (en) 2022-01-20 2024-04-02 Wistron Neweb Corporation Bracke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30506B1 (ko) 공조용 실내 유닛 및 공기 조화 장치
US6694694B2 (en) Exterior panel
JP6208795B2 (ja) 笠木通気部品
TW201127250A (en) Section bar and rack enclosure using the same
CN102141272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WO2012107711A4 (en) Solar panel apparatus and assemblies
US8458961B2 (en) Modular work station with air collector
CN215682974U (zh) 机柜
CN106163148A (zh) 电器设备收纳用机柜
TWM529723U (zh) 屋頂之通風構造
JP2017197961A (ja) 換気材及び換気構造
US10443902B2 (en) Outdoor devic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JP667337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US20050188623A1 (en) Barzebo
JP5955025B2 (ja) ルーバーシステム
CN205911992U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控制箱
US20140148087A1 (en) Housing having configurable airflow exhaust
JP2013076307A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およびその設置方法
JP5393586B2 (ja) 簡易建物
KR101551627B1 (ko) 루버기능형 외장마감재 및 그 시공방법
JP4617195B2 (ja) 犬小屋
JP2015086583A (ja) デッキ支持脚のカバー構造
KR20180002875U (ko) 원활한 공기 흐름과 물이 침투하는 것을 방지하는 통신장비 보관용 랙
JP6260012B2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体
CN208723333U (zh) 一种油田智能伺服数据采集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