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0661A - 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0661A
CN106150661A CN201610223614.5A CN201610223614A CN106150661A CN 106150661 A CN106150661 A CN 106150661A CN 201610223614 A CN201610223614 A CN 201610223614A CN 106150661 A CN106150661 A CN 106150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al mode
heating
cooling system
heater
mediu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36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0661B (zh
Inventor
M.赖琴巴赫
T.米勒
M.布林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150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0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0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0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varying pump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7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adjusting the pre-set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engine parameters, e.g. engine load, 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20Cooling circuit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part of engine or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01P2025/46Engine parts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01P2025/50Temperature using two or more temperature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4Lubricant coo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08Cabin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60/00Cooling circuits using auxiliaries
    • F01P2060/18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行用于内燃机(1)的具有加热器(4)与冷却剂泵(2)的冷却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步骤:根据加热器需求与温度使冷却系统切换(S80、S110)到预设的运行模式中。

Description

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与加热器的冷却系统、一种用于运行该冷却系统的方法、一种具有该冷却系统的机动车以及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产品。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WO 03/106825中已知一种用于液冷内燃机运行的方法,其中,电动式冷却剂泵在识别到冷启动之后暂时地运行片刻并在这片刻之后又被一直地禁用或者说去激活。只要冷却剂温度在阈值之下,冷却剂泵就被以交替的输送方向激活。一旦冷却剂温度达到阈值,冷却剂泵就被这样地控制,使得产生连续的冷却剂流,并且根据冷却剂温度控制调节阀,以便流过带有油冷却剂热交换器的旁路和在更高的冷却剂温度情况下也流过冷却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善用于内燃机、尤其是用于机动车内燃机的冷却系统的运行。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方法、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冷却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和一种具有这种冷却系统的机动车解决。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尤其是机动车尤其轿车的冷却系统具有冷却剂泵以及加热器或内部空间冷却剂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剂泵用于输送或循环尤其是液态的冷却剂、尤其冷却水,使之通过一个或多个(冷却剂)管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燃机是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和/或具有(废气)涡轮增压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剂泵是电动式或电力、尤其电动机式驱动的冷却剂泵。其由此可以有利地与内燃机无关地运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具有尤其电驱动的调节阀、尤其是转动调节阀(Drehstellventil),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调节阀可以可选地或与位置相关地使散热器管路和/或尤其事先使尤其在流体技术上平行于散热器管路的旁路管路打开或关闭、尤其是可变地打开或关闭,其中,在所述散热器管路中布置了散热器或环境-冷却剂-热交换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旁路管路中布置有油-冷却剂-热交换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系统具有尤其不与调节阀有关的和/或在流体技术上平行于散热器管路和/或旁路管路的加热器管路,加热器布置在所述加热器管路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检测冷却剂温度的冷却剂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剂温度传感器尤其可以布置在调节阀的上游、调节阀的下游或者调节阀中。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检测参考温度、尤其是材料温度和/或组件温度或部件温度的参考温度传感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参考温度可以是内燃机的部件或机动车其它部件的尤其临界的、尤其最高的温度,或者是与之相关的例如气缸盖或涡轮增压器的温度。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尤其通过模型支持地或基于模型地确定、尤其是计算所述参考温度,例如基于内燃机或机动车的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如扭矩、转速和/或行驶速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参考温度传感器有利地精确和/或可靠地检测参考温度。通过模型支持的确定过程可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有利地简便地、尤其在没有对其(直接)测量的传感器的情况下确定参考温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运行用于内燃机的尤其是具有冷却剂泵与加热器的冷却系统的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加热器需求与温度使冷却系统切换到预设的运行模式中。
所述冷却系统尤其在硬件和/或软件技术上为了执行此处所述的方法装有和/或具有:
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与温度使冷却系统切换到预设的运行模式中的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尤其是基于对加热器需求或加热器的热功率需求、尤其是最小热功率需求,或运行、尤其是最低程度运行的检测向预设运行模式的切换可以有利地为机动车内部空间的加热提供加热器功率或热量。相应地,这里的加热器需求尤其理解为尤其是检测的、加热器的热功率需求、尤其是至少一个预设的最小热功率需求,或运行的、尤其是至少一个预设的最低程度运行的需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只要或如果检测到或者存在加热器需求并且参考温度超过预设的极限值(其为了与下文所述的极限值区分,在不限制一般性的情况下被称为第五极限值),则根据加热器需求与参考温度从尤其在下文所述的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向尤其在下文所述的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其中,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不运行,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所述切换尤其可以独立地或附加于下文所述的基于满足第二加热条件的切换地进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有利地在检测到加热器需求时向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并且以此主动地将已经加热的冷却剂输入加热器。
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与参考温度将冷却系统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向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切换的器件,其中,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不运行,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附加地或备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加热器需求和冷却剂温度向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切换,其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以根据加热器需求预设的和/或恒定的转速和/或连续地运行,尤其是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切换出来,其中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无关于加热器需求预设的转速运行,尤其是只要或如果检测到或存在加热器需求并且冷却剂温度超过预设的极限值,所述极限值为了与下文所述的极限值区分,在不限制一般性的情况下称为第六极限值。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在检测到加热器需求与超过第六极限值之后的一段预设时间之后才向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切换。由此可以有利地首先使冷却剂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循环一段预设的时间并且以此改善加热。
通过冷却剂泵以根据加热器需求预设的和/或恒定的转速和/或连续地运行的加热器运行模式可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有利地为加热器供应冷却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的冷却剂泵的根据加热器需求预设的转速随着尤其是百分比的加热器需求尤其线性地和/或以离散阶跃升高。以此例如可以针对最大可能的加热器需求或可需求的加热器功率的尤其是百分比式的第一区域,例如针对5-25%,预设冷却剂泵的尤其恒定的第一转速,针对约25-50%的更高的第二区域,预设冷却剂泵的更大的尤其恒定的第二转速,针对约50-75%的更高的第三区域,预设冷却剂泵的更大的尤其恒定的第三转速,并且针对约75-100%的更高的第四区域,预设冷却剂泵的更大的尤其恒定的第四转速。
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和冷却剂温度将冷却系统切换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的器件,其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以根据加热器需求预设的和/或恒定的转速和/或连续地运行,尤其是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切换出来,其中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无关于加热器需求预设的转速运行。
附加地或备选地也可以根据加热器需求和冷却剂温度参考温度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向加热器运行模式切换,尤其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第二加热运行模式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布置有散热器的散热器管路和/或冷却系统的布置有油-冷却剂-热交换器的旁路管路尤其根据温度关闭或开启。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尤其根据温度地关闭或开启散热器管路和/或旁路管路的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通过关闭的散热器管路可以有利地向加热器输入更多热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通过关闭的旁路管路可以有利地向加热器输入更多热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通过至少部分打开的旁路管路也可以有利地向油-冷却剂-热交换器输入热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根据冷却剂温度从加热器运行模式向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切换,尤其是如果或只要冷却剂温度低于预设的极限值,所述极限值为了与下文所述的极限值区分,在不限制一般性的情况下称为第七极限值。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七极限值比第六极限值小了预设的滞后参数,以避免过于频繁的切换。
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根据冷却剂温度将冷却系统从加热器运行模式向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切换的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满足第五加热条件时,从加热器运行模式向尤其下文所述的调节运行模式中切换,在所述调节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和/或冷却剂泵被控制或被调节。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在满足第五加热条件时将冷却系统从加热器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中切换的器件,在所述调节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和/或冷却剂泵被控制或被调节。第五加热条件尤其可以相应于下文所述的第三加热条件或与其一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或只要至少一个或所述冷却剂温度超过预设的极限值、尤其是下文所述第三极限值,或所述内燃机或具有所述内燃机的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超过预设的参数极限值、尤其是内燃机的扭矩超过扭矩极限值、内燃机的转速超过转速极限值或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即为满足第五加热条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内燃机启动之后使冷却剂泵运行预设的时间段;和尤其接着
-使冷却系统向不运行冷却剂泵的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尤其(仅)当满足加热条件时。
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
-用于在内燃机启动之后使冷却剂泵运行预设的时间段的器件;和
-用于尤其接着使冷却系统向不运行冷却剂泵的加热运行模式切换的器件,尤其(仅)当满足加热条件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内燃机启动之后在尤其固定的或可变的、尤其根据温度、尤其是环境温度、冷却剂温度、内燃机温度和/或机动车温度预设的时间段内(初始)运行冷却剂泵可以使冷却剂有利地分布和/或循环并且以此尤其实现均匀的温度分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的尤其接下来的根据加热条件向不运行冷却剂泵的加热运行模式的切换可以有利地使得冷却剂泵尤其仅根据需要地(再次)停机或禁用或者说去激活,以便尤其实现内燃机的和/或经过内燃机的冷却剂的快速加热。
在不限制一般性的情况下,所述加热运行模式也称为尤其在上文已经提到的第一加热运行模式,相应地该加热条件称为第一加热条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旁路管路和/或散热器管路尤其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尤其通过为此相应控制的调节阀封闭或关闭。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关闭旁路管路和/或散热器管路和/或调节阀的器件。由此可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有利地更快速地加热冷却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或只要冷却剂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一极限值,即为满足第一加热条件。换句话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冷却剂温度低于预设的第一极限值时,(才)在经过预设的时间段之后使冷却剂泵停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当不满足所述加热条件时,取代第一加热运行模式或者接在内燃机启动后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冷却剂泵初始运行之后,使冷却系统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在调节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和/或冷却剂泵被控制或调节。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当不满足所述加热条件时使冷却系统不切换到加热运行模式而是切换到调节运行模式的器件,在调节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冷却剂泵和/或调节阀被控制或调节。
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或只要在预设的时间经过之时或之后不满足第一加热条件,则可以有利地直接地或立即地、尤其在冷却剂泵没有事先停机的情况下向所述调节运行模式过渡或切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调节运行模式中,尤其(分别)基于预设的需求温度或额定温度、尤其是冷却剂温度控制冷却剂泵和尤其预控制(vorgesteuert)地调节调节阀。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调节运行模式中,尤其(分别)基于预设的需求温度或额定温度、尤其是冷却剂温度控制调节阀和尤其预控制地调节冷却剂泵。以此可以有利地减小、尤其防止不期望的反馈或相互影响。同样地,也可以在调节运行模式中不仅对冷却剂泵而且也对调节阀分别进行控制或调节,尤其预控制式地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有步骤:当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时,使冷却系统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或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切换,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当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时使冷却系统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或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切换的器件,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如上所述,从第一向第二加热运行模式的切换也可以基于加热器需求(的检测)和超过第五温度极限值地进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预设的转速最高比冷却剂泵的尤其由结构、流体技术和/或驱动技术决定的最小转速大10%。换句话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约以其最小转速运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此可以使得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已经加热的冷却剂有利地分布或循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冷却剂泵的脉冲式的或周期式的运行尤其也可以用最小转速太高的冷却剂泵实现这种有利的循环。附加地或备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脉冲式的运行可以导致流体技术和/或热力技术上有利的循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内燃机的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尤其是扭矩和/或转速,温度、尤其是冷却剂温度,和/或内燃机的流体参数、尤其是空气和/或燃料质量流或体积流预设脉冲式运行的脉冲宽度。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根据内燃机的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尤其是扭矩和/或转速,温度、尤其是冷却剂温度,和/或内燃机的流体参数、尤其是空气和/或燃料质量流或体积流预设脉冲式运行的脉冲宽度的器件。例如,在更大的扭矩、更大的转速、更高的冷却剂温度、更大的空气和/或燃料质量流或体积流的情况下预设更大的脉冲宽度,以便输送更多的冷却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控制调节阀使其进入预设的位置,尤其使旁路管路和/或散热器管路尤其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封闭或关闭。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控制调节阀使其进入预设位置的、尤其用于关闭调节阀的器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至少基本上完全关闭的调节阀可以使冷却剂有利地更快被加热,通过部分地打开的调节阀或至少部分地打开的旁路管路有利地使油-冷却剂-热交换器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就可以被使用或运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或只要至少一个或所述的参考平均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二极限值或者内燃机或具有内燃机的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超过预设的参数极限值、尤其是内燃机的扭矩超过所述扭矩极限值、内燃机的转速超过转速极限值或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即为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换句话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检测到)参考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二极限值或者内燃机或机动车的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超过预设的参数极限值,就使冷却剂泵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出发地(再次)运行。
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尤其临界的参考温度、尤其是材料或组件温度或者内燃机或机动车的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需要,则可以通过循环经过冷却剂泵的冷却剂有利地确保一定的(最小程度的)冷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有步骤:当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时,使得冷却系统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附加地或备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有步骤:当满足第四加热条件时,使得冷却系统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向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切换。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在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时使冷却系统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的器件,和/或用于在满足第四加热条件时使冷却系统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向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切换的器件。
如上文所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时可以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直接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时与之不同地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首先向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当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时可以有利地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如果或只要至少一个或所述冷却剂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三极限值或者内燃机或具有内燃机的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超过预设的参数极限值、尤其是内燃机的扭矩超过扭矩极限值、内燃机的转速超过转速极限值或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时,即为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换句话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检测到)冷却剂温度超过预设的第三极限值或者内燃机或机动车的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超过预设的参数极限值,就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如上所述,其尤其可以相应于第五加热条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的第三极限值比要求的温度或额定温度小预设的值。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此能够以补偿值过渡到调节运行模式中,使得冷却剂泵和/或调节阀的调节有利地、尤其是快速地响应。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基于冷却剂泵的脉冲式运行有利地减小由峰值幅度引起的冷却系统和/或内燃机的负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或只要冷却剂温度低于预设的第四极限值,即为满足第四加热条件。换句话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冷却剂温度低于预设的第四极限值时,就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再切换回第一加热运行模式。所述第四极限值可以尤其相应于上述第七极限值。
通过这种向冷却剂泵不(再)运行的第一加热运行模式的切回,可以有利地改善冷却系统的运行、尤其使得冷却剂的加热最优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有步骤:尤其在冷却剂泵于内燃机启动之后的初始运行之前或在冷却剂泵运行预设的时间段之前,检验调节阀。若检验表明调节阀功能或工作不正常,那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就可以输出通知和/或限制、尤其是阻止内燃机的运行。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尤其在内燃机启动之后冷却剂泵的初始运行之前检验调节阀的器件,并且在一种扩展设计中具有用于若检验表明调节阀功能或工作不正常就输出通知和/或限制、尤其是阻止内燃机运行的器件。
调节阀的检验可以尤其包括移动经过(Anfahren)一个或多个调节阀位置以及将(各)当前达到的位置和预设的或待经过的位置进行比较,尤其是至少基本上完全打开的和/或至少基本上完全关闭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有步骤:在内燃机关闭之后使得冷却剂泵运行预设的时间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时间段和/或冷却剂泵的运行、尤其转速可以是固定的或可变的,尤其是根据温度、尤其环境温度、冷却剂温度、内燃机温度和/或机动车温度预设的。相应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在内燃机关闭之后使得冷却剂泵运行预设的时间段的器件和在改进方案中具有用于根据温度、尤其是环境温度、冷却剂温度、内燃机温度和/或机动车温度预设时间段和/或冷却剂泵的运行、尤其转速的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冷却剂泵的这种尤其在时间上和/或在转速技术上根据温度的随动,可以有利地减小内燃机和/或机动车的热负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内燃机或具有内燃机的机动车的至少一个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超过预设的参数极限值、尤其是内燃机的扭矩超过扭矩极限值、内燃机的转速超过转速极限值或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就总是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
在本发明范围内,器件可以是硬件和/或软件技术上设计的、尤其可以具有优选与存储系统和/或总线系统数据连接或信号连接的、尤其是数字的处理单元、尤其微处理单元(CPU)和/或一个或多个程序或程序模块。所述CPU可以设计用于完成作为存储在存储系统中的程序执行的命令、检测数据总线的输入信号和/或向数据总线发出输出信号。存储系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尤其是不同的存储介质、尤其是光学的、磁性的、固体的和/或其它非易失介质。所述程序可以这样设计,使得此处所述的方法被具体化或可以执行该方法,以便CPU可以执行该方法的步骤并且以此尤其可以运行冷却系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自动执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改进方案由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得出。为此部分地示意性示出: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与机动车的内燃机;和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运行所述冷却系统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余部分未示出的机动车的内燃机1与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电动式冷却剂泵2、转动调节阀3、独立于转动调节阀3的加热器管路L1、在流体技术上与加热器管路L1并联的具有油冷却剂热交换器5的旁路管路L2和在流体技术上与旁路管路L2并联的具有散热器6的散热器管路L3,其中,所述加热器管路L1具有用于通过由冷却剂泵2循环或输送的冷却剂使机动车的内部空间加热的加热器4。
通过所述转动调节阀3可以选择性地或与位置相关地使散热器管路L3和在此之前使旁路管路L2可变地打开或封闭。换句话说,如果散热器管路L3是打开的,那么旁路管路L2就始终是打开的。
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检测冷却剂温度Tcool的冷却剂温度传感器7,其布置在加热器管路L1与转动调节阀3的输出端之间,在一种未示出的变型方案中布置在转动调节阀3内。
附加地,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用于检测形式为气缸盖温度Tmat的参考温度的参考温度传感器8。所述参考温度Tmat是内燃机的临界的、在运行中最高的温度。
冷却系统还具有电子控制单元(ECU)9,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9执行在下文中参照图2阐述的用于运行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的方法或为此通过硬件或软件技术地设置并且尤其与电动式冷却剂泵2、转动调节阀3、冷却剂温度传感器7和参考温度传感器8信号技术地连接,如图1中点划线所示。电子控制单元(ECU)9控制或调节冷却剂泵2与转动调节阀3并从冷却剂温度传感器7或参考温度传感器8获取冷却剂温度Tcool与气缸盖温度Tmat
在未示出的变型方案中,所述参考温度或气缸盖温度Tmat不是测量得到,而是模型支持地由电子控制单元(ECU)9计算得出。相应地在该变型方案中可以去掉参考温度传感器8。
由电子控制单元(ECU)9执行的用于运行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却系统的方法具有第一步骤S10,在第一步骤S10中检验内燃机是否被启动。只要答案是否定的(S10:“N”),就周期性重复该检验。
若内燃机被启动(S10:“Y”),那么就在步骤S20中检验转动调节阀3。若检验表明转动调节阀3功能或工作不正常(S20:“N”),那么就在步骤S30中输出通知和/或限制、尤其是阻止内燃机1的运行。
若电子控制单元(ECU)9确定转动调节阀3功能正常(S20:“Y”),则其继续执行步骤S40。
其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内燃机1启动之后在尤其固定的或可变的、尤其根据温度、尤其是环境温度、冷却剂温度、内燃机温度和/或机动车温度预设的时间段x0中运行冷却剂泵2。
接着在接在其后的步骤S5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是否满足第一加热条件,方法是其检验由冷却剂温度传感器7检测的冷却剂温度Tcool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极限值Tthld
若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步骤S50中检测到冷却剂温度Tcool低于第一极限值那么就执行步骤S70,否则(若S50:“N”)执行步骤S60。
在步骤S6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执行调节运行模式,在调节运行模式中尤其分别基于预设的需求的温度或额定冷却剂温度Trequest地控制冷却剂泵2和预控制地调节转动调节阀3。
相反地,若满足第一加热条件(若S50:“Y”),则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步骤S70中向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切换。
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不运行冷却剂泵2。旁路管路L2或散热器管路L3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通过为此由电子控制单元(ECU)9相应地控制的调节阀3完全地封闭。
接着在接在之后的步骤S8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是否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方法是其检验参考温度或气缸盖温度Tmat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极限值Tthld1或内燃机1的扭矩M是否超过扭矩极限值Mthld或内燃机1的转速n是否超过转速极限值nthld或机动车的行驶速度v是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vthld。在此,超过所述极限值的其中一个就足以满足第二加热条件(Tmat>Tthld1或M>Mthld或n>nthld或v>vthld)。
若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步骤S80中检测到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或检测到加热器需求并且参考温度Tmat超过预设的第五极限值Tthld3(S80:“Y”),那么就执行步骤S90,否则(若S80:“N”)就返回步骤S70并继续执行第一加热运行模式。
在步骤S9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执行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脉冲式地运行冷却剂泵2。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控制调节阀3使其进入预设的位置,在该预设的位置中在一种实施例中封闭旁路管路L2和散热器管路L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仅打开旁路管路L2并封闭散热器管路L3。
在步骤S9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可以根据内燃机的扭矩和/或转速、冷却剂温度Tcool和/或空气质量流和/或燃料质量流或体积流预设脉冲式运行的脉冲宽度。
接着在后续步骤S10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是否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方法是其检验冷却剂温度Tcool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三极限值Trequest-Tthld6或扭矩M是否超过扭矩极限值Mthld或转速n是否超过转速极限值nthld或行驶速度v是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vthld。在此,超过所述极限值的其中一个就足以满足第四加热条件(Tcool>Trequest-Tthld6或M>Mthld或n>nthld或v>vthld)。
若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步骤S100中检测到满足第三加热条件(S100:“Y”),那么就执行步骤S60,也就是说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否则(S100:“N”)执行步骤S110。
如通过Trequest-Tthld6表示的那样,第三极限值比需要的额定冷却剂温度Trequest小预设的值Tthld6
在步骤S11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是否存在加热器需求或检测到冷却剂温度Tcool超过预设的第六极限值Tthld5并且自检测到加热器需求或超过第六极限值时起已经经过了至少一个预设的时间段x1。
如果得到肯定(S110:“Y”),那么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步骤S150中向加热器运行模式切换,否则(S110:“N”)其执行步骤S120。
在加热器运行模式中或在步骤S150中,冷却剂泵2以与加热器需求无关地预设的恒定转速连续地运行。与加热器需求无关地预设的转速例如存储在特征场中并且随着尤其是百分比式的加热器需求尤其线性地和/或以离散的阶跃升高。
在加热器运行模式中或在步骤S150中,散热器管路L3被关闭。旁路管路L2尤其根据冷却剂温度和/或油温被关闭或开启。
在步骤S150之后的步骤S16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冷却剂温度Tcool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七极限值Tthld5-THyst,如通过“-THyst”所表示的,第七极限值比第六极限值Tthld5小了滞后值THyst
如果得到肯定(S160:“Y”),那么电子控制单元(ECU)9向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切换,方法是其返回步骤S70。否则(S160:“N”)其执行步骤S170。
在步骤S17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是否满足第五加热条件,方法是其像在步骤S100中那样检验冷却剂温度Tcool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三极限值Trequest-Tthld6或扭矩M是否超过扭矩极限值Mthld或转速n是否超过转速极限值nthld或行驶速度v是否超过行驶速度极限值vthld。在此,超过所述极限值的其中一个就足以满足第五加热条件(Tcool>Trequest-Tthld6或M>Mthld或n>nthld或v>vthld)。
若满足第五加热条件(S170:“Y”),那么电子控制单元(ECU)9就向调节运行模式切换,方法是其执行步骤S60。否则(S170:“N”)就返回步骤S150并且继续执行加热器运行模式。
在步骤S12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是否满足第四加热条件,方法是其检验冷却剂温度Tcool是否低于预设的第四极限值Tthld5-THyst。如从标题中可知,这对应于第七极限值。
若电子控制单元(ECU)9在步骤S120中检测到满足第四加热条件(S120:“Y”),那么就返回步骤S70并再次执行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否则(若S120:“N”)就返回步骤S90并继续执行第二加热运行模式。
在步骤S60之后的步骤S13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检验内燃机1是否继续运行或继续点火。只要是肯定的(S130:“Y”),那么其就保持在调节运行模式。
相反地,若在步骤S130中电子控制单元(ECU)9确定内燃机1不再运行或(已经)被关闭(S130:“N”),那么就执行步骤S140,在步骤S140中其在内燃机1关闭之后使得冷却剂泵2运行预设的时间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间段和/或冷却剂泵2的转速可以是固定的或可变的,尤其根据温度、尤其是环境温度、冷却剂温度、内燃机温度和/或机动车温度预设。
然后,也就是说在所述预设的时间段结束之后,电子控制单元(ECU)9或所述方法返回步骤S10。
能够看出,当在图2中步骤S80与S100得到肯定(“Y”)时,在超过扭矩、转速或行驶速度极限值的情况下,那么通过第二加热运行模式“连通地(durchgeschaltet)”和直接地切换到调节运行模式。
要清楚的是,尽管上述说明阐述了示例性的设计,还会有多种多样的变型。此外要清楚,示例性的设计仅为举例,而不应视为对保护范围、应用和结构的限制。确切地说,本领域专业人员从上述说明得到实施至少一个示例性设计的教导,其中,只要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的特征组合所给出的的保护范围,可以进行不同的变型、尤其是在所述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布置方面。
附图标记列表
1 内燃机
2 冷却剂泵
3 转动调节阀
4 加热器
5 油-冷却剂-热交换器
6 散热器
7 冷却剂温度传感器
8 参考温度传感器
9 电子控制单元(ECU)
L1 加热器管路
L2 旁路管路
L3 散热器管路

Claims (22)

1.一种运行用于内燃机(1)的具有加热器(4)与冷却剂泵(2)的冷却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步骤:
根据加热器需求与温度使冷却系统切换(S80、S110)到预设的运行模式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与参考温度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切换(S80)到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其中,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中冷却剂泵(2)不运行,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中冷却剂泵(2)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和冷却剂温度切换(S110)到加热器运行模式(S150)中,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S150)中冷却剂泵(2)以与加热器需求有关地预设的和/或恒定的转速和/或连续地运行,尤其是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中切换,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中冷却剂泵(2)脉冲式地或以无关于加热器需求地预设的转速运行。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S150)中,冷却系统的布置有散热器(6)的散热器管路(L3)和/或冷却系统的布置有油-冷却剂-热交换器(5)的旁路管路(L2)尤其与温度有关地关闭或打开。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具有步骤:
根据冷却剂温度将冷却系统从加热器运行模式(S150)切换(S160)到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中。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具有步骤:
当满足第五加热条件时,将冷却系统从加热器运行模式(S150)切换(S170)到调节运行模式(S60)中,在所述调节运行模式(S60)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3)和/或冷却剂泵(2)被控制或被调节。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具有步骤:
在内燃机(1)启动之后使冷却剂泵(2)运行(S40)预设的时间段;和/或尤其接着使冷却系统切换(S50)到不运行冷却剂泵(2)的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尤其当满足第一加热条件时。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具有步骤:
当不满足第一加热条件时,切换(S50)到调节运行模式(S60)而不是切换到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在调节运行模式(S60)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3)和/或冷却剂泵(2)被控制或调节。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具有步骤:
当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时,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切换(S80)到调节运行模式或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中,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中冷却剂泵(2)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具有步骤:
当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时,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切换(S100)到调节运行模式(S60);和/或当满足第四加热条件时,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切换(S120)到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
11.一种用于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1)的具有加热器(4)与冷却剂泵(2)的冷却系统,用于执行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和/或具有: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与温度使冷却系统切换到预设的运行模式中的器件(9)。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与参考温度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S70)切换到第二加热运行模式的器件(9),其中,在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2)不运行,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2)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根据加热器需求和冷却剂温度将冷却系统切换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的器件(9),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2)以与加热器需求有关地预设的和/或恒定的转速和/或连续地运行,尤其是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S90)中切换,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2)脉冲式地或以无关于加热器需求地预设的转速运行。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在所述加热器运行模式中根据温度关闭或开启散热器管路和/或旁路管路的器件。
15.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根据冷却剂温度将冷却系统从加热器运行模式切换到第一加热运行模式中的器件。
16.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在满足第五加热条件时将冷却系统从加热器运行模式切换到调节运行模式中的器件,在所述调节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和/或冷却剂泵被控制或被调节。
17.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在内燃机启动之后使冷却剂泵运行预设的时间段的器件;和
-用于尤其接着使冷却系统切换到不运行冷却剂泵的加热运行模式的器件,尤其当满足加热条件时。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在不满足第一加热条件时切换到调节运行模式而不是切换到第一加热运行模式的器件,在调节运行模式中冷却系统的调节阀和/或冷却剂泵被控制或调节。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在满足第二加热条件时从第一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到调节运行模式或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的器件,在第二加热运行模式中冷却剂泵脉冲式地或以预设的转速运行。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冷却系统,其具有:
用于在满足第三加热条件时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到调节运行模式的器件;和/或用于在满足第四加热条件时从第二加热运行模式切换到第一加热运行模式的器件。
21.一种机动车,尤其是轿车,具有内燃机(1)和按照权利要求11至20之一所述的冷却系统。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程序编码,所述程序编码存储在可由计算机读取的介质上,用于执行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
CN201610223614.5A 2015-05-16 2016-04-12 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106150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006302.2 2015-05-16
DE102015006302.2A DE102015006302A1 (de) 2015-05-16 2015-05-16 Kühlsystem mit einer Kühlmittelpump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0661A true CN106150661A (zh) 2016-11-23
CN106150661B CN106150661B (zh) 2020-03-13

Family

ID=5720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3614.5A Active CN106150661B (zh) 2015-05-16 2016-04-12 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0479B2 (zh)
CN (1) CN106150661B (zh)
DE (1) DE10201500630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625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08386351A (zh) * 2017-02-02 2018-08-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动冷却剂泵的预测系统和方法
CN112292651A (zh) * 2018-03-28 2021-01-29 Avl李斯特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气态或液态流体调控到恒定的额定温度的调节装置
CN113027599A (zh) * 2021-03-30 2021-06-25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运行增压器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5672B2 (en) * 2019-12-09 2022-06-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olant flow contro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601A (en) * 1990-06-21 1991-10-15 Grimmer John E Air compressor cooling system
US5121714A (en) * 1990-02-16 1992-06-16 Nippondenso Co., Ltd. Cooling of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8813692B2 (en) * 2011-05-19 2014-08-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olant flow in a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8104C2 (de) 1995-03-08 2000-05-25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s Kühlkreislaufes eines Verbrennungskraftmotors
AUPP724198A0 (en) * 1998-11-23 1998-12-17 Craig Davies Pty. Ltd. Vehicle engine coolant pump housing
FR2796987B1 (fr) 1999-07-30 2002-09-2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u refroidissement d'un moteur therm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26928A1 (de) 2002-06-17 2004-01-0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flüssigkeitsgekühlten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28495A1 (de) 2002-06-26 2004-01-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Kühl- und Heizkreislaufs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332949A1 (de) * 2003-07-19 2005-02-10 Daimlerchrysler Ag Vorrichtung zum Kühlen und Vorwärmen
CN102933813B (zh) * 2010-03-05 2015-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WO2013003950A1 (en) 2011-07-04 2013-01-10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mping coolant throug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a vehicle
US9416720B2 (en) * 2011-12-01 2016-08-16 Pacc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variable speed water pump
JP5623474B2 (ja) * 2012-08-13 2014-1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冷却水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1714A (en) * 1990-02-16 1992-06-16 Nippondenso Co., Ltd. Cooling of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US5056601A (en) * 1990-06-21 1991-10-15 Grimmer John E Air compressor cooling system
US8813692B2 (en) * 2011-05-19 2014-08-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olant flow in an engin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6258A (zh) * 2016-12-30 2018-07-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08386351A (zh) * 2017-02-02 2018-08-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动冷却剂泵的预测系统和方法
US10273867B2 (en) 2017-02-02 2019-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o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ic coolant pump
CN108386351B (zh) * 2017-02-02 2019-08-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动冷却剂泵的预测系统和方法
CN112292651A (zh) * 2018-03-28 2021-01-29 Avl李斯特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气态或液态流体调控到恒定的额定温度的调节装置
CN113027599A (zh) * 2021-03-30 2021-06-25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运行增压器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006302A1 (de) 2016-11-17
US10190479B2 (en) 2019-01-29
US20160333769A1 (en) 2016-11-17
CN106150661B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0661A (zh) 用于内燃机的具有冷却剂泵的冷却系统
US9670831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cooler
US7263954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olant flow
US846349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xhaust gas heat recovery systems in vehicles
CN104234822B (zh) 用于确定废气门阀门升程的方法
CN105545534B (zh) 高效的排气热回收的排气系统和方法
RU2715463C2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системы охлажд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8731789B2 (en) Transmission fluid heating via heat exchange with engine cylinder walls
US819166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hybrid vehicle
US20160109890A1 (en) Wax thermostat
US20130167784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olant circuit
GB2429763A (en) Cooling system comprising heat exchangers for motor vehicle cold start operation
CN107407188B (zh)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529061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WO2011055616A1 (ja) エンジン停止判定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停止判定方法
CN107939546B (zh) 在发动机停机后使冷却剂流过排气热回收系统的方法
US20140130753A1 (en)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795801B (zh) 冷却系统的控制装置以及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KR101550981B1 (ko) 가변분리냉각시스템 모드별 제어 방법
EP3428420B1 (en) Control apparatus of heat exchanging system
WO2014074430A1 (en) Thermal system cold start layout circuit with egr
Wilson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ngin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JP6111983B2 (ja) 吸気制御装置
US20160341101A1 (en) Cool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6037883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