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9096A -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49096A CN106149096A CN201610523632.5A CN201610523632A CN106149096A CN 106149096 A CN106149096 A CN 106149096A CN 201610523632 A CN201610523632 A CN 201610523632A CN 106149096 A CN106149096 A CN 1061490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gh visual
- preparation
- polyester monofilament
- polyester
- vis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88—Cool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4—Core-skin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制备,二、高可视切片的制备;三、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以稀土蓄光切片为芯层,以常规聚酯切片为皮层,采用双组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原纤,经原纤第二次牵伸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环吹风冷却温度为25~28℃;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0倍;卷绕速度为1500~2000米/分钟;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5~145℃,牵伸倍数为3.0~3.5倍。本发明制备的高可视涤纶单丝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单丝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样品多样性以及低的成本优势,目前在网布应用中占有70%的用量,是鞋用、服装用以及产业用网布的最主要的原料;但涤纶单丝在发展的今天,最为主要的问题是产品的多样化较少,从而导致后期网布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较少,因此开发多样化,差别化的涤纶单丝产品是满足目前高速发展网布产业最优紧迫的问题;发光以及蓄光涤纶纤维目前在服用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开发,由于其优异的发光和蓄光效果,在夜间服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普遍存在着荧光粉体与涤纶基体相容性差,而纳米荧光粉体分散性差,导致蓄光效果差,且在多次的使用过程中以造成荧光粉的析出;同时对于机械强度具有一定要求的涤纶单丝材料,由于需要后期的多倍拉伸,因此对粉体的分散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常规的分散方法难以达到单丝纺丝要求,对单丝的强度影响非常大,而不能用于网布的经编;因此开发新型的差别化网布用涤纶单丝对于提升网布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55633.5涉及一种发光纤维,将发光母料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纤维中而制成,经过吸光,蓄光后,再发光的过程;无毒无害,无放射性,表面亮泽、质地柔软、抗老化性能优良、吸收各种可见光10分钟后,夜暗处可持续发光6小时以上。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41778.6涉及一种制备发光纤维和面料的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发光性能良好的铕和镝共掺杂的铝酸锶发光粉末,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纤维和面料表面沉积均匀致密的发光层;发光纤维和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易于批量生产和控制发光层的范围,由该方法制备的发光纤维和面料的发光效果好,发光层与基底的结合牢固。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673863.5涉及纳米相变储能发光纤维,包括:聚氨酯类固-固相变材料50%-10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50%,以上组分质量含量为100%;以上述组分总量计,苯甲酸类三元稀土发光材料占上述总质量的10%-30%;米相变储能发光纤维的制备方法,以聚氨酯类固-固相变材料为成纤聚合物,以苯甲酸类三元稀土配合物为发光材料,以乙酸乙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复合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30-100nm的相变储能发光纤维。该相变发光纤维具有热能存储和释放的相转变焓值高,相转变速率快,发光性能稳定,荧光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电子信息服装等领域。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417692.X涉及一种发光涤纶单丝及其制备方法,其发光PBT粒子和大有光聚酯切片构成,其发光PBT粒子在发光涤纶单丝中的质量分数为5~15%,喷丝孔的形状为纺丝所用的喷丝板为圆形,其中,喷丝孔均匀的分布在喷丝板上,所述的喷丝孔为仿工字型;喷丝孔的上端部分的上层为外突的圆弧,矩形,以及外突的三角形依次排布;而喷丝孔的下层为外突的三角形,矩形以及外突的圆弧依次排布;喷丝孔的上层和下层之间一端通过圆弧连接,另外一端通过三角形连接;纤维截面有外突的圆弧和三角形,可以在纤维受力时保持原有的形状,保持其总体部变形;同时由于外突的三角形,也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92829.9本发明是一种蓄能型长余辉发光纤维,该纤维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制成发光纤维母粒后再进行熔融纺丝制成:SrAl2O4∶Eu.Dy或Sr4A114O25∶Eu.Dy发光粉体1-1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0-5%;其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补齐100%;配方合理,它因是把蓄光材料混合配置在内部的复合纺纱,所以对使用的针不会产生划痕,克服并解决了单纯纺纱的缺陷。其发光纤维发光效果好、发光性能稳定,具有高强度发光性能。可以用来制作毛毯、毛布、地毯、窗帘等生活用品,也可以用来制作缆绳、手套、袜子等日常用品,还可以用于制作衣物、玩具、刺绣或者其它特殊用途。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50250.X涉及一种复合纳米发光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稀土配合物或稀土掺杂纳米晶与聚合物单体反应形成核-壳结构的复合物;将此复合物破乳、分离、干燥,得到稀土配合物-聚合物或稀土掺杂纳米晶-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粉末;将上述复合纳米粒子粉末配置成电纺溶液,静电纺丝法制备复合纳米发光纤维材料;开辟了一条获得分散性好、取向性高、化学稳定性强、发光效率高的稀土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新途径。这些纤维将在光通讯、激光、交通运输、航海消防、雨天作业、生物检测与生物芯片、海底信号传输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99561.2涉及一种发光纤维,包括用于制备化学纤维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构成的纤维主体,以及均匀散布于纤维主体中的光致发光材料。由于在纺丝中加入光致发光材料如具有发光性能的稀土矿物质,并均匀分散在纤维中,使丝线具有稳定的蓄光和发光效果,无毒无害无辐射,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发光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可以无限循环永久性使用。这种发光纤维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纺织,而且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人们可以以它为载体,利用太阳光这个清洁、无公害、符合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源,所制得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国防工业、建筑装璜、交通运输、夜间作业、日常生活及娱乐休闲等领域。
中国专利申请号92105446.7涉及到一种夜间发光纤维及制造方法,在纺丝粘胶液中加入5-20%的非放射性发光剂经喷纺处理而成,夜间发光纤维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熔融纺丝,湿法纺丝、干法纺丝完成,夜间发光人造纤维可以应用于服装,服饰、装饰业,如夜间体育运动服装,夜间社交活动服饰、地毯、挂毯等针织装饰物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252900.2涉及一种三芯发光纤维,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纤维本体,在纤维本体中设置有三根发光组份,所述的纤维本体是由有光聚酯组成,所述的发光组份是由加入发光料的聚合物组成。其优点是:由于在纤维本体内部设置三根发光组份,使外界光源与发光组份有更大的接触面,同时,三芯发光纤维中的发光组份更靠近纤维外层,光线更易进入发光组份,使纤维的纺丝状况良好、织物吸、发光性能优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411257.8涉及一种具有皮芯结构的三角发光纤维,所述的发光纤维为双层皮芯结构,由皮层和发光芯层组成。所述的发光芯层包覆在皮层里,发光芯层质量占发光纤维总质量的75%~80%,皮层质量占发光纤维总质量的15%~20%;克服了传统发光纤维发光亮度低、余辉时间短暂、可纺性差、物理性能不佳等缺点,而提供一种发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物理性能优异、可纺性较好的发光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制备
先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将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进行混合,制备成糊状浆料,然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对稀土荧光进行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工艺,在研磨的同时使硅烷偶联剂在稀土蓄光荧光粉表面修饰改性,制备得到高可视粉体材料;
所述的稀土蓄光荧光粉,为硅酸盐类型,例如为牌号为207101,207102中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的在配料过程中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45~0.95;
所述的湿法球磨过程中填充体积为60~70%,研磨锆株直径为3mm,转速为1000~1500转/分钟,低温研磨温度控制为15~25℃,研磨时间为30~45分钟,高温研磨温度控制为60~70℃,研磨时间为45~60分钟;
所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平均粒径为0.5~1.0微米;
高可视粉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吸光蓄光性能,尤其是能够吸收太阳光然后再自发光,在作为荧光标记以及夜光显色材料应用广泛;采用类似湿法研磨的方法,通过表面修饰剂与稀土蓄光荧光粉粉体制备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糊状材料进行研磨,不仅提高了研磨效率,同时降低了表面修饰剂的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其他溶剂的引入导致的表面修饰效果差的情况,并且在研磨过程中进行表面修饰,对研磨与表面修饰具有协同加强效果,利于后期稀土荧光粉的分散,同时粒径越小其发光效率越高;采用硅酸盐类的稀土蓄光荧光粉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复配,由于材料均属于含硅类材料,硅烷偶联剂本身对无机的稀土蓄光荧光粉影响小,同时也达到了表面修饰的效果,避免了纯有机类表面修饰剂对稀土蓄光荧光粉的影响,降低材料的发光尤其是蓄光效率;采用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的分段式研磨方式,在保证研磨效率的情况,降低硅烷偶联剂在研磨过程中挥发,保证水解缩合的进行,由于硅烷偶联剂其水解缩合过程中,水解放热,而缩合吸热,在低温下才能具有较高的水解率达到完全水解,避免未完全水解的硅氧烷残留,同时在高温下缩合需要吸热,保证一定的缩合温度,使荧光粉体表面得到充分的修饰;
二、高可视切片的制备
把上述步骤一制备得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和高粘度聚酯切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高可视切片;
所述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75~0.80dL/g,
高可视粉体材料在高可视切片的质量分数为16~22%,
熔融共混熔融温度为285~290℃;
三、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
以高可视切片为芯层,以常规聚酯切片为皮层,采用双组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原纤,经原纤第二次牵伸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
所述的皮层与芯层的比例为1.0∶0.35~0.55;
常规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0.68dL/g;
所述的环吹风冷却温度为25~28℃,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0倍,卷绕速度为1500~2000米/分钟,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5~145℃,牵伸倍数为3.0~3.5倍;
采用皮芯复合纺丝的方法,以具有蓄光性能的组分为芯层,保护蓄光结构层,避免由于外界的污染导致稀土蓄光荧光的发光效率的降低,同时皮芯结构可以最有效的降低稀土蓄光荧光组分的迁移,提升单丝的发光寿命;同时采用多次牵伸工艺,以低倍高温度一次牵伸,使粉体在芯层中分散,而低温高倍牵伸,具有相分离纺丝的效果,达到芯层中稀土蓄光粉体均匀分散在芯层与皮层之间,实现低功能组分的添加而具有高性能的目的。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主要性能指标为力学性能为2.8~4.2cN/dtex,旦数为5D~500D,其在500W/m2的氙灯辐射10min后,在暗场发光亮度为0.05~0.25cd/g,余辉时间为8~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其具有优异的蓄光性能和发光亮度,且采用皮芯结构的纺丝,避免常规的共混纺丝中,因单丝发光结构均匀分布而导致光线在纤维内部无穿透效果,发光效率低;同时皮芯结构组分,以稀土蓄光荧光的结构为芯层,不仅避免了稀土蓄光荧光粉体的迁移和析出,保证发光效果和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提升发光效率;同时在修饰荧光粉体时,采用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的分段式研磨方式,在保证研磨效率的情况,降低修饰剂硅烷偶联剂在研磨过程中挥发,保证硅烷偶联剂在低温下才能具有较高的水解率达到完全水解,避免未完全水解的硅氧烷残留,同时保证高温下缩合需要吸热,使荧光粉体表面得到充分的修饰;本发明缩制备的高可视涤纶单丝在经编网布,尤其是鞋面网布,休闲服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制备
先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将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进行混合,制备成糊状浆料,然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对稀土荧光进行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工艺,在研磨的同时使硅烷偶联剂在稀土蓄光荧光粉表面修饰改性,制备得到高可视粉体材料;
所述的稀土蓄光荧光粉,为硅酸盐类型,例如为牌号为207101,207102中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的在配料过程中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45;
所述的湿法球磨过程中填充体积为60~70%,研磨锆株直径为3mm,转速为1000~1500转/分钟,低温研磨温度控制为15~25℃,研磨时间为30~45分钟,高温研磨温度控制为60~70℃,研磨时间为45~60分钟;
所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平均粒径为0.5~1.0微米;
高可视粉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吸光蓄光性能,尤其是能够吸收太阳光然后再自发光,在作为荧光标记以及夜光显色材料应用广泛;采用类似湿法研磨的方法,通过表面修饰剂与稀土蓄光荧光粉粉体制备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糊状材料进行研磨,不仅提高了研磨效率,同时降低了表面修饰剂的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其他溶剂的引入导致的表面修饰效果差的情况,并且在研磨过程中进行表面修饰,对研磨与表面修饰具有协同加强效果,利于后期稀土荧光粉的分散,同时粒径越小其发光效率越高;采用硅酸盐类的稀土蓄光荧光粉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复配,由于材料均属于含硅类材料,硅烷偶联剂本身对无机的稀土蓄光荧光粉影响小,同时也达到了表面修饰的效果,避免了纯有机类表面修饰剂对稀土蓄光荧光粉的影响,降低材料的发光尤其是蓄光效率;采用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的分段式研磨方式,在保证研磨效率的情况,降低硅烷偶联剂在研磨过程中挥发,保证水解缩合的进行,由于硅烷偶联剂其水解缩合过程中,水解放热,而缩合吸热,在低温下才能具有较高的水解率达到完全水解,避免未完全水解的硅氧烷残留,同时在高温下缩合需要吸热,保证一定的缩合温度,使荧光粉体表面得到充分的修饰;
二、高可视切片的制备
把上述步骤一制备得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和高粘度聚酯切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高可视切片;
所述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75~0.80dL/g,
高可视粉体材料在高可视切片的质量分数为16%,
熔融共混熔融温度为285~290℃;
三、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
以高可视切片为芯层,以常规聚酯切片为皮层,采用双组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原纤,经原纤第二次牵伸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
所述的皮层与芯层的比例为1.0∶0.35;
常规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0.68dL/g;
所述的环吹风冷却温度为25~28℃,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0倍,卷绕速度为1500~2000米/分钟,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5~145℃,牵伸倍数为3.0~3.5倍;
采用皮芯复合纺丝的方法,以具有蓄光性能的组分为芯层,保护蓄光结构层,避免由于外界的污染导致稀土蓄光荧光的发光效率的降低,同时皮芯结构可以最有效的降低稀土蓄光荧光组分的迁移,提升单丝的发光寿命;同时采用多次牵伸工艺,以低倍高温度一次牵伸,使粉体在芯层中分散,而低温高倍牵伸,具有相分离纺丝的效果,达到芯层中稀土蓄光粉体均匀分散在芯层与皮层之间,实现低功能组分的添加而具有高性能的目的。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主要性能指标为力学性能为2.8~4.2cN/dtex,旦数为5D~500D,其在500W/m2的氙灯辐射10min后,在暗场发光亮度为0.05~0.25cd/g,余辉时间为8~20min。
实施例2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制备
先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将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进行混合,制备成糊状浆料,然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对稀土荧光进行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工艺,在研磨的同时使硅烷偶联剂在稀土蓄光荧光粉表面修饰改性,制备得到高可视粉体材料;
所述的稀土蓄光荧光粉,为硅酸盐类型,例如为牌号为207101,207102中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的在配料过程中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65;
所述的湿法球磨过程中填充体积为60~70%,研磨锆株直径为3mm,转速为1000~1500转/分钟,低温研磨温度控制为15~25℃,研磨时间为30~45分钟,高温研磨温度控制为60~70℃,研磨时间为45~60分钟;
所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平均粒径为0.5~1.0微米;
二、高可视切片的制备
把上述步骤一制备得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和高粘度聚酯切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高可视切片;
所述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75~0.80dL/g,
高可视粉体材料在高可视切片的质量分数为19%,
熔融共混熔融温度为285~290℃;
三、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
以高可视切片为芯层,以常规聚酯切片为皮层,采用双组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原纤,经原纤第二次牵伸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
所述的皮层与芯层的比例为1.0∶0.45;
常规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0.68dL/g;
所述的环吹风冷却温度为25~28℃,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0倍,卷绕速度为1500~2000米/分钟,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5~145℃,牵伸倍数为3.0~3.5倍;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主要性能指标为力学性能为2.8~4.2cN/dtex,旦数为5D~500D,其在500W/m2的氙灯辐射10min后,在暗场发光亮度为0.05~0.25cd/g,余辉时间为8~20min。
实施例3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制备
先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将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进行混合,制备成糊状浆料,然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法,对稀土荧光进行先低温研磨再高温研磨工艺,在研磨的同时使硅烷偶联剂在稀土蓄光荧光粉表面修饰改性,制备得到高可视粉体材料;
所述的稀土蓄光荧光粉,为硅酸盐类型,例如为牌号为207101,207102中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的在配料过程中稀土蓄光荧光粉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85;
所述的湿法球磨过程中填充体积为60~70%,研磨锆株直径为3mm,转速为1000~1500转/分钟,低温研磨温度控制为15~25℃,研磨时间为30~45分钟,高温研磨温度控制为60~70℃,研磨时间为45~60分钟;
所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平均粒径为0.5~1.0微米;
二、高可视切片的制备
把上述步骤一制备得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和高粘度聚酯切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高可视切片;
所述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75~0.80dL/g,
高可视粉体材料在高可视切片的质量分数为21%,
熔融共混熔融温度为285~290℃;
三、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
以高可视切片为芯层,以常规聚酯切片为皮层,采用双组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原纤,经原纤第二次牵伸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
所述的皮层与芯层的比例为1.0∶0.35~0.55;
常规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0.68dL/g;
所述的环吹风冷却温度为25~28℃,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0倍,卷绕速度为1500~2000米/分钟,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5~145℃,牵伸倍数为3.0~3.5倍;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主要性能指标为力学性能为2.8~4.2cN/dtex,旦数为5D~500D,其在500W/m2的氙灯辐射10min后,在暗场发光亮度为0.05~0.25cd/g,余辉时间为8~20min。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一、高可视粉体材料的制备
二、高可视切片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一制备得到的高可视粉体材料和高粘度聚酯切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得到高可视切片;
三、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
以高可视切片为芯层,以常规聚酯切片为皮层,采用双组复合纺丝工艺,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第一次牵伸,卷绕成形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原纤,经原纤第二次牵伸得到高可视涤纶单丝;
环吹风冷却温度为25~28℃;第一牵伸温度为160~180℃,牵伸倍数为1.8~2.0倍;卷绕速度为1500~2000米/分钟;第二次牵伸温度为135~145℃,牵伸倍数为3.0~3.5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二中,所述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75~0.80dL/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二中,高可视粉体材料在高可视切片的质量分数为16~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二中,熔融共混熔融温度为285~2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三中,所述的皮层与芯层的比例为1.0∶0.35~0.5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三中,常规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0.68dL/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3632.5A CN106149096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3632.5A CN106149096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49096A true CN106149096A (zh) | 2016-11-23 |
CN106149096B CN106149096B (zh) | 2018-05-18 |
Family
ID=5806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23632.5A Active CN106149096B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4909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3482A (zh) * | 2019-12-23 | 2020-04-10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发光功能的涤纶高强渔网丝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8177A (zh) * | 2000-06-08 | 2001-12-26 | 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紫外线荧光纤维 |
CN1570226A (zh) * | 2004-04-29 | 2005-01-26 | 东华大学 | 皮芯蓄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CN101215731A (zh) * | 2008-01-08 | 2008-07-09 | 浙江东华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 自发光聚酯短纤维的制造方法 |
CN101319411A (zh) * | 2006-12-30 | 2008-12-10 | 陈美珍 | 发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493017A (zh) * | 2011-12-08 | 2012-06-13 | 江南大学 | 一种稀土硅酸盐蓝色长余辉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74377A (zh) * | 2014-12-05 | 2015-06-03 |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用夜光低弹丝的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7-05 CN CN201610523632.5A patent/CN1061490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8177A (zh) * | 2000-06-08 | 2001-12-26 | 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紫外线荧光纤维 |
CN1570226A (zh) * | 2004-04-29 | 2005-01-26 | 东华大学 | 皮芯蓄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CN101319411A (zh) * | 2006-12-30 | 2008-12-10 | 陈美珍 | 发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215731A (zh) * | 2008-01-08 | 2008-07-09 | 浙江东华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 自发光聚酯短纤维的制造方法 |
CN102493017A (zh) * | 2011-12-08 | 2012-06-13 | 江南大学 | 一种稀土硅酸盐蓝色长余辉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74377A (zh) * | 2014-12-05 | 2015-06-03 |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用夜光低弹丝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83482A (zh) * | 2019-12-23 | 2020-04-10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发光功能的涤纶高强渔网丝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49096B (zh) | 2018-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80169B (zh) | 发红光长余辉荧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1798505B (zh) | 一种荧光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5970460B (zh) | 一种新型发光聚对苯二甲酸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15731A (zh) | 自发光聚酯短纤维的制造方法 | |
CN101165232A (zh) | 发光皮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49576A (zh) |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 |
CN106012273B (zh) | 一种弹性网布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4947230A (zh) | 一种夜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 |
CN105177748A (zh) | 一种有色阻燃闪光异形涤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34176A (zh) | 一种蓄能型长余辉发光纤维 | |
CN102086536A (zh) | 夜光锦纶纤维及其制作方法和其编织织物 | |
CN102560739A (zh) | 纺前着色并列复合弹性纤维 | |
CN106149096B (zh) | 一种高可视涤纶单丝的制备方法 | |
CN102485992A (zh) | 一种彩色夜光面料的加工工艺 | |
KR100259724B1 (ko) | 축광특성을 갖는 합성섬유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64803C (zh) | 高辉度夜光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编织织物 | |
CN101545170B (zh) | 一种奥力芬环保布的织造方法 | |
CN111041585A (zh) | 一种拒水聚酯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233334B (zh) | 一种高辉度复合夜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84569A (zh) | 一种蓄光纤维、其制造方法及蓄光织物 | |
CN110359123A (zh) | 一种复合型涤纶长丝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4342778B (zh) | 一种发光涤纶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5991A (zh) | 一种彩色夜光面料 | |
JP2000136438A (ja) | 高輝度夜光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5734717A (zh) | 蓄能发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蓄光纺织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3 Address after: 362200 Quan Annan Road, J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No. 586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Zhengyi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ngyuan Street office in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200 Quanzhou City Linkou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Jinjiang Huayu Weaving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