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0155B -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40155B
CN106140155B CN201510152432.9A CN201510152432A CN106140155B CN 106140155 B CN106140155 B CN 106140155B CN 201510152432 A CN201510152432 A CN 201510152432A CN 106140155 B CN106140155 B CN 106140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kinds
pentane
load capacity
hex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24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40155A (zh
Inventor
孙承林
顾彬
李先如
荣欣
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1524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40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40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0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40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0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以凝胶溶胶法制得的氧化铝为载体,以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主活性组分,以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及K、Na或者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助活性组分。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方法,以及该催化剂催化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具体应用条件。制烯烃的反应温度为450℃~600℃,反应压力为0.05~0.5MPa,液体体积空速为1h‑1~20h‑1,氢烃摩尔比为0.25~10:1。本发明所用的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烯烃选择性和很好的催化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车用汽油历来是世界各国炼油工业最重要的产品之一。高辛烷值汽油是由基础燃料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和少量添加剂调和而成的,其中高辛烷值调和组分的用量很大,占到了汽油总量的10%左右。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烷基铅是使用时间最长、最经济、最常用的汽油添加剂,但其毒性强、排出物污染环境,因此其使用受到限制。在我国,1998年开始停止生产70#汽油,全部生产90#及以上汽油。2003年实现了汽油的无铅化,到2005年则全面禁止含铅汽油的生产。所以无铅、高辛烷值、低蒸汽压、低烯烃和高含氧量的叔丁基甲醚(MTBE)成为了烷基铅的替代品作为辛烷值调和组分。这样的调和组分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汽油辛烷值,提高汽油产量,还能增加汽油的抗爆性能。
2005年,世界汽油用MTBE的年产能力约为2447×104t。但MTBE极易溶解于水中,主要由于地下和地上汽油贮罐的泄漏,美国在地下饮用水中越来越多的发现了MTBE。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MTBE也会造成水质恶臭,同时美国环保局已将MTBE列为人类可能的致癌物质。因此,从2006年开始,欧美国家就率先开始禁止用MTBE作为汽油调和组分。虽然在我国MTBE的生产仍在增加,MTBE在一定时期内仍为我国主要的汽油添加剂,但从长远看,随着国际上禁用MTBE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也会与国际接轨,逐渐禁止其在汽油中的应用。因此急需要寻找新的MTBE替代品。
烷基戊基(或己基)醚与甲基叔丁基醚相比,虽然辛烷值略低,但具有更低的水溶性,不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其毒性远低于MTBE,因此是生产无铅、含氧、高辛烷值汽油,改善汽油抗爆性能和环保性能,成为未来清洁汽油非常经济有效的理想调和组分。同时,C5~C6烃和含有C5~C6烃的混合烃类是石化和炼油行业的副产品,产自乙烯工程、炼油厂和天然气净化过程。预计2020年,中国的C5资源总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由于C5~C6烃类的沸点低,常温下极易挥发,既不是汽油组分,也不是液化石油气组分,因此在我国C5~C6烃90%用于裂解炉和蒸汽锅炉的廉价燃料,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将这些C5~C6烃类用于合成烷基戊基(或己基)醚产物,不仅可以为汽油调和组分开辟新来源,且可优化利用轻烃资源,提高石化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烷基戊基(或己基)醚中被研究最多的是甲基叔戊基醚(TAME)和乙基叔戊基醚(TAEE)。国外的TAME合成技术开发较早,1987年世界上第一套TAME工业装置在英国投产,之后遍布西欧和亚太地区等。国外主要的TAME工艺有芬兰的Nex TAME工艺、意大利Snamprogetti公司的DET工艺、美国CDTECH公司的CD Ethers工艺以及美国UOP公司的Ethermax工艺等。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齐鲁石化研究院和抚顺石油研究院等单位也开始了对TAME的研究,但还未有工业化装置。这些TAME的工艺主要是将来自FCC汽油中分离出的C5馏分(大量烯烃馏分)直接与甲醇醚化,因此对TAME的合成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醇醚化阶段,而几乎没有关于C5~C6烯烃的来源的研究。
中国专利CN103787843A、CN103143382A和CN102408316A公开了催化甲醇与异戊烯进行醚化合成甲基叔戊基醚的催化剂。中国专利CN101386568A和CN103787841A则提供了乙醇与异戊烯进行醚化合成乙基叔戊基醚的方法。这些专利中均采用烯烃直接与醇进行催化醚化,而并未涉及到烯烃的制备。
然而,FCC汽油中分离出的C5~C6馏分中除了烯烃外,还有大量的烷烃,而这些烷烃不能在TAME工艺中进行醚化,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但到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关于C5~C6烷烃脱氢催化剂及方法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将C5~C6烷烃转化为相应烯烃,使之能与甲醇醚化生成汽油调和组分的甲基戊基(或己基)醚,使得C5~C6烃类能得到更充分利用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能进一步优化利用轻烃资源,提高石化企业经济效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对戊烷或者己烷脱氢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对戊烷或者己烷脱氢有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负载金属活性组分:
氧化铝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并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结构导向剂;
负载的金属组分为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主活性组分,以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及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助活性组分。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可通过下述途径得到:
a)将0.1~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氨水溶液逐滴加入到0.1~2mol/L的铝盐溶液中,形成沉淀,直至铝盐溶液的PH为8~9,抽滤、洗涤至滤液PH=7,得到凝胶,其中铝盐为氯化铝、硝酸铝或硫酸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b)将步骤(a)中得到的凝胶用H+离子浓度为0.5~3mol/L的酸胶溶,得到溶胶,其中酸为盐酸、硝酸或者硫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加酸量为摩尔比H+/Al=0.1~1.0:1,且所得溶胶的氧化铝固含量为10%~30%;
c)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胶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其中六次甲基四胺与Al的摩尔比为0.5~4:1,之后将溶胶转入水热釜中于80~180℃老化2~24小时,之后转出于120℃烘干,得到氧化铝前驱体;
d)将步骤(c)中得到的氧化铝前驱体于马弗炉中500℃~900℃焙烧2~8小时,得到焙烧后的氧化铝,其比表面积为100m2/g~450m2/g;
e)将步骤(d)中得到的焙烧后的氧化铝用真空等体积浸渍法浸渍活性组分,并于80℃抽真空干燥,之后于马弗炉中500℃~650℃焙烧2~6小时,其中负载的金属组分为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主活性组分,以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及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助活性组分,得到催化剂组合物;
f)将步骤(e)中得到的催化剂组合物在温度450~650℃用水蒸气脱氯0.5~12小时,其中水蒸气与氮气体积比为0.1~2:1,之后经120℃烘干,再在500℃~650℃条件下焙烧2~6小时,得到最终的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中各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如下:
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1%~4.0%,较好为0.5%~2%;
金属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2%~7.0%,较好为0.5%~5.0%;
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3.0%,较好为0.2%~1.5%。
金属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与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的重量比为0.25~6:1,较好为0.5~4:1。
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与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的重量比为0~2.0:1,较好为0.3~1.5:1。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贵金属Pt对应的化合物为氯铂酸,Pd对应的化合物为氯化钯,Rh对应的化合物为氯化铑,Ru对应的化合物为氯化钌。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金属Cr、Ce、In、Sn、Mo对应的化合物为可溶性氯化物或硝酸盐。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对应的化合物为可溶性氯化物或硝酸盐。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应用,包括先将催化剂前驱体在氢气条件下,温度为450~600℃下预还原2~8小时,得到戊烷或己烷脱氢催化剂,其中氢气气体空速较好为500~2500h-1。之后泵入戊烷或己烷,气化后与氢气混合,在氢气存在下,与催化剂进行气固接触反应。反应方式为固定床连续流动形式,气体流量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反应器为不锈钢材质,内径12mm,长度550mm。反应压力为0.05-0.5MPa,反应温度为450-600℃之间,采用电加热,温度自动控制。反应原料戊烷或者己烷通过高压液相泵泵入反应器,原料流量通过液相泵控制,液体体积空速1~20h-1,氢气与烷烃的摩尔比为0.25~10。反应的液相产物经过循环冷凝水变为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并每隔一定时间取样,用电位滴定-溴价分析方法(0.25M的溴化钾-溴酸钾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采用铂指示电极和玻璃参比电极的电位滴定仪记录滴定终点,通过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溴价)测定液体产物中的烷烃的溴价转化率,气相产物用气相色谱Agilent 7890(HP-Al2O3/KCl毛细管填充柱,FID检测器)在线分析。
15.9808:每100g样品转换成溴的克数的系数
Vt:滴定样品所消耗的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V0:滴定空白样品所消耗的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相当于溴的摩尔浓度,mol/L
W:样品重量,g
本发明得到的催化剂,以凝胶溶胶法制备的氧化铝为载体,负载其他金属活性组分,并通过水蒸汽脱氯的方法来增加催化剂稳定性。将该催化剂用于戊烷或己烷的脱氢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3中所述氧化铝载体I~III的XRD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3中所述氧化铝载体I~III的N2物理吸附曲线和孔径分布图;
图3为实施例8~11中,A、B、C和D四种催化剂催化正己烷脱氢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纵坐标为己烷转化率,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小时(h);
图4为实施例10中,反应后的催化剂C的热重曲线,纵坐标为重量,单位为毫克(mg),横坐标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图5为A、B、C和D四种催化剂催化正戊烷脱氢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横坐标为戊烷转化率,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小时(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氧化铝载体I制备
将0.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逐滴加入100mL 1.0mol/L的硝酸铝溶液中直至铝盐溶液的PH为8,形成沉淀,并抽滤、洗涤至滤液PH为7,得到氢氧化铝凝胶,将该凝胶用1.0mol/L的硝酸胶溶,所加酸量为H+/Al=0.25,得到溶胶,再加入15克六次甲基四胺,之后将溶胶转入水热釜中于140℃老化10小时,之后转入烧杯于120℃烘干,并于马弗炉中800℃焙烧4小时,得到焙烧后的氧化铝载体I。
实施例2氧化铝载体II制备
将1.0mol/L的氨水溶液逐滴加入200mL 0.5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直至铝盐溶液的PH为8,形成沉淀,并抽滤、洗涤至滤液PH为7,得到氢氧化铝凝胶,将该凝胶用0.5mol/L的盐酸胶溶,所加酸量为H+/Al=0.3,得到溶胶,再加入18克六次甲基四胺,之后将溶胶转入水热釜中于145℃老化8小时,之后转入烧杯于120℃烘干,并于马弗炉中650℃焙烧4小时,得到焙烧后的氧化铝载体II。
实施例3氧化铝载体III制备
将2.0mol/L的氨水溶液逐滴加入200mL 0.5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直至铝盐溶液的PH为8,形成沉淀,并抽滤、洗涤至滤液PH为7,得到氢氧化铝凝胶,将该凝胶用0.5mol/L的硫酸胶溶,所加酸量为H+/Al=0.5,得到溶胶,再加入32克六次甲基四胺,之后将溶胶转入水热釜中于130℃老化18小时,之后转入烧杯于120℃烘干,并于马弗炉中550℃焙烧4小时,得到焙烧后的氧化铝载体III。
实施例4催化剂制备1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氧化铝载体I研磨,筛分,得到20~30目的颗粒。称取10克该氧化铝颗粒,等体积浸入6毫升含有0.5克氯化钌和0.9克硝酸铈的水溶液中,于80℃烘干,之后于600℃焙烧4小时,之后在500℃用水蒸气脱氯4小时,N2作为稀释气,其中水蒸气与氮气的摩尔比为0.5,得到的催化剂组分的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Ru2.5%,Ce 3.9%,记为催化剂A。
实施例5催化剂制备2
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氧化铝载体II研磨,筛分,得到20~30目的颗粒。称取10克该氧化铝颗粒,等体积浸入6毫升含有0.3克氯化钌、0.8克氯化亚锡和0.5克硝酸镁的水溶液中,于80℃烘干,之后于550℃焙烧6小时,得到的催化剂组分的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Ru1.5%,Sn 5.0%,Mg 0.8%,记为催化剂B。
实施例6催化剂制备3
将实施例3中得到的氧化铝载体III研磨,筛分,得到20~30目的颗粒。称取10克该氧化铝颗粒,等体积浸入6毫升含有0.25克氯铂酸、1.0克氯化亚锡和0.4克硝酸钾的水溶液中,于80℃烘干,之后于540℃焙烧4小时,得到的催化剂组分的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Pt1.2%,Sn 6.3%,K 1.5%,之后将催化剂在480℃用水蒸气脱氯8小时,N2作为稀释气,其中水蒸气与氮气摩尔比为1.0,记为催化剂C。
实施例7催化剂制备4
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氧化铝载体II研磨,筛分,得到20~30目的颗粒。称取10克该氧化铝颗粒,等体积浸入6毫升含有0.2克氯化铑、0.6克硝酸铬和0.5克氯化镁的水溶液中,于80℃烘干,之后于580℃焙烧4小时,得到的催化剂组分的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Rh1.0%,Cr 1.3%,Mg 1.3%,之后将催化剂在500℃用水蒸气脱氯4小时,N2作为稀释气,其中水蒸气与氮气的摩尔比为0.5,记为催化剂D。
实施例8~11催化己烷脱氢反应的性能评价
称取1.26克(1.5mL)催化剂,装入反应器,在H2条件下,升温至530℃,还原6小时,GHSV=2000h-1。之后开始泵入正己烷,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530℃,压力0.2MPa,正己烷的液时体积空速为5h-1,H2与正己烷的摩尔比为2。在维持各催化剂的己烷转化率20%以上的条件下,考察各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反应结束后对催化剂进行热重分析,考察其积炭结果。催化剂A、B、C和D催化正己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见图2,反应结果及反应后的催化剂积炭量(积炭量按300~600℃之间失重计算)见表1,其中反应后的催化剂C的热重曲线见图3。
表1催化剂A、B、C和D催化正己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结果
实施例12~15催化正戊烷脱氢反应的性能评价
称取1.26克(1.5mL)催化剂,装入反应器,在H2条件下,升温至550℃,还原4小时,GHSV=1500h-1。之后开始泵入正戊烷,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550℃,压力0.1MPa,正戊烷的液时体积空速为2h-1,H2与正戊烷的摩尔比为2。在维持各催化剂的戊烷转化率20%以上的条件下,考察各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反应结束后对催化剂进行热重分析,考察其积炭量。催化剂A、B、C和D催化正戊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见图4,反应结果及反应后的催化剂积炭量(积炭量按300~600℃之间失重计算)见表2。
表2催化剂A、B、C和D催化正戊烷脱氢反应的转化率结果
综上可见,催化剂C在催化正己烷或正戊烷脱氢制烯烃过程中,其稳定性最好,且积炭量少。在所评价反应中,维持己烷和戊烷转化率20%以上的条件下,催化剂C催化己烷和戊烷脱氢的寿命分别为500小时和160小时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Claims (13)

1.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a)将0.1~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氨水溶液逐滴加入到0.1~2mol/L的铝盐溶液中,形成沉淀,直至铝盐溶液的PH为8~9,抽滤、洗涤至滤液PH=7,得到凝胶,其中铝盐为氯化铝、硝酸铝或硫酸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b)将步骤(a)中得到的凝胶用H+离子浓度为0.5~3mol/L的酸胶溶,得到溶胶,其中酸为盐酸、硝酸或者硫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加酸量为摩尔比H+/Al=0.1~1.0:1,且所得溶胶的氧化铝固含量为10%~30%;
c)在步骤(b)中得到的溶胶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其中六次甲基四胺与Al的摩尔比为0.5~4:1,之后将溶胶转入水热釜中于80~180℃老化2~24小时,之后转出于120℃烘干,得到氧化铝前驱体;
d)将步骤(c)中得到的氧化铝前驱体于马弗炉中500℃~900℃焙烧2~8小时,得到焙烧后的氧化铝,其比表面积为100m2/g~450m2/g;
e)将步骤(d)中得到的焙烧后的氧化铝用真空等体积浸渍法浸渍活性组分,并于80℃抽真空干燥,之后于马弗炉中500℃~650℃焙烧2~6小时,其中负载的金属组分为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主活性组分,以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及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助活性组分,得到催化剂组合物;
f)将步骤(e)中得到的催化剂组合物在温度450~650℃用水蒸气脱氯0.5~12小时,其中水蒸气与氮气体积比为0.1~2:1,之后经120℃烘干,再在500℃~650℃条件下焙烧2~6小时,得到最终的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
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负载金属活性组分:
氧化铝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并以六次甲基四胺作为结构导向剂;
负载的金属组分为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主活性组分,以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及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作为助活性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各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如下:
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1%~4.0%;
金属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2%~7.0%;
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各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如下:
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为0.5%~2%;
金属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5%~5.0%;
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以元素的重量计为0.2%~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贵金属Pt对应的化合物为氯铂酸,Pd对应的化合物为氯化钯,Rh对应的化合物为氯化铑,Ru对应的化合物为氯化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金属Cr、Ce、In、Sn、Mo对应的化合物为可溶性氯化物或硝酸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对应的化合物为可溶性氯化物或硝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与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的重量比为0.25~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Cr、Ce、In、Sn、M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与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的重量比为0.5~4:1。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与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的重量比为0~2.0: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K、Na或者碱土金属Mg、Ca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与贵金属Rh、Ru、Pt或Pd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负载量的重量比为0.3~1.5:1。
12.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可用于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具体应用方法为,将催化剂在H2氛围下,于450℃~600℃预还原2~8小时,氢气体积空速为500h-1~2500h-1,之后通入戊烷或己烷,并在氢气存在下进行接触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的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0℃~600℃,反应压力为0.05~0.5MPa,戊烷或己烷的液体体积空速为1h-1~20h-1,氢烃摩尔比为0.25~10:1。
CN201510152432.9A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140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432.9A CN106140155B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52432.9A CN106140155B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0155A CN106140155A (zh) 2016-11-23
CN106140155B true CN106140155B (zh) 2019-03-15

Family

ID=5733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2432.9A Active CN106140155B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40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201906807B (en) * 2018-11-21 2020-07-29 Indian Oil Corp Ltd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dehyd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06872A (ja) * 1992-02-13 1994-08-04 アモコ・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炭化水素脱水素用の触媒及び方法
CN1032678C (zh) * 1992-12-21 1996-09-04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饱和烃类脱氢用催化剂
CN1317189C (zh) * 2005-01-11 2007-05-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中孔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1623633A (zh) * 2009-08-17 2010-01-13 清华大学 用于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90418A (zh) * 2014-08-19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用于低碳烷烃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氧化铝载体老化温度对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訾仲岳等;《工业催化》;20130131;第21卷(第1期);第30-34页 *
訾仲岳等."氧化铝载体老化温度对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工业催化》.2013,第21卷(第1期),第30-3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0155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4922B (zh) 用于丙烷脱氢制备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6215972B (zh) 一种合成气一步转化制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IANG et al. Effect of demineralization on lignite structure from Yinmin coalfield by FT-IR investigation
CN105728020B (zh) 一种核壳型碳化铁催化剂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 of zinc addition on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tSnK/γ-Al2O3 catalyst for isobutane dehydrogenation
CN103055857A (zh) 用于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8011B (zh) 烷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8376B (zh) 抗烧结低碳烷烃脱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7712B (zh) 混合c3/c4烷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929B (zh) 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055856B (zh) 低碳烷烃脱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6046B (zh) 一种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Hu et al. Bimetallic Au-Li/SAC catalysts for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
Zhang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Sn and K promoters on supported platinum catalyst for isobutane dehydrogenation
CN102091629A (zh)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
CN106140155B (zh) 一种戊烷或己烷脱氢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32264A (zh) 一种甲醇制烯烃中微量乙炔选择加氢方法
CN105582922B (zh) 用于低碳烷烃脱氢的催化剂
CN103028400B (zh) 选择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2920B (zh) 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4588008A (zh) 饱和烷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2261A (zh) 一种甲醇制烯烃装置中微量乙炔的选择加氢方法
CN103566933B (zh) 一种醋酸酯加氢制乙醇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2263A (zh) 甲醇制烯烃装置中微量乙炔的选择加氢方法
CN104941638A (zh) 一种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