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组合物技术方案如下:
柴胡1-3份、葛根2-4份、黄芩1-3份、石膏3-5份、青蒿2-4份、白芍1-3份、炙甘草0-2份。
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柴胡2份、葛根3份、黄芩2份、石膏4份、青蒿3份、白芍2份、炙甘草1份。
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上七味药材,将柴胡、青蒿提取挥发油,提取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黄芩置沸水杀酶,再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共煎煮,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0(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加入挥发油、聚山梨酯80、山梨酸钾、阿司帕坦,并加水调整总量,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中,柴胡、青蒿加6-10倍量水,水蒸气蒸馏4-6小时,获得挥发油。
上述制备方法中,石膏先煎10-50分钟,黄芩煮沸杀酶10分钟后,加柴胡、青蒿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及其余药材,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上述制备方法中,浓缩为减压浓缩,温度为60-90℃。
上述制备方法中,挥发油和聚山梨酯80以质量比1∶(2-4)比例混合,山梨酸钾用量0.2%-0.3%(W/V)。
上述制备方法中,阿司帕坦用量为0.15-0.2%(W/V)。
上述制备方法中,柴胡、青蒿加6倍量水,水蒸气蒸馏4小时,获得挥发油。
上述制备方法中,石膏先煎30分钟,黄芩煮沸杀酶10分钟后,加柴胡、青蒿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及其余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上述制备方法中,浓缩为减压浓缩,温度为70℃。
上述制备方法中,挥发油和聚山梨酯80以质量比1∶3比例混合,山梨酸钾用量优选0.27%(W/V)。
上述制备方法中,阿司帕坦用量为0.15%(W/V)。
本发明的优点:
本组合物以柴胡、葛根为君药,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解表透热,葛根,性凉、气平、味甘,清热解表、解肌止痛,二药针对外感风热之邪共为君药;黄芩清上焦热邪、石膏泻阳明之火、生津止渴、青蒿解表透热,助君药清热解表作用,共为臣药;白芍、甘草二药酸甘化阴,防热邪伤阴,且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功,为佐使之品。全方共奏辛凉透表,解肌清热,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症见发热、头痛等。
本发明组合物是针对外感风热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治疗小儿及成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所致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组合物治疗30对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研究,研究将60例风热感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口服本组合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开灵口服液,疗程3d;评价本组合物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开始退热时间本组合物为2.69±1.32小时,清开灵口服液为4.17±4.31小时,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体温恢复平均时间方面,本组合物为20.13±4.3小时,清开灵口服液组为39.87±8.6小时。
结论:本组合物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疗效确切,在总有效率、开始退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三个指标方面显著优于清开灵口服液,且无不良事件发生。
药理、毒理研究也证明,本发明组合物治疗风热感冒,在主要疗效指标: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菌方面,整体评价优于阳性对照药清开灵口服液。急毒和长毒试验,证明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6倍量水,提取4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3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10倍量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3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27%(W/V)、阿司帕坦0.15%(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2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6倍量水,提取6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1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10倍量水共煎煮一次,2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2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27%(W/V)、阿司帕坦0.15%(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3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10倍量水,提取4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3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6倍量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4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27%(W/V)、阿司帕坦0.15%(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4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6倍量水,提取6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5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8倍量水共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3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2%(W/V)、阿司帕坦0.2%(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5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10倍量水,提取4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2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10倍量水共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2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27%(W/V)、阿司帕坦0.15%(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6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8倍量水,提取5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3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8倍量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4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3%(W/V)、阿司帕坦0.2%(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7
制法:以上七味,将柴胡、青蒿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加8倍量水,提取5h),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膏加水先煎40分钟,黄芩置沸水杀酶10分钟,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其余三味加6倍量水共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1g药材/ml(相对密度约1.09,60℃),离心,取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60℃),加水至1000ml,二次离心。将挥发油(按挥发油∶聚山梨酯80=1∶3混合,搅拌均匀)、山梨酸钾0.2%(W/V)、阿司帕坦0.15%(W/V)加入药液中,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冷藏静置24h,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第一部分本发明组合物合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1.挥发油提取条件筛选
1.1加水量考察
按处方比例称取柴胡100g、青蒿150g,分别加6倍量水、8倍量水、10倍量水,按挥发油测定甲法操作,以提油量为指标,直至挥发油不再增加为止,结果表明,加水量对挥发油提取率无明显影响。
1.2提油时间考察
按处方比例称取柴胡100g、青蒿150g,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记录不同时间的挥发油量,直至挥发油不再增加为止,结果提取4小时以后,挥发油的量不再增加。
2.水提取条件预实验
处方:柴胡6g,葛根9g,黄芩6g,石膏12g,青蒿9g,白芍6g,炙甘草3g。
2.1预试验
按4倍处方量称取药材,平行两份。柴胡、青蒿先提取挥发油(加6倍量水提取4h),滤过保留药渣;石膏先煎30分钟,黄芩煮沸杀酶10分钟,加柴胡、青蒿药渣及其余药材,加水至10倍量,提取3次,每次1小时,每次提取液分开保留,测定黄芩苷转移率、得膏率。结果见表1-1。
表1-1 水提工艺预试验
从结果可知,10倍水提取3次,黄芩苷转移率可达到90%左右,得膏率可达28%,其中第三次提取液黄芩苷转移率仅占4%,得膏率仅占3%,表明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前二次提取液中。
2.2最佳提取工艺考察
2.2.1正交试验考察及方差分析
为得到最佳工艺,在预试验基础上选取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每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1-2。
表1-2 因素水平表
按5倍处方量称取药材。柴胡、青蒿先提取挥发油(加6倍量水提取4h),滤过保留药渣;石膏先煎30分钟,黄芩煮沸杀酶10分钟,加柴胡、青蒿药渣及其余药材,根据因素水平表安排试验,选用黄芩苷转移率、得膏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将两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定为80%、20%。
综合评分(%)=黄芩苷转移率×80/最大转移率+得膏率×20/最大得膏率。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1-3,方差分析见表1-4。
表1-3 正交试验结果
表1-4 方差分析表
结果分析:由正交试验数据直观分析可知,以综合评分为指标,影响因素顺序为B>A>C,即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B因素均有极显著性影响,C因素无显著性影响,从以上结果确定柴胡等药材的提取工艺为A3B3C1:即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小时。由正交试验和预试验数据,煎煮次数为显著影响因素,但第二次煎煮之后,有效成分基本转移完全,第三次煎煮液中,有效成分转移及出膏已经很少,相比较于前两次可以忽略。为节省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宜定为2次。综上所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0小时。
3.药液纯化工艺研究
3.1水提液浓缩工艺考察
浓缩是中药制剂原料成型前处理的重要单元操作。中药水提液常用的浓缩方法主要有常压浓缩和减压浓缩。常压浓缩是料液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浓缩的方法。该方法设备简单,但对热敏性有效成分破坏较多,应用较少;减压浓缩是在密闭的容器内,抽真空降低内部压力,使料液的沸点降低而进行浓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热敏性有效成分破坏损失,并能不断排除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回收溶剂,应用较普遍。现采用减压浓缩,并对浓缩温度进行考察,以优选浓缩工艺条件。
取水提液适量,分别于60、70、80、90℃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真空度-0.09~-0.095MPa。)至相对密度1.09(60℃测),并加水至1g药材/ml浓度,记录不同温度下所用浓缩时间。取样适量,测定黄芩苷转移率,结果见表1-5。
表1-5 减压浓缩工艺考察数据
试验结果表明,减压浓缩温度对黄芩苷转移率影响较大;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浓缩时间缩短。综合考虑黄芩苷转移率和浓缩效率,确定减压浓缩温度为70℃。
3.2去杂工艺筛选
口服液应澄清,为除去杂质,试验对纯化工艺进行了筛选、优化,最终确定了纯化工艺。
试验过程: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g药材/ml、2g药材/ml两种浓度,分别进行5000rpm×15min离心、60%醇沉、70%醇沉处理。
离心液,取上清液加水至离心前药液体积,混匀即可;醇沉液,醇沉24小时后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加水至醇沉前药液体积,混匀。比较不同纯化工艺中黄芩苷转移率、出膏率、pH及冰箱冷藏7天(4℃)后的稳定性,见表-6。
表1-6 纯化工艺筛选结果表
由以上结果比较可知,相同药液浓度条件下,离心法对黄芩苷含量及出膏率影响较小,且稳定性较好,因此选用离心法进行药液纯化。
4.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4.1挥发油加入方式
本方含少量挥发油,约为成品的0.04%,与水提药液不相容,拟加少量聚山梨酯80,使其与药液混合均匀。为使挥发油加入药液后仍保持澄清,对聚山梨酯80用量进行了筛选,取相同量挥发油加不同量聚山梨酯80,并加水至同样体积,搅拌均匀,观察效果,并考察灭菌后效果,见表1-7。
表1-7 挥发油加入方式考察表
根据试验结果,聚山梨酯80用量为挥发油的2倍、3倍或者4倍(W/W)均可,3倍时效果较好,故选取挥发油和聚山梨酯80以1∶3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加入药液中即可。
4.2防腐剂种类及用量选择
药液中含有聚山梨酯80,拟选择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相对于其他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与聚山梨酯80的络合作用较小,尤其适合在含有聚山梨酯80的液体制剂中使用。
合剂通则要求山梨酸使用量需小于0.3%;而本品聚山梨酯80溶液中,山梨酸用量不小于0.2%方有防腐作用。综合考虑防腐要求,选择山梨酸钾使用量为0.27%(以山梨酸计约为0.2%)。
4.3矫味剂的选择及用量
4.3.1矫味剂的选择
本品药材提取物中含有挥发油,气芳香、味辛凉,苦、涩,如不加矫味剂,则可能影响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和顺应性,从而影响到药品的治疗效果。因此,需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剂,我们拟选择常用的阿司帕坦为本品的甜味剂。阿司帕坦俗称蛋白糖,是新型高效的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甜味与蔗糖相近,在pH3~5环境下稳定,在食品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据文献报道,阿司帕坦具有低热、高甜、无毒、不致肥胖、不引起龋齿等优点,使用安全可靠。
另外,口服液中也常用氯化钠作为矫味剂,将溶液调到略咸,以消除不良味道,我们在此也考察氯化钠的矫味效果。
4.3.2矫味剂的用量
为了改善口服液的口感,我们在药液中加入不同量的阿司帕坦或者氯化钠,用不同口感的人员进行试验,评分标准为:1分,不能接受;2分,不大能接受;3分,勉强接受;4分,能接受;5分,比较喜欢。选取3个样品,请10人评分,具体见表1-8。
表1-8 矫味剂选择表
结果分析:结合口味评分结果,选择阿司帕坦作为矫味剂,用量为0.15%(W/V)。
第二部分药效学试验结果
1试验目的观察本发明组合物的有效性。
2.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按照实施例1制备(二次离心后,离心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25(60℃),浓缩液减压干燥(60℃),粉碎,再喷入挥发油,装入密闭容器中)干浸膏;性状:棕黄色粉末。临床人用量为9.6g干膏/60kg/d。
1.2阳性对照药
1.2.1利巴韦林颗粒:性状:白色颗粒。规格:50mg/袋。
1.2.2阿莫西林胶囊:规格:0.5g/粒。
1.2.3阿斯匹林肠溶片:规格:0.1g/片;性状:肠衣溶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1.2.4柴葛解肌汤古方按古法制备。
1.2.5清开灵口服液:规格:10ml/支。
1.3试验动物
1.3.1小鼠:体内抗病毒体重为14±1g,体内抑菌试验体重为18±1g,其他试验用20±2g。
1.3.2家兔:雌雄各半,普通级,体重2.0~2.5kg。
1.4细菌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26003)-80℃冰箱保存。
1.5病毒毒株
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副流感病毒仙台株,-80℃冰箱保存。
1.6试验试剂及仪器
配备相应的试剂及仪器。
2.方法及结果
2.0剂量设计
2.0.1本发明组合物干膏:人临床用量为9.6g干膏/60kg体重/d,即0.16g干膏/kg体重/d;小鼠试验用量为1.76g干膏/kg/d;家兔试验用量为0.48g干膏/kg/d。
2.0.2利巴韦林颗粒:人临床用量为450mg/60kg/d,换算成小鼠等效剂量为82.5mg/kg。
2.0.3阿莫西林胶囊:人临床用量为2.0g/60kg,试验时换算成小鼠等效剂量为370mg/kg/d。
2.0.4阿司匹林肠溶片:根据本试验室常规用量,小鼠用量为300mg/kg/d、家兔用量为100mg/kg/d。
2.0.5古方组:柴葛解肌汤与本方折合原药材用量相等。
2.0.6清开灵口服液:人临床用量为60ml/60kg/d,试验时换算成小鼠等效剂量为11ml/kg/d,家兔等效剂量为3ml/kg/d。
2.1解热试验(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
内毒素配置:试验前配置成250ng/ml/kg剂量。
家兔的选择:家兔进入实验室后,分别在试验前2天及试验当天晨测基础肛温,选择三次基础肛温值在38.0~39.0℃之间且每次波动在0.3℃以内的家兔用于试验。
试验方法:取体温合格的家兔,根据试验当天基础肛温值均匀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古方对照组、清开灵口服液对照组及本发明组合物组,每组6只。各给药组按5ml/kg灌胃给药1次,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情况下灌胃蒸馏水。灌胃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体重值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1ml/kg进行造模。分别测定造模后1h、2h、3h、4h的肛温,以不同时间肛温与基础肛温之差值为体温变化的指标,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体温检测完后,处死家兔,取下丘脑,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各组家兔下丘脑中PGE2、AVP和cAMP的含量。
表2-1结果显示: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上,阿司匹林组、本发明组合物组在造模后1h、2h、3h对家兔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古方组、清开灵组未见显著性差异。
表2-1 本发明组合物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体温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
2.2镇痛试验(对热板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
动物筛选:取雌性小鼠体重20±2g,每次放1只在热板上,自放入到出现舔足所需的时间(秒)做为该鼠的正常痛阈值。凡舔足时间小于5秒、大于30秒或跳跃者弃之不用。重复测定动物正常痛阈值,取2次痛阈值的均值做为该鼠给药前的痛阈值。
试验方法:取合格小鼠,按痛阈值均匀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古方对照组、清开灵对照组及本发明组合物,每组10只。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2-2 本发明组合物对热板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
与自身给药前比较:*P<0.05;**P<0.01。
表2-2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小鼠痛阈值明显升高,其中本发明组合物给药后1h、2h、3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古方组、清开灵组药后1小时有显著性差异,药后2、3小时未见显著性差异。说明柴葛口服液中剂量组比清开灵组镇痛时间更持久,且镇痛强度优于古方和清开灵。
2.3抗炎试验(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对照组、古方对照组、清开灵口服液对照组及本发明组合物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按0.2ml/10g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给药蒸馏水灌胃。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液体0.1ml/10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随即腹腔注射1%的醋酸0.2ml/只,20分钟后脱臼处死动物,用6ml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反复轻揉腹部20次,吸出洗涤液4ml,3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于630nm处测光密度值,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2-3 本发明组合物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2-3结果显示:本发明组合物组、阿司匹林组、古方组、清开灵组能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2.4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
取ICR小鼠按体重等级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对照组、清开灵口服液对照组、本发明组合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以15个LD50流感病毒液(FM1)滴鼻感染,每只35ul。感染当天开始给药,每次按0.2ml/10g体重灌胃,每天1次,连续4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蒸馏水灌胃。第5天给药1小时后称重、眼眶取血,分离血清,解剖,称肺重,计算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结果采用组间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肺指数=肺湿重(g)/体重(g)
表2-4 本发明组合物对流感病毒感染正常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4结果显示:利巴韦林组、古方组、本发明组合物组能降低流感病毒感染正常小鼠肺炎模型的肺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清开灵组未见显著性差异。
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
感染菌液的制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液中,37℃培养16小时。细菌比浊浓度为9×108个细菌/ml。
动物感染及分组:取ICR小鼠,按体重等级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阿莫西林对照组、古方对照组、清开灵对照组、本发明组合物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组后各给药组灌胃给药,0.2ml/10g,1次/日,连续3天,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情况下给蒸馏水。第3天给药前1小时各组动物腹腔注射9×108个菌/ml的菌液,0.2ml/只进行造模。感染后每日观察动物的死亡情况,连续14天,记录死亡数,计算死亡率、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及生命延长率。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死亡率=死亡数/动物总数
表2-5 本发明组合物对金葡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2-5结果显示: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正常小鼠2周内,模型组动物死亡率为90%,平均存活天数为2.55天;阿莫西林组、本发明组合物组、古方组、清开灵组动物的死亡数均明显降低,各组均能明显延长感染小鼠存活天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本发明组合物组作用均优于清开灵组。
3.结论
综上,本发明组合物治疗风热感冒,在主要疗效指标: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菌方面,整体评价优于阳性对照药清开灵口服液,该药的上市可为风热感冒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更好的选择,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