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0881A -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0881A
CN106120881A CN201610701643.8A CN201610701643A CN106120881A CN 106120881 A CN106120881 A CN 106120881A CN 201610701643 A CN201610701643 A CN 201610701643A CN 106120881 A CN106120881 A CN 106120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ke
roof panel
base plate
supporting device
build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16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国荣
杨砚宗
郭星宇
王克文
毛明强
宋继庭
董科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k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k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k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ka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16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0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0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5/00Straightening, lifting, or lowering of foundation structures or of constructions erected on found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包括保护桩、桩顶平台以及顶撑装置;所述保护桩穿过建筑物底板的压桩孔并插设于建筑物底板下方的土层中;所述桩顶平台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桩的顶端;所述顶撑装置的顶端顶撑所述桩顶平台,所述顶撑装置的底端顶撑于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上表面。本发明的优点是,沉降限位组件和保护桩使得原工程桩截断后,原工程桩承担的荷载有效转移,避免结构突然、快速下沉,保证结构的安全;顶撑装置可对未截断的原工程桩进行反压,主动实现沉降调节,最终达到纠偏加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80年代开始到上世纪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兴建了大量高层建筑。由于地层分布复杂,或地基加固处理不当,高层建筑倾斜的情况屡有出现。建筑纠偏技术在我国虽较成熟,但主要是针对低层或多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自重大,且往往采用桩基础,纠偏难度很大,风险较高。
对倾斜建筑采取迫降进行纠偏的常规方法有:①截桩法迫降将桩顶部截断,使上部结构沉降,该方法沉降速度快,但是风险较大;②桩端桩侧高压射水法迫降,该方法施工周期长,并且难以控制纠偏沉降量,工期不可控。因此具有低风险、可控制、满足工期要求且能有效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新型纠偏加固工艺待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该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通过顶撑装置以及沉降限位组件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降速率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包括保护桩、桩顶平台以及顶撑装置;所述保护桩穿过建筑物底板的压桩孔并插设于所述建筑物底板下方的土层中;所述桩顶平台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桩的顶端;所述顶撑装置的顶端顶撑所述桩顶平台,所述顶撑装置的底端顶撑于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上表面。
还包括沉降限位组件,所述沉降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横梁以及至少两根锚杆;所述限位横梁的中部搭设于所述桩顶平台的上方;两根所述锚杆对称设置于所述保护桩两侧,所述锚杆上端经调节螺母与所述限位横梁连接、下端锚固于所述建筑物底板中。
所述限位横梁和所述桩顶平台之间设置有一段钢柱。
所述桩顶平台由钢梁制成;所述桩顶平台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保护桩的顶端。
所述顶撑装置为千斤顶,顶撑装置的数目为二,两个所述顶撑装置对称分布于所述保护桩的两侧。
所述保护桩与所述建筑物底板下方的原工程桩间隔布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1)沉降限位组件和保护桩使得原工程桩截断后,原工程桩承担的荷载有效转移,避免结构突然、快速下沉,保证结构的安全;(2)顶撑装置可对未截断的原工程桩进行反压,主动实现沉降调节,最终达到纠偏加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标记1-15分别为:保护桩1、桩顶平台2、顶撑装置3、沉降限位组件4、建筑物底板5、压桩孔6、限位横梁7、锚杆8、螺母9、钢柱10、纠偏加固装置11、原工程桩13、截断处14、原工程桩15。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包括:保护桩1、桩顶平台2、顶撑装置3以及沉降限位组件4。
在使用时,保护桩1穿过建筑物底板5的压桩孔6并插设于建筑物底板5下方的土层中;保护桩1的顶端高于建筑物底板5的上表面;保护桩1和原工程桩间隔布置;桩顶平台2由钢梁制成,桩顶平台2沿水平方向焊接于保护桩1的顶端;桩顶平台2的最大宽度大于压桩孔6的直径;顶撑装置3设置于桩顶平台2和建筑物底板5之间,其顶端顶撑在桩顶平台2的下表面,顶撑装置3的底端于顶撑建筑物底板5的上表面;顶撑装置3用于向建筑物底板5施加向下的压力,以便促进建筑物的沉降。在本实施例中,顶撑装置3为千斤顶;顶撑装置3的数目为二,两个顶撑装置3对称分布于保护桩1的两侧。
沉降限位组件4用于将保护桩1同建筑物底板5之间进行连接;沉降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横梁7以及至少两根锚杆8;限位横梁7的中部搭设于桩顶平台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两根锚杆8对称分布于保护桩1两侧;两根锚杆8的下端锚固于建筑物底板5中;限位横梁7由钢梁制成,限位横梁7的两端开设有通孔,两根锚杆8分别穿过限位横梁7两端的通孔,每个锚杆8的顶端安装有调节螺母9;限位横梁7的中部搭设于桩顶平台2的上方。
限位横梁7可以沿锚杆8的轴线方向自由运动,锚杆8顶端的调节螺母9限制限位横梁7的最大高度。限位横梁7和桩顶平台2之间设置有一段钢柱10。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本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建筑物底板5上安装多个纠偏加固装置11,纠偏加固装置11包括保护桩1以及顶撑装置3;顶撑装置3一端顶撑在所述保护桩1顶部的桩顶平台2,其另一端顶撑在建筑物底板5的上表面。
具体的,在建筑物底板5上安装纠偏加固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建筑物底板5上开设压桩孔6;将保护桩1穿过压桩孔6并插设至建筑物底板5下方的土层,保护桩1的顶端高于建筑物底板5的上表面;将桩顶平台2固定安装至保护桩1的顶端;在桩顶平台2和建筑物底板5之间安装顶撑装置3。在本实施例中,桩顶平台2由钢梁制成,桩顶平台2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至保护桩1。
纠偏加固装置11还包括沉降限位组件4,沉降限位组件4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将两根锚杆8分别沿竖直方向安装于保护桩1两侧的建筑物底板5上;在桩顶平台2的上表面放置钢柱10;将限位横梁7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根所述锚杆8,限位横梁7位于桩顶平台2的上方,限位横梁7可以沿锚杆8竖向运动,钢柱10位于限位横梁7的正下方;在每个锚杆8的顶端安装调节螺母9,调节螺母9可以限制限位横梁7的最大高度。
(2)将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部分原工程桩13截断,原工程桩13截断后建筑物在向沉降较小的一侧沉降,从而减小建筑物的倾斜度;截断原工程桩13中,截断位置位于建筑物底板5下方1m~2m处,原工程桩13的截断处14的长度大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为了保证建筑物均匀沉降,对于原工程桩13进行间隔截断,同时将截断的原工程桩13的数目控制在原工程桩13总量的一半左右。
在建筑物沉降过程中,通过沉降限位组件4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速率;在建筑物沉降过程中,被截断的原工程桩13承受的载荷通过建筑物底板5、锚杆8、限位横梁7传递至保护桩1的顶端;此时通过调节锚杆8顶部的调节螺母9,可以调整限位横梁7的最大高度,进而调整建筑物的沉降范围以及沉降速率。沉降限位组件4可以使得建筑物的沉降过程处于可控状态,避免建筑物失去部分原工程桩13的支撑后建筑物突然快速下沉引发结构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建筑物纠偏回倾速率的预定值为1 mm ~3mm/d;当纠偏回倾速率小于预定值时,通过顶撑装置3借助保护桩1的抗拔力向建筑物底板5施加向下的压力,通过反压建筑物底板5,迫使原工程桩沉降;同时可以通过分别控制靠近截断的原工程桩13侧的顶撑装置3和靠近未截断的原工程桩15侧的顶撑装置3,分别增量控制原工程桩9和未截断的原工程桩15的沉降量;在使用顶撑装置3增加纠偏回倾速率的过程中,使用沉降限位组件4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速率,避免反压建筑物底板5导致沉降过大。
建筑物沉降到预定位置后,对所述原工程桩13的截断处14进行注浆加固,同时使用微膨胀混凝土对压桩孔6以及保护桩1进行封桩,恢复各结构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的优点为:(1)沉降限位组件4和保护桩使得原工程桩截断后,原工程桩承担的荷载有效转移,避免结构突然、快速下沉,保证结构的安全;(2)顶撑装置3可对未截断的原工程桩进行反压,主动实现沉降调节,最终达到纠偏加固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桩、桩顶平台以及顶撑装置;所述保护桩穿过建筑物底板的压桩孔并插设于所述建筑物底板下方的土层中;所述桩顶平台固定安装于所述保护桩的顶端;所述顶撑装置的顶端顶撑所述桩顶平台,所述顶撑装置的底端顶撑于所述建筑物底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限位组件,所述沉降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横梁以及至少两根锚杆;所述限位横梁的中部搭设于所述桩顶平台的上方;两根所述锚杆对称设置于所述保护桩两侧,所述锚杆上端经调节螺母与所述限位横梁连接、下端锚固于所述建筑物底板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横梁和所述桩顶平台之间设置有一段钢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平台由钢梁制成;所述桩顶平台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保护桩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装置为千斤顶,顶撑装置的数目为二,两个所述顶撑装置对称分布于所述保护桩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桩与所述建筑物底板下方的原工程桩间隔布置。
CN201610701643.8A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Pending CN106120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1643.8A CN106120881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1643.8A CN106120881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881A true CN106120881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80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1643.8A Pending CN106120881A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088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8742A (zh) * 2018-09-30 2018-12-1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截桩迫降纠倾结构、方法
CN109183867A (zh) * 2018-11-12 2019-01-11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
CN109653264A (zh) * 2018-12-24 2019-04-19 焦作大学 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
CN111424738A (zh) * 2020-04-16 2020-07-17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掏土联合冲水振捣迫降纠偏方法
CN112064521A (zh) * 2020-09-01 2020-12-11 四川华腾公路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释能法对桥墩垂直度偏位的加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3171A (ja) * 1996-04-04 1997-10-21 Shimizu Corp 杭の不同沈下修正方法
CN1177048A (zh) * 1997-07-23 1998-03-25 夏强 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405422A (zh) * 2001-08-17 2003-03-26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建筑物的限位迫降纠倾方法
CN103321260A (zh) * 2013-07-04 2013-09-25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
CN206034514U (zh) * 2016-08-23 2017-03-22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3171A (ja) * 1996-04-04 1997-10-21 Shimizu Corp 杭の不同沈下修正方法
CN1177048A (zh) * 1997-07-23 1998-03-25 夏强 倾斜建筑物可控纠偏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405422A (zh) * 2001-08-17 2003-03-26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建筑物的限位迫降纠倾方法
CN103321260A (zh) * 2013-07-04 2013-09-25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隔钻孔截桩纠倾方法
CN206034514U (zh) * 2016-08-23 2017-03-22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钦华 等: "工业厂房车间排架柱加固纠偏研究与应用", 《工业建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8742A (zh) * 2018-09-30 2018-12-1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截桩迫降纠倾结构、方法
CN109183867A (zh) * 2018-11-12 2019-01-11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非扰动可调节快速止倾方法
CN109653264A (zh) * 2018-12-24 2019-04-19 焦作大学 一种浅基础建筑物纠偏加固结构
CN111424738A (zh) * 2020-04-16 2020-07-17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掏土联合冲水振捣迫降纠偏方法
CN112064521A (zh) * 2020-09-01 2020-12-11 四川华腾公路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释能法对桥墩垂直度偏位的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881A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CN203145038U (zh) 格构柱式塔吊基础
CN108999226B (zh) 旋转移位框架结构建筑物纠倾法
CN108755377B (zh) 一种深水无覆盖层钢栈桥的施工方法
CN105002835B (zh) 明挖隧道下桥梁托换的方法
CN207294093U (zh) 一种大跨度钢桁架整体提升装置
CN111910660A (zh) 一种超高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99225B (zh) 旋转移位砖混结构建筑物纠倾法
CN110761328A (zh) 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
CN102864796B (zh) 一种适应填土地基沉降的建筑扩展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10593266B (zh) 一种重载通行条件下的基坑坡道加强支护结构施工方法
CN106193140A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
CN204690763U (zh) 长边坡护坡混凝土连续快速浇筑拉模体系
CN208534068U (zh) 一种发电厂房预制吊车梁架设的牵引滑移系统
CN102425123B (zh) 一种组合式防护棚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34514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装置
CN109706987B (zh)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内部顶升纠倾方法
CN210315224U (zh) 一种高墩翻模施工安全通道系统
Yang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ctification method in rectification of buildings
CN106013174A (zh) 一种基坑支护斜向支撑方法及斜向支撑结构
CN207122313U (zh) 隧道中隔墙施工模板及其施工装置
CN201722700U (zh) 塔式起重机基础结构
CN210714048U (zh) 一种自立式铁塔塔座纠偏装置
CN209958229U (zh) 一种用于提高贝雷梁临时支架跨度的体外预应力装置
CN209816876U (zh) 一种大角度高厚度坡面混凝土浇筑分格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