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8010B -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18010B
CN106118010B CN201610715338.4A CN201610715338A CN106118010B CN 106118010 B CN106118010 B CN 106118010B CN 201610715338 A CN201610715338 A CN 201610715338A CN 106118010 B CN106118010 B CN 106118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y material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zirconium
ester
cyclohexane dim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53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8010A (zh
Inventor
陈志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153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18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18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8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8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8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合金材料。所述PC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聚碳酸酯54.8~90.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5~61份;纤维状填料0~30份;其他助剂0~5.5份。本发明采用聚酯对PC合金进行改性,使获得的PC合金材料克服了现有PC合金材料的不足,其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特别适用于制成薄壁制品。

Description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机械强度高、耐冲击韧性好、尺寸稳定、电绝缘性好;但PC同时也有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耐溶剂性差,在溶剂和碱性环境下易发生应力开裂和溶胀,对缺口的敏感性较大,加工时容易发生应力开裂,且加工温度较高。选择特殊聚酯改善PC性能,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是一种较为有效、简便的改性途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具有冲击强度高、突出的透明度、高光泽、耐热性好、弯曲不泛白、耐划痕、耐老化、防静电、耐化学性优异、耐水解、流动性好、着色力强、易于成型加工、卫生性好(符合FDA)等优点。
虽然现有技术有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对PC进行改性,但是其制品在流动性、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等方面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作为薄壁制品方面,上述性能的不足尤其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C合金材料,该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特别适用于制成薄壁制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PC合金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PC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聚碳酸酯54.8~90.5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5~61份;
纤维状填料0~30份;
其他助剂0~5.5份。
优选地,所述PC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聚碳酸酯54.8~90.5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5~61份;
纤维状填料0~30份;
其他助剂0~5.5份;
所述PC合金材料中,含有锆元素,锆元素的含量为0.1~500ppm。
发明人意外发现,在上述配方中,额外地添加锆元素,并控制其含量在某范围内,能进一步提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改性PC的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
当添加的锆元素的含量过高时,无法起到上述效果。
优选地,所述PC合金材料中,锆元素的含量优选为1~300ppm,更优选为1~100ppm。更进一步地,锆元素的优选含量为3~90ppm,更优选为6~80ppm,更优选为9~70ppm,更优选为12~60ppm。
优选地,锆元素以锆盐或锆的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PC合金中。所述锆盐包括但不限于氯化锆、硫酸锆、硝酸锆或磷酸锆等。所述锆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锆。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的熔点为290~310。℃
更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1,4-环己烷二甲醇结构单元(CHDM)和乙二醇结构单元(EG)的摩尔比为80:20~20:80。
更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1,4-环己烷二甲醇结构单元(CHDM)和乙二醇结构单元(EG)的摩尔比为60:40~70:30或30:70~40:60。
在合金组合物中,添加纤维状填料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力学性能。因此,优选所述PC合金材料中纤维状填料的含量大于0份。
所述纤维状填料可以是金属纤维、碳纤维、塑料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玻璃纤维;其中,所述玻璃纤维选自粗纺纤维、长玻璃纤维、短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M-玻璃、E-玻璃、A-玻璃、S-玻璃、R-玻璃、C-玻璃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E-玻璃、A-玻璃、C-玻璃。以上玻璃纤维可以是经过浆料和粘合促进剂进行表面处理的,也可以是对表面部分覆盖处理,还可以是表面不进行任何处理;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um~25um,优选为3um~20um,最优选为4um~15um。
优选地,当所述PC合金材料含有锆元素时,其所含的锆元素的含量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测试:
在分析天平中精确称量PC合金材料的颗粒2g,倒入100ml消解瓶中,然后加入97%的浓硫酸5ml,在预设温度300℃铁板加热仪器中加热10分钟,然后再加入68%的硝酸5ml,再保持加热20分钟,使颗粒物完全分解后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的双氧水中和酸性至pH值为7后,用去离子水稀释上述液体,将液体通过进样管导入ICP检测仪器中测定锆元素的含量。
根据不同的用途需要,本发明的PC合金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助剂,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抗冲改性剂、阻燃剂、荧光增白剂、润滑剂、增塑剂、增韧剂、增稠剂、抗静电剂、脱模剂、颜料等。
所述抗氧化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抗氧化剂,其可选自受阻胺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1010、168、1076、445、1098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增韧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增韧剂,例如EVA型增韧剂、EMA型增韧剂、ASA型增韧剂、AES型增韧剂、SAS型增韧剂、丙烯酸酯类增韧剂、有机硅增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光稳定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光稳定剂,例如受阻胺类或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具体可以列举出UV-944、UV-234、770DF、328、531、5411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抗冲改性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抗冲改性剂,例如PTW、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阻燃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阻燃剂,例如磷系阻燃剂,具体可以为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RDP、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和乙基膦酸二乙酯(DEEP)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荧光增白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荧光增白剂,例如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
所述润滑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润滑剂,例如季戊四醇酯、蒙旦蜡、硅油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增塑剂,例如甘油、柠檬酸、柠檬酸丁酯、环氧大豆油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增稠剂,例如无机增稠剂、聚丙烯酸酯增稠剂。
所述抗静电剂为永久性抗静电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永久性抗静电剂,例如PELESTAT-230、PELESTAT-6500、SUNNICO ASA-2500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脱模剂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脱模剂,例如硅油、石蜡、白矿油、凡士林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颜料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颜料,例如炭黑、钛白粉、黑种、酞菁蓝、荧光橙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PC合金材料的翘曲性采用二次元观察偏离距离,最大翘曲度γ小于100,表面张力大于44达因,色泽偏差小于1.5%。
表面张力测试可以参照如下方法进行:采用乙醇和水配制好的不同达因溶液,用棉签蘸某一达因溶液在平放的方板表面涂布(涂布面积>3cm2),如在2秒钟内不收缩,可再使用标值较高达因溶剂重试;若在2秒钟内发生收缩,破裂成许多小液滴,则表明上一次使用的达因溶剂所标的数字就是该板表面张力。
色泽测试可以参照如下方法进行:采用色差仪,测颜色L、a、b三组数据并计算后的△E、△L、△a、△b四组色差数据。
计算色差△E=(△L2+△a2+△b2)1/2
本发明所述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含量称量各组分,并将需要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进行120℃~130℃预烘干处理;
2)将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分别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他助剂,锆盐或锆的氧化物分别通过主喂料口,纤维状填料通过主喂料口或侧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控设置温度为200℃~280℃;
4)冷却、切粒。
优选地,所述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含量称量各组分,并将需要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进行120℃~130℃预烘干处理,预烘干时间设定为4h~6h,得到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
2)将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分别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为30℃~50℃,混合时间设定在5min~15min;
3)将混合均匀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他助剂,锆盐或锆的氧化物分别通过主喂料口,纤维状填料通过主喂料口或侧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控设置温度为200℃~280℃,其中并设置至少1个抽真空,抽真空可以位于输料段的末端,熔融段的前端以及计量段部分;
4)将得到熔体经过模头,模头孔数量范围为4~30个,因此可以得到直径为0.5mm~10mm的条状组合物的熔融长条;熔融长条通过20℃~25℃的水槽冷却口,引入到切粒机中进行均化切粒,得到的粒子通过筛空输送除湿后得到最终的PC合金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聚酯对PC合金进行改性,使获得的PC合金材料克服了现有PC合金材料的不足,其同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特别适用于制成薄壁制品。特别的,在PC合金材料添加特定含量的锆元素后,所得PC合金的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然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凡在本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各性能按照如下方案进行测试:
(1)流动性测试MFR:根据测定ASTM D1238,测试条件为260,℃5kg。
(2)翘曲性能
采用二次元观察偏离距离,用最大翘曲度表征:
γ=h/l*a。
h为制件与参考对象制件的最大距离,l为制件在参考对象的投影长度,a为制件垂直于参考对象方向的长度。
(3)内应力测试
丙酮浸泡试验:PC合金材料在常温下的丙酮溶剂中浸泡1小时,取出风干后进行观察开裂情况。
无可见裂纹评价为好,有裂缝判为差。
(4)粘附力,表面张力测试
评估方法为,当表面张力≤44达因判定为差,当表面张力>44达因判定为好。
测试方法如下:
采用乙醇和水配制好的不同达因溶液,用棉签蘸某一达因溶液在平放的合金方板表面涂布(涂布面积>3cm2),如在2秒钟内不收缩,可再使用标值较高达因溶剂重试;若在2秒钟内发生收缩,破裂成许多小液滴,则表明上一次使用的达因溶剂所标的数字就是该板表面张力。
是否容易脱漆:
表面张力的变化,体现在对PC合金材料制品上漆时,是否容易造成脱漆。表面张力越大,漆与PC合金材料的结合度更牢固,不容易掉漆。
采用十字画格法测试漆膜情况,GB/T 9286,刀口宽度约为10mm~12mm,每1mm~1.2mm为间隔,共有10格,直线划下时会出现10条间隔相同的直线刀痕,于直线刀痕的垂直位置划下,便成为10*10的100格的正方形,百格刀划下去的时候应该割到见到底材,不可只割在涂料上,否则测试便不成立。当百格刀划完之后,用胶带测试会不会脱落,首先,胶带贴于百格位置,以手指压下将胶带紧密贴附,再以瞬间的力道将胶带撕起,目视素材上的涂料是否有脱落现象此外,以JIS标准而言,指定厂牌与型号3M的Transparent Tape 600。
(5)脱模性,注塑温度在280,℃在注射速度50%时,冷却时间10s,材料与模具能否直接脱离。易脱除(无需手动取件)判定为好,需要手动取件判定为差。
(6)色泽采用以下方法:在标准C光源下氧化镁标准白板作为基准,从试样对红、绿、蓝三色光的反射率计算所得的数值,评价其偏黄程度,数值越小越好。
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牌号:PC L-1250Y)。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为Eastman产品:
聚酯A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熔点为290℃,n(CHDM):n(EG)=80:20。
聚酯B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熔点为295℃,n(CHDM):n(EG)=65:35。
聚酯C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熔点为300℃,n(CHDM):n(EG)=50:50。
聚酯D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熔点为305℃,n(CHDM):n(EG)=35:65。
聚酯E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熔点为310℃,n(CHDM):n(EG)=20:80。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的锆元素的来源均为市售的锆盐或锆的氧化物,其他未特别指明的原料均为普通市售产品。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述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含量称量各组分,并将需要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进行120℃~130℃预烘干处理;
2)将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分别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他助剂,锆盐或锆的氧化物分别通过主喂料口,纤维状填料通过主喂料口或侧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控设置温度为200℃~280℃;
4)冷却、切粒。通过检测粒料中锆元素的含量,从而调节锆盐或锆的氧化物的加入量。
例如:
1)取70Kg聚碳酸酯树脂,30K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进行120℃~130℃预烘干处理;
2)预烘干处理后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分别通过主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控设置温度为200℃~280℃;取相对于混合物总重量0.05%的氧化锆在主喂料口加入;
4)冷却、切粒。对粒料中锆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测得其中锆元素含量为300ppm。
实施例0~29及对比例1~4
按表1和表2的配方,制备实施例0~4及对比例1~4的PC合金材料,其性能测试,见表3。从实施例1~4可以看出,当PC合金材料中添加锆元素后PC合金材料的翘曲、内应力、脱模、色泽性能明显提升。从实施例1~4与对比例1~4的对比可以看出,当PC合金材料中添加的锆元素的含量过高时,PC合金材料的翘曲、内应力、色泽性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按表4、5、6、7的配方,制备实施例5~29的PC合金材料,其性能测试见表8。从实施例1~29可以看出,本发明添加适量金属元素的方案均能实现PC合金材料翘曲性能、内应力性能、脱模性能、色泽性能的提升,并且所制备的PC合金材料具有高的流动性。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聚碳酸酯树脂/kg 70 70 70 70
聚酯A/kg 30 30 30 30
锆元素来源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锆元素含量/ppm 0.1 300 495 200
表2
实施例0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聚碳酸酯树脂/份 70 70 70 70 70
聚酯A/份 30 30 30 30 30
锆元素来源 不添加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锆元素含量/ppm -- 510 520 530 545
表3
表4
表5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实施例20
聚碳酸酯树脂/kg 70 70 70 70 70
聚酯A/kg 30
聚酯B/kg 30
聚酯C/kg 30
聚酯D/kg 30
聚酯E/kg 30
锆元素来源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锆元素含量/ppm 30 30 30 30 30
表6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实施例24
聚碳酸酯树脂/kg 54.8 90.5 70 70
聚酯A/kg 30 30 5 61
锆元素来源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氧化锆
锆元素含量/ppm 30 30 30 30
表7
表8

Claims (10)

1.一种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聚碳酸酯54.8~90.5份;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5~61份;
纤维状填料0~0.5份;
其他助剂0~2份;
所述PC合金材料中,锆元素以锆盐或锆的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PC合金材料中,锆元素的含量为0.1~500ppm;
所述PC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含量称量各组分,并将需要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进行120℃~130℃预烘干处理;
2)将预烘干处理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其他助剂分别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其他助剂,锆盐或锆的氧化物分别通过主喂料口,纤维状填料通过主喂料口或侧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控设置温度为200℃~280℃;
4)冷却、切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锆元素的含量为1~30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锆元素的含量为1~10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锆元素以氯化锆、硝酸锆、硫酸锆、磷酸锆、氧化锆的形式存在于PC合金材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的熔点为290~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1,4-环己烷二甲醇结构单元和乙二醇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80:20~20: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1,4-环己烷二甲醇结构单元和乙二醇结构单元的摩尔比70:30~60:40或30:70~4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合金材料中,锆元素的含量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测试:在分析天平中精确称量PC合金材料的颗粒2g,倒入100ml消解瓶中,然后加入97%的浓硫酸5ml,在预设温度300℃铁板加热仪器中加热10分钟,然后再加入68%的硝酸5ml,再保持加热20分钟,使颗粒物完全分解后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的双氧水中和酸性至pH值为7后,用去离子水稀释上述液体,将液体通过进样管导入ICP检测仪器中测定锆元素的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C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合金材料的翘曲性采用二次元观察偏离距离,最大翘曲度γ小于100,表面张力大于44达因,色泽偏差小于1.5%。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PC合金材料在制备薄壁制品中的应用。
CN201610715338.4A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118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5338.4A CN106118010B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5338.4A CN106118010B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8010A CN106118010A (zh) 2016-11-16
CN106118010B true CN106118010B (zh) 2019-04-30

Family

ID=5727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5338.4A Active CN106118010B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18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9500A (zh) * 2016-08-26 2018-02-27 郑雯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36639A (zh) * 2016-08-26 2017-01-1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24634B (zh) * 2020-12-25 2023-01-31 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Pc-pct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957B2 (ja) * 1990-07-12 1996-01-24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EP2371806B1 (de) * 2010-03-30 2017-07-12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iarylcarbonaten und Polycarbonaten
CN101845214A (zh) * 2010-05-28 2010-09-29 东莞市沃捷塑胶原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01917B1 (ko) * 2011-01-21 2014-05-30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폴리프로필렌 카보네이트 발포체 제조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CN104672846A (zh) * 2013-11-28 2015-06-03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8010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8010B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86888B (zh) 一种耐腐蚀的电力材料及其应用
CN107739500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33162B (zh) 眼镜镜片
CN106280373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36639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30839A (zh) 树脂组合物
CN106336641B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827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49201A (zh) 室温下可固化的有机硅橡胶组合物及其用途以及修复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6317829B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05674A (zh) 一种阻燃pet和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97070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6349677B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21173B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1175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7564A (zh) 一种耐紫外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828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40007758A (ko) 변색성 오르가노폴리실록산 조성물 및 상기 조성물로 접착시킨 구조체
EP2880091B1 (en) Melt stable and hydrolysis resistant compositions
CN107815080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49673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4793B (zh) 一种高硬度高透明高流动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05378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15975A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4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33

Applicant after: KINGFA SCI. &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35 No. 69, Longkou West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602

Applicant before: Chen Zhif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33

Patentee after: KINGFA SCI. &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Jin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33

Patentee before: KINGFA SCI. &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