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4241A -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14241A CN106114241A CN201610484226.2A CN201610484226A CN106114241A CN 106114241 A CN106114241 A CN 106114241A CN 201610484226 A CN201610484226 A CN 201610484226A CN 106114241 A CN106114241 A CN 1061142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cooling jacket
- new forms
- electrokinetic cell
- natural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8/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from forces of nature, e.g. sun or wind
- B60L8/003—Converting light into electric energy, e.g. by using photo-voltaic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所述电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能源专用节能分析仪、天然气气瓶、发电机、变频器、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保护装置、变频器、驱动电机和新能源电机伺服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及受其驱动的变速箱,用以将动力传递给电动汽车的后桥和后轮;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电性连接,将天然气燃烧后的热能转换生成电能,并将该电能传输至所述动力电池;省去征用宝贵的城市空间、高昂土地使用价格、供电增容等考虑因素,使得纯电动汽车不受续航里程的限制,不需要停车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境倡导工作的进行,消费者的环保低碳意识逐渐增强,于是电动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再加上电动汽车具有不耗油、无噪音、无污染与使用方便等优点,被逐渐考虑代替汽油车作为日常的交通工具。
传统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为充电电池,在电力用尽后经由车外输入电源以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充电,电池的电力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最大行程、充电时间。然而,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容量有限,使其所能行驶的距离一般无法预测,且由于行驶路面、交通情况、负重等多种因素都会令电动汽车的电池效率、容量有所变化,电池电力消耗快,电力用尽后无法继续行驶。另外,电动汽车电池每次充电时间太长,当电池电力耗尽时,需要很久才能充电完成,造成电动汽车无法普及以及取代传统石化燃料动力引擎。同时,充电设备的不普及等因素,也是造成电动汽车无法取代传统汽、柴油车的主要因素,并且去再带一个电池不太方便又花费较高。
电动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机在负载较大且复杂的工况下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及时排出,将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影响。如果电机位于汽车的前舱,由于前舱环境温度很高(一般超过100℃),也会使电机的温度随之上升。对一些将电机集成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混合动力车,变速箱离合器壳体内的温度更高,局部区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达到300℃左右。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产生的热量会传到电机上,引起电机温度进一步升高,对电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在汽车电机上设置一套有效的冷却系统,使电机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目前的电动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机受结构条件的限制,大多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强制通风方式进行冷却,很少采用水冷的方式,冷却效果不够理想且结构不合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1、进出水口位于最下端,难以排出气体。
2、没有明确给出水道结构。如果是铸造结构,在其内部没有体现出出砂工艺孔;如果是两个零件配合形成的水道,则没有体现出这两个件的各自结构,更没有在两个件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这种既没有出砂工艺孔、又不是两个件装配形成的冷却水套,显然是难以制造出来的。
3、从该专利文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及附图上看不出进出水口之间是否隔开以及是如何隔开的,此处的结构没有表达清楚,容易被理解为进出水口是相通的,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去后马上从出水口排出,另外进出水的密封结构也不明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使得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有长时间有电不断电并且低碳环保的工作系统,使得电动汽车能够行驶的时间更长、路途更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用为了路途遥远而担心电量不足,电机的冷却水流动通畅,阻力小,冷却功耗小。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所述电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能源专用节能分析仪、天然气气瓶、发电机、变频器、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保护装置、变频器、驱动电机和新能源电机伺服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及受其驱动的变速箱,用以将动力传递给电动汽车的后桥和后轮;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电性连接,将天然气燃烧后的热能转换生成电能,并将该电能传输至所述动力电池,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冷却水套,其形状为圆环形,套装在电机定子的外圆上,所述的冷却水套上设有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道及与冷却水道两端连通的进出水口,所述的冷却水套在其轴线方向上分为水套体和水套盖两件,且两者端面密封连接,其内圆上的凹槽与电机定子的外圆面构成所述的冷却水道,冷却水套与电机定子为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上设置有峰值功率跟踪器。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进出水口上各设一个用于进水和出水的、中间为通孔的水管接头,所述的水管接头的外圆与进出水口的内孔之间通过水管接头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连接,在安装水管接头的冷却水套的外表面上设水管接头挡板,所述的水管接头由水管接头挡板轴向固定在进出水口的孔内,所述的水管接头挡板通过多个水管接头挡板连接螺钉固定在冷却水套上。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上还设置有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与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双向充/放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均相连的新能源车专用节能统计分析仪。
优选地,所述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具有如下充电方法:
(1)将太阳能电池板在完全暴晒在太阳下面,蓄电池充满电后与所述蓄电池组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充电电池;
(2)将天然气气瓶加满放置于电动汽车上,并与发电机相连;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提供电力,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3)当感应到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自动启动发电机,燃烧天然气,进行发电;
(4)天然气用完时自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方法,采用“边走边充电”的模式,不需要建充电站,充电桩或是更换电池站,省去征用宝贵的城市空间、高昂土地使用价格、供电增容等考虑因素,使得纯电动汽车不受续航里程的限制,不需要停车充电,或是在车辆上装置大量电池来存储电能来满足一天的行驶里程,只需十分之一的电池用量即可,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成本降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即每年七十万的电池费用降为七万每年,采用“新能源—天然气”如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补充燃料,只排放二氧化碳且无PM2.5排放,是石化产品当中最为清洁、最为环保的新能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另外,冷却水在水道内与水套接触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尤其适合在空间狭小的汽车上使用;密封性能好,不会产生冷却水的泄漏;水道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冷却水流动通畅,阻力小,冷却功耗小。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冷却水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冷却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其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施行并不足限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除详细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外,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所述电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能源专用节能分析仪、天然气气瓶、发电机、变频器、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保护装置、变频器、驱动电机和新能源电机伺服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及受其驱动的变速箱,用以将动力传递给电动汽车的后桥和后轮;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电性连接,将天然气燃烧后的热能转换生成电能,并将该电能传输至所述动力电池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冷却水套,其形状为圆环形,套装在电机定子的外圆上,所述的冷却水套上设有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道及与冷却水道两端连通的进出水口,所述的冷却水套在其轴线方向上分为水套体和水套盖两件,且两者端面密封连接,其内圆上的凹槽与电机定子的外圆面构成所述的冷却水道,冷却水套与电机定子为密封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所述冷却水套形状为圆环形,套装在电机定子9的外圆上,所述的冷却水套16上设有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道3及与冷却水道3两端连通的进出水口4,所述的冷却水套16在其轴线方向上分为水套体1和水套盖2两件,且两者端面密封连接,其内圆上的凹槽与电机定子9的外圆面构成所述的冷却水道3,冷却水套16与电机定子9为密封连接。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机的冷却水套,所述的冷却水道3的凹槽设在水套体1的内圆上,其形状为螺旋形,构成螺旋凹槽14,相邻螺旋凹槽14之间形成凹槽侧壁15,在其螺旋线的两端的位置,水套体1上各设一个进出水口4与其相通,所述的进出水口4为通孔,通到水套体1外圆表面上。所述的电机定子9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绝缘胶17并与电机定子9的外表面紧密粘合。电动汽车电机在车身上的安装使其轴线为水平位置或接近于水平位置,使整个冷却水道3有高度的差异,所述的进出水口4中的一个或两个位于冷却水套15外圆的上部。
所述的两个进出水口4上各设一个用于进水和出水的、中间为通孔的水管接头18,所述的水管接头18的外圆与进出水口4的内孔之间通过水管接头密封圈21形成密封配合连接,在安装水管接头18的冷却水套16的外表面上设水管接头挡板19,所述的水管接头18由水管接头挡板19轴向固定在进出水口4的孔内,所述的水管接头挡板19通过多个水管接头挡板连接螺钉20固定在冷却水套16上。所述的两个进出水口上各设一个用于进水和出水的、中间为通孔的水管接头,所述的水管接头的外圆与进出水口的内孔之间通过水管接头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连接,在安装水管接头的冷却水套的外表面上设水管接头挡板,所述的水管接头由水管接头挡板轴向固定在进出水口的孔内,所述的水管接头挡板通过多个水管接头挡板连接螺钉固定在冷却水套上。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上设置有峰值功率跟踪器,峰值功率跟踪器,实质上是一个DC-DC斩波电路,阵列的电压和电流乘积后得到功率。然后通过寻优过程来调节占空比的调节使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使MPPT的功率密度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MPPT的转换效率。
所述动力电池上还设置有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与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双向充/放电连接,述发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均相连的新能源车专用节能统计分析仪。
本技术方案若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上(载重18吨平均时速30km/h且开空调计算),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边走边充电”的模式,不需要建充电站,充电桩或是更换电池站,省去征用宝贵的城市空间、高昂土地使用价格、供电增容等考虑因素,使得纯电动汽车不受续航里程的限制; (2)采用“边走边充电”的模式,不需要停车充电,或是在车辆上装置大量电池来存储电能来满足一天的行驶里程,只需十分之一的电池用量即可,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成本降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即每年七十万的电池费用降为七万每年;(3)采用“新能源—天然气”如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补充燃料,只排放二氧化碳且无PM2.5排放,是石化产品当中最为清洁、最为环保的新能源。另外充电站、充电桩的电力来自于发电站,目前发电站多数为火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则需要大量的煤炭,燃烧煤炭则产生大量PM2.5空气污染,污染严重。
所述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具有如下充电方法:
(1)将太阳能电池板在完全暴晒在太阳下面,蓄电池充满电后与所述蓄电池组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充电电池;
(2)将天然气气瓶加满放置于电动汽车上,并与发电机相连;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提供电力,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3)当感应到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自动启动发电机,燃烧天然气,进行发电;
(4)天然气用完时自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方法,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每小时消耗电能约16千瓦时(载重18吨平均时速30km/h且开空调计算),天然气发电机给动力电池补充每小时20千瓦时的电能,大于电力系统每小时消耗的电能,加上太阳能给电动汽车提供的电,使得在不停车充电的情况下,边走边充电,续航里程不受限制。另外,采用液化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补充燃料,只排放二氧化碳且无PM2.5排放,清洁、无污染;此外,电机的冷却水在水道内与水套接触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尤其适合在空间狭小的汽车上使用;密封性能好,不会产生冷却水的泄漏;水道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冷却水流动通畅,阻力小,冷却功耗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新能源专用节能分析仪、天然气气瓶、发电机、变频器、动力电池、新能源电池保护装置、变频器、驱动电机和新能源电机伺服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及受其驱动的变速箱,用以将动力传递给电动汽车的后桥和后轮;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电性连接,将天然气燃烧后的热能转换生成电能,并将该电能传输至所述动力电池,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冷却水套,其形状为圆环形,套装在电机定子的外圆上,所述的冷却水套上设有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道及与冷却水道两端连通的进出水口,所述的冷却水套在其轴线方向上分为水套体和水套盖两件,且两者端面密封连接,其内圆上的凹槽与电机定子的外圆面构成所述的冷却水道,冷却水套与电机定子为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上设置有峰值功率跟踪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进出水口上各设一个用于进水和出水的、中间为通孔的水管接头,所述的水管接头的外圆与进出水口的内孔之间通过水管接头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连接,在安装水管接头的冷却水套的外表面上设水管接头挡板,所述的水管接头由水管接头挡板轴向固定在进出水口的孔内,所述的水管接头挡板通过多个水管接头挡板连接螺钉固定在冷却水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上还设置有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与新能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双向充/放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天然气气瓶和发电机均相连的新能源车专用节能统计分析仪。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具有如下充电方法:
(1)将太阳能电池板在完全暴晒在太阳下面,蓄电池充满电后与所述蓄电池组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充电电池;
(2)将天然气气瓶加满放置于电动汽车上,并与发电机相连;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提供电力,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3)当感应到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自动启动发电机,燃烧天然气,进行发电;
(4)天然气用完时自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84226.2A CN106114241A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84226.2A CN106114241A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14241A true CN106114241A (zh) | 2016-11-16 |
Family
ID=5726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84226.2A Pending CN106114241A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114241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3199A (zh) * | 2004-12-29 | 2006-03-08 | 郭义 | 电动汽车能源驱动装置 |
CN101087803A (zh) * | 2004-12-22 | 2007-12-12 | 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 | 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疫苗 |
CN101108589A (zh) * | 2007-08-20 | 2008-01-23 | 常州市太阳宝热水器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动汽车 |
CN101515738A (zh) * | 2009-03-09 | 2009-08-26 | 郑州大学 | 一种潜水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结构 |
US20100141201A1 (en) * | 2009-04-17 | 2010-06-10 | Nathan Bowman Littrell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solar power |
CN105015357A (zh) * | 2014-04-30 | 2015-11-04 | 深圳市劲百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的电力系统及充电方法 |
-
2016
- 2016-06-28 CN CN201610484226.2A patent/CN1061142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7803A (zh) * | 2004-12-22 | 2007-12-12 | 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 | 出血败血性巴斯德氏菌疫苗 |
CN1743199A (zh) * | 2004-12-29 | 2006-03-08 | 郭义 | 电动汽车能源驱动装置 |
CN101108589A (zh) * | 2007-08-20 | 2008-01-23 | 常州市太阳宝热水器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动汽车 |
CN101515738A (zh) * | 2009-03-09 | 2009-08-26 | 郑州大学 | 一种潜水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结构 |
US20100141201A1 (en) * | 2009-04-17 | 2010-06-10 | Nathan Bowman Littrell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solar power |
CN105015357A (zh) * | 2014-04-30 | 2015-11-04 | 深圳市劲百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的电力系统及充电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72180U (zh) | 自带智能发电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 | |
CN105015357A (zh) | 电动车的电力系统及充电方法 | |
CN102050158A (zh) | 一种分体式电动车及其电源挂车 | |
CN201604532U (zh) | 一种带有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 | |
CN201457104U (zh) | 混合型供电的电动汽车 | |
CN201989636U (zh) | 新型风光互补电动汽车 | |
CN105484138A (zh) | 一种混合动力养护车 | |
CN203046922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电动汽车 | |
CN106114239A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的驱动电机 | |
CN203911569U (zh) | 一种电动车电源装置 | |
CN106114241A (zh) | 一种含有冷却水套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 |
CN203246312U (zh) | 磁力耦合的并轴式并联结构汽车混合动力系统 | |
CN201694040U (zh) | 混合动力汽车 | |
CN201613808U (zh) | 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电动车 | |
CN101875294B (zh) | 油电式电动车辆 | |
CN205188779U (zh) | 一种路面养护车 | |
CN105946617A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 |
CN205097966U (zh) | 非插电式纯电动车载发电站运输车 | |
CN2786335Y (zh) | 直流电启动的液压发动机 | |
CN106114240A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 |
CN102275525B (zh) | 精密电控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增程式电动车 | |
Xu et al. | Automobile newborn-new energy vehicle | |
CN105946619A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 |
CN11149762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供电控制方法 | |
Guirong et al. | Propulsion control of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