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3587A -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13587A
CN106113587A CN201610470112.2A CN201610470112A CN106113587A CN 106113587 A CN106113587 A CN 106113587A CN 201610470112 A CN201610470112 A CN 201610470112A CN 106113587 A CN106113587 A CN 106113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able bag
anter
rear panel
bag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01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3587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ang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ya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01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13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13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3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3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3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04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 B65D77/06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other materials or articles enclosed in flexible containers disposed within rigid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折叠袋包括相互连接而围成容纳空间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直接叠置于第二部分上,以及第三部分折叠成使得在向折叠袋灌装液体时,第一部分能够相对第二部分运动从而带动第三部分展开。本发明的折叠袋折叠方法简单、制造工艺简便、节省成本。另外,对该折叠袋进行灌装时,折叠袋可以自动的进行展开,不需人为再施加额外操纵。整个灌装过程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容器,具体涉及用于中型散装容器的内衬袋。
背景技术
为了液体储存,运输及灌装排放等,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液体储运装置,其中包括中型散装容器配内衬袋来储运溶液。市场上用于中型散装容器的内衬袋一般为六个面的立体型内衬袋和两个面的枕头型内衬袋两大类。立体型内衬袋在生产中有很大的难度,因为立体的每个面要焊接,所以生产效率很低,成本较高。枕头型内衬袋因为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目前市场上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针对枕头袋型的内衬袋的生产方法及折叠方法也都有相应的研究。
公开号为CN10120824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型散装容器的内衬袋,它的主体部分是采用PVC涂塑布通过热熔焊接或高频焊接制成的密封软体容器。该内衬袋包括周边相互接合的前片和后片并可折叠。折叠方法为:内衬袋的侧面向内部折使袋子折叠。
该内衬袋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灌装口和排放口。排放口需固定在中型散装容器的底部用于液体的排放。灌装口需固定在中型散装容器的顶部侧边,用于灌装。同时,灌装口会把内衬袋悬挂在中型散装容器的侧边,这样灌装过程中液体也会根据被灌入的液体的逐渐增加,内衬袋会自动展开,达到液体充满的效果。此种内衬袋在折叠时操纵比较复杂,使用时必须要把灌装口提前固定在中型散装容器的侧边,把内衬袋进行悬挂,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袋,所述折叠袋包括相互连接而围成容纳空间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直接叠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上,以及所述第三部分折叠成使得在向所述折叠袋灌装液体时,所述第一部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部分展开。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包括两对相对的子部分,第一对相对的子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上,以及第二对相对的子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对相对的子部分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袋用于中型散装容器,在将所述折叠袋置于所述中型散装容器内并灌装满液体时,所述折叠袋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中型散装容器的顶部、底部和侧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呈波纹状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袋进一步包括灌装口,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灌装口进入所述折叠袋内部;和/或,所述折叠袋进一步包括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第三部分的下部,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排放口进入和/或离开所述折叠袋。
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袋由柔性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袋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前片和后片折叠而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至少60%的面积相互贴合。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至少70%的面积相互贴合。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至少80%的面积相互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袋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柔性袋,所述柔性袋包括周边相互接合的前片和后片;以及
使得所述前片的至少第一部分和所述后片的至少第一部分贴合,以及将所述前片的至少第二部分和所述后片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前片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后片的所述第一部分折叠,使得在向所述折叠袋内部灌装液体时,所述前片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后片的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带动所述前片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后片的所述第二部分展开。
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柔性袋预形成为具有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形态;
将所述顶部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部上;以及
将所述侧部叠置于所述顶部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袋进一步包括灌装口,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顶部上,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灌装口进入所述柔性袋内部;和/或,所述柔性袋进一步包括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侧部的下部,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排放口进入和/或离开所述柔性袋。
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顶部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部过程中,将所述顶部的四个角同时朝向所述底部的对应的四个角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顶部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部上。
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侧部叠置于所述顶部过程中,首先将所述侧部拉出,然后将所述侧部向所述顶部折叠。
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片的所述至少第一部分形成所述顶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后片的所述至少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底部的至少一部分。
一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前片的四个预定位置点上和所述后片的四个预定位置点上同时施加拉力,使得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相对分离运动,从而形成为具有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形态。
一实施例中,通过吸盘吸住所述前片和所述后面上的预定位置点来施加所述拉力。
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袋的前片和后片上均设有四个折叠标识点,在所述折叠标识点同时施加拉力,使得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相对分离运动,从而形成为具有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形态。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两个和所述后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两个共同形成所述顶部的四个角,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另两个和所述后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另两个共同形成所述底部的四个角。
一实施例中,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之间的接合线与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靠近所述接合线的两个折叠标识点相连而形成的线之间,以及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依次相连而形成的线所围成的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袋,所述折叠袋包括周边相互接合的前片和后片,所述折叠袋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折叠袋至少具有顶面、侧面和底面,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顶面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面上,所述侧面叠置于所述顶面上,其中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均分成五个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前片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后片的第一部分组合而形成所述顶面,所述前片的第二部分和所述后片的第二部分组合而形成所述底面,所述前片的第三部分和所述后片的第三部分组合而形成第一侧面,所述前片的第四部分和所述后片的第四部分组合而形成第二侧面,所述前片的第五部分形成第三侧面,以及所述后片的第五部分形成第四侧面。
本发明的折叠袋折叠方法简单、制造工艺简便、节省成本。另外,对该折叠袋进行灌装时,折叠袋可以自动的进行展开,不需人为再施加额外操纵。整个灌装过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折叠袋处于未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沿图1的E-E剖切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折叠袋从另一角度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折叠袋处于预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折叠袋处于中间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的剖切面F-F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的折叠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的G-G剖切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的H-H剖切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9-13示出图6的折叠袋的灌装过程示意图;
图14-18示出图6的折叠袋的一变型例的灌装过程示意图;以及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折叠袋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如图1-2所示,折叠袋100包括周边相互接合的前片10和后片20。前片10和后片20通过沿其周界相互焊接而形成为袋状体。该袋状体的内部可用于容纳液体。前片10和后片2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较佳地,前片10和后片20由PE材料制成。前片10和后片20的厚度通常在0.2~0.6mm范围内。
前片10上设有灌装口101和排放口102,其中流体能够经由灌装口101进入折叠袋内部,且流体能够经由排放口102排出折叠袋。灌装口101和排放口102相隔一定距离,使得当折叠袋100在容纳于中型散装容器(IBC)内并灌满液体时,此时折叠袋为大致长方体形,灌装口101位于长方体的顶面上,而排放口102位于长方体的一侧侧面的下部。应理解的是,灌装口和排放口也可设置于后片上。或者,灌装口和排放口中的一个设置于前片上,灌装口和排放口中的另一个设置于后片上。或者,前片和后片均不设置单独的灌装口,而是仅仅设置排放口,液体的灌装和排放均通过排放口进行。
前片10为长方形并设有4个折叠标识点A、B、C和D。穿过折叠标识点A和B的第一直线、折叠标识点B和D相连形成的第二直线,穿过折叠标识点D和C的第三直线以及折叠标识点C和A相连形成的第四直线将前片分隔成5个部分103、104、105、106和107,这五个部分将分别用于组成灌装状态下,折叠袋的顶面、侧面和底面,下文将进一步说明。
类似地,后片20为长方形并设有4个折叠标识点M、N、K和J。穿过折叠标识点M和N的第五直线、折叠标识点N和K相连形成的第六直线,穿过折叠标识点K和J的第七直线以及折叠标识点J和M相连形成的第八直线将后片分隔成5个部分203、204、205、206和207,这五个部分将分别用于组成灌装状态下,折叠袋的顶面、侧面和底面。具体地,前片的部分103和后片的部分203共同组成顶面301。前片的部分106和后片的部分206共同组成第一侧面302。前片的部分105和后片的部分205共同组成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304。前片的部分104作为第三侧面303,后片的部分204作为与第三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305。前片的部分107和后片的部分207共同组成与顶面相对的底面306。其中,灌装口101位于顶面301上,排放口102位于侧面303的下部。应理解的是,排放口102也可位于其它侧面上。一实施例中,在上述灌装状态下,折叠袋形成为长方体或正方体,且前片和后片周边相互接合而形成的接合线(或焊接线)30位于该长方体的纵向中部。
图3-8示出本发明的折叠袋的折叠过程。该折叠过程可以认为是制造过程的一部分。如图3-8所示,在折叠袋100的折叠过程中,首先,将初始状态为图1-2所示状态的折叠袋预形成为具有顶面、侧面和底面的形态,如图3所示。应理解的是,虽然图3中示出折叠袋的形态为长方体形,但是,在该步骤中,折叠袋100实际上可能是其他形状,诸如考虑到该折叠袋由柔性材料制成,图3所示形态的顶面、侧面和/或底面可以不是完全平面,而是允许有一定的皱褶,甚至完全不呈平面状态。
将折叠袋从图1所示的状态折到图3所示的状态可以通过在前片10的四个预定位置点,例如折叠标识点A、B、C和D,以及后片20的四个预定位置点,例如折叠标识点M、N、K和J上同时施加拉力,使得前片10和后片20相对分离运动来实现,即折叠袋膨胀。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吸盘吸住上述的预定位置点,然后在上述预定位置点同时施加拉力,使得前片和后片相对分离运动来实现。
在完成该步骤之后,前片10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两个和后片20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两个共同形成顶面301的四个角,前片10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另两个和后片20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另两个共同形成底面的四个角。灌装口位于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的两个折叠标识点相连而形成的线与前片和后片之间的接合线之间。排放口位于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依次相连而形成的线所围成的区域内。
接下来,将顶面301直接叠置于底面上。这个步骤可以通过使得顶面的四个角同时朝向底面的对应的四个角运动,从而使得顶面直接叠置于底面上,直到顶面和底面完成大面积的贴合来实现。这里,大面积贴合指的是顶面和底面的贴合面积超过其总面积的60%。较佳地,贴合面积超过其总面积的70%。更佳地,贴合面积超过其总面积的80%。
然后,将侧面叠置于顶面上并至少部分位于顶面或底面的四周边缘以内。该步骤中,首先将折叠袋的两对相对的侧面中第一对相对的侧面拉出,然后向顶面折叠,使得其折叠于顶面的上部。接着,将两对相对的侧面中另一对相对的侧面折叠于上述第一对相对的侧面上部,由此完成折叠袋的折叠。
应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在空袋运输过程中,也可以将上述折叠好的折叠袋进一步折叠,例如对折。然而,在准备灌装时,例如放入中型散装容器时,折叠袋需要恢复到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
本发明的折叠袋尤其适用于中型散装容器。当折叠袋容纳于中型散装容器并灌装好时,折叠袋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贴合于中型散装容器的底表面和内侧面。
图9-13示出图6的折叠袋的灌装过程示意图。图9示出已经准备好进行灌装的折叠袋100。折叠袋100置于中型散装容器40内。折叠袋100的底部置于容器40的底部内表面上。折叠袋100的排放口102安装于中型散装容器(IBC)40的底部排放通道中,灌装口101连接有管道50(管道可以利用辅助的灌装架,使管道能根据液面的上升而上升)。图10示出灌装有部分液体的折叠袋,其中侧面基本未展开。图11示出随着进一步灌装,侧面的一部分已经展开时的折叠袋。图12示出随着进一步灌装,侧面已经基本展开的折叠袋。图13示出灌装完成的折叠袋。
在灌装过程中,液体(或其它流体)首先进入折叠袋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空间内。随着液体向折叠袋内部持续灌入,折叠袋的顶面逐渐上升,并由此带动折叠袋的侧面逐渐展开,最终完成灌装。在该过程中,在折叠袋的侧面未被顶面带动而展开之前,液体通常不会或仅少量液体进入折叠的侧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在灌装过程中,不会导致折叠袋的某一部分被“压住”而无法继续灌装。在整个灌装过程中,折叠袋可以自动的进行展开,不需人为再施加额外操纵。整个灌装过程省时省力。折叠袋的顶面和底面的直接贴合,折叠袋的侧面在折叠的时候会相对于顶面和底面有相应的折痕和折叠角度,加上灌装口在顶面和底面的贴合面积内,综上使得液体在灌装的过程中会优先填充顶面和底面的中间部分。)
图14-18示出图6的折叠袋200的一变型例的灌装过程示意图。如图14-18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叠袋200与图1-13所示实施例的折叠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折叠袋不设置专门的灌装口,而是将排放口2001同时用作灌装口,即液体的灌装和排放均是通过排放口2001进行。
本实施例中,如图14-18所示,与图1-1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折叠袋200置于中型散装容器40内。折叠袋200的底部置于容器40的底部内表面上。折叠袋200的排放口2001安装于中型散装容器(IBC)40的底部排放通道中并连接有管道50。图15示出灌装有部分液体的折叠袋,其中侧面基本未展开。图16示出随着进一步灌装,侧面的一部分已经展开时的折叠袋。图17示出随着进一步灌装,侧面已经基本展开的折叠袋。图18示出灌装完成的折叠袋。
在灌装过程中,液体(或其它流体)首先进入折叠袋的顶面和底面之间的空间内。随着液体向折叠袋内部持续灌入,折叠袋的顶面逐渐上升,并由此带动折叠袋的侧面逐渐展开,最终完成灌装。在该过程中,在折叠袋的侧面未被顶面带动而展开之前,液体通常不会或仅少量液体进入折叠的侧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在灌装过程中,不会导致折叠袋的某一部分被“压住”而无法继续灌装。在整个灌装过程中,折叠袋可以自动的进行展开,不需人为再施加额外操纵。整个灌装过程省时省力。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折叠袋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折叠袋300也是由图1所示的周边相互接合的前片和后片折叠而成。如图19所示,折叠袋300包括大面积贴合的顶面3001和底面3002。侧部3003和3004呈波纹状。侧部3003和3004位于顶部与底部之间并位于顶部和底部外周。灌装口3006位于顶面3001。排放口(图未示)位于侧部的下部。灌装时,随着液体从灌装口3006进入,顶面3001升高,进而带动侧部3003和3004展开。应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专门的灌装口,而仅仅在侧部设置同时能够进行灌装和排放的排放口。
本发明的折叠袋适于容纳诸如所有中型散装容器可容纳的液体的液体,尤其是粘稠性液体。
本文中,折叠袋也称为内衬袋或枕头袋。本文中,术语“前片”不旨在限定其必须放置在前面,相反地,其也可放置在后面。类似地,术语“后片”不旨在限定其必须放置在后面,相反地,其也可放置在前面。实际上,前片和后片的位置可互换。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袋包括相互连接而围成容纳空间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直接叠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上,以及所述第三部分折叠成使得在向所述折叠袋灌装液体时,所述第一部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部分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包括两对相对的子部分,第一对相对的子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上,以及第二对相对的子部分叠置于所述第一对相对的子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袋用于中型散装容器,在将所述折叠袋置于所述中型散装容器内并灌装满液体时,所述折叠袋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中型散装容器的顶部、底部和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呈波纹状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袋进一步包括灌装口,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灌装口进入所述折叠袋内部;和/或,所述折叠袋进一步包括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第三部分的下部,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排放口进入和/或离开所述折叠袋。
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袋由柔性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袋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前片和后片折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至少60%的面积相互贴合。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至少70%的面积相互贴合。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至少80%的面积相互贴合。
7.一种折叠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柔性袋,所述柔性袋包括周边相互接合的前片和后片;以及
使得所述前片的至少第一部分和所述后片的至少第一部分贴合,以及将所述前片的至少第二部分和所述后片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前片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后片的所述第一部分折叠,使得在向所述折叠袋内部灌装液体时,所述前片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后片的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带动所述前片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后片的所述第二部分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柔性袋预形成为具有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形态;
将所述顶部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部上;以及
将所述侧部叠置于所述顶部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袋进一步包括灌装口,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顶部上,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灌装口进入所述柔性袋内部;和/或,所述柔性袋进一步包括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侧部的下部,其中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排放口进入和/或离开所述柔性袋。
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顶部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部过程中,将所述顶部的四个角同时朝向所述底部的对应的四个角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顶部直接叠置于所述底部上。
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侧部叠置于所述顶部过程中,首先将所述侧部拉出,然后将所述侧部向所述顶部折叠。
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片的所述至少第一部分形成所述顶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后片的所述至少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底部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前片的四个预定位置点上和所述后片的四个预定位置点上同时施加拉力,使得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相对分离运动,从而形成为具有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形态。
一实施例中,通过吸盘吸住所述前片和所述后面上的预定位置点来施加所述拉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袋的前片和后片上均设有四个折叠标识点,在所述折叠标识点同时施加拉力,使得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相对分离运动,从而形成为具有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形态。
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两个和所述后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两个共同形成所述顶部的四个角,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另两个和所述后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另两个共同形成所述底部的四个角。
一实施例中,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之间的接合线与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中靠近所述接合线的两个折叠标识点相连而形成的线之间,以及所述排放口位于所述前片的四个折叠标识点依次相连而形成的线所围成的区域内。
CN201610470112.2A 2016-06-23 2016-06-23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113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0112.2A CN106113587B (zh) 2016-06-23 2016-06-23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0112.2A CN106113587B (zh) 2016-06-23 2016-06-23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3587A true CN106113587A (zh) 2016-11-16
CN106113587B CN106113587B (zh) 2021-01-08

Family

ID=5726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0112.2A Active CN106113587B (zh) 2016-06-23 2016-06-23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135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831A (zh) * 2019-01-04 2019-04-1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液体灌装系统和方法及辅助灌装设备
CN111361870A (zh) * 2020-03-23 2020-07-0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和内衬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01703A (zh) * 2022-05-04 2022-07-05 展一智能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包装袋供送装置及包装袋灌装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4A (zh) * 1994-11-18 1996-09-04 株式会社细川洋行 用于箱-内-袋的袋子和箱-内-袋
CN1471486A (zh) * 2000-08-29 2004-01-28 �Ʒ� 具有平壁的柔性容器
WO2004022440A1 (en) * 2002-09-05 2004-03-18 Smq Group B.V. Foldable bag and combination of a container and a bag and method for the use of this combination
CN101208246A (zh) * 2005-06-02 2008-06-25 Smq集团有限公司 制造折叠袋的方法和折叠袋
EP2017193A1 (en) * 2007-07-20 2009-01-21 Goglio S.p.A. Stand-up reclosable package of flexible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4A (zh) * 1994-11-18 1996-09-04 株式会社细川洋行 用于箱-内-袋的袋子和箱-内-袋
CN1471486A (zh) * 2000-08-29 2004-01-28 �Ʒ� 具有平壁的柔性容器
WO2004022440A1 (en) * 2002-09-05 2004-03-18 Smq Group B.V. Foldable bag and combination of a container and a bag and method for the use of this combination
CN101208246A (zh) * 2005-06-02 2008-06-25 Smq集团有限公司 制造折叠袋的方法和折叠袋
EP2017193A1 (en) * 2007-07-20 2009-01-21 Goglio S.p.A. Stand-up reclosable package of flexible materia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9831A (zh) * 2019-01-04 2019-04-1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液体灌装系统和方法及辅助灌装设备
CN109649831B (zh) * 2019-01-04 2024-04-02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液体灌装系统和方法及辅助灌装设备
CN111361870A (zh) * 2020-03-23 2020-07-0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和内衬袋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190487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输送系统和内衬袋及其制造方法
EP4129860A4 (en) * 2020-03-23 2024-03-27 Horen Cortp Co Ltd LIQUID TRANSPORT SYSTEM, REINFORCED BAG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7487973B2 (ja) 2020-03-23 2024-05-21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輸送システム、並びにライナーバッ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701703A (zh) * 2022-05-04 2022-07-05 展一智能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包装袋供送装置及包装袋灌装系统
CN114701703B (zh) * 2022-05-04 2023-10-20 展一智能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包装袋供送装置及包装袋灌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3587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04235A (en) Packing container made from a flexibl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 sack or bag
ITRM950760A1 (it) Sacchetto per sacchetto in scatola, e sacchetto in scatola
CN106113587A (zh) 折叠袋及其制造方法
US4171755A (en) Flexible container with pouring spout
ES2712894T3 (es) Envase de tipo bolsa y método asociado para la adaptación de dicho envase
JPS5926446A (ja)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36552A1 (en) Bag, in particular for bag-in-box packaging
JPH08207939A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用袋体および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
US20150274392A1 (en) Two handled spouted plastic gusseted pouch for containing fluid and method for making
US3132789A (en) Packaging containers
JP4786640B2 (ja) 筒状袋本体と封着底を備えた筒状袋
JP3709155B2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用袋体および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
US2188732A (en) Shipping carton
CN102514745A (zh) 一种具有内袋和外桶的液体类容器用桶中用袋的灌装方法
US2252106A (en) Packaging method
JP2016060516A (ja) 自立袋および袋詰め商品
CN205998396U (zh) 方形流体包装装置
JP5239537B2 (ja) 円筒パウチ用注出口および注出口付きパウチ
CN202321055U (zh) 一种具有内袋和外桶的液体类容器用桶中用袋
CN208499182U (zh) 一种自立袋
JP2005524582A (ja) 容器及びその充填方法
JP6728593B2 (ja) 自立包装袋
CN206841918U (zh) 折叠纸箱
CN213769674U (zh) 一种适用快速填装的自立包装袋
CN209522024U (zh) 一种自动在线虚线生产的鲜花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0

Address after: 226010 Building B2 and C2, No. 58, Jingxing East Road,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ang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5, Building 20, 487 Tianli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