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2445A - 葱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葱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2445A
CN106102445A CN201480077067.3A CN201480077067A CN106102445A CN 106102445 A CN106102445 A CN 106102445A CN 201480077067 A CN201480077067 A CN 201480077067A CN 106102445 A CN106102445 A CN 106102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onion
delivery section
cropper
posture changing
po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70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2445B (zh
Inventor
宗好纪彦
福田幸广
稻垣晴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567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280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02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72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2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2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25/00Lifters for beet or like crops
    • A01D25/005Auxiliary devices for the lif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25/00Lifters for beet or like crops
    • A01D25/04Machines with moving or rotating tools
    • A01D25/042Machines with moving or rotating tools with driven tools
    • A01D25/048Machines with moving or rotating tools with driven tools with endless ch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3/00Accessories for digging harvesters
    • A01D33/10Crop collecting devices, with or without weighing apparatu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葱和收获部产生位置偏离,也能够迅速地应对的葱收获机。在能够自己行驶的行驶机体上配备有从栽培葱的田垄上挖出葱并收获的收获部的葱收获机中,收获部,作为各个作业部具备有:挖出葱的挖出部,将由挖出部挖出的葱向后方输送的输送部,一边由输送部输送一边将附着在葱的根茎部的土块扒落的扒落部。各个作业部在行驶机体的前方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在行驶机体上,在各个作业部的后方并且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配置作业者搭乘的搭乘用踏板部。

Description

葱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葱收获机,详细地说,涉及能够进行直到从栽培葱的田垄上挖出葱并收集的一系列的收获作业的葱收获机。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葱收获机的一种方式,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葱收获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机体上配置各种作业部,能够进行直到收获葱为止的一系列的收获作业的葱收获机。即,专利文献1公开的葱收获机,作为各种作业部,具有:从栽培葱的田垄上挖出葱的挖出部、将在挖出部挖出的葱向后方输送的输送部、一边利用输送部输送一边扒掉附着到葱的根茎部的土块的扒落部、以及收集被扒落部扒掉了附着的土块的葱的收集部。另外,在机体的右侧后部设置有作业者搭乘的搭乘用踏板部和作业者搭乘在该搭乘用踏板部上进行操作的操作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0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不过,在上述葱收获机中,尽管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上的作业者容易进行对操作部的操作,但是,由于作业者站立的位置偏向机体的右侧部,因此,得从右侧后方倾斜地观察从葱的挖出到附着土块的扒落的葱的输送工序,也不容易确认葱在各个作业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移。因此,存在着即使由于位置偏移的原因而引起的葱的损伤等,也不能迅速地应对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葱收获机,所述葱收获机,通过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配置收获部的各个作业部和搭乘用踏板部,在搭载在搭乘用踏板部的作业者站立的位置,能够容易地从正后方观察各个作业部的状况,进而容易地观察葱的收获状况,即使葱和收获部产生位置偏移,也能够迅速地进行应对。
解决课题的手段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
在能够自己行驶的行驶机体上,配备有从栽培葱的田垄中挖出葱并进行收获的收获部的葱收获机中,其特征在于,
收获部,作为各个作业部配备有:挖出葱的挖出部、将利用挖出部挖出的葱向后方输送的输送部、一边由输送部输送一边扒落附着在葱的根茎部的土块的扒落部,并且,
各个作业部在行驶机体的前方配置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
在行驶机体上,在各个作用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上,配置作业者搭乘的搭乘用踏板部。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将收获部的各个作业部和搭乘用踏板部配置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所以,在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的作业者的站立位置,可以容易地从正后方观察各个作业部的作业状况,进而,容易地观察葱的收获状况。从而,即使葱和收获部产生位置偏移,也能够迅速地应对。例如,可以迅速地进行调整使挖出部进入栽培葱的田垄的行驶机体的位置等的应对。其结果是,可以降低由于葱和收获部的位置偏移而引起的葱的损伤。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输送部配置成前低后高的倾斜状,在夹持着挖出的竖立姿势的葱的中部的状态下,将该葱向后上方输送。
在权利要求2的发明中,由于利用输送部向后上方输送被挖出的葱,所以,在其正后方,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的作业者能够可靠地确认输送部对葱的输送状况。因此,例如,可以容易地确认葱和挖出部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以及由挖出部挖出的深度的偏差等。从而,即使葱和收获部产生位置偏离,也能够迅速地进行应对。其结果是,可以降低由于葱和收获部的位置偏离引起的葱的损伤。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或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在输送部的正后方位置配置姿势变更·码放部,所述姿势变更·码放部承接由输送部以竖立姿势向后上方输送的葱,将所承接的葱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向外侧方倾斜的倾倒姿势并且进行码放,
姿势变更·码放部一边变更葱的姿势并进行码放,一边将葱向一侧的后上方输送。
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由于姿势变更·码放部一边将葱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倾倒姿势一边进行码放,向一侧后上方输送,因此,葱被向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上的作业者的站立位置的一侧方以倾倒姿势进行码放并移动。因此,作业者可以容易地确认各个葱的整体。另外,葱被向作为接近作业者的方向的一侧后上方输送,因此,作业者可以在身旁接触葱。因此,作业者直接观察前方的情况容易地进行去掉残留在葱上的附着土块等的调整作业。从而,可以谋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和减轻作业者的疲劳。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在姿势变更·码放部的后下方位置配置收集葱的板状的收集部,被姿势变更·码放部进行过姿势变更·码放的葱,被收集到收集部。
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在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的作业者的站立位置的一侧方,被姿势变更·码放部进行了姿势变更的葱,自动地落下并收集进而存储到板状的收集部上,因此,收集作业不会对进行各种操作的作业者构成障碍。这时,由于葱被整齐地收集到收集部上,因此,作业者不需要进行修正被收集的葱的收集姿势等麻烦的工作。从而,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谋求收获作业效率的提高,减轻作业者的疲劳。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将搭乘用踏板部夹持在中间地在与配置有收集部的一侧相反侧配置用于操作行驶机体以及各个作业部的操作部。
在权利要求5的发明中,由于在与配置有收集部的一侧相反侧配置操作部,因此,操作部不会遮挡作业者的前方视野。从而,在这一点上来说,可以谋求收获作业效率的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葱收获机,所述葱收获机通过将收获部的各个作业部和搭乘用踏板部配置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在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上的作业者的站立位置,可以从正后方容易地观察各个作业部的作业状况,进而容易地观察葱的收获状况,即使葱和收获部产生位置偏离,也能够迅速地进行应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立体说明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左侧视说明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右侧视说明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俯视说明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正视说明图。
图7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剖面左侧视说明图。
图8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后视图。
图9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扒落部的立体说明图。
图10是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扒落部的葱的输送方向观察的正视说明图。
图11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扒落部的左侧视说明图。
图12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概念说明图。
图1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左侧视说明图。
图14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右侧视说明图。
图15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俯视说明图。
图16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正视说明图。
图17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后视图。
图18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的剖面左侧视说明图。
图19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收获部的各个作业部的分解说明图。
图20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田垄肩部拆毁部的正视说明图。
图21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田垄肩部拆毁部的侧视说明图。
图22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叶部侧导向体和根茎部侧导向体的俯视说明图。
图2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叶部侧导向体和根茎部侧导向体的侧视说明图。
图24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叶部侧导向体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1~图8所示的A1是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首先,概略地说明葱收获机A1的整体结构。
[葱收获机的整体结构的概略说明]
葱收获机A1在能够自己行驶的行驶机体1上配备有收获部2,所述收获部2从栽培葱N的田垄U中挖出并收获葱N。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葱N是具有根茎部Na和叶部Nb的长葱。
行驶机体1在左右一对履带式的行驶部10、10之间架设通过框架组装形成立体框架状的机体构架框体11。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右侧后部,使发动机12位于左侧行驶部10的后上方并搭载于该处。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下部,使变速箱壳体13位于左右侧行驶部10、10之间并配置在该处。并且,将变速箱13连动地连接到发动机12上。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右侧上部,配置有用于进行行驶部10、10的转向·变速操作及收获部2的收获操作的操作部14。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后端部,在后面描述的收获部2的各个作业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以向后方伸出状配置作业者Op搭乘的水平板状的搭乘用踏板部24。如图5所示,假想的同一直线L是在行驶机体1的左右宽度的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直线。附图标记15是主变速杆,附图标记16是行驶·作业杆,附图标记17是左侧离合器杆,附图标记18是右侧离合器杆,附图标记19是加速杆。
搭乘用踏板部24由前半部的固定侧踏板片94和后半部的可动侧踏板片95构成,后半部的可动侧踏板片95的前端缘部经由枢转支承连接部96枢转支承连接于固定侧踏板片94的后端缘部。固定侧踏板片94的前端缘部固定于设置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后端下部的踏板撑条97上,形成向后方水平伸出状。通过使可动侧踏板片95以枢转支承连接部96为中心在竖起放倒方向e上转动,能够在向后方水平伸出的使用姿势P3和向上方竖起的不使用姿势P4之间变更姿势。
这样,由于作业者Op搭乘的水平板状的搭乘用踏板部24,在后面描述的收获部2的各个作业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以向后方伸出状配置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后端部,因此,如图7所示,操作者Op通过搭乘到搭乘用踏板部24上,如后面所述,可以站立于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以前低后高的倾斜状平行配置的挖出部20和输送部21的正后方位置。从而,在观察前方的作业者Op的视野内,作业者Op能够可靠地对于在挖出部20和输送部21之间的输送空间及输送部21的正上方的输送空间,收获的葱N沿着作业者Op的视线Ls从正前下方位置在接近作业者Op的方向上被输送的情况。
作为各个作业部,收获部2具有:挖出葱N的挖出部20;将利用挖出部20挖出的葱N向后上方输送的输送部21;一边用输送部21进行输送一边将附着在葱N的根茎部Na上的土块扒落的扒落部22;以及一边对从输送部21接受的葱N进行姿势变更·码放一边向一侧后上方(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后上方)输送的姿势变更·码放部23。作为各个作业部的挖出部20、输送部21和扒落部22,在行驶机体1的前方配置于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并且,在这些作业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配置有设于行驶机体1上的搭乘用踏板部24。即,在作为行驶机体1的左右中心线的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将挖出部20、输送部21、扒落部22和搭乘用踏板部24在前后方向上配置成一列。
挖出部20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形成的四角形框状的支承框体30的基端部经由轴线朝向左右方向的枢轴31枢转支承于机体构架框体11。在支承框架体30上,载置有作为所谓的棒式输送机的挖出输送机32。在挖出输送机32的起始端部(前端部),以向前方突出设置状安装有挖出刀33。挖出刀33形成为尖锐的水平刀,使形成板状的基端侧半部33a向前方延伸设置,并且,形成使顶端侧半部33b呈从基端侧半部33a的前端缘部向上方挑起状。
在设置于机体构架框体11的气缸支柱35与从枢轴31的中部向上方竖立设置的升降臂36之间,横向架设有在前后方向上伸缩动作的升降缸37。在升降臂36的基端部和支承框体30的左右延伸片30a之间设置有连接设置片39。并且,挖出部20能够由升降缸37进行升降动作,输送部21和扒落部22也与挖出部20成一体地升降。附图标记38是用于升降操作挖出部20等的升降操作杆。
在这样构成的挖出部20中,在进行葱N的收获作业时,利用升降缸37将挖出部20适当地下降,挖出输送机32以前低后高的倾斜姿势配置,并且,挖出刀刃33的顶端侧半部33b以大致水平地接近田地G的地面的方式配置。在这种状态下,伴随着行驶机体1的前进行驶,挖出刀刃33的顶端侧半部33b相对于栽培葱N的田垄U大致水平地向前方进入,从葱N的根茎部Na的正下方挖出葱N,并且,挖出刀刃33的基端侧半部33a使葱N与土块D1一起向后上方滑动移送。
并且,被挖出的葱N一边在挖出刀刃33的基端侧半部33a的上表面滑动一边被向后上方移送,葱N的叶部Nb被后面将要描述的输送部21夹持并向后上方输送,另一方面,附着有土块D1的葱N的根茎部Na被从挖出刀刃33的基端侧半部33a交付到挖出输送机32上,被挖出输送机32进一步向后上方输送。这时,葱N保持栽培在田垄U中的竖立姿势不变地被向后上方输送。
输送部21在挖出部20的正上方与挖出部20的挖出输送机32平行地配置成前低后高的倾斜状,以从左右侧方夹持挖出的竖立姿势的葱N的中部的状态向后上方输送。
即,输送部21经由左右一对的前·后框架40、41及输送支承框架46,在挖出输送机32的正上方平行地对向配置。并且,输送部21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输送体42、42。在沿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从动带轮43和驱动带轮44上卷绕输送带45而形成输送体42。从左右对向的两个输送体42、42的起始端部(前端部)向终端部(后端部)移送的输送带去路侧部45a、45a彼此以面对状态面接触,夹持葱N的叶部Nb,并且,以夹持状态向后上方输送葱N。
左侧的前支承框架4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在挖出输送机32的左侧部和左侧的输送体42的前部之间。同样地,右侧的前支承框架4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在挖出输送机32的右侧部和右侧的输送体42的前部之间。在对后面描述的输送部传动横轴170进行轴支承的传动横轴壳47的左右侧部,竖立设置有左右一对驱动轴壳48、48,所述左右一对驱动轴壳48、48对后面描述的左右一对带轮驱动轴85、85进行轴支承。
左侧后支承框架41设置在左侧驱动轴壳48与左侧输送体42的后部之间。同样地,右侧后支承框架41设置在右侧驱动轴壳48与右侧输送体42的后部之间。左侧的输送支承框架46以斜交状设置在左侧输送体42的前部与机体构架框体11的左侧前部之间。同样地,右侧输送支承框架46以斜交状设置在右侧输送体42的前部与机体构架框体11的右侧前部之间。附图标记49是对输送带去路侧部45a弹性加载的张紧辊。
由于在这样构成的输送部21,左右一对输送体42、42的输送带去路侧部45a、45a彼此夹持葱N的叶部Nb,并且,以夹持的状态将葱N向后上方输送,因此,能够与从下方支承并输送葱N的根茎部Na的挖出部20的挖出输送机32合作,将葱N以竖起的姿势可靠地向后上方输送。
如图9~图11所示,扒落部22将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轴壳50横架于机体构架框体11,使传动链壳体51从横轴壳50的右侧部向前下方伸出。传动链壳体51的顶端部(前端部)向左侧方突出地设置轴壳52。在以轴架设于轴壳52中的旋转体支轴53的顶端部,同轴地安装有旋转体54。旋转体54由轴线朝向左右方向的圆筒状的周壁55、封闭周壁55的左右侧端面的左右侧端壁56、56形成。使旋转体支轴53的顶端部贯通安装于左右侧端壁56、56的中心部。即,旋转体54以其轴线朝向与输送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能够围绕其轴线通过旋转体支轴53旋转。
在旋转体54的周壁54的外周面,在其周向方向和轴线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呈放射状突出设置多个扒落用的突出片57。各个突出片57以它们的顶端部沿着根茎部Na的方式使各个突出片57的突出高度变化。即,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周壁55的外周面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相同间隔地突出设置8个突出片,形成突出片单元。在周壁55的轴线方向上隔开相同间隔地形成5组突出片单元。
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的外周面的中央部处的突出片57a,将其突出宽度形成小的宽度。另一方面,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的外周面的外侧部处的突出片57b,将其突出宽度,形成得比中央部的突出片的突出宽度大。并且,各个突出片57a、57b的顶端部分别沿着根茎部Na的正下方和侧方配置。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中央部的3组作为宽度小的突出片57a,并且,将外侧的2组作为宽度大的突出片57b。
旋转体54的旋转方向a与突出片57碰撞附着到葱的根茎部Na上的土块D1的方向以及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为同一方向。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旋转体54的旋转方向a设定成在左侧视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与突出片57碰撞附着到葱的根茎部Na上的土块D1的方向和输送部21的向后上方的输送方向成为同一方向。旋转体54的旋转速度被设定为比输送部21的输送速度大。例如,可以设定为使旋转体54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为1m/s,使输送部21的输送速度(圆周速度)为0.05m/s,旋转体54的旋转速度(圆周速度)为输送部21的输送速度(圆周速度)的20倍。
在这样构成的扒落部22中,可以利用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的周壁上的多个突出片57将附着在由输送部21和挖出输送机32合作输送的葱N的根茎部Na上的土块D1的大部分扒落,变成土块D2。这时,旋转体54通过在根茎部Na的下方旋转,多个突出片57连续的碰撞(打击)土块D1,将土块D1破碎,由此,土块D2进一步变成土块D3,可以尽可能地使附着在根茎部Na上的残存的土块D3小型化。
而且,由于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的外周面的中央部处的突出片57a,将其突出的宽度形成为小的宽度,另一方面,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的外周面的外侧部处的突出片57b将突出宽度形成得比中央部的突出片的突出宽度大,各个突出片57a、57b的顶端部分别沿着根茎部Na的正下方和左右侧方配置,所以,各个突出片57a、57b不会干扰葱N,能够可靠地破碎土块D1。即,突出片57a起着在附着在根茎部Na的下方的土块D1的下部进行扒落的作用,另一方面,突出片57b起着在附着在根茎部Na的左右侧方的土块D1的左右侧部进行扒落的作用。
这里,在图10或者图11中,土块D1表示突出片57进行扒落作用之前的块状的土块,土块D2表示突出片57进行扒落作用时的变小了的土块,土块D3表示突出片57进行扒落作用之后的最终的小土块。另外,通过对土块D1的下部连续地打击进行扒落作用的突出片57a和对土块D1的左右侧部连续地打击进行扒落作用的突出片57b的合作,土块连续地并且牢靠地被破碎成土块D1→土块D2→土块D3。
姿势变更·码放部23配置成在输送部21的正后方位置承接被输送部21以竖立姿势向后上方输送的葱N,将所承接的葱N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向外侧方倾斜的倾倒姿势,并且,沿着输送方向码放姿势变更了的葱N,一边对葱N进行姿势变更·码放,一边向一侧的后上方(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后上方)输送。
即,姿势变更·码放部23以前低后高、并且后端部朝向左侧外方的方式配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移送体80、80。将移送带83卷绕于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驱动带轮81和从动带轮82而形成移送体80。从左右对向的两个移送体80、80的起始端部(前端部)向终端部(后端部)移送的移送带去路侧部83a、83a彼此以对面的状态面接触。驱动带轮81、81朝着上下方向配置它们的轴线,另一方面,从动带轮82、82向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向(例如,45°)倾斜地配置它们的轴线,使移送带去路侧部83a、83a彼此的中途以扭曲状面接触。
左侧的输送体42的驱动带轮44和左侧的移送体80的驱动带轮81同轴地安装于轴线朝着上下方向配置的左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上端部和中部。右侧的输送体42的驱动带轮44经由链式传动机构86连动地连接到轴线朝着上下方向配置的右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上端部。右侧的移送体80的驱动带轮81安装于右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中部。
并且,从输送部21的终端部承接葱N的姿势变更·码放部23形成为,使得移送带轮去路侧部83a、83a彼此夹持葱N的叶部Nb,并且,在夹持状态下一边使葱N从竖立姿势向倾倒姿势进行姿势变更一边进行码放,向左侧后上方输送。附图标记87是保持框体,所述保持框体保持由姿势变更·码放部23移送的葱N的叶尖侧的姿势以使其不下垂。
在这样构成的姿势变更·码放部23中,由于能够将葱N的的输送姿势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倾倒姿势,所以,能够依次并且牢靠地将葱N收集、贮存到后面描述的收集部25。
在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后下方位置,配置收集葱N的四角形板状的收集部25,被姿势变更·码放部23进行姿势变更·码放的葱N被收集于收集部25。并且,将收集部25的前端缘部配置在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终端部的下方,由姿势变更·码放部23输送的葱N下落到收集部25上,被收集和贮存。
即,收集部25经由收集部支承臂90被安装于机体构架框体11。收集部支承臂90由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上下延伸臂片91和轴线朝向前后方向从上下延伸臂片91的上端部延伸的前后延伸臂片92形成。在前述延伸臂片92上,呈向左侧外侧伸出状设置安装框93,将收集部25的下表面部安装于安装框93。在机体构架框图11的左则后端部设置有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圆筒状支承部98。收集部支承臂90将上下延伸臂片91从上方插入贯通于圆筒状支承部98中,可围绕其轴线自由转动地安装。
如图2所示,收集部25能够在围绕着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前后延伸臂片92的横轴的方向c上,在横卧使用姿势F1和下垂不使用姿势F2之间进行姿势变更,并且,能够在围绕着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上下延伸臂片91的纵轴的方向d上,在配置在机体的一个侧方(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方)的使用位置P1和以下垂不使用姿势F2配置在机体正后方的收纳位置P2之间进行位置变更。
从而,将搭乘用踏板部24的可动侧踏板片95变成向上方竖起的不使用姿势P4,并且,通过将收集部25在可动侧踏板片95的正后方位置以下垂不使用姿势F2配置于收纳位置P2,可以紧凑地容纳葱收获机A1。另外,在与配置有收集部25的左侧相反侧的右侧,将搭乘用踏板部24夹持在中间地配置用于操作行驶机体1及收获部2的各个作业部的操作部14。
在这样构成的收集部25,由于在站立在搭乘用踏板部24上进行转向·收获操作的作业者Op的左侧方,能够以横卧姿势将收获的葱N堆积并牢固地收集到收集部25上,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葱N的收集性能和作业者Op的转向·收获操作性能。
在挖出部20的前方,配置有作为收获部2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通过将田垄U的两肩部拆毁,减轻后续的挖出部20的进入阻力,可以顺畅地进行利用挖出部20实施的挖出作业。
即,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将向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轴壳61、61的基端部(后端部)安装于横轴壳50的左右侧部,将齿轮箱62、62安装于各个前方延伸轴壳61、61的顶端部(前端部),经由圆盘支承轴63、63将安装圆盘64、64安装于齿轮箱62、62,在各个安装圆盘64、64上,在周向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地突出设置四个田垄肩部拆毁爪65、65。将前方延伸轴66架设于前述延伸轴壳61中,将圆盘支承轴63经由齿轮箱62内的齿轮67、68连动地连接于前方延伸轴66。
并且,通过使突出设置于安装圆盘64的田垄肩部拆毁爪65在向上切割的方向b上旋转,可以利用田垄拆毁爪65将田垄U的肩部拆毁。附图标记69是防止飞散罩,附图标记70是土块粉碎棒。附图标记71是决定收获部2的前端部的对地高度的规轮,附图标记72是规轮支柱,附图标记73是规轮支承机框架。
图12所示的M是葱收获机A1具有的动力传递机构,如图12所示,动力传递机构M由行驶机体传动机构部Ma和收获部传动机构部Mb形成。
即,行驶机体传动机构部Ma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构成。在搭载于机体构架框体11的发动机12的驱动轴12a与液压泵100的输入轴101之间设置第一链式传动机构110。在发动机12的驱动轴12a与设置于机体构架框体11的变速壳体120的输入轴121之间设置第二链式传动机构130。在变速壳体120的输出轴122的左侧端部与设置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下部的变速箱13的输入轴13a之间,设置有第一带式传动机构140。在变速箱13的输出轴13b的两端部,安装有行驶部10、10的驱动轮10a、10a。
另外,收获部传动机构Mb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构成。在变速壳体120的输出轴122的右侧端部与架设于横轴壳50中的收获部传动横轴150的右侧端部之间,设置第二带式传动机构160。在收获部传动横轴150的左侧部连动地连接设置涡轮箱151。经由向前方伸出的传动轴165将挖出齿轮箱178连动地连接于涡轮箱151。挖出齿轮箱178连动地连接于呈横向架设状架设于挖出输送机32的后部的驱动轴34的左侧端部。
经由输入·输出齿轮171、172将轴线朝向左右方向的输送部传动横轴170的左侧端部连动地连接于传动轴165的后部。另外,经由输入·输出齿轮173、174将左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下端部连动地连接于输送部传动横轴170的中途端部。另外,经由输入·输出齿轮175、176,将右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下端部连动地连接于输送部传动横轴170的右侧端部。
将左侧的输送体42的驱动带轮44和左侧的移送体80的驱动带轮81同轴地安装于左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上端部和中部。经由链式传动机构86将右侧的输送体42的驱动带轮44连动地连接于右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上端部。将右侧的移送体80的驱动带轮81安装于右侧的带轮驱动轴85的中部。附图标记177是输送部传动壳体。
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传动链壳体51的后端部连动地连接于收获部传动横轴150的右侧部。另一方面,将旋转体支承轴53的右侧端部连动地连接于传动链壳体51的前端部。将扒落部22安装于旋转体支承轴53的左侧端部。将架设在前方延伸轴壳61、61中的前方延伸轴66、66的后端部分别连动地连接于收获部传动横轴150的左右侧部。另一方面,经由齿轮箱62、62将圆盘支承轴63、63的基端部(左侧端部)连动地连接于前方延伸轴66、66的前端部。经由齿轮箱62内的齿轮67、68将圆盘支承轴63连动地连接于前方延伸轴66。
在这样构成的动传递机构M中,可以将动力从发动机12传递到各个作业部,高效率地进行葱N的收获。
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A1按照上面所述的方式构成,在该葱收获机中,产生下面所述的作用和效果。
(1)由于将收获部2的各个作业部和搭乘用踏板部24配置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所以,在搭乘于搭乘用踏板部24的作业者Op的站立位置,可以从正后方容易地观察各个作业部的作业状况,进而观察葱N的收获状况。从而,即使葱N和收获部2产生位置偏离,也可以迅速地进行应对。例如,可以迅速地进行调整使挖出部20进入栽培葱N的田垄U的行驶机体1的位置等的应对。其结果是,可以降低由于葱N与收获部2的位置偏离引起的葱N的损伤。
(2)由于利用输送部21向后上方输送被挖出的葱N,所以,在其正后方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24上的作业者Op能够可靠地观察输送部21对葱N的输送状况。因此,例如,可以容易地确认葱N和挖出部20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离,以及挖出部20的挖掘深度的偏差等,从而,即使葱N和收获部2产生位置偏移,也能够迅速地应对。其结果是,可以降低由葱N和收获部2的位置偏离造成的葱N的损伤。
(3)由于姿势变更·码放部23一边将葱N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倾倒姿势一边进行码放,并向左侧后上方输送,所以,葱N被以倾倒姿势码放并向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24上的作业者Op站立位置的左侧方移动。因此,作业者Op可以容易地确认葱N的整体(根茎部Na和叶部Nb)。另外,由于葱N被向作为接近作业者Op的方向的左侧后上方输送,所以,作业者Op可以在身旁接触葱N。因此,作业者Op可以在依旧观察前方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打掉残留在葱N上的附着土块D3等的调整作业。从而,可以谋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和减轻作业者Op的疲劳。
(4)由于在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24上的操作者Op的站立位置的左侧方,被姿势变更·码放部23进行了姿势变更的葱N自动地下落到板状的收集部25上,被收集,进而被贮存,所以,收集作业对于进行各种操作的作业者Op不会成为障碍。这时,由于葱N被整齐地收集到收集部25上,所以,作业者Op不需要进行修正被收集的葱N的收集姿势等麻烦的工作。从而,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谋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和减轻作业者的疲劳。
(5)由于将操作部14配置在与配置有收集部25的一侧相反侧,所以,操作部14不会遮挡作业者Op的前方视野。从而,从这一点来说,也可以谋求提高收获作业效率。
(6)由于以多个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的外周面上的各个突出片57的顶端部沿着根茎部Na的方式使各个突出片57的突出高度发生变化,所以,各个突出片57的顶端部能够对附着在葱N的根茎部Na上的土块D1进行冲击,对土块D1进行破碎。这时,不仅能够将位于葱N的根茎部Na的下方的附着土块D1破碎,而且还能够将位于葱N的根茎部Na的侧方的附着土块D1破碎,能够可靠地将附着土块D1扒落。从而,可以减少土的残留,减少处理土的残留的作业(调整作业)的麻烦。
(7)由于位置根茎部Na的正下方的突出宽度小的突出片57a对附着在根茎部Na的下端部的土块D1进行冲击,将其破碎,所以,附着在根茎部Na的左右侧部的土块D1被左右分离,并且,位于根茎部Na的左右侧方的突出宽度大的突出片57b对附着在根茎部Na的左右侧部的土块D1进行冲击,将其破碎,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根茎部Na的附着土块D1扒落。
(8)由于突出片57冲击附着在葱N的根茎部Na的土块D1的方向与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为同一方向,所以,即使突出片57冲击葱N,也可以减小这时对葱N的冲击。因此,可以减少葱N的损伤。
(9)由于将旋转体54的旋转速度设定得比输送部21的输送速度大(例如,为20倍),所以,使突出地设置在旋转体54上的多个突出片57对葱N的根茎部Na的附着土块D1连续地进行碰撞,可以对附着土块D1进行连续的冲击。因此,能够可靠地破碎附着土块D1,可以大幅度减少土的残留。
11.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13~图18所示的附图标记A2,是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如图13~图18所示,葱收获机A2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A1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下面,省略对于葱收获机A2的基本结构的说明,只说明葱收获机A2所具有的收获部2的特征结构。另外,由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也与图12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相同,所以,也省略对其结构的说明。
[收获部的特征结构的说明]
作为各个作业部,收获部2具有:左右一对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挖出部20、输送部21、扒落部22、和姿势变更·码放部23。左右一对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将田垄U的两个肩部拆毁,降低挖出部20进入田垄U的阻力。在这样降低了进入阻力的田垄U上,栽培着葱N,该葱N被挖出部20挖出。输送部21夹持被挖出部20挖出的葱的叶部Nb的中部,将夹持的葱N保持竖立姿势不变地向后上方输送。扒落部22将附着在被输送部21输送的葱N的根茎部Na上的土块扒落。姿势变更·码放部23从输送部21的终端部承接以竖立姿势被输送的葱N,并且,夹持所承接的葱N的中部,一边将夹持的葱N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向外侧方以前倾状态倾斜的倾倒姿势进行码放,一边向一侧后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后上方)输送。
另外,如图19所示,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挖出部20和输送部21分别将基端部(后端部)枢转支承于行驶机体1,能够成一体地对顶端部侧进行升降。这里,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和输送部21的基端部同轴地枢转支承于横轴壳50,所述横轴壳50支承将轴线朝向左右方向地设置在行驶机体1上的收获部传动横轴150。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和输送部21能够调节它们的顶端侧部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另外,挖出部20和输送部21能够调节它们的顶端侧部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说,如图19所示,挖出部20将支承框体30的基端部经由轴线朝向左右方向的枢轴31枢转支承于设置在机体构架框体11上的枢转轴承体26上,能够借助后面描述的升降缸37对前端部侧进行升降动作。
输送部21将输送部传动壳体177以下垂状态连动地连接设置于其基端部。在输送部传动壳体177的背后,连接设置有后面描述的横轴壳50。将横轴壳50围绕其轴线转动自如地枢转支承于设置在机体构架框体11上的横轴壳支承撑条58上。将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起始端部连动地连接于输送部21。输送部21和姿势变更·码放部23经由输送支承框架46被支承于输送部传动壳体177。即,输送部21和姿势变更·码放部23经由横轴壳50被成一体地枢转支承于横轴壳支承撑条58。从而,当输送部21以横轴壳50为中心进行上升动作(下降动作)时,姿势变更·码放部23相反地进行下降动作(上升动作)。
在设于挖出部20的前部的后面描述的挖出输送机32与形成连接设置在输送部21的下面前端部处的输送支承框架46的前端部的连接设置体46a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分阶段地自由伸缩调节的左右一对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200。另外,各个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200,通过在上下方向上伸缩调节,能够调节挖出输送机32的前端部与输送部21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在上下方向上对向地配置有从挖出输送机32向上方竖立设置的第一下部侧调节片210和从连接设置体46a垂直设置的第一上部侧调节片220。在各调节片210、220上,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上·下部侧调节孔230、240。两个调节片210、220适当地在内外侧以重合状态面接触,并且,使两个调节孔230、240相吻合,能够将连接螺栓250、250插入贯通到相吻合的两个调节孔230、240中进行连接。
左右一对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经由后面描述的前方延伸轴壳61、61同轴地安装于横轴壳体50。各个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的前端部侧围绕轴线摆动自如被支承于横轴壳50。在各个前方延伸轴壳61、61的前部和连接设置体46a的前部之间,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无级地自由伸缩调节的左右一对第二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300、300。各个第二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300、300通过在上下方向上伸缩调节,能够调节田垄肩部拆毁部60、60的前端部与输送部21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第二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300在上下方向上对向地配置有从前方延伸轴壳61向上方竖立设置的第二下部侧调节片310、和从连接设置体46a垂直设置的第二上部侧调节片320。在第二下部侧调节片310上,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长孔330、330,另一方面,在第二上部侧调节片320上,形成前后一对调节孔340、340。两个调节片310、320适当地在内外侧以重合状态面接触,并且,使两个孔330、340相吻合,能够将调节螺栓350、350插入贯通到相吻合的两个孔330、340中进行连接。并且,对于两个调节片310、320,通过使调节螺栓350、350的紧固松弛,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调节第二下部侧调节片310,之后,将调节螺栓350、350紧固,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间隔调节。
在田垄肩部拆毁部60的内侧部配置有导向体70,所述导向体70对在左右侧方伸出的葱N的枯叶等进行导向。如图20及图21所示,导向体70在前后方向上从比栽培葱N的田垄U的上端位置Ua低的位置延伸到输送部21的顶端部上方位置,形成比田垄肩部拆毁部60的前后宽度L1宽度宽的导向体前后宽度L2。
具体地说,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后面描述的齿轮箱62的周壁上安装有防止飞散罩69。防止飞散罩69具有侧方被覆罩片69a和上方被覆罩片69b。侧方被覆罩片69a被覆与齿轮箱62连动地连接的安装圆盘64和在安装圆盘64上在其半径方向上突出地设置的田垄拆毁爪65的外侧方。另外,上方被覆罩片69b被覆安装圆盘64及田垄肩部拆毁爪65的正上方。
经由安装体74将导向体70安装于上方被覆罩片69b。安装体74由四角形板状的安装片74a和从安装片74a的内侧端缘部向下方下垂的下垂片74b形成。安装片74a以重合状态与上方被覆罩片69b的上表面面接触,并且,经由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滑动调节用长孔75、75利用滑动调节用螺栓76、76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自由调节位置地安装。将在前后方向上呈直棒状延伸的导向体70的中部安装于下垂片74b的下端缘部。在导向体70的前部与下垂片74b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对导向体70的前部进行加强的棒状的加强片77。
利用这样构成,产生下面所述的作用效果。
(1)由于能够利用第二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300调节田垄肩部拆毁部60和输送部21的顶端侧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适应于栽培葱N的田垄U的形状及高度的葱N的收获。即,由于能够利用田垄肩部拆毁部60将田垄U的两肩部拆毁到必要的深度,所以,能够可靠地降低挖出部20进入田垄U的进入阻力。因此,可以利用具有最低限度的负荷和牵引力的行驶机体1进行收获作业,可以谋求行驶机体1的轻量化。另外,由于输送部21能够在不与田垄U干扰的尽可能低的位置,并且可以夹持葱N的叶部Nb的牢固的部位,因此,可以用输送部21稳定地进行葱N的输送,防止葱N的损伤等。
(2)由于可以利用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在上下方向上调节挖出部20与输送部21的顶端侧部的相对位置,所以,可以使它们的上下相对位置适应于田垄U的高度。其结果是,可以将输送部21的顶端部侧设定于葱N的最佳夹持位置,可以良好地确保葱N的输送性。
(3)由于田垄拆毁部60和输送部21的基端部同轴地枢转支承于轴线朝向左右方向地设置在行驶机体1上的收获部传动横轴150上,所以,可以谋求葱收获机A2的结构的简化、紧凑化和廉价化。
(4)由于向侧方伸出的葱N的枯叶等可以利用导向体70从比栽培葱N的田垄U的上端位置低的位置导向到输送部21的顶端部上方位置,所以,可以防止在左右侧方伸出的葱N的枯叶等与田垄肩部拆毁部60干扰,例如,可以防止被卷入到田垄肩部拆毁部60的田垄肩部拆毁爪65中,防止葱N的姿势紊乱或葱N损伤等。因此,输送部21可以在最佳的位置牢固地夹持葱N并进行输送,可以良好地确保葱N的输送性和商品价值。
其次,对于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结构进行说明。即,如图22~图24所示,姿势变更·码放部23一边对葱N进行姿势变更·码放,一边在行驶机体1的一侧(在实施方式2中,为左侧)从行驶机体1逐渐脱离地向外后方输送。在中部被姿势变更·码放部23夹持的葱N的叶部Nb侧和根茎部Na侧,分别配置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23延伸的叶部侧导向体87和根茎部侧导向体88,利用各个导向体87、88在从下方支承葱N的叶部Nb侧和根茎部Na侧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导向。
叶部侧导向体87和根茎部侧导向体88分别从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起始端延伸形成到终端部。各个导向体87、88的终端部形成为向后下方突出的突出端部。在两个突出端部的下方配置收集部25,被姿势变更·码放部23输送的葱N下落并收集到收集部25上。伸出导向体89的基端部安装于叶部侧导向体87的突出端部。伸出导向体89能够以基端部为中心向朝上的方向自由退避转动。
叶部侧导向体87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23延伸,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向的前后一对导向片87a、87b、和将两个导向片87a、87b的中部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片87c。各个导向片87a、87b的终端部成为向后下方突出的突出端部87d、87e。另一方面,伸出导向体89在平面视图中形成U字形。伸出导向体89的两个基端部被安装于前后一对突出端部87d、87e上。伸出导向体89能够以两个基端部为中心向朝上的方向自由地退避转动。
具体地说,如图22~图24所示,构成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一对移送体80、80,在构成输送部21的左右一对输送体42、42的后端部的正下方位置,其基端部(前端部)彼此左右对向配置,另一方面,在输送体42、42的后端部的左侧后方位置,其顶端部(后端部)彼此上下对向配置。顶端部在下侧的移送体80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地设置移送体框架84,在移送体框架84的顶端部安装有从动带轮82。在移送体框架84的中部,向上方突出地设置上部侧撑条400,将叶部侧导向体87支承于上部侧撑条400。另外,在移送体框架84的基端部,向下方突出地设置下部侧基端部撑条500,并且,在移送体框架84的顶端部向下方突出地设置下部侧顶端部撑条510,将根茎部侧导向体88以横架状支承于两个撑条500、510。
上部侧撑条400具有:突出地设置在移送体框架84上的撑条主片410、张紧设置在撑条主片410的顶端(上端)的固定板片420、从固定板片420向上方突出地设置的可动用枢轴430、经由凸台部440可自由旋转地枢转支承于可动用枢轴430上的可动板片450、以及固定·解除体470,其中,固定·解除体470将固定·解除销460以贯通状相对于两个板片420、450插入、拔出,将可动板片450相对于固定板片420进行固定或解除固定。固定·解除销460通过借助推压弹簧480的加载力在进出方向上滑动,将可动板片450固定,即,形成不能以可动用枢轴430为中心旋转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反抗推压弹簧480的加载而向后退方向滑动,将可动板片450解除固定,即,形成能够以可动用枢轴430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叶部侧导向体87沿着可动板片450的上表面后部将后面的导向片87b的内侧端部固定,沿着竖立设置在可动板片450的上表面的右侧端缘部处的竖立设置片490,将前面的导向片87a的内侧端部固定,并且,从其中部向外后方以向下倾斜状延伸,在收集部25的正上方位置以前后对向状态配置两个导向片87a、87b的外侧端。葱N的叶部Nb侧,一边在两个导向片87a、87b上从内侧方向外侧方滑动,一边从竖立姿势向前倾姿势、进而向横卧姿势进行姿势变更。
经由枢转支承销89c、89d将伸出导向体89的两个基端部89a、89b枢转支承连接于形成在各个导向片87a、87b的终端部(外侧端部)上的突出端部87d、87e上。在垂直设置于后面的导向片87b的外侧端部的第一弹簧连接片87f与垂直设置于后面的基端部89b的第二弹簧连接片89e之间,设置拉伸弹簧78。附图标记79是突出设置在突出端部87e的止动销,使被拉伸弹簧78转动加载的基端部89b从下方与止动销79抵接,限制伸出导向体89的顶端部侧的转动,使得该转动不会超过向外侧下方朝下倾斜的规定的姿势。
并且,葱N的叶部Nb沿着伸出导向体89向收集部25下降滑动。i是枢转支承销89c、89d的轴线。伸出导向体89以轴线i为中心,向作为脱离收集部25的退避方向f的朝上的方向呈挑起状自由转动。即,当伸出导向体89的顶端部侧被从下方推压时,伸出导向体89反抗拉伸弹簧78的加载,以轴线i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因此,当在输送部21的前端部侧上升,并且,后端部侧及姿势变更·码放部23下降了的时候,若伸出导向体89的顶端部侧与收集部25干扰,则伸出导向体89被向上方转动而进行退避动作。从而,伸出导向体89和收集部25都不会受到损伤等。另外,在退避方向f上转动的伸出导向体89,通过基端部与止动销79抵接,退避动作受到限制。
叶部侧导向体87以可动用枢轴430的轴线g为中心在前后转动方向h上转动,由此,能够在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23配置的使用位置(滑动导向位置)和沿着输送部21配置的不使用位置(收存位置)之间自由地进行位置变更。
根茎部侧导向体88形成直棒状,以横架状被支承在突出地设置于移送体框架84上的下部侧基端部撑条500与下部侧顶端部撑条510之间。根茎部侧导向体88的外侧端部88a配置在与向下倾斜姿势的伸出导向体89相同的平面上,呈向下倾斜状。并且,中部被一对移送带83、83夹持的葱N的根茎部Na被根茎部侧导向体88向外后方滑动导向,并且,根茎部Na被外侧端部88a向收集部25滑动导向。这时,外侧端部88a在与对葱N的叶部Nb侧进行滑动导向的伸出导向体89相同的平面上被配置成向下倾斜状,因此,能够与伸出导向体89合作,不打乱葱N的姿势地将葱N向收集部25侧顺畅地滑动移送。因此,在收集部25上,葱N被整齐地收集,可以容易地回收葱N。
图22及图23所示,在右侧的输送体42的终端部,配置有内置链式传动机构86的扁平板状的链传动壳体600。另外,在左侧的输送体42的终端部,安装有承接导向体610,所述承接导向体610用于从输送部21向姿势变更·码放部23承接并引导葱N的中部。
即,承接导向体610使棒状体弯曲而形成,经由安装托架620将基端部(前端部)630安装于左侧的输送体42的终端部。承接导向体610的中部640从输送部21的终端部延续到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起始端部沿着葱N的输送路径弯曲地形成。承接导向体610的顶端部650在叶部侧导向体87的起始端部的朝上的方向上以重合状态配置。并且,从输送部21的终端部承接到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起始端部的葱N的叶部Nb侧,一边将姿势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前倾姿势,一边顺畅并且牢靠地从承接导向体610被承接到叶部侧导向体87上。
借助这样的结构,可以产生下面所述的作用效果。
(1)姿势变更·码放部23一边对葱N进行姿势变更·码放,一边在行驶机体1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向逐渐脱离行驶机体1的外后方输送,在中部被姿势变更·码放部23夹持的葱N的叶部Nb侧和根茎部Na侧,分别配置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23延伸的叶部侧导向体87和根茎侧导向体88,利用各个导向体87、88从下方引导葱N的叶部Nb侧和根茎部Na侧,因此,可以防止葱N的叶部Nb侧和根茎部Na侧下垂。并且,被输送的葱N一边从竖立姿势被变更成倾倒姿势,一边在行驶机体1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被向逐渐脱离行驶机体1的外后方输送,所以,行驶机体1不会与其它物品干扰。这样,由于可以避免葱N的下垂或与其它物品的干扰,因此,可以良好地确保葱N的收获作业效率、商品价值。
(2)分别从姿势变更·码放部23的起始端部到终端部延伸形成的叶部侧导向体87和根茎部侧导向体88的终端部,变成向后下方突出的突出端部87d、87e,在两个突出端部87d、87e的下方配置收集部25,被姿势变更·码放部23输送的葱N下落并被收集到收集部25上,所以,被收获的葱N被牢靠地收集于收集部25。
(3)将姿势变更·码放部23可升降转动地安装于行驶机体1,另一方面,在使收集部25固定于行驶机体1的情况下,当使姿势变更·码放部23上升转动时,位于比其转动支点靠后方的位置的伸出导向体89存在着下降并且与收集部25碰撞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伸出导向体89能够以其基端部为中心向上方自由地退避转动,所以,通过伸出导向体89对收集部25退避转动,可以防止任何一方受到损伤等。
(4)由于叶部侧导向体87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23延伸,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对向的一对导向片87a、87b和将两个导向片87a、87b的中部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片87c,因此,可以从下方宽度宽地牢固支承葱N的叶部Nb侧,并且,可以稳定地进行导向,可以防止叶部Nb侧的下垂。另外,由于伸出导向体89形成U字形,伸出导向体89的两个基端部安装于前后一对突出端部87d、87e,并且,伸出导向体89能够以两个基端部为中心自由地向上方退避转动,因此,通过伸出导向体89相对于收集部25退避转动,可以防止任何一方受到损伤等。
[对于收获部的结构的更具体的说明]
作为各个作业部的挖出部20、输送部21和扒落部22,在行驶机体1的前方,配置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L(参照图15)上,并且,在这些作业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配置有设于行驶机体1上的搭乘用踏板部24。即,在作为行驶机体1的左右中心线的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在前后方向上成一列地配置挖出部20、输送部21、扒落部22和搭乘用踏板部24。
输送部21经由作为左右一对前支承框架的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后支承框架41和输送支承框架46,在挖出输送机32的正上方以平行状态对向地配置。并且,输送部21构成为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输送体42、42。将输送带45卷绕到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从动带轮43和驱动带轮44上而形成输送体42(参照图12)。从左右对向的两个输送体42、42的起始端部(前端部)向终端部(后端部)移送的输送带去路侧部45a、45a,彼此以对面状态面接触,输送带去路侧部45a、45a彼此夹持葱N的叶部Nb,并且,在夹持的状态下,将葱N向后上方输送。
如图18及图19所示,左侧的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在挖出输送机32的左侧部和左侧的输送体42的前部之间。同样地,右侧的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20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在挖出输送机32的右侧部和右侧的输送体42的前部之间。在轴支承后面描述的输送部传动横轴170的传动横轴壳47的左右侧部,竖立设置有轴支承后面描述的左右一对带轮驱动轴85、85的左右一对驱动轴壳48、48。左侧的后支承框架41设置在左侧的驱动轴壳48与左侧的输送体42的后部之间。同样地,右侧的后支承框架41设置在右侧的驱动轴壳48与右侧的输送体42的后部之间。左侧的输送支承框架46以斜交叉状设置在左侧的输送体42的前部与机体构架框体11的左侧前部之间。同样地,右侧的输送支承框架46以斜交叉状设置在右侧的输送体42的前部与机体构架框体11的右侧前部之间。
如图17所示,搭乘用踏板部24的地上高度,即,从行驶部10与地面接触的下表面到搭乘用踏板部24的下表面的高度,设定在一定高度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00mm以上)。这样,即使在挖出后的田垄U上堆积了后面描述的被收获部2的挖出部20、扒落部22落下的葱N的附着土,由于堆积土D的高度最大在150mm的程度,因此,不会由于堆积土D的高度的原因而使行驶机体1不能行驶。
在这样构成的行驶机体1中,由于作业者Op搭乘的水平板状的搭乘用踏板部24在后面描述的收获部2的各个作业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L上,呈向后方伸出状地配置在机体构架框体11的后端部,所以,如图18所示,作业者Op通过搭乘在搭乘用踏板部24上,如前面所述,可以站立到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以前低后高的倾斜状平行配置的挖出部20和输送部21的正后方位置上。
从而,作业者Op在挖出部20与输送部21之间的输送空间以及输送部21的正上方的输送空间中,能够在观察前方的作业者Op的视野内可靠地观察被收获的葱N在沿着作业者Op的视线从正前下方位置接近作业者Op的方向上被输送的情况。
作为第二个实施方式的葱收获机A2的特征结构,如下面所述。
(1)在能够自己行驶的行驶机体上配备有从栽培葱的田垄中挖出并收获葱的收获部的葱收获机中,其特征在于,
作为各个作业部,收获部具有:挖出葱的挖出部;夹持由挖出部挖出的葱的中部,将夹持的葱保持竖立姿势不变地向后上方输送的输送部;承接从输送部的终端部以竖立姿势被输送的葱,并且,夹持承接的葱的中部并将夹持的葱从竖立姿势变更·码放成向外侧方倾斜的倾倒姿势的姿势变更·码放部,
姿势变更·码放部一边对葱进行姿势变更·码放,一边在行驶机体的一侧向逐渐脱离行驶机体的外后方输送,
在中部被姿势变更·码放部夹持的葱的叶部侧和根茎部侧,分别配置有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延伸的叶部侧导向体和根茎部侧导向体,利用各个导向体对葱的叶部侧和根茎部侧从下方进行导向。
(2)如上述(1)中所述的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叶部侧导向体和根茎部侧导向体分别从姿势变更·码放部的起始端部延伸到终端部地形成,
各个导向体的终端部成为向后下方突出的突出端部,在两个突出端部的下方配置收集部,被姿势变更·码放部输送的葱下落并被收集到到收集部上。
(3)如上述(2)中所述的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叶部侧导向体的突出端部,安装有将葱引导到收集部上的伸出导向体的基端部,并且,伸出导向体以其基端部作为中心向上方自由地退避转动。
(4)如上述(2)中所述的葱收获机,叶部侧导向体具有:沿着姿势变更·码放部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向的一对导向片;和将两个导向片的中部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片,
各个导向片的终端部成为向后下方突出的突出端部,另一方面,
伸出导向体形成U字形,将伸出导向体的两个基端部安装于前后一对突出端部,并且,伸出导向体能够以两个基端部为中心向上方自由地退避转动。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葱收获机A2,由于在变更挖出的葱的姿势时,可以避免葱的下垂或其它物品的干扰,所以,可以良好地确保葱的收获作业效率、商品价值。
附图标记说明
A1、A2 葱收获机
N 葱
Na 根茎部
Nb 叶部
Op 作业者
1 行驶机体
2 收获部
20 挖出部
21 输送部
22 扒落部
23 姿势变更·码放部
24 搭乘用踏板部
54 旋转体
57 突出片
70 导向体
87 叶部侧导向体
88 根茎部侧导向体
200 第一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
300 第二上下方向间隔调节体

Claims (5)

1.一种葱收获机,在能够自己行驶的行驶机体上,配备有从栽培葱的田垄中挖出葱并进行收获的收获部,其特征在于,
收获部,作为各个作业部而配备有:挖出葱的挖出部;将利用挖出部挖出的葱向后方输送的输送部;以及一边由输送部输送一边扒落附着在葱的根茎部的土块的扒落部,并且,
各个作业部在行驶机体的前方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的同一直线上,
在行驶机体上,在各个作用部的后方并且在假想的同一直线上,配置作业者搭乘的搭乘用踏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输送部配置成前低后高的倾斜状,在夹持着挖出的竖立姿势的葱的中部的状态下,将该葱向后上方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部的正后方位置配置姿势变更·码放部,所述姿势变更·码放部承接由输送部以竖立姿势向后上方输送的葱,将所承接的葱从竖立姿势变更成向外侧方倾斜的倾倒姿势,并且,对葱进行码放,
姿势变更·码放部一边对葱进行姿势变更·码放,一边将葱向一侧的后上方输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姿势变更·码放部的后下方位置配置有收集葱的板状的收集部,被姿势变更·码放部进行了姿势变更·码放的葱被收集到收集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葱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将搭乘用踏板部夹持在中间地在配置有收集部的一侧的相反侧配置用于操作行驶机体以及各个作业部的操作部。
CN201480077067.3A 2014-03-19 2014-12-09 葱收获机 Active CN1061024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6751 2014-03-19
JP2014056751A JP6228050B2 (ja) 2014-03-19 2014-03-19 ねぎ収穫機
JP2014-220289 2014-10-29
JP2014220289A JP6317233B2 (ja) 2014-10-29 2014-10-29 ねぎ収穫機
PCT/JP2014/082502 WO2015141079A1 (ja) 2014-03-19 2014-12-09 ねぎ収穫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445A true CN106102445A (zh) 2016-11-09
CN106102445B CN106102445B (zh) 2019-02-22

Family

ID=5414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7067.3A Active CN106102445B (zh) 2014-03-19 2014-12-09 葱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45605B1 (zh)
CN (1) CN106102445B (zh)
WO (1) WO2015141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539B (zh) * 2016-08-17 2019-09-13 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履带式大葱收获机的纵向输送装置
CN112930834B (zh) * 2021-01-18 2024-03-19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一种根茎类作物茎秧夹持输送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7163A (ja) * 2003-03-11 2004-09-30 Seirei Ind Co Ltd 白ネギ収穫機
JP4531967B2 (ja) * 2000-12-08 2010-08-25 小橋工業株式会社 ねぎ収穫機における整列搬送装置
CN202679980U (zh) * 2012-08-06 2013-01-23 徐子勇 大葱收获机
JP2014007978A (ja) * 2012-06-28 2014-01-20 Iseki & Co Ltd 農作物収穫機
CN103597946A (zh) * 2013-10-30 2014-02-26 青岛锐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葱联合收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0021A (ja) 2002-04-25 2003-11-05 Kobashi Kogyo Co Ltd ねぎ収穫機における切断葉落下位置変更装置
JP2004329004A (ja) * 2003-04-30 2004-11-25 Kobashi Kogyo Co Ltd 農産物収穫機における土落とし装置
JP2005176784A (ja) 2003-12-22 2005-07-07 Kobashi Kogyo Co Ltd ねぎ搬送装置
JP4599497B2 (ja) 2005-03-18 2010-12-1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根菜作物収穫機
JP2013226110A (ja) * 2012-04-27 2013-11-07 Iseki & Co Ltd 作物収穫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1967B2 (ja) * 2000-12-08 2010-08-25 小橋工業株式会社 ねぎ収穫機における整列搬送装置
JP2004267163A (ja) * 2003-03-11 2004-09-30 Seirei Ind Co Ltd 白ネギ収穫機
JP2014007978A (ja) * 2012-06-28 2014-01-20 Iseki & Co Ltd 農作物収穫機
CN202679980U (zh) * 2012-08-06 2013-01-23 徐子勇 大葱收获机
CN103597946A (zh) * 2013-10-30 2014-02-26 青岛锐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葱联合收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445B (zh) 2019-02-22
WO2015141079A1 (ja) 2015-09-24
KR101945605B1 (ko) 2019-02-07
KR20160133420A (ko) 2016-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2146U (zh) 马铃薯收获机
CN101138970B (zh) 联合收割机
US9392745B2 (en) Agricultural implement for reaping and windrowing
CN105850393B (zh) 一种轴流式花生摘果机
US4022001A (en) Grape harvester
CN106102445A (zh) 葱收获机
CN103430692A (zh) 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
CN107006213A (zh) 白菜单行收割器
KR101129240B1 (ko) 콤바인
CN202679980U (zh) 大葱收获机
CN202931791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2804967A (zh) 大葱收获机
CN208001603U (zh) 一种甘蔗株田间剥叶机
CN102282960B (zh) 一种用于番茄收获机上的采摘头
JP4398659B2 (ja) ねぎ収穫機
CN103355058A (zh) 荚豆收割机
CN104541747B (zh) 联合收割机
EP2936959B1 (en) Mower and windrower implement for various crops
CN105165253A (zh) 一种豆荚采摘机
CN103168547A (zh) 一种沙土地花生收集器
CN104255201B (zh) 打籽西葫芦收获机
CN202210962U (zh) 番茄收获机上的采摘头
CN205196359U (zh) 后链耙式回送装置
CN103210736A (zh) 小型摆动筛式薯类作物收获机
CN102077734B (zh) 番茄收获分离装置及该装置所构成的番茄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