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3503A - 一种单相电能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相电能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3503A
CN106093503A CN201610755975.4A CN201610755975A CN106093503A CN 106093503 A CN106093503 A CN 106093503A CN 201610755975 A CN201610755975 A CN 201610755975A CN 106093503 A CN106093503 A CN 106093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s
interior
connection end
conduction lasso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59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3503B (zh
Inventor
王月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SAN FRA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7559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3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3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3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3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3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04Housings; Supporting rack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电能表,包括下壳体,连接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接线座,以及安装在下壳体内的继电器与互感器;四个端子插口从左向右依次插接有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以及第二出线端子;所述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分别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以及成型在内连接端下端的外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连接有导电套圈;所述互感器为可拆分式,使得第一出线端子直接与继电器连接,没有多余的连接节点,减少了第一出线端子部分的电阻值,减小了发热量,延长了电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单相电能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电能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32023620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带有抗磁结构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智能电表;所述的智能电表包括电表底座、继电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和一次电流导体;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具有环形铁芯;上述智能电表由于采用了将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的轴线设置成垂直于电表底座的底平面,使得互感器的第一铁芯、第二铁芯在一次通过时所产生的磁场与电能表底部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相互垂直,电能表底部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就不会干扰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在一次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磁场。
但是,在电线通过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与继电器连接,在电线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连接处,会有连接节点,增大了该处的电阻阻值,导致发热量增加,减短了上述智能电表的使用寿命。
另外,电能表下部的接线端子一般的结构是在接线端子下部成型电线插槽,在接线端子前侧连接螺钉用以将电线夹紧在电线插槽内,但由于电线的直径总是小于电线插槽的内径,这样电线外壁与电线插槽内壁形成线接触,螺钉前端与电线外壁之间也仅是线接触,故而导致电线与接线插槽之间接触电阻大,当电流较大时会导致接线插槽部分发热量大,加速电能表部件老化,影响电能表的整体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电线发热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的电能表。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单相电能表,包括下壳体,连接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接线座,以及安装在下壳体内的继电器与互感器。
所述下壳体下端成型有座板;所述接线座安装在座板上;所述座板上位于接线座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扣。
所述接线座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扣配合固定的卡条。
所述接线座各个侧壁上部成型有卡槽;所述接线座上端面成型有四个端子插口;所述接线座前端面成型有四个前缺口;所述接线座下端面对应各个端子插口的位置成型有进线口;所述接线座上对应位置的前缺口,端子插口及进线口相通。
四个端子插口从左向右依次插接有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以及第二出线端子。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分别与继电器连接。
所述第二进线端子上部与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上部之间通过锁紧螺钉a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以及成型在内连接端下端的外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内导电套圈整体呈圆心角为270°~300°的圆弧形,所述内导电套圈外壁沿周向成型有朝上的外斜坡面;所述外斜坡面包括沿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内导电套圈内壁沿周向成型有用以防止电线向下脱落的单向卡齿;所述单向卡齿包括沿内导电套圈的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内导电套圈内壁位于相邻两个单向卡齿之间成型有至少两个内凸圈;所述内导电套圈上端成型有呈圆弧形的上挡圈;所述内导电套圈下端成型有呈圆弧形的下挡圈b;所述内导电套圈侧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多个沿内导电套圈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条形口。
所述外导电套圈外壁成型有沿周向分布的外凸圈;所述外凸圈包括沿外导电套圈轴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套圈内壁沿周向成型有朝下的内斜坡面,所述内斜坡面包括沿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套圈下端成型有下挡圈a;所述外导电套圈上部沿周向均匀成型有4个外卡片。
所述外导电套圈下部成型有供锁紧螺钉a穿过的螺钉容孔。
所述导线插槽内壁上部对应外卡片的位置成型有定位孔。
所述第一出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和外连接端;所述内连接端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与所述下壳体底面垂直的互感器安装部,互感器安装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与下壳体底面平行设置的过渡连接部,过渡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外连接端一体连接;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第二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成型在内连接段下端的外连接端;所述内连接端上部成型有螺钉孔b;所述内连接端上位于螺钉孔b的外周均匀成型有多个凸圈;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与第二进线端子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的下部分别连接有推板。
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下部前侧分别成型有与推板配合定位的推板插口;各个所述推板插口下底面为斜坡面;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上位于推板插口上方的位置成型有螺钉孔a;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上位于推板插口下方的位置成型有螺钉孔c。
所述推板包括上部向外弯曲的竖板,以及成型在竖板内端面两侧下部并垂直于竖板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下端面是与所述斜坡面配合滑动连接的斜面;所述下挡圈b与插板上端面相抵;所述竖板上对应螺钉孔a的位置成型有螺钉穿孔a;所述竖板上位于插板下方且对应螺钉孔c的位置成型有螺钉穿孔b。
所述螺钉孔a内连接有锁紧螺钉a;所述螺钉孔c内连接有锁紧螺钉b。
各个所述外连接端内位于斜坡面的里端位置成型有定位卡槽;所述插板下端面成型有与定位卡槽配合定位的定位卡头。
所述互感器包括有主体部和插接部;所述主体部整体呈U型,主体部中间形成一个U形口,主体部两端成型有两个插接口,两个插接口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插接部插设在两个所述插接口之间;所述互感器安装在第一出线端子的内连接端上,所述互感器安装部位于U形口与插接部形成的穿孔内。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U形的第一铁芯,以及绕制在第一铁芯外的绕组,所述外壳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体扣接而成。
所述插接部包括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条形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两端的一侧露出壳体外,使得插接部安装到主体部上之后第二铁芯和第一铁芯围成一个矩形的闭合铁芯。
所述外壳上位于插接口远离第一铁芯端部的内壁上成型有卡头,且外壳上位于卡头的一侧成型有形变缝隙;所述壳体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头配合定位卡接的卡口;所述壳体的一端成型有面积大于所述插接口的端部定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内导电套圈内插设电线,由于内斜坡面的导向面向下设置,外斜坡面的导向面向上设置,当内导电套圈受到轴向挤压时,内导电套圈向上移动,外斜坡面相对内斜坡面向上滑动,使内导电套圈产生径向压缩,夹紧电线,使电线与内凸圈之间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同时外凸圈中间部位始终抵在导线插槽内壁上,使得外导电套圈与导线插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均足够大;从而使电线与导线插槽连接部位的电阻小,发热少,保证了电表的使用寿命;另外,位于内导电套圈内壁上的单向卡齿始终卡紧在电线外壁上,电线在插入内导电套圈之后不容易脱出;位于外导电套圈上部的外卡片卡在定位孔内,在锁紧螺钉a松开时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均不会从进线口滑落。
当内连接端与连接板的接触面均为平面时,要保证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足够小,那么对接触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成本也高,故在内连接端上成型多个凸圈与连接板相抵,虽然接触面积较小,但在拧紧锁紧螺钉a时不是绝对平整的凸圈较容易产生形变,使凸圈与连接板之间良好接触,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减少该连接位置的发热量。
当推板沿着斜坡面向内推动时,推板同时会向上移动,从而插板向上推动所述内导电套圈使之向上移动;先旋拧锁紧螺钉b,趋使插板逐渐向内滑动,至推板上的定位卡头与定位卡槽卡紧配合,此时内导电套圈基本处于被压缩的稳定状态,电线不会从内导电套圈中脱离,接着继续拧紧锁紧螺钉a,使锁紧螺钉a端部与电线抵紧。
由于竖板的上部向外弯曲,无需考虑设置在内导电套圈内的电线粗细,当锁紧螺钉a端部与电线抵紧的同时,锁紧螺钉a均可将竖板上部压紧。
所述互感器为可拆分式,使得第一出线端子直接与继电器连接,没有多余的连接节点,减少了第一出线端子部分的电阻值,减小了发热量,延长了电表的使用寿命。
由于将互感器平行于电能表底座的底平面设置在互感器安装部上,使得互感器的第一铁芯、第二铁芯所构成的铁芯在一次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磁场与电能表底部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相互垂直,电能表底部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就不会干扰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在一次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磁场,这样,电能表内的互感器无须有铁盒,就能抵抗外部磁场对互感器的干扰,确保了电能表内的互感器对一次电流的正常采样,保证了电能表的计量精度;一方面,降低了互感器的制作难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能表的的成本和重量,给电能表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3是接线座、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互感器、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互感器、连接片的分解图。
图5是第一进线端子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进线端子的分解图。
图7是外导电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内导电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出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进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是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是互感器的分解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锁紧螺钉a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锁紧螺钉a的分解结构剖视图。
1、下壳体;11、座板;12、卡扣;2、上壳体;3、接线座;31、卡条;32、卡槽;33、端子插口;34、前缺口;35、进线口;4、继电器;5、互感器;51、主体部;511、U形口;512、插接口;513、第一铁芯;514、形变缝隙;515、卡头;52、插接部;520、卡口;521、端部定位板;522、第二铁芯;61、第一进线端子;62、第一出线端子;63、第二进线端子;64、第二出线端子;601、内连接端;601a、互感器安装部;601b、过渡连接部;602、外连接端;6021、定位孔;603、导线插槽;604、推板插口;605、斜坡面;606、定位卡槽;607、螺钉孔a;608、螺钉孔b;609、凸圈;600、螺钉孔c;65、连接片;66、推板;661、竖版;662、螺钉穿孔a;663、插板;664、定位卡头;665、螺钉穿孔b;671、外导电套圈;670、螺钉容口;6711、下挡圈a;6712、外凸圈;6713、外卡片;6715、内斜坡面;672、内导电套圈;6721、下挡圈b;6722、外斜坡面;6723、纵向条形口;6724、内凸圈;6725、单向卡齿;6726、上挡圈;68、锁紧螺钉a;69、锁紧螺钉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相电能表,包括下壳体1,连接在下壳体1上的上壳体2,接线座3,以及安装在下壳体内的继电器4与互感器5。
所述下壳体下端成型有座板11;所述接线座3安装在座板11上;所述座板上位于接线座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扣12。
所述接线座3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扣配合固定的卡条31;所述接线座通过卡扣12与卡条31固定连接在座板11上,降低了安装时的难度。
所述接线座3各个侧壁上部成型有卡槽32;所述接线座上端面成型有四个端子插口33;所述接线座前端面成型有四个前缺口34;所述接线座下端面对应各个端子插口的位置成型有进线口35;所述接线座3上对应位置的前缺口,端子插口及进线口相通;所述接线座前端面的卡槽与上安装壳下部插接配合,所述接线座两侧壁上部的卡槽与下壳体下部插接配合,通过这种结构简化了接线座的安装,并同时增强了接线座与上安装壳,下壳体之间的稳固性。
四个端子插口从左向右依次插接有第一进线端子61,第一出线端子62,第二进线端子63,以及第二出线端子64。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61、第一出线端子62分别与继电器4连接。
所述第二进线端子63上部与所述第二出线端子64上部之间通过锁紧螺钉a68固定连接有连接片65。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601,以及成型在内连接端下端的外连接端602;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603;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671与内导电套圈672;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内导电套圈整体呈圆心角为270°~300°的圆弧形,所述内导电套圈外壁沿周向成型有朝上的外斜坡面6722;所述外斜坡面包括沿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内导电套圈内壁沿周向成型有用以防止电线向下脱落的单向卡齿6725;所述单向卡齿包括沿内导电套圈的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内导电套圈内壁位于相邻两个单向卡齿之间成型有至少两个内凸圈6724;所述内导电套圈上端成型有呈圆弧形的上挡圈6726;所述内导电套圈下端成型有呈圆弧形的下挡圈b6721;所述内导电套圈侧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多个沿内导电套圈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条形口6723。
所述外导电套圈外壁成型有沿周向分布的外凸圈6712;所述外凸圈包括沿外导电套圈轴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套圈内壁沿周向成型有朝下的内斜坡面6715,所述内斜坡面包括沿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套圈下端成型有下挡圈a6711;所述外导电套圈上部沿周向均匀成型有4个外卡片6713。
所述外导电套圈下部成型有供锁紧螺钉a穿过的螺钉容孔670。
所述导线插槽内壁上部对应外卡片的位置成型有定位孔6021。
所述内导电套圈内插设电线,由于内斜坡面的导向面向下设置,外斜坡面的导向面向上设置,当内导电套圈受到轴向挤压时,内导电套圈向上移动,外斜坡面相对内斜坡面向上滑动,使内导电套圈产生径向压缩,夹紧电线,使电线与内凸圈之间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同时外凸圈中间部位始终抵在导线插槽内壁上,使得外导电套圈与导线插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均足够大;从而使电线与导线插槽连接部位的电阻小,发热少,保证了电表的使用寿命;另外,位于内导电套圈内壁上的单向卡齿始终卡紧在电线外壁上,电线在插入内导电套圈之后不容易脱出;位于外导电套圈上部的外卡片卡在定位孔内,在锁紧螺钉a松开时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均不会从进线口滑落。
所述第一出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601和外连接端602;所述内连接端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与所述下壳体底面垂直的互感器安装部601a,互感器安装部601a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与下壳体底面平行设置的过渡连接部601b,过渡连接部601b的另一端与外连接端一体连接;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603;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671与内导电套圈672;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第二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601,成型在内连接段下端的外连接端602;所述内连接端上部成型有螺钉孔b608;所述内连接端上位于螺钉孔b的外周均匀成型有多个凸圈609;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603;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671与内导电套圈672;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当内连接端与连接板的接触面均为平面时,要保证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足够小,那么对接触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成本也高,故在内连接端上成型多个凸圈与连接板相抵,虽然接触面积较小,但在拧紧锁紧螺钉a时不是绝对平整的凸圈较容易产生形变,使凸圈与连接板之间良好接触,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减少该连接位置的发热量。
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与第二进线端子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61、第一出线端子62、第二进线端子63、第二出线端子64的下部分别连接有推板66。
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下部前侧分别成型有与推板66配合定位的推板插口604;各个所述推板插口下底面为斜坡面605;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上位于推板插口上方的位置成型有螺钉孔a607;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上位于推板插口下方的位置成型有螺钉孔c600。
所述推板66包括上部向外弯曲的竖板661,以及成型在竖板内端面两侧下部并垂直于竖板设置的插板663,所述插板下端面是与所述斜坡面配合滑动连接的斜面;所述下挡圈b与插板上端面相抵;所述竖板上对应螺钉孔a的位置成型有螺钉穿孔a662;所述竖板上位于插板下方且对应螺钉孔c的位置成型有螺钉穿孔b665。
所述螺钉孔a内连接有锁紧螺钉a68;所述螺钉孔c600内连接有锁紧螺钉b69。
各个所述外连接端内位于斜坡面的里端位置成型有定位卡槽606;所述插板下端面成型有与定位卡槽配合定位的定位卡头664。
当推板沿着斜坡面向内推动时,推板同时会向上移动,从而插板向上推动所述内导电套圈使之向上移动;,先旋拧锁紧螺钉b,趋使插板逐渐向内滑动,至推板上的定位卡头与定位卡槽卡紧配合,此时内导电套圈基本处于被压缩的稳定状态,电线不会从内导电套圈中脱离,接着继续拧紧锁紧螺钉a,使锁紧螺钉a端部与电线抵紧。
由于竖板的上部向外弯曲,无需考虑设置在内导电套圈内的电线粗细,当锁紧螺钉a端部与电线抵紧的同时,锁紧螺钉a均可将竖板上部压紧。
所述互感器包括有主体部51和插接部52;所述主体部整体呈U型,主体部中间形成一个U形口511,主体部两端成型有两个插接口512,两个插接口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插接部插设在两个所述插接口之间;所述互感器安装在第一出线端子的内连接端上,所述互感器安装部位于U形口与插接部形成的穿孔内。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U形的第一铁芯513,以及绕制在第一铁芯外的绕组,所述外壳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体扣接而成。
所述插接部包括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条形的第二铁芯522,所述第二铁芯两端的一侧露出壳体外,使得插接部安装到主体部上之后第二铁芯和第一铁芯围成一个矩形的闭合铁芯。
所述外壳上位于插接口远离第一铁芯端部的内壁上成型有卡头515,且外壳上位于卡头的一侧成型有形变缝隙514;所述壳体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头配合定位卡接的卡口520;所述壳体的一端成型有面积大于所述插接口的端部定位板521。
所述互感器为可拆分式,使得第一出线端子直接与继电器连接,没有多余的连接节点,减少了第一出线端子部分的电阻值,减小了发热量,延长了电表的使用寿命。
由于将互感器平行于电能表底座的底平面设置在互感器安装部上,使得互感器的第一铁芯、第二铁芯所构成的铁芯在一次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磁场与电能表底部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相互垂直,电能表底部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就不会干扰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在一次电流通过时所产生的磁场,这样,电能表内的互感器无须有铁盒,就能抵抗外部磁场对互感器的干扰,确保了电能表内的互感器对一次电流的正常采样,保证了电能表的计量精度;一方面,降低了互感器的制作难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能表的的成本和重量,给电能表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了方便。
实施例2
结合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第二进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的内连接端与连接片之间通过锁紧螺钉a68连接,该锁紧螺钉a68上沿轴向成型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为前宽后窄的锥形孔,内螺纹孔内的螺纹为左旋螺纹,锁紧螺钉a外壁的螺纹为右旋螺纹;所述锁紧螺钉a上沿周向等距开设有4个条形缝隙,条形缝隙从锁紧螺钉a的螺帽底部延伸至锁紧螺钉a前端;所述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前宽后窄的锥形螺钉682,锥形螺钉外壁相应成型有左旋螺纹。
所述锥形螺钉预先连接在锁紧螺钉a上,使用时,先将锁紧螺钉a穿过连接片上的通孔,然后与内连接端螺纹连接,锁紧螺钉a旋紧到位后,接着继续顺时针旋紧锥形螺钉,这样锥形螺钉会朝着锁紧螺钉a后端移动,使锁紧螺钉a外壁向外胀开与内连接端上的螺钉孔b以及连接片上的通孔内壁紧密配合,使接触电阻达到最小。
另外,锥形螺钉处于初始位置时位于锁紧螺钉a前端,远离锁紧螺钉a的螺帽,不会影响锁紧螺钉a的锁紧。

Claims (1)

1.一种单相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连接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接线座,以及安装在下壳体内的继电器与互感器;
所述下壳体下端成型有座板;所述接线座安装在座板上;所述座板上位于接线座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扣;
所述接线座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卡扣配合固定的卡条;
所述接线座各个侧壁上部成型有卡槽;所述接线座上端面成型有四个端子插口;所述接线座前端面成型有四个前缺口;所述接线座下端面对应各个端子插口的位置成型有进线口;所述接线座上对应位置的前缺口,端子插口及进线口相通;
四个端子插口从左向右依次插接有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以及第二出线端子;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分别与继电器连接;
所述第二进线端子上部与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上部之间通过锁紧螺钉a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以及成型在内连接端下端的外连接端;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内导电套圈整体呈圆心角为270°~300°的圆弧形,所述内导电套圈外壁沿周向成型有朝上的外斜坡面;所述外斜坡面包括沿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内导电套圈内壁沿周向成型有用以防止电线向下脱落的单向卡齿;所述单向卡齿包括沿内导电套圈的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内导电套圈内壁位于相邻两个单向卡齿之间成型有至少两个内凸圈;所述内导电套圈上端成型有呈圆弧形的上挡圈;所述内导电套圈下端成型有呈圆弧形的下挡圈b;所述内导电套圈侧壁沿周向均匀成型有多个沿内导电套圈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条形口;
所述外导电套圈外壁成型有沿周向分布的外凸圈;所述外凸圈包括沿外导电套圈轴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套圈内壁沿周向成型有朝下的内斜坡面,所述内斜坡面包括沿轴向等距设置的多个;所述外导电套圈下端成型有下挡圈a;所述外导电套圈上部沿周向均匀成型有4个外卡片;
所述外导电套圈下部成型有供锁紧螺钉a穿过的螺钉容孔;
所述导线插槽内壁上部对应外卡片的位置成型有定位孔;
所述第一出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和外连接端;所述内连接端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与所述下壳体底面垂直的互感器安装部,互感器安装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与下壳体底面平行设置的过渡连接部,过渡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外连接端一体连接;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第二进线端子包括内连接端,成型在内连接段下端的外连接端;所述内连接端上部成型有螺钉孔b;所述内连接端上位于螺钉孔b的外周均匀成型有多个凸圈;所述外连接端下端成型有导线插槽;所述导线插槽内安装有外导电套圈与内导电套圈;所述外导电套圈套设在内导电套圈外侧;
所述第二出线端子与第二进线端子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进线端子、第一出线端子、第二进线端子、第二出线端子的下部分别连接有推板;
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下部前侧分别成型有与推板配合定位的推板插口;各个所述推板插口下底面为斜坡面;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上位于推板插口上方的位置成型有螺钉孔a;各个所述外连接端上位于推板插口下方的位置成型有螺钉孔c;
所述推板包括上部向外弯曲的竖板,以及成型在竖板内端面两侧下部并垂直于竖板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下端面是与所述斜坡面配合滑动连接的斜面;所述下挡圈b与插板上端面相抵;所述竖板上对应螺钉孔a的位置成型有螺钉穿孔a;所述竖板上位于插板下方且对应螺钉孔c的位置成型有螺钉穿孔b;
所述螺钉孔a内连接有锁紧螺钉a;所述螺钉孔c内连接有锁紧螺钉b;
各个所述外连接端内位于斜坡面的里端位置成型有定位卡槽;所述插板下端面成型有与定位卡槽配合定位的定位卡头;
所述互感器包括有主体部和插接部;所述主体部整体呈U型,主体部中间形成一个U形口,主体部两端成型有两个插接口,两个插接口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插接部插设在两个所述插接口之间;所述互感器安装在第一出线端子的内连接端上,所述互感器安装部位于U形口与插接部形成的穿孔内;
所述主体部包括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U形的第一铁芯,以及绕制在第一铁芯外的绕组,所述外壳由两个结构对称的半体扣接而成;
所述插接部包括有绝缘塑料材质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条形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两端的一侧露出壳体外,使得插接部安装到主体部上之后第二铁芯和第一铁芯围成一个矩形的闭合铁芯;
所述外壳上位于插接口远离第一铁芯端部的内壁上成型有卡头,且外壳上位于卡头的一侧成型有形变缝隙;所述壳体外壁上成型有与所述卡头配合定位卡接的卡口;所述壳体的一端成型有面积大于所述插接口的端部定位板。
CN201610755975.4A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单相电能表 Active CN106093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5975.4A CN106093503B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单相电能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5975.4A CN106093503B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单相电能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3503A true CN106093503A (zh) 2016-11-09
CN106093503B CN106093503B (zh) 2019-07-12

Family

ID=5722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5975.4A Active CN106093503B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单相电能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35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9108A (zh) * 2020-06-09 2020-09-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电能表的接线端子以及电能表
WO2023004846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的壳体结构及其电能表、电能表的壳体制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7056A (en) * 1990-04-05 1991-06-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function register enclosure for energy meter
CN2634486Y (zh) * 2003-06-10 2004-08-18 深圳市丕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潜入式电能表端子
US20110004357A1 (en) * 2009-06-25 2011-01-06 Michael Mathiowetz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 plug-in installation of a high voltage intelligent renewable energy grid-tied controller with wireless smart load management
CN202693646U (zh) * 2012-05-22 2013-01-23 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电能表接线装置
CN203191419U (zh) * 2013-05-03 2013-09-1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抗磁结构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智能电表
CN204241533U (zh) * 2014-12-19 2015-04-01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插拔式电能表安装座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7056A (en) * 1990-04-05 1991-06-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function register enclosure for energy meter
CN2634486Y (zh) * 2003-06-10 2004-08-18 深圳市丕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潜入式电能表端子
US20110004357A1 (en) * 2009-06-25 2011-01-06 Michael Mathiowetz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 plug-in installation of a high voltage intelligent renewable energy grid-tied controller with wireless smart load management
CN202693646U (zh) * 2012-05-22 2013-01-23 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 电能表接线装置
CN203191419U (zh) * 2013-05-03 2013-09-1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抗磁结构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智能电表
CN204241533U (zh) * 2014-12-19 2015-04-01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插拔式电能表安装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9108A (zh) * 2020-06-09 2020-09-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电能表的接线端子以及电能表
CN111679108B (zh) * 2020-06-09 2023-01-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电能表的接线端子以及电能表
WO2023004846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的壳体结构及其电能表、电能表的壳体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3503B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3503A (zh) 一种单相电能表
CN106370896B (zh) 一种电能表
CN106443101A (zh) 一种三相电能表
CN205384921U (zh) 一种电感线圈结构
CN105575642A (zh) 一种内设电阻的三相一体式电压互感器
CN106405182A (zh) 一种单相电表
CN106199099B (zh) 一种三相电表
WO2020088148A1 (zh) 一种线圈连接件及线圈组件
CN104851571A (zh) 变压器组合
CN210296101U (zh) Smd大电流隔离电流互感器
WO2018113028A1 (zh) 电机线架
JP7157383B2 (ja) コイル装置
CN205692690U (zh) 一种微型电流互感器
CN207718989U (zh) 一种大电流贴片电感的绝缘片结构
CN205581203U (zh) Ansi标准电能表
CN205846911U (zh) 微型无槽无刷电机绕线骨架
CN209472142U (zh) 小型组合式母线转接器
CN103489577B (zh) 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磁体结构
CN220604472U (zh) 一种骨架变压器结构及变压器
CN209592393U (zh) 电墙暖连接对插
CN210016000U (zh) 一种多项内插接插头结构的点火线圈
CN113782315B (zh) 分体式旋转变压器绝缘骨架结构
CN219227294U (zh) 分段绕线式集中绕组的一体式定子结构
CN203456237U (zh) 电磁感应插头插座的磁体结构
CN103151860A (zh) 用于开关磁阻电机的成型绝缘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0

Address after: 430223 No. 9 Sunshine Avenue, Miao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SAN FRAN ELECTRONICS Corp.

Address before: 510000 B1B2, one, two, three and four floors of the podium building 231 and 233, science Avenu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0

Address after: 510000 B1B2, one, two, three and four floors of the podium building 231 and 233, science Avenu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BOAO ZONG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118 Niushan Rich Industrial Park,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Yuey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