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7287B -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7287B
CN106087287B CN201610769582.9A CN201610769582A CN106087287B CN 106087287 B CN106087287 B CN 106087287B CN 201610769582 A CN201610769582 A CN 201610769582A CN 106087287 B CN106087287 B CN 106087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take
needle
machine needl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695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7287A (zh
Inventor
宋国庆
芈韶雷
吴平
赵林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695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7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7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7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7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9/00Take-up devices, e.g. levers, for the needle thread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8Seams for protecting or securing edges
    • D05B1/20Overedge s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包括与缝纫机机壳位置相固定过线件、以及具有可上下摆动的挑线部的挑线杆,过线件具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过线臂,每个过线臂上都开设有过线孔,挑线杆的挑线部位于两个过线臂之间、且挑线部上开设有与过线孔相连通的过线槽,过线槽的槽壁上具有挑线面,过线槽具有挑线首端和挑线末端;当缝纫机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末端处、且机针线的收线量为X,机针线的收线量X兼使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的机针的线环收紧。因此,本申请实现了完美的缝纫线迹,能够很好的适应于薄料和厚料,大大提高缝纫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包缝机的缝纫机挑线机构。
背景技术
包缝机是缝纫机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包边;目前,较为常见的包缝机机型为两针四线机型,即:包缝机具有两根机针和两根弯针,两根机针分别为左机针和右机针,两根弯针分别为上弯针和下弯针。同时,包缝机上还配置有机针挑线机构,通过匹配各机针的供线收线来实现机针线的收线,在收线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收线量都呈现抛物线的轨迹。但是,目前的机针挑线机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其不能很好地同时适应薄料和厚料,即:在缝纫不同面料厚度的薄料和厚料时,无法实现机针线的稳定收线;若机针线的收线量满足于薄料,则在缝纫厚料时出现机针线收不紧的现象;若机针线的收线量满足于厚料,则在缝纫薄料时出现机针线收的过紧、薄料产生褶皱的现象。因此,上述机针挑线机构不能很好地同时适应薄料和厚料,其无法形成平整优良的缝纫线迹,缝纫质量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其能够较好地同时适应于薄料和厚料的缝纫,提高缝纫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包括与缝纫机机壳位置相固定过线件、以及具有可上下摆动的挑线部的挑线杆,所述过线件具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过线臂,每个过线臂上都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挑线杆的挑线部位于两个过线臂之间、且挑线部上开设有与过线孔相连通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槽壁上具有挑线面,过线槽具有挑线首端和挑线末端;当缝纫机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末端处、且机针线的收线量为X,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X兼使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的机针的线环收紧。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机为包缝机,包括穿设有左机针线的左机针和穿设有右机针线的右机针;所述过线孔包括左过线孔和右过线孔,所述过线槽包括具有左挑线面、左挑线首端和左挑线末端的左过线槽、以及具有右挑线面、右挑线首端和右挑线末端的右过线槽;所述左机针线穿设在左过线孔和左过线槽中,右机针线穿设在右过线孔和右过线槽中。
优选地,在左机针和右机针的上行过程中,所述左机针线紧贴于左过线槽的左挑线面、且左挑线面相对于左机针线向上摆动,所述右机针线紧贴于右过线槽的右挑线面、且右挑线面相对于右机针线向上摆动,且左机针线的收线量大于右机针线的收线量。
进一步地,当左机针和右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左机针线位于左过线槽的左挑线末端处、且左机针线的收线量为6mm±0.2mm,右机针线位于右过线槽的右挑线末端处、且右机针线的收线量为3.3mm±0.2mm。
优选地,当左机针和右机针下行至机针低位点时,所述左过线孔和左过线槽的左挑线首端左右对准、左机针线的收线量为0,所述右过线孔和右过线槽的右挑线首端左右对准、右机针线的收线量为0。
进一步地,在机针上行的过程中,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呈阶梯式的收线变化。
优选地,所述挑线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缓慢收线段、快速收线段和第二缓慢收线段,所述第一缓慢收线段和第二缓慢收线段都为平面段,所述快速收线段为圆弧面段。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机机壳上固定有一托架,所述过线件的两个过线臂中,一个过线臂上设有连接凸耳,该连接凸耳与托架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缝纫机机壳的前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挑线部的限位槽,所述挑线杆上开设有定位固定孔,挑线杆在所述定位固定孔处固定于缝纫机中可上下摆动的上刀轴架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在缝纫过程中,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机针线的收线量X配合机针线的线张力恰好使得在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机针的线环恰好收紧,从而在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都能够实现机针线的完美收线,进而在薄料和厚料上都能形成出完美的缝纫线迹,故本申请能够很好的适应于薄料和厚料,大大提高缝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过线件与挑线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过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圈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中过线件一实施例。
图6a至图6c为机针下行过程中挑线杆的运动状态图。
图7a至图7c为机针上行过程中挑线杆的运动状态图。
图8为本申请中在包缝机运转过程中左机针和右机针的收线量曲线图。
图9为本申请中的挑线杆的收线量轨迹测试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缝纫机机壳
11 限位槽
2 过线件
21 过线臂
22 左过线孔
23 右过线孔
24 连接凸耳
3 挑线杆
31 挑线部
32 左过线槽
321 左挑线面
322 左挑线首端
323 左挑线末端
33 右过线槽
331 右挑线面
332 右挑线首端
333 右挑线末端
34 第一缓慢收线段
35 快速收线段
36 第二缓慢收线段
37 定位固定孔
4 左机针
5 右机针
6 托架
7 上刀轴架
8 左机针线
9 右机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实施例中,各方向定义如下:将缝纫机机壳1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缝纫机机壳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缝纫机机壳1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因此,前后方向也为缝纫时布料的移动方向,且缝纫机机壳1面向操作工的一侧为前方向,缝纫机背向操作工的一侧为后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它包括与缝纫机机壳1位置相固定过线件2、以及具有可上下摆动的挑线部31的挑线杆3,所述过线件2大致上呈U字形、其具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过线臂21,故两个过线臂21分别为左侧过线臂21和右侧过线臂21,每个过线臂21上都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挑线部31设在挑线杆3的前端处、且挑线部31位于两个过线臂21之间、且挑线部31上开设有与过线孔相连通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槽壁上具有挑线面,过线槽的上端具有挑线首端,过线槽的下端具有挑线末端;当缝纫机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末端处、且机针线的收线量为X,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X兼使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的机针的线环收紧。
在缝纫过程中,机针线依次穿过右侧过线臂21上的过线孔、挑线杆3上的过线槽、以及左侧过线臂21上的过线孔后再穿入机针的针线孔中。机针由缝纫机的主轴驱动、并做上下往复移动,故机针的运动轨迹为上下延伸的直线,且机针的运动轨迹具有机针高位点和机针低位点;挑线杆3也由缝纫机的主轴驱动、并做上下往复摆动,故挑线杆3的挑线部31的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且挑线部31的运动轨迹具有挑线高位点和挑线低位点。具体说,初始状态,缝纫机的主轴的转动角度为0°,此时,机针位于机针高位点处,挑线杆3的挑线部31位于挑线高位点,如图6a所示,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末端处。缝纫机的主轴的转动角度为0°-180°的过程为过线过程,在此过程中,机针从机针高位点处下行,挑线杆3前端的挑线部31向下摆动,如图6b所示;且机针线的两端均不固定,故机针线在过线件2和挑线杆3中都是过线状态,机针线的收线量为0。缝纫机的主轴的转动角度为180°时,机针下行至机针低位点处,挑线杆3的挑线部31向下摆动至挑线低位点,如图6c和图7a所示,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首端处。缝纫机的主轴的转动角度为180°-360°的过程为收线过程,在此过程中,机针从机针低位点处上行,挑线杆3前端的挑线部31向上摆动,如图7b所示;且机针线原理机针的右端被固定,故随着挑线杆3的向上摆动,挑线杆3的挑线面将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向前挑起,使得机针线具有收线量,且在挑线杆3相对于机针线向上摆动的过程中,机针线始终紧贴于挑线杆3的挑线面;或者相对地说,在缝纫机的主轴的转动180°-360°过程中,机针线从挑线首端处贴着挑线面滑移至挑线末端处。缝纫机的主轴的转动角度为360°时,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处,挑线杆3的挑线部31向上摆动至挑线高位点,如图7c和图6a所示,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末端处、且机针线的收线量为X,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X配合机针线的线张力恰好都使得在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机针的线环恰好收紧,从而在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都能够实现机针线的完美收线,进而在薄料和厚料上都能形成出完美的缝纫线迹。因此,本申请能够很好的适应于薄料和厚料,大大提高缝纫质量。
本申请中,过线件2与缝纫机机壳1的位置相对固定,故过线件2是固定不动的状态,其与缝纫机机壳1的固定结构为:如图1和图2所示,缝纫机机壳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一托架6,所述过线件2的两个过线臂21中,一个过线臂21上设有连接凸耳24,该连接凸耳24与托架6通过螺钉相固定,从而将过线件2固定在缝纫机机壳1上。另外,缝纫机机壳1的前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挑线部31的限位槽11,该限位槽11的下端向下贯穿缝纫机机壳1,所述挑线杆3的后端开设有定位固定孔37,挑线杆3在所述定位固定孔37处固定于缝纫机中可上下摆动的上刀轴架7上,故挑线杆3的后端随上刀轴架7同步地摆动,使得挑线杆3前端的挑线部31在限位槽11中上下摆动,限位槽11可限制挑线杆3前端的挑线部31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以及向上摆动时的过量摆动,从而保证机针在机针高位点时机针线收线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上述缝纫机挑线机构中,过线件2的每个过线臂21上过线孔的数量、以及挑线杆3上过线槽的数量均与缝纫机中机针的个数相等。当缝纫机为两针四线机型的包缝机时,如图1所示,包缝机包括穿设有左机针线8的左机针4和穿设有右机针线9的右机针5;因此,过线件2的每个过线臂21上过线孔有两个,分别为供左机针线8穿设的左过线孔22、以及供右机针线9穿设的右过线孔23,左过线孔22位于右过线孔23的前侧;挑线杆3的挑线部31上的过线槽也为两个,分别为供左机针线8穿设的左过线槽32、以及供右机针线9穿设的右过线槽33,左过线槽32位于右过线槽33的前侧,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左过线槽32具有左挑线面321、位于左挑线面321上端的左挑线首端322、以及位于左挑线面321下端的左挑线末端323,所述右过线槽33具有右挑线面331、位于右挑线面331上端的右挑线首端332、以及位于右挑线面331下端的右挑线末端333。同时,左机针线8依次穿过右侧过线臂21上的左过线孔22、挑线杆3上的左过线槽32、以及左侧过线臂21上的左过线孔22后再穿入左机针4的针线孔中,右机针线9依次穿过右侧过线臂21上的右过线孔23、挑线杆3上的右过线槽33、以及左侧过线臂21上的右过线孔23后再穿入右机针5的针线孔中。
在包缝机主轴转动0°-180°的过程中,左机针线8和右机针线9都为过线状态,故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和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都为0。在包缝机主轴转动180°-360°的过程中,左机针4和右机针5的上行、都从机针低位点上行至机针高位点,在此过程中,左机针线8紧贴于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面321、且左挑线面321相对于左机针线8向上摆动,右机针线9紧贴于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面331、且右挑线面331相对于右机针线9向上摆动;或者相对地说,左机针线8从左挑线首端322处贴着左挑线面321滑移至左挑线末端323处,右机针线9从右挑线首端332处贴着右挑线面331滑移至右挑线末端333处,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从0开始递增,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也从0开始递增,且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大于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如图8所示。图8中,曲线A1表示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曲线B1表示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
本实施例中,经验证,当左机针4和右机针5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左机针线8位于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末端323处、且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为6mm±0.2mm,右机针线9位于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末端333处、且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为3.3mm±0.2mm。当缝纫薄料时,薄料所需的左机针线8线量和右机针线9线量都较少,左机针线8的过线量和右机针线9的过线量被薄料自身所用,在左机针4和右机针5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收线结束时,左机针线8的6mm±0.2mm的收线量、右机针线9的3.3mm±0.2mm的收线量、以及结合左机针线8的线张力恰好使得左机针4、右机针5和弯针的线环收紧,故能够在薄料上形成完美的缝纫线迹,不会出现薄料褶皱的现象。当缝纫厚料时,厚料所需的左机针线8线量和右机针线9线量都较多,左机针线8的过线量和右机针线9的过线量被厚料自身所用,在左机针4和右机针5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收线结束时,左机针线8的6mm±0.2mm的收线量、右机针线9的3.3mm±0.2mm的收线量、以及结合左机针线8的线张力也恰好使得左机针4、右机针5和弯针的线环收紧,故能够在厚料上形成完美的缝纫线迹,不会出现厚料上机针线收不紧的现象。
进一步地,当左机针4和右机针5下行至机针低位点时,左机针线8位于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首端322处,右机针线9位于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首端332处,此时,左过线孔22和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首端322左右对准,从而使得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为0,右过线孔23和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首端332左右对准,从而使得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为0,即左机针线8和右机针线9在此刻都为水平无收线状态,故左挑线首端322和右挑线首端332的位置由过线件2上左过线孔22和右过线孔23的位置决定。
为了确保安装有挑线杆3的包缝机在缝纫时挑线量的准确性,应在出厂前对安装有挑线杆3的包缝机的收线量进行测试,测试时,将左机针线8和右机针线9的一端都固定住,在包缝机主轴的转动角度为0°、左机针4和右机针5都处于机针高位点处时,将左机针线8和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记为0。因此,如图9所示,曲线A3表示测试过程中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变化曲线,曲线A4表示测试过程中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变化曲线,收线量轨迹具有方向性:当包缝机主轴转动0°-180°时,挑线杆3从挑线高位点向下摆动至挑线低位点,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从0递减至-6mm±0.2mm,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从0递减至-3.3mm±0.2mm,故0°-180°的收线量测试轨迹是挑线杆3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测得;当包缝机主轴转动180°-360°时,挑线杆3从挑线低位点向上摆动至挑线高位点,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从-6mm±0.2mm递增至0,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从-3.3mm±0.2mm递增至0,故180°-360°的收线量测试轨迹是挑线杆3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测得。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机针上行的过程中,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呈阶梯式的收线变化,其实现方式为: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挑线面(包括左挑线面321和右挑线面3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缓慢收线段34、快速收线段35和第二缓慢收线段36,所述第一缓慢收线段34和第二缓慢收线段36都为平面段,所述快速收线段35为圆弧面段。由图8可知:当缝纫机主轴转过180°-230°,左机针线8在左挑线面321的第一缓慢收线段34上滑动,其收线量的变化小,实现缓慢收线;当缝纫机主轴转过230°-270°,左机针线8在左挑线面321的快速收线段35上滑动,其收线量的变化大,实现快速收线;当缝纫机主轴转过270°-360°,左机针线8在左挑线面321的第二缓慢收线段36上滑动,其收线量的变化小,保持收线量的大小;同理,当缝纫机主轴转过180°-210°,右机针线9在右挑线面331的第一缓慢收线段34上滑动,其收线量的变化小,实现缓慢收线;当缝纫机主轴转过210°-240°,右机针线9在右挑线面331的快速收线段35上滑动,其收线量的变化大,实现快速收线;当缝纫机主轴转过240°-360°,右机针线9在右挑线面331的第二缓慢收线段36上滑动,其收线量的变化小,保持收线量的大小。该阶梯式的收线过程可以很好的为机针线环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弯针的勾线,达到良好的弯针勾线,有效避免跳针的出现,保证缝纫机线迹的完美度。
为实现上述挑线杆3的各功能,以下提供一挑线杆3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挑线杆3的收线量能够达到原设定的收线轨迹,且左右机针5收线的收线点与过线件2上左右过线孔23形成的收线点为竖直垂直状态,即:当缝纫机主轴转过360°、挑线杆3的挑线部31向上摆动至挑线高位点时,如图7c所示,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末端323与过线件2上的左过线孔22前后对齐、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末端333与过线件2上的右过线孔23也前后对齐、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从而可以实现机针线的完美收线,如图5所示,该挑线杆3在缝纫机主轴转动角度为0°状态下的各尺寸如下:
左挑线首端322的圆角中心O1与右挑线首端332的圆角中心O2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L1为5.5mm,左挑线首端322的圆角半径R1为0.75mm,右挑线首端332的圆角半径R2为0.75mm,其可以分别与过线件2上左过线孔22和右过线孔23之间匹配安装。左挑线末端323的圆角中心O3与右挑线末端333的圆角中心O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L2为6.7mm,确保挑线杆3运动至挑线高位时,左挑线末端323的圆角中心O3相对于过线件2上左过线孔22的孔位形成的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为6mm±0.2mm,右挑线末端333的圆角中心O4相对于过线件2上右过线孔23的孔位形成的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为3.3mm±0.2mm。左挑线面321上圆弧面段的半径R3为9mm,左挑线面321上第一缓慢收线段34和第二缓慢收线段36的交叉点T1与定位固定孔37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L3为52mm、在上下方向上的竖向距离L4为37mm,确保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呈阶梯式的收线变化。右挑线面331上圆弧面段的半径R4为9mm,右挑线面331上第一缓慢收线段34和第二缓慢收线段36的交叉点T2与定位固定孔37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垂直距离L5为48mm、在上下方向上的竖向距离L6为34mm,确保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呈阶梯式的收线变化。
综上所述,本申请同时实现了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机针线的完美收线,进而在薄料和厚料上都能形成出完美的缝纫线迹,即实现类似于网纱面料等薄料到类似于牛仔面料等厚料的适应性缝纫,大幅度提高了整机的缝纫性能,使得缝纫机能够适用于不同服装的加工工艺,为客户带来优质的缝纫品质;另外,整个挑线机构结构简单、易制造,故成本低。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缝纫机机壳(1)位置相固定过线件(2)、以及具有可上下摆动的挑线部(31)的挑线杆(3),所述挑线杆(3)上开设有定位固定孔(37),所述挑线杆(3)在所述定位固定孔(37)处固定于缝纫机中可上下摆动的上刀轴架(7)上;所述过线件(2)具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过线臂(21),每个过线臂(21)上都开设有过线孔,所述挑线杆(3)的挑线部(31)位于两个过线臂(21)之间、且挑线部(31)上开设有与过线孔相连通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槽壁上具有挑线面,过线槽具有挑线首端和挑线末端;当缝纫机机针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穿设在过线槽中的机针线位于过线槽的挑线末端处、且机针线的收线量为X,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X兼使进行薄料缝纫和厚料缝纫时的机针的线环收紧;
所述缝纫机为包缝机,包括穿设有左机针线(8)的左机针(4)和穿设有右机针线(9)的右机针(5);所述过线孔包括左过线孔(22)和右过线孔(23),所述过线槽包括具有左挑线面(321)、左挑线首端(322)和左挑线末端(323)的左过线槽(32)、以及具有右挑线面(331)、右挑线首端(332)和右挑线末端(333)的右过线槽(33);所述左机针线(8)穿设在左过线孔(22)和左过线槽(32)中,右机针线(9)穿设在右过线孔(23)和右过线槽(33)中;
在左机针(4)和右机针(5)的上行过程中,所述左机针线(8)紧贴于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面(321)、且左挑线面(321)相对于左机针线(8)向上摆动,所述右机针线(9)紧贴于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面(331)、且右挑线面(331)相对于右机针线(9)向上摆动,且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大于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左机针(4)和右机针(5)上行至机针高位点时,左机针线(8)位于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末端(323)处、且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为6mm±0.2mm,右机针线(9)位于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末端(333)处、且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为3.3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左机针(4)和右机针(5)下行至机针低位点时,所述左过线孔(22)和左过线槽(32)的左挑线首端(322)左右对准、左机针线(8)的收线量为0,所述右过线孔(23)和右过线槽(33)的右挑线首端(332)左右对准、右机针线(9)的收线量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机针上行的过程中,所述机针线的收线量呈阶梯式的收线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线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缓慢收线段(34)、快速收线段(35)和第二缓慢收线段(36),所述第一缓慢收线段(34)和第二缓慢收线段(36)都为平面段,所述快速收线段(35)为圆弧面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机壳(1)上固定有一托架(6),所述过线件(2)的两个过线臂(21)中,一个过线臂(21)上设有连接凸耳(24),该连接凸耳(24)与托架(6)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挑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机壳(1)的前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挑线部(31)的限位槽(11)。
CN201610769582.9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Active CN106087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9582.9A CN106087287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69582.9A CN106087287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7287A CN106087287A (zh) 2016-11-09
CN106087287B true CN106087287B (zh) 2022-02-22

Family

ID=5722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69582.9A Active CN106087287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87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0673B (zh) * 2017-06-16 2019-09-13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简易挑线调节机构及缝纫机
CN107938191B (zh) * 2017-12-22 2023-02-03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过线机构
CN108411506A (zh) * 2018-06-16 2018-08-17 无锡品益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挑线杆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6176A (en) * 1971-11-26 1973-09-04 Singer Co Sewing machine slotted thread take-up lever
JPS51113654U (zh) * 1975-03-11 1976-09-14
CN1932117A (zh) * 2005-09-13 2007-03-21 重机公司 缝纫机
CN202671846U (zh) * 2012-07-03 2013-01-16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针钉襻机的过线结构
CN205990521U (zh) * 2016-08-30 2017-03-01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6176A (en) * 1971-11-26 1973-09-04 Singer Co Sewing machine slotted thread take-up lever
JPS51113654U (zh) * 1975-03-11 1976-09-14
CN1932117A (zh) * 2005-09-13 2007-03-21 重机公司 缝纫机
CN202671846U (zh) * 2012-07-03 2013-01-16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针钉襻机的过线结构
CN205990521U (zh) * 2016-08-30 2017-03-01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7287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7287B (zh)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JP6045318B2 (ja) ミシン
US3033139A (en) Stitch forming mechanism of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for zigzag sewing
US6390000B1 (en) Double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
CN205990521U (zh)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US3083661A (en) Thread pull-off for sewing machines
US5899156A (en) Thread control device for a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
US2669202A (en) Work-jogging attachment for sewing machines
TWI787232B (zh) 製造線縫開頭面線的方法和配置成實施這種方法的縫紉機
JP6374661B2 (ja) ミシン
US3408970A (en) Thread tensioning arrangement for sewing machines
US1127067A (en) Chain-stitch sewing-machine.
US1361217A (en) Work-holder for sewing-machines
JP4783619B2 (ja) ミシン
JPH0142229B2 (zh)
CN215404926U (zh) 缝纫机过线结构及缝纫机
CN112941742B (zh) 一种反手拷边机用双针链条针位机构
CN218910767U (zh) 挑线结构和缝纫设备
US598339A (en) Purling device for overedge sewin g-machines
JP2012105741A (ja) ミシン
US1365239A (en) Stitch-forming mechanism for sewing-machines
CN201058909Y (zh) 缝纫机勾夹线装置
CN113235236A (zh) 缝纫机过线结构及缝纫机
JPH06182078A (ja) オーバエッジ縫いを行う縫製装置
US781673A (en) Embroidering-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8010 No. 1008, east section of Donghai Avenue, Sanjia,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ac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10 No. 15 Airport South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Zhejiang, Taizhou

Applicant before: JACK SEWING MACHIN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