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4489B -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4489B
CN106054489B CN201610697077.8A CN201610697077A CN106054489B CN 106054489 B CN106054489 B CN 106054489B CN 201610697077 A CN201610697077 A CN 201610697077A CN 106054489 B CN106054489 B CN 106054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ks
group
electrode group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70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4489A (zh
Inventor
王明超
王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70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4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489A/zh
Priority to US15/572,680 priority patent/US1050298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3254 priority patent/WO201803280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4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02B26/02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based on the rotation of particl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external field, e.g. gyricons, twisting bal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G02F1/0107Gaskets, spacers or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and clos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壳体以及密封在壳体内的电子油墨,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的中心和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当这些中心连线在一个平面时,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相交。该电子油墨密封腔体能够显著降低不同视角下对比度的损失,提升不同视角下的画面品质,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Description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电子纸显示技术得到日益发展。电子纸显示技术有多种实现形式,例如包括电子墨水(E-Ink)微胶囊电泳技术和反转球技术。E-Ink微胶囊电泳技术采用最多。两种技术都是通过控制包括黑色部分与白色部分的球形微粒的转动方向实现显示。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能够显著降低不同视角下对比度的损失,提升不同视角下的画面品质,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壳体以及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电子油墨,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所述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子壳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电极;
将形成有至少一个电极的多个子壳体粘结形成腔体,并在形成的腔体内密封电子油墨;
所述至少一个电极位于密封腔体内,并且在所述密封腔体内形成多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所述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所述电子油墨密封腔采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粘结形成组合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a为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b为光线照射带电微粒白色部分反射光的示意图;
图1c为光线照射带电微粒黑色部分吸收光,没有光出射的示意图;
图1d为图1a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三个视角下带电微粒的反光区域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3a为图2所示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加电后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加电条件下的电场强度的分布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在三个视角下带电微粒的反光区域示意图;
图4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4c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制作时壳体包括两个子壳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01-壳体;002-电子墨水;003-带电微粒;004-电极;005-电极;0031-带电微粒的白色部分;0032-带电微粒的黑色部分;11-壳体;111-子壳体;1111-第一子壳体;1112-第二子壳体;12-电子油墨;121-带电微粒;1211-带电微粒的白色部分;1212-带电微粒的黑色部分;13-电极组;131-第一电极组;132-第二电极组;133-第三电极组;1311-第一电极组的第一电极;1312-第一电极组的第二电极;1321-第二电极组的第一电极;1322-第二电极组的第二电极;1331-第三电极组的第一电极;1332-第三电极组的第二电极;14-显示侧;15-非显示侧;20-保护层;30-粘结剂;1-第一视角;2-第二视角;3-第三视角;4-第四视角;5-第五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一种电子纸显示技术中,如图1a所示,壳体001内设置有电子油墨002,一个子像素中,驱动电子墨水002中带电微粒003转动的电极004、005是平行设置的,形成垂直电场。带电微粒003为球状,带电微粒003在电极004、005作用下基本呈现水平排布。图1a中只示出了一个子像素,壳体001内可包括多个子像素。带电微粒003可如图1b、1c所示,电子油墨包括带电微粒,带电微粒003包括白色部分0031和黑色部分0032,白色部分0031和黑色部分0032所带电荷不对称,从而使得小球整体上保持一种电荷,而不是电中性。例如图1a中的带电微粒(带电小球)003白色部分0031带负电荷,黑色部分0032带正电荷,带电小球整体上带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可以彼此形成同性排斥,以到达防止小球汇聚的作用。如图1b所示,光线照射到白色部分0031时被反射,有光线射出。如图1c所示,光线照射到黑色部分0032时被吸收,无光线射出。
通常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受垂直电场分布的影响,所有的带电微粒都是水平排列,当左右观看画面时带电微粒的局部区域受前端的遮挡作用。如图1a、1d所示,在第二视角2和第三视角3观看画面时,比在第一视角1观看时对比度要差。从而,在不同的视角下观看时,球状带电微粒反射外界光线的能力与正视时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不同的视角下观看画面,黑与白的对比会逐渐变淡,必然会引起观看效果不佳。侧视时对环境光的反射能力不如正视的时的效果好。宏观上表现为侧视时画面的对比度有一定程度的失真。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壳体以及密封在壳体内的电子油墨,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的中心和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当这些中心连线在一个平面时,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相交。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子壳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电极;
将形成有至少一个电极的多个子壳体粘结形成腔体,并在形成的腔体内密封电子油墨;
至少一个电极位于密封腔体内,并且在密封腔体内形成多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的中心和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相交。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可使得包括该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显示装置宏观上表现为侧视(非正视)时画面的对比度不存在较大的失真,以能够显著降低不同视角下对比度的损失,提升不同视角下的画面品质,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壳体11以及密封在壳体11内的电子油墨12,在壳体11的内壁上设置多个电极组13。例如,壳体11可采用透明性较好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等。图2中示出了三个电极组131、132、13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可应用于电子纸中,本实施例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电极组1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12,第一电极组131的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12互相平行,第一电极组131的第一电极1311的中心和第二电极1312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1310。从而,中心连线1310可为第一电极1311和第二电极1312的中垂线。
第二电极组1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21和第二电极1322,第二电极组132的第一电极1321和第二电极1322互相平行,第二电极组132的第一电极1321的中心和第二电极1322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1320。从而,中心连线1320可为第一电极1321和第二电极1322的中垂线。
第三电极组1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331和第二电极1332,第三电极组133的第一电极1331和第二电极1332互相平行,第三电极组133的第一电极1331的中心和第二电极1332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1330。从而,中心连线1330可为第一电极1331和第二电极1332的中垂线。
中心连线1310、中心连线1320和中心连线1330中的任意两个不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包括三个电极组为例进行说明,但亦可包括两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组,电极组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并且,除了本实施例给出的电极组外,电子油墨密封腔体还可以包括其它的电极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电子油墨密封腔体还可以包括中心连线与本实施例给出的任一电极组的中心连线平行的电极组。
每个电极组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平行的情况下,每个电极组的垂直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线为垂线,则多个电极组的垂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
例如,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为面状电极。例如,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例如,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形状为矩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形状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中心、中心连线是为了叙述方便引入的虚拟的线,在实际的产品中并不显现。例如,中心是指重心。例如,当第一电极的形状为矩形时,对角线的交点即为第一电极的中心,当第二电极的形状为矩形时,对角线的交点即为第二电极的中心。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克服了通常的显示装置例如电子纸显示器中球形带电微粒只能水平排布的缺陷,克服了通常的显示装置在不同视角下观看时画面对比度有一定程度失真的不足。使得球形带电微粒能够在不同的视角下均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对环境光的反射与吸收。因此能够显著降低不同视角下对比度的损失,提升不同视角下的画面品质,能够显著的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例如,电极组13的个数不少于三个。电极组的个数多,可以提供更多的对比度不存在较大失真的视角。
例如,相邻两个电极组13的中心连线的夹角大于0度并且小于等于45度。当如图2所示的截面为等边的八边形时,中心连线1310和中心连线1320的夹角为45度。中心连线1310和中心连线1330的夹角为45度。
例如,如图2所示,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彼此相对的显示侧14和非显示侧15,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在显示侧14依次排列,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在非显示侧15依次排列。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组131的第一电极1311、第二电极组132的第一电极1321、第三电极组133的第一电极1331在显示侧依次排列,第一电极组131的第二电极1312、第二电极组132的第二电极1322、第三电极组133的第二电极1332在非显示侧15依次排列。例如,在截面图中,各电极组131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呈轴对称和/或中心对称排列。
例如,如图2所示,多个电极组13中的任意两个第一电极彼此绝缘,多个电极组13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从而,可以独立的为每个电极组加电,进而可单独控制每一电极组的电压大小,从而可调节每一电极组对应的区域的亮暗程度,进而调节密封腔体的视角。可利用分布于密封腔中的多个电极组控制带电微粒的旋转方向,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视角下均能最大程度的反射环境光,从而显著降低不同视角下的对比度损失,能够提高不同视角下的画面品质,提升不同视角下阅读的可行性。
例如,如图3a所示,电子油墨12包括带电微粒121,带电微粒121为半黑半白型,包括白色部分1211和黑色部分1212,黑色部分1212主要起到吸光的作用,白色部分1211主要起到反光作用。例如图3a中的带电微粒(带电小球)121白色部分1211带负电荷,黑色部分1212带正电荷,白色部分1211和黑色部分1212所带电荷不对称,从而使得小球整体上保持一种电荷,而不是电中性。带电微粒121整体上带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可以彼此形成同性排斥,以到达防止微粒(小球)汇聚的作用。
例如,带电微粒可采用微通道方法制作,使用着色连续相和球状粒子化相彼此存在O/W型(水包油型)或W/O型(油包水型)的关系,从移送着色连续相的第一微通道,向在第二微通道中流动的流动介质的球状粒子化相内,依次喷出2色的着色连续相,由此制造出2色相球状聚合物粒子、且在电荷方面具有极性(±)的双极性球状粒子。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油墨12不限于上述描述。
例如,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与驱动IC相连,以便于对其施加信号。
如图2所示,不对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电时,电子油墨12中的带电微粒121随即分布。加电时,如图3a所示,电子油墨12中的带电微粒121在电场的作用下排布。每一电极组所加电压可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三个电极组施加电压情况
用计算机模拟系统模拟了加电情况下电场线分布图,图3b示出了模拟的电场形态图。从图3b中可以看出,电场分布并未呈现垂直分布,因此所带电粒子的排列也呈现多种形态,当左右观看画面时带电微粒的反光区与正视时无明显差异,因此对环境光的反射能力和正视相比效果无明显变化,宏观上表现为侧视时画面的对比度不存在较大的失真。
如图3c所示,带电微粒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排布,在第一视角1、第二视角2和第三视角3下,带电微粒的白色部分都是更倾向于朝向其所属的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的方向排列,从而,在侧视情况(第二视角2和第三视角3)下,可以使得包括该密封腔体的显示装置的画面的对比度不存在较大的失真。
需要说明的是,可任意调整不同电极组的电压值。
例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但不限于此。
例如,壳体11的形状为多面体。图2所示的密封腔体为多面体。多面体的俯视图可如图4a所示,图2可为图4a中AA处的剖视图。图4a所示的密封腔体为一个子像素01。多面体的俯视图也可如图4b所示,图2可为图4b中BB处的剖视图。图4b所示的密封腔体示出了四个子像素。需要说明的是,图4b中也可为其它数量例如更多个子像素,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多面体的俯视图也可如图4c所示,图4c所示的密封腔体为一个子像素01。图2可为图4c中CC处的剖视图,并且,图4c中DD处的剖视图也可如图2所示。从而,密封腔体包括五个电极组。比图4a和图4b所示的密封腔体多出了第四视角4和第五视角5,从而具有五个视角。从而,可从更多的视角处,画面的对比度不存在较大的失真。
壳体11的形状还可为球体或椭球体。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的形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壳体11的形状为球体或椭球体的情况下,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再平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多个电极组13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电连接,多个电极组13中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电连接。图5中,以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均电连接,多个电极组13中的多个第二电极均电连接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亦可多个电极组13中有部分电极组13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独立控制,部分电极组13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相应的,对应电极组的第二电极也电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6所示,在子壳体111上形成至少一个电极。图6中示出了两个子壳体1111、1112,每个子壳体上包括三个电极。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数量的子壳体以及每个子壳体上的电极的数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图6中的其它附图标记可参照之前描述。
将形成有至少一个电极的多个子壳体111粘结形成腔体,并在形成的腔体内密封电子油墨。
至少一个电极位于密封腔体内,并且在密封腔体内形成多个电极组13,每个电极组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的中心和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多个电极组13的中心连线相交。
可采用粘结剂将多个子壳体111粘结形成腔体。
例如,可在腔体密封前将电子油墨注入腔体内,再将腔体密封。
电极组的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应为透明性的,光线透过率较好的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其制备工艺与TFT-LCD中电极的制备工艺相类似。可采用构图工艺在子壳体111上形成至少一个电极。例如,构图工艺可只包括光刻工艺,或包括光刻工艺以及刻蚀步骤,或者可以包括打印、喷墨等其他用于形成预定图形的工艺。光刻工艺是指包括成膜、曝光、显影等工艺过程,利用光刻胶、掩模板、曝光机等形成图形。
例如,子壳体111可预先成型,再在其上形成至少一个电极,也可以在子壳体111形成至少一个电极后,再成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中,相邻两个电极组13的中心连线的夹角大于0度并且小于等于45度。
例如,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中,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彼此相对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多个电极组13的第一电极在显示侧依次排列,多个电极组13的第二电极在非显示侧依次排列。
例如,如图6所示,一个示例中,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中,多个电极组13中的任意两个第一电极彼此绝缘,多个电极组13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
例如,一个示例中,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中,多个电极组13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电连接,多个电极组13中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电连接。
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形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电子油墨密封腔可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任一电子油墨密封腔,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可通过粘结剂30粘结形成组合体。例如,显示装置包括电子纸。
例如,在组合体外设置保护层20。保护层20可采用透明性较好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等。可根据密封腔中电极的形状和数目选择供给电极的电压。
图7中以包括图2所示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为例进行说明。图7中为加电情况下,电子油墨在电场作用下的排布情况。
例如,图7的显示装置中可各电极组的第一电极所加电压为0V,各电极组的第二电极加正电压,带电微粒如之前所述。或者,图7的显示装置中的各电极组所加电压如之前所述,而电子油墨中,带电微粒的白色部分1211带正电荷,黑色部分1212带负电荷。
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每个电子油墨密封腔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像素。该显示装置宏观上表现为侧视(非正视)时画面的对比度不存在较大的失真。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以及附图中,同一附图标记代表同一含义。
(2)本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3)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4)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壳体以及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电子油墨,其中,所述电子油墨包括多个带电微粒,每个所述带电微粒包括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至少三个电极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所述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每个电极组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平行,所述三个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二电极组的中心连线和所述第三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组的中心连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其中,相邻两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的夹角大于0度并且小于等于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其中,所述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彼此相对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所述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在所述显示侧依次排列,所述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在所述非显示侧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任意两个第一电极彼此绝缘,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其中,所述壳体的形状包括多面体、球体或椭球体。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8.一种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子壳体上形成至少一个电极;
将形成有至少一个电极的多个子壳体粘结形成腔体,并在形成的腔体内密封电子油墨,所述电子油墨包括多个带电微粒,每个所述带电微粒包括白色部分和黑色部分;
所述至少一个电极位于密封腔体内,并且在所述密封腔体内形成至少三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中心的连线为中心连线,所述多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中任意两个不平行,每个电极组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平行,所述三个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二电极组的中心连线和所述第三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组的中心连线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其中,相邻两个电极组的中心连线的夹角大于0度并且小于等于4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包括彼此相对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所述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在所述显示侧依次排列,所述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在所述非显示侧依次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任意两个第一电极彼此绝缘,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电极彼此绝缘。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极组中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电连接。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体,所述电子油墨密封腔体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多个电子油墨密封腔体粘结形成组合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组合体外设置保护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电子纸。
CN201610697077.8A 2016-08-19 2016-08-19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054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077.8A CN106054489B (zh) 2016-08-19 2016-08-19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5/572,680 US10502984B2 (en) 2016-08-19 2017-05-05 Electronic ink sealing cha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17/083254 WO2018032803A1 (zh) 2016-08-19 2017-05-05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077.8A CN106054489B (zh) 2016-08-19 2016-08-19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4489A CN106054489A (zh) 2016-10-26
CN106054489B true CN106054489B (zh) 2018-11-23

Family

ID=5719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7077.8A Active CN106054489B (zh) 2016-08-19 2016-08-19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2984B2 (zh)
CN (1) CN106054489B (zh)
WO (1) WO20180328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4489B (zh) 2016-08-19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24800A1 (en) * 2020-05-04 2021-11-11 Halion Displays Inc. Microspheres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6A (zh) * 2012-06-04 2013-12-1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
CN103941391A (zh) * 2014-04-11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结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00257A1 (en) * 1990-06-28 1992-01-09 Daihen Corporation Method of electrically joining ceramics, device used therefor and adhesive agent therefor
JP3862906B2 (ja) * 1999-12-16 2006-12-27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4176452B2 (ja) * 2002-11-14 2008-11-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2006091546A (ja) * 2004-09-24 2006-04-06 Canon Inc 粒子移動型表示装置
JP5116387B2 (ja) * 2007-07-24 2013-01-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9122192A (ja) * 2007-11-12 2009-06-04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9122198A (ja) * 2007-11-12 2009-06-04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9128766A (ja) * 2007-11-27 2009-06-11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9271317A (ja) * 2008-05-07 2009-11-1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シート、電気泳動表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27378B2 (ja) * 2012-04-16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6054489B (zh) * 2016-08-19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6A (zh) * 2012-06-04 2013-12-1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
CN103941391A (zh) * 2014-04-11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结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84489A1 (en) 2018-10-04
CN106054489A (zh) 2016-10-26
WO2018032803A1 (zh) 2018-02-22
US10502984B2 (en)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8696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US7248394B2 (en)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5808593A (en) Electrocapillary color display sheet
CN103376593B (zh) 液晶显示器
CN1307472C (zh) 光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CN110520791A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54489B (zh) 电子油墨密封腔体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080011827A (ko) 전기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007595B (zh) 遮光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显示的方法
WO2022048429A1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模组
US20020186197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WO2009119156A1 (ja) 表示パネル、該表示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および、該表示パネルに用いられる帯電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098480A (ja) 表示素子
US10288978B2 (en) Naked-eye 3D lens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211028A (zh) 一种基于球面全景显示的鱼眼图像显示方法
EP0884714A2 (en) Electric display sheet
JP2011530096A (ja) 可動粒子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JPH10214048A (ja) 多色表示装置
JP2009053392A (ja) 表示素子
CN107526178A (zh) 光栅、具有该光栅的立体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11402716B2 (en) Visual range adjustment componen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visual range adjustmen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115023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432563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4189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476420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