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2820A -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2820A
CN106052820A CN201610389737.6A CN201610389737A CN106052820A CN 106052820 A CN106052820 A CN 106052820A CN 201610389737 A CN201610389737 A CN 201610389737A CN 106052820 A CN106052820 A CN 106052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d
parcel
pallet
mark line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97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礼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onerich Business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onerich Business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onerich Business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onerich Business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897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2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2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postal parcels and let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该自动计算系统包括底座、支架、图像传感器、平面镜以及高度测量部件,底座上设有托盘、显示屏组件和输入组件,托盘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点,底座内设有控制主板以及称重传感器,高度测量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多根在高度方向上均匀排列的标识线条;图像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托盘的正上方,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分别垂直地安装在托盘的一侧,图像传感器、显示屏组件、输入组件以及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误差较小、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行业中。

Description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计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购物方式,与此同时,与网络购物紧密相连的快递服务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通过快递运送的货物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物流行业的计费方式有称重计费、体积计费、按件计算等,其中,对物流包裹体积的测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国内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来测量包裹体积,测量方式比较落后,需要人为的分别测量出物件长宽高后再进行人工计费,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测量速度慢,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还会存在较大测量误差。基于这种方式的运费计算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下、误差较大、错误率高和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物流行业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包括底座、支架、图像传感器、平面镜以及高度测量部件,所述底座上设有托盘、显示屏组件和输入组件,所述托盘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点,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主板以及称重传感器,所述高度测量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多根在高度方向上均匀排列的标识线条;
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托盘的正上方,所述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分别垂直地安装在托盘的一侧,所述图像传感器、显示屏组件、输入组件以及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托盘为矩形,所述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垂直地安装在托盘的相邻两侧。
进一步,所述托盘为矩形,所述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相对地安装在托盘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应用所述的系统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重步骤: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并发送到控制主板;
体积测量步骤: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上的投影图像并根据投影图像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同时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结果,并根据成像结果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后,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自动计算步骤:控制主板获取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寄件起点和收件终点后,结合预设计算规则,根据待测包裹的重量或体积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并在显示屏组件上显示。
进一步,所述体积测量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主板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上的投影图像,并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进而结合标识点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
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结果,并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进而结合相邻标识线条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
控制主板根据待测包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步骤,包括:
对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进而获取标识点的间距后,根据该间距分别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投影图像进行分割;
获取每个分割图像中的所有面积处在预设阈值区间内的亮点区域,计算每个亮点区域内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
判断每个亮点区域内的平均亮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平均亮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亮点区域的数量总和作为该分割图像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分别获得投影图像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最小值,并分别采用托盘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标识点总数减去对应的最小值后,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获取每个分割区域所对应的标准分割区域后与该分割区域进行特征匹配,并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特征匹配成功的计数总和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所述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进一步,所述标准分割区域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
获取初始状态下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标准成像图像,并对该标准成像图像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标准成像图像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标准分割区域。
进一步,所述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分割区域进行像素值分析,进而获得每个分割区域中的最长线条,进而判断该最长线条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最长线条的总数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所述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包括底座、支架、图像传感器、平面镜以及高度测量部件,底座上设有托盘、显示屏组件和输入组件,托盘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点,底座内设有控制主板以及称重传感器,高度测量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多根在高度方向上均匀排列的标识线条;图像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托盘的正上方,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分别垂直地安装在托盘的一侧,图像传感器、显示屏组件、输入组件以及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连接。本系统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以自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和体积,从而自动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工作效率高、误差较小,错误率较低,自动化程度高,可满足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包括: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并发送到控制主板;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上的投影图像并根据投影图像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同时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结果,并根据成像结果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后,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控制主板获取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寄件起点和收件终点后,结合预设计算规则,根据待测包裹的重量或体积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并在显示屏组件上显示。本方法可以自动测量待测包裹的体积和重量,从而自动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工作效率高、误差较小,错误率较低,自动化程度高,可满足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的电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包括底座1、支架2、图像传感器3、平面镜4以及高度测量部件5,所述底座1上设有托盘6、显示屏组件7和输入组件8,所述托盘6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点,所述底座1内设有控制主板以及称重传感器,所述高度测量部件5的表面设置有多根在高度方向上均匀排列的标识线条;
所述图像传感器3通过支架2安装在托盘6的正上方,所述平面镜4和高度测量部件5分别垂直地安装在托盘6的一侧,所述图像传感器3、显示屏组件7、输入组件8以及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托盘6为矩形,所述平面镜4和高度测量部件5垂直地安装在托盘6的相邻两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托盘6为矩形,所述平面镜4和高度测量部件5相对地安装在托盘6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打印组件9,所述打印组件9与控制主板连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重步骤: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并发送到控制主板;
体积测量步骤: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6上的投影图像并根据投影图像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同时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成像结果,并根据成像结果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后,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自动计算步骤:控制主板获取用户通过输入组件8输入的寄件起点和收件终点后,结合预设计算规则,根据待测包裹的重量或体积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并在显示屏组件7上显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体积测量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主板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6上的投影图像,并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6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进而结合标识点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
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成像结果,并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进而结合相邻标识线条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
控制主板根据待测包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6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步骤,包括:
对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进而获取标识点的间距后,根据该间距分别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投影图像进行分割;
获取每个分割图像中的所有面积处在预设阈值区间内的亮点区域,计算每个亮点区域内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
判断每个亮点区域内的平均亮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平均亮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亮点区域的数量总和作为该分割图像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分别获得投影图像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最小值,并分别采用托盘6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标识点总数减去对应的最小值后,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6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获取每个分割区域所对应的标准分割区域后与该分割区域进行特征匹配,并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特征匹配成功的计数总和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所述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标准分割区域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
获取初始状态下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标准成像图像,并对该标准成像图像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标准成像图像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标准分割区域。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分割区域进行像素值分析,进而获得每个分割区域中的最长线条,进而判断该最长线条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最长线条的总数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所述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包括底座1、支架2、图像传感器3、平面镜4以及高度测量部件5,底座1上设有托盘6、显示屏组件7和输入组件8,托盘6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点,底座1内设有控制主板以及称重传感器,高度测量部件5的表面设置有多根在高度方向上均匀排列的标识线条;
图像传感器3通过支架2安装在托盘6的正上方,平面镜4和高度测量部件5分别垂直地安装在托盘6的一侧,图像传感器3、显示屏组件7、输入组件8以及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托盘6为矩形,平面镜4和高度测量部件5垂直地安装在托盘6的相邻两侧,如图1中所示。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打印物流单据的打印组件9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打印组件9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控制主板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自动计算后的运费信息或者系统所获得的整个运单信息发送到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
物流计费时,是按照待测包裹所占的最大体积来计算的,因此,根据待测包裹在托盘6上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最大数量,可以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成像结果后,根据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的数量,结合相邻标识线条之间的间隔可以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从而可以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设置平面镜4,直接采用图像传感器3,当待测包裹的体积较大时,则由于图像传感器3的广角的限制,将其放置在待测包裹上方时,难以准确地采集到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的情况,此时需要将图像传感器3设置在与待测包裹的高度持平的位置才能较准确的采集到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的情况。这种方案的通用性差,难以推广应用。设置平面镜4后,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的情况会在平面镜4上成像,图像传感器3在待测包裹上方或者旁边的任意位置均可以采集到该成像结果,对于体积大到在高度方向超出图像传感器3的广角的待测包裹来说,通过采集该成像结果可以准确地反映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的情况,从而准确地进行高度测量。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以及设置图像传感器3进行体积的自动测量后,可以自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和体积,从而根据设定的计算参数可以自动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工作效率高、误差较小,错误率较低,自动化程度高,可满足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而且本自动计算系统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平面镜4和高度测量部件5相对地安装在托盘6的相对两侧。通过本方式,采用与实施例一同样的测量方式,也可以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成像结果后,根据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可以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从而可以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重步骤: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并发送到控制主板;
体积测量步骤: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6上的投影图像并根据投影图像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同时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成像结果,并根据成像结果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后,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自动计算步骤:控制主板获取用户通过输入组件8输入的寄件起点和收件终点后,结合预设计算规则,根据待测包裹的重量或体积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并在显示屏组件7上显示。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体积测量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主板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6上的投影图像,并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6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进而结合标识点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
控制图像传感器3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成像结果,并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进而结合相邻标识线条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
控制主板根据待测包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6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步骤,包括:
对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进而获取标识点的间距后,根据该间距分别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投影图像进行分割;
获取每个分割图像中的所有面积处在预设阈值区间内的亮点区域,计算每个亮点区域内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
判断每个亮点区域内的平均亮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平均亮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亮点区域的数量总和作为该分割图像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分别获得投影图像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最小值,并分别采用托盘6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标识点总数减去对应的最小值后,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6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优选的,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获取每个分割区域所对应的标准分割区域后与该分割区域进行特征匹配,并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特征匹配成功的计数总和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优选的,标准分割区域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
获取初始状态下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标准成像图像,并对该标准成像图像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标准成像图像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标准分割区域。将高度测量部件5在平面镜4上的标准成像图像分割获得多个标准分割区域后,每个分割图像中存在一个标识线条,从而后续测量步骤中,可以根据分割区域与标准分割区域之间的标识线条的匹配情况来判断该分割区域是否被待测包裹所遮挡。
本实施例可以自动测量待测包裹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根据设定的计算参数可以自动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工作效率高、误差较小,错误率较低,自动化程度高,可满足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是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具体步骤的不同,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分割区域进行像素值分析,进而获得每个分割区域中的最长线条,进而判断该最长线条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最长线条的总数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像素值分析是指将前景像素值处在同一个区间内的像素进行计算,获得依次相邻的像素值处在同一个区间内的像素点的总数作为该分割区域中的最长线条。例如背景像素为0,标识线条的像素值为250,则获取像素值250±5的依次相邻的像素点的总数作为该分割区域中的最长线条。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5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本实施例也可以自动测量待测包裹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根据设定的计算参数可以自动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工作效率高、误差较小,错误率较低,自动化程度高,可满足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图像传感器、平面镜以及高度测量部件,所述底座上设有托盘、显示屏组件和输入组件,所述托盘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点,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主板以及称重传感器,所述高度测量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多根在高度方向上均匀排列的标识线条;
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托盘的正上方,所述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分别垂直地安装在托盘的一侧,所述图像传感器、显示屏组件、输入组件以及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矩形,所述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垂直地安装在托盘的相邻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矩形,所述平面镜和高度测量部件相对地安装在托盘的相对两侧。
4.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称重步骤:通过称重传感器测量待测包裹的重量并发送到控制主板;
体积测量步骤: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上的投影图像并根据投影图像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同时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结果,并根据成像结果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后,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自动计算步骤:控制主板获取用户通过输入组件输入的寄件起点和收件终点后,结合预设计算规则,根据待测包裹的重量或体积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运费并在显示屏组件上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测量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主板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在托盘上的投影图像,并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进而结合标识点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长度和宽度;
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待测包裹和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结果,并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进而结合相邻标识线条之间的间距,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高度;
控制主板根据待测包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获得待测包裹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步骤,包括:
对投影图像进行二值化,进而获取标识点的间距后,根据该间距分别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投影图像进行分割;
获取每个分割图像中的所有面积处在预设阈值区间内的亮点区域,计算每个亮点区域内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
判断每个亮点区域内的平均亮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平均亮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亮点区域的数量总和作为该分割图像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分别获得投影图像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的最小值,并分别采用托盘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标识点总数减去对应的最小值后,获得投影图像上待测包裹在托盘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遮挡住的标识点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获取每个分割区域所对应的标准分割区域后与该分割区域进行特征匹配,并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特征匹配成功的计数总和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所述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分割区域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的:
获取初始状态下高度测量部件在平面镜上的标准成像图像,并对该标准成像图像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标准成像图像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标准分割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的步骤,其具体为:
对成像结果进行二值化后,获取标识线条的间距,根据该间距在高度方向上将二值化后的成像结果从上往下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对每个分割区域进行像素值分析,进而获得每个分割区域中的最长线条,进而判断该最长线条的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进行计数,最后将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最长线条的总数作为该分割区域中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
将标识线条的总数减去所述未被遮挡住的标识线条的数量后,获得成像结果上待测包裹所遮挡住的高度测量部件上的标识线条数量。
CN201610389737.6A 2016-06-03 2016-06-03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6052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9737.6A CN106052820A (zh) 2016-06-03 2016-06-03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9737.6A CN106052820A (zh) 2016-06-03 2016-06-03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2820A true CN106052820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71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9737.6A Pending CN106052820A (zh) 2016-06-03 2016-06-03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282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8364A (zh) * 2017-08-15 2017-11-0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积、重量测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869954A (zh) * 2017-10-23 2018-04-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目视觉体积重量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627092A (zh) * 2018-04-17 2018-10-09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体积的测量方法、系统、储存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895961A (zh) * 2018-05-24 2018-11-27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大小的测量方法、测量设备以及粘贴带
CN109000563A (zh) * 2018-07-19 2018-12-14 工极(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目摄像头组合的智能三维立体测量仪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2313A1 (en) * 2002-06-04 2008-07-17 Global Sensor Systems, Inc. B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ation charges for packages
WO2010017528A2 (en) * 2008-08-08 2010-02-11 Snap-On Incorporated Image-based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CN201463836U (zh) * 2009-05-26 2010-05-12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足长测量系统
CN103134426A (zh) * 2013-01-31 2013-06-05 无锡儒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物体体积估算方法与系统
CN105371935A (zh) * 2015-11-13 2016-03-02 广州市中崎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打印机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CN105466534A (zh) * 2015-11-13 2016-04-06 广州市中崎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2313A1 (en) * 2002-06-04 2008-07-17 Global Sensor Systems, Inc. B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ation charges for packages
WO2010017528A2 (en) * 2008-08-08 2010-02-11 Snap-On Incorporated Image-based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CN201463836U (zh) * 2009-05-26 2010-05-12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足长测量系统
CN103134426A (zh) * 2013-01-31 2013-06-05 无锡儒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物体体积估算方法与系统
CN105371935A (zh) * 2015-11-13 2016-03-02 广州市中崎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带打印机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CN105466534A (zh) * 2015-11-13 2016-04-06 广州市中崎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8364A (zh) * 2017-08-15 2017-11-0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积、重量测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869954A (zh) * 2017-10-23 2018-04-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目视觉体积重量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869954B (zh) * 2017-10-23 2023-05-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目视觉体积重量测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627092A (zh) * 2018-04-17 2018-10-09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体积的测量方法、系统、储存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895961A (zh) * 2018-05-24 2018-11-27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大小的测量方法、测量设备以及粘贴带
CN109000563A (zh) * 2018-07-19 2018-12-14 工极(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目摄像头组合的智能三维立体测量仪
CN109000563B (zh) * 2018-07-19 2024-04-09 工极(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目摄像头组合的智能三维立体测量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2820A (zh)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系统及方法
US20180157246A1 (en) Automated production system for mobile phone
CN104501718A (zh) 基于视觉的包裹体积测量装置
CN204807179U (zh) 可显示货物数量和重量的装置
US9733117B2 (en) Apparatus for sizing parcel
CN107909326B (zh) 一种国际物流的链程运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93325B (zh) 一种电力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US20160224023A1 (en) Automated production system for mobile phone
CN109078857A (zh) 分拣方法及装置
CN108492064A (zh) 一种大宗货物的物流费用结算系统
CN108269044A (zh) 超市自助运输方法及装置
CN110216073A (zh) 物流对象分拣系统和方法
CN105466534A (zh) 物流运费自动计算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CN105447426B (zh) 判定装置、文档图像管理系统以及判定方法
CN206905857U (zh) 一种动态称重设备
CN107884049A (zh) 一种产品称重及三维尺寸测量装置
CN209550002U (zh) 物流对象处理系统和分拣设备
CN207352653U (zh)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种粒计数计量装置
CN107792668B (zh) 一种量测系统及玻璃基板的量测方法
CN109033918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快递分拣系统
US20140317024A1 (en) Internet-based paperless postage system
CN109794432A (zh)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稀土金属自动分拣系统及方法
US20180114374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ee For Sending a Mailing
CN211846148U (zh) 一种物流称重测量扫描装置
CN105371935A (zh) 带打印机的物流运费自动计算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