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9998B - 圆柱锁 - Google Patents

圆柱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9998B
CN106049998B CN201610197122.3A CN201610197122A CN106049998B CN 106049998 B CN106049998 B CN 106049998B CN 201610197122 A CN201610197122 A CN 201610197122A CN 106049998 B CN106049998 B CN 106049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rotor
brake bars
keyhole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71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9998A (zh
Inventor
浦川雅丞
须田智
柴崎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49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9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9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9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4Tumbl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2Weather or dirt pro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核对用的槽的钥匙来操作的圆柱锁中,即使在灰尘、尘埃侵入制动栓动作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顺畅的制动栓的动作的技术。在供叶片面(73)上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槽(51)的钥匙(70)插入的圆柱锁(10)中,在转子壳体(11)的内部设有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钥匙转子(12),在该钥匙转子(12)的外周面部(14)上形成有多个制动栓孔(21~25)。这多个制动栓孔(21~25)中的与钥匙转子(12)的钥匙插入侧的端部最接近的制动栓孔(21)和其他的制动栓孔(22~25)相比,钥匙转子轴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

Description

圆柱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后的圆柱锁。
背景技术
在很多车辆的车门、点火开关钥匙中使用圆柱锁。作为与这样的圆柱锁相关的现有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所示的圆柱锁中,在转子壳体的内部设有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钥匙转子,且多个制动栓设置成能够从钥匙转子的制动栓孔向转子壳体突出。在供钥匙插入的插入孔中,沿着钥匙的槽形成有凸部。
当钥匙的槽中附着的灰尘、尘埃侵入制动栓的动作区域时,有时灰尘、尘埃会啮入到制动栓与制动栓孔之间。若在保持啮入的状态下进行钥匙的插拔,则与灰尘、尘埃摩擦而使各部件磨损。对于这一点,根据专利文献1的圆柱锁,当将钥匙插入到插入孔时,凸部与槽啮合,从而将灰尘、尘埃去除。在制动栓的近前使灰尘、尘埃脱落,从而能够抑制灰尘、尘埃侵入制动栓的动作区域的情况。
这里,在钥匙中,除了在叶片的侧缘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槽的类型的钥匙以外,还存在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槽的类型的钥匙。在叶片面上形成的槽中特别容易附着灰尘、尘埃。对于这样的钥匙,难以将灰尘、尘埃完全除掉。因此,若反复进行钥匙的插拔,则灰尘、尘埃可能积留在制动栓动作区域。对于这一点,仍存在改良的余地。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16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核对用的槽的钥匙来操作的圆柱锁中,即使在灰尘、尘埃侵入制动栓动作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顺畅的制动栓的动作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圆柱锁,在转子壳体的内部设有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钥匙转子,在该钥匙转子的外周面部形成有多个制动栓孔,前端部能够从所述制动栓孔向所述钥匙转子的外部突出的多个制动栓被从所述钥匙转子的中心朝向所述外周面部施力,通过从所述钥匙转子的端部插入在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槽的钥匙,从而所述制动栓的前端部后退至所述钥匙转子的内部,
所述圆柱锁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动栓孔中的与所述钥匙转子的钥匙插入侧的端部最接近的制动栓孔和其他的制动栓孔相比,所述钥匙转子轴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在通过从钥匙转子的端部插入在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槽的钥匙,从而使制动栓的前端部后退至钥匙转子的内部的圆柱锁中,多个制动栓孔中的与钥匙转子的钥匙插入侧的端部最接近的制动栓孔和其他的制动栓孔相比,钥匙转子轴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
即,对于在钥匙转子的钥匙插入侧的端部形成的制动栓孔和配置在该制动栓孔中的制动栓而言,钥匙转子轴向上的间隙比其他的制动栓孔与配置在该其他的制动栓孔中的制动栓之间的间隙宽。
当将钥匙插入钥匙转子时,在钥匙插入侧的端部形成的制动栓孔中配置的制动栓相对于钥匙认证用的槽,从槽的前端滑动至末端。槽上附着的灰尘、尘埃被制动栓刮去而从槽去除。去除的灰尘、尘埃有时也会留在制动栓的动作区域。
但是,如上所述,配置有该制动栓的制动栓孔与其他的制动栓孔相比,钥匙转子轴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从而与制动栓的间隙宽。因此,灰尘、尘埃不易积留在制动栓与制动栓孔的间隙,从而能够抑制灰尘、尘埃的啮入。
即,在本发明的圆柱锁中,即使在将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核对用的槽的钥匙插入钥匙转子,使灰尘、尘埃侵入到制动栓的动作区域的情况下,制动栓也能够顺畅地动作。
此外,在该圆柱锁中,仅与钥匙转子的端部最接近的制动栓孔和其他的制动栓孔相比,钥匙转子轴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而配置在该制动栓孔中的制动栓具有与其他的制动栓相同的形状及大小。制动栓均可以利用通用件,因此能够抑制圆柱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圆柱锁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圆柱锁的轴向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圆柱锁中插入有钥匙的状态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圆柱锁的作用图。
图6是对图1所示的圆柱锁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10…车辆
11…车身
12…钥匙转子
21~25…第一制动栓孔~第五制动栓孔
31~35…第一制动栓~第五制动栓
36…平面部
37…侧部
70…钥匙
73…叶片面
74…认证槽
D1…短边
W1…长边
C1、β…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1中示出在车辆的转向柱上设置的圆柱锁10。
圆柱锁10包括:转子壳体11,其将内周呈圆筒状挖通;钥匙转子12,其在该转子壳体11的内周被保持为能够旋转;五个制动栓31~35,它们被施力而能够分别出没于在该钥匙转子12的外周面部14上形成的五个制动栓孔21~25;盖13,其安装于钥匙转子12的前端;以及转向锁操作部40,其通过从该盖13插入的钥匙而能够切换转向盘的锁定或开锁。
五个制动栓孔21~25分别交替地形成在钥匙转子12的上部及下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从钥匙转子12的前端侧起,即,从盖13侧起将从钥匙转子12的上部朝向下部形成的制动栓孔作为第一制动栓孔21、第三制动栓孔23、第五制动栓孔25。同样,将从钥匙转子12的下部朝向上部形成的孔作为第二制动栓孔22、第四制动栓孔24(参照图2)。
将与第一制动栓孔21~第五制动栓孔25对应的五个制动栓31~35分别作为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分别被制动栓用弹簧26施力。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突出及后退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转向锁操作部40包括与转向锁连动的杆41、在该杆41的前端设置的滑块42。在滑块42上形成有供杆41的前端嵌合的嵌合孔44。省略对转向锁的详细的说明。
在钥匙转子12的外周面部14上的比第一制动栓孔21靠盖13侧的位置,形成有配置滑块42的钥匙转子部滑块孔15。
在转子壳体11的上部形成有将杆41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杆支承部16。在转子壳体11的端部形成有转子壳体部滑块孔17,该转子壳体部滑块孔17用于使滑块42相对于转子壳体11进行突出及后退。
在钥匙转子12的外周面部14的末端沿周向形成有槽51。在该槽51中嵌合有用于抑制钥匙转子12向轴向的移动的挡圈52。在钥匙转子12的末端安装有钥匙转子用弹簧19,该钥匙转子用弹簧19将钥匙转子12朝向在盖13上形成的钥匙插入孔18侧施力。
参照图2。在钥匙转子12的内部形成有收容第一制动栓31、第三制动栓33、第五制动栓35的前端的第一收容部61。同样,在钥匙转子的12的内部的下部形成有收容第二制动栓32、第四制动栓34的前端的第二收容部62。
在未插入钥匙的状态下,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从钥匙转子12的外周面部14突出。第一制动栓31、第三制动栓33、第五制动栓35的前端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内。同样,第二制动栓32、第四制动栓34的前端收容在第二收容部62内。
在该状态下,当沿着使钥匙转子12旋转的方向施加力时,第一制动栓31、第三制动栓33、第五制动栓35的前端与第一收容部61的壁部63接触。同样,第二制动栓32、第四制动栓34的前端与第二收容部62的壁部64接触。因此,钥匙转子12无法相对于转子壳体11旋转。
杆41以轴部43为中心能够摆动地安装于杆支承部16。在未插入钥匙的状态下,杆41被安装于杆支承部16的杆用弹簧45朝向钥匙转子12侧施力。在杆41的前端安装的滑块42被压入钥匙转子12的内部。
参照图3。图3将保持有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的钥匙转子12在从内部向下方俯视的状态下示出。为了便于说明,对于第二制动栓孔22及第四制动栓孔24,在从内部向上方仰视的状态下示出。钥匙转子12的与盖13(参照图1)侧的端部(附图右侧的端部)最接近的第一制动栓孔21和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相比,在钥匙转子12的轴向及径向上形成得宽。
第一制动栓孔21为是由短边D1、长边W1构成的矩形形状的孔。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均为由短边D2、长边W2构成的矩形形状的孔。第一制动栓孔21的短边D1比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的短边D2长。同样,第一制动栓孔21的长边W1比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的长边W2长。
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具有相同的大小。
参照图4。钥匙70由乘客把持的把持部71、安装在该把持部71上且成为钥匙主体的叶片部72构成。
叶片部72呈平板状,且在叶片面73上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认证槽74。作为叶片部72的两端的侧缘部75平坦地延伸。
在将这样的钥匙70从钥匙插入孔18向钥匙转子12的内部插入的情况下,滑块42被钥匙70的侧缘部75按压而向上方移动。与滑块42的移动相伴,杆41的前端被向上方按压,杆41以轴部43为中心而向从钥匙转子12分离的方向摆动。
钥匙70的认证槽74与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卡合,收容在第一收容部61及第二收容部62内的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的前端后退至钥匙转子12的内部。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不比转子壳体11的外周面部14突出,因此钥匙转子12能够旋转。
这里,在叶片面73上形成有认证槽74的类型的钥匙70具有叶片面73与认证槽74的边界部分。附着在该部位的灰尘、尘埃不易落下。因此,与在侧缘部75上形成有认证槽的类型的钥匙相比,容易附着更多的灰尘、尘埃。对将这样的容易附着灰尘、尘埃的类型的钥匙70插入到圆柱锁10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参照图3。钥匙转子12的与盖13(参照图1)侧的端部(附图右侧的端部)最接近的第一制动栓孔21和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相比,在钥匙转子12的轴向及径向上形成得宽。详细而言,第一制动栓孔21的短边D1比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的短边D2长。同样,第一制动栓孔21的长边W1比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的长边W2长。
以下,分别对第一制动栓31的平面部36及第一制动栓31的侧部37与第一制动栓孔21的间隙进行说明。
参照图5。首先,对第一制动栓31的平面部36与第一制动栓孔21的间隙进行说明。第一制动栓31具有与第二制动栓32~第五制动栓35相同的大小。因此,第一制动栓孔21与第一制动栓31的平面部36的间隙C1比第二制动栓孔22~第五制动栓孔25与第二制动栓32~第五制动栓35的平面部38的间隙C2宽。
当插入钥匙70时,认证槽74首先与第一制动栓31的前端接触。附着在认证槽74上的灰尘、尘埃被第一制动栓31刮落,从认证槽74去除。
在第一制动栓31与第一制动栓孔21之间形成的间隙C1比在其他的部位形成的间隙C2宽。因此,灰尘、尘埃不易积留在间隙C1,从而能够抑制灰尘、尘埃的啮入。
即,在圆柱锁10中,即使在灰尘、尘埃附着于叶片面73的认证槽74的状态下将钥匙70插入,使灰尘、尘埃侵入到第一制动栓31的动作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制动栓31也能够顺畅地动作。
而且,如上述那样,第一制动栓31~第五制动栓35具有相同的大小。第一制动栓31可以利用与第二制动栓32~第五制动栓35相同的通用件,因此能够抑制圆柱锁10的制造成本。
此外,第一制动栓31突出及后退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假设第一制动栓31突出及后退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情况下,灰尘、尘埃容易积留在间隙C1。另一方面,若像圆柱锁10那样使第一制动栓31沿上下方向移动,则灰尘、尘埃会通过间隙C1向下方落下。由于灰尘、尘埃不会积留,因此第一制动栓31的动作变得更加顺畅。
参照图6。接下来,对第一制动栓31的侧部37与第一制动栓孔21的间隙进行说明。图6(a)中示出在作为通常的制动栓孔的第三制动栓孔23周边剖开后的圆柱锁10。图6(b)中示出在孔较宽地形成的第一制动栓孔21周边剖开后的圆柱锁10。
第一制动栓孔21与第一制动栓31的侧部37的间隙β比第三制动栓孔23与第三制动栓33的侧部39的间隙α宽。因此,第一制动栓31即使在侧部37周边也不易积留灰尘、尘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圆柱锁10不仅可以设置在转向柱上,也可以设置在例如车门面板上。另外,举例说明了构成圆柱锁10的制动栓31~35为与形成在钥匙的单面上的认证槽卡合的类型,但对于与形成在钥匙的两面上的认证槽分别单独地卡合的所谓的半制动栓(half tumbler)也可以适用。并且,圆柱锁10中也可以使用将叶片面的中央挖去而形成认证槽的类型的钥匙。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局限于圆柱锁10。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圆柱锁适合适用于乘用车。

Claims (1)

1.一种圆柱锁,在转子壳体的内部设有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钥匙转子,在该钥匙转子的外周面部形成有多个制动栓孔,前端部能够从所述制动栓孔向所述钥匙转子的外部突出的多个制动栓被从所述钥匙转子的中心朝向所述外周面部施力,通过从所述钥匙转子的端部插入在叶片面上形成有钥匙认证用的槽的钥匙,从而所述制动栓的前端部后退至所述钥匙转子的内部,
所述圆柱锁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制动栓孔中的与所述钥匙转子的钥匙插入侧的端部最接近的制动栓孔和其他的制动栓孔相比,所述钥匙转子轴向及径向上的宽度形成得宽,
钥匙插入侧的制动栓与制动栓孔的间隙比其他的制动栓与制动栓孔的间隙在整个所述钥匙转子轴向及径向上设定得大。
CN201610197122.3A 2015-04-02 2016-03-31 圆柱锁 Active CN106049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5843A JP6638165B2 (ja) 2015-04-02 2015-04-02 シリンダ錠
JP2015-075843 2015-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9998A CN106049998A (zh) 2016-10-26
CN106049998B true CN106049998B (zh) 2019-01-01

Family

ID=5735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7122.3A Active CN106049998B (zh) 2015-04-02 2016-03-31 圆柱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38165B2 (zh)
CN (1) CN1060499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0861B (zh) * 2017-08-29 2020-04-10 明光泰源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撬锁的安全预警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53160U (zh) * 2010-12-20 2011-08-31 刘松连 具有防尘功能的锁芯
CN104246096A (zh) * 2012-04-25 2014-12-24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圆柱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408Y2 (ja) * 1989-05-17 1995-02-15 株式会社本田ロック シリンダ錠
JPH07317382A (ja) * 1994-05-20 1995-12-05 Suzuki Motor Corp シリンダ錠
DE19950887C1 (de) * 1999-10-22 2001-05-17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Schließvorrichtung mit einem Flachschlüssel und einem Schließzylinder
JP2003138796A (ja) * 2001-10-31 2003-05-14 Alpha Corp シリンダ錠
JP4282422B2 (ja) * 2003-09-24 2009-06-24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錠
JP2012031681A (ja) * 2010-08-02 2012-02-16 Tokai Rika Co Ltd キーロ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リンダ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53160U (zh) * 2010-12-20 2011-08-31 刘松连 具有防尘功能的锁芯
CN104246096A (zh) * 2012-04-25 2014-12-24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圆柱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6735A (ja) 2016-11-24
JP6638165B2 (ja) 2020-01-29
CN106049998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93183B1 (ko) 향상된 토크 저항을 가진 키 재설정 가능한 로크 실린더
WO2006015361B1 (en) Programmable lock with a controlled programming position
JP2016500778A5 (zh)
CN104981580B (zh) 用于制造具有倾斜设置的锁定爪的机动车锁的方法
JP5559895B2 (ja) ディスク・タンブラ・シリンダ錠と鍵の組み合わせ
JP2009041243A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
CN106049998B (zh) 圆柱锁
JP5177588B2 (ja) プレートタンブラーを備える盗難防止ロック
JP5031586B2 (ja) 複数の溝を有するキーで操作できる回転シリンダーロック
EP3276111B1 (en) Lock with a slide for covering lock core
JP6389157B2 (ja) シリンダ錠
WO2014090215A3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kraftfahrzeugschlössern mit schräger hauptrastkontur
KR20160139685A (ko) 차량의 시동용 마스터키
CN211647703U (zh) 锁具和单车
JP3042294U (ja) シリンダ錠
US1979095A (en) Cylinder lock
JP2018510985A5 (zh)
EP2497882B1 (en) Lock cylinder and key therefor
TW201700845A (zh) 具增強抗扭矩性之可更換鎖匙的鎖心
JP2006002508A (ja) ピンシリンダー錠
JP3856780B2 (ja) 可変コード型シリンダ錠
JP3260724B2 (ja) コード可変型シリンダー錠装置
JP2011219957A (ja) 施錠装置
JP2016079702A (ja) キャビネット用ハンドル錠のキー及びシリンダ錠のキー
CN104847185A (zh) 防撬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