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1715A -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1715A
CN106031715A CN201510183664.0A CN201510183664A CN106031715A CN 106031715 A CN106031715 A CN 106031715A CN 201510183664 A CN201510183664 A CN 201510183664A CN 106031715 A CN106031715 A CN 106031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micropill
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
slow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36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1715B (zh
Inventor
蔡林辉
林福祥
肖晓金
朱海健
叶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pin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36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1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包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盐酸多西环素与辅料按配方制备成微丸,然后对微丸进行缓释材料的包衣,最后将包衣微丸和合适的外加辅料混合进行压片,或将缓释包衣微丸直接装填胶囊,得到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本发明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溶出实验表明,药物在pH 1.2的溶液(模拟胃液)中缓慢释放,在pH 5.5的溶液(模拟肠液)中快速释放,这种制剂延迟了药物在胃中释放,同时可确保药物在小肠部位集中释放和吸收,既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不影响药物快速起效,同时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确保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重现性和药物稳定性好,适宜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特别是一种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多西环素是一种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作为第二代四环素,其口服吸收好,疗效显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但盐酸多西环素对肠胃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常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因此,研制一种包含缓释微丸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通过控制盐酸多西环素在胃肠道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可延缓多西环素在胃内的释放,从而减少胃内局部高浓度多西环素引发的胃肠道副作用,而且多西环素的最佳吸收部位是小肠,包含缓释微丸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可确保药物在小肠部位集中释放和吸收,既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不影响药物快速起效,同时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确保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CN101596162A公开了一种盐酸多西环素肠溶微丸,是利用空白丸芯,然后在粘合剂的喷涂下将盐酸多西环素粉末涂敷在空白丸芯上,最后在药物层外包裹肠溶层。该专利的微丸制备过程中,药物粉末通过涂敷的方式结合到空白丸芯上,由于盐酸多西环素只有达到有效剂量才能发挥临床疗效,将处方量的盐酸多西环素喷涂上药制备载药微丸的过程时间长,造成药物制备效率低,而且药物涂敷过程中难以上药均匀,大生产过程中药物的质量难以控制。
CN 104042575 A公开了一种多西环素调释微丸及制剂,是先利用空白丸芯上药制备盐酸多西环素载药微丸,然后将微丸与适量的包衣材料混合包衣后制得盐酸多西环素调释微丸,最后将辅料通过粘合剂黏附在盐酸多西环素调释微丸表面得到微丸颗粒,将微丸颗粒直接压片,或将盐酸多西环素调释微丸与辅料制成的缓冲颗粒混合后压片,得到微丸片。该专利的盐酸多西环素调释微丸制备方法同CN101596162A中的缓释微丸制备方法,存在同样的问题,上药制备载药微丸的制备效率低,而且药物涂敷过程中难以上药均匀,产业化生产难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CN 102579408 A公开了一种盐酸多西环素双释放制剂,是由50-85%的速释微丸和50-15%的迟释微丸两种不同释放性能的微丸混合组成。首先按配方制备出微丸丸芯,由微丸丸芯制备速释微丸,再由速释微丸制备迟释微丸,最后将速释微丸和迟释微丸按比例填充胶囊,得盐酸多西环素双释放胶囊。该专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两种微丸装填胶囊,对胶囊灌装设备的要求高,使用目前国内的胶囊灌装设备,速释微丸和迟释微丸无法准确按规定的比例下料,导致产品盐酸多西环素的释放度不稳定,不能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而且产品实际产业化难度大,生产中批间差异大。
CN02110485.9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盐酸多西环素肠溶制剂,其是将粉末或颗粒状的盐酸多西环素置于pH值为5.0至6.0的肠溶胶囊中。该专利公开的缓释制剂完全在肠道中释放,药物起效速度缓慢,不能达到抗生素迅速起效的目的。
与以上这些技术方案不同,本专利提供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盐酸多西环素与辅料混合均匀后通过挤出滚圆制成微丸,制备的微丸含量均匀,收率大于95%,然后对含活性成分的微丸进行缓释材料包衣,得到缓释微丸,最后将缓释微丸与辅料混合压片,或将缓释微丸直接装填胶囊,制成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剂还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的需求分剂量使用,提高了药物临床应用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包括含有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的微丸,及在微丸上依次包覆的隔离层及缓释层,通过体外溶出度实验,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 1.2的溶液(模拟胃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内溶出量小于30%,在pH 5.5的溶液(模拟肠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
实施方案中,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 1.2的溶液(模拟胃液)中20分钟内溶出量小于20%,甚至更优的可以控制在小于10%,在pH 5.5的溶液(模拟肠液)中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0%,甚至更优的可以控制在大于90%。
含缓释微丸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口服进入胃后,药物首先在胃酸的作用下溶解,释放出微丸。由于多西环素属于抗生素的一种,需要迅速起效,因此多西环素的释放不完全在肠道中,而是需要在胃中释放一部分,通常10-50%,最佳范围是10-30%,这样既可以避免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又可以达到最佳的抑菌浓度起到迅速起效的目的,随着胃的蠕动,余下的小微丸可以逐渐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中,在肠道适宜pH值的作用下溶解,释放出药物,这样药物在小肠部位被快速吸收,提高了药物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为:
(a)微丸制备:称取处方量的盐酸多西环素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制备软材,然后将软材制成含药微丸;
(b)隔离层制备:选择合适的隔离材料,对含药微丸进行包衣,形成隔离层;
(c)缓释层制备:选择合适的缓释材料,对微丸进行缓释包衣,并干燥,获得缓释微丸;
(d)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将缓释微丸与外加辅料混合均匀后压片,或将缓释微丸装入胶囊,制成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
微丸粒径会影响包衣和混合均匀度。如果微丸粒径小,虽然易于混合,但由于粒径太小,比表面积大,需要的包衣材料多,且易发生静电粘连;如果微丸粒径太大,包衣时需要较大进风量才能流化,且物料混合不均匀。本发明考察了不同粒径微丸对包衣制备情况和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最终选择微丸粒径为0.5-1.5mm时,包衣工序顺利且物料可以混合均匀。
本发明对无水乳糖、淀粉、糊精、乳糖、甘露醇、二水硫酸钙,微晶纤维素等作为微丸制备过程中的填充剂及其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选择糊精和乳糖组合,制备得到的软材润湿良好,粘度适合,可塑性良好,挤出物均一光洁,微丸圆整度好,粒径分布均一。本发明选择糊精和乳糖的组合作为微丸制备过程中的填充剂,进一步地,本发明对糊精和乳糖的用量进行了考察,最终选择糊精的用量为5-30%(占微丸比例),乳糖用量为5-30%。
本发明对水、羟丙甲纤维溶液、羟丙甲纤维溶液、聚维酮溶液、羟丙纤维素溶液作为微丸制备过程中的粘合剂及其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选择羟丙甲纤维溶液制备的软材润湿性好,粘度适合,微丸不易粘连且粒径分布均一。本发明选择羟丙甲纤维溶液作为微丸粘合剂。粘合剂的用量对微丸的成型、外观、粒径大小分布、收率均有显著影响。通常粘合剂用量过少时,物料不能产生足够的塑性,挤出物质量差、干燥、粗糙、易碎,严重时甚至软材挤出过程发热严重,不能挤出,且在滚圆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细粉;粘合剂用量过多时,挤出的柱状体容易粘连结团,且在滚圆过程中聚结长大,形成的微丸形状大小不一,收率低。因此,对粘合剂羟丙甲纤维溶液的用量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羟丙甲纤维溶液用量为5-20%(占微丸比例)。
本发明微丸的制备采用挤出滚圆的方法,将活性成分多西环素和粘合剂等的辅料置制粒机中,加水制软材,挤压通过网孔形成长度与直径大体相等的圆柱条状,在高速旋转的转盘中,使物料沿壁做环状螺旋运动,形成真球度较高的球丸,控制进风温度进行干燥。
挤出滚圆制备微丸的过程中,挤出筛网网厚/孔径和滚圆速度对微丸的粒径、外观、脆碎度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发明分别对其进行了考察。
挤出筛网孔径影响微丸的粒径和收率,随着挤出筛网的孔径增大,微丸挤出更加流畅,目标微丸的收率也增加,其中挤出筛网的孔径为0.3-0.7mm时,挤出滚圆过程顺利,微丸外观良好。
滚圆速度直接决定着滚筒对挤出物的剪切力,从而影响微丸的外观性状以及微丸的得率,滚圆速度较低时,由于剪切的力量不足,不能将柱状体剪切成较小的微丸;滚圆速度太高时,制备得到的微丸,大小分布不均一。本发明对滚圆速度进行考察,最终确定滚圆速度为100-150r/m时,滚圆制备得到的微丸粒径分布均一,微丸得率最高,微丸圆整度好。
隔离层是介于活性成分与缓释层之间的一层物理障碍。隔离层的目的是保持活性成分与缓释层的分离,使活性成分的迁移降到最低以便降低或阻止其与包衣材料的反应,同时允许活性成分在适当的环境中释放。本发明对隔离层材料进行了考察,最终选用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滑石粉的一种或几种。
缓释层材料是能够提供预期释放曲线的包衣材料的组合,本发明对缓释层材料进行了考察,确定可选用不同等级的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隔离层和缓释层的制备采用流化床包衣。本发明对影响隔离层和缓释层包衣的质量参数进风量和物料温度进行了考察。
进风量太低,微丸流化状态不佳,流化微丸比重少且流化高度较低,微丸通过导流筒后立即下坠。进风量太高,微丸流化剧烈,流化高度偏高,部分微丸达到抖袋顶部,且有较多微丸处于无序运动状。本发明选用进风量100-300m3/h,可达到理想的流化状态。
物料温度会影响包衣过程以及成膜性,物料温度过低,包衣微丸不能及时干燥,易使微丸粘连,物料温度过高,不仅会产生静电影响包衣过程,还会使包衣液直接被干燥无法包覆于微丸,因此,本发明对物料温度进行了筛选,发现物料温度为小于25℃时,包衣过程中包衣微丸会发生粘连;而物料温度大于45℃时,包衣后期开始出现静电。物料温度为25-45℃时,包衣过程顺利,包衣微丸外观均一。因此,本发明确定隔离层和缓释层包衣的物料温度为25-45℃。
缓释微丸可装入胶囊,或者与合适的片剂辅料一起被压制成片剂。片剂处方需包含相应的辅料以达到均匀度的要求(也就是确保每片制剂中有相同数量的微丸以保证每片制剂中的活性成分量是一样的),并且辅料的量要能保护该缓释制剂脆弱的包衣层。如果微丸的数量太少,那么物料均匀度上会存在问题,同时会存在药效问题或者由于片剂太大而不能吞下去,而如果微丸的数量太多,那么在压片的过程中微丸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辅料而得不到缓冲,同时缓释层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在每片制剂中,微丸占片剂总重的理想百分比是10%~50%。
将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制备成缓释片剂过程中,外加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滑剂和崩解剂。本发明选用乳糖和/或淀粉作为填充剂,乳糖和淀粉的量占片剂总重的50%~90%。本发明选用的崩解剂是交联聚维酮,用量占片剂总重的0%~15%。本发明选用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占片剂总重的0.2%~2.0%。
本发明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缓释片剂,该片剂的一面上有刻痕,临床应用过程中该片剂可以分成低剂量服用,片剂掰开后,缓释微丸的结构保持不变,不会影响药物的溶出行为,提高了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本发明涉及的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复杂的生产设备,生产效率高,其中微丸的制备效率达95%,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稳定,重现性好,通过本发明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在0-6个月稳定性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1.2酸介质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
图2:实施例1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5.5缓冲液介质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
图3:实施例2制备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pH 1.2酸介质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
图4:实施例2制备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pH 5.5缓冲液介质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
图5:实施例2和实施例8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剂及其分割而成的半片在pH 1.2酸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曲线比较;
图6:实施例2和实施例8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剂及其分割而成的半片在pH 5.5缓冲液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曲线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所述是对以上说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微丸的制备
选用以上物料在湿法制粒机中混合,并加入羟丙甲纤维溶液作为粘合剂,湿法制粒制备丸芯。混合物使用孔径为0.5~1.5mm的筛板挤出,挤出物滚圆成微丸,微丸进行干燥处理。
隔离层的制备
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滑石粉2:1的混合物为隔离层材料,采用流化床对含药微丸进行包衣。隔离层包衣增重量为微丸总重的4%。
缓释层的制备
选用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酯、羟丙甲纤维素和柠檬酸三乙酯混合物作为缓释材料,采用流化床工艺对含隔离层的微丸进行包衣。
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C释放度测定法,分别测定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并与盐酸多西环素普通片剂溶出曲线做比较,所测定的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缓释微丸的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1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90%。实施例1制得的缓释微丸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缓释微丸按照以下处方,与外加辅料在混合机中混匀,然后使用旋转压片机压片。
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C释放度测定法,分别测定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并与普通片剂的溶出曲线做比较,所测定的结果分别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实施例2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1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90%。实施例2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3
微丸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和处方制备微丸,最终微丸的得率大于95%。另外称取盐酸多西环素原料,搅拌加入含有PVPK30的水中,即得上药溶液。采用流化床对空白糖丸以底喷的方式进行上药,上药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进风温度和喷液速率,确保获得最大的上药效率。计算该方法制备微丸的得率,最终微丸得率为87%。因此,本发明制备微丸的得率更高。
实施例4
缓释微丸的制备
选择实施例1制备的含药微丸。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二醇2:1的混合物为隔离层材料,采用流化床对含药微丸进行包衣,按照实施例1相同缓释层包衣,制得缓释微丸,分别测定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结果分别见以下表格。可以看出实施例4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3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实施例4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4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溶出数据
实施例4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5.5溶液中的溶出数据
实施例5
缓释微丸的制备
选择实施例1制备的含药微丸。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聚乙二醇3:1的混合物为隔离层材料,采用流化床对含药微丸进行包衣,按照实施例1相同缓释层包衣,制得缓释微丸,分别测定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分别见以下表格。可以看出实施例5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3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实施例5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5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溶出数据
实施例5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5.5溶液中的溶出数据
实施例6
缓释微丸的制备
选择实施例1中的包裹隔离层的微丸按照以下缓释层处方进行缓释层包衣
分别测定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分别见以下表格。可以看出实施例6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3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实施例6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6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溶出数据
实施例6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5.5溶液中的溶出数据
实施例7
缓释微丸的制备
选择实施例1中的包裹隔离层的微丸按照以下缓释层处方进行缓释层包衣。
分别测定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分别见以下表格。可以看出实施例7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3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实施例7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7制得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1.2溶液中溶出数据
实施例7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在pH 5.5溶液中的溶出数据
实施例8
微丸的制备
选用以上物料在湿法制粒机中混合,并加入羟丙甲纤维溶液作为粘合剂,湿法制粒制备丸芯。混合物使用孔径为0.5~1.5mm的筛板挤出,挤出物滚圆成微丸,微丸通过烘箱烘干。
隔离层的制备
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滑石粉3:1的混合物为隔离层材料,采用流化床对含药微丸进行包衣。
缓释层的制备
选用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酯、羟丙甲纤维素和柠檬酸三乙酯混合物作为缓释材料,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将对含隔离层的微丸进行包衣。
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的制备
对制备好的缓释微丸按照以下处方,与其他片剂外加辅料一起在固定料斗混合机上混匀,然后使用旋转压片机压成片。
将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分别测定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pH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0月及加速实验6个月(RH75%,40℃)的体外溶出曲线,并与普通片剂的溶出曲线做比较,所测定的结果分别见以下表格。可以看出实施例8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缓慢释放,20分钟溶出量小于30%,在pH大等于5的溶液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实施例8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药物释放稳定。
实施例8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pH 1.2溶液中溶出数据
实施例8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在pH 5.5溶液中的溶出数据
实施例9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8制得的含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的片剂按照片剂上的刻痕分割成半片,分别测定实施例2和实施例8的片剂,以及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8分割而成的半片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的体外溶出曲线,并进行比较,所测定的结果分别见图5和图6。可以看出实施例2和实施例8制得的片剂与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8分割而成的半片分别在pH 1.2溶液中和在pH 5.5溶液中的体外溶出曲线一致,因此,对实施例2和实施例8的片剂分割使用不会改变药物的溶出特征。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微丸的制备采用挤出滚圆的方法。
挤出筛网孔径影响微丸的粒径和收率,随着挤出筛网的孔径增大,微丸挤出更加流畅,目标微丸的收率也增加,其中挤出筛网的孔径为0.3-0.7mm时,挤出滚圆过程顺利,微丸外观良好。
滚圆速度直接决定着滚筒对挤出物的剪切力,从而影响微丸的外观性状以及微丸的得率,确定滚圆速度为100-300r/m时,滚圆制备得到的微丸粒径分布均一,微丸得率最高,微丸圆整度好。
实施例11
本发明实施例隔离层和缓释层的制备采用流化床包衣。
本实施例选用进风量100-300m3/h,可达到理想的流化状态。
物料温度会影响包衣过程以及成膜性,本实施例确定隔离层和缓释层包衣的物料温度为25-45℃。
实施例12
缓释微丸可装入胶囊,或者与合适的片剂辅料一起被压制成片剂。在每片制剂中,微丸占片剂总重的理想百分比是10%~50%。
将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微丸制备成缓释片剂过程中,外加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滑剂和崩解剂。本实施例选用乳糖和/或淀粉作为填充剂,乳糖和淀粉的量占片剂总重的50%~90%。本实施例选用的崩解剂是交联聚维酮,用量占片剂总重的0%~15%。本实施例选用的润滑剂为硬脂富马酸钠、硬脂酸镁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用量占片剂总重的0.2%~2.0%。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包括含有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的微丸,在微丸上依次包覆隔离层及缓释层,活性成分盐酸多西环素在pH 1.2的酸介质中具有缓释作用,20分钟内溶出量小于30%,在pH 5.5的缓冲液介质中快速释放,30分钟内溶出量大于85%。
2.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其中微丸粒径为0.5-1.5mm。
3.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其中糊精和乳糖的组合是微丸制备过程中的填充剂,糊精的用量为占微丸比例5-30%,乳糖用量为5-30%。
4.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制剂,其中是羟丙甲纤维溶液是微丸制备过程中的粘合剂,其用量为占微丸比例5-20%。
5.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其中隔离层材料选用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滑石粉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其中缓释层材料选用不同等级的邻苯二甲酸羟丙甲纤维素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该制剂将多个缓释包衣微丸填充到胶囊。
8.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该制剂将多个缓释包衣微丸外加辅料后压制成片剂。
9.如权利要求8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片剂,其中缓释包衣微丸占片剂总重的比例为10-50%。
10.如权利要求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将盐酸多西环素与辅料按配方制备成微丸,然后对微丸进行包衣,包裹隔离层和缓释层覆于微丸,最后将缓释微丸和合适的外加辅料混合后进行压片,或将缓释微丸装填胶囊,得到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
11.如权利要求1或10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微丸的制备采用挤出滚圆的方法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1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成分多西环素与粘合剂等辅料置制粒机中,加水制软材,挤压通过网孔形成长度与直径大体相等的圆柱条状,在高速旋转的转盘中,使物料沿壁做环状螺旋运动,形成真球度较高的球丸,控制进风温度进行干燥。
13.如权利要求12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挤出滚圆制备微丸时挤出筛网的孔径为0.3-0.7mm,滚圆速度为100-150r/m。
14.如权利要求1或10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隔离层和缓释层包衣选用流化床包衣。
15.如权利要求14中的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利用流化床进行隔离层和缓释层包衣时的进风量为100-300m3/h,物料温度为25-45℃。
CN201510183664.0A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031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3664.0A CN106031715B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3664.0A CN106031715B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715A true CN106031715A (zh) 2016-10-19
CN106031715B CN106031715B (zh) 2019-11-05

Family

ID=5714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3664.0A Active CN106031715B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17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886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广东心宝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心动过缓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807A (zh) * 2021-06-25 2022-01-14 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烯烃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8185A (zh) * 2022-03-02 2022-05-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产用多西环素缓释药饵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408A (zh) * 2012-03-19 2012-07-18 河南中帅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盐酸多西环素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408A (zh) * 2012-03-19 2012-07-18 河南中帅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盐酸多西环素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珂: "盐酸多西环素调释微丸的制备及处方因素考察", 《中国抗生素杂志》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886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广东心宝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心动过缓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807A (zh) * 2021-06-25 2022-01-14 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烯烃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807B (zh) * 2021-06-25 2022-09-27 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烯烃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8185A (zh) * 2022-03-02 2022-05-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产用多西环素缓释药饵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8185B (zh) * 2022-03-02 2023-11-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产用多西环素缓释药饵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715B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5526B (zh) 延长释放的药物制剂
CN102319218B (zh) 一种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缓控释微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L195587B1 (pl) Powleczona powłoczką dojelitową kompozycja farmaceutyczna w postaci tabletki
JPH0759499B2 (ja) 拡散被覆された複合単位服用剤
CN109562072B (zh) 包括含有盐酸坦索罗辛的缓释丸粒的具有受控的溶出度的用于口服给药的药物制剂
JPH0759500B2 (ja) 拡散被覆された複合単位服用剤
KR20100087011A (ko) 매트릭스형 의약 고형 제제
MX2012007448A (es)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de liberacion controlada.
US20190298665A1 (en) Delayed release cysteamine bead formula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2961363B (zh) 氯化钾缓释胶囊
CN102525990A (zh) 一种艾普拉唑肠溶片剂及其制备–¹法
US20150098995A1 (en) Tabletting Process
JPS6248618A (ja) 徐放性製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5456223B (zh) 美沙拉秦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美沙拉秦缓释胶囊
CN106031715A (zh)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218A (zh) 一种盐酸美金刚胶囊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190A (zh) 一种艾普拉唑肠溶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Kukkar et al. Mixing and formulation of low dose drugs: underly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N101669912A (zh) 一种含坦洛新的缓释组合物及制备
CN102824316A (zh) 埃索美拉唑含药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2712A (zh) 一种阿昔莫司多单元缓释微丸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148A (zh) 肠溶缓释微丸或颗粒的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6353B (zh) 艾拉莫德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3876B (zh) 富马酸奥比特嗪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06222C (zh) 控释型盐酸坦索洛新片剂的制备方法及控释型盐酸坦索洛新片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unit 01, 4th floor,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120 Xinyuan Road,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pin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unit 01, 4th floor,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120 Xinyuan Road,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pin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building 6, 2010 wengjiao West Road (Xiamen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pin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unit 01, 4th floor,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120 Xinyuan Road,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pin Pharmaceutical (Xiamen)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