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4059A - 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4059A
CN106004059A CN201610166213.0A CN201610166213A CN106004059A CN 106004059 A CN106004059 A CN 106004059A CN 201610166213 A CN201610166213 A CN 201610166213A CN 106004059 A CN106004059 A CN 106004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x
liquid
terminal
si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62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4059B (zh
Inventor
小泉义弘
熊谷胜
塚田宪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04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4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4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4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提供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的技术。盒包括: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能够与装置侧端子电连接;第一室,所述第一室接受加压流体的供应;以及端子配置壁部,所述端子配置壁部配置了盒侧端子,第一室具有多个壁,所述多个壁是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多个壁,并包括第一壁以及与第一壁交叉且表面积比第一壁小的第二壁,端子配置壁部与第二壁连接。

Description

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盒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能够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保持器(盒安装部)的盒(例如专利文献1)。该盒包括:扁平的近似立方体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划分形成送入加压空气的空间;墨水袋,所述墨水袋被容纳在壳体中;以及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被配置在形成壳体的侧面。电路基板具有触点(盒侧端子),所述触点当盒被安装在盒安装部上的安装状态时与盒安装部的装置侧端子接触。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356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技术中,通过从液体喷射装置向壳体内送入加压空气来加压墨水袋。由于墨水袋被加压,墨水袋内的墨水被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这里,由于壳体内被加压,会产生壳体大幅变形的情况。例如,在配置了电路基板的侧面发生大幅变形了的情况下,会产生盒侧端子的错位。在产生了错位的情况下,存在发生盒侧端子和装置侧端子的接触不良的可能性。因而,期望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的技术。另外,在以往的技术中,期望低成本化、省资源化、制造的简化、好用程度的提高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和装置侧端子,所述加压机构向盒供应加压流体,所述盒包括: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能够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电连接;第一室,所述第一室接受所述加压流体的供应;以及端子配置壁部,所述端子配置壁部配置了所述盒侧端子,所述第一室具有多个壁,所述多个壁是划分形成所述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多个壁,并包括第一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壁交叉且表面积比所述第一壁小的第二壁,所述端子配置壁部与所述第二壁连接。
这里,第二壁与第一壁比表面积小,因此在第一室被加压时,第二壁比第一壁难变形。根据该方式,由于配置了盒侧端子的端子配置壁部与比第一壁难变形的第二壁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2)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配置壁部包括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相对于所述盒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倾斜,所述盒侧端子被配置在所述倾斜壁上。
根据该方式,盒侧端子被配置在倾斜壁上。由此,在盒向盒安装部的安装结束之前,装置侧端子和盒侧端子能够稍微摩擦。由此,即使在装置侧端子的附近存在异物(例如,尘埃)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能够将异物从装置侧端子和盒侧端子之间排出的效果(擦拭效果)。
(3)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配置壁部还包括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二壁连接且位于所述倾斜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
根据该方式,连接壁位于倾斜壁和第二壁之间。由此,与倾斜壁直接与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连接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倾斜壁变形。因而,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4)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所述倾斜壁与所述连接壁中同所述第二壁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连接。
根据该方式,与倾斜壁直接与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连接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倾斜壁变形。因而,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和装置侧端子,所述加压机构向盒供应加压流体,所述盒包括: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能够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电连接;第一室,所述第一室接受所述加压流体的供应;以及端子配置壁部,所述端子配置壁部配置了所述盒侧端子,所述端子配置壁部与划分形成所述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壁相比位于外侧。
根据该方式,端子配置壁部与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壁相比位于外侧。因而,由于即使在第一室由于加压流体发生变形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端子配置壁部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6)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划分形成所述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壁包括第一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壁交叉的第二壁,所述端子配置壁部与所述第二壁比位于外侧。
根据该方式,由于端子配置壁部与第二壁比位于外侧,因此即使在第二壁由于加压流体而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端子配置壁部的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7)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配置壁部包括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相对于所述盒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倾斜,所述盒侧端子被配置在所述倾斜壁上。
根据该方式,盒侧端子被配置在倾斜壁上。由此,在盒向盒安装部的安装结束之前,装置侧端子和盒侧端子能够稍微摩擦。由此,即使在装置侧端子的附近存在异物(例如,尘埃)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能够将异物从装置侧端子和盒侧端子之间排出的效果(擦拭效果)。
(8)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配置壁部还包含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二壁连接且位于所述倾斜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
根据该方式,连接壁位于倾斜壁和第二壁之间。由此,与倾斜壁直接与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连接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倾斜壁变形。因而,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9)上述方式的盒,也可以是:所述倾斜壁与所述连接壁中同所述第二壁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连接。
根据该方式,与倾斜壁直接与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连接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划分形成第一室的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倾斜壁变形。因而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喷射系统。该液体喷射系统包括液体喷射装置和上述方式的盒。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抑制盒侧端子的错位的液体喷射系统。
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方式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不全部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构成要素进行其变更、删除、与新的其它构成要素的替换、限定内容的一部分删除。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也能够将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上述的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组合,从而成为本发明的独立的一方式。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能够作为包括盒侧端子、第一室和端子配置壁部的多个要素之内的一个以上的要素的装置实现。即,该装置可以具有盒侧端子,也可以不具有盒侧端子。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第一室,也可以不具有第一室。另外,该装置可以具有端子配置壁部,也可以不具有端子配置壁部。根据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省资源化、制造的容易化、使用性的提高等各种课题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前述的盒或液体喷射系统的各方式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中的任一个都能够应用于该装置。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种种方式实现,除了盒、液体喷射系统以外,能够以盒的制造方法、盒向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构造、具有盒侧端子的壳体、液体供应装置等方式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简要构成图;
图2是盒安装部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3是盒安装部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4是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盒卸下了第二壳体7的图;
图7是盒的前表面侧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图8是盒的前表面侧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图9是盒的正面图;
图10是卸下了第二壳体时的盒的前表面侧的外观图;
图11是盒的F9-F9局部截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电路基板的图;
图13是图12的箭头侧视图F12;
图14是用于说明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盒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端子配置壁部的第一变形方式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端子配置壁部的第二变形方式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关于电路基板的盒侧端子的配置的变形方式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关于盒侧端子的配置的其它变形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液体喷射系统1的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的简要构成图。在图1中描绘有作为彼此正交的3个空间轴的XYZ轴。X轴、Y轴、Z轴的箭头朝向的方向分别表示沿着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将沿着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与X轴、Y轴、Z轴的箭头朝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是沿着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将沿着X轴、Y轴、Z轴的负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将沿着X轴、Y轴、Z轴的方向不分正负的情况分别称作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关于在这以后示出的图和说明也是同样的。其它图所描绘的XYZ轴与图1的XYZ轴方向对应。在液体喷射系统1(打印机20)的使用状态下,+Z轴方向为铅垂上方向,-Z轴方向为铅垂下方向。这里,“液体喷射系统1(打印机20)的使用状态”指在由X轴方向和Y轴方向规定的水平的设置面上设置液体喷射系统1的状态。
液体喷射系统1包括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20和四个盒4C、4M、4Y、4K。打印机20是将作为液体的墨水从记录头225喷出(喷射)的喷墨打印机。这里,在不区别四个盒4C、4M、4Y、4K来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符号“4”。另外,盒4也可以称作“接合器4”。
打印机20包括近似矩形箱状的主体壳体212和配置于主体壳体212内的控制部230。控制部230进行打印机20的各种动作(例如印刷动作)的控制,或者与盒4之间交换各种信号。
在主体壳体212内以沿着主体壳体212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方式配设压印平板213。压印平板213是支承作为喷射对象物的记录纸张P的支承台。在压印平板213上,通过未图示的送纸机构沿着与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纸张P。
打印机20还包括引导轴214、滑架215、驱动皮带轮216、从动皮带轮217和滑架马达218。
引导轴214位于比压印平板213靠+Z轴方向侧。引导轴214沿着主扫描方向是棒状的部件。滑架215沿着引导轴214移动自如地被引导轴214支承。
驱动皮带轮216和从动皮带轮217比引导轴214靠-Y轴方向侧,并被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与引导轴214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在驱动皮带轮216上连结滑架马达218,并且在一对皮带轮216、217间挂装有支承滑架215的环状的正时带219。从而,滑架215通过滑架马达218的驱动能够沿着引导轴214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记录头225以在主扫描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记录头225也可以是沿着X方向延伸、位置被固定了的行式头。
打印机20还包括用于将盒4装卸自如地安装的盒安装部(保持器)6。盒安装部6被配置在主体壳体212的内侧。主体壳体212的一部分被构成为能够开闭。通过打开该能够开闭的一部分,能够进行盒4相对于盒安装部6的拆装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盒安装部6被配置在主体壳体212的内侧,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盒安装部6也可以配置在主体壳体212的外侧。
盒安装部6能够拆装地安装四个盒4C、4M、4K、4Y。盒4K容纳黑色的墨水。盒4C容纳青色的墨水。盒4M容纳品红色的墨水。盒4Y容纳黄色的墨水。各墨水是包括水等分散剂和颜料粒子的颜料墨水。打印机20与四个盒4C、4M、4Y、4K对应地包括四条液体流通路223。液体流通路223是管。液体流通路223使盒4和记录头225连通。
盒4在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上的情况下,分别与对应的各液体流通路223的上游端连接。各液体流通路223的下游端分别与被搭载在滑架215上的阀单元224的上游侧连接。阀单元224的下游侧与被设置于滑架215的下表面侧(-Z轴方向侧)的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25连接。即,容纳于盒4的墨水经过液体流通路223被供应给记录头225。
在盒安装部6和压印平板213之间设置有作为记录头225的退避位置的原始位置HP。并且,在开始印刷前等,在该原始位置HP执行针对记录头225的清洁等各种维护处理。
打印机20还包括用于向盒4供应加压流体的加压机构280。加压机构280被配置在主体壳体212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流体使用加压空气。加压机构280包括作为加压空气的供应源的加压泵226和用于使加压空气流通到盒4的多条流体流通路227。
加压泵226与流体流通路227的上游端连接。流体流通路227是管。流体流通路227以被配设在加压泵226的下游侧的分配器228为界分岔。分岔了的流体流通路227的下游端分别与对应的盒4连接。
与盒4C、4M、4Y对应的流体流通路227C、227M、227Y被逐一设置。另一方面,与盒4K对应的流体流通路227K在比阀V靠下游侧(盒4K侧)分岔成三条。也将分岔成成三条的流路称作第一流体流通路227K1、第二流体流通路227K2、第三流体流通路227K3。控制部230通过控制加压泵226或阀V等加压机构280的动作来将加压流体经由流体流通路227供应给盒4。
流体流通路227K1、227C、227M、227Y使加压空气流通,所述加压空气用于将容纳于盒4的墨水供应给记录头225。流体流通路227K1、227C、227M、227Y使加压空气流通到盒4的后述的加压室。由此,盒4的液体容纳部被推压。通过推压液体容纳部,经过液体流通路223向记录头225供应墨水。
第二流体流通路227K2和第三流体流通路227K3使用于搅拌盒4K的液体容纳部的加压空气流通。详细地,第二流体流通路227K2和第三流体流通路227K3使加压空气流通到盒4K的后述的搅拌用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与盒4K对应的流体流通路227K1~227K3被设置三条,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流体流通路227K可以是两条以下,也可以是四条以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与盒4C、4M、4Y对应的流体流通路227C、227M、227Y被逐一设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盒4K同样地设置三个,还可以只设置除此以外的数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流体流通路227K1、227K2、227K3、227C、227M、227Y从共用的加压泵226送入加压空气,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加压泵226可以与各流体流通路227K1、227K2、227K3、227C、227M、227Y对应地设置多个。
A-2.盒安装部的详细构成:
图2是盒安装部6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3是盒安装部6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3以盒安装部6的内部的构成能够肉眼确认的方式来省略一部分的构成的图示。盒4的向盒安装部6的安装方向是-Y轴方向。盒4的从盒安装部6卸下(拔出)的方向是+Y轴方向。
如图2所示,盒安装部6由后述的六个壁部形成容纳盒4的盒容纳室61。盒容纳室61是近似立方体形状。此外,将盒容纳室61之中容纳四个盒4C、4M、4Y、4K之中的一个的部分分别称作槽。具体地,如图3所示,将容纳盒4K的部分称作槽61K,将容纳盒4C的部分称作槽61C,将容纳盒4M的部分称作槽61M,将容纳盒4Y的部分称作槽61Y。
盒安装部6包括:装置侧前壁部62、第一装置侧侧壁部63和第二装置侧侧壁部64。另外,盒安装部6包括:第三装置侧侧壁部65、第四装置侧侧壁部66和开口壁部61A。由这六个壁部62、63、64、65、66、61A划分形成盒容纳室61。六个壁部62、63、64、65、66、61A的外形分别是近似长方形。
如图2和图3所示,装置侧前壁部62相对于盒容纳室61位于-Y轴方向侧。装置侧前壁部62在打印机20的使用状态下是垂直的壁部。
如图3所示,盒安装部6具有:装置侧端子部69、液体供应机构640、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和装置侧固定构造75。各部69、64、67、82、84、75被设置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各部69、64、67、82、84、75与各盒4C、4M、4Y、4K对应地按照每个槽61C、61M、61Y、61K被设置。另外,盒安装部6与盒4K对应并包括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和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和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被设置在装置侧前壁部62上。
装置侧端子部69被设置在比液体供应机构640靠铅垂上侧(+Z轴方向侧)。装置侧端子部69具有包括多个装置侧端子692的装置侧端子组691。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端子692设置有九个。在图3中,只图示了九个装置侧端子692的一部分。装置侧端子692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侧端子692由板簧形成。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侧端子692以能够沿着由Y轴方向和Z轴方向规定的面发生弹性变形的方式构成。装置侧端子692通过与盒4的后述的盒侧端子接触来与盒侧端子电连接。多个装置侧端子692之中的,与盒侧端子接触的多个触点部以形成两列LA1、LA2的方式被配置。两列LA1、LA2位于不同的高度。两列LA1、LA2沿着与盒4的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X轴方向)延伸。
装置侧端子部69通过未图示的布线与打印机20的控制部230电连接。由此,在盒4被安装到盒安装部6上的安装状态下,在盒4和控制部230之间能够进行各种信号(例如,与墨水余量有关的信息)的发送接收。
液体供应机构640包括罩部件650和液体供应部(液体接受管)643。液体供应部643用于使盒4内的墨水流通到打印机20侧。液体供应部643是具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CT的管状。液体供应部643与盒4连接。
罩部件650包围以中心轴CT为中心的液体供应部643的周围。罩部件650是用于在盒4的拆装时减少墨水飞散到外部的可能性的部件。罩部件650由液体供应机构640包括的未图示的施力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螺旋弹簧)向+Y轴方向侧施力。罩部件650沿着Y轴方向能够移动地构成。在安装盒4时,罩部件650通过抵接盒4来抵抗施力部件的施力从而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液体供应部643的+Y轴方向侧端部比罩部件650向+Y轴方向侧突出,并与盒4连接。
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是流通作为用于将盒4的墨水供应给记录头(液体喷射部)225的加压流体的加压空气的筒状的部件。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与对应的流体流通路227K1、227C、227M、227Y(图1)的一端部(下游端部)连接。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在盒4的安装状态下与盒4连接。在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的内周面上配置有筒状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例如由橡胶形成。
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是从装置侧前壁部62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部件。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是圆柱状的部件(棒状部件)。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在铅垂方向上位于装置侧端子部69和液体供应机构640之间。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的顶端部(+Y轴方向侧端部)位于比装置侧端子692、液体供应部643、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靠+Y轴方向侧。
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是与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相同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是从装置侧前壁部62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部件。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是圆柱状的部件(棒状部件)。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位于比液体供应机构640和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靠铅垂下方向侧。另外,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位于比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靠铅垂下方向侧。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顶端部(+Y轴方向侧端部)位于比装置侧端子692和液体供应部643靠+Y轴方向侧。
第一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84进行安装盒4时的盒4的定位。详细地,第一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84进行与盒4的安装方向(-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盒4的定位。
装置侧固定构造75在安装状态下将盒4固定到盒安装部6上。装置侧固定构造75在安装状态下具有与盒4卡合的卡定销737。通过该卡合,装置侧固定构造75将盒4固定到盒安装部6上。这里,在安装状态下,盒4通过罩部件650接受向+Y轴方向侧的推压力。装置侧固定构造75通过与盒4卡合来限制由于该推压力盒4向+Y轴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装置侧固定构造75限制安装状态下的盒4向+Y轴方向的活动。装置侧固定构造75具有位于比装置侧前壁部62靠+Y轴方向侧的部分。装置侧固定构造75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同的高度。
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是用于搅拌盒4K的液体容纳部的加压空气流通的筒状的部件。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与第二流体流通路227K2(图1)的一端部(下游端部)连接。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与盒4连接。在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的内周面上配置有筒状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例如由橡胶形成。
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是用于搅拌盒4K的液体容纳部的加压空气流通的筒状的部件。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与第三流体流通路227K3(图1)的一端部(下游端部)连接。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与盒4连接。在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的内周面上配置有筒状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例如由橡胶形成。
A-3.盒4K的简略构成:
图4是盒4K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盒4K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盒4K卸下了第二壳体7的图。在图4~图6中标注了盒4K的安装状态下的X轴、Y轴、Z轴。另外,在从此以后的图中也根据需要标注盒4K的安装状态下的X轴、Y轴、Z轴。
如图4所示,盒4K外形为大致立方体形状。盒4K按Y轴方向、Z轴方向、X轴方向的顺序尺寸变小。盒4K包括构成外壳的壳体8。壳体8是通过对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框体。
盒4包括前表面(前壁)42、后表面(后壁)47、第一侧面(第一侧壁)43、第二侧面(第二侧壁)44、第三侧面(第三侧壁)45和第四侧面(第四侧壁)46。另外,盒4还具有位于比前表面42靠+Y轴方向侧的第二面(第二壁、第二前壁)41。第二面41和前表面42是朝向安装方向(-Y轴方向)的面(壁)。
这里,将第一侧壁43也称作上壁43,将第二侧壁44也称作底壁44,将第三侧壁45也称作右侧壁45,将第四侧壁46也称作左侧壁46。前壁42和后壁47在Y轴方向上对置,前壁42位于-Y轴方向(安装方向)侧,后壁47位于+Y轴方向侧。第一侧壁43和第二侧壁44与前壁42和后壁47交叉,并在Z轴方向上对置。第一侧壁43位于+Z轴方向侧,第二侧壁44位于-Z轴方向侧。第三侧壁45和第四侧壁46与前壁42、后壁47、第一侧壁43和第二侧壁44交叉,并在X轴方向上对置。第三侧壁45位于+X轴方向侧,第四侧壁46位于-X轴方向侧。在本说明书中,两壁(要素)“交叉”意味着是两壁(要素)彼此实际交叉的状态、一壁(要素)的延长部分与其它壁(要素)交叉的状态、彼此的延长部分交叉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将X轴方向也称作盒4K的宽度方向,将Y轴方向也称作盒4K的长度方向,将Z轴方向也称作盒4K的高度方向。
也可以说前壁42被形成在从第二壁41向-Y轴方向侧突出的突出部48上。前壁42的形状是Z轴方向的尺寸比X轴方向的寸法大的近似长方形。前壁42在安装状态下与装置侧前壁部62(图3)相对。
如图5所示,盒4K包括: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7、液体容纳体410、片材部件(膜)430、第一搅拌用部件402和第二搅拌用部件404。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7通过对合成树脂进行成形来形成。壳体8由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7形成。
第一壳体5是+X方向侧开口的凹形状。第一壳体5主要形成前壁42、第一侧壁43、第二侧壁44、第四侧壁46、后壁47、第二壁41、突出部48。
片材部件(膜部件)430是薄膜状的部件。片材部件430以密封第一壳体的开口的方式与规定开口的端面59气密地接合。为了理解容易,在图6中,在端面59上标注有单阴影线。通过片材部件430与端面59气密地接合来划分形成容纳后述的搅拌部403、407、液体容纳部412的第一室(内部室)440。第一室440是密闭空间。如此,第一室440有第一壳体5和片材部件430形成。第一壳体5中的、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壁的厚度近似固定。
第一室440接受从打印机20的加压机构280供应的加压流体。例如,第一室440接受在第一流体流通路227K1中流通的加压空气的供应。第一室440通过被供应的加压空气来推压液体容纳部412。由此,液体容纳部412所容纳的墨水被加压。在安装状态下,通过液体容纳部412所容纳的墨水被加压,液体容纳部412的墨水被向打印机20侧供应。也就是说,为了将液体容纳部412的墨水向打印机20供应,第一室440也作为用于对液体容纳部412内的墨水进行加压的加压室发挥功能。
第二壳体7以覆盖片材部件430的方式被安装到第一壳体5上。第二壳体7主要形成右侧壁45。由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7保护第一搅拌用部件402、第二搅拌用部件404、液体容纳体410、片材部件430来抑制发生损伤。
液体容纳体410包括液体容纳部412和液体导出部(液体流通口)414。液体容纳部412容纳墨水。液体容纳部412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形成。液体容纳部412是袋体。伴随着所填充的墨水的消耗,液体容纳部412的容积变小。此外,液体容纳部412可以不是整体具有可挠性的部件,也可以至少一部分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形成。
液体导出部414使作为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容纳部412所容纳的墨水向打印机20流通。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通过向液体导出部414的内部插入管状的液体供应部643(图3),液体导出部414和液体供应部643被连接。在安装过程中,液体导出部414和液体供应部643的连接比后述的定位卡合开始时间点靠后开始。液体容纳部412的墨水流过液体导出部414和液体供应部643而被供应到打印机20的记录头225。液体导出部414具有在预定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CL。中心轴CL与安装方向(一Y轴方向)平行地延伸。液体导出部414是在内部墨水能够流通的筒状部件。液体导出部414与液体容纳部412的+Y轴方向侧的端部连接。在液体导出部414内配置有阀机构。该阀机构通过液体供应部643与液体导出部414连接来开阀。
第一搅拌用部件402具有第一搅拌部403和第一流体流通部406。第一搅拌部403是具有可挠性的袋体。第一流体流通部406一端部与第一搅拌部403连接,另一端部406A与后述的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连接。第一流体流通部406使从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图3)供应的加压空气流通至第一搅拌部403。
第一搅拌部403接受由打印机20的加压泵226(图1)供应的加压流体的供应。第一搅拌部403的外形由于被供应的加压流体而膨胀,由此第一搅拌部403推压液体容纳部412来搅拌液体容纳部412所容纳的墨水。由此,在液体容纳部412内的-Z轴方向部分沉降的颜料粒子流动。由于颜料粒子流动,能够降低液体容纳部412内的墨水中的颜料粒子的浓度分布的偏差。第一搅拌部403与液体容纳部412的主面(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侧的面)相对配置。被供应了加压空气的第一搅拌部403容积增大、外形膨胀。通过停止加压空气的供应,第一搅拌部403容积减少、外形收缩。也就是说,第一搅拌部403的外形通过反复加压空气的供应和停止而反复伸缩。通过第一搅拌部403的外形膨胀,液体容纳部412被第一搅拌部403推压。
第二搅拌用部件404的第二搅拌部407与第一搅拌部403比被配置在靠+Y轴方向侧。第二搅拌用部件404具有第二搅拌部407和第二流体流通部408。第二搅拌部407是与第一搅拌部403相同的构成。第二流体流通部408的一端部与第二搅拌部407连接,另一端部408A与后述的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连接。第二流体流通部408使从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图3)供应的加压空气流通至第二搅拌部407。第二搅拌部407与第一搅拌部403同样地,通过推压液体容纳部412来搅拌容纳于液体容纳部412的墨水。第二搅拌部407的外形与第一搅拌部403同样地通过反复加压空气的供应和停止而反复伸缩。通过第二搅拌部407的外形膨胀,液体容纳部412被第二搅拌部407推压。
第一搅拌部403和第二搅拌部407被交替地供应加压空气。即,在向第一搅拌部403供应加压空气时,向第二搅拌部407的加压空气的供应被停止。另外,在向第二搅拌部407供应加压空气时,向第一搅拌部403的加压空气的供应被停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具有用于搅拌液体容纳部412的墨水的第一搅拌用部件402和第二搅拌用部件404,但是搅拌用部件的个数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只有第一搅拌用部件402,搅拌用部件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第一搅拌用部件402和第二搅拌用部件404、或后述的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和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可以省略。
图7是盒4K的前表面42侧的第一外观立体图。图8是盒4K的前表面42侧的第二外观立体图。图9是盒4K的正面图。图10是卸下了第二壳体7时的盒4K的前表面42侧的外观图。图11是盒4K的F9一F9局部截面图。图12是用于说明电路基板50的图。图13是图12的箭头侧视图F12。
如图10所示,第二壁41具有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第二上壁41A和第二下壁41B。第二上壁41A是与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第一侧壁43连接的壁。第二下壁41B是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第二侧壁44连接的壁。第二上壁41A和第二下壁41B的外表面朝向安装方向(-Y轴方向)。此外,在第二上壁41A和第二下壁41B的外表面上,为了理解容易标注交叉阴影线。
盒4K具有连接第二上壁41A的铅垂下方向侧的端部和第二下壁41B的铅垂上方向侧的端部以及前壁42的配置孔形成壁414S(图10、图11)。配置孔形成壁414S是用于形成用于配置液体导出部414的空间(例如,流通口配置孔445)的壁。
第二壁41的表面积比作为第一壁的第一侧壁43的表面积小。另外,第二壁41在划分形成近似立方体形状的第一室440的多个壁之中表面积最小。这里,无论外表面的表面积,还是与第一室440的内部空間相接的内表面的表面积都满足上述关系。
盒4K包括电路基板50和配置了电路基板50的端子配置壁部80(图7)。在端子配置壁部80上配置有电路基板50。端子配置壁部80是连接第二壁41(详细地,第二上壁41A)和前壁42的壁部。也就是说,端子配置壁部80与第二壁41和前壁42连接。
端子配置壁部80具有连接壁(连接面)482和倾斜壁(倾斜面)484。倾斜壁484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详细地,倾斜壁484以朝向包括安装方向(-Y轴方向)的分量和铅垂上方向(+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的方式倾斜。倾斜壁484的铅垂下方向侧端部与前壁42连接。
如上所述,端子配置壁部80位于比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内部空间的壁(例如第二壁41或第一侧壁43)靠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配置壁部80从第二壁41向外侧突出。也就是说,端子配置壁部80是与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内部空间的壁不同的壁。
如图10和图11所示,连接壁482在安装状态下是水平的壁。连接壁482在安装方向下位于倾斜壁484和第二壁41(详细地,第二上壁41A)之间。连接壁482的一端部482A与第二壁41(详细地,第二上壁41A)连接。也就是说,连接壁482是从第二壁41向安装方向侧突出的壁。连接壁482的另一端部482B与倾斜壁484(详细地,倾斜壁484的铅垂上方向侧端部)连接。如图11所示,连接壁482和第二上壁41A交叉成近似直角。
端子配置壁部80还具有端子配置第一侧壁(端子配置第一侧面)80A(图7)和端子配置第二侧壁(端子配置第二侧面)80B(图8)。端子配置第一侧壁80A和端子配置第二侧壁80B在X轴方向上对置。端子配置第一侧壁80A和端子配置第二侧壁80B从连接壁482和倾斜壁484向铅垂上方向上延伸。如图7所示,在端子配置第一侧壁80A上形成有槽状的第一端子定位部821(图7)。在端子配置第二侧壁80B上形成有槽状的第二端子定位部822(图8)。在盒4K的安装过程中,向第一端子定位部821和第二端子定位部822插入装置侧端子部69的对应的突起状的定位部693(在图3、图3中只图示一个)。由此,进行装置侧端子692和电路基板50的盒侧端子52的定位。
电路基板50被配置在倾斜壁484上(图7、图11)。如图12所示,在电路基板50的+Z轴方向侧的上侧端部586上形成有凸台槽584,在电路基板50的-Z轴方向侧的下侧端部587上形成有凸台孔585。电路基板50使用凸台槽584和凸台孔585被固定于倾斜壁484。
如图12和图13所示,电路基板50具有设置于表面50fa的盒侧端子组580和设置于背面50fb的存储装置583。表面50fa和背面50fb是平面。
盒侧端子组580包括九个盒侧端子52A~52I。存储装置583保存与液体容纳体4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墨水余量有关的信息)等。存储装置583和九个盒侧端子52A~52I被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余量基于记录头223喷出的墨水量由打印机20的控制部230计算出。所计算出的墨水余量被写入存储装置583。
如图12所示,九个盒侧端子52A~52I分别形成为近似矩形状。九个盒侧端子52A~52I以形成两列Ln1、Ln2的方式配置在作为与安装方向(-Y1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Z轴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列Ln1、Ln2在X轴方向上平行。此外,多个盒侧端子52A~52I也可以被排列成一列地配置。
在盒侧端子52A~52I各自的中央部形成有与对应的装置侧端子692接触的接触部CP。上述的列Ln1、Ln2也能够考虑成是由多个接触部CP形成的列。此外,在不区别九个盒侧端子52A~52I来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符号“52”。由多个接触部CP限定的假想平面相对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假想平面以朝向与倾斜壁484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倾斜。盒侧端子52在安装状态下通过与装置侧端子692接触来电连接。由此,例如,数据信号的交换在存储装置583和打印机20的控制部230之间被进行。
盒侧端子52在安装状态下,位于比液体导出部414靠铅垂上方向侧。由此,即使在从液体导出部414漏出了墨水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在盒侧端子52上附着墨水的可能性。
盒4K还具有第一定位部(第一盒侧定位部)422、第二定位部(第二盒侧定位部)424和固定构造(盒侧固定构造)49(图7)。第一定位部422和第二定位部424被设置在前表面42上。
第一定位部422是用于与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图3)卡合的部分。第一定位部422是形成于前表面42的通孔。在将盒4K安装到盒安装部6上的过程(安装过程)中,通过在作为通孔的第一定位部422中插入棒状的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2,两部分422、82卡合。
第二定位部424是用于与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图3)卡合的部分。第二定位部424是形成于前表面42的通孔。第二定位部424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被配置在比第一定位部422靠铅垂下方向侧。第一定位部422和第二定位部424在安装状态下沿着Z轴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在作为通孔的第二定位部424中插入棒状的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两部分424、84卡合。
进一步说明第一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84以及第一和第二定位部422、424的定位功能。
在盒4K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84的顶端(+Y轴方向侧端部)被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部422、424中(定位卡合开始时间点)。通过进一步将盒4K向安装方向(-Y轴方向)压入,盒4K被第一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84限制与安装方向交叉的方向(沿着前表面42的方向)的盒4K的活动。即,盒4K以第一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2、84为基准向安装方向移动。
如图9所示,第一定位部422是圆孔,第二定位部424是在Z轴方向细长的长孔。第一定位部422的与液体导出部414的中心轴CL方向(盒4K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是圆形形状。在与中心轴CL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中,第一定位部422和第一装置侧定位部84是大致对应的外形。
第二定位部424的与液体导出部414的中心轴CL方向(盒4K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断面形状是在Z轴方向细长的长孔形状。
通过将第二定位部424形成为长孔来在保持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容易允许尺寸公差等。详细地,在与中心轴CL方向(盒4K的安装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二定位部424的外形比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外形稍大地形成。由此,当在第二定位部424中插入了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情况下,在第二定位部424的内周面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外周面之间产生一些间隙。也就是说,在安装过程中,盒4K的定位的精度由第一定位部422保证,关于由尺寸公差等造成的第二定位部424和第二装置侧定位部84的相对的错位,则由第二定位部424吸收。
固定构造49(图7、图9)是用于与装置侧固定构造75卡合的部分。固定构造49是形成于第二侧面44的槽(固定槽)。在盒4K向盒安装部6的装拆时,卡定销737(图3)在槽状的固定构造49内移动。另外,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卡定销737与槽状的固定构造49卡合。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通过将盒4K推向-Y轴方向侧来解除卡定销737和固定构造49的卡合,能够将盒4K从盒安装部6卸下。
盒4K(图7)还具有:凹部90、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和流通口配置孔445。
流通口配置孔445被形成在前表面42上。详细地,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流通口配置孔445在铅垂方向上位于第一定位部422和第二定位部424之间。流通口配置孔445接受液体导出部414。在流通口配置孔445中至少配置作为液体导出部414的一端(顶端)的开口部。
凹部90被形成在前表面42上。凹部90在盒4K的安装状态下位于第一定位部422和第二定位部424之间。凹部90朝向安装方向(-Y轴方向)开口。
如图9所示,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和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被配置在凹部90的内侧。
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是筒状部件(图7)。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具有与中心轴CL平行的中心轴C1。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从凹部底面99朝向安装方向突出。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的基端部(+Y轴方向侧部分)与凹部底面99连接。形成于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的内部的流路使盒4K的外部和第一室440(图5)连通。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的顶端部(-Y轴方向侧部分)957F在安装状态下被插入到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内,由此与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连接。详细地,顶端部957F被插入到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具有的筒状的密封部件的内侧,从而与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气密地连接。顶端部957F接受经过液体供应用加压部67而供应的加压流体。即,从打印机20供应的加压流体到达顶端部957F。顶端部957F开口,通过了开口的加压流体经过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的内部流路向第一室440流通。
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是筒状部件。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具有与中心轴CL平行的中心轴C2。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从凹部底面99朝向安装方向突出。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的基端部分(+Y轴方向侧部分)与凹部底面99连接。形成于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的内部的流路使盒4K的外部和第一流体流通部406连通。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的顶端部(-Y轴方向侧部分)958F在安装状态下被插入到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图3)内,由此与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连接。详细地,顶端部958F被插入到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具有的筒状的密封部件的内侧,从而与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气密地连接。顶端部958F接受经过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而供应的加压流体。即,从打印机20供应的加压流体到达顶端部958F。顶端部958F开口,通过了开口的加压流体经过第一搅拌用加压部70的内部流路向第一流体流通部406流通。经过第一流体流通部406向第一搅拌部403导入加压空气。
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是筒状部件。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具有与中心轴CL平行的中心轴C3。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从凹部底面99朝向安装方向突出。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的基端部分(+Y轴方向侧部分)与凹部底面99连接。形成于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的内部的流路使盒4K的外部和第二流体流通部408连通。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的顶端部(-Y轴方向侧部分)959F在安装状态下被插入到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图3)内,由此与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连接。详细地,顶端部959F被插入到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具有的筒状的密封部件的内侧,从而与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气密地连接。顶端部959F接受经过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而供应的加压流体。即,从打印机20供应的加压流体到达顶端部959F。顶端部959F开口,通过了开口的加压流体经过第二搅拌用加压部72的内部流路向第二流体流通部408流通。经过第二流体流通部408向第二搅拌部407导入加压空气。
如上所述,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957、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和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9分别由凹部90围绕以各自的中心轴C1、C2、C3为中心的周围。
A-4.关于盒4C、4M、4Y的构成:
盒4C、4M、4Y在不具有第一和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958、959(图7)以及第一和第二搅拌用部件402,404(图5)的点上以及容纳于液体容纳部412的墨水量少的点上与盒4K不同。关于其它构成,盒4C、4M、4Y和盒4K是同样的构成。例如,盒4C、4M、4Y包括第一室440、端子配置壁部80和配置于端子配置壁部80的盒侧端子52。
A-5.效果:
由于第二壁41与作为第一壁的第一侧壁43比表面积小,因此当向第一室440供应加压空气而加压第一室440时,第二壁41与第一侧壁43比难变形。也就是说,在加压第一室440时,虽然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壁以向外方膨胀的方式变形,但是在变形的程度上,第二壁41比第一侧壁43小。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配置了盒侧端子52的端子配置壁部80与比第一侧壁43难变形的第二壁41连接(图7)。由此,例如,能够抑制安装状态下的盒侧端子52的相对于装置侧端子692的错位。因而,能够抑制安装状态下的、盒侧端子52和装置侧端子692的接触不良的发生。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配置了盒侧端子52的端子配置壁部80与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内部空间的壁41、43、44、46、47、430比位于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方向侧)处(图7)。也就是说,端子配置壁部80由与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内部空间的壁41、43、44、46、47、430不同的壁构成。由此,即使在第一室440由于加压流体而发生变形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端子配置壁部80的变形。因而,例如,能够抑制安装状态下的盒侧端子52相对于装置侧端子692的错位。能够通过抑制盒侧端子52的错位来抑制安装状态下的、盒侧端子52与装置侧端子692的接触不良的发生。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盒侧端子52被配置在倾斜壁484上(图7)。由此,在盒4向盒安装部6的安装结束之前,装置侧端子692和盒侧端子52能够稍微相互摩擦。因而,即使在装置侧端子692的附近存在异物(例如,尘埃)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能够将异物从装置侧端子692和盒侧端子52之间排出的效果(擦拭效果)。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端子配置壁部80与第二壁41连接,并具有位于倾斜壁484和第二壁41之间的连接壁482(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壁484与连接壁482中的一端部482A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482B连接(图11)。由此,与倾斜壁484直接与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壁(例如,第二壁41)连接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倾斜壁484变形。因而,例如,能够进一步抑制安装状态下的盒侧端子52相对于装置侧端子692的错位。
B.变形例:
此外,该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种种方式实施,例如也可能是如下的变形。
B-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盒4具有作为对打印机20进行供应的液体供应源的液体容纳体410(图5),但是不限于此,液体容纳体410也可以省略。图14是用于说明作为第一变形例的盒4a的图。盒4a是液体供应装置1000的一构成要素。液体供应装置1000具有盒4a和液体供应单元900。液体供应单元900具有:作为配置于盒4a的外侧的液体供应源的罐910、配置于流通口配置孔445内的液体导出部414、以及使罐910和液体导出部414连通的连接部件(管)912。此外,液体导出部414也可以作为盒4a的构成要素来掌握。通过液体供应单元900包括的泵(未图示)向液体导出部414供应罐910的墨水。
盒4a是省略了图5所示的盒4K之中配置于第一室440内的部件(第一搅拌用部件402、第二搅拌用部件404、液体容纳部412)的构成。在后表面47插通管912。
即使如此,在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点上起到同样的效果。例如,由于配置了盒侧端子52的端子配置壁部80与第二壁41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安装状态下的盒侧端子52相对于装置侧端子692的错位。
B-2.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配置壁部80具有倾斜壁484和连接壁482,但不限于此,端子配置壁部80只要是与划分形成第一室440的内部空间的壁不同的壁即可。
图15是用于说明端子配置壁部80a的第一变形方式的图。端子配置壁部80a不具有连接壁482。也就是说,端子配置壁部80a的倾斜壁484与第二上壁41A和前壁42连接。
图16是用于说明端子配置壁部80b的第二变形方式的图。装置侧配置壁部80b不具有倾斜壁484。也就是说,端子配置壁部80b的连接壁482与第二上壁41A和前壁42连接。电路基板50被配置在连接壁482上。在该情况下,形成于电路基板50的盒侧端子52可以被形成在电路基板50的上表面和安装方向侧的表面上。
图17是用于说明关于电路基板50的盒侧端子52的配置的变形方式的图。图17所示的例子相对于图16所示的例子,盒侧端子52的配置位置不同。图17所示的盒侧端子52在电路基板50的安装方向侧的面上沿着X轴方向排列,未被配置在电路基板50的上表面上。
图18是用于说明关于盒侧端子52的配置的其它变形方式的图。也可以取代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50而使用形成了盒侧端子52的端子形成部件52a。端子形成部件52a是从倾斜壁484凸出的部件。在端子形成部件52a的一端部上形成有能够与装置侧端子692电连接的盒侧端子52。
B-3.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盒4K具有用于搅拌液体容纳部412的要素958(图7)、959(图7)、402(图5)、404(图5),但是可以省略。另外,盒4C、4M、4Y可以具有用于搅拌液体容纳部412的要素958(图7)、959(图7)、402(图5)、404(图5)。
B-4.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虽然盒4用于向打印机20供应墨水,但是也可以在喷射其它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应用本发明。以下列举液体喷射装置。
(1)传真装置等的图像记录装置。
(2)在彩色滤光器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彩色滤光器用于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喷射包含生物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用针尖向钟表或相机等精密设备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到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具有喷出其他任意的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此外,“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记录装置或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以及线状地拉长尾巴的形状。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消耗记录装置或液体消耗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可以是物质处于液相的状态的材料,例如黏度高或低的液态的材料、以及如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态的材料也包含在“液体”中。此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体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颗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也包含在“液体”中。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在此,墨水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凝胶墨水、热熔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另外,在将照射紫外线而能够硬化的UV墨水容纳于该液体容纳部并与打印机连接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容纳袋从设置面浮出,因此能够降低设置面的热传给液体容纳部而硬化的可能性。
B-5.第五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构成实现。例如,与发明的概要栏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对应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技术特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另外,如果其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中没有作为必须的被说明,则能够适当地删除。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射系统
4、4C、4M、4Y、4K、4a…盒
5…第一壳体
6…盒安装部
7…第二壳体
8…壳体
20…打印机
41…第二壁(第二面、第二前壁)
41A…第二上壁
41B…第二下壁
42…前壁
43…第一侧壁
44…第二侧壁
45…第三侧壁
46…第四侧壁
47…后壁
48…突出部
49…固定构造
50…电路基板
50fa…表面
50fb…背面
52…盒侧端子
52a…端子形成部件
59…端面
61…盒容纳室
61A…开口壁部
61C、61M、61Y、61K…槽
62…装置侧前壁部
63…第一装置侧侧壁部
64…第二装置侧侧壁部
65…第三装置侧侧壁部
66…第四装置侧侧壁部
67…液体供应用加压部
69…装置侧端子部
70…第一搅拌用加压部
72…第二搅拌用加压部
75…装置侧固定构造
80、80a、80b…端子配置壁部
82…第一装置侧定位部
84…第二装置侧定位部
90…凹部
99…凹部底面
212…主体壳体
213…压印平板
214…引导轴
215…滑架
216…驱动皮带轮
217…从动皮带轮
218…滑架马达
219…正时带
223…液体流通路
224…阀单元
225…记录头(液体喷射部)
226…加压泵
227、227C、227M、227Y、227K、227K1~K3…流体流通路
228…分配器
230…控制部
280…加压机构
402…第一搅拌用部件
403…第一搅拌部
404…第二搅拌用部件
406…第一流体流通部
406A…另一端部
407…第二搅拌部
408…第二流体流通部
408A…另一端部
410…液体容纳体
412…液体容纳部
414…液体导出部
414S…配置孔形成壁
422…第一定位部
424…第二定位部
430…片材部件
440…第一室
445…流通口配置孔
482…连接壁
482A…一端部
482B…另一端部
484…倾斜壁
580…盒侧端子组
583…存储装置
584…凸台槽
585…凸台孔
586…上侧端部
587…下侧端部
640…液体供应机构
643…液体供应部
650…罩部件
691…装置侧端子组
692…装置侧端子
693…定位部
737…卡定销
900…液体供应单元
910…罐
957…液体导出用流体接受部
957F…顶端部
958…第一搅拌用流体接受部
958F…顶端部
959…第二搅拌用流体接受部
959F…顶端部
1000…液体供应装置
C1…中心轴
C2…中心轴
C3…中心轴
CL…中心轴
CT…中心轴
P…记录纸张
V…阀
cp…接触部

Claims (10)

1.一种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和装置侧端子,所述加压机构向盒供应加压流体,
所述盒包括:
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能够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电连接;
第一室,所述第一室接受所述加压流体的供应;以及
端子配置壁部,所述端子配置壁部配置了所述盒侧端子,
所述第一室具有多个壁,所述多个壁是划分形成所述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多个壁,并包括第一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壁交叉且表面积比所述第一壁小的第二壁,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与所述第二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包括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相对于所述盒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倾斜,
所述盒侧端子被配置在所述倾斜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还包括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二壁连接且位于所述倾斜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壁与所述连接壁中同所述第二壁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连接。
5.一种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能够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和装置侧端子,所述加压机构向盒供应加压流体,
所述盒包括:
盒侧端子,所述盒侧端子能够与所述装置侧端子电连接;
第一室,所述第一室接受所述加压流体的供应;以及
端子配置壁部,所述端子配置壁部配置了所述盒侧端子,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与划分形成所述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壁相比位于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划分形成所述第一室的内部空间的壁包括第一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壁交叉的第二壁,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与所述第二壁比位于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包括倾斜壁,所述倾斜壁相对于所述盒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倾斜,
所述盒侧端子被配置在所述倾斜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配置壁部还包括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二壁连接且位于所述倾斜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壁与所述连接壁中同所述第二壁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连接。
10.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盒。
CN201610166213.0A 2015-03-30 2016-03-22 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Active CN106004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7854 2015-03-30
JP2015067854A JP2016187877A (ja) 2015-03-30 2015-03-30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4059A true CN106004059A (zh) 2016-10-12
CN106004059B CN106004059B (zh) 2019-10-25

Family

ID=5708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6213.0A Active CN106004059B (zh) 2015-03-30 2016-03-22 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87877A (zh)
CN (1) CN106004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5714B2 (ja) * 2018-03-29 2022-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2023007712A (ja) 2021-07-02 2023-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4042A (en) * 1997-06-04 2000-06-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having a guide feature for insuring reliable fluid, ai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to a printing system
CN1420821A (zh) * 2000-01-05 2003-05-28 惠普公司 从滑架上水平装卸喷墨打印墨盒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185036A1 (en) * 2003-08-08 2005-08-25 Takeo Seino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tainer holder thereof
CN101535053A (zh) * 2006-11-06 2009-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容器固定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3370203A (zh) * 2012-01-12 2013-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015487A (zh) * 2013-02-28 2014-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4042A (en) * 1997-06-04 2000-06-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ontainer having a guide feature for insuring reliable fluid, ai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to a printing system
CN1420821A (zh) * 2000-01-05 2003-05-28 惠普公司 从滑架上水平装卸喷墨打印墨盒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185036A1 (en) * 2003-08-08 2005-08-25 Takeo Seino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tainer holder thereof
CN101535053A (zh) * 2006-11-06 2009-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纳容器、容器固定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JP2011235652A (ja) * 2006-11-06 2011-11-2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容器ホルダ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CN103370203A (zh) * 2012-01-12 2013-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3481666A (zh) * 2012-01-12 2014-01-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015487A (zh) * 2013-02-28 2014-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4059B (zh) 2019-10-25
JP2016187877A (ja) 2016-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057B (zh) 容器、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5946368B (zh) 盒、印刷材料供应系统以及印刷装置
CN104723684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6218224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101830111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6808807B (zh) 液体供给单元
WO2017115583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CN106004059A (zh) 盒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WO2017090374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190009555A1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203410164U (zh)
CN109835066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6427221A (zh) 液体供应单元
CN107599628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容器
CN105313476B (zh) 液体供应装置
US11850865B2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system
CN106985532A (zh) 端子连接部以及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