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8023A -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8023A
CN105998023A CN201610331233.9A CN201610331233A CN105998023A CN 105998023 A CN105998023 A CN 105998023A CN 201610331233 A CN201610331233 A CN 201610331233A CN 105998023 A CN105998023 A CN 105998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omenine
pain
analgesic
application
demethylsinomen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12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8023B (zh
Inventor
李俊旭
朱清
欧云淘
苏漫
赵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312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8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8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8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8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8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85Morphinan derivatives, e.g. morphine, code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制备醋酸扭体模型、完全弗氏佐剂致后足炎症疼痛模型以及切口术后疼痛模型,造模后给予去甲青藤碱进行治疗,以腹腔注射方式使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给药方式,给药用量为10~40mg/kg,证实去甲青藤碱对于化学刺激引发的疼痛、炎症疼痛以及术后疼痛等都具有良好镇痛作用,无镇静效应,且长期给药无耐受性、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产生。和青藤碱相比,其具有更短的起效时间以及更强的镇痛活性。提示其可以用于临床上各种疼痛的药物治疗,尤其是炎症疼痛以及术后疼痛。

Description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当今困扰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慢性疼痛会给患者带来持久、难以忍受的痛苦,是致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疼痛的治疗是目前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镇痛药物常伴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例如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胃肠道损伤、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美沙酮,芬太尼等长期使用会有呼吸抑制,依赖,成瘾,耐受等副作用。虽然目前临床上可供治疗疼痛药物较多,但其疗效的有限性和不良反应令疼痛的治疗并不乐观(Gilron I,Jensen TS,Dickenson AH.Combination pharmacotherapy for management ofchronic pain:from bench to bedside[J].Lancet Neurol,2013,12(11):1084-1095.)。据报道,目前所有的镇痛治疗措施仅能使约一半的的慢性疼痛患者降低30%左右的疼痛(Turk DC,Wilson HD,Cahana A.Treatment of chronic non-cancer pain[J].Lancet,2011,377(9784):2226-2235.)。因此,寻找新型有效的、不良反应小,无耐受性及成瘾性的镇痛药物,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学意义。在镇痛药物的研发中,中草药来源的天然物质已经显示出药效良好、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及资源丰富等优势,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青藤碱(sinomenine)是防已科植物青风藤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构类似吗啡,具有抗炎、调节免疫、镇痛、降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理活性,临床已有成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心律失常等(朱士龙,陈迪钊,李勇,等.青藤碱最新研究进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05):95-100.)。近年来,有学者报道青藤碱对炎症性疼痛以及光化学性坐骨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啮齿类动物模型均具有镇痛效应(Gao T,Hao J,Wiesenfeld-Hallin Z,et al.Analgesic effect of sinomenine in rodents after inflammation andnerve injury[J].Eur J Pharmacol,2013,721(1-3):5-11.)。另外李鹏和张美玉等亦证实青藤碱对部分坐骨神经损伤(SSNI)模型大鼠神经源性疼痛有镇痛作用(李鹏,张美玉,王丹巧,等.青藤碱对SSNI模型大鼠镇痛效应及脑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10):1365-1369.张美玉,李鹏,王丹巧,等.青藤碱对SSNI模型大鼠镇痛效应和纹状体细胞外液单胺类递质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4):597-604.)。本发明人所在的课题组亦报道了青藤碱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神经痛模型具有镇痛效应(Zhu Q,Sun Y,Zhu J,et al.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sinomenine in a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J].Sci Rep,2014,4:7270)。
但是青藤碱生物半衰期短,临床上其用药剂量偏大,有过敏性副作用,因此本领域科研人员也尝试对青藤碱的A、B、C和D四个环上各活性位点进行结构修饰,在已合成的众多青藤碱衍生物中,部分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优于青藤碱(汤建,赵烨,李庆庆,陈婷,青藤碱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B12):209-213)。例如杨建等发现以青藤碱为先导化合物,在其A环4位酚羟基引入亲脂性基团时有利于增强其镇痛活性(杨健,罗烈,赵巍,等.青藤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镇痛抗炎作用定量构效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1):29-32)。叶仙蓉等以青藤碱为先导物,对C环进行结构改造,发现7β-甲氧基二氢青藤碱镇痛作用较强(叶仙蓉,颜克序,吴克美,等.青藤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镇痛活性[J].药学学报,2004,39(3):180-183)。
去甲青藤碱(N-demethylsinomenine),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经文献检索得知,此化合物亦可由青风藤的茎叶中分离而得,并且对过氧化氢导致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说明其具有抗氧化作用(Bao GH,Qin GW,Wang R,et al.Morphinanealkaloids with cell protective effects from Sinomenium acutum[J].J Nat Prod,2005,68(7):1128-30.)。另有文献报道此化合物可由青藤碱在大鼠以及人体内代谢而成(ChengWM,Qiu F,Yao XS.Three major urinary metabolites of sinomenine in rats[J].J Asian Nat ProdRes,2007,9(1):13-18.Yao YM,Cao W,Cao YJ.Effect of sinomenine on human cytochromeP450 activity[J].Clin Chim Acta.2007,379(1-2):113-8.)。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文献资料以及相关专利表明去甲青藤碱具有镇痛活性,可用于疼痛的药物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治疗疼痛药物的有效性低、不良反应大或有耐受性及成瘾性的问题,在青藤碱的镇痛活性基础上,获得更好的药效学特征的青藤碱衍生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青藤碱衍生物—去甲青藤碱在制备治疗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获得更好的药效学特征,例如更强的镇痛活性、更快的起效时间或者更长的维持时间,本发明人所在的课题组以青藤碱为母核,合成了17-N-去甲基青藤碱[7,8-二去氢-4-羟基-3,7-二甲氧基-(9α,13α,14α)-17-吗啡喃-6-酮],分子式为C18H21NO4,其命名为去甲青藤碱(N-demethylsinomenine),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本发明采用醋酸腹腔注射导致内脏疼痛扭体模型、完全弗氏佐剂(CFA)后足注射致炎症疼痛模型以及切口手术后疼痛模型,将去甲青藤碱和青藤碱进行平行试验,意外地发现去甲青藤碱具有良好的广泛镇痛效应,和青藤碱相比,具有更短的起效时间以及更强的镇痛活性,且无明显镇静副作用以及耐受性产生,本发明提示去甲青藤碱可以用于临床上各种疼痛的药物治疗,尤其是炎症疼痛以及术后疼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具有以上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或醋酸盐等。
所述的药物中,去甲青藤碱的含量为0.1-99wt%。
所述的药物以去甲青藤碱作为唯一活性成份。
本发明所述的去甲青藤碱的合成方法可参考文献(杨帆,管忠俊,柴晓云,等.青藤碱N-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NF-κB转录活性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35(4):413-417.)中报道的第一步反应,合成路线(即反应流程式)如下:
合成步骤包括:
(1)将溴化氰4.24g(0.04mol)溶于盛有200mL经无水处理的氯仿的三颈瓶中,磁力搅拌下滴入含量为0.2mol/L的青藤碱(化合物1)氯仿溶液100mL,40min内滴完,加热回流反应4h。用5%的HCl调节pH为5,水洗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类白色固体,即为17-脱甲基-17-氰基青藤碱(化合物2)。
(2)将上述未经纯化的化合物2在25%硫酸溶液70mL中加热回流6h,反应完毕,饱和碳酸钠水溶液中和并调节pH为9,氯仿300mL萃取3次,合并氯仿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除溶剂,硅胶柱层析即得棕色粉末(化合物3),经质谱与核磁共振(1H-NMR、13C-NMR)证实其结构为17-N-去甲基青藤碱。然后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制备,得到纯度为98%的目标产物。
本发明提供了去甲青藤碱在制备治疗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尤其可适用于炎症性疼痛以及术后疼痛,当然也可适用临床上其他类型的疼痛。
本发明所述的小鼠醋酸扭体模型目前被普遍用于镇痛活性药物的初步筛选(高华.药理学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7.)。
本发明所述的“炎症性疼痛”,是指由于创伤、细菌或病毒性感染以及外科手术引起外周组织损伤导致炎症时所发生的疼痛。CFA致炎症模型是代表性的佐剂关节炎症性疼痛模型,可模拟临床上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的疼痛(汪伟,王文,武胜昔,等.炎症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模型[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7,23(1):93-98.)。
本发明所述的“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及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一系列反应以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张传汉.临床疼痛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502.)。
本发明所述的“术后疼痛”,包括手术后切口疼痛、原发疾病部位疼痛等。本发明所述的小鼠后足切口术后疼痛动物模型已被国际上普遍接受为代表性的术后疼痛的模型(Pogatzki EM,Raja SN.A mouse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J].Anesthesiology,2003,99(4):1023-27.)。
所述的药物,还包含去甲青藤碱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医学药剂学上常用的药物制剂。
所述的药物制剂可以为颗粒剂、片剂、丸剂或者液体制剂等。
所述的药物制剂中还加入了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辅料。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通常以腹腔注射方式使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给药方式。
较优的,去甲青藤碱急性(单次)给药一般用量为10~40mg/kg,慢性(反复多次)给药用量为40mg/kg。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去甲青藤碱单次急性给药能够有效减少醋酸注射后小鼠扭体次数,减轻CFA注射后的大鼠炎症性疼痛以及小鼠切口手术后疼痛,长期慢性给药亦能缓解切口术后的疼痛,无镇静副作用、而且没有观察到耐受性以及成瘾性产生。和青藤碱相比,去甲青藤碱具有更短的起效时间和更强的镇痛活性。
本发明首次报道了去甲青藤碱具有镇痛活性。本发明也为临床治疗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术后疼痛、以及临床上其他类型的疼痛,寻找到更强的镇痛活性、更快的起效时间的新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是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对醋酸扭体行为作用的药效学特征比较。图1A为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40mg/kg)在不同预处理时间下的镇痛活性,代表其药效经时过程;图1B为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不同剂量下(10-40mg/kg)的镇痛活性,代表其量效关系。数据以平均值(mean)±标准误(S.E.M)表示;黑色实心填充点表示其与相对应的赋形剂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40mg/kg剂量青藤碱组比较,*P<0.05。
图2是去甲青藤碱对CFA炎症疼痛的镇痛效应。去甲青藤碱10~40mg/kg单次给药对足底注射CFA疼痛模型大鼠机械性痛阈值的影响,数据以平均值(mean)±标准误(S.E.M)表示;黑色实心填充点表示其与相对应的赋形剂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3是去甲青藤碱单次给药对切口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应。去甲青藤碱10~40mg/kg单次给药对切口术后疼痛模型小鼠机械性痛阈值的影响;数据以平均值(mean)±标准误(S.E.M)表示;黑色实心填充点表示其与相对应的赋形剂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4是去甲青藤碱重复给药对切口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应。去甲青藤碱40mg/kg慢性给药对对切口术后疼痛模型小鼠机械性痛阈值的影响;数据以平均值(mean)±标准误(S.E.M)表示;黑色实心填充点表示其与相对应的赋形剂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5是去甲青藤碱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去甲青藤碱为本实验合成所得,其结构经质谱(MS)、核磁共振(NMR)鉴定为17-N-去甲基青藤碱,纯度经HPLC证实为98%。青藤碱,购自阿拉丁公司(Aladdin Industrial Inc.),实验室用,也可市购。
实施例1: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对小鼠醋酸扭体模型镇痛效应的药效学特征比较
一、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40mg/kg)镇痛效应经时过程
1.动物分组与实验设计:
ICR小鼠88只(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分为11组,每组8只。其中一组i.p.生理盐水(赋形剂组),其余组选择去甲青藤碱以及青藤碱有效剂量(40mg/kg),分别在醋酸处理之前不同的预处理时间(5,30,60,90,180min)腹腔注射,然后i.p.0.6%醋酸,观察各组给予醋酸后0-20min内的扭体次数。扭体反应定义为小鼠腹部收缩内凹、身体与后肢伸张、臀部翘起及蠕行。
2.实验结果:
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 post hoc分析(Dunn,Olive Jean.Multiple Comparisons Among Me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61,56(293):52–64.)。结果如图1A所示,与赋形剂组相比,去甲青藤碱40mg/kg给药后,5min即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显著减少小鼠醋酸扭体的次数,效应最显著时间为30min,维持时间为55min(镇痛作用时间段5min-60min,P<0.05),当给药后90min或大于90min时,效应消失。而青藤碱在30min起效,且最为显著,维持时间为60min(镇痛作用时间段30min-90min,P<0.05),当给药后180min时,效应消失。
实验结果说明,与青藤碱相比,去甲青藤碱起效时间明显增快,药效维持时间相近。
二、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的镇痛效应量效关系
1.动物分组与实验设计:
ICR小鼠(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6只,分为7组,每组8只。其中一组i.p.生理盐水(赋形剂组),其余组分别应用去甲青藤碱以及青藤碱不同剂量(10,20,40mg/kg),醋酸处理之前30min腹腔注射,然后i.p.0.6%醋酸,观察各组给予醋酸后0-20min内的扭体次数。
2.实验结果:
统计方法同上。结果如图1B所示,与赋形剂组比较,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10-40mg/k)均能剂量依赖性减少小鼠醋酸扭体的次数(P<0.05)。且去甲青藤碱40mg/kg与青藤碱40mg/kg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药物对小鼠扭体抑制率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抑制率(%)=(赋形剂组扭体次数平均值-给药组扭体次数平均值)/赋形剂组扭体次数平均值×100%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青藤碱10,20,40mk/kg对小鼠醋酸扭体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62.9%,66.8%和74.3%。而去甲青藤碱10,20,40mk/kg对小鼠醋酸扭体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63.5%,88.9%和93.1%。
表1 是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对小鼠醋酸扭体的抑制率的比较
实验结果说明去甲青藤碱镇痛活性比青藤碱更强。
实施例2:去甲青藤碱对大鼠CFA致炎症模型的镇痛效应
1.CFA致炎症模型的制备方法:
大鼠用异氟烷短暂麻醉后,右足底用酒精消毒片消毒,然后50微升CFA注射入足底皮下。注射结束后2小时以及随后每隔24h测定机械痛阈值(PWT)。机械痛阈值测定方法参照具体为:使用Von-Frey纤维丝测量套装(Stoelting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测量手术侧(右侧)后爪在一系列Von-Frey纤维丝刺激下的缩爪阈值作为其机械性痛阈值,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性触诱发痛的变化。使用7种强度的Von-Frey细丝进行测定,按照大约对数型增加弯曲力度(等效于2,4,6,8,10,15,26g),测量时,大鼠单独放在置于金属筛网上的有机玻璃格子内,适应环境至少15分钟,Von-Frey细丝从2g开始,垂直刺激大鼠右后肢的爪底(以Von–Frey细丝稍弯曲作为完全受力的标准),持续时间≤4s,观察大鼠的反应,若出现缩爪视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每个强度的纤维细丝均连续测定3次,3次中若有2次或2次以上的反应则视为PWT。若无至少2次的阳性反应出现则用相邻的大一级力度刺激。最大力度为26g,大于此值时仍记为26g。最小的力度记为2g,PWT越低说明机械痛敏越严重。
2.动物分组与实验设计:
SD大鼠32只(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分成4组,每组8只;即赋形剂组(阴性对照,给予生理盐水),去甲青藤碱10,20,40mg/kg三个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5ml/kg,去甲青藤碱由生理盐水配置。各组大鼠全部给予CFA造模,24后先测试各组PWT的基线值(此时尚未给药),待基础阈值测试结束,如出现痛阈值明显降低,则立即腹腔注射给药,并于给药后每间隔30min测试一次PWT,直到痛阈值恢复给予CFA后的基线值。测定疼痛阈值方法同前述。
3.实验结果:
如图2所示,CFA致炎后24h,在给药之前测定机械性痛阈基线值(以0h表示),然后分别于给药后0.5、1、1.5、2、2.5、3h测定其机械性痛阈值(PWT)。结果发现,去甲青藤碱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CFA致炎症痛模型大鼠的PWT。赋形剂组(CFA致炎症后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测试期间的3h内,重复测量的疼痛阈值都保持在最低水平(图2中圆圈表示)。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药物因素、时间因素以及药物×时间相互作用都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 post hoc分析,表明去甲青藤碱40mg/kg给药组大鼠PWT在给药后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在0.5h时起效,1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在0.5-1.5h时间段均有明显镇痛效应(P<0.05),在给药2h后痛阈值恢复到CFA致炎症模型的基础值水平。20mg/kg去甲青藤碱在1h时,显示有明显镇痛效应(P<0.05)。10mg/kg组青藤碱与赋形剂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2中,凡以黑色填充的数据点均表示,与赋形剂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结果表明,急性给药去甲青藤碱20,40mg/kg可以有效改善CFA致炎症疼痛的机械性痛觉过敏。
实施例3:去甲青藤碱急性给药对小鼠切口术后疼痛模型的镇痛效应
1.小鼠切口疼痛模型的建立:
具体建立方法:使用麻醉机,小鼠用3%异氟烷诱导麻醉后,然后以1.5%异氟烷维持麻醉,仰卧固定,小鼠右后足从接近脚后跟0.2cm处向脚趾方向,用11号手术刀片划开皮肤,作0.5cm长的纵向切口,将筋膜挑出,并在筋膜中央纵向划开。轻压止血后,用单根6号尼龙线在切口中点部位缝合一针,然后将动物放回笼中,待其苏醒后进行机械痛阈值测定。机械痛阈值测定方法参考文献(Pogatzki EM,Raja SN.A mouse model of incisionalpain[J].Anesthesiology,2003,99(4):1023-27.),具体为:使用Von-Frey纤维丝测量套装(Stoelting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测量手术侧(右侧)后爪在一系列Von-Frey纤维丝刺激下的缩爪阈值作为其机械性痛阈值,观察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机械性触诱发痛的变化。使用7种强度的Von-Frey细丝进行测定,按照大约对数型增加弯曲力度(等效于0.07,0.16,0.4,0.6,1.0,1.4,2.0g),测量时,小鼠单独放在置于金属筛网上的有机玻璃格子内,适应环境至少15分钟,Von-Frey细丝从0.07g开始,垂直刺激小鼠右后肢的爪底(以Von–Frey细丝稍弯曲作为完全受力的标准),持续时间≤4s,观察小鼠的反应,若出现缩爪视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每个强度的纤维细丝均连续测定3次,3次中若有2次或2次以上的反应则视为PWT。若无至少2次的阳性反应出现则用相邻的大一级力度刺激。最大力度为2g,大于此值时仍记为2g。最小的力度记为0.07g,PWT越低说明机械痛敏越严重。
2.动物分组:
ICR小鼠(购买于南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即赋形剂组(阴性对照,给予生理盐水),去甲青藤碱10,20,40mg/kg三个剂量组,青藤碱40mg/kg组(阳性对照);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去甲青藤碱与青藤碱均由生理盐水配制。
3.实验设计:
各组小鼠全部进行切口手术,手术方法同前述,术后24h先测试各组机械性痛阈值(PWT)的基线值(此时尚未给药),待基础阈值测试结束,如出现痛阈值明显降低,则立即腹腔注射给药,并于给药后每间隔30min测试一次PWT,直到痛阈值恢复术后的基线值。测定疼痛阈值方法同前述。
4.实验结果:
如图3所示,手术后24h,在给药之前测定机械性痛阈基线值(以0h表示),然后分别于给药后0.5、1、1.5、2、2.5、3h测定其机械性痛阈值(PWT)。结果发现,去甲青藤碱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手术后小鼠的PWT。
给药后痛阈提高百分率=(给药后PWT-给药前PWT)/(术前基础PWT-给药前PWT)×100%。
赋形剂组(手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测试期间的3h内,重复测量的疼痛阈值都保持在最低水平(图3中圆圈)。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药物因素、时间因素以及药物×时间相互作用都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 post hoc分析,表明去甲青藤碱40mg/kg给药组小鼠PWT在给药后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在0.5h时起效,1h时达到最大值(痛阈提高百分率平均值为63.6%),随后逐渐降低,在0.5-1.5h时间段均有明显镇痛效应(P<0.05),在给药2h后痛阈值恢复到手术前的水平。10mg/kg与20mg/kg去甲青藤碱虽然显示出一定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青藤碱40mg/kg给药组小鼠PWT在给药后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在1h时起效,1.5h时达到最大值(痛阈提高百分率平均值为55.5%),随后逐渐降低,在1-2h时间段均有明显镇痛效应(P<0.05),在给药2.5h后痛阈值恢复到手术前的水平。
图3中,凡以黑色填充的数据点均表示,与赋形剂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结果表明,急性给药去甲青藤碱40mg/kg可以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的机械性痛觉过敏。与青藤碱相比,去甲青藤碱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相近,镇痛效应要强。
实施例4:去甲青藤碱40mg/kg慢性给药对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机械性痛阈值的影响
我们选择具有明显镇痛效应的40mg/kg剂量去甲青藤碱,研究其重复给药对小鼠切口痛的作用。
1.动物分组与设计:
ICR小鼠20只,分成2组;即赋形剂组(给予生理盐水)10只;去甲青藤碱40mg/kg组10只(注: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去甲青藤碱由生理盐水配置)。各组小鼠全部进行切口手术,手术方法同前述。于术后2h测定疼痛阈值,然后于术后24h给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6天。于每天给药后1h测定疼痛阈值,测定疼痛阈值方法同前。
2.实验结果:
结果如图4所示,每天给予去甲青藤碱40mg/kg能有效地改善切口手术导致的机械痛觉过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40mg/kg的去甲青藤碱在手术后1-3天都能明显地减少小鼠的机械痛觉过敏(P<0.05)。图4中,凡以黑色填充的数据点均表示,与赋形剂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每天给药去甲青藤碱40mg/kg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本模型中的机械性痛觉过敏,而未产生耐受性。在长期给药实验完毕后进行突然停药,连续3天未观察到小鼠有任何异常的停药反应,说明其无成瘾性。
实施例5:去甲青藤碱对正常小鼠的镇静实验:
1.自主活动测试方法具体为:
使用大小鼠自主活动的测试仪(YLS-1B,济南延益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仪器包含一个控制部件和4个圆柱形黑色塑料暗箱(直径30cm,高度30cm),将小鼠放进黑色塑料暗内,光传感器位于箱盖子的中央处,用于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记录60min内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2.动物分组与给药:
雄性ICR小鼠40只;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和去甲青藤碱10,20,40mg/kg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分别腹腔注射去甲青藤碱10,20,40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给药容积为10ml/kg)后,按照前述测定方法观察其30min内自主活动。
3.实验结果:
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 post hoc分析,显示去甲青藤碱10-40mg/k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所使用的剂量的去甲青藤碱对小鼠自主活动无影响,没有镇静作用(如图5)。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原理下所作的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去甲青藤碱的结构如式(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甲青藤碱还包括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或醋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中去甲青藤碱的含量为0.1-99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以去甲青藤碱作为唯一活性成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疼痛为炎症性疼痛、术后疼痛,以及临床上其他类型的疼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以去甲青藤碱作为活性成份采用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药物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为颗粒剂、片剂、丸剂或者液体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急性给药用量为10~40mg/kg,慢性给药用量为40mg/kg。
CN201610331233.9A 2016-05-17 2016-05-17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5998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1233.9A CN105998023B (zh) 2016-05-17 2016-05-17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1233.9A CN105998023B (zh) 2016-05-17 2016-05-17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8023A true CN105998023A (zh) 2016-10-12
CN105998023B CN105998023B (zh) 2019-12-20

Family

ID=5709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1233.9A Active CN105998023B (zh) 2016-05-17 2016-05-17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802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4245A (zh) * 1998-10-15 1999-04-21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藤碱在制备止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92397A (zh) * 2006-06-19 2007-12-26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藤碱结构改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4245A (zh) * 1998-10-15 1999-04-21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藤碱在制备止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92397A (zh) * 2006-06-19 2007-12-26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藤碱结构改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NG XIAO-LING等: "Alkaloidal compounds and bioactivities of three medicinal plants of menispermaceae family in Qinling montain",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卓子健等: "青藤碱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浙江化工》 *
蔡清萍: "《现代外科临床基础》", 30 September 2006,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8023B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2458A (zh) 无成瘾性镇痛缓释递药系统的组方与制备方法
CN101347408B (zh) 青藤碱静脉输液制剂
CN101591321B (zh) 5,6,7,4′-四羟基黄酮的制备方法
CN101284050B (zh) 延胡索水溶性部位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36834A (zh) 肉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肉桂提取物、其组合物及应用
CN105998023A (zh) 去甲青藤碱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10585224A (zh) 知母皂苷bⅰ、知母皂苷ⅰa、知母皂苷aⅲ在制备抗认知障碍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8969547A (zh) 七叶莲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30765A (zh) 一种镇痛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25573A (zh) 人参皂苷Rg1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1347562A (zh) 抗抑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829132B (zh) 7-O-β-D-乙酰化糖-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1708190B (zh) 鼠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消炎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68201B (zh) 牡荆素在制备治疗术后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1513407A (zh) 纳络酮及其组合物作为制备治疗癌症药物的应用
CN103622988B (zh) 虫草素在制备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备而得的快速抗抑郁症药物
CN101375954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211645B (zh) 嘧啶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Fasola et al. Screening for the Hypoglycaemic Potentials of the Extract of Vernonia amyggalina
CN101933932B (zh) 4-氰基-β-D-糖苷在制备治疗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6176740B (zh) 紫堇达明抗成瘾的医药用途
CN1163104A (zh) 含有莽草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物制剂及其在制备抗血栓形成和镇痛作用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28427A (zh) 一种牡荆素葡萄糖苷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9454A (zh) Friedolanostanes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1829128B (zh) 4-甲酰苯基-β-D-糖苷类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