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7092B -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 Google Patents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7092B
CN105987092B CN201610104035.9A CN201610104035A CN105987092B CN 105987092 B CN105987092 B CN 105987092B CN 201610104035 A CN201610104035 A CN 201610104035A CN 105987092 B CN105987092 B CN 105987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leeve
plate
speed
op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40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7092A (zh
Inventor
大森生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7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7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16D2023/141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fork; Details of f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变速操作装置具备:轮毂,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在外周面具有花键;变速齿轮,其与该轮毂相邻,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于上述旋转轴,在外周面具有外齿花键;套筒,其沿轴向移动,内周面具有内齿花键,外周面具有套筒槽,所述内齿花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上述花键和上述外齿花键中的至少任一方卡合;换档叉,其具有使上述套筒沿上述轴向移动的爪部;以及环状的板,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安装于上述套筒槽,并具有与上述换档叉的上述爪部卡合的卡合部,上述换档叉通过上述板而使上述套筒沿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齿轮式变速器等变速操作装置或牙嵌式离合器的卡合/解除动作中,有的对滑动自如地与设置于套筒外周的套筒槽卡合的叉进行驱动以使套筒沿轴向移动。例如,在齿轮式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中,利用与变速杆联动地动作的换档叉使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并可轴向移动的套筒沿轴向移动,并与变速齿轮的外齿花键啮合以进行变速操作。换档叉的侧面观察为C字形状的主体部的两端部具备一对爪部,该一对爪部与形成于套筒外周的环状的套筒槽卡合。
在换档叉使套筒移动时,由于一对爪部一边相对于环状的套筒槽的侧面相对旋转一边被按压,因此与套筒槽滑动的爪部的一部分磨损。为了防止这样的磨损,提出有如下的技术等:在爪部与套筒槽的滑动面形成超高硬度层的技术(日本特开2005-308080号公报)、在爪部安装相对于套筒槽旋转的旋转爪的技术(日本特开2006-226502号公报)、向爪部与套筒槽之间提供润滑油的技术(日本实愿昭61-117744号(日本实开昭62-44318号)的微型胶片)。
此外,在用过大的力操作叉的情况下,有时叉变形而使爪部与套筒槽的卡合被解除。因此,叉需要确保大的刚性,使得即使过大的力作用于叉、叉也不变形。此外,为了充分地确保爪部与套筒槽侧面接触的面积,可考虑沿径向增大套筒槽侧面,但为了避免与配置在变速器内的其它轴及齿轮的干涉,很难增大套筒。
根据日本特开2005-308080号公报所述的技术,需要用于形成超高硬度层的特殊处理,成本变高。此外,未针对爪部与套筒槽的卡合被解除采取对策。根据日本特开2006-226502号公报所述的技术,虽然可抑制磨损,但叉的爪部与套筒槽侧面接触的面积与从前一样,仍然有时爪部与套筒槽的卡合被解除。根据日本实愿昭61-117744号(日本实开昭62-44318号)的微型胶片中所述的技术,利用设置于为了减小与套筒槽的滑动阻力而形成小型的爪部的供油孔的开口部及集油槽很难确保可对爪部与套筒槽之间充分润滑的油量。此外,根据日本实愿昭61-117744号(日本实开昭62-44318号)的微型胶片中所述的技术,虽然可向处于与爪部滑动状态的套筒槽临时提供油,但有时由于套筒的旋转而使油从离开爪部的套筒槽飞散,很难向整个套筒槽始终提供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对叉作用过大的负荷,叉也不容易从套筒槽脱落,减少叉的爪部的磨损。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操作装置,该变速操作装置具备:轮毂,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在外周面具有花键;变速齿轮,其与该轮毂相邻,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于上述旋转轴,在外周面具有外齿花键;套筒,其沿轴向移动,内周面具有内齿花键,外周面具有套筒槽,该内齿花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至少与上述花键和上述外齿花键中的任一方卡合;换档叉,其具有使上述套筒沿上述轴向移动的爪部;以及环状的板,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安装于上述套筒槽,并具有与上述换档叉的上述爪部卡合的卡合部,该变速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换档叉通过上述板而使上述套筒沿轴向移动,上述板还具有:油接受部,其接受油的供给;以及油路,其将油提供到上述套筒槽与上述板之间,上述油接受部与上述油路连通。
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配置在套筒槽的整周的环状的板进行套筒的移动,因此套筒利用套筒槽的整周承受从叉受到的负荷,因而能够分散面压。因此,通过扩大叉的爪部相对于套筒槽深度的接触宽度,从而可抑制叉的变形,即使不增大叉的刚性也可防止爪部从套筒槽脱落。此外,由于可确保爪部与板的接触宽度较宽并减少接触面的偏负荷,因此可减少叉的变形,并能够防止从板上脱落。并且,由于板相对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套筒槽,因此叉的爪部与板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可防止爪部的磨损。此外,由于环状的板与套筒槽的整周滑动,因此可减少板的磨损。并且,可经板将油提供到套筒槽内,可向整个套筒槽提供油。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上述卡合部具备容纳上述爪部的袋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袋部容纳整个爪部,因此可将爪部与板稳定地卡合。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上述套筒槽是由从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立起设置的环状的壁部和上述外周面形成的截面L字形状,上述套筒还具有限制上述板的轴向移动的环状的限制板,在上述板被安装于上述套筒槽后,该限制板被安装于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并被固定于上述套筒的上述外周面。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限制板的轴向的移动而将板固定于套筒槽,因此可进一步防止板从套筒槽脱落。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上述换档叉具有一对上述爪部,并且是从侧面观察时以该一对爪部为起点和终点的C字状,上述板还具备:与上述一对爪部卡合的一对上述卡合部;以及容纳槽,其在上述板的外周面呈从侧面观察时以上述一对卡合部作为起点和终点的C字状,容纳上述换档叉。
根据该结构,可将叉的大部分容纳于板,叉可将板稳定地卡合。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上述油接受部配置在袋部,该袋部设置在上述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将油存积在形成于卡合部的袋部,因此可稳定地将油提供到套筒槽与板之间。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上述油路朝向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开口。
根据该结构,从油路提供到套筒外周面的油通过套筒的旋转而向径向外方移动,从而还可被提供到套筒槽侧面。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在上述板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缺口,该缺口避开和上述板相邻的部件的接触。
根据该结构,可避免对套筒进行按压的板与变速器内的其它部件的接触。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具备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变速器,并且,上述旋转轴是副轴,在上述套筒的外周形成有能够与倒退用惰轮啮合的倒退用接合齿,在上述板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缺口,该缺口避开与上述倒退用惰轮的接触。
根据该结构,可避免对套筒进行按压的板与倒退用惰轮的接触。在密接地配置有空转轴、副轴和主轴的变速器内,通过应用于形成有倒退用接合齿的变速操作装置,从而可减少叉的爪部的磨损,并且可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将容纳在该变速器内的齿轮扬起的油承接并引导到被润滑部,上述油接受部从上述引导部件接受油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可利用以往采用的变速器内的引导部件来进行套筒与板的润滑。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板,其安装于对变速操作装置或离合机构的套筒进行操作的叉,该板的特征在于,具备:卡合部,其与上述叉的爪部卡合;以及环状部,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安装于形成在上述套筒的外周的槽。
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配置在套筒槽的整周的环状的板进行套筒的移动,因此套筒利用套筒槽的整周承受从叉受到的负荷,因而可分散面压。因此,通过扩大叉的爪部相对于套筒槽深度的接触宽度,从而可抑制叉的变形,即使不增大叉的刚性也可防止爪部从套筒槽脱落。此外,由于可确保爪部与板的接触宽度较宽并减少接触面的偏负荷,因此可减少叉的变形,并能够防止从板上脱落。并且,由于板相对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套筒槽,因此叉的爪部与板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可防止爪部的磨损。此外,由于环状的板与套筒槽的整周滑动,因此可减少板的磨损。
根据下面的典型的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根据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2A是安装有叉的板的局部截面,图2B是板的平面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3A和图3B是设置于板的卡合部的油接受部的剖视图。
图4A和图4B是设置于板的油接受部与变速器的引导部件的剖视图。
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B是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操作装置1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速操作装置1例如应用于齿轮式变速器的示例,该齿轮式变速器具备搭载于车辆的同步装置。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以附图的上下左右方向为变速操作装置1的上下左右方向来用于说明。
<变速操作装置1>
变速操作装置1具备旋转轴2、轮毂3、套筒4、变速齿轮5、同步器闭锁环6和同步器弹簧7。旋转轴2与未图示的驱动源连接并通过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旋转。轮毂3是圆环状部件,旋转轴2被贯穿插入到轮毂3的内周面,该轮毂3与旋转轴2一体地旋转。轮毂3的外周面具有花键3a。形成于轮毂3的外周面的花键3a与后述的套筒4的内齿花键4c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
套筒4是圆环状部件,在形成于外周面的沿周向延伸的套筒槽4a安装有与后述的换档叉F的爪部F1卡合的环状的板10。套筒槽4a是由从套筒4的外周面4a1向径向外方立起设置的环状的壁部4a2和外周面4a1形成的截面为L字形状。套筒4还具有限制板10的轴向移动的环状的限制板4a3。在板10被安装于套筒槽4a后,限制板4a3被安装于套筒4的外周面4a1,并通过例如焊接等紧固方法被固定于套筒4的外周面4a1。另外,限制板4a3的紧固方法不限于焊接,也可以是使限制板4a3嵌合于形成在外周面4a1的槽中的方法或借助于粘接剂的固定等。
也可以在套筒4的外周,与套筒槽4相邻地配置倒退用齿轮4b,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仅具备套筒槽4b的套筒4。换档叉F通过驾驶员的换档操作而被驱动,从而经板10而使套筒4在中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沿轴向(图1中箭头X1方向)移动。套筒4的内周面具有与轮毂3的花键3a可滑动地卡合的内齿花键4c。另外,在图1中,套筒4配置在中立位置,通过沿图1中的箭头X1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在中立位置与动作位置之间移动。
与轮毂3相邻地在轮毂3的左右配置一对变速齿轮5。在下面的说明中,以配置在图1中左侧的变速齿轮5为例进行说明,但配置在右侧的变速齿轮5也可以具备同样的结构。变速齿轮5在内周面经未图示的轴承等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旋转轴2。此外,变速齿轮5的外周面具备与未图示的副轴的齿轮啮合的齿5a和与套筒4的内齿花键4c卡合的外齿花键5b。
并且,变速齿轮5的外周面具备与后述的同步器闭锁环6的内周侧摩擦面6c摩擦卡合的外周侧摩擦面5c。外齿花键5b配置在齿5a与外周侧摩擦面5c之间,并与套筒4的内齿花键4c卡合而经轮毂3和套筒4将旋转轴2的旋转驱动力向变速齿轮5传递。此外,外周侧摩擦面5c具备配置在同步器闭锁环6的内周面侧并朝向轮毂3侧向内侧倾斜的锥面。
同步器闭锁环6在动力传递路径中配置在轮毂3与变速齿轮5之间,外周面具备与内齿花键4c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卡合的接合齿6a。在同步器闭锁环6的内周面形成有锥面的内周侧摩擦面6c,该内周侧摩擦面6c能够与变速齿轮5的外周侧摩擦面5c摩擦卡合并朝向轮毂3侧向内侧倾斜。另外,同步器闭锁环6能够相对于变速齿轮5向轴向移动,并可通过套筒4经同步器弹簧7沿轴向移动。
当同步器闭锁环6向变速齿轮5侧移动时,变速齿轮5的外周侧摩擦面5c与同步器闭锁环6的内周侧摩擦面6c的相互的锥面彼此接触。因此,即使在同步器闭锁环6与变速齿轮5相对旋转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内周侧摩擦面6c与外周侧摩擦面5c摩擦卡合,从而同步器闭锁环6与变速齿轮5同步地被摩擦紧固。
同步器弹簧7被安装在同步器闭锁环6的外周面上,配置在与接合齿6a相邻的套筒4侧并被对置的内齿花键4c的一部分按压,从而促进同步器闭锁环6与变速齿轮5的摩擦卡合。作为同步器弹簧7,可例举圆环状的部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例如C字状的一部分缺口的环状部件等。
<板10>
参照图2A和图2B对板10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图2A示出了被安装于换档叉F和套筒4的状态的板10的剖视图。图2B是示出了安装有换档叉F和套筒4的板10的平面图和局部剖视图的图。另外,在图2A、图2B中,用双点划线示出了换档叉F和套筒4,省略了套筒4的内周的内齿花键4c及外周的齿轮等的作图。
换档叉F是具有使套筒4向轴向移动的一对爪部F1、F1、并以一对爪部F1、F1为起点和终点的侧面观察为C字状的板状部件。另外,作为换档叉F,可以采用以往的变速操作装置采用的换档叉。
板10相对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套筒4的套筒槽4a中,具备:卡合部11,其与换档叉F的爪部F1卡合;容纳槽12,其外周面容纳换档叉F;以及实心部13。
卡合部11配置在轴向上被夹在爪部F1与套筒4之间的部位,以使在板10被安装于套筒槽4a的状态下爪部F1经板10而按压套筒4。具体而言,如图2B中C1-C1剖视图和C2-C2剖视图所示,示出了在板10的轴向侧面被夹在板10与套筒槽4a之间的部位。此外,为了避免换档叉F从相对于套筒4相对旋转的板10脱落,卡合部11与爪部F1的末端沿旋转方向抵接以作为防止板10与套筒4一同旋转的止挡件而发挥作用(参照图2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11形成为覆盖爪部F1的侧面的截面矩形状(参照图2B中C2-C2剖视图)。因此,例如,即使如图1所示,换档叉F的爪部F1的中心点CP比套筒槽4a的外径靠外侧,由于板10的卡合部11截面为矩形,因此刚性高,可抑制覆盖爪部F1的卡合部11的变形。并且,由于板10为圆环形状,因此径向的刚性高,可抑制爪部F1向径向外侧扩展的移动,从而可抑制换档叉F的变形,并防止爪部F1从套筒槽4a脱落。另外,卡合部11不限于上述截面为矩形,也可以是具备三面的截面为C字型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一对爪部F1、F1卡合的方式配置一对卡合部11。在卡合部11形成有容纳爪部F1的袋部11a(参照图2B中C1-C1剖视图)。袋部11a形成为将爪部F1以包入的方式容纳的袋状。并且,袋部11a从后述的变速器的引导部件等接收油,从而作为油接受部14而发挥作用(参照图3A)。
容纳槽12是以一对卡合部11、11为起点和终点的侧面观察为C字状、并且容纳换档叉F的截面观察为C字状的槽(参照图2B中C3-C3剖视图)。环状的板10中形成有卡合部11和容纳槽12的部位以外的部分为实心部13(参照图2B中C4-C4剖视图)。
参照图3A和图3B对设置于板10的油接受部14和油路15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图3A是在图2A中用圆形的划线III示出的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A是例如具备油接受部14的袋部11a的剖视图,该油接受部14从将容纳在变速器内的齿轮扬起的油承接并向被润滑部引导的公知的引导部件(未图示)接受油Oi的供给。另外,油接受部14也可以接收例如在变速器内部被搅拌的飞沫油Oi。油接受部14从引导部件等接受油Oi的供给后向连通的油路15提供油Oi。油路15在板10的内周面开口,从而将从油接受部14提供的油Oi朝向套筒4的外周面4a1提供。
此时,如图3A的箭头R所示,当套筒4相对于板10相对旋转时,从油路15流出的油Oi被拖到套筒4的外周面4a1并被提供到套筒槽4a与板10之间的周向整周范围(参照箭头Fo)。此外,此时利用套筒4旋转时作用于油Oi的离心力使被提供到套筒外周面4a1的油Oi通过套筒4的旋转而向径向外方移动,从而还向套筒槽4a侧面提供油Oi。
图3B示出了油接受部14的变形例。图3B所示的剖视图是在例如与图2B的C1-C1剖视图所示的部位对应的位置将板的袋部11a切断的图。在本变形例中,为了提高油接受部14的油Oi的容纳能力,在卡合部11的位于比套筒4靠径向外方的袋部11a形成向轴向鼓起的空间14a,将该空间14a作为油接受部14。另外,在该图中,用箭头Fo示出利用在上述的套筒4旋转时作用于油Oi的离心力使油Oi向径向外方移动并被提供到套筒槽4a侧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油接受部14配置在设置于卡合部11的袋部11a的形态,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配置在引导部件G的下方的实心部13形成油接受部14b和油路15a。图4A是在板10的径向上切断的油接受部14b的剖视图,图4B是图4A中的4B-4B剖视图。油接受部14b以向径向外方开口的方式形成在设置于实心部13的任意部位的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突部13a内。油路15a在板10的内周面开口,从而将从油接受部14b提供的油Oi朝向套筒4的外周面4a1供给。此时如图4A的箭头R所示,当套筒4相对于板10相对旋转时,从油路15a流出的油Oi被拖到套筒4的外周面4a1并被提供到套筒槽4a与板10之间的周向整周范围(参照箭头Fo)。
另外,上述油接受部14b可应用于例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板10的上下方向掉转地配置的形态。即在上下掉转而形成于袋部11a的油接受部14无法接受从上方提供的油Oi的情况下,可利用设置于实心部13的油接受部14b,该实心部13配置在上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操作装置1,由于利用配置在套筒槽4a的整周的环状的板10进行套筒4的移动,因此可提高径向的刚性,并且套筒4利用套筒槽4a的整周承受从叉F受到的负荷,因此能够分散面压。因此,负荷不会集中到叉F的爪部F1,即使增大叉F的刚性,也可减少爪部F1与套筒4的卡合被解除的情况,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此外,由于板10相对旋转自如地被安装于套筒槽4a,因此叉F的爪部F1与板10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卡合,可防止爪部F1的磨损。此外,由于环状的板10与套筒槽4a的整周滑动,因此能够减少板10的磨损。
<第二实施方式>
图5A和图5B示出了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操作装置2的板10a。板10a形成得比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板10径向尺寸大。即,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板10中容纳槽12和实心部13的最外端部的外径形成为与套筒槽4a的最外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但本实施方式的板10a的容纳槽12和实心部13的最外端部的外径形成得大于套筒槽4a的外径。这样,可利用刚性提高的整个板来按压套筒4,套筒4可将从换档叉F受到的负荷的面压更宽地分散。此外,相反地,也可以不变更板10的外径而缩小套筒4的外径(减小套筒槽4a的深度)。这样可实现套筒4的小型化,并可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
但是,有时这样的板10a与配置在变速器内的其它旋转轴及齿轮等干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板10a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缺口13b,该缺口13b避开与板10a相邻的部件的接触。例如,在变速器内,安装有套筒4的旋转轴是副轴,在套筒4的外周形成可与倒退用惰轮RVS-AG啮合的倒退用接合齿(後進用ドグ歯)4b,在板10a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在倒退用惰轮RVS-AG向图5A中箭头X2方向移动时避开接触的缺口13b。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板10a,可避开按压套筒4的板10a与倒退用惰轮RVS-AG的接触。在空转轴、副轴和主轴密接地配置的变速器内,通过应用于形成有倒退用接合齿4b的变速操作装置2,从而可减少叉的爪部F1的磨损,并且可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另外,用与图5A和图5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标号表示的部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同样的结构。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板10、10a向套筒4的装配方法,在被安装于变速器前板10、10a被安装于套筒4。即,在被安装于变速器前的套筒4的外周面安装板10、10a,安装限制部4a3以免板10、10a沿轴向移动,对套筒4进行焊接。将这样地安装有板10、10a的套筒4装入到变速器内,然后将换档叉F的爪部F1以从径向插入的方式安装到板10、10a的卡合部1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变速操作装置1应用于例如搭载于车辆的齿轮式变速器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其它动力传递装置、例如船舶的螺旋桨等动力传递装置、机床及搬送机械等动力传递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将板10、10a应用于具备变速装置的同步装置的变速操作装置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不具备同步装置的牙嵌式离合机构的变速操作装置。并且,也可以将上述板应用于干式单板离合器及制动机构的套筒。此时,也可以代替换档叉而应用分离杆。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范围的最广泛的说明包括所有这样的变更和相等的结构与功能。

Claims (9)

1.一种变速操作装置,该变速操作装置具备:
轮毂,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在外周面具有花键;
变速齿轮,其与该轮毂相邻,相对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上述旋转轴,在外周面具有外齿花键;
套筒,其沿轴向移动,内周面具有内齿花键,外周面具有套筒槽,所述内齿花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至少与上述花键和上述外齿花键中的任一方卡合;
换档叉,其具有使上述套筒沿上述轴向移动的爪部;以及
环状的板,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安装于上述套筒槽中,并具有与上述换档叉的上述爪部卡合的卡合部,
该变速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换档叉通过上述板而使上述套筒沿轴向移动,
上述板还具有:油接受部,其接受油的供给;以及油路,其将油提供到上述套筒槽与上述板之间,
上述油接受部与上述油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部具备容纳上述爪部的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套筒槽是由从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立起设置的环状的壁部和上述外周面形成的截面L字形状,
上述套筒还具有限制上述板的轴向移动的环状的限制板,
在上述板被安装于上述套筒槽后,该限制板被安装于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并被固定于上述套筒的上述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换档叉具有一对上述爪部,并且是从侧面观察时以该一对爪部为起点和终点的C字状,
上述板还具备:
与上述一对爪部卡合的一对上述卡合部;以及
容纳槽,其在上述板的外周面呈从侧面观察时以上述一对卡合部作为起点和终点的C字状,容纳上述换档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接受部配置在袋部,该袋部设置在上述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路朝向上述套筒的外周面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板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缺口,该缺口避开和上述板相邻的部件的接触。
8.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轴是副轴,
在上述套筒的外周形成有能够与倒退用惰轮啮合的倒退用接合齿,
在上述板的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缺口,该缺口避开与上述倒退用惰轮的接触。
9.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该变速器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将容纳在该变速器内的齿轮扬起的油承接并引导到被润滑部,
上述油接受部从上述引导部件接受油的供给。
CN201610104035.9A 2015-03-23 2016-02-25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Active CN105987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0007 2015-03-23
JP2015060007A JP6121465B2 (ja) 2015-03-23 2015-03-23 変速操作装置、変速機及びプレ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092A CN105987092A (zh) 2016-10-05
CN105987092B true CN105987092B (zh) 2018-05-01

Family

ID=5704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4035.9A Active CN105987092B (zh) 2015-03-23 2016-02-25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21465B2 (zh)
CN (1) CN1059870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14221B1 (en) 2016-09-15 2022-01-19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Use as a perfume material
JP6274342B1 (ja) * 2017-04-20 2018-0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
CN113260799B (zh) * 2019-04-22 2022-08-12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625A (ja) * 1982-02-10 1983-08-16 Fuji Tekkosho:Kk 変速機用同期噛合装置のカツプリングスリ−ブ
JPS58221021A (ja) * 1982-06-18 1983-12-22 Nissan Motor Co Ltd クラツチレリ−ズ機構
JPH04272575A (ja) * 1990-09-26 1992-09-29 Satur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用のシフトフォーク
CN1235250A (zh) * 1998-05-08 1999-11-17 Ina滚动轴承谢夫勒无限责任公司 变速箱的同步装置的离合游动套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9862Y2 (zh) * 1976-04-09 1980-09-18
JPS5566009A (en) * 1978-11-08 1980-05-19 Nissan Motor Co Ltd Coupling sleeve
DE10033764B4 (de) * 2000-07-12 2009-09-24 Schaeffler Kg Schiebemuffe
DE10149845B4 (de) * 2001-10-10 2009-01-15 Schaeffler Kg Grundkörper einer Schaltmuffe
JP2008032166A (ja) * 2006-07-31 2008-02-1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フォー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625A (ja) * 1982-02-10 1983-08-16 Fuji Tekkosho:Kk 変速機用同期噛合装置のカツプリングスリ−ブ
JPS58221021A (ja) * 1982-06-18 1983-12-22 Nissan Motor Co Ltd クラツチレリ−ズ機構
JPH04272575A (ja) * 1990-09-26 1992-09-29 Satur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用のシフトフォーク
CN1235250A (zh) * 1998-05-08 1999-11-17 Ina滚动轴承谢夫勒无限责任公司 变速箱的同步装置的离合游动套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092A (zh) 2016-10-05
JP2016180435A (ja) 2016-10-13
JP6121465B2 (ja)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1045B1 (en) Drive member selection
JP5208628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CN108662130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100447458C (zh) 爪形离合器
US20140166422A1 (en) Transmission clutch assembly
CN105987092B (zh)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EP1803978A1 (en) Speed change control method for twin clutch type gear transmission
WO2018173488A1 (en) Dog clutch and transmission
CN105003637B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摩擦联接元件的润滑构造
JP2001059530A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US20080179159A1 (en) Self-actuating clutch
JP2017133617A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WO2013094044A1 (ja)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CN108626372B (zh) 动力传递装置
KR20100068391A (ko) 윤활유로 내의 베어링 배치 구조
JP2010180902A (ja) 変速機用同期装置の潤滑構造
US9188169B2 (en) Shift device with synchronizer
US20170314649A1 (en)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9216223A (ja) 動力伝達機構
JP4280077B2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装置
JP2013181620A (ja) シフト機構
US7637100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impeller hub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KR101394838B1 (ko) 싱크로나이저 링
JPH10184841A (ja) 無段変速機
EP3757415B1 (en) Friction clu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