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4523A - 车辆用钥匙和锁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钥匙和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84523A CN105984523A CN201510060804.5A CN201510060804A CN105984523A CN 105984523 A CN105984523 A CN 105984523A CN 201510060804 A CN201510060804 A CN 201510060804A CN 105984523 A CN105984523 A CN 1059845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fid
- key
- owner
- vehicle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6 ci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16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5 vag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等车辆上,安装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生物特征识别器,使用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RFID智能携带电器、电子密码钥匙、生物特征、以及它们的组合,开启车辆的防盗系统电子锁和门锁。RFID读写器,读取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的RFID钥匙。摩托车的发动机点火锁,不是机械钥匙可开启的锁。主人自己使用厂家原配的RFID钥匙、厂家原配的密码,配对设定注册无效主人用和开锁用RFID钥匙、电子密码钥匙和生物特征钥匙。本发明的车辆用钥匙和锁,同时实现好的防盗性能好与好的方便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钥匙和锁,适用于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汽车等的2车轮、3车轮、4车轮及以上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在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基本上使用机械钥匙,启动发动机。机械锁防盗性能差,车辆被偷盗件数多。机械钥匙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不少汽车使用遥控钥匙和无钥匙启动系统钥匙,其体积更大,携带更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上述问题,都是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使用方便的车辆用钥匙和锁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车辆上安装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生物特征识别器中的一种及以上,可视或隐形的位置,使用无电源的卡片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钥匙牌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其他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RFID智能携带电器、电子密码钥匙、RFID钥匙加电子密码、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或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开启车辆的防盗系统电子锁。
在车辆上人可进入的舱室的外部,安装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生物特征识别器中的一种及以上,可视或隐形的位置,使用无电源的卡片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钥匙牌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其他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RFID智能携带电器、RFID钥匙加电子密码、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或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开启车辆的门锁。
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的所述RFID钥匙中的一种及以上。
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处于开机或睡眠状态时,进行如下操作中的一种及以上:(1)操作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上的按钮,进行遥控开锁或闭锁;(2)携带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接近车辆,进行免提开锁或闭锁;(3)手持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在所述RFID读写器旁边,进行刷卡开锁或闭锁;(4)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的钥匙软件,使用密码进行防盗保护,具有无限或有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
所述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是一体的组件或分离的组件。
从所述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的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经由或不经由开关,到车辆锁的连接信号,是直流信号,和脉冲信号中的一种及以上。
所述车辆上,具有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待机复归电源开关。
所述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其电源,由所述车辆的内部电源、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发电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从外部可更换的电池、和与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外接电源插座相连接的外部电源中的一种及以上进行供电。
2车轮、3车轮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发动机点火锁,不是机械钥匙可开启的锁。
主人自己进行下述RFID钥匙、电子密码、生物特征的配置操作中的一种及以上:
(1)使用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配置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2)从厂家原配的到主人的配置完了时,厂家原配的作废;(3)使用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配置新的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4)从现在的主人的到新的主人的配置完了时,现在的主人的作废;(5)使用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配置开锁用RFID钥匙、开锁用密码、开锁用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6)开锁用RFID钥匙、开锁用密码、开锁用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具有无限或有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7)开锁用RFID钥匙、与车辆的RFID读写器之间,采用固定码或滚动码方式通讯;(8)多次重复配置使用配置好的、空的、废除的、或过期的RFID钥匙。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摩托车上安装有指纹识别器、RFID读写器和电子密码键盘。
图2显示了识别器、读写器和键盘组件的电子锁控制电路经由开关与发动机点火器等的车辆锁连接。
图3显示了识别器、读写器和键盘组件的电子锁控制电路不经由开关直接与车辆锁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摩托车上安装有指纹识别器、RFID读写器和电子密码键盘。1是摩托车。2是指纹识别器。3是RFID读写器。4是电子密码键盘。指纹识别器、RFID读写器和电子密码键盘可以是一个合成组件,也可以是分离的组件。也可以只有一个,以降低成本或体积。也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其他位置,如储藏箱内,一般人看不见,可增加美观或秘密。
指纹是一个生物特征,这里,指纹识别器可以换成其他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如人脸、眼睛虹膜、静脉、声音等识别器。也可以与其他的生物特征识别器合成为一个复合型生物特征识别器。
开启摩托车防盗系统电子锁时,人携带并使用无电源的RFID标签钥匙,当RFID读写器探测到无电源的RFID标签钥匙存在,并得到认证时,与RFID读写器连接的防盗系统电子锁解锁。或当人在电子密码键盘上输入正确的密码时,与键盘连接的防盗系统电子锁解锁。或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器上,当指纹与注册的指纹一致时,解锁。为了提高防盗性,也可设定RFID标签钥匙加电子密码、RFID标签钥匙加生物特征、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或RFID标签钥匙加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得到认证时,解锁。
生物特征识别器、RFID读写器和电子密码键盘,可安装在车辆的仪表盘附近,方便驾驶员操作启动发动机。对于没有人可进入的舱室的摩托车等车辆,它们可安装在车辆的外部。对于有人可进入的舱室的汽车,它们可安装在汽车的舱室内部。
开启汽车舱室的门锁时,上述开锁操作同样适用。但是,生物特征识别器、RFID读写器和电子密码键盘,应在汽车的舱室外部安装一套。这一套可开启门锁,也可用来启动发动机,调节空调温度等。对于汽车,舱室内部和舱室外部,各安装一套比较方便。为了安全起见,开门锁的密码与开防盗系统锁的密码,最好设定成不一样。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的通信技术。通信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等,不同频段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低频和高频频段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超高频和微波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对应于不同的工作频率,通信距离长短也不同,有的通信距离在数厘米以内,这里称为近距离。有的通信距离达1米左右,这里称为中距离。有的通信距离达数米或数十米,这里称为长距离。中距离方式的产品虽然在近距离也能工作,但不能取代近距离方式。这是因为近距离方式的产品在中距离不能工作,这时是安全的。所以近距离方式安全性好些,中距离方式的方便性好些。本发明的RFID读写器,可以读取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的RFID标签钥匙的一种,也可以增加一些成本,两种或三种都能读取。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操作各有其特点,如近距离方便刷卡开锁,中距离方便不从口袋里拿出来开锁,长距离方便遥控开锁。遥控开锁,一般采用有电源的RFID钥匙。
RFID钥匙的安全性与RFID的类型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存储型的安全等级最低,逻辑加密型居中,CPU型的安全等级最高。CPU型具有认证机制,难于被破解。RFID钥匙,可以设定为只有事先做好配对的RFID读写器才能读取。例如RFID钥匙与RFID读写器之间,采用滚动码通信技术,这样一个RFID钥匙只能被一辆车上的一个或数个RFID读写器读取。车辆生产厂家给出的厂家原配RFID钥匙,可以设定例外,因为厂家原配RFID钥匙,在厂家内部需要测试,在用户车辆上也需要使用。对于一辆车上的RFID读写器,可以读取数个配对好的RFID钥匙。
无电源的RFID标签钥匙,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寿命长,容易做成银行卡那样的卡片状、钥匙牌状、硬币状等。
RFID标签也可以安装在智能手机等里面,成为RFID手机等的RFID智能携带电器。这时手机等可以从网络上下载钥匙软件,与车辆上的RFID读写器配对后,进行开锁。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式电脑、多媒体播放器、数码照相机、导航仪等,就是这样的智能携带电器。对于近距离通信,有NFC手机等的智能携带电器。NFC是Near fieldcommunication的缩写,是RFID的一种,NFC手机可以称为近距离的RFID手机。近距离的RFID手机,可以靠近到RFID读写器旁边进行刷卡开锁。对于中距离通信,可携带RFID手机接近车辆,不必要从口袋里拿出来,进行免提开锁。对于长距离通信,RFID手机可做成具有遥控开锁的功能。对于RFID智能携带电器的钥匙,因为RFID部分工作时的所需电力很小,而且简单,因此可以在RFID智能携带电器处于睡眠状态时,也可操作智能携带电器上的按钮,进行遥控开锁或闭锁。也可在近距离或中距离时,感应开锁或闭锁。因为在RFID智能携带电器启动时或钥匙软件启动时可设定密码,RFID智能携带电器的钥匙即使丢了,别人捡到了也无法偷用钥匙。为了使用方便,密码保护,可设定在RFID智能携带电器的开机状态中,也可在睡眠状态中,具有无限或有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
无电源的RFID标签钥匙,RFID智能携带电器的钥匙,这里统称为RFID钥匙。
电子密码的输入键盘的按钮,有机械式按钮,也有触摸式按钮。机械式按钮一般成本低些,手感好一些。但是,触摸式按钮,一般除冰清扫好一些,外观也会漂亮一些。这两种按钮,都适合于本发明的用途。
电子密码键盘,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在按钮处安装有指示灯。操作开始时,指示灯亮,操作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指示灯自动灭。按下按钮时,可以响操作的声音,也可安装有显示器,显示按下的数字、符号、或状态。RFID读写器上,可以安装有操作指示灯、或操作声音、或显示器,刷卡开始,指示灯亮一下、或声音响一下、或显示状态。
生物特征识别器、RFID读写器、或电子密码键盘与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可以在一个合成组件里。一个合成组件,通常比分离的组件成本低、安全性好。图2显示了,从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5,到发动机点火器、变速器锁、方向盘锁、摩托车把手锁、车轮锁、保存箱锁等的车辆锁7,一般由电线连接,可以经由一个开关6连接。也可不经由开关6,直接连接。通常,驾驶员先用RFID钥匙、或密码、或生物特征进行开启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5,然后按开关6进行点火启动发动机,有利于安全。对于变速器锁、方向盘锁、摩托车把手锁、车轮锁、保存箱锁等,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5可以直接开启它们,开关6可以省去,如图3所示。这里的车辆锁7,指锁的执行组件。车辆锁的开启与关闭控制,由电子锁控制电路5和开关6执行。门锁的控制电路,可以与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做成一体化。这样,车辆锁7也可包含门锁。车辆的灯光、声音、显示、冷热、点烟器、外部输出插座等的电器装置通常与车辆的内部电源相连接,因此车辆锁7也包含电源锁。许多电器装置需要在电源锁开启状态下才能工作。
从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5,经由或不经由开关6,到车辆锁7,的电线等的连接信号,直流或单脉冲比较简单,但防盗性能差一些。为了增加防盗性能,可以做成具有一定频率的矩形波、锯齿波、正玄波等的脉冲信号。
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都需要用电。处于大电力状态时,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能够很好地工作。待机状态时,电源关闭是最省电的,这时可在车辆上安装一个待机复归电源开关,或将键盘的任一按钮,开关6等兼用做待机复归电源开关。电源接通时,键盘点灯,读写器的读取功率增强,RFID钥匙容易读取,键盘和识别器都很好工作。另外,为了又省电又有快速的复归,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的电源可通常处于小电力待机状态,当操作待机复归电源开关时,工作电力增强,它们马上进入好的工作状态。操作完毕一定时间后,又处于待机状态。
车辆驾驶完毕后,可操作安装在车辆上的停机和上锁开关,将车辆发动机停止,锁定防盗系统。停机和上锁开关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是一个,还可以与电子密码键盘的任一按钮兼用。
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的电源,一般可由车辆的内部电源进行供电。然而,车辆长时间没有使用时,内部电源可能自然放电耗尽电力。为了这时也能使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工作,可在车辆上安装太阳能发电组件、手动机械发电组件、温差发电组件,外部可更换的电池,和外接电源插座,由它们进行供电。
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的电源问题解决了,防盗性能差的机械锁就可以不要了,因而2车轮、3车轮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发动机点火锁,不采用机械钥匙可开启的锁。
RFID钥匙、密码和生物特征,车辆的主人可以配对、设定和注册,不需要车辆厂家的销售服务部门来做。买新车时,得到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这个RFID标签钥匙和密码,可用作配对和设定用的主人RFID钥匙和主人密码,也可用作开启防盗系统锁的RFID钥匙和密码。主人RFID钥匙和主人密码不常用,开启防盗系统锁的RFID钥匙和密码经常使用,为安全起见,它们最好分开。主人密码,因不太常用,为了防盗,密码位数长一点为好。RFID钥匙,有有电源和无电源的,有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通信的。主人RFID钥匙,以无电源的,近距离通信的RFID钥匙比较好。开锁用RFID钥匙,有电源、无电源的,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通信的都可。
从汽车厂家销售或服务部门那里得到的,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不知道经由了多少人,也许有不少人复制或记录了RFID标签钥匙和密码,因此它们不宜长期保留使用。最好立即把它们转化成普通的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即主人RFID钥匙加密码、主人密码加生物特征、主人生物特征加RFID钥匙、主人RFID钥匙加密码加生物特征。转化后的普通的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只有现在的主人才知道,汽车厂家不知道,保密性好。
车辆的主人,使用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使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处于主人用配对、设定或注册状态,进行配对主人RFID钥匙、或设定主人密码、或注册主人指纹等生物特征,或配置主人它们的组合。这里,配置是配对、设定、注册的总称。也可使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处于开锁用配对、设定或注册状态,进行配置开锁用RFID钥匙、开锁用密码、开锁用生物特征、或开锁用它们的组合。为了提高防盗性,一旦使用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进行配对设定注册主人RFID钥匙、或主人密码、或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之后,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就作废了。
车辆的主人,使用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使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处于主人用配对、设定或注册状态,进行配置新的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提高防盗性,只允许一个主人RFID标签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车辆转卖后,新的车主配置新的主人RFID标签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同时也废除了原车辆主人保留或复制的老的主人RFID标签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及它们的组合。
车辆的主人,使用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使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处于开锁用配对、设定或注册状态,进行配置开锁用RFID钥匙、开锁用密码、开锁用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也可作废部分或全部开锁用RFID钥匙、或密码、或生物特征。也可重新配对RFID钥匙。开锁用RFID钥匙可以配对多个,以方便数人持有。开锁用密码可以设定多个,以方便某个密码忘记了,还可以用另一个密码开锁。可以设定一个常用开锁用密码,常用开锁用密码可以是短数位,如4至6位数。还可以设定一个不常用开锁用密码,即紧急密码,如24位数。三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就可给出一个24位数,很简单。开锁用指纹也可以注册数个指纹。如果RFID钥匙、密码和生物特征的两个或三个在开锁时同时需要,则开锁的防盗性比单纯RFID钥匙、或单纯密码、或单纯生物特征高很多,但相应也有点麻烦。
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有可能丢失或不存在。这时,主人可以与汽车厂家服务部门联系,在确认主人的身份证件、车辆号码等之后,汽车厂家服务部门可以发行一个新的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主人收到后应尽快将其转化为主人RFID标签钥匙、或主人密码、或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
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仅仅允许一个。但对于厂家原配的,则需要特殊的处理。在主人的请求下每一次汽车厂家发出的,不同的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或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RFID读写器和电子密码键盘都要接受,同时也要防止别人容易试出正确的。例如,汽车厂家在主人的请求下,发出1百万次厂家原配的密码,这是6位数,都要接受,次数很多。若厂家原配的密码是32位数,则被别人试出的概率是32-6=26位数分之一,概率很小,因此还是安全的。对于普通的主人密码,电子密码键盘允许设定最多24位数的主人密码,也是非常安全的了。
RFID钥匙,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一个空的RFID钥匙,配对设定后,空的RFID钥匙变成了主人RFID钥匙、或开锁用RFID钥匙、或再加上密码、或再加上生物特征。RFID钥匙可以无限期的使用,也可以被废除,还可以设定有效次数或有效时间。废除或过期后的RFID钥匙,可以多次重复配置再利用,因此RFID钥匙的回收率极高。
车辆钥匙经常会借给客人,让客人开车。主人在对开锁用RFID钥匙、或电子密码,或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设定有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后,借给客人。客人用完后,经过了有效时间或次数,不能再用,主人也安心。对于主人用的开锁用RFID钥匙、或电子密码,或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设定无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比较方便。
Claims (10)
1.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在车辆上安装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生物特征识别器中的一种及以上,可视或隐形的位置,使用无电源的卡片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钥匙牌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其他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RFID智能携带电器、电子密码钥匙、RFID钥匙加电子密码、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或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开启车辆的防盗系统电子锁。
2.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在车辆上人可进入的舱室的外部,安装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生物特征识别器中的一种及以上,可视或隐形的位置,使用无电源的卡片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钥匙牌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无电源的其他形状的RFID标签钥匙、RFID智能携带电器、RFID钥匙加电子密码、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或RFID钥匙加生物特征加电子密码,开启车辆的门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近距离、中距离、长距离的所述RFID钥匙中的一种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处于开机或睡眠状态时,进行如下操作中的一种及以上:(1)操作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上的按钮,进行遥控开锁或闭锁;(2)携带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接近车辆,进行免提开锁或闭锁;(3)手持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在所述RFID读写器旁边,进行刷卡开锁或闭锁;(4)所述RFID智能携带电器的钥匙软件,使用密码进行防盗保护,具有无限或有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一种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所述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和生物特征识别器,是一体的组件或分离的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种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从所述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的防盗系统电子锁控制电路,经由或不经由开关,到车辆锁的连接信号,是直流信号,和脉冲信号中的一种及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任一种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所述车辆上,具有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的待机复归电源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一种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所述RFID读写器、电子密码键盘或生物特征识别器,其电源,由所述车辆的内部电源、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发电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从外部可更换的电池、和与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外接电源插座相连接的外部电源中的一种及以上进行供电。
9.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2车轮、3车轮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发动机点火锁,不是机械钥匙可开启的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任一种车辆用钥匙和锁,其特征是:主人自己进行下述RFID钥匙、电子密码、生物特征的配置操作中的一种及以上:(1)使用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厂家原配的密码、或厂家原配的无电源RFID标签钥匙加密码,配置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2)从厂家原配的到主人的配置完了时,厂家原配的作废;(3)使用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配置新的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4)从现在的主人的到新的主人的配置完了时,现在的主人的作废;(5)使用主人RFID钥匙、主人密码、主人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配置开锁用RFID钥匙、开锁用密码、开锁用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6)开锁用RFID钥匙、开锁用密码、开锁用生物特征、或它们的组合,具有无限或有限的有效期间或有效次数;(7)开锁用RFID钥匙、与车辆的RFID读写器之间,采用固定码或滚动码方式通讯;(8)多次重复配置使用配置好的、空的、废除的、或过期的RFID钥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0804.5A CN105984523A (zh) | 2015-02-06 | 2015-02-06 | 车辆用钥匙和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60804.5A CN105984523A (zh) | 2015-02-06 | 2015-02-06 | 车辆用钥匙和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4523A true CN105984523A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7037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60804.5A Pending CN105984523A (zh) | 2015-02-06 | 2015-02-06 | 车辆用钥匙和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84523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92029A (zh) * | 2017-03-11 | 2017-06-27 | 天津天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密码识别式脱机马蹄锁 |
CN112802234A (zh) * | 2020-12-30 | 2021-05-14 |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086060A (zh) * | 2021-03-16 | 2021-07-09 | 深圳万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滑板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US11461444B2 (en) | 2017-03-31 | 2022-10-04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38295A1 (en) * | 2005-04-26 | 2006-10-26 | Honda Motor Co., Ltd. | Theft deterr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
CN2856318Y (zh) * | 2005-08-22 | 2007-01-10 | 王学永 | 感应卡电子防盗摩托车锁 |
JP2007137136A (ja) * | 2005-11-15 | 2007-06-07 | Tokai Rika Co Ltd |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ユニット |
CN102191888A (zh) * | 2010-03-17 | 2011-09-21 | 方欣 | 钥匙电源的电子密码电控锁 |
CN103955978A (zh) * | 2014-05-08 | 2014-07-30 | 马要武 | 钥匙和锁 |
-
2015
- 2015-02-06 CN CN201510060804.5A patent/CN1059845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38295A1 (en) * | 2005-04-26 | 2006-10-26 | Honda Motor Co., Ltd. | Theft deterr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
CN2856318Y (zh) * | 2005-08-22 | 2007-01-10 | 王学永 | 感应卡电子防盗摩托车锁 |
JP2007137136A (ja) * | 2005-11-15 | 2007-06-07 | Tokai Rika Co Ltd |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ユニット |
CN102191888A (zh) * | 2010-03-17 | 2011-09-21 | 方欣 | 钥匙电源的电子密码电控锁 |
CN103955978A (zh) * | 2014-05-08 | 2014-07-30 | 马要武 | 钥匙和锁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92029A (zh) * | 2017-03-11 | 2017-06-27 | 天津天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密码识别式脱机马蹄锁 |
CN106892029B (zh) * | 2017-03-11 | 2022-05-20 | 天津天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密码识别式脱机马蹄锁 |
US11461444B2 (en) | 2017-03-31 | 2022-10-04 |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
CN112802234A (zh) * | 2020-12-30 | 2021-05-14 |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动自行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086060A (zh) * | 2021-03-16 | 2021-07-09 | 深圳万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滑板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346865A1 (en) | Keys and locks | |
WO2015154699A1 (zh) | 车辆钥匙装置 | |
CN106907069B (zh) | 无钥匙车辆系统 | |
US20200356652A1 (en) | Vehicle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in-vehicle device | |
CN105303653A (zh) | 手机套车辆密钥卡 | |
JP4317861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走行モード設定装置 | |
CN105630171B (zh) | 一种智能腕带及基于所述智能腕带的车辆控制方法 | |
US20140242971A1 (en) | Access and customization of a motor vehicle by telephone | |
CN203905638U (zh) | 一种汽车钥匙及汽车 | |
CN105984523A (zh) | 车辆用钥匙和锁 | |
CN202870501U (zh) | 一种基于nfc的汽车发动机起动控制系统 | |
JP2014193062A (ja) | ケーブルロック装置 | |
JP2015074361A (ja) | 車両用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 |
JP2010216135A (ja) | 電子キー | |
CN109562738A (zh) | 利用集成的nfc-控制器解锁机动车的控制设备和方法 | |
CN109695383A (zh) | 钥匙单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具有存储在其中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205285290U (zh) | 一种智能腕带 | |
CN103955978A (zh) | 钥匙和锁 | |
CN204238663U (zh) | 一种汽车钥匙 | |
CN101327778B (zh) | 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和防盗方法 | |
CN201682537U (zh) | 一种有汽车钥匙功能的手机 | |
CN203502747U (zh) | 汽车钥匙腕表 | |
JP2009292256A (ja) |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 |
US10493954B2 (en) | Arrangement for unlocking a vehicle, method and a vehicle | |
US8704402B2 (en) | Antitheft apparatus for equipment with prime mov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