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996B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996B
CN105980996B CN201580002818.XA CN201580002818A CN105980996B CN 105980996 B CN105980996 B CN 105980996B CN 201580002818 A CN201580002818 A CN 201580002818A CN 105980996 B CN105980996 B CN 105980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ective region
area
region
control unit
def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2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996A (zh
Inventor
铃木将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80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35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 H04N1/3244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picture signal storage, e.g. at transmitter with a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the image input and out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memory management context, e.g. virtual memory or cach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3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mbedded in a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e.g. printer, facsimile, scann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16Protection against loss of memory cont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66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mass storage, e.g. in document fi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缩短启动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1)。为此,图像形成装置(1)是具备在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之间共享的辅助存储部(21)的非对称式多重处理结构。使用区域(300)是由主控制部(10)访问的区域。使用区域(301)是由副控制部(11)访问的区域。使用区域确定部(100)利用使用区域确定表(210)确定使用区域(300),使用区域确定部(101)利用使用区域确定表(210)确定使用区域(301)。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制成只对使用区域(300)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而将这以外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不良区域表(200)。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同样地制成只对使用区域(301)进行检索,而将这以外的区域设定为不良区域而得到的不良区域表(201)。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特别地,涉及具备辅助存储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能够打印文件或图像的复合机(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MFP,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存在具备NAND型闪存那样的辅助存储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NAND型闪存那样的辅助存储部有时对重写存在次数限制,或有时存储用区域的一部分会发生物理性损坏等。因此,需要对不良区域进行检测。
参照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程序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了启动以及执行程序的NAND型闪存;进行基于执行程序的控制的CPU;执行基于与CPU的动作无关地预先存储的程序的引导程序的第一部;在引导程序被执行后执行的CPU中具备的程序执行用存储器;以及在引导程序执行时,避免利用闪存的不良块地向执行用存储器传送程序的第二单元。
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即使在作为CPU驱动用而使用了NAND型闪存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由不良块带来的CPU启动的不理想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13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CPU等控制部具备多处理器或多核等多个控制部,成为分别执行各自的程序等的非对称式多重处理(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的结构(以下,称为“AMP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制成与各控制部对应的不良区域表。
在该情况下,各控制部需要在启动时分别读出辅助存储部的全部的不良区域的信息来制成不良区域表,导致启动时间延迟。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以解决上述问题点为课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备对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部、和在多个所述控制部之间共享的存储部的非对称式多重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使用区域确定部和不良区域表制成部。使用区域确定部确定存储有由作为所述控制部的任意一个的本控制部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所述存储部的使用区域。不良区域表制成部制成所述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该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是只对由所述使用区域确定部确定的所述存储部的所述使用区域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所述存储部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是由具备对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部、和在多个所述控制部之间共享的存储部的非对称式多重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方法。首先,确定存储有由作为所述控制部的任意一个的本控制部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所述存储部的使用区域。然后,制成所述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该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是只对所确定的所述存储部的所述使用区域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所述存储部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各控制部确定本控制部所访问的辅助存储部的使用区域,制成仅对该使用区域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而得到的不良区域表,来缩短启动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控制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辅助存储部以及不良区域表的概念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
首先,利用图1,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中,利用相同或不同的总线等,将主控制部10(控制部)、副控制部11(控制部)、原稿读取部12、原稿给送部13、输送部(给纸辊42b、输送辊44、排出辊45)、图像处理部15、网络发送接收部18、操作面板部16、图像形成部17、主存储部20(存储部)、和辅助存储部21(存储部)等连接。由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对各部的整体或一部分进行动作控制。
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是GPP(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通用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Processor,面向特定用途的处理器)等信息处理部。
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通过将在辅助存储部21的ROM或HDD中存储的控制程序读出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并执行该控制程序,来作为后述的功能块的各部而进行动作。另外,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根据从未图示的外部的终端或操作面板部16输入的规定的指示信息,进行装置整体的控制。
此外,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也可以不是物理上一个的CPU等,而是在与多核或多线程对应的CPU中能够独立地执行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的内核的处理单位即“运算单元”的一个等。
原稿读取部12是读取(扫描)已设置的原稿的单元。
原稿给送部13是对由原稿读取部12读取的原稿进行输送的单元。
此外,对于原稿读取部12以及原稿给送部13的动作,进行后述。
图像处理部15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或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等控制运算部。图像处理部15是对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的单元,例如,进行放大缩小、浓度调整、灰度调整、图像改善等各种图像处理。
图像形成部17是根据用户的输出指示进行从数据到记录纸的图像形成的单元,该数据是在主存储部20以及辅助存储部21中存储的、由原稿读取部12读取的、或从外部终端获得的数据。
输送部从给纸盒42a(图2)输送记录纸,并在图像形成部17中进行图像形成后,将记录纸输送到堆纸托盘50。
此外,对于输送部以及图像形成部17的动作,也进行后述。
操作面板部16包括:LCD等显示部;和数字小键盘、开始键、取消键、复印或FAX发送或扫描等动作模式的切换的按钮、用于进行与所选择的文件的打印或发送或保存或记录等有关的作业的执行涉及的指示的按钮或触摸面板等输入部。
操作面板部16获得由用户进行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作业的指示。另外,也能够根据从操作面板部16获得的用户的指示,输入、改变各用户的信息。
网络发送接收部18是包括用于与LAN、无线LAN、WAN、手机网络等外部网络连接的LAN网卡或无线收发器等的网络连接单元。
网络发送接收部18通过数据通信用线路对数据进行发送接收,通过语音电话线路对语音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主存储部20是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MRAM那样的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部。主存储部20存储从辅助存储部21读出的程序或数据。
辅助存储部21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SSD(SolidState Drive,固态硬盘)或板载的半导体存储器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部。辅助存储部21存储了各种程序或数据。
其中,辅助存储部21的半导体存储器包括:EEPROM、NAND型或NOR型闪存、MRAM、Re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外,在辅助存储部21的ROM或HDD中存储了包括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控制的固件的控制程序。另外,辅助存储部21中也可以包括每个用户的保存文件夹的区域。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也可以如内置GPU的CPU等或芯片集成模块封装那样,一体地形成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以及图像处理部15。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具备进行传真的发送接收的FAX发送接收部。
〔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原稿读取部12设置在主体部14的上部,原稿给送部13设置在原稿读取部12的上部。堆纸托盘50设置在形成于主体部14的记录纸的排出口41侧,另外,操作面板部16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侧。
原稿读取部12包括扫描仪12a、稿台玻璃12b、和原稿读取狭缝12c。扫描仪12a由曝光灯、以及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性金属氧化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构成,构成为能够向基于原稿给送部13的原稿的输送方向移动。
稿台玻璃12b是由玻璃等透明部件构成的原稿台。原稿读取狭缝12c具有在与基于原稿给送部13的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狭缝。
在读取载置于稿台玻璃12b的原稿的情况下,扫描仪12a向与稿台玻璃12b相对的位置移动,一边扫描载置于稿台玻璃12b的原稿,一边读取原稿而获得图像数据,并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向主体部14输出。
另外,在读取由原稿给送部13输送的原稿的情况下,扫描仪12a向与原稿读取狭缝12c相对的位置移动,通过原稿读取狭缝12c,与原稿给送部13的原稿的输送动作同步地读取原稿而获得图像数据,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向主体部14输出。
原稿给送部13具备原稿载置部13a、原稿排出部13b、和原稿输送机构13c。载置于原稿载置部13a的原稿由原稿输送机构13c一张一张地按顺序陆续送出,被输送到与原稿读取狭缝12c相对的位置,之后,被排出到原稿排出部13b。
此外,原稿给送部13构成为仰角可调式,通过将原稿给送部13向上方抬起,能够使稿台玻璃12b的上表面开放。
主体部14具备图像形成部17,并且具备给纸部42、纸张输送通道43、输送辊44、和排出辊45。给纸部42具备多个分别容纳尺寸或朝向不同的记录纸的给纸盒42a、和从给纸盒42a将记录纸一张一张地向纸张输送通道43陆续送出的给纸辊42b。给纸辊42b、输送辊44、以及排出辊45作为输送部而发挥功能。记录纸由该输送部输送。
由给纸辊42b陆续送出到纸张输送通道43的记录纸由输送辊44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7。而且,由图像形成部17实施了记录的记录纸由排出辊45向堆纸托盘50排出。
图像形成部17具备感光体鼓17a、曝光部17b、显影部17c、转印部17d和定影部17e。曝光部17b是具备激光装置或反光镜或透镜或LED阵列等的光学单元,基于图像数据输出光等使感光体鼓17a曝光,在感光体鼓17a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17c是使用调色剂使在感光体鼓17a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使基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像形成在感光体鼓17a上。转印部17d将由显影部17c在感光体鼓17a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定影部17e对由转印部17d转印有调色剂像后的记录纸进行加热,而使调色剂像在记录纸上定影。
〔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结构〕
利用图3,对启动时的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主存储部20、以及辅助存储部2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以AMP结构执行,在主存储部20设定了各自的存储器空间。由此,由主控制部10执行的控制程序、和由副控制部11执行的控制程序通常不对位于彼此的存储器空间的地址的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访问)。但是,如后述那样,对于不良区域表200、201,也可能相互访问。另外,对于辅助存储部21,利用分区或块等区域被划分,对此,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通常彼此也不访问相同的区域。
主控制部10具备使用区域确定部100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
副控制部11具备使用区域确定部101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
在主存储部20中,制成并存储了不良区域表200、201。
辅助存储部21中设定有使用区域300、和使用区域301,存储了使用区域确定表210。
使用区域确定部100、101确定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0、301。
使用区域确定部100利用使用区域确定表210,确定存储有由主控制部10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使用区域300。
使用区域确定部101利用使用区域确定表210,确定存储有由副控制部11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使用区域301。
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111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
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制成不良区域表200,该不良区域表200是只对使用区域300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另外,当在本控制部为主控制部10的情况下存在作为其他控制部的副控制部11用的不良区域表201,并且,在不良区域表201中已对是否为不良区域进行了检索的区域与由使用区域确定部100确定的主控制部10用的使用区域300内的区域是共同的情况下,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读入副控制部11用的不良区域表201的已检索的该区域的数据,并设定在主控制部10用的不良区域表200中。
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制成不良区域表201,该不良区域表201是只对使用区域301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另外,当在本控制部为副控制部11的情况下存在作为其他控制部的主控制部10用的不良区域表200,并且,在该不良区域表200中已对是否为不良区域进行了检索的区域与由使用区域确定部101确定的副控制部11用的使用区域301内的区域是共同的情况下,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读入主控制部10用的不良区域表200的已检索的该区域的数据,并设定在副控制部11用的不良区域表201中。
另外,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也可以将控制程序等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而使副控制部11启动。同样地,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也可以使主控制部10启动。
不良区域表200、201是用于管理辅助存储部21的不良区域的表等数据。在辅助存储部21为NAND型闪存的情况下,不良区域表200、201也可以是管理坏块(Bad Block)的坏块表(Bad Block Table)。
不良区域表200中,只对与主控制部10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对应的使用区域300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区域设定为不良区域。
不良区域表201中,只对与副控制部11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对应的使用区域301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区域设定为不良区域。
此外,也可以用共同的格式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另外,对于不良区域表200、201的详细的结构,进行后述。
使用区域确定表210是设定有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分别使用的辅助存储部21的分区或块等区域的信息的数据。作为该区域的信息,也可以是分区表或块表等设定有辅助存储部21的地址等的信息。另外,该地址既可以是物理地址,也可以是逻辑地址。
使用区域300是存储了由主控制部10访问的程序以及数据的、辅助存储部21上的分区或块等区域。
使用区域301是存储了由副控制部11访问的程序以及数据的、辅助存储部21上的分区或块等区域。
此外,在使用区域300与使用区域301中也可以包括辅助存储部21的相同的区域。
此外,在辅助存储部21中还存储了图像形成装置1用的固件等控制程序和数据。该固件包括在刚刚启动后被读出来进行硬件的初始化的IPL(Initial ProgramLoader,初始程序装入程序)等系统引导程序(Boot Loader)、和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等。OS执行用于载入应用软件(未图示)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等,管理硬件以及软件资源。
在启动时,将系统引导程序和OS从辅助存储部21展开并存储到主存储部20。主控制部10执行系统引导程序和OS,从而作为使用区域确定部100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而发挥功能。另外,副控制部11执行系统引导程序和OS,从而作为使用区域确定部101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而发挥功能。这时,由于图像形成装置1是AMP结构,所以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分别地执行OS的内核。
另外,辅助存储部21也可以是分为后述的系统引导程序以及OS用、和其他程序或数据用,而准备不同的辅助存储部那样的结构。
另外,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也可以内置有RAM或ROM或闪存等。在该情况下,主控制部10也可以在ROM内存储使用区域确定部100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另外,副控制部11也可以在ROM内存储使用区域确定部101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
另外,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成为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硬件资源。
接着,利用图4,对不良区域表200、201的细节进行说明。
图4是辅助存储部21例如是64MByte的小块型的NAND型闪存的情况下的不良区域表200、201的例。
NAND型闪存以称为块(Block)的单位进行写入或读取。该块被进一步细分为称为页的单位。
对于NAND型闪存,存在重写次数的限制。若超过重写次数的限制,则NAND型闪存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写入的可能性变大。若对包含这样地未在规定时间完成写入的状态下的页的块即“坏块”进行了写入或擦除等,则产生错误。因此,需要将坏块指定为不良区域,从辅助存储部21的存储器的管理对象中排除。
将坏块的信息存储在按每个块而存在的冗余区域400中。将该冗余区域400的全部的块读出到主存储部20上而得到的数据被表格化,成为不良区域表200、201。
〔由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
接着,参照图5以及图6,对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中,在执行启动处理时,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分别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这时,由于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各自进行访问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被限制,因此只对本控制部所访问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检索不良区域,来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在此基础上,对于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各自不访问的区域,不对辅助存储部21进行检索,一律设定为不良区域,而设定为不能访问,也防止由控制程序的出错等不理想情况引起的存储内容的毁坏。
本实施方式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中,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将在辅助存储部21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并与各部协同动作,使用硬件资源执行控制程序。
以下,参照图5的流程图,按每个步骤对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的细节进行说明。
(步骤S101)
首先,主控制部10作为使用区域确定部100,进行使用区域确定处理。
主控制部10将在辅助存储部21中存储的系统引导程序等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并开始执行。
之后,主控制部10从使用区域确定表210中读出主控制部10使用的辅助存储部21上的地址等,确定使用区域300。
根据图6的例,主控制部10将“区域A”和“区域C”确定为使用区域300。
(步骤S102)
接着,主控制部10作为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进行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
主控制部10检索在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0中设定的各块的冗余区域400(图4),通过读出到主存储部20来制成不良区域表200。对于在冗余区域400中即使坏块的信息只包含一个的块,主控制部10在不良区域表200中将其设定为是不良区域,使得不能以块单位对其进行使用。另外,对于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0以外的区域,主控制部10在不良区域表200中将其设定为不良区域。
根据图6的例,在不良区域表200中,主控制部10对“区域A”、“区域C”检索不良区域,并在不良区域表200中进行设定。在图6的例中,“○”表示不是不良区域的情况,“×”表示是不良区域的情况。对于该不良区域,OS或应用软件不会访问。另外,对于“区域B”,主控制部10将全部的区域设定为“×”即不良区域。
(步骤S103)
接着,主控制部10作为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进行副控制部启动处理。
主控制部10将副控制部11执行的系统引导程序等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并通过使副控制部11从HALT等停止状态进行复位等,来使其开始启动(时刻T101)。
(步骤S201)
在此,副控制部11作为使用区域确定部101,进行使用区域确定处理。
副控制部11开始执行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的系统引导程序等。
之后,副控制部11从使用区域确定表210中读出副控制部11使用的辅助存储部21上的地址等,确定使用区域301。
根据图6的例,副控制部11将“区域B”、“区域C”确定为使用区域301。
(步骤S202)
接着,副控制部11作为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判定在辅助存储部21中是否存在已检索不良区域的区域。副控制部11从使用区域确定表210中,检索是否存在主控制部10用的使用区域300的地址等与副控制部11用的使用区域301的地址等是共同的区域。在存在该共同的区域的情况下,副控制部11设为已检索了不良区域,而判定为“是”。在没有该共同的区域的情况下,副控制部11设为没有已检索的不良区域,而判定为“否”。
在图6的例中,由于在使用区域300和使用区域301中“区域C”是共同的区域,因此副控制部11判定为“是”。
在“是”的情况下,副控制部11进入步骤S203进行处理。
在“否”的情况下,副控制部11进入步骤S204进行处理。
(步骤S203)
在存在已检索了不良区域的区域的情况下,副控制部11作为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进行使用区域复制处理。
副控制部11从不良区域表200中,读出已检索了不良区域的、上述的共同的区域的数据,并设定在不良区域表201中。
在图6的例中,副控制部11将不良区域表200的“区域C”的数据复制到不良区域表201中进行设定。
(步骤S204)
在此,副控制部11作为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进行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
副控制部11将设定于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1的、除了通过上述的使用区域复制处理复制而设定的以外的各块的冗余区域400读出到主存储部20,制成不良区域表201。另外,副控制部11对于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1以外的区域,在不良区域表201中设定为不良区域。
根据图6的例,副控制部11在不良区域表201中,对于“区域B”检索不良区域,并在不良区域表200中进行设定。另外,主控制部10对于“区域A”,将全部区域设定为不良区域。
根据以上,结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
之后,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启动包括OS的剩余的控制程序。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将辅助存储部21中的其他的应用程序等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中需要的程序或数据在主存储部20中展开并执行。由此,完成启动。
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以往,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是AMP结构时,各控制部需要制成不良区域表,启动时间延迟了。也就是,在使用以往的技术的情况下,在制成不良区域表时,需要由各控制部读出辅助存储部的坏块的信息,花费时间。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具备对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控制的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和在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之间共享的辅助存储部21的AMP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区域确定部100,其确定存储有由主控制部10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0;使用区域确定部101,其确定存储有由副控制部11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1;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0,其制成主控制部10用的不良区域表200,该主控制部10用的不良区域表200是只对由使用区域确定部100确定的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0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以及,不良区域表制成部111,其制成副控制部11用的不良区域表201,该副控制部11用的不良区域表201是只对由使用区域确定部101确定的辅助存储部21的使用区域301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通过这样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启动时,能够削减为了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而对辅助存储部21进行读取的时间,从而使启动高速化。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控制部10或副控制部11中,对于本控制部不访问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不读取冗余区域400的信息,因此能够削减启动时的无用的处理。因此,能够使启动高速化。
另外,主控制部10或副控制部11中,对于本控制部不访问的辅助存储部21的区域,通过在不良区域表200、201中将其设定为不良区域,从而避免了由于控制程序的不理想情况等,毁坏了其他控制部访问的区域的数据的情况,提高了图像形成装置1的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特征在于,当在本控制部为主控制部10的情况下存在作为其他控制部的副控制部11用的不良区域表201,或,在本控制部为副控制部11的情况下存在作为其他控制部的主控制部10用的不良区域表200,并且,该不良区域表200或不良区域表201中已对是否为不良区域进行了检索的区域与由使用区域确定部100或使用区域确定部101确定的本控制部用的使用区域是共同的情况下,不良区域表制成部读入其他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200或不良区域表201的已检索的区域的数据,并设定在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201或不良区域表200中。
通过这样构成,对于在使用区域300、301中是共同的区域,不需要对与主存储部20相比读取速度相对较慢的辅助存储部21的冗余区域400进行读取,能够使启动高速化。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特征在于,辅助存储部21是闪存,不良区域表200、201是对闪存的每个块的各页的冗余区域400进行读取而得到的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少自NAND型闪存的无用的读取处理,能够使启动高速化。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将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设定为,不对辅助存储部21的全部的块设定使用区域300、301来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而仅对需要的区域制成不良区域表。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启动高速化。
另外,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也可以,在制成不良区域表200、201后,将规定区域作为不良区域指定为禁止写入。由此,能够防止在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执行OS或应用软件过程中,被病毒等篡改重要的区域的情况。也就是,辅助存储部21的存储有病毒等的区域不会被该病毒等伪装为坏块,能够对其进行擦除。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良区域表制成处理中,虽然示例了,仅由副控制部11对使用区域300检索了不良区域表200的已检索了的区域是否为共同的,但是不限于此。也就是,也可以由主控制部10对不良区域表201检索已检索了的区域是否为共同的。
通过这样构成,无论是在主控制部10先启动的情况下,还是在副控制部11先启动的情况下,都能够减少从辅助存储部21进行的读取,能够使启动高速化。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例了,记载为存在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除了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以外,还具备引导专用的引导控制部,该引导控制部制成不良区域表201等。也就是,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两个以上的控制部,各控制部按顺序启动。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由各控制部进行的不良区域表的制成优化,能够使启动高速化。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图3中示例了,使用区域确定表210存在于使用区域300中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使用区域确定表210设定于使用区域301中。另外,也可以将使用区域确定表210存储在与使用区域300以及使用区域301不同的分区或ROM等中。另外,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也可以使用各自的使用区域确定表210。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是主控制部10和副控制部11中使用不同的辅助存储部21的闪存等那样的结构,也能够应对。
另外,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也可以对不良区域表200、201使用各自的格式等。
例如,也可以基于由主控制部10制成的不良区域表200,在副控制部11中设定指针数组那样的形式等的不良区域表。也就是,主控制部10也可以准备能够连续地参照坏块以外的块那样的不良区域表。
由此,主控制部10以及副控制部11能够在OS或应用软件执行时,准备连续的区域的不良区域表,即使在辅助存储部21中点缀着坏块,也不会使访问速度变慢。
另外,辅助存储部21不限于NAND型闪存,也能够制成ReRAM等的存在重写次数限制的记录介质的不良区域表200、20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另外,在辅助存储部21是HDD的情况下,也能够制成使用不良扇区的信息等的不良区域表200、201。
另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信息处理装置。也就是,也可以是使用利用USB等另外连接了网络扫描仪、扫描仪的服务器等的结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动作是例,不用说,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执行。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是具备对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部、和在所述多个控制部之间共享的存储部的非对称式多重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使用区域确定部,其确定存储有由作为所述多个控制部的任意一个的本控制部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所述存储部的使用区域;以及
不良区域表制成部,其制成所述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该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是只对由所述使用区域确定部确定的所述存储部的所述使用区域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所述存储部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与所述本控制部不同的其他的控制部即其他控制部用的其他不良区域表,且在所述其他不良区域表中已对是否为不良区域进行了检索的区域与由所述使用区域确定部确定的所述本控制部用的所述使用区域是共同的情况下,所述不良区域表制成部读入所述其他不良区域表的已检索的区域的数据,并设定在所述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是闪存,
所述不良区域表是对闪存的每个块的各页的冗余区域进行读取而得到的表。
4.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是由具备对整体或一部分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部、和在所述多个控制部之间共享的存储部的非对称式多重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确定存储有由作为所述多个控制部的任意一个的本控制部访问的程序和数据的所述存储部的使用区域,
制成所述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该本控制部用的不良区域表是只对所确定的所述存储部的所述使用区域设定检索是否为不良区域的检索结果,将这以外的所述存储部的区域设定为是不良区域而得到的。
CN201580002818.XA 2014-01-29 2015-01-22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0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4163 2014-01-29
JP2014-014163 2014-01-29
PCT/JP2015/051591 WO2015115281A1 (ja) 2014-01-29 2015-01-22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996A CN105980996A (zh) 2016-09-28
CN105980996B true CN105980996B (zh) 2017-12-15

Family

ID=5375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81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0996B (zh) 2014-01-29 2015-01-22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54128B2 (zh)
EP (1) EP3101550B1 (zh)
JP (1) JP5989924B2 (zh)
CN (1) CN105980996B (zh)
WO (1) WO20151152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506A (en) 1994-12-14 1997-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izing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JP4061753B2 (ja) * 1998-02-18 2008-03-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ならびに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071303A (ja) 2003-08-28 2005-03-17 Toshiba Corp プログラム起動装置
US7633800B2 (en) * 2007-08-08 2009-12-15 Atmel Corporation Redundancy scheme in memory
US7945815B2 (en) 2007-08-14 2011-05-17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mory error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WO2009098776A1 (ja) * 2008-02-08 2009-08-13 Fujitsu Limited 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及びコントローラ
US8259520B2 (en) * 2009-03-13 2012-09-04 Unity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lumnar replacement of defective memory cells
US8020031B1 (en) * 2010-04-28 2011-09-13 Lsi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stomizing a SCSI error response received from a SCSI target in a storage network environment
JP5601053B2 (ja) * 2010-07-02 2014-10-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制御方法
KR101756228B1 (ko) * 2011-07-19 2017-07-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메모리 장치
JP5952036B2 (ja) * 2012-03-13 2016-07-13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半導体メモリのリユース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メモリ
CN103279424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Nand Flash的坏列管理装置和方法
JP6033183B2 (ja) * 2013-07-31 2016-1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起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15281A1 (ja) 2017-03-23
US9854128B2 (en) 2017-12-26
WO2015115281A1 (ja) 2015-08-06
CN105980996A (zh) 2016-09-28
JP5989924B2 (ja) 2016-09-07
US20170214822A1 (en) 2017-07-27
EP3101550A4 (en) 2017-11-15
EP3101550A1 (en) 2016-12-07
EP3101550B1 (en) 2019-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3674B2 (en) Data migration system and data migration method
EP32936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7173386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427179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作业设定方法
CN1059809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140193184A1 (en) Decolor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colorizing device
US89341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rasing print data in descending or ascending order of file size dependent upon free memory space available
JP60331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起動方法
JP5441984B2 (ja)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JP52472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2257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起動制御方法
US11327769B2 (en) Control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art-up method thereof
US20130160112A1 (en)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storage apparatus
JP688848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538372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5320497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92153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115226B2 (ja)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判定方法
JP20061679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44022A (ja) 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起動方法
JP20070449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US20140139864A1 (en) File management apparatus, 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file management system
JP201610316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のアップデート方法
US2016016508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creen display method
JP20210220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