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142B - 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142B
CN105980142B CN201580007428.1A CN201580007428A CN105980142B CN 105980142 B CN105980142 B CN 105980142B CN 201580007428 A CN201580007428 A CN 201580007428A CN 105980142 B CN105980142 B CN 105980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k
mentioned
moulder
hya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74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142A (zh
Inventor
八角邦夫
原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07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66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07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60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07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6136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2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individual droplets, e.g. from jett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24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 B29C64/129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layers of liquid which are selectively solidifi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source therefor, e.g. by global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a mas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40Structures for supporting 3D objects during manufacture and intended to be sacrificed after completion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05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B29K2105/0032Pigments, colouring agents or opacifiy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58Liquid or visquo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6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inserts
    • B29K2105/16Fi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505/00Use of 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as fi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实现了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作为解决手段,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造型物(50)利用层叠方式制造,从造型物(50)的外层侧朝向内侧按顺序形成有着色层(3)、第1透明层(2)以及光反射层(1)。

Description

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造型三维的立体物的方法,除了专利文献1中那样的片材层叠法之外,还公知有熔融物堆积法(FDM:Fused Deposition Molding)、喷墨法、喷墨粘结法、光造型法(SL:Stereo Lithography)、粉末烧结法(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等。
其中,作为喷墨法,也大多采用利用3D打印机喷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而层叠图案的方法。该方法在利用三维CAD将最终产品的外观内观的设计·机构等数据化之后,利用计算机将该数据切片,制作使薄板叠合这样的多层型的图案数据,根据图案数据利用喷墨头喷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将其层叠,从而制造立体物。
此外,也公知有对利用这样的方法造型的立体物施加装饰(花纹、颜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71530号公报(2003年3月11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利用以往周知的喷墨法进行的立体造型,本案发明人发现在利用喷墨法喷出造型用的墨和装饰用的墨(例如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等着色墨)的情况下,存在在造型用的墨和装饰用的墨之间的界面上墨相互混合而无法实现期望的装饰(利用减色混合法形成的文字、图像等的彩色打印)的情况。
这样的混合特别是在垂直于层叠的各层的面方向的方向上展开的造型面上形成的装饰部较为显著。其原因在于,由于喷墨头和造型物沿着层叠的层的面方向相对移动,因此,从喷墨头喷出来的墨的面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下降,结果,造型用的墨和装饰用的墨混合。
因此,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实现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造型物的特征在于,该造型物设有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装饰层、以及由透明墨形成的第1透明层,从外层侧朝向内侧按照上述装饰层、上述第1透明层、上述光反射层的顺序形成。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在装饰层和光反射层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因此,不会与形成光反射层的具有光反射性的墨混合。例如在装饰层是由含有着色剂的墨形成的着色层的情况下,若与形成光反射层的具有光反射性的墨混合,则装饰层的墨的颜色消失而无法实现期望的色调。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假使形成装饰层的墨与构成第1透明层的透明墨混合,装饰层的墨的颜色也不会消失,因此,不会对造型物所呈现的装饰产生影响。因而,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技术方案,上述光反射层由含有白色颜料的墨形成。
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利用由含有白色颜料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良好地反射从造型物的外层侧经由装饰层进入的光,结果能够利用减色混合法进行着色。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装饰层的上述外层侧形成有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
采用上述的结构,不仅能够利用第2透明层保护装饰层而防止由摩擦引起的脱色、由紫外线引起的退色,也能够有助于形成致密且精度较高的造型物。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技术方案,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上述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
在仅利用装饰墨形成装饰层时,装饰浓度较浓的部分的墨量多,装饰浓度较淡的部分的墨量少,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根据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存在装饰层内产生凹凸、间隙的情况。该凹凸、间隙会引起光学的漫反射、折射,有可能导致损害装饰的外观、或者在造型物的制造过程中无法将造型物造型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由于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了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凹凸、间隙。因而,能够实现期望的装饰,而且能够提供一种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技术方案,上述造型物是层叠多个层而形成的,该多个层中的两个以上的层从各该层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技术方案,在上述装饰层的上述外层侧形成有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上述两个以上的层的各层在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之间具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技术方案,该造型物具有在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之间具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上述层彼此层叠的区域,在上述区域中,针对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不重叠的部分,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或者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装饰层和透明层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光反射层重叠在装饰层的上下的可能性(重叠的比例)。只要装饰层和透明层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假使形成装饰层的墨与透明墨混合,也能够实现期望的装饰。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该造型物具有装饰层、第1透明层、以及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从外层侧朝向内侧按照上述装饰层、上述第1透明层、上述光反射层的顺序形成,其特征在于,形成的方式是层叠方式,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层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层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在装饰层和光反射层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形成装饰层的墨即使与构成第1透明层的透明墨混合,也不会与形成光反射层的具有光反射性的墨混合。例如在装饰层是由含有着色剂的墨形成的着色层的情况下,若与形成光反射层的具有光反射性的墨混合,则装饰层的墨的颜色消失而无法实现期望的色调。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假使形成装饰层的墨与构成第1透明层的透明墨混合,装饰层的墨的颜色也不会消失,因此,不会对造型物所呈现的装饰产生影响。因而,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为了在上述装饰层的外层侧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在形成上述层的工序中,在层叠的各上述层中,在比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靠上述端部侧的位置形成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
采用上述的结构,不仅能够利用第2透明层保护装饰层而防止由摩擦引起的脱色、由紫外线引起的退色,还能够有助于形成致密且精度较高的造型物。
具体地讲,例如在层叠的各层中,若在形成装饰层的一部分之前形成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则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作为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装饰层的一部分不适当地扩展。
此外,关于层叠的上下两层,在形成上层的装饰层时,其形成容许区域因在下层存在第2透明层而扩展。即,通过形成容许区域扩展,在形成上层的装饰层时,不必担心形成该装饰层的墨自下层的端部溢出而落下,能够制造期望的造型物。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在形成上述层的工序中包括: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以及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在进行了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和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之后,进行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在该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之间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
采用上述的结构,与上述的方式相同,若在形成装饰层的一部分之前形成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则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作为形成装饰层的一部分时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装饰层的一部分不适当地扩展。因而,能够有助于制造期望的造型物。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针对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不重叠的部分,使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或者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层叠方向上也成为装饰层被透明层夹着的形态,在上下层中装饰层的一部分相互不重叠。由此,能够制造在从某一个方向观看造型物的情况、从比其倾斜的斜向观看的情况下色调不发生不适当的变化的造型物。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而形成该装饰层的一部分。
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利用填补墨填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从而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不会产生不适当的凹凸、间隙。即,在仅利用装饰墨形成装饰层时,装饰浓度较浓的部分的墨量多,装饰浓度较淡的部分的墨量少,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根据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存在装饰层内产生凹凸、间隙的情况。该凹凸、间隙会引起光学的漫反射、折射,有可能导致损害装饰的外观、或者在造型物的制造过程中无法将造型物造型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由于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了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凹凸、间隙。因而,能够实现期望的装饰,而且能够提供一种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呈现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形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切断线A-A’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制造图1所示的造型物的喷墨头的喷嘴孔侧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造型物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造型物的制造过程的中途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造型物的优点的该造型物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比较结构的造型物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制造图9所示的造型物的喷墨头的喷嘴孔侧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造型物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2是表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喷墨头的另一个形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喷墨头的另一个形态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喷墨头的另一个形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造型物是通过层叠多个层(层叠方式)而立体造型的结构物。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作为造型物的制造方法采用喷墨法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应用于利用层叠方式造型并且装饰(以彩色记录文字、图像等)造型物的表面的所有类型的制造方法。
〔1〕造型物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外观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具有侧面弯曲而鼓起的大致圆筒形状。另外,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形状和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造型物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形状,例如除了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六面体之外,还能够应用于球形、中空结构、环形结构、马蹄形等所有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结构之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于这一点:从造型物50的外层侧(外周侧)朝向内侧(中心部侧)按顺序形成有第2透明层、由含有着色剂的墨(装饰墨)形成的着色层(装饰层)、由透明墨形成的第1透明层、以及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图1是在造型物50的弯曲侧面看到位于造型物50的最外层侧的、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4的状态。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切断线A-A’的向视剖视图。图2所示的造型物50的截面是在图1所示的XYZ坐标系中、在造型物50的中央位置呈现沿着XZ平面的截面。
在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通过在Z方向上层叠21张层50a而立体造型的造型物50。另外,层数并不限定于21。
〔2〕层叠的各层的结构
图5表示处于中段附近的1个层50a的XY平面。各层50a从其外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有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着色层的一部分53、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以及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也可以说是从作为造型物主体的光反射层1朝向外层侧(外周侧)按顺序涂覆有第1透明层2、着色层3以及第2透明层4。此外,层50a这一层的Z方向(图中的纵向)上的厚度主要是以适合着色层3的利用减色混合形成多个颜色的值在5μm~50μm的范围,例如利用喷墨法将紫外线固化型墨形成层的情况下的优选范围为10μm~25μm。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光反射层1视为造型物主体,但光反射层既可以从属于造型物主体,也可以不从属于造型物主体。即,也可以是相对于光反射层独立的造型物主体,或者空洞处于造型物的中心部,从该造型物主体(也可以不具有光反射性)朝向外层侧(外周侧)按顺序形成有光反射层、第1透明层、着色层以及第2透明层。或者,也可以将芯部(也可以不具有光反射性)和形成在该芯部的表面的光反射层1视为造型物主体。
如图2所示,通过多个层50a在Z方向上层叠,各层50a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第2透明层4。此外,各层50a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着色层3。此外,各层50a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第1透明层2。此外,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光反射层1。
此外,通过这样配置,即使从X、Y、Z的所有方向观看造型物50的表面,也都是第2透明层、着色层、第1透明层、光反射层的顺序,因此,能够识别利用减色混合呈现的色调。
另外,通过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XY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在上下所接触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尺寸宽少许,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构成着色层3和光反射层1的墨相互混合。
此外,通过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XY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上下所接触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尺寸宽少许,能够更可靠地保护着色层3。
造型物50的沿着Z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Z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称作Z方向上的高度)没有限定,层50a的Z方向上的厚度(高度)也能够根据层叠数等适当地设定。此外,像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喷墨法层叠,因此,考虑在该层叠方法中能够实现的层50a的Z方向上的厚度即可。例如利用喷墨法将后述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形成层的情况下的层50a的厚度取决于墨滴的大小,为5μm~20μm,但在大型的造型物中不要求分辨率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相同的数据层叠多个层,做成更大的墨滴即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预期数据量的减少和造型速度的高速化。
〔3〕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结构
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是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层,其具有能够在光反射层1的至少着色层侧的表面上反射可见光的整个区域的光的光反射性。
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具体地讲可以由含有金属粉末的墨或者含有白色颜料的墨形成,但优选由白色墨形成。通过由白色墨形成,能够在光反射层1上良好地反射从造型物的外层侧进入的光,实现利用减色混合进行着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造型物主体由光反射层1构成,但在不具有光反射性即可的独立的造型物主体的表面形成光反射层1的情况下,光反射层1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光反射层1的厚度)最小可以为5μm~20μm。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数值范围。
〔4〕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结构
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由透明墨形成。
在此,透明墨只要是能够形成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50%以上的透明层的墨即可。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小于50%时,光的透射不适当地被阻止,造型物无法呈现利用减色混合生成的期望的色调,因此并不理想。此外,优选使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80%以上的墨,更优选使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90%以上的墨。
通过在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和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间配设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能够避免形成着色层3的着色墨和形成光反射层1的墨混合。假使形成着色层的着色墨与形成第1透明层的透明墨混合,着色层的颜色也不会消失,因此,不会使色调产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在着色层3中呈现了期望的色调(装饰)的造型物。
从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第1透明层的厚度)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面的装饰部分中最小为5μm~20μm。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数值范围。
〔5〕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结构
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由含有着色剂的着色墨形成。
作为含有着色剂的墨(以下有时也记为着色墨),包含黄色(Y)、品红(M)、青色(C)、黑色(K)、各种淡色的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添加红(R)、绿(G)、蓝(B)、橙(Or)等。此外,也可以使用金属色、珠光色、荧光体色。为了呈现期望的色调,使用这些着色墨中的1种或者多种。
然而,为了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而使用的着色墨的量根据期望的(欲呈现的)色调而存在偏差。因此,在低浓度的明亮色调的情况下,仅利用着色墨时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存在Z方向上的高度上形成有凹凸的情况、沿着X、Y方向的中段形成有没有着色墨的凹坑的情况。在任一种情况下,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层叠方式形成的造型物都会产生不适当的凹凸,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图2所示的层叠结构的正中间附近的垂直的造型面中,利用误差扩散法形成墨时,在着色层3的一个截面为纵横的墨滴各是两滴的共计四滴的填充密度的情况下,着色墨的数量最大(最高浓度)为四滴,最小(浓度零,也就是白色)为零,因此,在最小的情况下存在会形成四滴量的间隙的空间的情况,无论是从造型方面还是色调方面都很大程度地损害品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即,将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形成为使着色墨和填补墨的合计密度(墨滴的数量)恒定。由此,能够避免产生上述的凹坑地致密地造型造型物50的形状。
由于着色墨的喷出量、构成为着色墨的各色墨的着墨位置预先是可知的,因此,考虑到这些内容,能够判断填补墨的填补量和填补位置(着墨位置)。该判断能够在喷墨头装置10或者未图示的其他控制装置中进行。
此外,通过利用填补墨来填补墨填充密度,从而由着色层3形成的面变平坦,因此,能够带有光泽感。
填补墨只要是不对应该呈现在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上的色调产生不良影响的墨即可,作为一个例子,可以采用在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4(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4)中使用的透明墨。
着色层3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着色层3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5μm~20μ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着色层3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着色层,只要是装饰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6〕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结构
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是使用在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中的说明的透明墨形成的。另外,第2透明层4和第1透明层2既可以使用同一种透明墨形成,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的透明墨形成。
第2透明层4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第2透明层4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10μm~100μm。
第2透明层4不仅作为着色层3的保护层发挥功能,在采用层叠方式的本发明(本实施方式)中还起到能够致密地制造造型物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即,假使在着色层3构成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情况、也就是在图2所示的各层50a中假使着色层的一部分53位于最端部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造型物50的最外层形成有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从而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因此,能够有助于利用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呈现期望的色调。
此外,假使在着色层3构成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情况下,着色层3会暴露,因此,易于由摩擦引起脱色、由紫外线引起退色。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造型物50的最外层形成有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能够防止脱色、退色。
〔7〕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制造方法所采用的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的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过程的中途状态的图。
在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大体分开地搭载有3个喷墨头11H~13H。如图3所示,第1喷墨头11H、第2喷墨头12H及第3喷墨头13H的配设位置沿着X方向错位。此外,如图3所示,第1喷墨头11H、第2喷墨头12H、第3喷墨头13H的配设位置沿着Y方向错位。也就是说,喷墨头11H~13H按照所谓的交错排列方式排列。
在第1喷墨头11H设有用于喷出青色墨的青色墨用喷嘴10(C)、用于喷出品红墨的品红墨用喷嘴10(M)、用于喷出黄色墨的黄色墨用喷嘴10(Y)、以及用于喷出黑色墨的黑色墨用喷嘴10(K)。另外,各喷嘴10(C)、10(M)、10(Y)、10(K)的排列顺序、数量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方式。从这些喷嘴喷出来的墨均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而使用的着色墨。
在第2喷墨头12H设有用于喷出白色墨(W)的白色墨用喷嘴10(W)。该白色墨(W)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而使用的墨。
在第3喷墨头13H设有用于喷出透明墨(CL)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该透明墨(CL)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而使用的墨。
喷墨头装置10以使其图3所示的下表面与形成过程中的层50a相对的方式设置。此外,喷墨头装置10能够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喷出墨。此外,根据是使喷墨头装置10在XYZ坐标系中向预定的方向移动还是使载有层50a的形成台(图4中图示形成台的形成面B)在XYZ坐标系中向预定的方向移动,改变喷墨头装置10和形成中途的层50a之间的相对位置。移动以哪一种方式进行都可以。
在此,各墨是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墨。因而,需要对喷出后的墨照射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器既可以搭载于喷墨头装置10,也可以独立地构成。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墨固化,最终形成图2所示的各层50a。
以下,使用图4说明利用该喷墨头装置10进行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
首先,在形成台的形成面B上形成最初的层50a(记为第1层50a(1))。
在该第1层50a(1)的形成(制造)工序中,利用喷墨法在预定的时机从喷墨头装置10喷出各墨,形成为从第1层50a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包含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使用图4的(a)~图4的(c)具体地说明第1层50a(1)的形成(制造)工序。
在图4的(a)所示的步骤S1中,进行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并且使用透明墨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图3所示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喷出透明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位置和成为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位置而形成了透明墨的积墨之后,对于积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a)所示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
接着,在图4的(b)所示的步骤S2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负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白色墨用喷嘴10(W)喷出作为具有光反射性的墨的白色墨(W)而形成积墨,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b)所示形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接着,在图4的(c)所示的步骤S3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将由着色墨和填补墨构成的着色层形成用墨以两种墨的合计量恒定的方式喷出,进行紫外线固化。在此,预定的时机是第1喷墨头11H的各喷嘴处于能够向在步骤S1中形成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的区域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的位置的时机。在该时机利用喷墨法喷出预先决定好的量的墨滴而形成积墨,通过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c)所示,在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有呈现期望的色调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
通过经过该步骤S1~S3,第1层50a(1)完成。第1层50a(1)是与图5所示的层50a的俯视图相同的形态。另外,步骤S1和步骤S2也可以调换顺序。此外,步骤S2和步骤S3也可以调换顺序。
在第1层50a(1)完成时,接着在第1层50a(1)上形成(层叠)新的层50a(记为第2层50a(2))。
在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从层叠体的最下层到中间层的过程中,层叠的层50a的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逐渐变大。在利用喷墨法制造这样在截面中尺寸沿着层叠方向而变大这样的形状的造型物50的情况下,层叠的上层50a的端部成为与已经形成的下层50a的端部相比向侧方突出的形状。为了形成这样突出的结构,只要形成支承材料层即可。
图4的(d)图示了形成第2层50a(2)的步骤,但第2层50a(2)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2)形成为与第1层50a(1)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重叠。这样,第2层50a(2)与第1层50a(1)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因此,构成第2层50a(2)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2)成为与构成第1层50a(1)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相比向侧方突出的形态。因此,为了在形成突出的部分时使应堆积在突出的部分的墨不自突出的部分落下,在第1层50a(1)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的外侧(侧方侧)形成支承材料60。
支承材料60优选能够由利用喷墨法喷出的墨形成。支承材料60具有即使在其上形成有层、该层也不落下的程度的强度,但由于其最终是造型物50所不包含的部分,因此由可除去的墨构成。支承材料60的墨也优选为利用紫外线固化(固化为能够在后工序中除去的程度)的物质、或者水溶性的物质,在后工序中能够用水溶解而除去。
通过将这样层叠层50a的处理在X、Y方向上重复所需次数而形成一层,进而在Z方向上反复层叠,能够制造图2所示的造型物50。另外,在形成一层的过程中,通过对二维图像的形成进行公知的隔行扫描,能够获得不均较少的良好的造型、装饰。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包含: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使用着色墨形成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以及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工序,在进行了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和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之后,进行使用着色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在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由此,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时作为构成着色层的积墨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构成着色层的墨产生不适当地润湿扩展,能够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
使用图6和图7说明形成有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其他的优点。图6自图4的(d)的图除去了支承材料,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一部分。图7是比较结构的造型物的剖视图。比较结构的造型物在利用层叠方式形成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相同,但比较结构的各层没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相当的部分。即,比较结构的造型物是在光反射层直接涂覆有着色层的形态。在该比较结构中也假定上层与下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的情况,说明在比较结构中产生的问题点。
在图7所示的比较结构中,上层的端部由着色层152(2)构成,该着色层152(2)与构成在下层的端部的着色层152(1)相比向侧方突出。因此,在为了形成突出的部分而喷出用于构成着色层的墨时,墨有可能落下到着色位置之下。
由于造型物的色调是着色层呈现的,因此,在构成着色层的墨落下时,造型物的色调很有可能自预定的色调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在各层50a的端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图6中假使用于构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墨落下,由于决定色调的是着色层,因此,不会对色调产生影响。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制造呈现期望的色调的可靠性较高的造型物50。
优点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存在只要在第1层50a(1)中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就能够确保第2层50a(2)所包含的着色层的可形成范围(容许形成区域)较广这样的优点。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另外,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这样的优点在形成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后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情况下也有效。因而,在本发明中也包含在形成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后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技术方案。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成为利用第2透明层4涂覆着色层3的表面的形态,因此,第2透明层4也具有作为着色层3的保护层的功能。
另外,在图4中说明了层叠与下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的层的情况。这可以说是与将图1的造型物50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的下半部分结构的制造相关的。
在制造将图1的造型物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的上半部分结构时,也基本上能够应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在制造造型物50的上半部分时,上层的着色层与下层的着色层相比设置在层50a的中心侧,上层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重叠在下层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之上。此外,上层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重叠在下层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上。
此外,如图2所示,在造型物50的上半部分,下层与层叠的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此外,因此,构成上层的着色层的墨落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另外,在制造该上半部分时,也可以不形成支承材料。
另外,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在最下层及其附近的层、最上层及其附近的层上层叠有仅由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着色层的一部分53以及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仅由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仅由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采用该层叠结构,能够实现造型物的整个面被第2透明层4、着色层3以及第1透明层2覆盖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像后述的图9所示的层叠结构那样在造型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不包含第2透明层、着色层以及第1透明层的结构。
〔8〕变形例
(变形例1)
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可以说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形成有第1透明层2、着色层3以及第2透明层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8所示的造型物的形状。
图8的(a)~图8的(d)所示的造型物的形状利用各层50a(图2)的端部是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这一点,也可以将第2透明层4的形状不做成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的形状,而是如图8的(a)~图8的(d)分别所示将第2透明层4做成包含造型物(前述的实施方式的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结构物)的期望形状。
像本变形例1这样第2透明层4包含造型物的形态在造型物是在机械特征上较弱的结构物的情况下实施即可。即,在造型昆虫的情况下的腿、羽毛、花草的茎、花瓣等的情况下较为有效。在将生物、植物做成标本、装饰品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三维扫描器抓取造型,能够保持活体地放生回自然。并且,由于不需要所述的支承材料,因此,不会产生浪费的废材,是自然性优异的系统。
图8的(a)所示的造型物的第2透明层4构成六面体,在其内部具有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球体的结构。能够利用与图4同样的制造方法制造图8的(a)所示的整体结构。
图8的(b)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结构,是第2透明层4具有能够使造型物整体自立的形状的放置型的造型物50。该放置型的造型物50也能够利用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制作)。
图8的(c)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结构,是在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形成有孔70的吊绳型的造型物50。例如作为安装在移动电话上的吊绳、钥匙圈来实现。孔70在利用第2透明层4形成外形的同时在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形成孔即可。具有若在第2透明层4上形成孔则在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自身上不开孔即可的优点。
图8的(d)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上半身部分的结构,是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施加了利用标记、框或者淡色等构成的装饰三维图像71的造型物50。并且,在该造型物50中,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设有标记日期、人名或者地名等文字的文字区72。装饰三维图像71和文字区72也是在利用第2透明层4形成外形的同时形成即可。另外,并不限定于装饰三维图像71和文字区72,形成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的也可以是其他的附加信息。
另外,在图8的(b)~图8的(d)中,一体的人偶被第2透明层4所包含,但由第2透明层4包含的人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的造型物具有环形状的情况下,着色层不仅设置在环的外周端部附近,也可以设置在内周端部附近。总而言之,能够在造型物的表面设置着色层,能够在该着色层之上设置第2透明层。
此外,也可以不像本变形例这样将第2透明层4做成期望的形状,而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将第2透明层4做成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的形状而形成,将得到的造型物封入到任意形状的树脂中。
(变形例2)
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将第2透明层4形成在最外层,但只要在着色层和光反射层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就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即使是图9所示的剖视图所示的造型物50’,也能够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9~图11说明本变形例2。图9是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的剖视图,与图2相对应。图10是表示制造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所采用的喷墨头装置的下表面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的图。
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和上述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上没有配设形成在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第2透明层4,而是着色层3形成最外层。
构成图9所示的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的各层50’a不设有配设在实施方式的层50a(图2)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
利用图9所示的造型物50’,就各层50’a而言,由于在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因此,也能够避免着色层的一部分53所含有的着色墨和构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墨混合。假使着色层的一部分53所含有的着色墨与构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透明墨混合,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色调也不会产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在着色层中呈现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
对制造图9所示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造型物50’例如能够利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来制造。
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大体分开地搭载有两个喷墨头11H’、12H’。如图10所示,第1喷墨头11H’和第2喷墨头12H’的配设位置沿着X方向错位,而且沿着Y方向错位。
第1喷墨头11H’与图3所示的第1喷墨头11H相同。
在第2喷墨头12H’上除了设有用于喷出作为为了形成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而使用的墨的白色墨(W)的白色墨用喷嘴10(W)之外,还设有用于喷出透明墨(CL)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
以下,使用图11说明利用该喷墨头装置10’进行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
在图11的(a)所示的步骤S1’中,进行使用透明墨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且使用白色墨(W)形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负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透明墨用喷嘴10(CL)喷出透明墨,而且在预定的时机从白色墨用喷嘴10(W)喷出白色墨(W),使这些墨分别着墨在成为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位置和成为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位置而形成了积墨之后,使其紫外线固化。由此,能够如图11的(a)所示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接着,在图11的(b)所示的步骤S2’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喷出含有着色墨的着色层形成用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位置而形成积墨,对积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
经过该步骤S1~S2,从而某一个层50’a完成。另外,在本变形例2中也形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支承材料60。
在图11的(b)所示的层50’a完成时,按照与步骤S1’~S2’相同的要领进行在图11的(b)所示的层50’a之上形成新的层50’a的步骤。
具体地讲,在图11的(c)所示的步骤S3’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要领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在该步骤S3’中,需要像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上方的层50’a与下方的层50’a相比将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形成得较大。因此,如图11的(c)所示,以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重叠在到步骤S2’为止完成的下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上的方式使透明墨着墨。与此同时,以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重叠在下方的层50’a所包含的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和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之上的方式使白色墨(W)着墨而形成积墨,使其紫外线固化。
接着,在图11的(d)所示的步骤S4’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要领在预定的时机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位置而形成积墨。预定的时机是指能够向不重叠于下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外侧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的时机。通过对形成的积墨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形成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
通过这样重复层叠层50’a的处理,能够制造图9所示的造型物50’。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图3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制造造型物50,在上述变形例2中利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制造造型物50’,但利用的喷墨头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图12~图14分别所示的喷墨头装置。
图12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变形例的图,与图3和图10相对应。在图12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a中,青色墨用喷嘴10(C)、品红墨用喷嘴10(M)、黄色墨用喷嘴10(Y)、黑色墨用喷嘴10(K)、白色墨用喷嘴10(W)、透明墨用喷嘴10(CL)按顺序在X方向上排列地设置。
图13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图,与图3和图10相对应。在图13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b中,白色墨用喷嘴10(W)、透明墨用喷嘴10(CL)、黄色墨用喷嘴10(Y)、品红墨用喷嘴10(M)、青色墨用喷嘴10(C)、黑色墨用喷嘴10(K)、透明墨用喷嘴10(CL)、白色墨用喷嘴10(W)按顺序在X方向上排列地设置。
图14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图。图14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b包括能够沿着X轴往复移动的滑架21、搭载于滑架21的多个喷嘴列、以及搭载于滑架21的紫外线照射器24a、24b。使滑架21在Y方向上移动,从喷嘴列喷出紫外线固化型墨,并且进行从紫外线照射器24a、24b照射紫外线的扫描。
如图14所示,多个喷嘴列沿着X方向并列设置,青色墨用喷嘴列C、品红墨用喷嘴列M、黄色墨用喷嘴列Y、黑色墨用喷嘴列K、白色墨用喷嘴列W以及透明墨用喷嘴列CL从X方向上的纸面左侧朝向纸面右侧按顺序排列。由于多个喷嘴列分别搭载于滑架21,因此,能够在随着滑架21的移动而沿着X方向移动时喷出紫外线固化型墨。
在图12、图13及图14中,由于所有喷嘴在X方向上排列设置,因此,也能够在沿着X方向移动一次的过程中喷出一层的所有墨而形成层。在图14中,由于在沿着X方向移动一次的过程中在喷出墨的同时也进行紫外线照射,因此,也能够在与喷出相同的时机进行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情况下的一层的固化。
[附注事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特征在于,着色层3和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1之间设有由透明墨形成的第1透明层2,从造型物50的外层侧朝向内侧按顺序形成有该着色层3、该第1透明层2以及该光反射层1。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在着色层3和光反射层1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2,因此,即使着色墨和下层墨之间产生混合,着色墨也不与具有光反射性的墨混合,而与构成第1透明层2的透明墨混合。因此,含有着色墨的着色层3的色调不会发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呈现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50。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只要上述光反射层1由含有白色颜料的墨构成,就能够利用含有白色颜料的墨良好地反射从造型物的外层侧进入的光。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在上述着色层3的上述外层侧形成有第2透明层4。
采用上述的结构,不仅能够利用第2透明层4保护着色层3,还能够有助于形成致密且精度较高的造型物50。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上述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透明墨填补该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利用透明墨填补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因此,着色层3不会产生不适当的间隙、台阶。由此,能够有助于形成致密且精度较高的立体结构。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上述造型物是层叠多个层50a、50’a而形成的,就该多个层50a、50’a中的至少一层而言,从该一层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有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以及上述光反射层1的一部分(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在上述着色层3的上述外层侧形成有第2透明层4,上述至少一层50a、50’a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处于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该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具有在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上述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之间具有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上述层50a、50’a彼此层叠的区域,在上述区域中,针对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层叠在某一个该层50a、50’a之上或者之下的上述层50a、50’a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不重叠的部分,某一个上述层50a、50’a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层叠在某一个该层50a、50’a之上或者之下的层50a、50’a所包含的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或者上述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重叠。
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该造型物50具有着色层3、第1透明层2以及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1,从该造型物50的外层侧朝向内侧按顺序形成有该着色层3、该第1透明层2以及该光反射层1,该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层的工序,该层利用层叠方式形成,从层50a、50’a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包含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以及上述光反射层1的一部分(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在着色层3和光反射层1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2,因此,即使着色墨与下层混合,也不与具有光反射性的墨混合,而是与构成第1透明层2的透明墨混合。因此,即便发生这样的混合,色调也不会发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呈现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50。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为了在上述着色层3的外层侧形成第2透明层4,在形成上述层的工序中,在层叠的各上述层50a、50’a的比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靠上述端部侧的位置形成该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
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在着色层3的外层侧形成第2透明层4,不仅能够制造着色层3受到保护的造型物,还能够有助于形成致密且精度较高的造型物50。
具体地讲,例如在层叠的各层50a、50’a中,若在形成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前形成了第2透明层(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则第2透明层(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作为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形成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不适当地扩展或者落下。
此外,关于层叠的上下两层50a、50’a,在形成上层50a、50’a的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时,其形成容许区域因在下层50a、50’a存在第2透明层(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而扩展。即,通过形成容许区域扩展,在形成上层50a、50’a的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时,不必担心该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所含有的着色墨自下层50a、50’a的端部溢出而落下,能够制造期望的造型物50。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在形成上述层50a、50’a的上述工序中包含使用着色墨形成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上述光反射层1的一部分(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工序、以及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在进行了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和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之后,进行使用着色墨形成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在该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该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
采用上述的结构,与上述的内容相同,若在形成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前形成了第1透明层(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则第1透明层(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作为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产生不适当地扩展。因而,能够有助于制造期望的造型物50。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针对某一个上述层50a、50’a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层叠在某一个该层50a、50’a之上或者之下的层50a、50’a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不重叠的部分,使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3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第1透明层2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或者上述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重叠。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层叠方向上也成为着色层(着色层的一部分53)被透明墨层(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夹着的形态,在上下层50a、50’a中着色层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53)相互不重叠。由此,能够制造在从某一个方向观看造型物50的情况、从比其倾斜的斜向观看的情况下色调不发生不适当的变化的造型物50。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利用形成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透明墨填补上述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
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利用透明墨填补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不会产生不适当的间隙、台阶。由此,能够有助于形成致密且精度较高的造型物50。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通过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起来,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实施方式2>
关于利用以往周知的喷墨法进行的立体造型,本案发明人发现在利用喷墨法喷出造型用的墨和装饰用的墨(例如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等的着色墨)的情况下,有时会在由装饰用的墨形成的层产生不适当的凹凸、在该层的内部产生间隙。
追究原因,可知存在如下情况:根据装饰的内容而使装饰用的墨的喷出量存在偏差,随之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在作为装饰(利用减色混合法形成的文字、图像等的彩色打印)的一个例子列举着色时,由于决定着色层的色调的着色墨的喷出量根据色调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喷出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存在着色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情况。发现该墨填充密度的不足会导致产生上述的凹凸、间隙。由于凹凸、间隙损害装饰的色调,而且对造型物的整体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并不理想。
因此,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了期望的装饰且实现了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造型物利用层叠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该造型物具有装饰层,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上述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
在仅由装饰墨形成装饰层时,存在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而在装饰层产生凹坑的情况、在装饰层内产生间隙的情况。这样的凹坑、间隙有可能导致在造型物的制造过程中无法将造型物造型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由于利用填补墨填补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凹坑、间隙。因而,能够实现期望的装饰,而且能够提供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填补墨由透明墨形成。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使用透明墨,因此,不会对装饰层的装饰内容产生影响,能够提供实现了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利用层叠方式制造具有装饰层的造型物,该制造方法特征的在于,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上述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密度。
在仅由装饰墨形成装饰层时,存在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而装饰层产生凹坑的情况、在装饰层内产生间隙的情况。这样的凹坑、间隙有可能导致在造型物的制造过程中无法将造型物造型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由于利用填补墨填补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凹坑、间隙。因而,能够实现期望的装饰,而且能够致密地造型造型物的形状。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层形成工序,该层形成工序形成具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层,通过在利用上述层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层之上形成新的上述层,该层彼此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相相连而形成上述装饰层,在上述层形成工序中,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
采用上述的结构,对于在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装饰层的一部分填补墨填充密度,因此,能够形成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凹坑、间隙的层。
采用本发明,提供实现了期望的装饰且实现了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造型物是通过层叠多个层(层叠方式)而立体造型的结构物。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作为造型物的制造方法采用喷墨法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应用于利用层叠方式造型并且装饰(以彩色记录文字、图像等)造型物的表面的所有类型的制造方法。
〔1〕造型物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外观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具有侧面弯曲而鼓起的大致圆筒形状。另外,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形状和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造型物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形状,例如除了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六面体之外,还能够应用于球形、中空结构、环形结构、马蹄形等所有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结构之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于这一点:从造型物50的外层侧(外周侧)朝向内侧(中心部侧)按顺序形成有第2透明层、由含有着色剂的墨(装饰墨)形成的着色层(装饰层)、由透明墨形成的第1透明层、以及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图1是在造型物50的弯曲侧面看到位于造型物50的最外层侧的、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4的状态。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切断线A-A’的向视剖视图。图2所示的造型物50的截面是在图1所示的XYZ坐标系中、在造型物50的中央位置呈现沿着XZ平面的截面。
在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通过在Z方向上层叠21张层50a而立体造型的造型物50。另外,层数并不限定于21。
〔2〕层叠的各层的结构
图5表示处于中段附近的1个层50a的XY平面。各层50a从其外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有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着色层的一部分53、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以及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也可以说是从作为造型物主体的光反射层1朝向外层侧(外周侧)按顺序涂覆有第1透明层2、着色层3以及第2透明层4。此外,层50a这一层的Z方向(图中的纵向)上的厚度主要是以适合着色层3的利用减色混合形成多个颜色的值在5μm~50μm的范围,例如利用喷墨法将紫外线固化型墨形成层的情况下的优选范围为10μm~25μm。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光反射层1视为造型物主体,但光反射层既可以从属于造型物主体,也可以不从属于造型物主体。即,也可以是相对于光反射层独立的造型物主体,或者空洞处于造型物的中心部,从该造型物主体(也可以不具有光反射性)朝向外层侧(外周侧)按顺序形成有光反射层、第1透明层、着色层以及第2透明层。或者,也可以将芯部(也可以不具有光反射性)和形成在该芯部的表面的光反射层1视为造型物主体。
如图2所示,通过多个层50a在Z方向上层叠,各层50a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第2透明层4。此外,各层50a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着色层3。此外,各层50a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第1透明层2。此外,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光反射层1。
此外,通过这样配置,即使从X、Y、Z的所有方向观看造型物50的表面,也都是第2透明层、着色层、第1透明层、光反射层的顺序,因此,能够识别利用减色混合呈现的色调。
另外,通过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XY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在上下所接触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尺寸宽少许,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构成着色层3和光反射层1的墨相互混合。
此外,通过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XY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上下所接触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尺寸宽少许,能够更可靠地保护着色层3。
造型物50的沿着Z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Z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称作Z方向上的高度)没有限定,层50a的Z方向上的厚度(高度)也能够根据层叠数等适当地设定。此外,像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喷墨法层叠,因此,考虑在该层叠方法中能够实现的层50a的Z方向上的厚度即可。例如利用喷墨法将后述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形成层的情况下的层50a的厚度取决于墨滴的大小,为5μm~20μm,但在大型的造型物中不要求分辨率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相同的数据层叠多个层,做成更大的墨滴即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预期数据量的减少和造型速度的高速化。
〔3〕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结构
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是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层,其具有能够在光反射层1的至少着色层侧的表面上反射可见光的整个区域的光的光反射性。
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具体地讲可以由含有金属粉末的墨或者含有白色颜料的墨形成,但优选由白色墨形成。通过由白色墨形成,能够在光反射层1上良好地反射从造型物的外层侧进入的光,实现利用减色混合进行着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造型物主体由光反射层1构成,但在不具有光反射性即可的独立的造型物主体的表面形成光反射层1的情况下,光反射层1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光反射层1的厚度)最小可以为5μm~20μm。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数值范围。
〔4〕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结构
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由透明墨形成。
在此,透明墨只要是能够形成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50%以上的透明层的墨即可。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小于50%时,光的透射不适当地被阻止,造型物无法呈现利用减色混合生成的期望的色调,因此并不理想。此外,优选使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80%以上的墨,更优选使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90%以上的墨。
通过在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和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间配设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能够避免形成着色层3的着色墨和形成光反射层1的墨混合。假使形成着色层的着色墨与形成第1透明层的透明墨混合,着色层的颜色也不会消失,因此,不会使色调产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在着色层3中呈现了期望的色调(装饰)的造型物。
从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第1透明层的厚度)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面的装饰部分中最小为5μm~20μm。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数值范围。
〔5〕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结构
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由含有着色剂的着色墨形成。
作为含有着色剂的墨(以下有时也记为着色墨),包含黄色(Y)、品红(M)、青色(C)、黑色(K)、各种淡色的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添加红(R)、绿(G)、蓝(B)、橙(Or)等。此外,也可以使用金属色、珠光色、荧光体色。为了呈现期望的色调,使用这些着色墨中的1种或者多种。
然而,为了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而使用的着色墨的量根据期望的(欲呈现的)色调而存在偏差。因此,在低浓度的明亮色调的情况下,仅利用着色墨时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存在Z方向上的高度上形成有凹凸的情况、沿着X、Y方向的中段形成有没有着色墨的凹坑的情况。在任一种情况下,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层叠方式形成的造型物都会产生不适当的凹凸,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图2所示的层叠结构的正中间附近的垂直的造型面中,利用误差扩散法形成墨时,在着色层3的一个截面为纵横的墨滴各是两滴的共计四滴的填充密度的情况下,着色墨的数量最大(最高浓度)为四滴,最小(浓度零,也就是白色)为零,因此,在最小的情况下存在会形成四滴量的间隙的空间的情况,无论是从造型方面还是色调方面都很大程度地损害品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即,将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形成为使着色墨和填补墨的合计密度(墨滴的数量)恒定。由此,能够避免产生上述的凹坑地致密地造型造型物50的形状。
由于着色墨的喷出量、构成为着色墨的各色墨的着墨位置预先是可知的,因此,考虑到这些内容,能够判断填补墨的填补量和填补位置(着墨位置)。该判断能够在喷墨头装置10或者未图示的其他控制装置中进行。
此外,通过利用填补墨来填补墨填充密度,从而由着色层3形成的面变平坦,因此,能够带有光泽感。
填补墨只要是不对应该呈现在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上的色调产生不良影响的墨即可,作为一个例子,可以采用在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4(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4)中使用的透明墨。
着色层3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着色层3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5μm~20μ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着色层3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着色层,只要是装饰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6〕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结构
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是使用在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中的说明的透明墨形成的。另外,第2透明层4和第1透明层2既可以使用同一种透明墨形成,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的透明墨形成。
第2透明层4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第2透明层4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10μm~100μm。
第2透明层4不仅作为着色层3的保护层发挥功能,在采用层叠方式的本发明(本实施方式)中还起到能够致密地制造造型物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即,假使在着色层3构成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情况、也就是在图2所示的各层50a中假使着色层的一部分53位于最端部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造型物50的最外层形成有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从而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因此,能够有助于利用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呈现期望的色调。
此外,假使在着色层3构成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情况下,着色层3会暴露,因此,易于由摩擦引起脱色、由紫外线引起退色。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造型物50的最外层形成有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能够防止脱色、退色。
〔7〕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制造方法所采用的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的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过程的中途状态的图。
在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大体分开地搭载有3个喷墨头11H~13H。如图3所示,第1喷墨头11H、第2喷墨头12H及第3喷墨头13H的配设位置沿着X方向错位。此外,如图3所示,第1喷墨头11H、第2喷墨头12H、第3喷墨头13H的配设位置沿着Y方向错位。也就是说,喷墨头11H~13H按照所谓的交错排列方式排列。
在第1喷墨头11H设有用于喷出青色墨的青色墨用喷嘴10(C)、用于喷出品红墨的品红墨用喷嘴10(M)、用于喷出黄色墨的黄色墨用喷嘴10(Y)、以及用于喷出黑色墨的黑色墨用喷嘴10(K)。另外,各喷嘴10(C)、10(M)、10(Y)、10(K)的排列顺序、数量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方式。从这些喷嘴喷出来的墨均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而使用的着色墨。
在第2喷墨头12H设有用于喷出白色墨(W)的白色墨用喷嘴10(W)。该白色墨(W)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而使用的墨。
在第3喷墨头13H设有用于喷出透明墨(CL)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该透明墨(CL)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而使用的墨。
喷墨头装置10以使其图3所示的下表面与形成过程中的层50a相对的方式设置。此外,喷墨头装置10能够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喷出墨。此外,根据是使喷墨头装置10在XYZ坐标系中向预定的方向移动还是使载有层50a的形成台(图4中图示形成台的形成面B)在XYZ坐标系中向预定的方向移动,改变喷墨头装置10和形成中途的层50a之间的相对位置。移动以哪一种方式进行都可以。
在此,各墨是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墨。因而,需要对喷出后的墨照射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器既可以搭载于喷墨头装置10,也可以独立地构成。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墨固化,最终形成图2所示的各层50a。
以下,使用图4说明利用该喷墨头装置10进行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
首先,在形成台的形成面B上形成最初的层50a(记为第1层50a(1))。
在该第1层50a(1)的形成(制造)工序中,利用喷墨法在预定的时机从喷墨头装置10喷出各墨,形成为从第1层50a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包含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使用图4的(a)~图4的(c)具体地说明第1层50a(1)的形成(制造)工序。
在图4的(a)所示的步骤S1中,进行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并且使用透明墨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图3所示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喷出透明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位置和成为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位置而形成了透明墨的积墨之后,对于积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a)所示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
接着,在图4的(b)所示的步骤S2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负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白色墨用喷嘴10(W)喷出作为具有光反射性的墨的白色墨(W)而形成积墨,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b)所示形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接着,在图4的(c)所示的步骤S3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将由着色墨和填补墨构成的着色层形成用墨以两种墨的合计量恒定的方式喷出,进行紫外线固化。在此,预定的时机是第1喷墨头11H的各喷嘴处于能够向在步骤S1中形成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的区域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的位置的时机。在该时机利用喷墨法喷出预先决定好的量的墨滴而形成积墨,通过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c)所示,在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有呈现期望的色调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
通过经过该步骤S1~S3,第1层50a(1)完成。第1层50a(1)是与图5所示的层50a的俯视图相同的形态。另外,步骤S1和步骤S2也可以调换顺序。此外,步骤S2和步骤S3也可以调换顺序。
在第1层50a(1)完成时,接着在第1层50a(1)上形成(层叠)新的层50a(记为第2层50a(2))。
在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从层叠体的最下层到中间层的过程中,层叠的层50a的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逐渐变大。在利用喷墨法制造这样在截面中尺寸沿着层叠方向而变大这样的形状的造型物50的情况下,层叠的上层50a的端部成为与已经形成的下层50a的端部相比向侧方突出的形状。为了形成这样突出的结构,只要形成支承材料层即可。
图4的(d)图示了形成第2层50a(2)的步骤,但第2层50a(2)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2)形成为与第1层50a(1)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重叠。这样,第2层50a(2)与第1层50a(1)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因此,构成第2层50a(2)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2)成为与构成第1层50a(1)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相比向侧方突出的形态。因此,为了在形成突出的部分时使应堆积在突出的部分的墨不自突出的部分落下,在第1层50a(1)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的外侧(侧方侧)形成支承材料60。
支承材料60优选能够由利用喷墨法喷出的墨形成。支承材料60具有即使在其上形成有层、该层也不落下的程度的强度,但由于其最终是造型物50所不包含的部分,因此由可除去的墨构成。支承材料60的墨也优选为利用紫外线固化(固化为能够在后工序中除去的程度)的物质、或者水溶性的物质,在后工序中能够用水溶解而除去。
通过将这样层叠层50a的处理在X、Y方向上重复所需次数而形成一层,进而在Z方向上反复层叠,能够制造图2所示的造型物50。另外,在形成一层的过程中,通过对二维图像的形成进行公知的隔行扫描,能够获得不均较少的良好的造型、装饰。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包含: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使用着色墨形成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以及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工序,在进行了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和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之后,进行使用着色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在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由此,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时作为构成着色层的积墨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构成着色层的墨产生不适当地润湿扩展,能够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
使用图6和图7说明形成有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其他的优点。图6自图4的(d)的图除去了支承材料,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一部分。图7是比较结构的造型物的剖视图。比较结构的造型物在利用层叠方式形成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相同,但比较结构的各层没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相当的部分。即,比较结构的造型物是在光反射层直接涂覆有着色层的形态。在该比较结构中也假定上层与下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的情况,说明在比较结构中产生的问题点。
在图7所示的比较结构中,上层的端部由着色层152(2)构成,该着色层152(2)与构成在下层的端部的着色层152(1)相比向侧方突出。因此,在为了形成突出的部分而喷出用于构成着色层的墨时,墨有可能落下到着色位置之下。
由于造型物的色调是着色层呈现的,因此,在构成着色层的墨落下时,造型物的色调很有可能自预定的色调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在各层50a的端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图6中假使用于构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墨落下,由于决定色调的是着色层,因此,不会对色调产生影响。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制造呈现期望的色调的可靠性较高的造型物50。
优点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存在只要在第1层50a(1)中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就能够确保第2层50a(2)所包含的着色层的可形成范围(容许形成区域)较广这样的优点。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另外,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这样的优点在形成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后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情况下也有效。因而,在本发明中也包含在形成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后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技术方案。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成为利用第2透明层4涂覆着色层3的表面的形态,因此,第2透明层4也具有作为着色层3的保护层的功能。
另外,在图4中说明了层叠与下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的层的情况。这可以说是与将图1的造型物50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的下半部分结构的制造相关的。
在制造将图1的造型物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的上半部分结构时,也基本上能够应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在制造造型物50的上半部分时,上层的着色层与下层的着色层相比设置在层50a的中心侧,上层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重叠在下层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之上。此外,上层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重叠在下层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上。
此外,如图2所示,在造型物50的上半部分,下层与层叠的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此外,因此,构成上层的着色层的墨落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另外,在制造该上半部分时,也可以不形成支承材料。
另外,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在最下层及其附近的层、最上层及其附近的层上层叠有仅由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着色层的一部分53以及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仅由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仅由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采用该层叠结构,能够实现造型物的整个面被第2透明层4、着色层3以及第1透明层2覆盖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像后述的图9所示的层叠结构那样在造型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不包含第2透明层、着色层以及第1透明层的结构。
〔8〕变形例
(变形例1)
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可以说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形成有第1透明层2、着色层3以及第2透明层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8所示的造型物的形状。
图8的(a)~图8的(d)所示的造型物的形状利用各层50a(图2)的端部是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这一点,也可以将第2透明层4的形状不做成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的形状,而是如图8的(a)~图8的(d)分别所示将第2透明层4做成包含造型物(前述的实施方式的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结构物)的期望形状。
像本变形例1这样第2透明层4包含造型物的形态在造型物是在机械特征上较弱的结构物的情况下实施即可。即,在造型昆虫的情况下的腿、羽毛、花草的茎、花瓣等的情况下较为有效。在将生物、植物做成标本、装饰品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三维扫描器抓取造型,能够保持活体地放生回自然。并且,由于不需要所述的支承材料,因此,不会产生浪费的废材,是自然性优异的系统。
图8的(a)所示的造型物的第2透明层4构成六面体,在其内部具有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球体的结构。能够利用与图4同样的制造方法制造图8的(a)所示的整体结构。
图8的(b)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结构,是第2透明层4具有能够使造型物整体自立的形状的放置型的造型物50。该放置型的造型物50也能够利用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制作)。
图8的(c)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结构,是在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形成有孔70的吊绳型的造型物50。例如作为安装在移动电话上的吊绳、钥匙圈来实现。孔70在利用第2透明层4形成外形的同时在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形成孔即可。具有若在第2透明层4上形成孔则在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自身上不开孔即可的优点。
图8的(d)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上半身部分的结构,是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施加了利用标记、框或者淡色等构成的装饰三维图像71的造型物50。并且,在该造型物50中,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设有标记日期、人名或者地名等文字的文字区72。装饰三维图像71和文字区72也是在利用第2透明层4形成外形的同时形成即可。另外,并不限定于装饰三维图像71和文字区72,形成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的也可以是其他的附加信息。
另外,在图8的(b)~图8的(d)中,一体的人偶被第2透明层4所包含,但由第2透明层4包含的人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的造型物具有环形状的情况下,着色层不仅设置在环的外周端部附近,也可以设置在内周端部附近。总而言之,能够在造型物的表面设置着色层,能够在该着色层之上设置第2透明层。
此外,也可以不像本变形例这样将第2透明层4做成期望的形状,而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将第2透明层4做成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的形状而形成,将得到的造型物封入到任意形状的树脂中。
(变形例2)
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将第2透明层4形成在最外层,但只要在着色层和光反射层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就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即使是图9所示的剖视图所示的造型物50’,也能够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9~图11说明本变形例2。图9是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的剖视图,与图2相对应。图10是表示制造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所采用的喷墨头装置的下表面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的图。
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和上述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上没有配设形成在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第2透明层4,而是着色层3形成最外层。
构成图9所示的本变形例2的造型物50’的各层50’a不设有配设在实施方式的层50a(图2)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
利用图9所示的造型物50’,就各层50’a而言,由于在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之间形成有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因此,也能够避免着色层的一部分53所含有的着色墨和构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墨混合。假使着色层的一部分53所含有的着色墨与构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透明墨混合,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色调也不会产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在着色层中呈现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
对制造图9所示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造型物50’例如能够利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来制造。
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大体分开地搭载有两个喷墨头11H’、12H’。如图10所示,第1喷墨头11H’和第2喷墨头12H’的配设位置沿着X方向错位,而且沿着Y方向错位。
第1喷墨头11H’与图3所示的第1喷墨头11H相同。
在第2喷墨头12H’上除了设有用于喷出作为为了形成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而使用的墨的白色墨(W)的白色墨用喷嘴10(W)之外,还设有用于喷出透明墨(CL)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
以下,使用图11说明利用该喷墨头装置10’进行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
在图11的(a)所示的步骤S1’中,进行使用透明墨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且使用白色墨(W)形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负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透明墨用喷嘴10(CL)喷出透明墨,而且在预定的时机从白色墨用喷嘴10(W)喷出白色墨(W),使这些墨分别着墨在成为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位置和成为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位置而形成了积墨之后,使其紫外线固化。由此,能够如图11的(a)所示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接着,在图11的(b)所示的步骤S2’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喷出含有着色墨的着色层形成用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位置而形成积墨,对积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
经过该步骤S1~S2,从而某一个层50’a完成。另外,在本变形例2中也形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支承材料60。
在图11的(b)所示的层50’a完成时,按照与步骤S1’~S2’相同的要领进行在图11的(b)所示的层50’a之上形成新的层50’a的步骤。
具体地讲,在图11的(c)所示的步骤S3’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要领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在该步骤S3’中,需要像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上方的层50’a与下方的层50’a相比将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形成得较大。因此,如图11的(c)所示,以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重叠在到步骤S2’为止完成的下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上的方式使透明墨着墨。与此同时,以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重叠在下方的层50’a所包含的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和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之上的方式使白色墨(W)着墨而形成积墨,使其紫外线固化。
接着,在图11的(d)所示的步骤S4’中,按照与步骤S1’相同的要领在预定的时机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位置而形成积墨。预定的时机是指能够向不重叠于下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外侧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的时机。通过对形成的积墨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形成上方的层50’a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
通过这样重复层叠层50’a的处理,能够制造图9所示的造型物50’。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图3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制造造型物50,在上述变形例2中利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制造造型物50’,但利用的喷墨头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图12~图14分别所示的喷墨头装置。
图12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变形例的图,与图3和图10相对应。在图12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a中,青色墨用喷嘴10(C)、品红墨用喷嘴10(M)、黄色墨用喷嘴10(Y)、黑色墨用喷嘴10(K)、白色墨用喷嘴10(W)、透明墨用喷嘴10(CL)按顺序在X方向上排列地设置。
图13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图,与图3和图10相对应。在图13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b中,白色墨用喷嘴10(W)、透明墨用喷嘴10(CL)、黄色墨用喷嘴10(Y)、品红墨用喷嘴10(M)、青色墨用喷嘴10(C)、黑色墨用喷嘴10(K)、透明墨用喷嘴10(CL)、白色墨用喷嘴10(W)按顺序在X方向上排列地设置。
图14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图。图14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b包括能够沿着X轴往复移动的滑架21、搭载于滑架21的多个喷嘴列、以及搭载于滑架21的紫外线照射器24a、24b。使滑架21在Y方向上移动,从喷嘴列喷出紫外线固化型墨,并且进行从紫外线照射器24a、24b照射紫外线的扫描。
如图14所示,多个喷嘴列沿着X方向并列设置,青色墨用喷嘴列C、品红墨用喷嘴列M、黄色墨用喷嘴列Y、黑色墨用喷嘴列K、白色墨用喷嘴列W以及透明墨用喷嘴列CL从X方向上的纸面左侧朝向纸面右侧按顺序排列。由于多个喷嘴列分别搭载于滑架21,因此,能够在随着滑架21的移动而沿着X方向移动时喷出紫外线固化型墨。
在图12、图13及图14中,由于所有喷嘴在X方向上排列设置,因此,也能够在沿着X方向移动一次的过程中喷出一层的所有墨而形成层。在图14中,由于在沿着X方向移动一次的过程中在喷出墨的同时也进行紫外线照射,因此,也能够在与喷出相同的时机进行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情况下的一层的固化。
[附注事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利用层叠方式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着色层3,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上述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该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
假使在仅由着色墨形成着色层时,存在着色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而在着色层产生凹坑的情况、在装饰层内产生间隙的情况。这样的凹坑、间隙有可能导致在造型物的制造过程中无法将造型物造型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结构,由于利用填补墨填补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凹坑、间隙。因而,能够实现期望的色调(装饰),而且能够提供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50。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上述填补墨若由透明墨形成,则不会对着色层的色调产生影响,能够提供实现了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
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利用层叠方式制造具有着色层3的造型物,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着色层3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上述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该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
假使在仅由着色墨形成着色层,存在着色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而着色层产生凹坑的情况、在装饰层内产生间隙的情况。这样的凹坑、间隙有可能导致在造型物的制造过程中无法将造型物造型为期望的形状的情况。但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利用填补墨填补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凹坑、间隙。因而,能够实现期望的色调(装饰),而且能够提供期望的形状的造型物50。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包括层形成工序,该层形成工序形成具有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层50a,通过在利用上述层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层50a之上形成新的上述层50a,该层50a彼此的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相连而形成上述着色层3,在上述层形成工序中,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该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
采用上述的结构,对于在层形成工序中形成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填补墨填充密度,因此,能够形成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凹坑、间隙的层。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通过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起来,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实施方式3>
关于利用以往周知的喷墨法进行的立体造型,本案发明人发现在利用喷墨法喷出造型用的墨和装饰用的墨(例如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等的着色墨)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呈现期望的装饰(利用减色混合法形成的文字、图像等的彩色打印)的情况。追究其原因,可知存在如下情况:在将由装饰用的墨形成的装饰层设置在造型物的最外层时,形成该装饰层的过程中从喷墨头向重力(下)方向喷出来的装饰用的墨没有堆积在原本应堆积的部位而落下。
因此,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呈现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造型物的特征在于,该造型物设有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装饰层、以及由透明墨形成的透明层,该装饰层形成在该光反射层的外侧,该透明层形成在该装饰层的外侧。
采用上述的结构,与将在比装饰层的一部分靠端部侧的位置没有形成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层彼此层叠的情况相比,使层叠的上层所包含的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可形成区域不仅包含与层叠的下层所包含的装饰层的一部分重叠的区域,也包含与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的区域,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通过层叠多个层来制造造型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造型物是从该造型物的外层侧朝向内侧按顺序具有由透明墨形成的透明层和装饰层的造型物,该制造方法包括层形成工序,在该工序中,作为上述多个层中的两个以上的层,形成从各该层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具有上述透明层的一部分和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层。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层叠的多个层中的两个以上的层中,在比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靠端部侧的位置设有上述透明层的一部分。因此,假使在形成该两个以上的层时应形成在各该层的端部侧的层的墨落下,形成在层的端部侧的层也是透明层,而不是装饰层。因此,能够形成装饰层的墨的颜色不会消失而实现了期望的装饰的造型物。
此外,采用上述的结构,与将在比装饰层的一部分靠端部侧的位置没有形成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层彼此层叠的情况相比,使层叠的上层所包含的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可形成区域不仅包含与层叠的下层所包含的装饰层的一部分重叠的区域,也包含与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的区域,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层形成工序包括形成上述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和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在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之前进行形成上述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在某一个层中在形成装饰层的一部分之前形成了透明层的一部分,因此,该透明层的一部分作为形成该装饰层的一部分时的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由此,不必担心形成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不适当地扩展或者落下。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在利用上述层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层之上形成新的上述层时,使新的该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重叠在下方的上述层的上述透明层的一部分之上而形成。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在利用上述层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层之上形成新的上述层时,使新的该层所包含的上述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在下方的上述层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之上而形成。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呈现期望的色调的造型物。
根据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造型物是通过层叠多个层(层叠方式)而立体造型的结构物。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作为造型物的制造方法采用喷墨法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应用于利用层叠方式造型并且装饰(以彩色记录文字、图像等)造型物的表面的所有类型的制造方法。
〔1〕造型物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外观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具有侧面弯曲而鼓起的大致圆筒形状。另外,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形状和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造型物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形状,例如除了能够应用于后述的六面体之外,还能够应用于球形、中空结构、环形结构、马蹄形等所有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结构之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于这一点:从造型物50的外层侧(外周侧)朝向内侧(中心部侧)按顺序形成有第2透明层、由含有着色剂的墨(装饰墨)形成的着色层(装饰层)、由透明墨形成的第1透明层、以及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图1是在造型物50的弯曲侧面看到位于造型物50的最外层侧的、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4的状态。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切断线A-A’的向视剖视图。图2所示的造型物50的截面是在图1所示的XYZ坐标系中、在造型物50的中央位置呈现沿着XZ平面的截面。
在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通过在Z方向上层叠21张层50a而立体造型的造型物50。另外,层数并不限定于21。
〔2〕层叠的各层的结构
图5表示处于中段附近的1个层50a的XY平面。各层50a从其外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有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着色层的一部分53、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以及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也可以说是从作为造型物主体的光反射层1朝向外层侧(外周侧)按顺序涂覆有第1透明层2、着色层3以及第2透明层4。此外,层50a这一层的Z方向(图中的纵向)上的厚度主要是以适合着色层3的利用减色混合形成多个颜色的值在5μm~50μm的范围,例如利用喷墨法将紫外线固化型墨形成层的情况下的优选范围为10μm~25μm。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光反射层1视为造型物主体,但光反射层既可以从属于造型物主体,也可以不从属于造型物主体。即,也可以是相对于光反射层独立的造型物主体,或者空洞处于造型物的中心部,从该造型物主体(也可以不具有光反射性)朝向外层侧(外周侧)按顺序形成有光反射层、第1透明层、着色层以及第2透明层。或者,也可以将芯部(也可以不具有光反射性)和形成在该芯部的表面的光反射层1视为造型物主体。
如图2所示,通过多个层50a在Z方向上层叠,各层50a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第2透明层4。此外,各层50a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着色层3。此外,各层50a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第1透明层2。此外,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大致在造型物50的最外周表面方向上相连,形成光反射层1。
此外,通过这样配置,即使从X、Y、Z的所有方向观看造型物50的表面,也都是第2透明层、着色层、第1透明层、光反射层的顺序,因此,能够识别利用减色混合呈现的色调。
另外,通过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XY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在上下所接触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尺寸宽少许,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构成着色层3和光反射层1的墨相互混合。
此外,通过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XY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上下所接触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尺寸宽少许,能够更可靠地保护着色层3。
造型物50的沿着Z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Z方向上的厚度。也可以称作Z方向上的高度)没有限定,层50a的Z方向上的厚度(高度)也能够根据层叠数等适当地设定。此外,像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喷墨法层叠,因此,考虑在该层叠方法中能够实现的层50a的Z方向上的厚度即可。例如利用喷墨法将后述的紫外线固化型墨形成层的情况下的层50a的厚度取决于墨滴的大小,为5μm~20μm,但在大型的造型物中不要求分辨率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相同的数据层叠多个层,做成更大的墨滴即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预期数据量的减少和造型速度的高速化。
〔3〕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结构
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是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层,其具有能够在光反射层1的至少着色层侧的表面上反射可见光的整个区域的光的光反射性。
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具体地讲可以由含有金属粉末的墨或者含有白色颜料的墨形成,但优选由白色墨形成。通过由白色墨形成,能够在光反射层1上良好地反射从造型物的外层侧进入的光,实现利用减色混合进行着色。
在本实施方式中,造型物主体由光反射层1构成,但在不具有光反射性即可的独立的造型物主体的表面形成光反射层1的情况下,光反射层1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光反射层1的厚度)最小可以为5μm~20μm。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数值范围。
〔4〕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结构
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由透明墨形成。
在此,透明墨只要是能够形成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50%以上的透明层的墨即可。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小于50%时,光的透射不适当地被阻止,造型物无法呈现利用减色混合生成的期望的色调,因此并不理想。此外,优选使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80%以上的墨,更优选使用透明层的每单位厚度的透光率为90%以上的墨。
通过在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和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间配设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能够避免形成着色层3的着色墨和形成光反射层1的墨混合。假使形成着色层的着色墨与形成第1透明层的透明墨混合,着色层的颜色也不会消失,因此,不会使色调产生不适当的变化。因而,能够实现在着色层3中呈现了期望的色调(装饰)的造型物。
从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第1透明层的厚度)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面的装饰部分中最小为5μm~20μm。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数值范围。
〔5〕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结构
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由含有着色剂的着色墨形成。
作为含有着色剂的墨(以下有时也记为着色墨),包含黄色(Y)、品红(M)、青色(C)、黑色(K)、各种淡色的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添加红(R)、绿(G)、蓝(B)、橙(Or)等。此外,也可以使用金属色、珠光色、荧光体色。为了呈现期望的色调,使用这些着色墨中的1种或者多种。
然而,为了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而使用的着色墨的量根据期望的(欲呈现的)色调而存在偏差。因此,在低浓度的明亮色调的情况下,仅利用着色墨时着色层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存在Z方向上的高度上形成有凹凸的情况、沿着X、Y方向的中段形成有没有着色墨的凹坑的情况。在任一种情况下,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利用层叠方式形成的造型物都会产生不适当的凹凸,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图2所示的层叠结构的正中间附近的垂直的造型面中,利用误差扩散法形成墨时,在着色层3的一个截面为纵横的墨滴各是两滴的共计四滴的填充密度的情况下,着色墨的数量最大(最高浓度)为四滴,最小(浓度零,也就是白色)为零,因此,在最小的情况下存在会形成四滴量的间隙的空间的情况,无论是从造型方面还是色调方面都很大程度地损害品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仅利用着色墨时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填补墨填补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填充密度。即,将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形成为使着色墨和填补墨的合计密度(墨滴的数量)恒定。由此,能够避免产生上述的凹坑地致密地造型造型物50的形状。
由于着色墨的喷出量、构成为着色墨的各色墨的着墨位置预先是可知的,因此,考虑到这些内容,能够判断填补墨的填补量和填补位置(着墨位置)。该判断能够在喷墨头装置10或者未图示的其他控制装置中进行。
此外,通过利用填补墨来填补墨填充密度,从而由着色层3形成的面变平坦,因此,能够带有光泽感。
填补墨只要是不对应该呈现在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上的色调产生不良影响的墨即可,作为一个例子,可以采用在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4(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4)中使用的透明墨。
着色层3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着色层3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5μm~20μ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着色层3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着色层,只要是装饰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6〕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结构
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是使用在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中的说明的透明墨形成的。另外,第2透明层4和第1透明层2既可以使用同一种透明墨形成,也可以使用不同种的透明墨形成。
第2透明层4的厚度、即图2所示的从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外周侧沿着中心侧方向的宽度(以下记为第2透明层4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10μm~100μm。
第2透明层4不仅作为着色层3的保护层发挥功能,在采用层叠方式的本发明(本实施方式)中还起到能够致密地制造造型物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即,假使在着色层3构成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情况、也就是在图2所示的各层50a中假使着色层的一部分53位于最端部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造型物50的最外层形成有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从而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因此,能够有助于利用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呈现期望的色调。
此外,假使在着色层3构成造型物50的最外层的情况下,着色层3会暴露,因此,易于由摩擦引起脱色、由紫外线引起退色。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造型物50的最外层形成有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能够防止脱色、退色。
〔7〕造型物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制造方法所采用的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的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过程的中途状态的图。
在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大体分开地搭载有3个喷墨头11H~13H。如图3所示,第1喷墨头11H、第2喷墨头12H及第3喷墨头13H的配设位置沿着X方向错位。此外,如图3所示,第1喷墨头11H、第2喷墨头12H、第3喷墨头13H的配设位置沿着Y方向错位。也就是说,喷墨头11H~13H按照所谓的交错排列方式排列。
在第1喷墨头11H设有用于喷出青色墨的青色墨用喷嘴10(C)、用于喷出品红墨的品红墨用喷嘴10(M)、用于喷出黄色墨的黄色墨用喷嘴10(Y)、以及用于喷出黑色墨的黑色墨用喷嘴10(K)。另外,各喷嘴10(C)、10(M)、10(Y)、10(K)的排列顺序、数量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方式。从这些喷嘴喷出来的墨均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而使用的着色墨。
在第2喷墨头12H设有用于喷出白色墨(W)的白色墨用喷嘴10(W)。该白色墨(W)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而使用的墨。
在第3喷墨头13H设有用于喷出透明墨(CL)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该透明墨(CL)是为了形成图2所示的第1透明层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而使用的墨。
喷墨头装置10以使其图3所示的下表面与形成过程中的层50a相对的方式设置。此外,喷墨头装置10能够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喷出墨。此外,根据是使喷墨头装置10在XYZ坐标系中向预定的方向移动还是使载有层50a的形成台(图4中图示形成台的形成面B)在XYZ坐标系中向预定的方向移动,改变喷墨头装置10和形成中途的层50a之间的相对位置。移动以哪一种方式进行都可以。
在此,各墨是具有紫外线固化性的墨。因而,需要对喷出后的墨照射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器既可以搭载于喷墨头装置10,也可以独立地构成。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墨固化,最终形成图2所示的各层50a。
以下,使用图4说明利用该喷墨头装置10进行的造型物50的制造过程。
首先,在形成台的形成面B上形成最初的层50a(记为第1层50a(1))。
在该第1层50a(1)的形成(制造)工序中,利用喷墨法在预定的时机从喷墨头装置10喷出各墨,形成为从第1层50a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包含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着色层的一部分、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使用图4的(a)~图4的(c)具体地说明第1层50a(1)的形成(制造)工序。
在图4的(a)所示的步骤S1中,进行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并且使用透明墨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图3所示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喷出透明墨,使其着墨在成为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位置和成为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位置而形成了透明墨的积墨之后,对于积墨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a)所示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
接着,在图4的(b)所示的步骤S2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负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从白色墨用喷嘴10(W)喷出作为具有光反射性的墨的白色墨(W)而形成积墨,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b)所示形成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
接着,在图4的(c)所示的步骤S3中,使喷墨头装置10沿着X轴向正方向移动,在预定的时机将由着色墨和填补墨构成的着色层形成用墨以两种墨的合计量恒定的方式喷出,进行紫外线固化。在此,预定的时机是第1喷墨头11H的各喷嘴处于能够向在步骤S1中形成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的区域喷出着色层形成用墨的位置的时机。在该时机利用喷墨法喷出预先决定好的量的墨滴而形成积墨,通过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如图4的(c)所示,在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有呈现期望的色调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
通过经过该步骤S1~S3,第1层50a(1)完成。第1层50a(1)是与图5所示的层50a的俯视图相同的形态。另外,步骤S1和步骤S2也可以调换顺序。此外,步骤S2和步骤S3也可以调换顺序。
在第1层50a(1)完成时,接着在第1层50a(1)上形成(层叠)新的层50a(记为第2层50a(2))。
在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从层叠体的最下层到中间层的过程中,层叠的层50a的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逐渐变大。在利用喷墨法制造这样在截面中尺寸沿着层叠方向而变大这样的形状的造型物50的情况下,层叠的上层50a的端部成为与已经形成的下层50a的端部相比向侧方突出的形状。为了形成这样突出的结构,只要形成支承材料层即可。
图4的(d)图示了形成第2层50a(2)的步骤,但第2层50a(2)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2)形成为与第1层50a(1)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重叠。这样,第2层50a(2)与第1层50a(1)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因此,构成第2层50a(2)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2)成为与构成第1层50a(1)的端部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相比向侧方突出的形态。因此,为了在形成突出的部分时使应堆积在突出的部分的墨不自突出的部分落下,在第1层50a(1)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1)的外侧(侧方侧)形成支承材料60。
支承材料60优选能够由利用喷墨法喷出的墨形成。支承材料60具有即使在其上形成有层、该层也不落下的程度的强度,但由于其最终是造型物50所不包含的部分,因此由可除去的墨构成。支承材料60的墨也优选为利用紫外线固化(固化为能够在后工序中除去的程度)的物质、或者水溶性的物质,在后工序中能够用水溶解而除去。
通过将这样层叠层50a的处理在X、Y方向上重复所需次数而形成一层,进而在Z方向上反复层叠,能够制造图2所示的造型物50。另外,在形成一层的过程中,通过对二维图像的形成进行公知的隔行扫描,能够获得不均较少的良好的造型、装饰。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包含: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使用着色墨形成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以及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的工序,在进行了形成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的工序和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之后,进行使用着色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在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间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由此,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时作为构成着色层的积墨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不必担心构成着色层的墨产生不适当地润湿扩展,能够高精度地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
使用图6和图7说明形成有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其他的优点。图6自图4的(d)的图除去了支承材料,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一部分。图7是比较结构的造型物的剖视图。比较结构的造型物在利用层叠方式形成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相同,但比较结构的各层没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相当的部分。即,比较结构的造型物是在光反射层直接涂覆有着色层的形态。在该比较结构中也假定上层与下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的情况,说明在比较结构中产生的问题点。
在图7所示的比较结构中,上层的端部由着色层152(2)构成,该着色层152(2)与构成在下层的端部的着色层152(1)相比向侧方突出。因此,在为了形成突出的部分而喷出用于构成着色层的墨时,墨有可能落下到着色位置之下。
由于造型物的色调是着色层呈现的,因此,在构成着色层的墨落下时,造型物的色调很有可能自预定的色调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在各层50a的端部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在图6中假使用于构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墨落下,由于决定色调的是着色层,因此,不会对色调产生影响。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制造呈现期望的色调的可靠性较高的造型物50。
优点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存在只要在第1层50a(1)中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就能够确保第2层50a(2)所包含的着色层的可形成范围(容许形成区域)较广这样的优点。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另外,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这样的优点在形成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后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情况下也有效。因而,在本发明中也包含在形成了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后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技术方案。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成为利用第2透明层4涂覆着色层3的表面的形态,因此,第2透明层4也具有作为着色层3的保护层的功能。
另外,在图4中说明了层叠与下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的层的情况。这可以说是与将图1的造型物50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的下半部分结构的制造相关的。
在制造将图1的造型物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的上半部分结构时,也基本上能够应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在制造造型物50的上半部分时,上层的着色层与下层的着色层相比设置在层50a的中心侧,上层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重叠在下层的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之上。此外,上层的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重叠在下层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上。
此外,如图2所示,在造型物50的上半部分,下层与层叠的层相比沿着XY平面的尺寸(面积)较大。此外,因此,构成上层的着色层的墨落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另外,在制造该上半部分时,也可以不形成支承材料。
另外,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在最下层及其附近的层、最上层及其附近的层上层叠有仅由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2、着色层的一部分53以及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仅由着色层的一部分53和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仅由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构成的层。采用该层叠结构,能够实现造型物的整个面被第2透明层4、着色层3以及第1透明层2覆盖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像后述的图9所示的层叠结构那样在造型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不包含第2透明层、着色层以及第1透明层的结构。
〔8〕变形例
(变形例1)
本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可以说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形成有第1透明层2、着色层3以及第2透明层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8所示的造型物的形状。
图8的(a)~图8的(d)所示的造型物的形状利用各层50a(图2)的端部是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这一点,也可以将第2透明层4的形状不做成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的形状,而是如图8的(a)~图8的(d)分别所示将第2透明层4做成包含造型物(前述的实施方式的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结构物)的期望形状。
像本变形例1这样第2透明层4包含造型物的形态在造型物是在机械特征上较弱的结构物的情况下实施即可。即,在造型昆虫的情况下的腿、羽毛、花草的茎、花瓣等的情况下较为有效。在将生物、植物做成标本、装饰品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三维扫描器抓取造型,能够保持活体地放生回自然。并且,由于不需要所述的支承材料,因此,不会产生浪费的废材,是自然性优异的系统。
图8的(a)所示的造型物的第2透明层4构成六面体,在其内部具有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球体的结构。能够利用与图4同样的制造方法制造图8的(a)所示的整体结构。
图8的(b)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结构,是第2透明层4具有能够使造型物整体自立的形状的放置型的造型物50。该放置型的造型物50也能够利用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制作)。
图8的(c)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结构,是在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形成有孔70的吊绳型的造型物50。例如作为安装在移动电话上的吊绳、钥匙圈来实现。孔70在利用第2透明层4形成外形的同时在第2透明层4的一部分形成孔即可。具有若在第2透明层4上形成孔则在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自身上不开孔即可的优点。
图8的(d)所示的造型物50具有第2透明层4包含由着色层3、第1透明层以及光反射层构成的人偶的上半身部分的结构,是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施加了利用标记、框或者淡色等构成的装饰三维图像71的造型物50。并且,在该造型物50中,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设有标记日期、人名或者地名等文字的文字区72。装饰三维图像71和文字区72也是在利用第2透明层4形成外形的同时形成即可。另外,并不限定于装饰三维图像71和文字区72,形成在第2透明层4的表面或者第2透明层4的内部的也可以是其他的附加信息。
另外,在图8的(b)~图8的(d)中,一体的人偶被第2透明层4所包含,但由第2透明层4包含的人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的造型物具有环形状的情况下,着色层不仅设置在环的外周端部附近,也可以设置在内周端部附近。总而言之,能够在造型物的表面设置着色层,能够在该着色层之上设置第2透明层。
此外,也可以不像本变形例这样将第2透明层4做成期望的形状,而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将第2透明层4做成沿着光反射层1的表面形状的形状而形成,将得到的造型物封入到任意形状的树脂中。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图3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制造造型物50,但利用的喷墨头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图10、图12、图13、图14分别所示的喷墨头装置。
图10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变形例的图,与图3相对应。在图10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的下表面大体分开地搭载有两个喷墨头11H’、12H’。如图10所示,第1喷墨头11H’和第2喷墨头12H’的配设位置沿着X方向错位,而且沿着Y方向错位。第1喷墨头11H’与图3所示的第1喷墨头11H相同。在第2喷墨头12H’上除了设有用于喷出作为为了形成光反射层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1)而使用的墨的白色墨(W)的白色墨用喷嘴10(W)之外,还设有用于喷出透明墨(CL)的透明墨用喷嘴10(CL)。
图12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图,与图3相对应。在图12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a中,青色墨用喷嘴10(C)、品红墨用喷嘴10(M)、黄色墨用喷嘴10(Y)、黑色墨用喷嘴10(K)、白色墨用喷嘴10(W)、透明墨用喷嘴10(CL)按顺序在X方向上排列地设置。
图13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图,与图3相对应。在图13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b中,白色墨用喷嘴10(W)、透明墨用喷嘴10(CL)、黄色墨用喷嘴10(Y)、品红墨用喷嘴10(M)、青色墨用喷嘴10(C)、黑色墨用喷嘴10(K)、透明墨用喷嘴10(CL)、白色墨用喷嘴10(W)按顺序在X方向上排列地设置。
图14是表示喷墨头装置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图。图14所示的喷墨头装置10b包括能够沿着X轴往复移动的滑架21、搭载于滑架21的多个喷嘴列、以及搭载于滑架21的紫外线照射器24a、24b。使滑架21在Y方向上移动,从喷嘴列喷出紫外线固化型墨,并且进行从紫外线照射器24a、24b照射紫外线的扫描。
如图14所示,多个喷嘴列沿着X方向并列设置,青色墨用喷嘴列C、品红墨用喷嘴列M、黄色墨用喷嘴列Y、黑色墨用喷嘴列K、白色墨用喷嘴列W以及透明墨用喷嘴列CL从X方向上的纸面左侧朝向纸面右侧按顺序排列。由于多个喷嘴列分别搭载于滑架21,因此,能够在随着滑架21的移动而沿着X方向移动时喷出紫外线固化型墨。
在图12、图13及图14中,由于所有喷嘴在X方向上排列设置,因此,也能够在沿着X方向移动一次的过程中喷出一层的所有墨而形成层。在图14中,由于在沿着X方向移动一次的过程中在喷出墨的同时也进行紫外线照射,因此,也能够在与喷出相同的时机进行紫外线固化型墨的情况下的一层的固化。
[附注事项]
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设有着色层3、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1、以及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4,该着色层3形成在该光反射层1的外侧,该第2透明层4形成在该着色层3的外侧。
采用上述的结构,与将比在着色层的一部分53靠端部侧的位置没有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层彼此层叠的情况相比,使层叠的上层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53(2)的可形成区域不仅包含与层叠的下层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53(1)重叠的区域,也包含与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54(2)重叠的区域,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造型物50的制造方法通过层叠多个层50a来制造造型物50,其特征在于,上述造型物50是从该造型物50的外层侧朝向内侧按顺序具有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墨层4和着色层3的造型物50,该制造方法包括层形成工序,在该工序中,作为上述多个层50a中的两个以上的层50a,形成从各该层50a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具有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和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层50a。
采用上述的结构,在比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靠端部侧的位置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因此,假使在制造过程中用于构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墨自应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部位落下,由于决定色调的是着色层3(着色层的一部分53),因此,也不会对色调产生影响。因而,能够制造呈现期望的色调(装饰)的可靠性较高的造型物50。
此外,采用上述的结构,与将在比着色层的一部分53靠端部侧的位置没有形成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层彼此层叠的情况相比,通过使层叠的上层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53(2)的可形成区域不仅包含与层叠的下层所包含的着色层的一部分53、53(1)重叠的区域,也包含与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54(2)重叠的区域,能够确保该可形成区域较广。由此,制造的精密性多少放宽一些,能够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
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层形成工序包括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和形成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在形成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工序之前进行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的工序。
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在某一个层50a中在形成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前形成了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因此,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作为形成该着色层的一部分53时的该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外层防护发挥功能。由此,不必担心形成该着色层的一部分53的墨不适当地扩展或者落下。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在利用上述层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层50a之上形成新的上述层50a时,使新的该层50a所包含的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重叠在下方的上述层50a的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之上而形成。
此外,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对于本发明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在利用上述层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层50a之上形成新的上述层50a时,使新的该层50a所包含的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54重叠在下方的上述层50a的上述着色层的一部分53之上而形成。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通过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起来,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立体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和用于实现该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能够提供一种施加了例如全色等期望的装饰的立体造型物。
附图标记说明
1、光反射层;2、第1透明层;3、着色层(装饰层);4、第2透明层;10、10’、10a、10b、喷墨头装置;10(Y)、黄色墨用喷嘴;10(C)、青色墨用喷嘴;10(K)、黑色墨用喷嘴;10(M)、品红墨用喷嘴;10(CL)、透明墨用喷嘴;10(W)、白色墨用喷嘴;11H、第1喷墨头;12H、第2喷墨头;13H、第3喷墨头;21、滑架;24a、24b、紫外线照射器;50、造型物;50a、50’a、层;51、光反射层的一部分;52、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53、着色层的一部分(装饰层的一部分);54、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60、支承材料。

Claims (11)

1.一种造型物,其特征在于,
该造型物设有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装饰层、以及由透明墨形成的第1透明层,
从外层侧朝向内侧按照上述装饰层、上述第1透明层、上述光反射层的顺序形成,
上述造型物是层叠多个层而形成的,该多个层中的两个以上的层从各该层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反射层由含有白色颜料的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物,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饰层的上述外层侧形成有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物,其特征在于,
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上述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墨填充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物,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装饰层的上述外层侧形成有由透明墨形成的第2透明层,
上述两个以上的层的各层在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之间具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型物,其特征在于,
该造型物具有在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之间具有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上述层彼此层叠的区域,
在上述区域中,针对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不重叠的部分,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或者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
7.一种造型物的制造方法,该造型物具有装饰层、第1透明层、以及由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的光反射层,从外层侧朝向内侧按照上述装饰层、上述第1透明层、上述光反射层的顺序形成,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形成的方式是层叠方式,
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层的工序,在该工序中,从层的端部侧朝向中心侧按顺序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上述装饰层的外层侧使用透明墨形成第2透明层,在形成上述层的工序中,在比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靠上述端部侧的位置形成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层的工序中包括: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墨形成上述光反射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以及使用透明墨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
在进行了形成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和形成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之后,进行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在该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和该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之间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不重叠的部分,使某一个上述层所包含的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与层叠在某一个该层之上或者之下的层所包含的上述第1透明层的一部分或者上述第2透明层的一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工序中,对于仅利用装饰墨时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不满足预定的墨填充密度的部位,利用透明的填补墨填补该装饰层的一部分的墨填充密度而形成该装饰层的一部分。
CN201580007428.1A 2014-02-05 2015-02-04 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9801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0786 2014-02-05
JP2014-020784 2014-02-05
JP2014020784A JP6316611B2 (ja) 2014-02-05 2014-02-05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20776 2014-02-05
JP2014020786A JP6276049B2 (ja) 2014-02-05 2014-02-05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20776A JP6261363B2 (ja) 2014-02-05 2014-02-05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15/053039 WO2015119130A1 (ja) 2014-02-05 2015-02-04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142A CN105980142A (zh) 2016-09-28
CN105980142B true CN105980142B (zh) 2017-10-17

Family

ID=5377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428.1A Active CN105980142B (zh) 2014-02-05 2015-02-04 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10647052B2 (zh)
EP (3) EP3756878A1 (zh)
CN (1) CN105980142B (zh)
WO (1) WO2015119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1234B2 (ja) * 2014-11-12 2019-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物造形装置、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方法、立体物造形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62466B2 (ja) * 2015-04-07 2019-01-3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GB2539644A (en) * 2015-06-16 2016-12-28 Mcor Tech Ltd Desktop 3-dimensional printing apparatus
JP6710506B2 (ja) * 2015-08-21 2020-06-17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造形方法
JP6727782B2 (ja) * 2015-10-08 2020-07-22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立体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造形装置
WO2017061603A1 (ja) * 2015-10-08 2017-04-1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立体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造形装置
JP2018065289A (ja) 2016-10-19 2018-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立体造形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65293A (ja) 2016-10-19 2018-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立体造形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132842B (zh) * 2017-06-09 2022-10-25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光效果的光学组件
TWI711545B (zh) * 2017-07-04 2020-12-0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列印方法
CN109421256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层的彩色3d实体模型的切层与打印方法
TWI716633B (zh) * 2017-08-31 2021-01-2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3d物件的著色區域內縮方法
PL423754A1 (pl) * 2017-12-05 2019-06-17 Bibus Menos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Sposób wytwarzania obiektów trójwymiarowych
JP6886132B1 (ja) 2018-04-10 2021-06-16 シグニファイ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Signify Holding B.V. 装飾用光源遮蔽体
CN112955304B (zh) * 2019-03-15 2023-02-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增材制造的方法、打印设备、三维打印的对象
US11794404B2 (en) * 2020-11-10 2023-10-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ffset layer slicing and offset layer forming of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additive manufactured parts
CN113665101A (zh) * 2021-10-21 2021-11-19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fdm打印方法及fdm打印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4022A (zh) * 1998-07-31 2000-02-09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键顶件、按钮开关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7522A (zh) * 2011-06-20 2012-12-26 索尼公司 成型品及模内转印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24087A1 (de) * 1993-07-17 1995-01-19 Basf Magnetic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ntikopierfilms
WO1998017480A1 (en) * 1996-10-24 1998-04-30 Contra Vision Limited Method for forming durable images on substrates
JPH10296906A (ja) 1997-04-25 1998-1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金属装飾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属板用印刷装置
JP2000280354A (ja) * 1999-03-29 2000-10-10 Minolta Co Ltd 三次元造形装置および三次元造形方法
US6612824B2 (en) * 1999-03-29 2003-09-02 Minolta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molding apparatus
JP2001150624A (ja) * 1999-11-25 2001-06-05 Honda Motor Co Ltd 化粧シート
JP2003071530A (ja) 2001-06-18 2003-03-11 Moltec:Kk 金属シート積層造形物と金属シート積層造形物の造形装置及び造形方法
JP4319882B2 (ja) * 2003-09-29 2009-08-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加飾成形品、及び射出成形同時加飾方法
JP4823074B2 (ja) * 2004-11-25 2011-11-2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32933A (ja) * 2005-02-23 2006-09-07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188114B1 (en) * 2007-07-25 2018-09-12 Stratasys Ltd.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modeling materials
JP2009160877A (ja) * 2008-01-09 2009-07-23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US7991498B2 (en) * 2009-02-03 2011-08-02 Objet Geometrie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uilding painte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JP2011104875A (ja) * 2009-11-18 2011-06-02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
JP5653818B2 (ja) * 2011-03-29 2015-01-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24955B2 (ja) * 2011-08-12 2015-1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JP5831791B2 (ja) * 2011-08-23 2015-12-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立体物造形装置及び立体物造形方法
EP2834059A1 (en) * 2012-04-03 2015-02-11 LUXeXcel Holding B.V.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ustom-made spectacl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4022A (zh) * 1998-07-31 2000-02-09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键顶件、按钮开关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7522A (zh) * 2011-06-20 2012-12-26 索尼公司 成型品及模内转印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35762B2 (en) 2021-10-05
US20160346996A1 (en) 2016-12-01
CN105980142A (zh) 2016-09-28
US20180290375A1 (en) 2018-10-11
EP3103633B8 (en) 2019-06-19
US10500787B2 (en) 2019-12-10
EP3332943A1 (en) 2018-06-13
US20210379816A1 (en) 2021-12-09
EP3103633B1 (en) 2019-04-17
EP3756878A1 (en) 2020-12-30
EP3103633A4 (en) 2017-04-19
WO2015119130A1 (ja) 2015-08-13
US20180290376A1 (en) 2018-10-11
EP3103633A1 (en) 2016-12-14
US20200047403A1 (en) 2020-02-13
US10647052B2 (en)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0142B (zh) 造型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57667A (zh) 形成三维构造物的形成装置
JP6389061B2 (ja) 立体物造形装置および立体物造形方法、並びに立体物
JP6510322B2 (ja) 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造形装置
CN104385596B (zh) 一种三维彩色模型快速打印方法
CN109153170B (zh) 造型装置、造型方法以及造型物
JP6836897B2 (ja) 造形物および造形方法
CN106470822A (zh) 三维印刷装置和三维印刷方法
CN107344421B (zh) 一种混材3d物体的制作方法及系统
JP6532390B2 (ja) 立体物造形装置および立体物造形方法
JP6602555B2 (ja) 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造形装置
CN107211072A (zh) 用于三维对象的结构形成
CN108656521A (zh) 立体物造型装置及其控制程序、立体物造型方法
JP6316611B2 (ja)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61363B2 (ja)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76049B2 (ja)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656523A (zh) 立体物造型装置及其控制程序、立体物造型方法
JP2018027707A (ja) 造形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346772A (zh) 三维全彩复合打印装置
CN110126275A (zh) 一种多彩3d打印方法
JP2019199048A (ja) 造形方法、スライスデータの生成方法、造形装置、及びスライスデータ生成装置
EP3737548A1 (en) Full color gamut, high 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JP2019048478A (ja) 三次元構造物を形成する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