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4520A - 光纤熔接方法以及熔接机 - Google Patents

光纤熔接方法以及熔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4520A
CN105974520A CN201610136126.0A CN201610136126A CN105974520A CN 105974520 A CN105974520 A CN 105974520A CN 201610136126 A CN201610136126 A CN 201610136126A CN 105974520 A CN105974520 A CN 105974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bject stage
movable object
pair
hurricane gl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61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4520B (zh
Inventor
宫森诚
渔野优太
遊佐英明
本间敏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74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4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4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4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5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 G02B6/2551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using thermal methods, e.g. fusion welding by arc discharge, laser beam, plasma torc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5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 G02B6/2553Splicing machines, e.g. optical fibre fusion splic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光纤熔接方法和熔接机,其中,当在熔接之后打开防风罩时,能够防止光纤的被熔接部分的断线。光纤熔接方法包括:将光纤保持在分别设置于一对可动载物台的光纤保持部上,并且用防风罩覆盖光纤保持部;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相互靠近来使光纤彼此对接;将对接的光纤熔接在一起;以及在打开防风罩之前,减弱施加到光纤保持部与防风罩接触光纤的位置之间的光纤上的张力。

Description

光纤熔接方法以及熔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熔合来熔接光纤的方法和熔接机。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2003-167151披露了一种熔接机,该熔接机包括:主体;一对放电电极,其布置在主体上;保持件,其附接到设在主体上的载物台且用于保持光纤;以及防风罩,其以自由闭合/打开的方式移动且用于覆盖放电电极和载物台。在防风罩的每一侧形成有用于将光纤引入到保持件中的进给槽,并且设有弹性体从而闭合进给槽的上部。另一方面,在防风罩闭合的状态下,在主体的每一侧的与壳体的弹性体对应的部分处设有用于闭合进给槽的下部的弹性体。并且,熔接机被构造成:在防风罩闭合的状态下,光纤插入到防风罩的弹性体与壳体的弹性体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接方法和熔接机,通过该熔接方法和熔接机,当在熔接之后打开防风罩时,光纤的被熔接部分不会断线。
实现该目的的手段
本发明的熔接方法包括:将光纤保持在分别设置于一对可动载物台的光纤保持部上,并且用防风罩覆盖光纤保持部;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相互靠近来使光纤的端面彼此对接;使对接的光纤熔接在一起;以及在打开防风罩之前减弱施加到光纤保持部与防风罩接触光纤的位置之间的光纤上的张力。
本发明的熔接方法包括:将光纤保持在分别设置于一对可动载物台的光纤保持部上,并且用防风罩覆盖光纤保持部;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相互靠近来使光纤的端面彼此对接;使对接的光纤熔接在一起;以及在打开防风罩之前,移动一对可动载物台从而使一对可动载物台彼此远离。
本发明的熔接方法优选地还包括:在使一对可动载物台移动为彼此远离之后,打开防风罩;以及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移动从而它们进一步彼此远离来执行光纤的被熔接部分的验证试验。
本发明的熔接机能够利用本发明的光纤熔接方法来熔接光纤。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在从熔接机移除熔接后的光纤时在被熔接部分处发生断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熔接机的透视图,其中熔接机的防风罩闭合。
图2的(a)、图2的(b)和图2的(c)是图1的熔接机中所包括的可动载物台的示意图;图2的(a)示出了可动载物台位于原始位置的状态;图2的(b)示出了光纤彼此对接的状态;以及图2的(c)示出了张力施加到熔接后的光纤上的状态。
图3是示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熔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关于本发明的光纤熔接方法和熔接机的实施例的实例进行说明。附图仅为说明的目的而提供,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避免重复说明,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图中的尺寸比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3-167151中描述的熔接机中,在防风罩闭合的同时,光纤被保持在上弹性体与下弹性体之间,因此趋向于阻碍光纤沿着其轴向移动的负荷不可避免地施加到光纤上。例如,该负荷趋向于尤其在如下光缆的情况下施加:即,该光缆具有非圆形截面或大直径(例如,外径为20mm以上)或摩擦性的外表面,例如用于在用户房屋与城市电杆之间进行连接的分支光缆或用于院内或房屋内的网络的室内光缆。因此,如果在完成了光纤的熔接之后防风罩打开,则施加到光纤上的负荷可能会突然释放,从而导致光纤沿轴向非有意地移动,并且因此光纤的被熔接部分可能会断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光纤熔接之后防风罩打开时防止光纤的被熔接部分断线的这种熔接方法和熔接机。
图1是示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熔接机1中的熔接部3的透视图,其中防风罩4打开。熔接机1是用于例如在完成了光纤设施的建造的场所熔接光纤的装置。本实施例尤其适合于熔接收容在分支光缆100中的光纤110。
熔接机1具有盒状壳体2。用于对从分支光缆100露出的光纤110实施熔接的熔接部3设在壳体2的上部中。另外,熔接机1具有防风罩4,防风罩4用于防止风进入到熔接部3中。此外,熔接机1具有用于显示如布置在壳体2内的摄像机(未示出)所拍摄的光纤100的熔接状态的监控器(未示出)。操作员能够在查看如在监控器上显示的光纤110的熔接部的图像的同时,执行熔接工作。
熔接部3包括一对放电电极10和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该一对可动载物台用于保持分支光缆100,从而使得光纤110的连接端面彼此对接在一对放电电极10之间。用于保持分支光缆100的保持件30A和30B(光纤保持部的实例)分别设在该对载物台20A和20B上。熔接机1构造为使得收容一对放电电极10和可动载物台20A和20B的熔接部3能够被自由打开/闭合的防风罩4覆盖。
放电电极10均具有带尖锐末端的针状形状,并且它们布置成彼此面对。为熔接光纤110,光纤110的端面因放电电极10之间的放电产生的热而熔接。该对放电电极10彼此面对的位置被定义为放电部15。
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分别通过保持件30A和30B来保持一对分支光缆100。通过该方式,光纤110的端面布置成沿与放电电极10彼此相对布置的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相互面对。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能够在光纤110熔接时水平地移动,使得光纤110的端面可以定位成彼此更靠近。在放电电极10与可动载物台20A和20B之间形成有V形支撑沟槽部60。因此,光纤110的分别从保持件30A和30B突出的末端部布置在形成于V形支撑沟槽部60的表面上的V形沟槽中。
保持件30A和30B均具有基部31和盖部32,并且分别可拆卸地装配在可动载物台20A和20B上。保持件30A和30B分别将分支光缆100保持在基部31与盖部32之间。
防风罩4与壳体2连接,从而以能够实现自由打开/闭合动作的方式覆盖熔接部3。在防风罩4的后侧(与熔接部3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夹具41,从而当防风罩4闭合时朝向V形支持沟槽部60按压分支光缆100。在防风罩4的两侧形成有用于将分支光缆100引入到熔接部3(即,引入到保持件30A和30B的相应部分)的进给槽42。进给槽42的形状是大致矩形切口的形式。在防风罩4的后侧上形成有用于覆盖每个进给槽42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43。弹性体43由例如海绵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另一方面,壳体2具有形成在与相应弹性体43对应的部分处的弹性体50,使得每个进给槽42的下部可在防风罩4闭合的状态下被覆盖。弹性体50也由例如海绵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在防风罩4闭合的状态下,分支光缆100被保持在壳体2的弹性体50与防风罩4的弹性体43之间,同时弹性体50与弹性体43协作地封闭进给槽42。
当在分支光缆100放置在壳体2的弹性体50上的状态下防风罩4闭合时,分支光缆100被弹性体43和50的弹力下压。另外,通过闭合防风罩4,弹性体43的底面和弹性体50的顶面根据分支光缆100的形状而变形,由此进给槽42与分支光缆100之间的间隙被封闭。这将防止风穿过进给槽42进入到熔接部3中。
在图2中,部分(a)、(b)和(c)各自示出了在熔接机1中分别由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支撑的保持件30A和30B的示意图。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均具有载物台主体21、进给螺杆25和弹簧27。
载物台主体21包括:保持件安装部22,其上表面上安装有保持件30A和30B;以及前壁部23和后壁部24,其分别从保持件安装部22的前侧和后侧向下突出。如图2的(a)所示,在光纤110熔接之前,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的每个载物台主体21布置在原始位置处,从而在放电部15位于它们之间的中心处的情况下彼此远离。
进给螺杆25设在载物台主体21的下方位置处,并且能够沿着由保持件30A和30B支撑的分支光缆100的轴向而移动。进给螺杆25能够通过借助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推动载物台主体21来使可动载物台20A和20B从原启动位置朝向放电部15移动。更具体地,如图2的(b)所示,通过从与放电部15相反的一侧推动载物台主体21的前壁部23以及由此朝向放电部15推动可动载物台20A和20B而使得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彼此更加靠近,进给螺杆25使得光纤110的端面彼此对接。
弹簧27是对由进给螺杆25推动的载物台主体21弹性地施力以及因此使得可动载物台20A和20B沿着它们远离放电部15的方向(后退方向)移动的组件。弹簧27被放置在弹簧接纳部件28与在载物台主体21的后端侧向下突出的后壁部24之间。弹簧接纳部件28是大致L形的组件,该弹簧接纳部件28的一端连接到弹簧27,而该弹簧接纳部件28的另一端向下弯曲以便进给螺杆25插入且固定到该弹簧接纳部件28的下部。具体地,弹簧27是压缩螺旋弹簧。
如图2的(b)所示,当进给螺杆25推动载物台主体21的前壁部23且可动载物台20A和20B移向放电部15时,弹簧27被压缩。相反,如图2的(c)所示,当进给螺杆25沿着从放电部15离开的方向移动到后退位置(退避位置)时,载物台主体21由于弹簧27的压缩的释放而被弹性地施力,并且因此能够使可动载物台20A和20B沿着使它们远离放电部15的方向后退。
接着,参考图2和图3,将对熔接分支光缆100的光纤100的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熔接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将热缩管(未示出)插入到待相互连接的分支光缆100中的一个上(S1)。通过打开保持件30A和30B的相应盖部32,将分支光缆100均保持在基部31与盖部32之间(S2)。随后,打开覆盖熔接部3的防风罩4(S3)。然后,将保持分支光缆100的保持件30A和30B分别放置在熔接部3的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上(S4)。或者相反,可以在保持件30A和30B放置在熔接部3中的条件下,打开保持件30A和30B的盖部32,并且将分支光缆100放置在基部31与盖部32之间。因此,从一对分支光缆100露出的光纤110将定位成在熔接部3处彼此对接。
在该状态下,闭合防风罩4(S5)。当防风罩4闭合时,分支光缆100被保持在弹性体43与弹性体50之间,并且进给槽42内的间隙将被覆盖。在该状态下,如图2的(a)所示,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布置在原始位置,放电部15位于该对可动载物台之间的中心处。
接着,通过借助熔接机1的监控器操作熔接部3,进行光纤110的芯部对准和轴向调节。更具体地,如图2的(b)所示,通过驱动进给螺杆25从而从与放电部15相反的侧推动载物台主体21的前壁部23,使可动载物台20A和20B朝向放电部15向前移动而相互更靠近以到达对接位置。因此,在该对接位置处光纤110的端面彼此对接(S6)。然后,在光纤110的端面彼此对接的条件下,通过在一对放电电极10之间产生放电,熔接光纤110的端面而形成被熔接部分S(S7)。此时,被保持在保持件30A和30B与弹性体43和50之间的分支光缆100将受到从两侧拉的张力。
当形成光纤110的被熔接部分S时,使进给螺杆25沿使得它们远离放电部15的方向后退到进给螺杆25的后退位置(S8)。随着进给螺杆25后退,释放弹簧27的压缩,并且由此弹簧27对载物台主体21弹性地施力从而沿后退方向后退。这将使得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沿后退方向移动。直至进给螺杆25后退到其后退位置可动载物台20A和20B的移动量较小(例如,大约200μm)。在该情况下,防风罩4保持原样闭合。如果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在防风罩4闭合的状态下后退,则从保持件30A和30B侧以及弹性体43和50侧施加到分支光缆100上的张力会被略微释放。
在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已经移动到彼此远离的后退位置之后,打开防风罩4(S9)。随后,通过打开保持件30A和30B的盖部32,将熔接后的分支光缆100从保持件30A和30B移除(S10)。然后,利用公知的加强装置,将具有加强组件(未示出)的热缩管放置在分支光缆100的被熔接部分S上,并且热缩管因受热而收缩,使得可以加强被熔接部分S(S11)。最后,将被加强的分支光缆100从加强装置移除且储存在储存场所。
在熔接机1中,当防风罩4闭合时,分支光缆100被保持在弹性体43与弹性体50之间,使得抑制分支光缆100沿轴向移动的这种负荷施加到分支光缆100上。特别地,分支光缆100具有与其他光缆相比而言较大的截面,并且因此与弹性体43和50形成的摩擦阻力较高。这将趋向于防止分支光缆100沿其轴向移动。在该条件下,如果保持分支光缆100的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移动而变得相互更靠近,则将使得张力施加到保持件(30A和30B)与弹性体(43和50)之间的分支光缆100上。
在常规的方法中,存在如下情况:在张力施加到分支光缆上的状态下打开防风罩,由于防风罩的这种打开而导致的突然释放,由弹性体保持的分支光缆非有意地沿其轴向移动,由此光纤的被熔接部分断线。另外,存在如下情况:由于保持件与可动载物台之间的空隙(约100μm),因而熔接后的光纤在一侧保持分支光缆的保持件与保持另一侧的另一分支光缆的另一保持件之间弯曲时,发生断线。
该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在防风罩4打开之前,减弱施加到保持件(30A和30B)与防风罩4接触分支光缆100的点(即,弹性体43和50)之间的分支光缆100上的张力。更具体地,如图2的(c)所示,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沿使它们远离放电部15的方向稍作移动,略微减弱施加到保持在保持件(30A和30B)与弹性体(43和50)之间的分支光缆100上的张力。根据该结构,在打开防风罩4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分支光缆100非有意地沿其轴向移动并且能够降低可能在保持件30A与30B之间发生的光纤110的弯曲(或屈曲)的影响。因此,能够防止在光纤110的被熔接部分S处发生断线。
评估
在如下两种情况下评估一对保持件之间的光纤的弯曲和断线的发生率:在熔接之后以及防风罩打开之前一对可动载物台沿远离方向移动的情况,以及一对载物台不沿后退方向移动的情况。在比较例中,在不使可动载物台从对接位置后退的情况下,打开防风罩。结果,光纤弯曲的发生率是100%,并且被熔接部分的断线率为大约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情况下,使可动载物台均从对接位置后退200μm的量,并且此后打开防风罩。结果,光纤弯曲的发生率和被熔接部分的断线率均为0%。
如上所述,已经确认,如果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沿使它们远离放电部的方向移动来使施加到被保持在保持件与弹性体之间的分支光缆上的张力提前略微减弱,则能够防止被熔接部分的断线和破损,因为该动作能够避免当防风罩打开时使分支光缆沿其轴向非有意地移动或者被保持在该对保持件之间的光纤弯曲。
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上文描述的组件数量、构成、位置、形式等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它们可以改变成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形式。例如,还可以提供这样的步骤:在打开防风罩4之后,通过使一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移动从而沿后退方向彼此进一步远离来执行被熔接部分S的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是这样的试验:在光纤110熔接时,通过在保持件30A和30B保持分支光缆100的同时使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后退并且因此对被熔接部分S施加张力,使得光纤110的熔接不良的部分提前断裂。
在验证试验中,进给螺杆25从例如图2的(c)所示的后退位置返回到图2的(a)所示的原始位置。因此,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进一步后退,并且将例如大约200[gf]的张力施加到被熔接部分S上。在张力从两侧施加到被熔接部分S上达预定时间之后,验证试验完成。然后,打开保持件30A和30B的盖部32,从保持件30A和30B移除熔接的分支光缆100,并且此后将对被熔接部分S进行加强处理。
为实施该验证试验,存在这样的情况:在防风罩打开的条件下来进行验证试验。因此,在该变型例中,即使是实施验证测试的情况,通过使该对可动载物台20A和20B在防风罩4打开之前提前略微后退,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在验证试验之前发生被熔接部分S处的断线。

Claims (4)

1.一种光纤熔接方法,包括:
将光纤保持在分别设置于一对可动载物台的光纤保持部上,并且用防风罩覆盖所述光纤保持部;
通过使所述一对可动载物台相互靠近来使所述光纤的端面彼此对接;
将对接的光纤熔接在一起;以及
在打开所述防风罩之前,减弱施加到所述光纤保持部与所述防风罩接触所述光纤的位置之间的所述光纤上的张力。
2.一种光纤熔接方法,包括:
将光纤保持在分别设置于一对可动载物台的光纤保持部上,并且用防风罩覆盖所述光纤保持部;
通过使所述一对可动载物台相互靠近来使所述光纤的端面彼此对接;
将对接的光纤熔接在一起;以及
在打开所述防风罩之前,移动所述一对可动载物台从而使所述一对可动载物台彼此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熔接方法,还包括:
在使所述一对可动载物台移动为彼此远离之后,打开所述防风罩;以及
通过使所述一对可动载物台移动从而使它们进一步彼此远离来执行所述光纤的被熔接部分的验证试验。
4.一种熔接机,其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将所述光纤彼此熔接。
CN201610136126.0A 2015-03-10 2016-03-10 光纤熔接方法以及熔接机 Active CN105974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7299A JP6554734B2 (ja) 2015-03-10 2015-03-10 光ファイバの融着接続方法および融着接続装置
JP2015-047299 2015-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4520A true CN105974520A (zh) 2016-09-28
CN105974520B CN105974520B (zh) 2020-02-07

Family

ID=5688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6126.0A Active CN105974520B (zh) 2015-03-10 2016-03-10 光纤熔接方法以及熔接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64705B2 (zh)
JP (1) JP6554734B2 (zh)
KR (1) KR20160110106A (zh)
CN (1) CN1059745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374A (zh) * 2018-04-08 2018-08-28 芜湖致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纤及制造的光纤熔接机
CN112639558A (zh) * 2018-08-29 2021-04-09 住友电工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排列夹具、配有光纤排列夹具的光纤熔接机及排列光纤的方法
CN112711095A (zh) * 2019-10-24 2021-04-27 株式会社藤仓 熔接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67012A (ja) * 2015-03-10 2016-09-15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の融着接続方法および融着接続装置
JP6628247B2 (ja) * 2016-05-19 2020-01-08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補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融着接続機
EP3730980A4 (en) 2017-12-22 2021-09-22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FUSION LINK DEVICE, WIRELESS INFORMATION TERMINAL, FUSION LINK SYSTEM, AND FUSION LINK METHOD
JP6397599B1 (ja) * 2018-05-21 2018-09-2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融着接続装置及び光ファイバ補強方法
CN109633819B (zh) * 2018-12-13 2020-10-09 中电科仪器仪表(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熔接机及其熔接方法
CN109828334B (zh) * 2019-04-15 2023-09-2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全自动化熔接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6632A (en) * 1985-09-19 1988-04-12 Bicc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fibre splicing
JP2003167151A (ja) * 2001-12-03 2003-06-13 Sumiden Asahi Industries Ltd 光ファイバの融着接続機
CN101061404A (zh) * 2005-06-09 2007-10-2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接合保护加热器、包括该接合保护加热器的熔接机以及熔接方法
CN103282810A (zh) * 2010-12-28 2013-09-04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熔接连接装置
WO2013145474A1 (ja) * 2012-03-29 2013-10-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機
CN103364876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熔接连接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8095B1 (ko) * 2005-06-09 2009-01-14 스미토모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열 보강 처리 장치, 상기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융착 접속기,및 융착 접속 방법
KR20080112895A (ko) * 2007-06-22 2008-12-26 일신테크(주) 휴대용 광섬유 융착접속기
JP5272180B2 (ja) * 2010-12-24 2013-08-28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補強用加熱器及び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装置
JP5470661B2 (ja) * 2010-12-27 2014-04-16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ホルダ及び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装置
JP5810461B2 (ja) * 2011-07-01 2015-11-11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機
KR20130063770A (ko) * 2011-12-07 2013-06-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섬유 융착 접속기
KR101568241B1 (ko) * 2012-03-29 2015-11-11 가부시키가이샤후지쿠라 광섬유 융착 접속기
KR20150037881A (ko) * 2012-08-03 2015-04-08 에스이아이 옵티프론티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파이버 보강 부재의 가열 처리 장치, 이 가열 처리 장치를 구비한 광 파이버 융착 접속기 및 광 파이버 보강 부재의 가열 처리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6632A (en) * 1985-09-19 1988-04-12 Bicc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ptical fibre splicing
JP2003167151A (ja) * 2001-12-03 2003-06-13 Sumiden Asahi Industries Ltd 光ファイバの融着接続機
CN101061404A (zh) * 2005-06-09 2007-10-2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接合保护加热器、包括该接合保护加热器的熔接机以及熔接方法
CN103282810A (zh) * 2010-12-28 2013-09-04 Sei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熔接连接装置
WO2013145474A1 (ja) * 2012-03-29 2013-10-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機
CN103364876A (zh) * 2012-03-29 2013-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熔接连接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374A (zh) * 2018-04-08 2018-08-28 芜湖致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纤及制造的光纤熔接机
CN108459374B (zh) * 2018-04-08 2020-09-01 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纤及制造的光纤熔接机
CN112639558A (zh) * 2018-08-29 2021-04-09 住友电工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排列夹具、配有光纤排列夹具的光纤熔接机及排列光纤的方法
CN112639558B (zh) * 2018-08-29 2023-03-28 住友电工光学前沿株式会社 光纤排列夹具、配有光纤排列夹具的光纤熔接机及排列光纤的方法
CN112711095A (zh) * 2019-10-24 2021-04-27 株式会社藤仓 熔接机
CN112711095B (zh) * 2019-10-24 2023-06-20 株式会社藤仓 熔接机
US11892679B2 (en) 2019-10-24 2024-02-06 Fujikura Ltd. Fusion spli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4705B2 (en) 2018-05-08
KR20160110106A (ko) 2016-09-21
JP2016167013A (ja) 2016-09-15
US20160266314A1 (en) 2016-09-15
CN105974520B (zh) 2020-02-07
JP6554734B2 (ja)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4520A (zh) 光纤熔接方法以及熔接机
CN101978300B (zh) 光纤连接器
US8556525B2 (en) Protection slee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protection sleev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otection sleeve
KR101662319B1 (ko) 광 케이블 홀더, 그 홀더를 포함하는 융착 접속기 및 그 홀더를 사용하는 융착 접속 방법
EP2660634A1 (en) Optical fiber fusion-connecting device
CN101535853A (zh) 支架、熔融连接机及光纤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KR101586964B1 (ko) 융착 접속기
CN103229082B (zh) 光纤熔接机
KR20120003858A (ko) 광 파이버 홀더 및 융착 접속기
ATE431569T1 (de) Faseroptische splicekomponente mit internen elektroden
CN103261932A (zh) 光纤保持器和光纤熔接装置
US11002910B2 (en) Fibre optic fusion splicer
JP2011090039A (ja) 融着接続機
CN212134992U (zh) 熔接机
CN210924018U (zh) 一种光纤熔接线序识别器
CN209928060U (zh) 一种光纤电缆熔接装置
JP7195708B2 (ja) 融着機
CN214041825U (zh) 一种线缆熔接套管
CN112639558B (zh) 光纤排列夹具、配有光纤排列夹具的光纤熔接机及排列光纤的方法
JP2021047349A (ja) 光コネクタ組立用工具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10727055A (zh) 一种光纤熔接线序识别器
CN118176449A (zh) 光纤保持器和熔接机
CN102707380A (zh) 一种防断纤夹具
JPH07140344A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の融着接続装置
JP2014149499A (ja) 光ファイバの一括融着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