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406A - 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406A
CN105940406A CN201580006177.5A CN201580006177A CN105940406A CN 105940406 A CN105940406 A CN 105940406A CN 201580006177 A CN201580006177 A CN 201580006177A CN 105940406 A CN105940406 A CN 105940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con
beacon sig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61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川贵裕
田将寿
足立英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lix IP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plix IP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lix IP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Aplix IP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40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4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3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 G06F21/335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for accessing specific resources, e.g. using Kerberos ti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1Location-sensitive, e.g. geographical location, G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基于可携式无线终端所定位的当前位置信息与登录在服务器的设置位置信息的距离,判定信标装置的真伪,而能够防止信标装置的非法使用。由此,具有信标装置的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从而能够提供安全的电子优惠券等的服务。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含信标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防止信标装置所发出的信息的非法利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上开始出现配置在店铺或娱乐设施等且对消费者所拥有的智能手机等可携式无线终端传送信标信号的信标装置。从信标装置接收到信标信号的可携式无线终端中,安装在可携式无线终端的应用能够从信标信号提取商品的信息,且在可携式无线终端的显示部显示商品信息。
作为如此的用于信标装置传送信标信号且可携式无线终端接收信标信号的技术,例如已知有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
在该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的数据通信系统:销售者侧装置利用信标信号侦测到购买者所携带的购买者侧装置已靠近销售店,开始进行销售者侧装置与购买者侧装置之间的通信,对购买者侧装置进行商品宣传等。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341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目前为止,作为信标装置的用途,几乎皆为如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类似于在可携式无线终端中显示商品等的广告的数字标牌(digital signage)者,考虑灵活运用该功能,例如提供在店铺中对来店顾客实现商品的折扣等优惠的电子优惠券的信标装置。
然而,在使信标装置具备电子优惠券的功能的情况下,认为存在电子优惠券的非法利用的可能性。例如,在设置于店铺的信标装置对来店的顾客发送如同积攒积分的信标数据的情况下,使模仿可携式无线终端的用以进行破解的装置接近信标装置,截取电子优惠券的通信数据,且记录该数据。这样,存在即便在店铺外的场所,也可使用模仿信标装置的装置,非法地发行电子优惠券且存储的担心。
对于如此地非法利用信标装置所发出的信息的破解,考虑若干个对策。例如,短期间地更新信标数据也为对策之一。然而,如果破解者跟踪该更新,每次更新均获取信标数据,则该对策失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课题,提供一种判定信标装置的真伪而使信标装置的可靠性提升的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是包含:服务器,具有将用以识别发送信标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表示通信设备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对应地加以存储的数据库;及通信终端,能够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通信终端具备:信标接收部,接收信标信号,且获取该信标信号中所含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定位部,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而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及服务器通信部,将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接收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传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判定部,参照数据库,且使用由所传送的识别信息而确定的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接收信标信号时所定位的当前位置信息,来判定通信设备的真伪;及通信部,将判定的结果传送到通信终端。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判定信标装置的真伪而使信标装置的可靠性提升的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所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
图2是通信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3是表示信标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信标位置数据库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信标装置、可携式无线终端、及服务器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流程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信标装置、数据登录终端、及服务器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流程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公开包含与BLE规格对应的信标装置的通信系统。所谓BLE规格是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规格的简称,且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一。该BLE规格中,规定了构成对1个中心连接多个周边设备而成的星状的网络拓扑。而且,以BLE规格规定的频带为2.4GHz频宽。而且,BLE规格是规定采用将该频带分割为40信道,避免进行干扰或串扰的信道的适应性跳频之类的机制。
所述信标装置相当于周边设备,且所述可携式无线终端相当于中心。作为周边设备的信标装置是由BLE规格规定,且以特定的传送时间间隔即广告间隔,传送通过BLE规格而规定的作为信标信号的广告封包。作为中心的可携式无线终端如果接收到广告封包,则能够经由特定的顺序(协定),而与中心建立连接。然而,是否建立连接由中心的行为而定。在仅接收如广告之类的内容的情况下,中心接收从周边设备所广播传送的广告封包即可。
[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1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
作为设置于店铺等的通信设备的一例的信标装置102是以固定的传送时间间隔广播传送包含信标ID与信标数据的信标信号。所谓信标ID是唯一地识别信标装置102的信息。拥有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人将接近该信标装置102。如果可携式无线终端103与信标装置102的距离达到特定的距离以下,则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从信标装置102所广播传送的信标ID与信标数据(S121)。
在可携式无线终端103中,安装有接收从信标装置102发出的信标信号且进行特定处理的信标应用程序,且该信标应用程序运行。而且,在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装载有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104的电波且算出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当前位置信息的定位功能。
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如果接收到信标信号,则将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信标ID与接收GPS卫星的电波且从定位功能中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S122)一同地传送到服务器105(S123)。
服务器105如果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到信标ID与当前位置信息,则与设置于服务器105的存储部(参照图2)中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参照图2)进行对照。在信标位置数据库218中,预先登录有信标装置102的信标ID与信标装置102的设置位置信息,服务器105算出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的当前位置信息与登录在信标位置数据库218中的设置位置信息的距离。然后,将算出的距离与特定的阈值进行比较(S124)。如果算出的距离低于特定的阈值,则判断为由合法的拥有者设置于店铺等的真实的信标装置102所发送的信标信号,且对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回复该判定结果(S125)。
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基于从服务器105接收的判定结果,如果为真实的信标装置102,则正常地处理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信标数据。例如,如果为电子优惠券,则进行电子优惠券的加法处理。如果为破解者出于非法目的而设置的虚假的信标装置102,则将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信标数据作为非法者进行处理。例如,如果为电子优惠券,则不进行电子优惠券的加法处理,而在显示部中显示警告。
图2是通信系统101的功能方块图。
信标装置102是在周知的微计算机的总线201上,连接有包含无线通信电路的无线通信部202。微计算机是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连接在总线201而成的周知的构成者。存储器203是快闪存储器等电子式能够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存储器203中,存储着实现信标信号产生部204的功能的程序与信标ID。进而,通过下述数据登录终端,而存储着利用广告封包而与信标ID一同地传送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存储着电子优惠券的信息。
信标信号产生部204是将信标ID与信标数据在遵循BLE规格的数据框进行编码,且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到无线通信部202。信标信号产生部204所产生的数据框相应于通信的状态而变化。所述数据框在进行广播传送时为广告封包,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为单播封包。
无线通信部202对从信标信号产生部204接收的数据框实施特定的调变处理,且载入在2.4GHz的电波进行广播传送。而且,视需要而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等中心进行双向的单播通信。例如,在使用特定的数据登录用终端,将与信标ID一同地进行广播传送的内容登录在存储器203等的情况下,无线通信部202与作为数据登录用终端的中心进行双向通信。
此处,暂时先记述信标信号的说明。
图3是表示信标信号的一例的图。信标装置102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广播传送包含信标ID301及特定的内容的信标信号30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容为电子优惠券数据303。然而,在初始状态的信标装置102的情况下,由于内容并未登录在存储器203,所以仅广播传送信标ID301。
返回到图2,继续进行通信系统101的说明。
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在周知的微计算机的总线205上,连接有GPS接收部206、服务器通信部207、存储器208、信标通信部209、输入部210、及显示控制部211。在显示控制部211进而连接有显示部212。
GPS接收部206具有接收GPS卫星104的电波,进行定位运算,从而算出当前位置信息的作为定位部的功能。
服务器通信部207包含无线通信的传送电路与接收电路,且以例如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等的通信规格连接在访问点213,通过访问点213将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连接在因特网214。另外,服务器通信部207也能够为周知的无线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络)。
存储器208是快闪存储器等的电子式能够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且存储着使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运行的固件或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统)、以及信标应用程序。而且,在存储器208,存储着从信标装置102通过信标通信部209接收的信标信号302中所含的电子优惠券信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可携式无线终端103中,信标通信部209仅接收信标装置102所广播传送的广告封包,且对信标装置102不传送任何数据。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标通信部209也能够称为“信标接收部”。
输入部210是例如透明的静电式触摸屏。输入部210受理使用者的操作,产生操作信息。显示部212是例如液晶显示器。输入部210与显示部212一体地重叠,由此构成周知的触摸屏。
显示控制部211是信标应用程序所提供的功能的一部分,产生控制显示部212的信息。具体来说,在从服务器105接收到表示信标装置102为真实者的判定结果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显示部212,显示例如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使用者所拥有的电子优惠券经累加的意旨的信息。而且,也进行与该电子优惠券相关的加法处理、以及存储器208中所存储的电子优惠券信息的更新处理。
服务器105是连接在因特网214的周知的计算机。连接在总线215的通信部216是包含周知的NIC(Network Information Card,网络信息卡)与TCP/IP协议推栈,且通过因特网214而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进行特定的通信。协定是使用由例如RFC(Request ForComments,请求注释)2246制定的SSL/TLS的编码HTTP(HTTPS:Hypertext TransportProtocol Secure,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且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05作为周知的web服务器发挥功能。
在连接在总线215且包含硬碟装置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部217,存储着信标位置数据库218(图2中记为“信标位置DB”)。
[信标位置数据库218的构成]
此处,暂时先说明信标位置数据库218。
图4是表示信标位置数据库218的一例的图。
信标位置数据库218包含信标ID栏、及位置信息栏。位置信息栏还包含北纬栏、东经栏、及高度栏。
在信标ID栏中存储着信标装置102的信标ID301。
在位置信息栏中,作为设置有信标装置102的位置信息,分别在北纬栏存储着北纬数据,在东经栏存储着东经数据,且在高度栏存储着高度数据。
另外,含有高度数据的原因是考虑到即便是相同的建筑物,也有可能在不同的楼层设置有虚假的信标装置102的情况。
再次返回到图2,继续进行服务器105的说明。
连接在总线215的判定部219基于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到查询的信标ID301,检索信标位置数据库218,从位置信息栏获取位置信息(以下称为“设置位置信息”)。然后,计算与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所报告的当前位置信息相距的直线距离。然后,将算出的直线距离与存储在存储部217中的未图示的特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到查询的信标ID301的信标装置102是否为由真实的合法的拥有者设置于店铺等的真实的信标装置102,且将该判定结果通过通信部216对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进行回复。
判定部219算出信标装置102的当前位置信息与设置位置信息的直线距离,且将直线距离与特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该阈值较理想为能够根据设置信标装置102的环境而变更。
例如,在为设置于店铺内且对来店的购买者传送电子优惠券的信标装置102的情况,容许信标装置102在同一店铺内移动。因而,即便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所报告的当前位置信息与设置位置信息相隔数十米单位,但只要小于推断为店铺的用地外的距离,则判定部219判断所报告的当前位置信息为优惠券装置在店铺内移动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为对靠近店铺内的特定的分区或货架的购买者传送与放置在该分区的商品相关的电子优惠券的信标装置102的情况下,即便在同一店铺内,也不容许信标装置102移动超过该分区。因而,即便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所报告的当前位置信息与设置位置信息相隔数m单位,只要达到推断为超出该分区的用地的距离,则判断所报告的当前位置信息为移动超过优惠券装置的该分区的结果。
对于判定部219的阈值的提供方法考虑有两种。一种是使信标装置102具备阈值的方法。在图3所示的信标信号302的有效负载区中,除了信标ID301、电子优惠券数据303以外,并追加阈值304。该阈值304与电子优惠券数据303一同作为广告封包而由信标装置102进行广播传送。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如果一同接收到信标ID301、电子优惠券数据303、阈值304,则将信标ID301与阈值304传送到服务器105。服务器105的判定部219使用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到的阈值304,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
阈值的提供方法的另一种是使服务器105具备阈值的方法。在图4所示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除了位置信息栏以外,设置有阈值种类栏。在阈值种类栏中,存储着表示阈值种类的阈值种类信息。阈值种类信息是例如以“1”为3m,“2”为10m,“3”为100m的方式,规定不同的阈值的种类的信息。
服务器105的判定部219如果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到信标ID301与当前位置信息,则获取以信标ID301检索信标位置数据库218所得的记录的设置位置信息,同时也获取阈值种类信息。然后,使用由阈值种类信息规定的阈值,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
另外,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的判定基准不仅进行仅利用距离的判定,也可在考虑地图信息或设置有信标装置102的建筑物的草图等之后进行判定。例如,在检测出理应设置于时装店的信标装置102的可携式无线终端103从邻接的饮食店发出当前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即便当前位置信息靠近设置位置信息,判定部219也会参照服务器105的存储部217中保持的草图,而判定虚假的信标装置102的可能性较高。
[通信系统101的处理]
图5是表示在信标装置102、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服务器105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流程的处理流程图。
信标装置102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广播传送信标数据(S501、S502)。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如果接近该信标装置102,则接收信标装置102所广播传送的信标数据(S503、S504)。
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显示控制部211如果分析通过信标通信部209所接收的信标数据,且辨识出其是包含电子优惠券的信标数据,则使GPS接收部206启动。GPS接收部206接收GPS卫星104的电波,算出定位所得的当前位置信息(S505)。
显示控制部211如果从GPS接收部206获取到当前位置信息,则通过服务器通信部207将信标数据中所含的信标ID301与当前位置信息一同地传送到服务器105,请求信标装置102的真伪的判定(S506)。
服务器105的判定部219如果通过通信部216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接收到信标装置102的真伪判定的请求,则以信标ID301检索信标位置数据库218(S507)。判定部219从信标位置数据库218的检索成功的记录的位置信息栏,读取设置位置信息。然后,算出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当前位置信息相距的直线距离,且与特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S508)。判定部219通过通信部216将该判定结果传送到可携式无线终端103(S509)。
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显示控制部211如果通过服务器通信部207从服务器105接收到判定结果,则进行与判定结果相应的电子优惠券的处理(S510)。在步骤S510中,如果为真实的信标装置102的判定结果,则进行存储器208中所存储的电子优惠券的加法处理之后,在显示部212中显示表示电子优惠券已正常累加的意旨的讯息或特定的插图等。而且,如果为虚假的信标装置102的判定结果,则在显示部212中显示表示虚假的电子优惠券的意旨的警告讯息或特定的插图等。
另一方面,服务器105传送判定结果之后,只要为真实的信标装置102,则能够进行更新位置信息等的附加性处理(S511)。
[信标数据登录处理]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1中,为进行基于信标装置102的位置信息的真伪的判定,而在服务器105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登录有信标ID301与设置位置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下,就对于信标位置数据库218新登录信标装置102的位置信息时、或将已登录过的位置信息变更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新登录或更新信标位置数据库218内的信标装置102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例如,考虑信标装置的管理者将设置位置个别地输入到服务器105的方法。作为其他例,考虑有如下方法:使用能够与服务器105进行通信的数据登录用的终端,对从信标装置102接收到信标信号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与信标ID一同地传送到服务器105,且登录在信标位置数据库218。
且说,在将电子优惠券等信标数据登录在信标装置102时、或将已登录过的信标数据更新时,在与该信标装置102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能够通过例如事先的认证等,而掌握信标装置102为真实者。因此,数据登录终端在将电子优惠券等的内容登录在信标装置102时,能够获取作为该信标装置102的侧的数据登录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及信标装置102的信标ID301,且将其等登录在服务器105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
此处,暂时先对数据登录终端220简单地进行说明。
在图2中,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相当于数据登录终端220。数据登录终端220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具有以虚线所示的信标设定变更部221。即,通过在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安装对信标装置102提供登录电子优惠券等的数据的功能的应用程序且使其运行,而实现数据登录终端220。
图6是表示在信标装置102、数据登录终端220、服务器105之间进行的通信流程的处理流程图。
信标装置102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广播传送信标ID(S601、S602)。数据登录终端220如果接近该信标装置102则接收信标ID(S603、S604)。
数据登录终端220的信标设定变更部221是通过信标通信部209,将登录内容的指令与电子优惠券等的特定的内容(信标设定信息)一同地进行传送(S605)。信标装置102的无线通信部202如果一同地接收到内容登录指令与内容,则使存储器203存储内容(S606)。
另一方面,数据登录终端220的信标设定变更部221是在从信标装置102获取到信标ID301之后,使GPS接收部206启动。GPS接收部206是接收GPS卫星104的电波,算出定位所得的当前位置信息(S607)。
信标设定变更部221如果从GPS接收部206获取到当前位置信息,则将信标数据中所含的信标ID301与当前位置信息一同地通过服务器通信部207传送到服务器105,请求信标装置102的位置信息的登录(S608)。
服务器105的存储部217如果通过通信部216从数据登录终端220接收到信标装置102的信标ID301与位置信息的登录的请求,则将具有信标ID301与位置信息的新的记录登录在信标位置数据库218(S609)。
以上,根据所说明的一系列的处理,对于信标装置102,能够将信标ID301与位置信息确实地登录在服务器105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
对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实施以下所述的应用例。
(1)在图2中,在服务器105包含判定部219,且服务器105的判定部219计算可携式无线终端103的当前位置信息与信标位置数据库218的设置位置信息的距离,从而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该判定部219也可由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所包含。在该情况下,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对于服务器105,进行带有信标装置102的信标ID301的设置位置信息的查询,从服务器105接收设置位置信息。然后,判定部219算出当前位置信息与设置位置信息的直线距离,且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
(2)在图6中,数据登录终端220具备GPS接收部206,且数据登录终端220获取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作为信标装置102的位置信息,登录在服务器105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中。该GPS接收部206也能够包含在信标装置102。因信标装置102具有GPS接收部206,且经由数据登录终端220使位置信息登录在服务器105,所以即便数据登录终端220不具备GPS接收部206,也只要信标设定变更部221发挥功能即可。
(3)在所述应用例中,信标装置102具备GPS接收部206,且数据登录终端220将信标装置102的GPS接收部206定位所得的位置信息登录在服务器105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假如信标装置102具有无线LAN等因特网214连接功能,则即便不存在数据登录终端220,也能够通过与服务器105进行直接通信,而将信标装置102的GPS接收部206定位所得的位置信息登录在服务器105的信标位置数据库218。
(4)存在因建筑物的地下楼层等设置有信标装置102的场所而导致GPS卫星104的电波无法到达的场所。在如此的场所设置信标装置102的情况下,数据登录终端220也能够使即将到达设置有信标装置102的设置场所之前的能够接收GPS卫星104的最近的位置信息登录在信标位置数据库218。毋庸置疑,该情况下,可携式无线终端103也能够使用即将到达设置有信标装置102的设置场所之前的能够接收GPS卫星104的最近的位置信息,对服务器105请求信标装置102的真伪的判定。
(5)在目前为止的说明中,对于信标装置通过信标信号而传送电子优惠券的优惠券数据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如此的例。例如,毋庸置疑,信标装置也可通过信标信号,而传送确定显示在可携式无线终端的显示画面上的商品信息或WEB上的特定的信息的信息等电子优惠券以外的数据。
(6)而且,信标装置也可传送用以使可携式无线终端或服务器执行特定处理的处理信息。例如,可携式无线终端也可将所接收的处理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且服务器也可将通过该处理信息所确定的数据传送到可携式无线终端。处理信息也可并非为确定特定处理的指令语句,例如也可为通过可携式无线终端或服务器所解释且执行特定处理之类的识别用的信息。另外,信标信号也可不具有作为处理信息的特别的信息,且信标ID也可兼具处理信息(或识别用的信息)。
(7)而且,在目前为止的说明中,对于信标装置通过相同的信标信号而传送信标ID、与电子优惠券等信标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信标装置也可构成为例如通过第1信标信号而传送信标ID,且通过第2信标信号而传送信标数据。
如此的构成能够考虑为如下的例:例如,使用分别具有固有的信标ID的多个信标装置,传送同一信标数据(例如,相同的店铺的电子优惠券等)的情况。例如,在分别存储着固有的信标ID的多个信标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同一信标数据,且利用不同的2个信号传送各数据的构成的例中,因第2信标信号不包含信标ID,所以仅凭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无法判断第2信标信号的合法性。
因此,从如此构成的信标装置接收到第1及第2信标信号的可携式无线终端103是在各信号的接收时对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定位。通过将此时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而判定所接收到的第1及第2信标信号是否分别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具体来说,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如果2个信号接收时的位置信息之差为特定范围内,则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判定所接收到的2个信号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典型来说,此时的特定范围内是依存于定位所使用的机构中的测定误差而决定。
其次,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将第1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信标ID与接收第1信标信号时定位的当前位置信息传送到服务器105,且通过参照图6所说明的一系列处理,而判定作为第1信标信号的传送方的信标装置102的真伪。在信标装置102经判定为真实者的情况下,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将判断为从该信标装置102所传送的第2信标信号判断为合法的信号,且处理该第2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信标数据。
在以上的例中,显示控制部211作为接收第1信标信号而获取该第1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信标装置102的信标ID的第1信标接收部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接收第2信标信号,获取该第2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与特定处理相关的处理信息的第2信标接收部发挥功能。进而,也作为如下信号判定部发挥功能,即,使用接收到第1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接收到第2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来判定第1及第2信标信号是否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
(8)而且,在所述例中,可携式无线终端103为更严格地判定所接收到的第1信标信号及第2信标信号是否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而在以下对其构成与处理进行说明。该情况的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还具有用以测定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标)的未图示的电路、及将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彼此进行比较的未图示的信号强度比较电路。
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在接收到第1信标信号时,将所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并且获取第1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而且,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在接收到第2信标信号时,将所接收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并且获取第2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然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将接收到各信号的位置的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将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比较。判定2个信号接收时的位置信息是否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且如果2个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为特定范围内,则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判定所接收的2个信号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
另外,考虑因信标装置102的构成而以不同的传送输出(例如,天线电力)传送第1信标信号与第2信标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信标装置102优选在第1信标信号与第2信标信号包含表示各从传送时的传送输出的信息进行传送。可携式无线终端103能够通过将所接收的信号中所含的表示传送输出的信息与接收信号强度分别进行比较,而判定第1信标信号与第2信标信号是否为从同一信标装置102所传送者。
本实施方式公开了通信系统101。
能够通过基于可携式无线终端103定位所得的当前位置信息与服务器105中登录的设置位置信息的距离,判定信标装置102的真伪,而防止信标装置102的非法利用。由此,具有信标装置102的通信系统101的可靠性提升,从而能够提供安全的电子优惠券等的服务。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则包含其他变化例、及应用例。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例是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对装置及系统的构成详细且具体地进行说明者,但并非限定于包含所说明的所有构成者。而且,能够将某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构成,进而也能够对某实施例的构成追加其他实施例的构成。而且,对于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也可进行其他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而且,所述各构成、功能、处理部等可将他们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通过以集成电路进行设计等而以硬件实现。而且,所述各构成、功能等也能够利用用以供处理器解释且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的软件而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档案等的信息能够保持在存储器、或硬碟、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存储器、或IC卡、光碟等记录媒体中。
而且,控制线或信息线是表示了在说明方面认为必需者,而并非在制品上表示了所有的控制线或信息线。实际上,也可视为几乎所有的构成相互地连接。
[符号说明]
101 通信系统
102 信标装置
103 可携式无线终端
104 GPS卫星
105 服务器
201 总线
202 无线通信部
203 存储器
204 信标信号产生部
205 总线
206 GPS接收部
207 服务器通信部
208 存储器
209 信标通信部
210 输入部
211 显示控制部
212 显示部
213 访问点
214 因特网
215 总线
216 通信部
217 存储部
218 信标位置数据库
219 判定部
220 数据登录终端
221 信标设定变更部
302 信标信号
303 电子优惠券数据
304 阈值

Claims (11)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服务器、及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所述服务器具有将用以识别发送信标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表示所述通信设备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对应地加以存储的数据库;
所述通信终端具备:
信标接收部,接收所述信标信号,且获取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含的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
定位部,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而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及
服务器通信部,将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及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具备:
判定部,参照所述数据库,使用由所传送的所述识别信息而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时所定位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设备的真伪;及
通信部,将所述判定的结果传送到所述通信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通过如下来进行所述判定,即,在与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时所定位到的当前位置信息相距特定的距离内,是否存在由所传送的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含处理部,所述处理部基于从判定为真实的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与特定处理相关的处理信息,来执行所述特定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包含数据记录部,所述数据记录部使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作为所判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而存储在所述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终端中,
所述服务器通信部在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将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通信时所获取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且
所述服务器还包含数据记录部,所述数据记录部使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所获取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作为由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而存储在所述数据库。
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服务器、及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所述服务器具有将用以识别发送信标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表示所述通信设备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对应地加以存储的数据库;
所述通信终端具备:
第1信标接收部,接收第1信标信号,且获取所述第1信标信号中所含的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
第2信标接收部,接收第2信标信号,且获取所述第2信标信号中所含的、与特定处理相关的处理信息;
定位部,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而获取当前位置信息;
服务器通信部,将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及接收到所述第1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
信号判定部,使用接收到所述第1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及接收到所述第2信标信号时的当前位置信息,来判定所述第1及第2信标信号是否为从同一通信设备所传送者;及
处理部,其基于判定为从判定为真实的所述通信设备所传送信号的所述第2信标信号中所含的所述处理信息,来执行所述特定处理;
所述服务器具备:
判定部,参照所述数据库,使用由所传送的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及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时所定位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设备的真伪;及
通信部,将所述判定的结果传送到所述通信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终端还包含获取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获取部,且
所述信号判定部进而基于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接收强度之差是否为特定范围内,而判定所述第1及第2信标信号是否为从同一通信设备所传送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信标接收部获取所述第1信标信号中所含的、表示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传送输出的输出信息,
所述第2信标接收部获取所述第2信标信号中所含的、表示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传送输出的输出信息,
所述信号判定部进而通过将所述第1信标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及输出信息、以及所述第2信标信号的接收强度及输出信息进行比较,而判定所述第1及第2信标信号是否为从同一通信设备所传送者。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服务器、及能够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终端,所述服务器具有将用以识别发送信标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表示所述通信设备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对应地加以存储的数据库;
所述通信终端具备:
服务器通信部,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且能够对所述数据库进行访问;
定位部,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而获取当前位置信息;
信标接收部,接收所述信标信号,且获取所述信标信号中所含的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及
判定部,其参照所述数据库,判定在与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时所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相距特定的距离内,是否存在由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位置信息。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将用以识别发送信标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表示所述通信设备的设置位置的第1位置信息对应地加以存储,且所述服务器具备:
接收部,接收从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的通信终端所传送的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及表示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的位置的第2位置信息;
判定部,参照所述数据库,使用由所传送的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第1位置信息与所述第2位置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设备的真伪;及
通信部,将所述判定的结果传送到所述通信终端。
11.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以使服务器进行动作,所述服务器具有将用以识别发送信标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与表示所述通信设备的设置位置的第1位置信息对应地加以存储的数据库,且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服务器实现如下功能:
接收从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的通信终端所传送的所述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及表示接收到所述信标信号的位置的第2位置信息;
参照所述数据库,使用由所传送的所述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通信设备的第1位置信息与所述第2位置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设备的真伪;及
将所述判定的结果传送到所述通信终端。
CN201580006177.5A 2014-02-05 2015-01-23 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Pending CN1059404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0657 2014-02-05
JP2014020657A JP2015148896A (ja) 2014-02-05 2014-02-05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PCT/JP2015/051915 WO2015118970A1 (ja) 2014-02-05 2015-01-23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406A true CN105940406A (zh) 2016-09-14

Family

ID=5377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6177.5A Pending CN105940406A (zh) 2014-02-05 2015-01-23 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45173A1 (zh)
EP (1) EP3089067A1 (zh)
JP (1) JP2015148896A (zh)
KR (1) KR20160086927A (zh)
CN (1) CN105940406A (zh)
TW (1) TW201537494A (zh)
WO (1) WO20151189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9704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临近感知方法、信标设备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9418B2 (ja) * 2015-04-08 2019-11-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サーバ装置
JP6491996B2 (ja) * 2015-11-10 2019-03-27 株式会社Zozo 認証システム
JP5991793B1 (ja) 2016-02-29 2016-09-14 株式会社unerry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5978414B1 (ja) * 2016-03-30 2016-08-24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オンライン・レンタ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オンライン・レンタル方法
JP6654512B2 (ja) * 2016-06-07 2020-0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ビーコン信号送信機能付き照明装置
US10104496B2 (en) 2016-07-01 2018-10-16 Laird Technologies, Inc. Telematics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6327246B (zh) * 2016-08-18 2018-0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140354B1 (ja) * 2016-11-30 2017-05-31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対象物特定システムおよび駐車場管理システム
US10477370B2 (en) * 2017-01-31 2019-11-12 Dialog Semiconductor B.V.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latency wireless connection
JP6827848B2 (ja) * 2017-03-03 2021-02-10 株式会社構造計画研究所 Webサイト接続管理システム
JP6305602B1 (ja) * 2017-04-28 2018-04-04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対象物特定方法および駐車場管理方法
JP6884643B2 (ja) * 2017-06-01 2021-06-09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検出方法
JP6303049B1 (ja) * 2017-06-12 2018-03-28 アイ・ピー・アイ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JP6383845B2 (ja) * 2017-07-31 2018-08-29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対象物特定システム
JP6482152B2 (ja) * 2018-03-06 2019-03-13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対象物特定方法および駐車場管理方法
JP6383892B1 (ja) * 2018-05-31 2018-08-29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駐車場管理方法
JP2020017139A (ja) * 2018-07-26 2020-0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利用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情報配信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情報配信サーバ
JP6445209B1 (ja) * 2018-08-06 2018-12-26 株式会社オーガスタス 駐車場管理方法
KR102108783B1 (ko) * 2019-10-14 2020-05-11 김두란 비콘을 이용한 마케팅 시스템의 보안 인증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9882A1 (fr) * 2006-11-14 2008-05-22 Nec Corporation Serveur,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rocédé de jugement et programme
CN101345673A (zh) * 2008-05-21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合法性检测的方法、通信系统、接入设备及上层管理网元
JP2012060617A (ja) * 2010-09-13 2012-03-22 Ntt Docomo Inc サーバ装置、端末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制御方法
CN102711083A (zh) * 2008-05-21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合法性检测的方法、通信系统、接入设备及上层管理网元
CN103049853A (zh) * 2012-12-19 2013-04-17 胡绍珠 店铺真伪识别装置及验证方法
CN103118325A (zh) * 2011-11-02 2013-05-22 株式会社三菱东京Ufj银行 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以及认证服务器
CN103370915A (zh) * 2010-11-06 2013-10-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用户平面定位(supl)系统中的认证
CN103475525A (zh) * 2013-09-13 2013-12-25 大连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教设备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4147A (ja) 1998-10-28 2000-05-12 Ishikawa Daiki Keiei Kaikei Jimusho:Kk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9882A1 (fr) * 2006-11-14 2008-05-22 Nec Corporation Serveur,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rocédé de jugement et programme
CN101345673A (zh) * 2008-05-21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合法性检测的方法、通信系统、接入设备及上层管理网元
CN102711083A (zh) * 2008-05-21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位置合法性检测的方法、通信系统、接入设备及上层管理网元
JP2012060617A (ja) * 2010-09-13 2012-03-22 Ntt Docomo Inc サーバ装置、端末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制御方法
CN103370915A (zh) * 2010-11-06 2013-10-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用户平面定位(supl)系统中的认证
CN103118325A (zh) * 2011-11-02 2013-05-22 株式会社三菱东京Ufj银行 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以及认证服务器
CN103049853A (zh) * 2012-12-19 2013-04-17 胡绍珠 店铺真伪识别装置及验证方法
CN103475525A (zh) * 2013-09-13 2013-12-25 大连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教设备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9704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临近感知方法、信标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8475313A (zh) * 2016-12-27 2018-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临近感知方法、信标设备及移动终端
US11343644B2 (en) 2016-12-27 2022-05-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ighbor awareness method, beacon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8970A1 (ja) 2015-08-13
JP2015148896A (ja) 2015-08-20
US20160345173A1 (en) 2016-11-24
KR20160086927A (ko) 2016-07-20
TW201537494A (zh) 2015-10-01
EP3089067A1 (en)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406A (zh) 通信系统、服务器及计算机程序
Zafari et al. A survey of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CN103080765B (zh) 用于估计移动设备在结构内的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9995B2 (en) Electronic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with beacon clustering
US9420430B2 (en) Location tagging
US20200251001A1 (en) Community drone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EP2936189B1 (en)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user terminal
JP4866361B2 (ja) ロケーションビーコンデータベースおよびサーバ、ロケーションビーコンデータベースを構築する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使用するロケーションベースのサービス
US8483711B1 (en) Automatic place detection
CN103797858B (zh) 用于注册网络信息串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018846A1 (en) Backscatter-aided navigation system
US20210235363A1 (en) Apparatu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Access via Object-Motion Tracking U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275090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05884B2 (en) Mobile device location tracking
US8725805B2 (en) Socializing web services
CN113424250B (zh) 广告接触判断系统、广告接触判断装置以及程序
US11877207B2 (en) Estimating the location of a reference radio and using the estimated location of the reference radio to estimate the location of a wireless terminal
US900237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discrete wireless terminals
KR101968219B1 (ko) 위치기반 이벤트 제공장치 및 방법
WO2017056111A2 (en) Establishing a geo-spatial grid and location triangulation of a user/mobile device within large buildings
US202302732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regrat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with implicit location and timestamp with a location symbol
JP7056041B2 (ja) 放送装置、放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放送方法
Sandve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BLE Beacons
Sarwar et al. SPOT GNSS in emergency and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CN112929938A (zh) 一种基于无线日志信息的ap拓扑关系图生成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