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8062A -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28062A CN105928062A CN201610280173.2A CN201610280173A CN105928062A CN 105928062 A CN105928062 A CN 105928062A CN 201610280173 A CN201610280173 A CN 201610280173A CN 105928062 A CN105928062 A CN 1059280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eturn
- heat exchanger
- indoor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7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9233 Headach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869 headach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9240 nasopharyng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和出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均可开闭地设置;室内风机,设置于壳体内,用于使从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进入壳体内的回风从出风口吹出;室内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位于第一回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蓄热结构,设置于壳体内,位于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回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根据本发明,可以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提高房间的舒适性,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泵空调机组在除霜时,是在空调机组制热工况运行过程中切换四通阀从而将空调机组切换到制冷工况。除霜时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四通阀进入到室外换热器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由于室内换热器在除霜时作为蒸发器,温度较低,所以除霜过程中室内风机停止运转,以防止对室内吹冷风。另外,在除霜过程结束之后仍要经过数分钟的防冷风过程才能恢复对室内供暖。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发现,以上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由于空调机组在除霜过程中室内风机停转,停止对室内供暖,致使房间温度下降,影响房间的舒适性。空调机组在防冷风过程中不能对室内供暖,这将致使房间温度进一步降低,进一步影响房间的舒适性,影响用户的体验。
在制冷工况下室内的温度较高的回风从回风口进入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并与作为蒸发器的室内换热器内的冷媒换热降温,然后通过出风口吹出,通过出风口吹出的冷风温度较低,容易给用户造成不适感,长期直吹甚至会导致用户感冒、头痛。
另外,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虽然可以通过工作在制冷工况下除湿,但是因为其蒸发温度较专用除湿机高,空调机组除湿能力较弱,除掉相同的水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除湿功耗大;如若强行降低蒸发温度又会致使出风温度很低,除湿过程中出风口吹冷风,给用户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因此难以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在制冷工况下除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旨在使空调机组在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实现制热,提高房间的舒适性,改善用户体验。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均可开闭地设置;室内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使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从所述出风口吹出;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蓄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回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
优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的第一过滤结构;和/或,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的第二过滤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上部;和/或,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后上部;和/或,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前侧;和/或,所述室内风机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中部;和/或,所述蓄热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后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可调节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可调节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处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角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回风量;和/或,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处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角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回风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风口包括两个以上独立且可开闭的第一子回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回风口包括两个以上独立且可开闭的第二子回风口。
优选地,所述蓄热结构包括相变蓄热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
优选地,所述辅热结构为辅助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辅热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蓄热结构之间的风道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空调室内机、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主节流装置,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主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为冷媒回路,切换所述四通阀的工作位置能使所述空调机组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在所述制热工况下,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所述辅热结构为辅助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主节流装置、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辅助换热器连接为所述冷媒回路。
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辅助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辅助节流装置、所述辅助换热器、所述主节流装置、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顺次连接为所述冷媒回路。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主节流装置、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顺次连接为所述冷媒回路的主回路,所述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并联,且所述辅助换热器与所述主回路具有接入状态和断开状态。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制热时,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热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室内风机运转;在所述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关闭所述第一回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室内风机运转。
优选地,包括:所述空调机组制热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或者,所述空调机组制热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
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制冷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室内风机运转;或者,所述空调机组制冷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室内风机运转。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所述辅热结构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除湿时,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使所述辅热结构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回风,所述室内风机运转。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通过第一回风口进入空调室内机壳体内的回风与室内换热器、蓄热结构换热后再从出风口吹出;通过第二回风口进入壳体内的回风不与室内换热器换热,而是直接与蓄热结构换热后再从出风口吹出;在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均打开的情况下,从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进入壳体内的回风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混合,然后再通过出风口吹出。因此,在具有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机组制热时,蓄热结构可以蓄热,而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则可以打开第二回风口、关闭第一回风口并开启室内风机,则从第二回风口进入壳体内的回风与蓄热结构换热后温度升高,再从出风口进入室内实现制热,可以维持对室内供暖,因此,可以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提高房间的舒适性,改善用户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空调室内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冷媒回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冷媒回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冷媒回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发明中关于方向的描述均以空调室内机正常安装后的方向为准。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主要包括壳体11、室内换热器12、室内风机13和蓄热结构14。室内换热器12、室内风机13和蓄热结构14设置于壳体11内。
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111、第二回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可开闭地设置。
室内风机13用于使从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从出风口113吹出。室内换热器12位于第一回风口111至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蓄热结构14位于室内换热器12和第二回风口112至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包括前述空调室内机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和主节流装置5。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和室内换热器12连接为冷媒回路。切换四通阀3的工作位置能使空调机组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切换。其中,在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在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
本发明还提供前述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机组制热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热工况下,打开第一回风口111,室内风机13运转;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关闭第一回风口111,打开第二回风口112,室内风机13运转。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空调室内机1壳体11内的回风与室内换热器12、蓄热结构14换热后再从出风口113吹出;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不与室内换热器12换热,而是直接与蓄热结构14换热后再从出风口113吹出;在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打开的情况下,从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在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1内混合,然后再通过出风口113吹出。因此,在具有该空调室内机1的空调机组制热时,蓄热结构14可以蓄热,而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则可以打开第二回风口112、关闭第一回风口111并开启室内风机13,则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蓄热结构14换热后温度升高,再从出风口113进入室内实现制热,可以维持对室内供暖,因此,可以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提高房间的舒适性,改善用户体验。
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及其空调室内机的原理和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主要包括壳体11、室内换热器12、室内风机13和蓄热结构14。室内换热器12、室内风机13和蓄热结构14设置于壳体11内。
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111、第二回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可开闭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回风口111位于壳体11的前上部。第二回风口112位于壳体11的后上部。出风口113位于壳体11的下部前侧。
室内风机13用于将从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从出风口113吹出壳体11外。本实施例中,室内风机13位于壳体11内的中部。室内风机13具体地为贯流风机。
室内换热器12位于第一回风口111至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以使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流经室内换热器12。具体地,室内换热器12位于第一回风口111处。
蓄热结构14位于室内换热器12和第二回风口112至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以使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并与室内换热器12换热的回风和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流经蓄热结构14。
本实施例中,蓄热结构14包括相变蓄热材料。由于采用相变蓄热技术,增强了蓄热结构14的蓄热能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用于过滤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的第一过滤结构151。第一过滤结构151例如包括第一滤网。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过第一过滤结构151过滤之后与室内换热器12换热。
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用于过滤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的第二过滤结构152。第二过滤结构152例如包括第二滤网。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过第二过滤结构152过滤之后不与室内换热器12换热,直接进入壳体11内过滤结构152的下游。
第一过滤结构151和第二过滤结构152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第一导风板161和第二导风板162。第一导风板161位于第一回风口111处。第一导风板161角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第一回风口111的回风量。第二导风板162位于第二回风口112处。第二导风板162角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第二回风口112的回风量。
第一导风板161和第二导风板162的角度均可以通过手动或驱动机构进行调节,例如,可以利用电机对第一导风板161或第二导风板162的角度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和空调室内机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和室内换热器12连接为冷媒回路。通过四通阀3的切换,本实施例的空调机组能够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切换。其中,在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在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
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室内换热器12、主节流装置5、室外换热器4、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和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顺次连接形成为冷媒回路。
在空调机组处于制冷工况时,四通阀3切换至其第一接口31与第三接口33连通、第二接口32与第四接口34连通。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12、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后流回压缩机2,并不断循环。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
在空调机组处于制热工况时,四通阀3切换至其第一接口31与第二接口32连通、第三接口33与第四接口34连通。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室内换热器12、主节流装置5、室外换热器4、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后流回压缩机2,并不断循环。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第一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
第一实施例中,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如下:
在空调机组制热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热工况下,打开第一回风口111,室内风机13运转;以及,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关闭第一回风口111,打开第二回风口112,室内风机13运转。
该控制方法中,空调机组制热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热工况下,第一回风口111打开,室内风机13运转,可以使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先后经过室内换热器12和蓄热结构14后从出风口113吹出,因此,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作为冷凝器的室内换热器12换热后升温,然后与蓄热结构14换热,使蓄热结构14蓄热。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第一回风口111关闭,第二回风口112打开,室内风机13运转,可以使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经过蓄热结构14后从出风口113吹出,从而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蓄热结构14换热升温,然后从出风口113送到壳体11外对室内进行供暖,因此,可以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中提高房间的舒适性,改善用户体验。
在空调机组工作在制热工况下时,可以打开第二回风口112。此时,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作为冷凝器的室内换热器12换热后与通过在第二回风口112进入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1内的回风混合,之后流经蓄热结构14并与蓄热结构14换热使蓄热结构14蓄热。这种情况相对于在制热工况下关闭第二回风口112而言,蓄热结构14的温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从出风口113送出壳体11的热风温度更接近室内温度,因此,可以改善用户体验。
在空调机组制热时,还可以关闭第二回风口112。此时,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作为冷凝器的室内换热器12换热后升温,升温后的回风与蓄热结构14换热使蓄热结构14蓄热。这种情况下,蓄热结构14的温度相对于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打开而言较高,因此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可以为室内提供更多的热量。
空调机组制冷时,控制方法包括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打开第一回风口111,室内风机13运转。第二回风口112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
如果空调机组制冷时第二回风口112打开,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的回风在壳体11内与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并与室内换热器12换热后降温的回风混合,混合后的回风再与蓄热结构14换热后通过出风口113吹出,此时出风口113吹出的出风温度更接近室内目标温度,因此舒适性得以提高,不会给使用者造成冷风感。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进入第一回风口111和/或第二回风口112的风量,从而实现对出风温度的进一步调节,进一步改善的用户体验。
如果空调机组制冷时第二回风口112关闭,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室内换热器12换热后降温形成冷风,再流经蓄热结构14后换热后从出风口113吹出。蓄热结构14的设置使出温风温的变化更加平稳,因此,可以改善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及其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和原理。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是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辅热结构,辅热结构至少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
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如果单靠蓄热结构14不能维持对室内持续供暖,或者供暖不能达到所需要的程度,则可以使辅热结构对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进行加热,从而更利于空调机组对室内持续供热。
辅热结构只要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中和防冷风过程中能对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进行加热即可。例如辅热结构可以为电加热结构,也可以为流体加热结构。
辅热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二回风口112和蓄热结构14之间,也可以设置于蓄热结构14至出风口113之间。
第二实施例中,辅热结构为辅助换热器17。该辅助换热器17位于第二回风口112与蓄热结构14之间的风道上。如图4所示,辅助换热器17位于第二回风口112处。并且辅助换热器17位于第二过滤装置152的下游。
辅助换热器17可以是独立于空调机组的冷媒回路以外的换热器。在空调机组的使用环境中,有空调机组以外的热源的情况下适于采用该设置方式。
本实施例中,辅助换热器17也可以是空调机组的冷媒回路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12、辅助节流装置18和辅助换热器17连接为冷媒回路。切换四通阀3的工作位置能使空调机组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切换。在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在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
第二实施例中,无论空调机组是处于制冷工况下还是处于制热工况下,辅助节流装置18与空调机组的主节流装置5配合使用,可以对辅助换热器17是作为冷凝器工作还是作为蒸发器工作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中,辅助节流装置18设置于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1内,构成空调室内机1的一部分;室内换热器12、辅助节流装置18和辅助换热器17之间串联连接。当然,辅助节流装置18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位于空调室内机1内,在其它实施例中,辅助节流装置18也可以和空调室外机设置在一起而不影响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17、辅助节流装置18和辅助换热器17之间的串联连接关系。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具体地,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室内换热器12、辅助节流装置18、辅助换热器17、主节流装置5、室外换热器4、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和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顺次连接形成为冷媒回路。
在空调机组处于制冷工况时,四通阀3切换至其第一接口31与第三接口33连通、第二接口32与第四接口34连通。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辅助换热器17、辅助节流装置18、室内换热器12、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后流回压缩机2,并不断循环。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辅助换热器17在主节流装置5节流、辅助节流装置18完全打开时作为蒸发器,而在主节流装置5完全打开、辅助节流装置18节流时作为冷凝器。
在空调机组处于制热工况时,四通阀3切换至其第一接口31与第二接口32连通、第三接口33与第四接口34连通。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室内换热器12、辅助节流装置18、辅助换热器17、主节流装置5、室外换热器4、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后流回压缩机2,并不断循环。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辅助换热器17在主节流装置5节流、辅助节流装置18完全打开时作为冷凝器,而在主节流装置5完全打开、辅助节流装置18节流时则作为蒸发器。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主节流装置5和辅助节流装置18的控制,在空调机组的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下均可以对辅助换热器17是作为蒸发器还是作为冷凝器进行选择。
以下对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说明如下:
在空调机组制热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热工况下,即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打开;主节流装置5节流且辅助节流装置18完全打开,以使辅助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室内风机13运转。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室内换热器12加热升温形成热风,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辅助换热器17加热升温形成热风,两股热风在壳体11内混合后与蓄热结构14热交换,之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13吹出实现制热。此时,蓄热结构14蓄热。
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即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并控制主节流装置5完全打开且辅助节流装置18节流以使辅助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关闭第一回风口111;打开第二回风口112;室内风机13运转。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与辅助换热器17换热升温形成热风,该热风与蓄热结构14换热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13吹出,对室内供暖,从而可以实现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的持续供热。
在空调机组制冷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即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打开;主节流装置5节流且辅助节流装置18完全打开,以使辅助换热器17均作为蒸发器;室内风机13运转。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室内换热器12冷却降温形成冷风,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辅助换热器17冷却降温形成冷风,两股冷风在壳体11内混合后与蓄热结构14进行热交换,之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13吹出实现制冷。
另外,本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可以进行除湿操作。在空调机组除湿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即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均打开;主节流装置5完全打开且辅助节流装置18节流,以使辅助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室内风机13运转。此时,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室内换热器12冷却降温形成冷风并除湿,同时,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辅助换热器17加热升温形成热风,除湿后的冷风与热风在壳体11内混合后与蓄热结构14换热,之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13吹出。通过合理的调节进入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的回风量,可以实现对出风温度的调节;而通过改变辅助节流装置18的开度则可以调节空调机组在除湿时的除湿能力。由于本实施例可以实现除湿与加热同时进行,即使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除湿操作,也能既保证一定的除湿量,又不会使出风温度过低。第二实施例中未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第三实施例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原理。
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中没有设置辅助节流装置,而是使辅助换热器17与室外换热器4并联,且辅助换热器17与冷媒回路的主回路具有接入状态和断开状态。
如图6示,本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和空调室内机。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12和辅助换热器17连接为冷媒回路。切换四通阀3的工作位置使空调机组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切换。在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在制热工况下,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
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中具体地,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室内换热器12、主节流装置5、室外换热器4、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和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顺次连接为冷媒回路的主回路。辅助换热器1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辅助换热器17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控制阀61与室外换热器4的第一端连接,辅助换热器17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控制阀62与室外换热器4的第二端连接,从而实现辅助换热器17与室外换热器4的并联连接。在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打开时,辅助换热器17与主回路处于前述的接入状态。在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关闭时,辅助换热器17与主回路处于前述的断开状态。
在空调机组处于制冷工况时,四通阀3切换至其第一接口31与第三接口33连通、第二接口32与第四接口34连通。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室外换热器4、主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12、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后流回压缩机2,并不断循环。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辅助换热器17在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打开时作为冷凝器与室外换热器4并联,来自四通阀3的部分冷媒通过辅助换热器17后与从室外换热器4流出的冷媒混合后进入主节流装置5。在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关闭时,辅助换热器17与主回路断开,不投入使用。
在空调机组处于制热工况时,四通阀3切换至其第一接口31与第二接口32连通、第三接口33与第四接口34连通。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2、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室内换热器12、主节流装置5、室外换热器4、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后流回压缩机2,并不断循环。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辅助换热器17在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关闭时,辅助换热器17与主回路断开,不投入使用。如果此时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打开,辅助换热器17则作为蒸发器使用。
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如下:
空调机组制热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热工况,使辅助换热器17与室外换热器4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辅助换热器17从主回路中切除。第一回风口111打开。第二回风口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室内风机13运转。此时,蓄热结构14蓄热。
在制热时如果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打开,室内的温度较低的回风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并与作为冷凝器的室内换热器12内的冷媒换热升温形成热风,热风与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混合后流经蓄热结构14并通过出风口113吹出,此时,通过出风口113吹出的风温相比于仅打开第一回风口111的情况而言更接近室温,可以减少因风温较热引起的用户的不适感,改善用户体验。
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关闭第一回风口111,使辅助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打开第二回风口112,室内风机13运转。其中,在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辅助换热器17与主回路处于接入状态。具体地,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均打开以使辅助换热器17与主回路处于接入状态。
在空调机组制冷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使辅助换热器17与室外换热器4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辅助换热器17从主回路中切除。第一回风口111打开。第二回风口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室内风机13运转。
在制冷时如果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均打开,室内的温度较高的回风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并与作为蒸发器的室内换热器12内的冷媒换热降温形成冷风,冷风与从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混合后流经蓄热结构14并通过出风口113吹出,此时,通过出风口113吹出的空气风温相比于仅打开第一回风口111的情况而言更接近室温,可以减少因风温较低引起的用户的不适感,改善用户体验。也能改善长期直吹导致用户感冒、头痛的情况。
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组也可以用于除湿。在空调机组除湿时,使空调机组工作在制冷工况下,使第二室内换热器17与主回路处于接入状态以使第二室内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第一回风口111打开,第二回风口112打开,室内风机13运转。此时,通过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2冷却降温形成冷风并除湿,同时,通过第二回风口112进入壳体11内的回风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7加热升温形成热风,除湿后的冷风与热风在壳体11内混合后与蓄热结构14换热,之后在室内风机13的作用下从出风口113吹出。通过合理的调节进入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112的回风量,或者通过调节第一控制阀61和第二控制阀62的流量可以实现对出风温度的调节。由于本实施例可以实现除湿与加热同时进行,即使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除湿操作,也能既保证一定的除湿量,又不会使出风温度过低。
第三实施例中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回风口111、第二回风口112、出风口113、室内换热器12、蓄热结构14等结构或部件的位置相对于前述实施例均可发生变化,能满足室内换热器12位于第一回风口111至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蓄热结构14位于室内换热器12和第二回风口112至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的要求即可。
再例如,第一回风口111的形式不限于一个单一的回风口,而是可以由多个独立的可开闭的第一子回风口组成第一回风口111,此时,各第一子回风口的风量可以是可调节的,也可以是不可调节的,在各第一子回风口的风量不可调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子回风口的数量调节第一回风口111的回风量;同样地,第二回风口112的形式不限于一个单一的回风口,而是可以由多个独立的可开闭的第二子回风口组成第二回风口112,此时,各第二子回风口的风量可以是可调节的,也可以是不可调节的,在各第二子回风口的风量不可调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打开和关闭的第二子回风口的数量调节第二回风口112的回风量。
又例如,蓄热结构14中蓄热层的材料不限于相变蓄热材料,而可以是其它有蓄热功能的蓄热材料。
另外,第一导风板161和第二导风板162的调节方式和驱动方式也可以作出改变等等。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在空调机组的除霜过程中和防冷风过程中仍可对室内持续供热,因此,可以实现整个制热过程中对室内持续供暖。本发明结构简单,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投入,且技术上容易实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20)
1.一种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111)、第二回风口(112)和出风口(113),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和所述第二回风口(112)均可开闭地设置;
室内风机(13),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用于使从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和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从所述出风口(113)吹出;
室内换热器(12),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11)至所述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
蓄热结构(14),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12)和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至所述出风口(113)之间的风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一回风口(111)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的第一过滤结构(151);和/或,
所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的第二过滤结构(1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风口(111)位于所述壳体(11)的前上部;和/或,
所述第二回风口(112)位于所述壳体(11)的后上部;和/或,
所述出风口(113)位于所述壳体(11)的下部前侧;和/或,
所述室内风机(13)位于所述壳体(11)内的中部;和/或,
所述蓄热结构(14)位于所述壳体(11)内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回风量可调节地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回风口(112)的回风量可调节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处的第一导风板(161),所述第一导风板(161)角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回风量;和/或,
所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处的第二导风板(162),所述第二导风板(162)角度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回风口(112)的回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风口包括两个以上独立且可开闭的第一子回风口;和/或,
所述第二回风口包括两个以上独立且可开闭的第二子回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结构(14)包括相变蓄热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结构为辅助换热器(17)。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与所述蓄热结构(14)之间的风道上。
12.一种空调机组,包括空调室内机、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和主节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所述压缩机(2)、所述四通阀(3)、所述室外换热器(4)、所述主节流装置(5)和所述室内换热器(12)连接为冷媒回路,切换所述四通阀(3)的工作位置能使所述空调机组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所述室外换热器(4)作为冷凝器,在所述制热工况下,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所述室外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所述辅热结构为辅助换热器(17),其中,所述压缩机(2)、所述四通阀(3)、所述室外换热器(4)、所述主节流装置(5)、所述室内换热器(12)和所述辅助换热器(17)连接为所述冷媒回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辅助节流装置(18),所述压缩机(2)、所述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所述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所述室内换热器(12)、所述辅助节流装置(18)、所述辅助换热器(17)、所述主节流装置(5)、所述室外换热器(4)、所述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和所述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顺次连接为所述冷媒回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所述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所述四通阀(3)的第二接口(32)、所述室内换热器(12)、所述主节流装置(5)、所述室外换热器(4)、所述四通阀(3)的第三接口(33)和所述四通阀(3)的第四接口(34)顺次连接为所述冷媒回路的主回路,所述辅助换热器(17)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并联,且所述辅助换热器(17)与所述主回路具有接入状态和断开状态。
16.一种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空调机组制热时,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热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111),所述室内风机(13)运转;
在所述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关闭所述第一回风口(111),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112),所述室内风机(13)运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空调机组制热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112);或者,
所述空调机组制热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112)。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组制冷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和所述第二回风口(112),所述室内风机(13)运转;或者,
所述空调机组制冷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112),所述室内风机(13)运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除霜过程和/或防冷风过程中,使所述辅热结构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包括辅热结构,所述辅热结构至少在所述室内换热器(12)作为蒸发器时用于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机组除湿时,使所述空调机组工作在所述制冷工况下,打开所述第一回风口(111)和所述第二回风口(112),使所述辅热结构加热从所述第二回风口(112)进入所述壳体(11)内的回风,所述室内风机(13)运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80173.2A CN105928062B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80173.2A CN105928062B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8062A true CN105928062A (zh) | 2016-09-07 |
CN105928062B CN105928062B (zh) | 2018-10-23 |
Family
ID=56837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80173.2A Active CN105928062B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28062B (zh) |
Cited By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6652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及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023314A (zh) * | 2019-12-10 | 2020-04-1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CN111023287A (zh) * | 2019-12-10 | 2020-04-1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CN112032949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80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52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5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6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74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44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3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3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7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5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2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28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19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5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23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27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20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12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9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6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1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6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2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07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5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254214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418276A (zh) * | 2021-05-31 | 2021-09-21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N113418289A (zh) * | 2021-05-31 | 2021-09-21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防冷风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CN114076383A (zh) * | 2020-08-17 | 2022-0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7281A (zh) * | 2013-01-05 | 2013-04-03 | 湖南大学 | 蓄能型热电式空调器 |
CN103998877A (zh) * | 2011-12-12 | 2014-08-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KR20140123615A (ko) * | 2013-04-10 | 2014-10-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4515210A (zh) * | 2013-09-30 | 2015-04-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4566649A (zh) * | 2014-12-30 | 2015-04-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4693615U (zh) * | 2015-04-16 | 2015-10-07 | 胡光南 | 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两级制冷空调器 |
CN105180274A (zh) * | 2015-08-26 | 2015-1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调节方法 |
CN204943685U (zh) * | 2015-09-08 | 2016-01-06 | 任宝库 | 一种出风温度可调控空调室内机 |
CN105352029A (zh) * | 2015-04-30 | 2016-02-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205593148U (zh) * | 2016-04-29 | 2016-09-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
-
2016
- 2016-04-29 CN CN201610280173.2A patent/CN1059280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8877A (zh) * | 2011-12-12 | 2014-08-20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机 |
CN103017281A (zh) * | 2013-01-05 | 2013-04-03 | 湖南大学 | 蓄能型热电式空调器 |
KR20140123615A (ko) * | 2013-04-10 | 2014-10-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4515210A (zh) * | 2013-09-30 | 2015-04-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04566649A (zh) * | 2014-12-30 | 2015-04-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4693615U (zh) * | 2015-04-16 | 2015-10-07 | 胡光南 | 一种具有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两级制冷空调器 |
CN105352029A (zh) * | 2015-04-30 | 2016-02-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5180274A (zh) * | 2015-08-26 | 2015-1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调节方法 |
CN204943685U (zh) * | 2015-09-08 | 2016-01-06 | 任宝库 | 一种出风温度可调控空调室内机 |
CN205593148U (zh) * | 2016-04-29 | 2016-09-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
Cited By (6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6652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及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52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2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3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5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57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5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6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74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44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3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9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80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80A (zh) * | 2019-06-04 | 2020-12-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56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5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4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5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32943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49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3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32957B (zh) * | 2019-06-04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8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22B (zh) * | 2019-06-05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1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6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2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07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5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7B (zh) * | 2019-06-05 | 2022-03-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26B (zh) * | 2019-06-05 | 2022-03-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09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9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3B (zh) * | 2019-06-05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12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0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20B (zh) * | 2019-06-05 | 2022-0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27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23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25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19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1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模式控制方法 |
CN112050426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11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12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6B (zh) * | 2019-06-05 | 2022-02-1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5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2050407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5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19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01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蓄热控制方法 |
CN112050428B (zh) * | 2019-06-05 | 2022-02-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1023314A (zh) * | 2019-12-10 | 2020-04-1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CN111023287A (zh) * | 2019-12-10 | 2020-04-1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CN114076383A (zh) * | 2020-08-17 | 2022-0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076383B (zh) * | 2020-08-17 | 2023-05-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254214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254214B (zh) * | 2020-10-16 | 2022-05-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418289A (zh) * | 2021-05-31 | 2021-09-21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防冷风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CN113418276A (zh) * | 2021-05-31 | 2021-09-21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N113418276B (zh) * | 2021-05-31 | 2023-08-15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N113418289B (zh) * | 2021-05-31 | 2023-10-2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防冷风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8062B (zh) | 2018-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8062B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
CN105910175B (zh) | 空调室内机、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
JP5468982B2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US9643473B2 (en) |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s | |
CN202350198U (zh) | 立柜式空调器 | |
EP3406469A2 (en) |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JP2017036039A (ja) |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 |
CN106956565B (zh) | 空调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US20200031197A1 (en) |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 |
US11828507B2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12815421B (zh) | 机房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JPH08238919A (ja) | 電気自動車用冷暖房装置 | |
US11446981B2 (en) |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 |
CN20556101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 |
KR101712069B1 (ko) | 자동차용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시스템 | |
CN109974318B (zh)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
CN111380256A (zh) | 热泵系统 | |
TWI269016B (en) | Movable multi-functional air-conditioner and its using method | |
KR20180008977A (ko) | 차량용 공조 시스템 | |
CN110608541A (zh) | 一种热泵系统 | |
CN111076325B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130101254A (ko) | 차량용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 |
CN205593148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 |
JPH1183125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4271062A (ja) | 空気調和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