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6088B -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6088B
CN105926088B CN201610424514.9A CN201610424514A CN105926088B CN 105926088 B CN105926088 B CN 105926088B CN 201610424514 A CN201610424514 A CN 201610424514A CN 105926088 B CN105926088 B CN 105926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spinning
nozzle
vertical adjustment
fixed link
cotton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45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6088A (zh
Inventor
陈晓林
张如全
武继松
李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FENGSHU TH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FENGSHU TH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FENGSHU TH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FENGSHU THREA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45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6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6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6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6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6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69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inning section, e.g. capillary tube, protrusion or pi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76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llecting device, e.g. drum, wheel, endless belt, plate or grid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constitu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6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包括上/下轧辊、喇叭口与棉网,所述棉网的一边从上/下轧辊之前的间隙穿入,另一边从喇叭口内穿出,棉网上方悬挂的横向固定杆经喷头连接装置与多个静电纺丝喷头相连接,横向固定杆的两端与底部设置有纵向移动装置的竖向调节装置连接。使用时,静电纺丝喷头喷射静电纺丝以在棉网上进行叠加,静电纺丝是一种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通过喷头连接装置、竖向调节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对喷头的喷射角度、自由度、高度、与轧辊的间距进行调整。本设计不仅能解决静电现象,不会影响生条质量与后续加工,而且可调性、环保性较强,静电消除效率较高,成本很低。

Description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设备,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具体适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纱工艺流程中,梳棉工序占据核心位置。梳棉工序的梳棉机是直接影响到纺纱质量的关键设备,在梳棉机的各个部件中,圈条器是具有对由棉网形成的棉条进行圈条成型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棉条在圈条之前有少许蓬松,而圈条器的喇叭口对棉条有进一步的集束收紧和引导的作用,随着梳棉机的产量增高,单位时间内进入喇叭口的棉条量和进入的速度也在增加,在梳棉机加工化学纤维时,由于化学纤维在加工过程容易产生静电,从而导致进入喇叭口前的须条更加蓬松,甚至引起须条的断头和圈条器的喇叭口的堵塞,从而影响生条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喇叭口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喇叭口锥度要合适以保证棉条集束收紧顺畅通过,而且通常会选择光滑耐磨的钢材质喇叭口以减小纤维与喇叭口之间的摩擦,但没有收到显著的抗静电效果;
(2)在生产工艺中安装静电消除器、喷涂抗静电剂、混入导电纤维等,其缺陷如下:
首先,安装静电消除器既麻烦又不经济,并且静电消除器只能部分地解决纤维与机件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问题,对于纤维与纤维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则无法解决;
其次,虽然在纤维进入纺织工艺之前喷涂抗静电剂可以获得相对来说较为持久的抗静电效果,但是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得到与纤维相适应的理想的抗静电剂,市场上通用的抗静电剂一般会存在与纤维相容性不好、易脱落散失、性能不稳定、效果不显著、或者加人抗静电剂后容易引发纤维性质的变坏、易腐蚀损坏机器设备、污染生产环境以及因抗静电剂本身挥发而危害人体健康等副作用,而效果稍好的进口抗静电剂则价格又特别昂贵,成本大大提高;
再次,在化学纤维原料中混入一定量的导电纤维,一起进入纺纱工艺流程进行加工,该方法虽然消除静电的效果好,但在混入导电纤维后,由于导电纤维与化学纤维在长度、细度等方面,比较相近,制备的梳棉棉网实际上是混合纤维网,纱线是一种混合纱线,不仅改变了纱线的物流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而且导电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性能不一致,在纺纱加工过程中,也增加了加工难度,导致纺纱加工困难,影响最终的纱线质量。
随着纺纱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化学纤维的纯纺及其混纺纱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解决高产梳棉机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问题毋庸置疑是提高其产量及质量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梳棉机加工化学纤维中存在静电现象、影响生条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同时满足解决静电现象、不影响生条质量的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喇叭口与棉网,所述上轧辊、下轧辊上下正对平行设置,所述棉网的一边从上轧辊、下轧辊之前的间隙穿入,棉网的另一边从喇叭口内穿出,棉网上位于上轧辊、下轧辊与喇叭口之间的部位呈三角形的形态存在;
所述静电纺丝喷头的顶部设置有绝缘的喷头连接装置,所述喷头连接装置包括空腔部、结实部、螺栓与贯穿孔,所述空腔部的底部与静电纺丝喷头的顶部相连接,空腔部的顶部与结实部的底部相连接,结实部内开设有一个与空腔部垂直相通的贯穿孔,该贯穿孔与位于其内部的螺栓螺纹配合,空腔部内贯穿穿入有与上轧辊、下轧辊相平行的横向固定杆,该横向固定杆悬于棉网的正上方,棉网的下方设置有接地金属极板,横向固定杆上穿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该静电纺丝喷头的外壳与高压电源通电,静电纺丝喷头的内腔内盛装有静电纺丝液;
所述静电纺丝液是一种含有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
所述静电纺丝喷头的外壳通过高压导线与高压电源通电,所述静电纺丝喷头的内腔通过输液管与纺丝液注射泵相通。
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中部位于棉网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的外部,横向固定杆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
所述一号竖向调节装置包括一号旋臂、一号手柄、一号竖杆与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旋臂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的左端相连接,一号旋臂的底端与一号竖杆的顶端相铰连,一号竖杆的底端与一号气缸的顶部设置的驱动杆相连接,一号气缸的底部与纵向移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一号手柄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轴与一号驱动板,一号驱动板的内端与一号连接轴的外端相连接,一号连接轴的内端穿经一号旋臂、一号竖杆的交接处后与一号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二号竖向调节装置包括二号旋臂、二号手柄、二号竖杆、二号螺杆、二号齿轮与二号底盒;所述二号旋臂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的右端相连接,二号旋臂的底端与二号竖杆的顶端相铰连,二号竖杆的底端与二号螺杆的顶端相连接,二号螺杆的底端穿经二号底盒后延伸至二号底盒的下方,二号螺杆上位于二号底盒内的部位与二号底盒内设置的二号齿轮的外围相啮合,二号齿轮的中部开设有驱动孔,二号底盒的底部上远离二号螺杆的部位与纵向移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二号手柄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二号连接轴与二号驱动板,二号驱动板的内端与二号连接轴的外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轴的内端穿经二号旋臂、二号竖杆的交接处后与二号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竖向连接部、纵向滑动块与纵向底板,所述竖向连接部的顶端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或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的底部相连接,竖向连接部的底端与纵向滑动块顶部的正中部位垂直连接,纵向滑动块的两侧部与纵向底板上开设的纵向滑动槽进行纵向的滑动配合,纵向底板的正中部位沿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纵向滑动块上沿纵向开设有与板孔相对应的块孔。
一种上述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静电纺丝喷头的内腔内装入静电纺丝液,再将静电纺丝喷头的外壳与高压电源通电,然后驱动棉网运输,以使棉网从上轧辊、下轧辊之前的间隙穿入,再从喇叭口内穿出,从而对棉网进行集束收紧,在棉网运输的过程中,静电纺丝喷头向下喷射出静电纺丝以在棉网上进行叠加,所述静电纺丝是一种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
在静电纺丝喷头喷射出静电纺丝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通过喷头连接装置调整单个静电纺丝喷头的喷射角度,以及相邻静电纺丝喷头之间的距离。
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中部位于棉网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的外部,横向固定杆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固定杆、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纵向移动装置的外部共罩有同一个外罩,该外罩为单向开口的封闭结构,外罩的底部开设有补气口,外罩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在静电纺丝喷头喷射出静电纺丝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操作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对静电纺丝喷头的高度进行调整,操作纵向移动装置对静电纺丝喷头与上轧辊、下轧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在静电纺丝喷头喷射出静电纺丝的过程中,排气孔排出静电纺丝液中挥发出的溶剂。
所述补气口的下方设置有补气装置;在静电纺丝喷头喷射出静电纺丝的过程中,所述补气装置从补气口向外罩内提供上行的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中,在棉网的下方设置有接地金属极板,棉网的上方悬挂有横向固定杆,该横向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静电纺丝喷头的内腔内盛装有静电纺丝液,该静电纺丝液是一种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悬浮纺丝液,使用时,在棉网上喷叠导电性能良好的静电纺丝,即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能快速消去梳棉机道夫输出的棉网的静电,抗静电效果更佳,使得在相同的设备及梳理工艺的条件下,能够提高圈条器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产量。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静电现象,避免静电对生条质量产生影响。
2、本发明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中,在棉网上加入的是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与喷涂抗静电剂相比,本发明加入的导电纳米纤维不会引发纤维性质的变坏、不会腐蚀损坏机器设备,也不会污染生产环境,更不会因抗静电剂本身挥发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本发明不会破坏生条质量,环保性较强。
3、本发明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中,在棉网上加入的是导电纳米纤维,属于纳米级材料,相比较棉网中的化学纤维而言,体积很小,棉网中化学纤维的直径是导电纳米纤维的50 - 1000倍,而且在使用时,本发明中导电纳米纤维的用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而,与现有技术中混入导电纤维相比,本发明中导电纳米纤维的添加既不会改变原有化学纤维生条及其纱线的物流机械性能,也不会改变纱线的化学性能,如染色性能等,同时,在生条后的纱线加工流程中,还不会增加加工的难度,此外,用量很小,成本更低。因此,本发明既不会影响生条质量,也不会影响后续的加工,且成本更低。
4、本发明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中,在静电纺丝喷头的顶部设置有绝缘的喷头连接装置,喷头连接装置中的空腔部内穿入有横向固定杆,螺栓穿经贯穿孔后与横向固定杆压紧接触,使用时,既可以根据喷射的需求,在喷射前就调定每个喷头的不同的喷射角度,并通过螺栓压紧横向固定杆的方式固定,也可以只固定某些喷头,而放松其余的喷头,使得在使用中,驱动被放松的喷头沿横向固定杆来回运行以使其喷射的静电纺丝覆盖不同的部位,由此可见,本发明中静电纺丝喷头的喷射角度、相邻静电纺丝喷头的距离,以及静电纺丝喷头的固定或放松都能进行选择,可调性很强,利于提高静电纺丝在棉网上的覆盖面积与覆盖均匀度,大大提高抗静电效果。因此,本发明的可调性较强,抗静电效果较好。
5、本发明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中,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相连接,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使用时,可通过操作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对静电纺丝喷头的高度进行调整,还可通过操作纵向移动装置对静电纺丝喷头与上轧辊、下轧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调整静电纺丝在棉网上叠加时的状态,提高静电纺丝与棉网混合的均匀度,提高静电消除的效率。因此,本发明的可调性较强,静电消除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静电纺丝喷头、棉网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号竖向调节装置、二号竖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一号手柄、一号竖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纵向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静电纺丝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在梳棉机中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上轧辊1、下轧辊2、喇叭口3、棉网4、横向固定杆5、静电纺丝喷头6、静电纺丝液61、输液管611、纺丝液注射泵612、高压电源62、高压导线621、静电纺丝63、喷头连接装置64、空腔部641、结实部642、螺栓643、贯穿孔644、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一号旋臂71、一号手柄72、一号连接轴721、一号驱动板722、一号螺母723、一号竖杆73、一号气缸74、驱动杆741、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二号旋臂81、二号手柄82、二号连接轴821、二号驱动板822、二号螺母823、二号竖杆83、二号螺杆84、二号齿轮85、驱动孔851、二号底盒86、纵向移动装置9、竖向连接部91、纵向滑动块92、块孔921、纵向底板93、纵向滑动槽931、板孔932、接地金属极板10、外罩11、补气口111、排气孔112、圈条器12、条筒13、剥棉罗拉14、道夫15、盖板16、锡林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7,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喇叭口3与棉网4,所述上轧辊1、下轧辊2上下正对平行设置,所述棉网4的一边从上轧辊1、下轧辊2之前的间隙穿入,棉网4的另一边从喇叭口3内穿出,棉网4上位于上轧辊1、下轧辊2与喇叭口3之间的部位呈三角形的形态存在;
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设置有绝缘的喷头连接装置64,所述喷头连接装置64包括空腔部641、结实部642、螺栓643与贯穿孔644,所述空腔部641的底部与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相连接,空腔部641的顶部与结实部642的底部相连接,结实部642内开设有一个与空腔部641垂直相通的贯穿孔644,该贯穿孔644与位于其内部的螺栓643螺纹配合,空腔部641内贯穿穿入有与上轧辊1、下轧辊2相平行的横向固定杆5,该横向固定杆5悬于棉网4的正上方,棉网4的下方设置有接地金属极板10,横向固定杆5上穿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该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与高压电源62通电,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内盛装有静电纺丝液61;
所述静电纺丝液61是一种含有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
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通过高压导线621与高压电源62通电,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通过输液管611与纺丝液注射泵612相通。
所述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位于棉网4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4的外部,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9。
所述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包括一号旋臂71、一号手柄72、一号竖杆73与一号气缸74,所述一号旋臂71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5的左端相连接,一号旋臂71的底端与一号竖杆73的顶端相铰连,一号竖杆73的底端与一号气缸74的顶部设置的驱动杆741相连接,一号气缸74的底部与纵向移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一号手柄72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轴721与一号驱动板722,一号驱动板722的内端与一号连接轴721的外端相连接,一号连接轴721的内端穿经一号旋臂71、一号竖杆73的交接处后与一号螺母723螺纹连接。
所述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包括二号旋臂81、二号手柄82、二号竖杆83、二号螺杆84、二号齿轮85与二号底盒86;所述二号旋臂81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5的右端相连接,二号旋臂81的底端与二号竖杆83的顶端相铰连,二号竖杆83的底端与二号螺杆84的顶端相连接,二号螺杆84的底端穿经二号底盒86后延伸至二号底盒86的下方,二号螺杆84上位于二号底盒86内的部位与二号底盒86内设置的二号齿轮85的外围相啮合,二号齿轮85的中部开设有驱动孔851,二号底盒86的底部上远离二号螺杆84的部位与纵向移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二号手柄82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二号连接轴821与二号驱动板822,二号驱动板822的内端与二号连接轴821的外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轴821的内端穿经二号旋臂81、二号竖杆83的交接处后与二号螺母823螺纹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装置9包括竖向连接部91、纵向滑动块92与纵向底板93,所述竖向连接部91的顶端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或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相连接,竖向连接部91的底端与纵向滑动块92顶部的正中部位垂直连接,纵向滑动块92的两侧部与纵向底板93上开设的纵向滑动槽931进行纵向的滑动配合,纵向底板93的正中部位沿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932,纵向滑动块92上沿纵向开设有与板孔932相对应的块孔921。
一种上述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内装入静电纺丝液61,再将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与高压电源62通电,然后驱动棉网4运输,以使棉网4从上轧辊1、下轧辊2之前的间隙穿入,再从喇叭口3内穿出,从而对棉网4进行集束收紧,在棉网4运输的过程中,静电纺丝喷头6向下喷射出静电纺丝63以在棉网4上进行叠加,所述静电纺丝63是一种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通过喷头连接装置64调整单个静电纺丝喷头6的喷射角度,以及相邻静电纺丝喷头6之间的距离。
所述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位于棉网4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4的外部,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9;所述横向固定杆5、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纵向移动装置9的外部共罩有同一个外罩11,该外罩11为单向开口的封闭结构,外罩11的底部开设有补气口111,外罩1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12;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操作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对静电纺丝喷头6的高度进行调整,操作纵向移动装置9对静电纺丝喷头6与上轧辊1、下轧辊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排气孔112排出静电纺丝液61中挥发出的溶剂。
所述补气口111的下方设置有补气装置;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所述补气装置从补气口111向外罩11内提供上行的气体。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1、静电纺丝液:
本发明中采用的静电纺丝液是一种含有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
(1)、含有聚苯胺(PANI)、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悬浮纺丝液的制取:
首先,制备PVP纯溶液,称取适量的的PVP粉末加入到乙醇中,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其次,制备PANI悬浮液,将PANI颗粒按一定比例溶于丁醇中,超声震荡2h,至聚苯胺颗粒溶解和分散均匀。最后,将PVP溶液与PANI溶液混合,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24h,形成均一的PANI/ PVP悬浮纺丝液。
(2)、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NT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悬浮纺丝液的制取:
先称取适量的的PVP粉末加入到水溶液中,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将辅助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添加到PVP水溶液中,继续搅拌2小时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匀分散,然后将适量的MWNTs加入到PVP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24h,形成均一的MWNTs/ PVP悬浮纺丝液。将导电物质MWNTs的添加量固定在质量分数1%时,制备不同PVP质量分数的纺丝液。
2、喷头连接装置:
本发明中在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设置有绝缘的喷头连接装置64,喷头连接装置64的空腔部641内穿入有横向固定杆5,螺栓643穿经贯穿孔644后与横向固定杆5的上侧部压紧接触,使用时,可以根据喷射的需求,通过喷头连接装置64对静电纺丝喷头6的喷射角度、相邻静电纺丝喷头64的距离,以及静电纺丝喷头64的固定或放松进行选择,可调性很强,利于提高静电纺丝63在棉网4上的覆盖面积与覆盖均匀度,大大提高抗静电效果,比如:喷射前或喷射时,调整每个喷头的喷射角度;喷射前,通过螺栓643压紧横向固定杆5的方式固定一部分喷头,而放松其余剩下的喷头,使用时,既可以驱动被放松的喷头沿横向固定杆5来回运行,也可以驱动被放松的喷头不停的改变喷射角度,更可以两种方式相结合,以使喷射出的静电纺丝63覆盖不同的部位,提高喷射效率。
3、一号竖向调节装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号气缸74经驱动杆741驱动一号竖杆73在竖向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横向固定杆5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一号旋臂71对横向固定杆5与上轧辊1、下轧辊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静电纺丝需求,当调整到预设位置时,通过一号螺母723对一号连接轴721、一号旋臂71、一号竖杆73进行固定连接,此外,也可以不固定一号螺母723以使一号手柄72处于活动的状态,此时便可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一号驱动板722的旋转运动,驱使横向固定杆5做往复的旋转运动,以提高静电纺丝63叠加在棉网4上的均匀度。
4、二号竖向调节装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孔851驱使二号齿轮85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以驱使二号螺杆84上下移动,从而驱使二号竖杆83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对横向固定杆5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二号旋臂81对横向固定杆5与上轧辊1、下轧辊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静电纺丝需求,当调整到预设位置时,通过二号螺母823对二号连接轴821、二号旋臂81、二号竖杆83进行固定连接,此外,也可以不固定二号螺母823以使二号手柄82处于活动的状态,此时便可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二号驱动板822的旋转运动,驱使横向固定杆5做往复的旋转运动,以提高静电纺丝63叠加在棉网4上的均匀度。
5、纵向移动装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纵向滑动块92、纵向滑动槽931在纵向的滑动配合,调整横向固定杆5与上轧辊1、下轧辊2之间的距离,当移动到预设位置时,通过板孔932、块孔921的固定连接以对纵向移动装置9进行固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7,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喇叭口3与棉网4,所述上轧辊1、下轧辊2上下正对平行设置,所述棉网4的一边从上轧辊1、下轧辊2之前的间隙穿入,棉网4的另一边从喇叭口3内穿出,棉网4上位于上轧辊1、下轧辊2与喇叭口3之间的部位呈三角形的形态存在;
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设置有绝缘的喷头连接装置64,所述喷头连接装置64包括空腔部641、结实部642、螺栓643与贯穿孔644,所述空腔部641的底部与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相连接,空腔部641的顶部与结实部642的底部相连接,结实部642内开设有一个与空腔部641垂直相通的贯穿孔644,该贯穿孔644与位于其内部的螺栓643螺纹配合,空腔部641内贯穿穿入有与上轧辊1、下轧辊2相平行的横向固定杆5,该横向固定杆5悬于棉网4的正上方,棉网4的下方设置有接地金属极板10(可接在梳棉机的机框上),横向固定杆5上穿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该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与高压电源62通电,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内盛装有静电纺丝液61;所述静电纺丝液61是一种含有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
一种上述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内装入静电纺丝液61,再将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与高压电源62通电,然后驱动棉网4运输,以使棉网4从上轧辊1、下轧辊2之前的间隙穿入,再从喇叭口3内穿出,从而对棉网4进行集束收紧,在棉网4运输的过程中,静电纺丝喷头6向下喷射出静电纺丝63以在棉网4上进行叠加,所述静电纺丝63是一种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通过喷头连接装置64调整单个静电纺丝喷头6的喷射角度,以及相邻静电纺丝喷头6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位于棉网4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4的外部,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9;所述横向固定杆5、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纵向移动装置9的外部共罩有同一个外罩11(透明护罩),该外罩11为单向开口的封闭结构,外罩11的底部开设有补气口111,外罩1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12;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操作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对静电纺丝喷头6的高度进行调整,操作纵向移动装置9对静电纺丝喷头6与上轧辊1、下轧辊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排气孔112排出静电纺丝液61中挥发出的溶剂。
此外,还可在补气口111的下方设置有补气装置;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所述补气装置从补气口111向外罩11内提供上行的气体。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包括一号旋臂71、一号手柄72、一号竖杆73与一号气缸74,所述一号旋臂71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5的左端相连接,一号旋臂71的底端与一号竖杆73的顶端相铰连,一号竖杆73的底端与一号气缸74的顶部设置的驱动杆741相连接,一号气缸74的底部与纵向移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一号手柄72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轴721与一号驱动板722,一号驱动板722的内端与一号连接轴721的外端相连接,一号连接轴721的内端穿经一号旋臂71、一号竖杆73的交接处后与一号螺母723螺纹连接。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包括二号旋臂81、二号手柄82、二号竖杆83、二号螺杆84、二号齿轮85与二号底盒86;所述二号旋臂81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5的右端相连接,二号旋臂81的底端与二号竖杆83的顶端相铰连,二号竖杆83的底端与二号螺杆84的顶端相连接,二号螺杆84的底端穿经二号底盒86后延伸至二号底盒86的下方,二号螺杆84上位于二号底盒86内的部位与二号底盒86内设置的二号齿轮85的外围相啮合,二号齿轮85的中部开设有驱动孔851,二号底盒86的底部上远离二号螺杆84的部位与纵向移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二号手柄82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二号连接轴821与二号驱动板822,二号驱动板822的内端与二号连接轴821的外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轴821的内端穿经二号旋臂81、二号竖杆83的交接处后与二号螺母823螺纹连接。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纵向移动装置9包括竖向连接部91、纵向滑动块92与纵向底板93,所述竖向连接部91的顶端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或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相连接,竖向连接部91的底端与纵向滑动块92顶部的正中部位垂直连接,纵向滑动块92的两侧部与纵向底板93上开设的纵向滑动槽931进行纵向的滑动配合,纵向底板93的正中部位沿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932,纵向滑动块92上沿纵向开设有与板孔932相对应的块孔921。

Claims (6)

1.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喇叭口(3)与棉网(4),所述上轧辊(1)、下轧辊(2)上下正对平行设置,所述棉网(4)的一边从上轧辊(1)、下轧辊(2)之前的间隙穿入,棉网(4)的另一边从喇叭口(3)内穿出,棉网(4)上位于上轧辊(1)、下轧辊(2)与喇叭口(3)之间的部位呈三角形的形态存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设置有绝缘的喷头连接装置(64),所述喷头连接装置(64)包括空腔部(641)、结实部(642)、螺栓(643)与贯穿孔(644),所述空腔部(641)的底部与静电纺丝喷头(6)的顶部相连接,空腔部(641)的顶部与结实部(642)的底部相连接,结实部(642)内开设有一个与空腔部(641)垂直相通的贯穿孔(644),该贯穿孔(644)与位于其内部的螺栓(643)螺纹配合,空腔部(641)内贯穿穿入有与上轧辊(1)、下轧辊(2)相平行的横向固定杆(5),该横向固定杆(5)悬于棉网(4)的正上方,棉网(4)的下方设置有接地金属极板(10),横向固定杆(5)上穿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该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与高压电源(62)通电,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内盛装有静电纺丝液(61);所述静电纺丝液(61)是一种含有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或一种含有石墨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悬浮纺丝液;
所述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位于棉网(4)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4)的外部,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9);
所述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包括一号旋臂(71)、一号手柄(72)、一号竖杆(73)与一号气缸(74),所述一号旋臂(71)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5)的左端相连接,一号旋臂(71)的底端与一号竖杆(73)的顶端相铰连,一号竖杆(73)的底端与一号气缸(74)的顶部设置的驱动杆(741)相连接,一号气缸(74)的底部与纵向移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一号手柄(72)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轴(721)与一号驱动板(722),一号驱动板(722)的内端与一号连接轴(721)的外端相连接,一号连接轴(721)的内端穿经一号旋臂(71)、一号竖杆(73)的交接处后与一号螺母(723)螺纹连接;
所述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包括二号旋臂(81)、二号手柄(82)、二号竖杆(83)、二号螺杆(84)、二号齿轮(85)与二号底盒(86);所述二号旋臂(81)的顶端与横向固定杆(5)的右端相连接,二号旋臂(81)的底端与二号竖杆(83)的顶端相铰连,二号竖杆(83)的底端与二号螺杆(84)的顶端相连接,二号螺杆(84)的底端穿经二号底盒(86)后延伸至二号底盒(86)的下方,二号螺杆(84)上位于二号底盒(86)内的部位与二号底盒(86)内设置的二号齿轮(85)的外围相啮合,二号齿轮(85)的中部开设有驱动孔(851),二号底盒(86)的底部上远离二号螺杆(84)的部位与纵向移动装置(9)相连接;所述二号手柄(82)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二号连接轴(821)与二号驱动板(822),二号驱动板(822)的内端与二号连接轴(821)的外端相连接,二号连接轴(821)的内端穿经二号旋臂(81)、二号竖杆(83)的交接处后与二号螺母(823)螺纹连接;
所述横向固定杆(5)、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纵向移动装置(9)的外部共罩有同一个外罩(11),该外罩(11)为单向开口的封闭结构,外罩(11)的底部开设有补气口(111),外罩(1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通过高压导线(621)与高压电源(62)通电,所述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通过输液管(611)与纺丝液注射泵(6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移动装置(9)包括竖向连接部(91)、纵向滑动块(92)与纵向底板(93),所述竖向连接部(91)的顶端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或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相连接,竖向连接部(91)的底端与纵向滑动块(92)顶部的正中部位垂直连接,纵向滑动块(92)的两侧部与纵向底板(93)上开设的纵向滑动槽(931)进行纵向的滑动配合,纵向底板(93)的正中部位沿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932),纵向滑动块(92)上沿纵向开设有与板孔(932)相对应的块孔(921)。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静电纺丝喷头(6)的内腔内装入静电纺丝液(61),再将静电纺丝喷头(6)的外壳与高压电源(62)通电,然后驱动棉网(4)运输,以使棉网(4)从上轧辊(1)、下轧辊(2)之前的间隙穿入,再从喇叭口(3)内穿出,从而对棉网(4)进行集束收紧,在棉网(4)运输的过程中,静电纺丝喷头(6)向下喷射出静电纺丝(63)以在棉网(4)上进行叠加,所述静电纺丝(63)是一种含有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导电纳米纤维;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通过喷头连接装置(64)调整单个静电纺丝喷头(6)的喷射角度,以及相邻静电纺丝喷头(6)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位于棉网(4)的正上方,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延伸至棉网(4)的外部,横向固定杆(5)的中部上设置有多个静电纺丝喷头(6),横向固定杆(5)的两端则分别与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相连接,且在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纵向移动装置(9);所述横向固定杆(5)、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纵向移动装置(9)的外部共罩有同一个外罩(11),该外罩(11)为单向开口的封闭结构,外罩(11)的底部开设有补气口(111),外罩(1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12);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或者喷射前,操作一号竖向调节装置(7)、二号竖向调节装置(8)对静电纺丝喷头(6)的高度进行调整,操作纵向移动装置(9)对静电纺丝喷头(6)与上轧辊(1)、下轧辊(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排气孔(112)排出静电纺丝液(61)中挥发出的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口(111)的下方设置有补气装置;
在静电纺丝喷头(6)喷射出静电纺丝(63)的过程中,所述补气装置从补气口(111)向外罩(11)内提供上行的气体。
CN201610424514.9A 2016-06-15 2016-06-15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5926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4514.9A CN10592608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4514.9A CN10592608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6088A CN105926088A (zh) 2016-09-07
CN105926088B true CN105926088B (zh) 2018-10-30

Family

ID=5683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4514.9A Active CN105926088B (zh) 2016-06-15 2016-06-15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60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2133B (zh) * 2016-09-26 2022-05-20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可调节喷射角度的超细干粉喷头
CN107904732B (zh) * 2017-12-26 2021-06-25 东华大学 静电纺亚微米纤维棉条复合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和方法
CN109972212A (zh) * 2019-05-09 2019-07-05 上海帕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往复移动封闭式静电纺丝装置
CN110219061B (zh) * 2019-06-26 2021-09-03 广东工业大学 用于静电纺丝的多喷头装置及静电纺丝设备
CN110923827A (zh) * 2019-11-29 2020-03-27 苏州新能高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针式静电纺丝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5960B2 (ja) * 2009-02-13 2013-10-02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極細繊維不織布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02703998B (zh) * 2012-06-21 2014-09-03 中原工学院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3572448B (zh) * 2013-11-20 2017-02-15 东华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混纺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
CN204311214U (zh) * 2014-12-01 2015-05-06 江苏金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级长丝纤维立体成网装置
CN205261169U (zh) * 2015-11-17 2016-05-25 宁波天琪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的双摆臂支架
CN105624805A (zh) * 2015-12-31 2016-06-01 天津工大瑞工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纺丝专用喷丝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6088A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088B (zh) 以单排喷头移动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方法
CN105926054B (zh) 以托网板引导静电纺丝的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0596572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加湿装置
CN108660634A (zh) 一种用于纱线表面的处理装置中的喷涂机构
CN109183317A (zh) 一种用于低克重高强度聚酯纤维面料的染布机
CN105926089B (zh) 以多喷头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8382790U (zh) 一种高效海岛有色超细纤维烘干装置
CN106012048B (zh) 以双排往复式静电纺丝法改善生条质量的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8472421U (zh) 一种用于织物表面的清洁设备
CN217973521U (zh)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小型脱脂棉开松辅助机构装置
CN203420109U (zh) 一种羊毛干洗漂白设备
CN213127952U (zh) 一种萝卜清洗机用烘干装置
CN108797128A (zh) 阻燃芦荟纱线的加工方法
CN107904810A (zh) 一种纺织布用喷色装置
CN110029410B (zh) 一种1414纱线的纺纱设备及制备方法
CN220952232U (zh) 一种棉花加工打散装置
CN113046951A (zh) 一种面料加工熨烫及预处理装置
CN106065202A (zh) 一种连续性粉体表面改性机
CN207391699U (zh) 一种吹棉机
CN207680503U (zh) 一种全自动二维混合加工设备
CN112481859A (zh) 一种纺织静电消除设备
CN206915415U (zh) 一种新型小卷装卷布机
CN110438710A (zh) 一种印染前处理烧毛设备
CN212058051U (zh) 一种滚筒烘干混合机用喷淋吹风装置
CN219897535U (zh) 一种带有防扬尘结构的分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