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031B -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5031B
CN105915031B CN201610237770.7A CN201610237770A CN105915031B CN 105915031 B CN105915031 B CN 105915031B CN 201610237770 A CN201610237770 A CN 201610237770A CN 105915031 B CN105915031 B CN 105915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efault
load circuit
delay
defaul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77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5031A (zh
Inventor
金宁
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377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5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5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5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预设时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并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电源驱动电路至少包括:电压驱动器101、开关器电源连接端子102、接地端子103、开关管104、门极电容器105以及负载电容器106,在该电路达到稳定状态时,开关管104需要达到最大的导通状态,即等效导通电阻Rdson最小。一般,能量会伴随在开关管104开启或者关闭的时候发生转移变化,但能量如果传输太快且不可控,则会导致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电磁干扰会对电信号的传输造成影响,破坏电信号的完整性,进而在整体上降低电路的运行效率。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方法,包括: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所述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在所述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高电平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恒流充电;检测所述负载电路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用的第一时长,其中,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为所述负载电路的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包括:通过延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延时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低电平信号;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低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放电,其中,所述延时放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电源为恒流电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所述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恒流充电;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电路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用的第一时长,其中,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为所述负载电路的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控制子单元,用于通过延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延时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低电平信号;第四处理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低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放电,其中,所述延时放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电源为恒流电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达到了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减少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提高电路运行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开关电源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
步骤S204,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
步骤S206,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预设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达到了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避免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提高电路运行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负载电路并不直接由第一预设电源持久充电,而是在经过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信号的判断过程之后,可以先由第二预设电源进行预充电,再由第一预设电源进行持久充电。
可选地,在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之后,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恒流充电;检测负载电路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用的第一时长,其中,预设电压阈值为负载电路的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第一时长。
具体地,该开关管可以为场效应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开关管,临界导通电压值是指电路元件呈现导通状态(Conducting State)时所需的电压值,也可以被理解为在特定电路的导通条件下可跨过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电压值,其中,导通状态为电路元件呈现低电阻时的状态。
可选地,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包括:通过延时电路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
具体地,延时电路可以使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延时到达目的电路元件,延时电路的结构和延时效果应视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和第一预设电源可输出的最大电压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低电平信号;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低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放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放电,其中,延时放电的延时时长为预设时长。
具体地,负载电路并不直接由第一预设电源持久放电,而是在经过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信号的判断过程之后,可以先由第二预设电源进行预放电,再由第一预设电源进行持久放电。该放电过程与前述充电过程在目的上相反,但在执行上具有相似性,而且都可以实现避免电磁干扰的效果。
可选地,第二预设电源为恒流电源。
具体地,恒流电源(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是指电源输出的电流大小是恒定不变的,并且不会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可选地,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路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电源驱动电路结构不同,在将本发明应用开关电源驱动电路时,增加了一个延时器301(或延时电路)和一个恒压电流源302,其中,延时器301(或延时电路)用于使图3中的输入电压延时到达放大器(或控制器),恒压电流源302用于在该输入电压未到达放大器(或控制器)之前,向VG点进行充电,通过有效的控制该恒压电流源302输出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可以使VG缓慢的经过开关管104的临界导通电压Vth,根据公式Icha=0.5*μCoxW/L(VG-Vth)2,可以确定VG和Vth的数值越接近,充电电流越小且可控,从而VC的上升速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当VC达到预定数值时,能量传输完毕。此时图3中的输入电压由于延时器301(或延时电路)的作用方才到达放大器(或控制器),同样VG快速升高至102(电源电压VDD),开关管104的等效导通电阻Rdson在此时达到最小,该电路的开关损耗同时达到最小,并且电磁干扰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消除或抑制,需要说明的是,公式Icha=0.5*μCoxW/L(VG-Vth)2中的μ为电子迁移率、Cox为场效应MOS开关管的管栅氧厚度以及W/L为场效应MOS开关管的宽长比。
可选地,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示意图,电荷泵又称为开关电容式电压变换器,是一种利用所谓的“泵送”电容(而非电感或变压器)来储能的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直流-直流转换模块)变换器,负压电荷泵是一种可以产生负电压的电荷泵电路。如图4所示,负压电荷泵中的Phase1(VIN→PFET1→CFLY→NFET3→GND)为充电电路,Phase2(GND→NFET2→CFLY→NFET4→OUTN)为放电电路,在理想的情况下,能量不断地由CFLY电容转移至CLOAD电容,经过一些时钟周期以后,输出OUTN的电压值达到(-VIN)。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Drive1、Drive2、Drive3、Drive4分别为电压驱动器(Voltage Drive),PEFT1、NFET2、NFET3、NFET4分别为开关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GND(Ground)表示接地端,VIN表示电压的输入端,OUTN表示电压的输出端,CFLY和CLOAD分别为电容器,CFLYP(又名CFLY+或CFLY Plus)和CFLYN(又名CFLY-或CFLY Negative)分别为CFLY电容器的上、下极板。
可选地,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逻辑控制模块的驱动时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G1_PRE控制开关管PFET1,G3_PRE控制开关管NFET3,G2_PRE控制开关管NFET2以及G4_PRE控制开关管NFET4,其中,G1_PRE、G2_PRE、G3_PRE和G4_PRE分别为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信号的不交叠时间可以确保系统不存在串通电流,具体地,当开关管PFET1和开关管NFET3断开的时候,开关管NFET2和开关管NFET4闭合,反之亦然。对于较大的PowerMOSFET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寄生电容和系统时序的要求,Drive1、Drive2、Drive3、Drive4可以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
可选地,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能量传输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整个电路的系统效率,以及减少开关管的电阻损耗,一般,设计者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开关管PFET1、开关管NFET2、开关管NFET3和开关管NFET4的尺寸,但随之产生的问题在于,开关管尺寸越大,寄生电容对驱动电路的要求越高,现有技术中的驱动电路一般并不会考虑对开关管进行控制,打开或关闭开关管的瞬间就会提供最大的驱动能力,虽然此方式会缩短电路状态间的切换时间,但是巨大的能量通常会在1-2nS(纳秒)的时间内完成转移。快速的能量转移会导致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现象的发生,该现象会干扰电压信号,甚者会破坏电压信号的完整性。
可选地,图7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输入的电压信号电压较高时,P2管会断开,N2管会闭合,PFET的栅极电压VG会被N2管以其最大的电流能力拉低,VG会很快的通过PFET的阈值电压,因此PFET供CFLY电容充电的电流很大,充电时间也很短。
可选地,图8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关键节点波形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801为非重叠(Non-overlap)时段,803为CFLYP或CFLYN的上升或下降时段,该时段可以被称为第一时段(Stage 1),显然,在第一时段,CFLYP或CFLYN的数值发生了急剧变化,即能量发生了快速转移,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存在多个非重叠时段和多个第一时段。由于每一个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都很强,充放电时间短,G1-G4会快速的通过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开关管的阈值,因此每个开关管的电流会很大,CFLY电容的上下极板电压变化速率也会很快,通常在1-2nS级别,此种不可控的能量传输会导致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
可选地,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驱动电路上增加了延迟电路和VG的预充电电路,当输入的电压信号较高时,电压下降时延时电路不工作,P1和P2管会同时断开,与此同时,N1的栅极会变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以后,N2的栅极才会变高。在初始阶段,PFET的栅极电压VG会被N1拉低,由于N1的尺寸远远小于N2,且限流电阻R1控制N1的下拉电流值,所以VG会缓慢的经过PFET的阈值电压。进而,PFET工作在饱和区且充电电流可控,在延时电路起作用之前,CFLY电容会被充电到预设值,此时延时电路起作用,N2管开启,VG迅速被拉低到GND,PFET管工作在线性区域且导通电阻Rdson最小。综上,图10所示的驱动电路能够在不影响系统导通电阻Rdson的同时,有效的控制能量的转移速率,从而达到改善电磁干扰现象的效果。
可选地,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负压电荷泵的关键节点波形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1001为非重叠(Non-overlap)时段,1003为第一时段(Stage 1),1005为第二时段(Stage 2),显然,第一时段为延时时段,该时段中CFLYP或CFLYN的数值变化率更小,直线的走势更为平缓,因此,能量的传输相对于图8更为缓慢且可控。而CFLYP或CFLYN的上升或下降时间与第一时段较为接近。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的第一时段相较于图8中的第一时段,能量并未发生急剧的升高或降低,从而有效抑制了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此外,图10中存在多个非重叠时段、多个第一时段和多个第二时段。综上,由于Drive1、Drive2、Drive3、Drive4上述四个驱动电路具备同等特性,彼此间可以协调合作,因此CFLYP和CFLYN的上升、下降时间基本上接近于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能量的传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变至缓慢且可控,因此电磁干扰现象能够得到抑制和改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达到了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避免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提高电路运行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如图11所示,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101、第一判断单元1103、第一处理单元1105。
其中,第一检测单元1101,用于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第一判断单元1103,用于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第一处理单元1105,用于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预设时长。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1201、第二检测单元1203、第三处理单元1205。
其中,第二处理单元1201,用于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恒流充电;第二检测单元1203,用于检测负载电路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用的第一时长,其中,预设电压阈值为负载电路的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第三处理单元1205,用于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第一时长。
可选地,如图13所示,第一处理单元1105包括:控制子单元1301。
其中,控制子单元1301,用于通过延时电路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
可选地,如图14所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1401、第四处理单元1403。
其中,第二判断单元1401,用于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低电平信号;第四处理单元1403,用于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低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放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放电,其中,延时放电的延时时长为预设时长。
可选地,第二预设电源为恒流电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判断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达到了若确定电压信号为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避免电磁干扰现象的发生、提高电路运行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磁干扰现象而导致的电路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数据和/或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所述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
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
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高电平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恒流充电;检测所述负载电路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用的第一时长,其中,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为所述负载电路的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包括:
通过延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延时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低电平信号;
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低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放电,其中,所述延时放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为恒流电源。
5.一种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第一预设电源对负载电路进行充电时,检测所述第一预设电源输入的电压信号;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高电平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高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充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恒流充电;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电路的电压值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所用的第一时长,其中,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为所述负载电路的开关管的临界导通电压值;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充电,其中,所述延时充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控制子单元,用于通过延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所述延时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为预设低电平信号;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电压信号为所述预设低电平信号,则通过第二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预设时长的恒流放电,并控制所述第一预设电源对所述负载电路进行延时放电,其中,所述延时放电的延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为恒流电源。
CN201610237770.7A 2016-04-15 2016-04-15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15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7770.7A CN105915031B (zh) 2016-04-15 2016-04-15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7770.7A CN105915031B (zh) 2016-04-15 2016-04-15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031A CN105915031A (zh) 2016-08-31
CN105915031B true CN105915031B (zh) 2018-10-30

Family

ID=5674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7770.7A Active CN105915031B (zh) 2016-04-15 2016-04-15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5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1702B (zh) * 2021-05-07 2023-02-28 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三通道彩灯led恒流驱动电路和方法
CN114362513B (zh) * 2022-01-12 2023-09-01 四川创安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内负升压电路及其充放电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66085U (zh) * 2016-04-15 2016-09-0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24669B1 (ko) * 1996-12-10 1999-10-15 윤종용 내부 전원 전압 발생기 회로
KR100723526B1 (ko) * 2006-02-09 2007-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락 전류를 제어할 수 있는 출력 드라이버
US7411414B1 (en) * 2007-10-23 2008-08-12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ingle-ended output driver buffer
US20100109750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Jens Barrenscheen Boost Mechanism Using Driver Current Adjustment for Switching Phase Improvement
CN102064684B (zh) * 2009-11-18 2012-11-21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电荷泵装置及其稳压方法
CN103066832B (zh) * 2012-12-07 2016-06-22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能快速启动的电荷泵
CN103295515B (zh) * 2013-05-24 2016-07-06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66085U (zh) * 2016-04-15 2016-09-0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031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0735B (zh) 振铃抑制电路
CN107005163B (zh) 用于GaN电路负载的GaN电路驱动器
CN105048791B (zh) 功率管控制系统和用于开关电源的外置功率管驱动电路
CN103795239B (zh) 用于控制开关模式电力供应器中的电感器电流的设备及方法
CN109617148A (zh) 一种飞跨电容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2362433A (zh) 低速、负载无关、受控转换速率、没有直流电力消耗的输出缓冲器
CN104393743B (zh) 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开关型变换器
CN104579274B (zh) 一种开关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203827310U (zh) 功率晶体管的开启驱动电路、关断驱动电路及开关电路
KR102214243B1 (ko) 전하 재활용 스위치드 커패시터 레귤레이터
CN105915031B (zh) 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467372A (zh) 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42839A (zh) 一种自举电容的充电控制电路及系统
CN102594313A (zh) 具有改进的边沿速率控制的开关及相关方法
CN108390428A (zh) 充电电路和移动终端
TW201946387A (zh) 具備能源回收之pin二極體驅動器
CN105978300A (zh) 一种级联式高压固态开关
CN104578768B (zh) 一种直流电源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29893A (zh) 开关管驱动电路
WO201406835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power transistor gate
CN102638257B (zh) 输出电路、包括输出电路的系统以及控制输出电路的方法
CN205566085U (zh) 电路控制装置
CN105917583A (zh) 通过约束电压降来确定受电源门控的区段的大小
CN202565240U (zh) 上电复位设备和上电复位电路
CN103001488B (zh) 开关电容dc‑dc转换器中的功率开关可靠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