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6611A -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6611A
CN105906611A CN201610398532.4A CN201610398532A CN105906611A CN 105906611 A CN105906611 A CN 105906611A CN 201610398532 A CN201610398532 A CN 201610398532A CN 105906611 A CN105906611 A CN 105906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zole
product
feed liquid
metallization processes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85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城
张静
张通
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85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6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6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6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氰基化合物中加入催化剂,用非质子溶剂溶解氰基化合物,溶解态的氰基化合物与叠氮试剂反应,得到四氮唑产物。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四氮唑产物的产率,还降低了反应毒性和合成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药物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背景技术
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可分为六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弼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措抗剂(ARB)。其中,ARB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评价最高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代表药品有:洛沙坦、織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统称为“沙坦”类。
沙坦类药物多含有四氮唑,四氮唑的合成是沙坦类药物合成的关键,对总收率影响最大。四氮唑通常用烷基金属叠氮化合物与氰基的偶极环加成,而后在酸性条件下脱除烷基金属,形成四氮唑环。
坎地沙坦酯(candesartan cilexetil,1),化学名为(±)-2-乙氧基-1-[[2’-(1H-四唑-5-基)[1,1′-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1-[[(环己基氧基)羰基]氧基]乙酯,是一种化学结构独特、口服有效的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由日本武田公司和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共同开发,于1997年11月首次在瑞典上市,商品名Atacand。现已在英国、丹麦、德国、美国等地上市。本品对AT1受体的亲和力强,且耐受性好、半衰期长,无食物/药物以及代谢相互作用,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抗高血压新药。
坎地沙坦酯的主要制备法为: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卤代、重排、取代、还原、闭环、四氮唑化、水解、酯化、转晶等反应制得。
闭环反应产物为1-[[(2′-氰基联苯基)-4-基]甲基]-2-乙氧基苯并咪唑-7-羧酸乙酯,即上述合成步骤中的产物4。产物4经过四氮唑化得到产物5,该反应通常采用三丁基叠氮化锡、三甲基叠氮化锡做四氮唑化剂,但含锡四氮唑化剂价格高、毒性大,且反应过程中易产生副产物,导致该反应产率较低。该副产物的结构如下。
景世云(沈阳药科大学硕士论文《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酯的合成研究》)将产物4与三甲基叠氮锡加热溶于甲苯中,回流96h后回收甲苯;产物溶于含酸的甲醇中,室温反应30min后回流除去甲醇,产物用氯仿萃取后冷冻结晶,得到产物5,产率为69.9%。申请号为00135191.5的发明中,用三丁基叠氮锡做叠氮试剂、与产物4在DMF溶剂中,120-130℃回流反应40h,四氮唑产物产率为67.1%。
王佳昌(《坎地沙坦制备工艺的研究》)将产物4与叠氮化钠、三乙胺盐酸盐溶于DMF,加热至140℃反应72h,产率为65%。申请号为201310039937.5的发明中,用叠氮化钠为叠氮试剂,氯化铵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135-140℃下反应24h,四氮唑产物产率为63.5%。
上述方法中,四氮唑产物产率都比较低,而且反应毒性大,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对四氮唑化步骤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氰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反应溶剂中加热溶解并与叠氮试剂反应,得到四氮唑产物。本发明所述的改进,减小了反应毒性和污染,有效的降低了副产物产率、四氮唑产物的产率提高至90%以上。本发明的四氮唑化工艺可以用于沙坦类或坎地沙坦酯合成工艺。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氰基化合物溶解:向氰基化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加入反应溶剂加热溶解,得到料液1;
(2)叠氮化:加热料液1至70~160℃,加入叠氮试剂,叠氮试剂的投加量为氰基化合物质量的2.5~5倍,保温反应1~100h,得到料液2;
(3)溶剂回收:加热回流料液2,回收反应溶剂,得到四氮唑产物。
本发明的氰基化合物包括但不局限于:坎地沙坦酯制备过程中闭环反应的产物1-[[(2′-氰基联苯基)-4-基]甲基]-2-乙氧基苯并咪唑-7-羧酸乙酯。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反应溶剂为非质子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乙二醇二甲醚、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六甲基磷酰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溶剂投加体积与氰基化合物质量比为5~10:1。
作为优选,步骤(1)中,将氰基化合物、催化剂与反应溶剂的混合物加热至30~100℃,搅拌溶解。优选加热至40-90℃。
步骤(1)所述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选自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的投加量为氰基化合物质量的10~100%。催化剂也可以在步骤(2)中加入,效果等同。
步骤(2)保温反应时间优选为2~30h,更为优选的为2~20h,保温过程中分批次加入叠氮试剂,每次可等量加入或按随机量加入。步骤(2)加热至70-150℃,保温80-160℃。再优选,步骤(2)加热至70-130℃,保温80-140℃。
目前应用的有机叠氮试剂,大多为烷基叠氮化锡。步骤(2)采用烷基叠氮化锡时,为了提高目标物的产率,缩短反应时间,必须升高反应温度,但是温度升高的同时,副产物的产率也会升高。经检测发现,温度升高至160℃时,副产物产率可达到20%。所以,为了降低副产物产率,不得不降低反应温度;同时,为了提高目标物产率,不得不延长反应时间。由此可见,采用烷基叠氮化锡时,反应温度和目标物产率呈现矛盾状态。通过研究,发现叠氮三甲基硅烷可在低温下较快反应,不仅缩短反应时间,还降低反应温度、避免了副反应发生,提高了反应的产率。
本发明中,叠氮试剂可以是有机叠氮试剂,优选为叠氮三甲基硅烷(TMSN3),所述叠氮三甲基硅烷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和叠氮化钠反应制得,质量浓度为90~98%。TMSN3易吸潮、变质,保质期为1-10天。所以,作为优选,TMSN3现配现用。TMSN3分批次加入,批次大于等于2。TMSN3的总加量为氰基化合物质量的2.5-5倍。
氰基化合物和催化剂在加热的非质子溶剂中溶解,得到料液1,将料液1加热至100-150℃,分批次加入叠氮试剂,搅拌并保温反应1-100h,得到料液2,料液2中含有非质子溶剂和四氮唑化产物,通过加热回流可回收非质子溶剂,得到不含溶剂的四氮唑化产物。
上述四氮唑化产物为溶液态,最后还可以包括步骤(4)制备四氮唑产物晶体:向步骤(3)所得四氮唑产物中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溶剂相和料液3,溶剂相加热回流回收有机溶剂;料液3冷却结晶,得到四氮唑产物晶体。
优选地吗,步骤(4)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有机酯或有机酮中一种或两种;有机溶剂投加体积与氰基化合物质量比为10~100:1。
作为优选,步骤(3)中料液2可以在去除催化剂后回收溶剂。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可对沙坦类药物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对于坎地沙坦酯的合成,其改进方法如下:(合成工艺见背景技术)
(1)产物4溶解:向产物4中加入非质子溶剂,加热溶解产物4,得到料液1;
(2)四氮唑化:向料液1中加入催化剂后,加热料液并向其中加入叠氮试剂,保温反应1-100h,得到料液2;
(3)溶剂回收:加热回流料液2,回收反应溶剂,得到产物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四氮唑化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副产物产生量,提高反应产率;
(2)采用新的叠氮试剂,降低反应温度和副产物产量,提高反应产率。
(3)改变叠氮试剂的投加方式,提高反应产率;
(4)通过改进,坎地沙坦酯的产物5的产率可提高至90%以上;
(5)通过改进,反应毒性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以坎地沙坦酯合成为例,但本发明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改进,不仅应用于坎地沙坦酯合成,包含四氮唑化步骤的合成工艺都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改进方法,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坎地沙坦酯制备: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卤代、重排、取代、还原、闭环、得闭环产物4(氰基化合物)。
制备方法参照背景技术所述。
(1)向闭环产物4中加入等质量的四丁基氯化铵做催化剂,再加入二甲苯(二甲苯的加入体积=10*产物4的质量),加热至50℃,搅拌溶解1h,得到黄色料液1。
(2)将料液1加热至100℃,分3次加入TMSN3(TMSN3质量浓度为92%),每次加入质量为产物4投加质量的70%,加料完毕后保温110℃反应1.5h。最终得到的料液中加入盐酸洗涤,得到料液2。
(3)加热回流料液2,回收馏分二甲苯,得到产物5。测得二甲苯回收率为98.5%。
(4)向产物5中加入丙酮(丙酮的加入体积=20*产物4的质量),萃取分液,非溶剂相冷却至室温静置析晶,得到产物5晶体和丙酮。丙酮回流得到不含杂质的干净丙酮。测得产物5的回收率为95%,丙酮回收率为98%。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坎地沙坦酯合成工艺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四氮唑化:
(1)向产物4中加入甲苯(甲苯的加入体积=8*物4的质量),加热至100℃,搅拌溶解0.5h,得到黄色料液1。
(2)向将料液1中加入产物4质量80%的四丁基氟化铵,再加热至130℃,分4次加入TMSN3(TMSN3的质量浓度为98%),每次加入质量为产物4投加质量的50%,加料完毕后保温130℃反应2h。最终得到料液2。
(3)加热回流料液2,回收馏分甲苯,得到产物5。测得甲苯回收率为99.5%。
(4)向产物5中加入氢氧化钠,水解反应2h,得到的产物用盐酸中和后加入乙酸甲酯(乙酸甲酯的加入体积=15*产物4的质量),萃取分液,得到的非溶剂相静置析晶,得到产物6晶体(坎地沙坦)和乙酸甲酯。乙酸甲酯回流得到不含杂质的干净乙酸甲酯。测得产物6的回收率为97%,丙酮回收率为99%。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坎地沙坦酯合成工艺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四氮唑化:
(1)向产物4中加入DMF(DMF的加入体积=5*物4的质量),加热至30℃,搅拌溶解1.5h,得到黄色料液1。
(2)向将料液1中加入产物4质量10%的四丁基氟化铵,再加热至70℃,分5次加入TMSN3(TMSN3的质量浓度为95%),每次加入质量为产物4投加质量的50%,加料完毕后保温80℃反应4h。最终得到料液2。
(3)加热回流料液2,回收馏分DMF,得到产物5。测得DMF回收率为99.5%。
(4)向产物5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水解反应2h,得到的产物用质量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中和后加入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加入体积=10*产物4的质量),萃取分层,得到的非溶剂相静置析晶,得到产物6晶体(坎地沙坦)和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回流得到不含杂质的干净乙酸乙酯。测得产物6的回收率为92%,丙酮回收率为97%。
对比例1
实施例1所述的实施方案中,不加四丁基氯化铵。其余操作相同,最终得到的产物5的收率为85%,测得副产物产率为9%。
对比例2
实施例1所述的实施方案中,将TMSN3替换为三丁基氯化锡,加量为产物4质量的4倍。其余操作相同,最终得到的产物5的收率为65%,测得副产物产率为18%。
对比例3
实施例1所述的实施方案中,TMSN3一次性加完,加量为产物4质量的5倍。其余操作相同,最终得到的产物5的收率为83%,测得副产物产率为2%。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氰基化合物溶解:向氰基化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加入反应溶剂加热溶解,得到料液1;
(2)叠氮化:加热料液1至70~160℃,加入叠氮试剂,叠氮试剂的投加量为氰基化合物质量的2.5~5倍,保温反应1~100h,得到料液2;
(3)溶剂回收:加热回流料液2,回收反应溶剂,得到四氮唑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溶剂为非质子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乙二醇二甲醚、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六甲基磷酰三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溶剂投加体积与氰基化合物质量比为5~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至30~100℃搅拌溶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催化剂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剂选自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的投加量为氰基化合物质量的10~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保温反应2~30h,保温过程中分批次加入叠氮试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氮试剂为叠氮三甲基硅烷(TMSN3),所述叠氮三甲基硅烷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和叠氮化钠反应制得,质量浓度为90~9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最后还包括步骤(4)制备四氮唑产物晶体:向步骤(3)所得四氮唑产物中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溶剂相和料液3,溶剂相加热回流回收有机溶剂;料液3冷却结晶,得到四氮唑产物晶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有机酯或有机酮中一种或两种;有机溶剂投加体积与氰基化合物质量比为10~100:1。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料液2去除催化剂后回收溶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化合物是坎地沙坦酯制备过程中闭环反应的产物1-[[(2′-氰基联苯基)-4-基]甲基]-2-乙氧基苯并咪唑-7-羧酸乙酯。
CN201610398532.4A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Pending CN105906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8532.4A CN105906611A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8532.4A CN105906611A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6611A true CN105906611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9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8532.4A Pending CN105906611A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66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515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氯沙坦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5023A1 (en) * 2001-08-03 2004-10-28 Hideo Hashimoto Cryst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010381A (zh) * 2009-09-05 2011-04-13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缬沙坦制备方法的改进
CN102391254A (zh) * 2011-12-16 2012-03-28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坎地沙坦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5023A1 (en) * 2001-08-03 2004-10-28 Hideo Hashimoto Cryst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010381A (zh) * 2009-09-05 2011-04-13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缬沙坦制备方法的改进
CN102391254A (zh) * 2011-12-16 2012-03-28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坎地沙坦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515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氯沙坦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56C (zh) 制备具有两种晶形的四唑衍生物的方法及所述衍生物的新晶形
Naud et al. Synthesis and Explosive Properties of 5, 5′-Dinitro-3, 3′-azo-1 H-1, 2, 4-triazole (DNAT)
CN101165062A (zh) 伊贝沙坦的新合成方法
CN102108059A (zh) 一种琥珀酸多西拉敏的合成方法
CN101235011A (zh) N-氨基-1,2-环戊烷二甲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7228A (zh) 一种他达拉非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5906611A (zh) 一种改进的四氮唑化工艺
Brown et al. Bromination of isoquinoline, quinoline, quinazoline and quinoxaline in strong acid
WO2006015134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candesartan cilexetil
WO2011007368A2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olmesartan
CN103980212A (zh) 一锅法合成二苯二氮卓杂环衍生物的方法
CN101007793A (zh) 制备去甲氨噻肟酸乙酯的方法
CN110746415A (zh) 一种在微通道反应器下连续化制备阿齐沙坦的合成工艺
CN102746211B (zh) 一种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012288B (zh) 6-氯-1,3-二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
CN109575017A (zh) 一种盐酸奥普力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391254B (zh) 一种坎地沙坦的制备方法
CN103012287B (zh) 6-氯-3-甲基脲嘧啶的制备方法
CN106632284A (zh) 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
CN102807564A (zh) 厄贝沙坦的制备方法
CN103613549B (zh) 一种氟喹酮的制备方法
CN106831768A (zh) 一种2,6‑二氯吡啶[3,4‑b]吡嗪的合成方法
CN106432113B (zh) 1,1′-偶氮双(5-氯-3-硝基-1,2,4-三唑)化合物
CN102464661A (zh) 一种5,6,7,8-四氢-咪唑并[1,5-a]吡嗪-1-羧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2344412A (zh) 一种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