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2688B - 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2688B
CN105882688B CN201610069991.8A CN201610069991A CN105882688B CN 105882688 B CN105882688 B CN 105882688B CN 201610069991 A CN201610069991 A CN 201610069991A CN 105882688 B CN105882688 B CN 105882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bit
advance route
tramcar
advance
fr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99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82688A (zh
Inventor
谷浩行
江桥浩
江桥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82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2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82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2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7/00Remote control of local operating means for points, signal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 B61L7/06Remote control of local operating means for points, signal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using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在对辙岔锁闭区间构成前进路线的情况下,防止包含至少一部分和构成的前进路线的重复的部分的前进路线,被构成为针对在另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地面装置接收从搭载于有轨电车的车上装置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按照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控制辙岔锁闭区间中的转辙机,来构成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并以构成前进路线为条件,对应于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来比较规定为在轨探测装置的状态的在轨管理信息、和从在轨探测装置传输的探测信息,在该比较结果正常的情况下,使针对信号机的控制成为能行进,异常的情况下,使针对信号机的控制成为不能行进。

Description

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特别涉及运用在都市交通中的被称作电车、轻轨的在比较狭窄的地域中的运输手段的有轨电车。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都市内等的比较狭窄的地域中的运输手段之一,存在有轨电车(路面电车)。在最近,有轨电车有被称作电车或轻轨的情况,和地铁或单轨列车相比,除了引入成本廉价以外,还由于是在有轨电车用的轨道上行驶,因此是比较不易受到周围行驶的汽车等的交通手段影响的交通手段。为此,有轨电车期待通过和汽车或专线巴士的协作来缓解交通拥堵,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引入。
有轨电车沿着铺设于路面上的轨道行驶。为此,在T字路口或十字路口等需要决定行进方向的情况下,必须将设置于岔道口的转辙机切换来形成轨道,从而能向给定的方向行驶。特别在终点站或中途站等需要折返的地方,有与被称作交叉渡线的轨道交叉的情况。
若在有轨电车正在转辙机上在轨时切换转辙机,则有脱轨的危险。为此需要探测包含转辙机的某一定的区间中的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方法。在此,将包含转辙机的某一定的区间称作辙岔锁闭(てっ查鎖錠;detector locking)区间,将探测该辙岔锁闭区间中的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方法称作辙岔锁闭区间的列车探测。
关于辙岔锁闭区间的列车探测,能举出特开2004-58969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特公平6-290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涉及有轨电车用转辙控制系统,特别涉及有轨电车的轨道的岔道口中的转辙机控制的改良,以不依赖驾驶者的判断自动进行与有轨电车的行进方向相应的转辙机的切换为目的而做出。这当中,是否通过了岔道口的入口的判断使用设置在岔道口的入口的跟前的作为收发部之一的光学信标塔。通过接收有轨电车通过光学信标塔后继续发送的车辆ID来探测有轨电车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另外,地面装置的控制部经由作为收发部之一的配置在岔道口出口的光学信标塔接收有轨电车持续发送的车辆ID,由此探测所述岔道区域的进出。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涉及通过检入检出(checkin-checkout)方式或检入重置(checkin reset)方式来进行列车探测的列车控制装置的地面装置。公开了如下方法:目的在于,能判别列车从哪个地点进入,就算是正确的列车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只要其他列车进入,就对正确的列车进行停止控制,例示了点探测的检入、检出方式的列车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在辙岔锁闭区间的入口以及出口的接收环路来进行区间内的列车探测。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58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公平6-29026号公报
作为现有的列车探测,有检入检出方式。所谓检入检出方式,是如下方式:在预先决定的地点设置探测列车的通过的装置,在预先决定的另外地点也设置探测列车的通过的装置,在任意的地点探测到列车的通过的情况下,判定为在划分为2个地点的区间列车在轨。另外,在列车的在轨判定后,若列车通过任意的地点,则判定为列车的非在轨。这在区间内没有岔道的情况下,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列车探测。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列车安装发送车辆ID的装置,在地面设置接收车辆ID的信标塔,由此实现某区间的列车探测。
在专利文献2中,在列车进入闭塞区间的每个进入地点设置存储列车进入该闭塞区间这一情况的轨道存储单元来判别列车从哪个地点进入,在正规的列车在闭塞区间内的行进中其他列车进入到该闭塞区间从而多个轨道存储单元存储到列车进入时,对闭塞区间发送与自动列车控制的停止示象对应的信号,对正规的列车进行停止控制,由于上述的构成,因此能提高2辆列车进入到同一闭塞区间时的列车控制的安全性。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区间内有岔道的情况下的检入检出的实施方法,但未明示在交叉渡线的列车探测方法。
所谓交叉渡线,是指在铺设复线的路线的情况下,以有轨电车在多个路线间的转轨为目的而铺设、并存在交叉的轨道的构成。在复线的路线中,在有在一方的路线直行的有轨电车的情况下,也不会成为另一方的路线的有轨电车的直行驾驶的妨碍。另外,在使有轨电车从一方的路线向另一方的路线转轨的情况下,对于该区间内不会构成用于其他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在某一定的区间的入口以及出口安装探测有轨电车的通过的装置,在任意的装置探测到有轨电车的通过的情况下,判定为有轨电车在某一定的区间在轨,能防止该区间中的其他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但未公开在交叉渡线这样的轨道的构成中,在有在一方的路线直行的有轨电车的情况下进行前进路线的控制,使得不会妨碍到另一方的路线的有轨电车的运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包含设置在一对轨道的岔道口的多个转辙机的区间构成在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所对应的前进路线的情况下,防止将包含和构成的前进路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部分的前进路线构成为在另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所对应的前进路线。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具有:分别设置在构成有轨电车的行驶路的一对轨道当中的用于将各轨道和多个岔道用轨道连接的多个岔道口的多个转辙机;分别设置在以所述轨道当中包含所述多个转辙机的区间为中心部的辙岔锁闭区间近旁的区域当中的有轨电车进入侧或有轨电车退出侧的多个信号机;控制所述转辙机和所述信号机的地面装置;接收从搭载于所述有轨电车的车上装置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传输给所述地面装置的传输单元;和探测所述辙岔锁闭区间中的所述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有无并将探测信息传输给所述地面装置的在轨探测装置,所述地面装置按照从所述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控制所述转辙机,来构成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以构成所述前进路线为条件,对应于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来比较规定为所述在轨探测装置的状态的在轨管理信息、和从所述在轨探测装置传输的探测信息,在所述比较结果正常的情况下,使针对所述信号机的控制成为能行进,在所述比较结果异常的情况下,使针对所述信号机的控制成为不能行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担保在包含设置在一对轨道的岔道口的多个转辙机的区间行驶的车辆的运行的安全性,并提升运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有轨电车的岔道的一例的交叉渡线运用本发明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用于说明辙岔锁闭区间和地面装置的数据结构的关系的图,图2(A)是表示辙岔锁闭区间中的短小轨道回路和构成区段的关系的构成图,图2(B)是在地面装置管理的管理表格的构成图。
图3是用于说明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前进路线和各设备的状态的关系的图,图3(A)是表示辙岔锁闭区间中的短小轨道回路和构成区段的关系的构成图,图3(B)是用于管理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各设备的状态的管理表格的构成图。
图4是用于说明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前进路线和各设备的状态的关系的图,图4(A)是表示辙岔锁闭区间中的短小轨道回路和构成区段的关系的构成图,图4(B)是用于管理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各设备的状态的管理表格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显示终端的显示例的构成图。
图6是表征地面装置的强制在轨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征地面装置的在轨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标号的说明
10 有轨电车
11 车上装置
12、13 轨道
14 辙岔锁闭区间
20 探测环路
30 信号机
40、41、42、43 转辙机
50 地面装置
51 显示终端
60、61、62、63 短小轨道回路
64 轨道回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从搭载于有轨电车的车上装置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基于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的指示切换转辙机来进行前进路线设定,在设定前进路线后,对应于前进路线比较规定为在轨探测装置的状态的在轨管理信息和在轨探测装置的探测信息,基于比较结果来控制信号机。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的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的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思想的范围内,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更以及修正。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对有同一功能的构成标注同一标号,有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将本发明运用在有轨电车的岔道的一例的交叉渡线(scissors crossing、double crossing)中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图。所谓交叉渡线,特别是指在并列的2个轨道(线路)间配置能跨越到两方的轨道的菱形交叉、在2个轨道与菱形交叉的4个接点部具备转辙机的交叉跨越的轨道结构。本发明具有多个车辆行驶的轨道,着眼于在能在轨道间接替行驶(跨越)的轨道构成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的前进路线的不同而存在不受该车辆的行驶影响的轨道这一点,谋求运行的效率化。
在图1中,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具有:探测环路20、信号机30、31、转辙机40、41、42、43、地面装置50、显示终端51、短小轨道回路60、61、62、63、和轨道回路装置64。探测环路20配置在构成有轨电车10的行驶路的轨道12、13间,与地面装置50连接,构成为窄带无线传输单元,用接收天线(未图示)接收从搭载于在轨道12、13上行驶的有轨电车10的车上装置11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将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传输给地面装置50。这时,车上装置11除了能在探测环路20正上方以外,还能在前后数米的范围内向地面装置50侧传递前进路线控制信息。另外,还能取代探测环路20而使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信号机30、31分别设置在以如下区间为中心部的辙岔锁闭区间14近旁的区域当中的有轨电车进入侧或有轨电车退出侧,所述区间是构成有轨电车10的行驶路的轨道12、13当中的包含各转辙机40、41、42、43的区间。各转辙机40、41、42、43分别设置在轨道12、13当中用于将各轨道12、13和多个岔道用轨道(在辙岔锁闭区间14的中心部相互交叉的岔道用轨道)连接的多个岔道口。地面装置50例如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的信息处理资源的计算机装置构成,与显示终端51连接,将基于CPU的处理的地面装置50的状态和控制结果显示在显示终端51,并且具有日志的积蓄机构,假设在发生事故等的情况下,能追溯到过去来验证地面装置50的控制结果,并将验证结果显示在显示终端51。
地面装置50与设置在辙岔锁闭区间14近旁的有轨电车进入侧或有轨电车退出侧的信号机30、31、和设置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的岔道口(轨道12、13的岔道口)的转辙机40~43连接,能进行信号机30、31和转辙机40~43的控制。地面装置50按照记录于从车上装置11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来实施转辙机40~43的切换。设置在辙岔锁闭区间14的进入端的信号机30、31,点亮用于对有轨电车10示象是否能进入辙岔锁闭区间14的信号。这时,由于信号机30、31点亮绿灯信号而示象能行进,因此转辙机40~43的锁闭(锁定)成为条件。例如搭乘在有轨电车10的驾驶员按照信号机30的示象来驾驶有轨电车10,在信号机30点亮绿灯信号的情况下,使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
地面装置50经由轨道回路装置64与短小轨道回路60~63连接,实施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有轨电车10的在轨探测。短小轨道回路60~63由2根钢轨所构成的各轨道12、13当中辙岔锁闭区间14内的小区间轨道(4处的小区间轨道)、和插入在各小区间轨道两端(构成小区间轨道的各钢轨的两端)的电绝缘物构成。轨道回路装置64在环路电流在有轨电车10的车轴、与构成短小轨道回路60的小区间轨道(2根钢轨)间流动的情况下,探测到有轨电车10在短小轨道回路60上在轨,将该在轨探测(探测信息)发送给地面装置50。以下同样地,轨道回路装置64探测在各个短小轨道回路61~63上有轨电车10在轨,将各在轨探测(在轨信息)发送给地面装置50。这时,轨道回路装置64和短小轨道回路60~63构成探测辙岔锁闭区间14中有无有轨电车10的在轨的在轨探测装置,短小轨道回路60~63构成在轨探测单元。
这时,短小轨道回路60、61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夹着设置在轨道12上的转辙机40、41而配置,同样地,短小轨道回路62、63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夹着设置在轨道13上的转辙机42、43而配置。如此一来,各个短小轨道回路60~63构成为探测有轨电车进入或退出辙岔锁闭区间14的第1~第4在轨探测单元。
作为各在轨探测单元,也可以使用铺设在辙岔锁闭区间14的环形线圈或车轴计数器等其他在轨探测单元。铺设在辙岔锁闭区间14的环形线圈在有轨电车10在辙岔锁闭区间14的情况下,能根据磁场的变化探测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有轨电车10的在轨。车轴计数器铺设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的轨道12、13,对有轨电车10的车轴通过辙岔锁闭区间14内的轨道12、13上进行计数,能根据该计数值探测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有轨电车10的在轨。另外,基于在轨探测单元的探测结果来实施转辙机40~43的辙岔锁闭。
图2是用于说明辙岔锁闭区间和地面装置的数据结构的关系的图,图2(A)是表示辙岔锁闭区间中的短小轨道回路和构成区段的关系的构成图,图2(B)是在地面装置管理的管理表格的构成图。
在图2(A)中,在地面装置50中,关于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管理为:以短小轨道回路60为开始点、以短小轨道回路61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1;以短小轨道回路63为开始点、以短小轨道回路62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2;以短小轨道回路60为开始点、以短小轨道回路63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3;和以短小轨道回路63为开始点、以短小轨道回路60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4。这时,成为交叉渡线的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短小轨道回路60~63,在逻辑上分成2个区段70、71而管理。短小轨道回路60、61属于区段(第1区段)70,短小轨道回路62、63属于区段(第2区段)71。另外,短小轨道回路60~63在有轨电车10或15从辙岔锁闭区间14外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在探测到有轨电车10或15在轨的情况下,作为检入轨道回路发挥功能,在有轨电车10或15从辙岔锁闭区间14内向辙岔锁闭区间14外行驶时,在探测到有轨电车10或15在轨的情况下,作为检出轨道回路发挥功能。
在图2(B)中,管理表格100是存放于地面装置50的存储器的表格,由前进路线名称栏110、检入轨道回路栏120、检出轨道回路栏130、第1构成区段栏140、和第2构成区段栏150构成。记录于管理表格100的信息(数据)如后述那样用在强制在轨判定和在轨判定中。
在前进路线名称栏11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与确定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有轨电车10或15的前进路线的名称相关的信息。例如在前进路线名称栏11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
在检入轨道回路栏120的各档案中,存储与记录于前进路线名称栏110的档案中的「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对应的检入轨道回路的名称。例如,作为与「前进路线1」和「前进路线3」分别对应的检入轨道回路,记录了「短小轨道回路60」,作为与「前进路线2」和「前进路线4」分别对应的检入轨道回路,记录了「短小轨道回路63」。
在检出轨道回路栏130的各档案,存储与记录于前进路线名称栏110的档案中的「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对应的检出轨道回路的名称。例如作为与各个「前进路线1~4」对应的检出轨道回路,依次记录了「短小轨道回路61、62、63、60」。
在第1构成区段栏14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属于记录于前进路线名称栏110的档案中的「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的第1构成区段的名称。例如对于「前进路线1」和「前进路线3」记录「区段70」,作为所属的第1构成区段,对于「前进路线2」和「前进路线4」记录「区段71」,作为所属的第1构成区段。
在第2构成区段栏15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属于记录于前进路线名称栏110的档案中的「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的第2构成区段的名称。例如「前进路线1」和「前进路线2」,由于不存在所属的第2构成区段,因此记录「无」,另一方面,「前进路线3」、「前进路线4」各自记录「区段71」、「区段70」,作为所属的第2构成区段。
图3是用于说明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前进路线和各设备的状态的关系的图,图3(A)是表示辙岔锁闭区间中的短小轨道回路和构成区段的关系的构成图,图3(B)是用于管理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各设备的状态的管理表格的构成图。
图3(A)表示设定「前进路线1」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有轨电车10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的短小轨道回路60上在轨的状态。
管理表格200是用于管理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各设备的状态的表格,由设备栏210、和状态栏220构成。在设备栏21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各设备的名称。例如在设备栏21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短小轨道回路60」~「短小轨道回路63」、「区段70」~「区段71」、「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
状态栏220的各档案中,记录了在轨探测信息,其是表示记录于设备栏210的各档案中的设备的状态的信息,是与前进路线对应的规定为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状态的信息。例如,在作为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1」、有轨电车10在包含短小轨道回路60的区域在轨的情况下,作为短小轨道回路60的状态而记录「在轨」,作为短小轨道回路61~63的状态而记录「非在轨」。另外,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1」的情况下,作为针对区段70、71的在轨管理信息,在区段70记录「在轨」,在区段71记录「非在轨」。进而,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1」的情况下,在状态栏220的档案当中的与「前进路线1」对应的档案中记录「有设定」,在与「前进路线2」~「前进路线4」对应的档案中记录「无设定」。
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1」、对「区段70」记录「在轨」、对「区段71」记录「非在轨」的情况下,能构成开始点成为短小轨道回路63、结束点成为短小轨道回路62的「前进路线2」。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辙岔锁闭区间14中「前进路线1」和「前进路线2」不是相互竞争的前进路线,因此能同时设定,能成为在多个路线(在「前进路线1」行驶的路线和在「前进路线2」行驶的路线)的有轨电车的错身运行。
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1」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在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前,按照在从探测环路20传输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来控制转辙机40、43,构成在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1(第1前进路线),以构成前进路线1为条件,对应于在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1」,来比较规定为在轨探测装置的状态即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状态并记录在管理表格200中的在轨管理信息(「在轨」或「非在轨」)、和从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传输的探测信息(「有在轨(在轨)」或「无在轨(非在轨)」),在两者的内容一致、比较结果为正常的情况下,将对信号机30、31的控制设为能行进,在两者的内容不一致、比较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将针对信号机30、31的控制设为不能行进。
另外,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为「前进路线1」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第1在轨探测单元)6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1、62、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作为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1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0、62、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在有轨电车10沿着「前进路线1」行驶的过程中,比较记录于管理表格200的在轨管理信息、和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探测信息,判定两者的内容是否一致。
图4是用于说明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前进路线和各设备的状态的关系的图,图4(A)是表示辙岔锁闭区间中的短小轨道回路和构成区段的关系的构成图,图4(B)是用于管理辙岔锁闭区间中的各设备的状态的管理表格的构成图。
在图4(A)中,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3」,有轨电车10处于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的短小轨道回路60上在轨的状态。
管理表格200是用于管理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各设备的状态的表格,由设备栏210、和状态栏220构成。在设备栏210的各档案中记录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各设备的名称。例如在设备栏210的各档案中记录「短小轨道回路60」~「短小轨道回路63」、「区段70」~「区段71」、「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4」。
在状态栏220的各档案记录了在轨探测信息,其是表示记录于设备栏210的各档案的设备的状态的信息,是与前进路线对应的规定为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状态的信息。例如在作为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3」、有轨电车10在包含短小轨道回路60的区域在轨的情况下,作为短小轨道回路60的状态而记录「在轨」,作为短小轨道回路61~63的状态记录「非在轨」。另外,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3」的情况下,作为针对区段70、71的在轨管理信息,在区段70记录「在轨」,在区段71记录「在轨」。进而,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3」的情况下,在状态栏220的档案当中的与「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2」对应的档案记录「无设定」,在与「前进路线3」对应的档案记录「有设定」,在与「前进路线4」对应的档案记录「无设定」。
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3」、对「区段70」记录「在轨」、对「区段71」记录「在轨」的情况下,开始点成为短小轨道回路63、结束点成为短小轨道回路62的「前进路线2」、或者开始点成为短小轨道回路63、结束点成为短小轨道回路60的「前进路线4」在第1构成区段140或第2构成区段150中存在记录了「在轨」的「区段70」或「区段71」,因此不能构成。另外,由于对「前进路线1」而言「前进路线2」和「前进路线4」是相互竞争的前进路线,因此不能同时设定,因而也不能构成「前进路线1」。另外,「前进路线1」由于在第1构成区段140中存在记录了「在轨」的「区段70」,因此不能构成。如此,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3」、对「区段70」和「区段71」记录「在轨」的情况下,仅能构成「前进路线3」,不能构成「前进路线1」、「前进路线2」以及「前进路线4」,由此避免了构成有有轨电车10和其他有轨电车碰撞的可能性的前进路线,能确保有轨电车10的行驶的安全性。
这时,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3」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1、62、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作为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0、61、62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在有轨电车10沿着「前进路线3」行驶的过程中,比较记录于管理表格200的在轨管理信息、和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探测信息,判定两者的内容是否一致。
另外,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2」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0、61、62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作为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2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0、61、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在有轨电车10沿着「前进路线2」行驶的过程中,比较记录于管理表格200的在轨管理信息、和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探测信息,判定两者的内容是否一致。
另外,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设定「前进路线4」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0、61、62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作为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短小轨道回路6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短小轨道回路61、62、63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在有轨电车10沿着「前进路线4」行驶的过程中,比较记录于管理表格200的在轨管理信息、和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探测信息,判定两者的内容是否一致。
另外,地面装置50的CPU将包含短小轨道回路60和短小轨道回路61的区段70作为第1区段进行管理,将包含短小轨道回路62和短小轨道回路63的区段71作为第2区段进行管理,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1(第1前进路线)」的情况下,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以及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区段7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于管理表格20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区段71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2(第2前进路线)」的情况下,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以及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区段7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作为针对区段71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3(第3前进路线)」的情况下,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以及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区段7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区段71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10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4(第4前进路线)」的情况下,作为有轨电车10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内时以及有轨电车10从辙岔锁闭区间14退出时的针对区段7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区段71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在有轨电车10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行驶的过程中,比较记录于管理表格200的在轨管理信息、和各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探测信息。
即,有轨电车10在自身的前进路线上的逻辑区段成为非在轨、取得了全部所谓的「占有权」的情况下,允许前进路线控制,在自身的前进路线上的哪怕任意1个逻辑区段已经成为「在轨」、不能取得占有权的情况下,不能构成,能通过禁止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来担保安全性。因而,在设定能一同通过并列的各个轨道那样的、逻辑区段相互不重复的前进路线的情况下,即使在辙岔锁闭区间同时存在2台车辆也没有安全上的问题,能效率良好地进行车辆运行。
图5是表示显示终端的显示例的构成图。在图5中,在显示终端51的显示画面52上显示从轨道回路装置64输入的信息。例如在从轨道回路装置64输入了表示短小轨道回路60的状态从「非在轨」变化为「在轨」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显示终端51的显示画面52上显示「20:56:38.618轨道回路(输入)设备类别(短小轨道回路60)变化(非在轨→在轨)」,另外,在从轨道回路装置64输入了表示在逻辑区段70发生了强制在轨的意思的警报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显示终端51的显示画面52上显示「20:56:38.625警报强制在轨发生发生设备(逻辑区段70)」。
图6是表征地面装置的强制在轨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处理通过由地面装置50的CPU起动存放于存储器的强制在轨判定处理程序而开始。
在此,地面装置50按照车上装置11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的指示内容来构成前进路线。在完成前进路线的构成后,在预先决定的检入轨道回路以外的短小轨道回路探测到在轨的情况下,认为是搭载车上装置11的有轨电车10以外的进入、或者短小轨道回路的故障、或者轨道回路装置64的故障,因此不管怎样,作为系统都是异常的状态。为此,在完成前进路线的构成后,在预先决定的检入轨道回路以外的短小轨道回路探测到在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安全,强制将辙岔锁闭区间14设为在轨状态,即使构成前进路线,也实施不对信号机30以及信号机31进行行进示象的控制。将该功能称作强制在轨判定。
首先,地面装置50的CPU在从探测环路20接收到从车上装置11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判定在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是否有前进路线的设定(S11)。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无前进路线的设定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判定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哪一者是否探测到在轨(有在轨)(S12)。地面装置50的CPU在步骤S12中判定为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哪一者都未探测到在轨(无在轨)的情况下,设为没有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在轨,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在步骤S12中判定为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任一者探测到在轨(有在轨)的情况下,由于明明没有前进路线的设定却探测到在轨是异常,因此进行有强制在轨的设定(S13)。这时,地面装置50的CPU使辙岔锁闭区间14的构成区段(区段70、71)成为有强制在轨的状态,之后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由此实现了不对包含设定为有强制在轨的状态的区段70、71的前进路线进行行进示象的控制。例如地面装置50的CPU在构成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前,由短小轨道回路60~63的任一者探测到在轨的情况下,将针对信号机30、31的控制强制设为不能行进。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有前进路线的设定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按照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的指示内容构成前进路线,判定是否由不正当的短小轨道回路探测到在轨(不正当的短小轨道回路的在轨有无的判定)(S14)。在此,所谓不正当的短小轨道回路的在轨,是如下情况:在检入轨道回路在前进路线构成后一次都未探测到在轨时,检入轨道回路以外的短小轨道回路在轨;或者检入轨道回路在前进路线构成后有一次成为在轨,在变化为非在轨后再度变化为在轨;或者在检出轨道回路从在轨向非在轨变化时,检出轨道回路从非在轨变化为在轨;或者既不是检入轨道回路也不是检出轨道回路而是短小轨道回路成为在轨。
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无不正当的在轨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认为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在轨对于前进路线而言正常,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有不正当的在轨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认为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在轨对前进路线而言异常,进行有强制在轨的设定(S15)。这时,地面装置50的CPU使辙岔锁闭区间14的构成区段(区段70、71)成为有强制在轨的状态,之后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由此实现不对包含设定为有强制在轨的状态的区段70、71的前进路线进行行进示象的控制。
图7是表征地面装置的在轨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处理在强制在轨判定处理为无强制在轨的判定结果而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12判定为无在轨的情况、或在步骤S14判定为无不正当在轨的情况),通过地面装置50的CPU起动存放于存储器的在轨判定处理程序而开始。
首先,地面装置50的CPU参考管理表格220的区段70、71的状态来判定是否前次无在轨(S21),在该步骤S21判定为前次无在轨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属于设定的前进路线的任一者的检入轨道回路的探测信息从非在轨变化为在轨(S22)。在该步骤S22中判定为无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接着前次而本次也没有在轨,因此地面装置50的CPU设定无在轨(S23),之后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中判定为有变化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认为在属于设定的前进路线的任一者的检入轨道回路探测到有轨电车10的在轨,设定有在轨(S24),之后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S21中判定为前次有在轨的情况下,即前次在检入轨道回路探测到有轨电车10的在轨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判定是否属于设定的前进路线的任一者的检出轨道回路的探测信息从在轨变化为非在轨(S25)。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无变化的情况下,认为有轨电车10在检入轨道回路与检出轨道回路间在轨,地面装置50的CPU设定有在轨(S26),之后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有变化的情况下,即属于设定的前进路线的任一者的检出轨道回路的探测信息从在轨变化为非在轨的情况下,有轨电车10经由检出轨道回路行驶到辙岔锁闭区间14外,因此地面装置50的CPU设定无在轨(S27)。在该情况下,由于有轨电车10已经通过检入轨道回路的区域和检出轨道回路的区域,因此检入轨道回路和检出轨道回路的探测信息分别成为非在轨,因而地面装置50的CPU设定非在轨,之后结束在该例程的处理。
这时,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1」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针对区段70(第1区段)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区段71(第2区段)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在短小轨道回路60或短小轨道回路61的探测信息是有在轨的情况下,管理为有轨电车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在轨。
另外,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2」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针对区段70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作为针对区段71的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在短小轨道回路63或短小轨道回路62的探测信息是有在轨的情况下,管理为有轨电车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在轨。
进而,在作为针对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前进路线3」或「前进路线4」的情况下,地面装置50的CPU作为针对区段70、71的在轨管理信息,分别记录在轨,在短小轨道回路60或短小轨道回路61的探测信息为有在轨、短小轨道回路62或短小轨道回路63的探测信息为有在轨的情况下,管理为有轨电车在辙岔锁闭区间14内在轨。
根据本实施例,在对包含设置在一对轨道12、13的岔道口的多个转辙机40~43的辙岔锁闭区间14,构成针对在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的情况下,能防止包含和构成的前进路线至少一部分重复的部分的前进路线被构成为针对在另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有交叉渡线的轨道12、13中,在有在一方的轨道直行的有轨电车的情况下,也不会妨碍另一方的轨道的有轨电车的运行,另外,在使有轨电车从一方的轨道向另一方的轨道转轨的情况下,能防止对于辙岔锁闭区间14内构成其他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能提高辙岔锁闭区间14中的有轨电车的行驶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在图2中示出有轨电车10、13相互行驶在相反方向上的示例,但在行驶在相同方向的情况下也能运用。在该情况下,作成将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14一侧的短小轨道回路作为检入轨道回路、将退出一侧的短小轨道回路作为检出轨道回路的管理表格100即可。
此外,在辙岔锁闭区间14的中心部,在轨道12和轨道13分别各配置1个岔道口,轨道12和轨道13经由1个岔道用轨道连接,在这样的构成(单跨线)中也能运用本发明。另外,也可能对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进行其他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例如也可以通过在集成电路中对上述的各构成、功能等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设计等,用硬件实现。另外,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来用软件实现上述的各构成、功能等。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格、文件等的信息能记录在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的记录装置、或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SD(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存储卡、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盘)等的记录介质中。

Claims (8)

1.一种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分别设置在构成有轨电车的行驶路的一对轨道当中的用于将各轨道和多个岔道用轨道连接的多个岔道口的多个转辙机;
分别设置在以所述轨道当中包含所述多个转辙机的区间为中心部的辙岔锁闭区间近旁的区域当中的有轨电车进入侧或有轨电车退出侧的多个信号机;
控制所述转辙机和所述信号机的地面装置;
接收从搭载于所述有轨电车的车上装置发送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传输给所述地面装置的传输单元;和
探测所述辙岔锁闭区间中的所述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有无并将探测信息传输给所述地面装置的在轨探测装置,
所述地面装置按照从所述传输单元传输的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控制所述转辙机,来构成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以构成所述前进路线为条件,对应于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来比较规定为所述在轨探测装置的状态的在轨管理信息和从所述在轨探测装置传输的探测信息,在所述比较结果正常的情况下,使针对所述信号机的控制成为能行进,在所述比较结果异常的情况下,使针对所述信号机的控制成为不能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装置在构成所述前进路线控制信息中指示的前进路线前,在从所述在轨探测装置接收到有在轨的探测信息的情况下,使针对所述信号机的控制强制成为不能行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轨探测装置具有:
第1在轨探测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的一方的轨道的有轨电车进入侧的区域,探测该区域中的所述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有无;
第2在轨探测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的所述一方的轨道的有轨电车退出侧的区域,探测该区域中的所述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有无;
第3在轨探测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的另一方的轨道的有轨电车进入侧的区域,探测该区域中的所述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有无;和
第4在轨探测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的所述另一方的轨道的有轨电车退出侧的区域,探测该区域中的所述有轨电车的在轨的有无,
所述地面装置对针对从所述轨道当中的一方的轨道或另一方的轨道进入到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的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进行如下管理:
将以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为开始点、以所述第2在轨探测单元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作为第1前进路线进行管理,
将以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为开始点、以所述第4在轨探测单元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作为第2前进路线进行管理,
将以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为开始点、以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作为第3前进路线进行管理,
将以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为开始点、以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为结束点的前进路线作为第4前进路线进行管理,
所述地面装置在作为针对在所述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1前进路线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有轨电车进入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时的针对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
作为针对所述有轨电车从所述辙岔锁闭区间退出时的针对所述第2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
以作为针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1前进路线为条件,作为针对和所述有轨电车不同的在另一方的轨道行驶的其他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管理为仅能构成所述第2前进路线,
所述地面装置在作为针对在所述一方的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3前进路线的情况下,
作为所述有轨电车进入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时的针对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
作为所述有轨电车从所述辙岔锁闭区间退出时的针对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作为针对其他在轨探测单元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
以作为针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3前进路线为条件,将针对和所述有轨电车不同的在另一方的轨道行驶的其他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管理为不能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装置将包含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和所述第2在轨探测单元的区段作为第1区段进行管理,
将包含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和所述第4在轨探测单元的区段作为第2区段进行管理,
所述地面装置在作为针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1前进路线的情况下,
作为针对所述第1区段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
作为针对所述第2区段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
所述地面装置在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或所述第2在轨探测单元的探测信息为有在轨的情况下,
管理为所述有轨电车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在轨,
所述地面装置在作为针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2前进路线的情况下,
作为针对所述第1区段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非在轨,
作为针对所述第2区段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
所述地面装置在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或所述第4在轨探测单元的探测信息为有在轨的情况下,
管理为所述有轨电车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在轨,
所述地面装置在作为针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前进路线构成所述第3前进路线的情况下,
作为针对所述第1区段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
作为针对所述第2区段的所述在轨管理信息,记录在轨,
所述地面装置在所述第1在轨探测单元或所述第2在轨探测单元的探测信息为有在轨、所述第3在轨探测单元或所述第4在轨探测单元的探测信息为有在轨的情况下,
管理为所述有轨电车在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内在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单元由探测环路或无线LAN构成,
所述各在轨探测单元由轨道回路或车轴计数器构成。
6.一种前进路线控制方法,是在辙岔锁闭区间行驶的车辆的前进路线控制方法,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包括:
并列的第1轨道以及第2轨道;
连接成所述车辆能在所述2个轨道相互移动的菱形交叉;
各自设置在所述2个轨道与所述菱形交叉的连接部分的4个转辙机;
各自设置在所述2个轨道各自上且位于所述转辙机的外侧、探测车辆的在轨的4个在轨探测单元;和
用于在所述2个轨道行驶的车辆通过所述转辙机前向所述车辆进行信号示象的信号机,
在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中,
所述车辆所具备的车上装置设定自车辆的前进路线,控制所述转辙机或所述信号机,
在所述车上装置设定了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当中仅通过所述第1轨道的前进路线的情况下,
其他车辆的车上装置允许仅通过所述第2轨道的前进路线的设定,
在所述车上装置设定了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当中进入到所述第1轨道、从所述第2轨道退出的前进路线的情况下,
所述其他车辆的车上装置禁止进入到所述辙岔锁闭区间的前进路线的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进路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1轨道所具备的2个所述在轨探测单元间规定为第1逻辑区段,
将所述第2轨道所具备的2个所述在轨探测单元间规定为第2逻辑区段,
所述车上装置仅在取得所述自车辆通过所述辙岔锁闭区间的前进路线上的全部所述逻辑区段的占有权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所述前进路线的前进路线控制。
8.一种地面装置,从在轨道行驶的车辆的车上装置接收前进路线控制信息,基于该前进路线控制信息来控制转辙机或信号机,
所述地面装置控制针对进入到辙岔锁闭区间的所述车辆的所述信号机,
所述辙岔锁闭区间包含:
2个所述轨道;
在各个所述轨道上各设置2个在轨探测单元;
设置在各个所述轨道上且位于所述2个在轨探测单元间的所述转辙机;和
经由所述转辙机连接、能在所述轨道间进行所述车辆的接续运行的岔道用轨道,
所述信号机的示象,基于对各个所述轨道设定的包含该轨道的2个所述在轨探测单元间的区段区域的、管理在轨/非在轨的占有权来设定,
在其他所述车辆进入到由所述车上装置占有的所述区段区域的情况下,输出禁止该其他车辆的进入的示象。
CN201610069991.8A 2015-02-12 2016-02-01 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 Active CN1058826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5390A JP6310868B2 (ja) 2015-02-12 2015-02-12 進路制御システム、進路制御方法、及び地上装置
JP2015-025390 2015-0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2688A CN105882688A (zh) 2016-08-24
CN105882688B true CN105882688B (zh) 2018-07-27

Family

ID=56688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9991.8A Active CN105882688B (zh) 2015-02-12 2016-02-01 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10868B2 (zh)
CN (1) CN1058826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2653B2 (ja) * 2018-07-11 2022-05-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列車制御装置および列車制御方法
WO2020049802A1 (ja) 2018-09-04 2020-03-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06429B (zh) * 2018-12-10 2021-02-09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灯泡线线路的系统设计方法
CN110733538A (zh) * 2019-10-14 2020-01-31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自主识别前方信号机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JP2021130739A (ja) 2020-02-18 2021-09-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発泡粒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2367A (en) * 1979-04-02 1980-10-15 Kyosan Electric Mfg Connecting system of control circuit in relay interlocking device
JP3374036B2 (ja) * 1997-03-25 2003-02-0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列車検知装置
JP2004058969A (ja) * 2002-07-31 2004-02-26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路面電車用転轍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183937A (ja) * 2010-03-09 2011-09-22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非接触通信機器の故障検知方法、及び故障検知装置
DE102011005699A1 (de) * 2011-03-17 2012-09-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Stellen einer elektrisch ortsgestellten Weiche
JP5373861B2 (ja) * 2011-07-20 2013-12-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
JP5885654B2 (ja) * 2012-12-28 2016-03-15 株式会社東芝 列車制御システム
CN104002834B (zh) * 2014-05-30 2016-08-17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基于环线感应的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991465B (zh) * 2014-05-30 2016-07-06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有轨电车安全式无线道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2688A (zh) 2016-08-24
JP2016147582A (ja) 2016-08-18
JP6310868B2 (ja) 2018-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2688B (zh) 前进路线控制系统、前进路线控制方法以及地面装置
US20240025463A1 (en) Method & apparatus for an auxiliary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10920694A (zh) 一种cbtc系统与ctcs系统互联互通的切换方法
AU2016201090B2 (en) Signalling system for a railway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he full supervision of a train realised by such a signalling system
JP6196688B2 (ja) Rfidシステムに基づいた案内路で案内される車両の検出
WO2011086629A1 (ja) 運転支援装置及び自動運転装置
JP5171712B2 (ja) 踏切制御装置
CN110730742B (zh) 运行有轨交通系统的方法
CN109421769B (zh) 控制车辆在网络中的通行的方法
KR101260373B1 (ko) 트램의 진로 분기가 있는 교차로에서의 트램 신호 운영 방법
CN102887158A (zh) 列车位置检测方法
CN104703858A (zh) 有轨车辆的控制
CN109278807A (zh)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列车跳停方法
CN109211263A (zh) 一种轨道交通测距系统及其方法
US9475511B2 (en) Parallel tracks design description
CN112693503B (zh) 调车进路执行方法、装置、列车控制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48059A (zh) 一种基于自组网的进路分段解锁及逻辑处理方法、系统
KR20120133091A (ko) 무선통신기반 열차제어시스템의 열차 무결성 확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322249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guided vehicle movement authority
Wang CTCS-2I: New train control system suitable for trains with speeds up to 350 km/h
CN114080342B (zh) 用于运行轨道车辆的方法
CN208795240U (zh) 一种轨道交通测距系统
JP2016028921A (ja) 進路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上装置並びに地上装置
JP2003095103A (ja) 自動列車制御装置
KR20080061054A (ko) 이동폐색방식의 열차진로제어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열차진로제어방법 및 열차운행관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