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7884A - 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77884A CN105877884A CN201410712183.XA CN201410712183A CN105877884A CN 105877884 A CN105877884 A CN 105877884A CN 201410712183 A CN201410712183 A CN 201410712183A CN 105877884 A CN105877884 A CN 1058778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lvis
- pelvic
- patient
- pelvic clamp
- f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夹是由设置在一起的2块加压底板及与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两侧依次连接的马蹄形夹板、自粘带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制作简单,使用穿戴方便,持续加压治疗,2)减轻病人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3)减少骨盆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部位的再损伤,避免合并症的发生,4)骨盆夹规格可因人(如成人或小孩)而异,原则是宽度上抵骼骨翼,下达股骨大转子,马蹄形绕股骨大转子,不影响患者行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加压特制骨盆夹。
背景技术
骨盆由前方耻骨联合、耻骨支和后方髂骨、骶髂关节、骶骨组成。骨盆环的稳定主要依靠其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耻骨联合、耻骨支及骨盆后环的诸多结构。按解剖学分类,骨盆后方区域是人体承重的“中转站”,其结构的完整性是患者直立、行走的重要保证;占骨盆稳定性的60%~70%,而骨盆前方结构对盆腔内脏器的保护极为重要,且是应力均匀分布的不可或缺的保证,对骨盆的稳定有30%一40%的作用。因此,该两部分结构的重建均具有由于骨盆及骨盆周围结构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复杂性,重要意义。骨盆生物力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其环状结构,对某一部位的生物力学的理解必须建立在骨盆环是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对固定进行的有关生物力学测定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且前部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骨盆环后部的负荷和位移。因此,将骨盆环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固定装置的每一点的生物力学是很重要的。骨盆稳定性需要完整的韧带结构,最初通过切断韧带结构来证实,PenIlal在1961年首先做了这些实验,认为前环的作用不大。Tile实验室新近的研究表明,韧带对骨盆稳定性的影响很复杂,骨盆稳定性的60%来源于后方结构,40%来源于前方结构。前方结构对于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尤其明显。Simonian等的实验表明单纯前环固定不能稳定骨盆后环,而单纯固定后环亦不能使前环得到稳定。骨盆前后环同时固定可使骨盆环呈几何稳固结构。
耻骨联合是由两侧的耻骨和纤维软骨以及韧带紧密相连而成。正常人耻骨间隙为4-6mm。妊娠期可增宽2-3mm。由于妊娠期激素水平升高所致韧带柔弱,分娩时用力过猛,宫缩过强或者不合作过分躁动耻骨联合韧带撕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耻骨无菌性坏死,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耻骨联合处疼痛、放射性疼痛、伴行走困难甚至排尿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又被称为非化脓性耻骨炎,是发生在分娩前后的骨关节及韧带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疾病。使耻骨间隙增宽,一般认为耻骨间隙超过10mm时引起症状,临床表现有:(1)耻骨联合处疼痛,翻身活动及行走时加重;②查体耻骨联合处有明显固定的压痛点,拒按;③部分产妇会出现腰背部、腹股沟区疼痛。这些症状给产妇带来极大痛苦,影响其活动、休息、睡眠、哺乳等,产妇身心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及交通事业的发展,骨盆损伤越来越常见。在临床上,耻骨联合分离及能骼关节脱位以及骨盆环松散型骨折是常见的损伤,临床上治疗方法有2种:一是手术治疗;二是保守治疗。
1骨盆环稳定的保守治疗方法多采用:
1)卧床硬板床休息治疗。热敷耻骨联合处,及各种光波治疗。
2)药物治疗,对患者采取全身的药物治疗,治疗方法是每日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20mL,每日服用钙片,中药活络效灵丹内服等。还有各种中药外敷,如中药成分:予川芎、海桐皮当归各20g,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各10g,红花、白芷、防风花椒、透骨草各15g,然后加水1000mL,浸泡1h后,煮沸,冷却20min后,用布将药渣包好放置耻骨处热敷,每日2次,每次30min。持续至妊娠终止。
3)局部封闭。具体的方法为让患者仰卧,首先给患者注射区的皮肤消毒处理,然后取1%的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2mg、糜蛋白酶3000U、水5mL的混合物10mL。用7号注射器注射,在患者的耻骨疼痛非常明显之处的上方垂直入针头1.5cm,然后局部注入,若发现注入之处有明显的隆起,则注射完之后,在入针处用药棉按住,防止药物的溢出,每隔一天一次,但最多可以用3次。
4)产后康复按摩,是一项无放射、无刨伤、无副作用的自然保健方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及生物信息论等方的理论与技术为一体的特定按摩方法,刺激穴位,调节人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及免疫功能,预防治疗疾病的医技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理筋整复,缓解拘急,扶正祛邪达到活血祛瘀止痛的显著效果,能增加韧带的弹性和解除肌肉内和关节疲劳,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与耐力,使产妇能尽快离床活动,使症状好转,痛苦减轻,促进产妇身体尽快恢复。从而促进产后各系统、器官的恢复及预防产后并发症。按摩步骤:①产妇仰卧位,按摩师涂以专用耻骨联合分离精油,用柔和而深沉揉、按、滚等方法施术于产妇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待肌痉挛解除后,适当弹拔肌腹并点按足三里、三阳交血海、太冲、阴陵泉等穴,以酸痛为度,作髋关节被动外展、内旋、外旋运动。②患者侧卧位,上侧腿伸直,下侧腿屈髋、屈膝各90。双手掌面重叠置于髂前上棘部垂直向下按压。对照组产妇每天接受康复按摩1次,每次30-40min。
5)采用悬吊牵引:即用骨盆兜悬吊牵引固定,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高床面5cm为宜,依靠骨盆挤压合拢的力量,使耻骨联合分离(或能骼关节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的。
6)弹力腹带束缚骨盆: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卧床休息,用宽度为20~30cm的双层弹性腰带沿着患者髂嵴以下来束缚住骨盆,整个环体而束,腰带的松紧度主要按照患者的骨盆能承受为标准。
骨盆悬吊牵引及弹力腹带束缚骨盆,但在临床护理中存在排便难的问题,每次排便一般采用放松吊带排便,然后再重新悬吊牵引固定,这样不仅能引起病人剧烈疼痛、偶有床铺污染或便器擦破皮肤,还可以造成骨折分离、错位,甚至可延长治愈时间,同时吊带要保持平坦完整无褶,以防压疮;并要保证吊带宽度适宜,且不要向上、向下移动位置;大小便时使之不被污染。牵引治疗期间,为保证牵引效果,要将患者躯干、骨盆、患肢的体位联系起来观察,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同时注意牵引肢体有无麻木、足部背伸无力等现象,警惕因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缺血性痉挛,或因腓总神经受压而致的足下垂发生。棉布反复清洗与消毒加速老化,医护人员每次使用前后均需进行检查并定时更换这样不仅增加病人心理负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理人员造成诸多不便。这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及骶骼关节脱位以及骨盆环松轻型骨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夹是由设置在一起的2块加压底板及与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两侧依次连接的马蹄形夹板、自粘带组成。2块加压底板放置于骨盆后,2块马蹄形夹板分别放于两侧髋部,骨盆夹整个环体而束,使用穿戴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有,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是通过设置在其上面的两根螺杆I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压底板内侧设置成园弧状,并在其上面设置橡胶海绵。由于2块压底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解决了人体因胖瘦而产生的差异,弧度能更好的与人体接触,海绵能防止压疮产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的马蹄形夹板与所述加压底板通过螺杆II连接,所述马蹄形夹板上部内侧设置为齿条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其目的是可以调节马蹄形夹板的宽度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自粘带为弹力自粘带。腰带的松紧度主要按照患者的骨盆能承受为标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制作简单,使用穿戴方便,持续加压治疗,2)减轻病人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3)减少骨盆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部位的再损伤,避免合并症的发生。4)对病情较重,需要手术而当地医院又无条件行手术的患者,临床应用有利于止血、稳定血压、减少出血,同时也为安全转运病人创造了条件;对失血性休克出血较多且有继续出血重症及需要手术的患者,临时应用可以止血,减少出血,减轻疼痛,亦有利于病人抢救,同时为病人接受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时机。5)骨盆夹规格可因人(如成人或小孩)而异,原则是宽度上抵骼骨翼,下达股骨大转子,马蹄形绕股骨大转子,不影响患者行走。6)2块骶骨板分离,全布对人体无害,无刺激,在使用中不仅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还能保持床铺清洁川,有利于皮肤护理,而且便于及时清洁、消毒与管理,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杜绝患者双骼部及骶尾部褥疮的发生。7)有利于接弃大便,并可减少人力资源。8)此方法简单易行、科学、适用,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压底板,2-马蹄形夹板,3-弹力自粘带,4-螺杆I,5-螺杆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夹是由设置在一起的2块加压底板1及与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1两侧依次连接的马蹄形夹板2、自粘带组成。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1是通过设置在其上面的两根螺杆I4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压底板1内侧设置成园弧状,并在其上面设置橡胶海绵。所述的马蹄形夹板2与所述加压底1板通过螺杆II5连接,所述马蹄形夹板2上部内侧设置为齿条连接,并用螺栓固定。所述自粘带为弹力自粘带3。
病例统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5月-2013年5月入住兖州市人民医院的46例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平均年龄28岁(24~36岁)。平均身高158cm(150~170cm),平均体重62kg(45~85kg)。
1.2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目前没有确切的标准,主要根据有不同程度的耻骨联合区疼痛,活动及翻身时加重,疼痛向大腿内侧放射,检查耻骨联合处可触到增宽的间隙,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骨盆彩超示耻骨联合宽度>10mm。
1.3方法 选择住院的46例耻骨联合分离症的产妇,随即分成两组,每组23例。在常规康复按摩治疗护理的同时,实验组再选配加压特制骨盆夹束缚骨盆。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中医的按、揉、弹拔、滚揉等按摩手法。手法要求以柔和、有力、渗透、均匀、持久为原则,每天接受的康复按摩1次,每次30-40min。实验组除康复治疗外加用以加压特制骨盆夹束缚骨盆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卧床休息,配带加压特制骨盆夹,加压特制骨盆夹由辅以防压垫的2块加压底板、2块马蹄形夹板及自粘弹力带组成,2块加压底板放置于骨盆后,以可加压2根滑动轴连接,2块马蹄形夹板分别放于两侧髋部,马蹄形夹板与加压底板以可调球窝关节链接,马蹄形夹板内有齿状关节大小,马蹄形夹板用宽度为5cm的双层弹性带沿着患者髂嵴与对侧夹板连接束缚住骨盆,整个环体而束,腰带的松紧度主要按照患者的骨盆能承受为标准。实验组和对照组于产后2周进行耻骨联合分离疗效评估。
1.4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具体包括:下床活动,疼痛完全消失,耻骨联合距离恢复正常的,为非常满意;下床活动,疼痛感觉基本消失,趾骨距离大大缩小的,为满意;不能下床活动,疼痛感觉没有缓解甚至加剧,趾骨距离没有缩小甚至扩大的,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
1.5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在就诊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检查发现耻骨处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发现耻骨处未完全恢复,处在恢复当中;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消失,甚至有加重的趋势,B超检查发现耻骨处也没有恢复,甚至有增宽的趋势。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6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2.2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特色组总满意度为95.65%;而对照组为81.01%。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Claims (4)
1.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夹是由设置在一起的2块加压底板及与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两侧依次连接的马蹄形夹板、自粘带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块加压底板是通过设置在其上面的两根螺杆I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加压底板内侧设置成园弧状,并在其上面设置橡胶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蹄形夹板与所述加压底板通过螺杆II连接,所述马蹄形夹板上部内侧设置为齿条连接,并用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带为弹力自粘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12183.XA CN105877884A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12183.XA CN105877884A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77884A true CN105877884A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669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12183.XA Pending CN105877884A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7788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5956A (zh) * | 2019-05-10 | 2019-07-05 | 张纯朴 | 一种骨盆拉紧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99156A (en) * | 1972-11-27 | 1974-03-26 | D Gurkin | Orthopedic traction device |
CN2105943U (zh) * | 1991-12-13 | 1992-06-03 | 程善宝 | 骨盆固定器 |
CN2465506Y (zh) * | 2000-12-25 | 2001-12-19 | 赵凤仪 | 髋部护垫 |
US6500137B1 (en) * | 2001-08-30 | 2002-12-31 | Joseph L. Molino | Pelvic region orthotic device |
KR100822375B1 (ko) * | 2007-03-23 | 2008-04-16 | 주식회사 에이치비티 | 골반 교정용 보조기 |
CN101522139A (zh) * | 2006-09-07 | 2009-09-02 | 考拉保健附品有限公司 | 骨盆锚固支具 |
CN202335947U (zh) * | 2011-11-28 | 2012-07-18 | 丁凤玲 | 分体式骨盆兜 |
CN102655826A (zh) * | 2009-10-29 | 2012-09-05 | 福尔斯特护理产品有限公司 | 骨盆夹板 |
CN103476367A (zh) * | 2011-02-25 | 2013-12-25 | 宝尔芬德股份公司 | 背带或骨盆带 |
-
2014
- 2014-12-01 CN CN201410712183.XA patent/CN1058778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99156A (en) * | 1972-11-27 | 1974-03-26 | D Gurkin | Orthopedic traction device |
CN2105943U (zh) * | 1991-12-13 | 1992-06-03 | 程善宝 | 骨盆固定器 |
CN2465506Y (zh) * | 2000-12-25 | 2001-12-19 | 赵凤仪 | 髋部护垫 |
US6500137B1 (en) * | 2001-08-30 | 2002-12-31 | Joseph L. Molino | Pelvic region orthotic device |
CN101522139A (zh) * | 2006-09-07 | 2009-09-02 | 考拉保健附品有限公司 | 骨盆锚固支具 |
KR100822375B1 (ko) * | 2007-03-23 | 2008-04-16 | 주식회사 에이치비티 | 골반 교정용 보조기 |
CN102655826A (zh) * | 2009-10-29 | 2012-09-05 | 福尔斯特护理产品有限公司 | 骨盆夹板 |
CN103476367A (zh) * | 2011-02-25 | 2013-12-25 | 宝尔芬德股份公司 | 背带或骨盆带 |
CN202335947U (zh) * | 2011-11-28 | 2012-07-18 | 丁凤玲 | 分体式骨盆兜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5956A (zh) * | 2019-05-10 | 2019-07-05 | 张纯朴 | 一种骨盆拉紧器 |
CN109965956B (zh) * | 2019-05-10 | 2023-11-14 | 张纯朴 | 一种骨盆拉紧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40059748A (ko) | 급성요통의 경감에 효과적인 동작침법을 이용한 요통 치료방법 | |
CN103893702B (zh) | 一种治疗颈椎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91289B (zh) | 一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制剂 | |
CN109602827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877453B (zh) | 一种治愈骨伤的中药药酒 | |
CN105877884A (zh) | 一种加压特制骨盆夹 | |
CN102125641B (zh)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 | |
CN105011659A (zh) | 中药u型枕 | |
M Anbar et al. | Cupping Versus Kinesiotap O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Joint Dysfun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
CN110507796A (zh) | 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中药配方 | |
CN104800663A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47222A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中药贴敷剂 | |
CN113694127B (zh) | 张氏活血消肿保健贴 | |
Chen | 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by acupuncture therapy | |
Xu et al. | Efficacy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cupunctur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 |
Ostrom | Massage and the original Swedish movements | |
CN109646657B (zh) | 一种治疗脊神经元神经炎的中草药水煎剂 | |
CN106511696A (zh) | 补肾强筋壮腰汤 | |
Zhi-Xing et al. |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chiropractic plus foot bath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r transient synovitis of the hip in children | |
CN100379437C (zh) |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 | |
CN105213815A (zh) | 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Fu et al. |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A Novel Therapeutic Proposal | |
CN115040588A (zh) | 一种通解十二经筋痹症的中药、其制法及应用 | |
Ye |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68 cases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lumber vertebral traction plus Ding’s Rolling Technique | |
Sun et al. | The review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X-shaped balanc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joint pain and activity disord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