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8939A -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8939A
CN105868939A CN201610371788.6A CN201610371788A CN105868939A CN 105868939 A CN105868939 A CN 105868939A CN 201610371788 A CN201610371788 A CN 201610371788A CN 105868939 A CN105868939 A CN 105868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personnel
dispensed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17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铭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eCommerc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eCommerc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eCommerc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17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8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8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8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流管控领域,公开了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中,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包括: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以及分配模块的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在分配各待配送物件时,能够根据各待配送物件上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分配,使得配送人员能够定制化的去要求自己想要配送的配送物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

Description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管控领域,特别涉及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方式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情况下,在消费者订购好商品后,商家会对商品进行打包,委托物流公司将带有商品的包裹物件运送到消费者指定的交货地点,待消费者当面收货确认后物流配送任务结束。
在现有技术中,物流公司的每个配送人员都有各自负责的配送领域,物流公司在接收到需要配送的物件时,常按照物件上所填写的地址信息所属的配送领域,将物件分配给配送领域对应的配送人员,如,物件上所填写的地址信息为:北京市朝阳区XX小区,则该物件会被分配给配送领域为朝阳区的配送人员。这种物件分配方式,就使得配送人员只能配送自己负责的配送领域内的物件,配送方式较为单一,容易出现配送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配送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使得配送人员能够定制化的去要求自己想要配送的配送物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包括:
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
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以及分配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分配模块,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在分配各待配送物件时,能够根据各待配送物件上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分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将配送信息与配送要求匹配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从而使得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都是符合自己配送需求的配送物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配送人员能够定制化的去要求自己想要配送的配送物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
另外,在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中,具体包括:根据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配送任务标签;其中,配送任务标签中至少包含:配送人员信息以及分配原因;分配原因为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所满足的配送要求;派发配送任务标签至相应的配送人员。通过派发配送任务标签的方式,使得配送人员能够获取较多的有用信息,配送人员能够根据配送任务标签上的分配原因,获知待配送物件分配给自己的原因,并能够根据获取的配送任务标签上的数量,对自己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一目了然。
另外,配送任务标签为电子标签;在派发配送任务标签中,具体包含:获取配送人员的通信方式;将配送任务标签发送至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设备,从而使得配送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获得配送任务标签。
另外,配送任务标签为二维码标签;在派发配送任务标签中,具体包含:各配送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领取待配送物件。利用扫描二维码标签的方式来领取待配送物件,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另外,在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后,还包括:对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统计的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将各配送路线发送给各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配送人员的各个待配送物件进行统筹,规划出较为优选的配送路线,以便于配送人员能够根据配送路线进行配送,从而能够提高配送效率,避免了配送人员在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出现找不到配送地点、物件配送延误的情况。
另外,在将配送路线发送给对应的配送人员后,还包括:如果接收到新的待配送物件,则获取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将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这样,能够实时的将新获取的待配送物件分配出去,分配效率较高,避免出现分配时间较长,配送人员闲置、等待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另外,在将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后,还包括:对各配送人员的当前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统计的各配送人员的当前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更新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将更新的各配送路线发送给各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在实时的更新,配送人员能够根据更新的配送路线,对当前待配送物件进行配送,有利于配送人员配送工作的无缝衔接,提高了配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显示的一种任务领取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显示的另一种任务领取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中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配送路线的自动生成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配送策略的选择界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分配新的待配送物件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本实施方式在服务器上进行实施。其中,服务器可以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从而获取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如,各配送人员将自己的配送要求输入并保存在服务器中,服务器在接收到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时,形成各配送人员与配送要求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如配送人员--配送要求对照表。配送要求可以是对配送地址、收货人、配送时间、配送物件的重量以及配送物件的尺寸这些信息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进行要求。
然而,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服务器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的方式做任何限制,任何能使得服务器获取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的方式均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在实际操作时,预先将所有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输入并保存在云服务器中,服务器通过访问云服务器下载的方式,接收并获取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具体的说,物流公司在接收到委托的包裹物件时,这些被委托的包裹物件即视为待配送物件。物流公司将各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以便于服务器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如,工作人员将待配送物件的配送地址、收件人、配送时间、物品信息、物品尺寸等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以使得服务器中形成有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如:待配送物件--配送信息对照表。更具体的说,可以令每个待配送物件具有唯一的标号(如,快递单号),在录入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时,将各待配送物件的标号输入至服务器中,在服务器形成有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时,将配送信息与该待配送物件的标号相对应,以便于管理。
在实际操作时,每个物流公司可以在多个地方设有配送站点,以便于提高配送效率。并且,物流公司在第一次接收到委托的包裹物件时,则将这些待配送物件上的配送信息输入至服务器,由服务器上传保存在云服务器中。当某个配送站的服务器接收到待配送物件时,该服务器则可以通过访问云服务器的方式,查询下载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较为方便快捷,避免了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的重复输入,节约了时间。
步骤102,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
具体的说,服务器可以将待配送物件--配送信息对照表中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逐个与配送人员--配送要求对照表中的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匹配的方式可以是:判断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是否满足某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如果满足某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则判定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该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匹配。如,某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中的收件人姓名:A,而某个配送人员B的配送要求为:收件人姓名为A,则此时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配送人员B的配送要求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当匹配成功时,则将该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人员建立对应关系。如,服务器生成待配送物件--配送人员对照表。
步骤103,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待配送物件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其中,步骤103包含子步骤1031至子步骤1031,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子步骤1031,根据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配送任务标签。
本实施方式中,配送任务标签中包含:配送人员信息以及分配原因。其中,分配原因为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所满足的配送要求。如,某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中的收件人姓名:A,所分配的配送人员为:配送人员B,满足的配送要求为收件人姓名为A,则服务器生成的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任务标签中,包括的信息为:配送人员为B,分配原因为:收件人姓名为A。更具体的说,服务器在生成配送任务标签时,可以给每个配送任务标签设置一个标号,将配送任务标签的标号设置成与待配送物件的标号一致,以便于配送人员在仓库寻找待配送物件时,能够根据配送任务标签上的标号快速准确的查找到对应的待配送物件。
子步骤1032,派发配送任务标签至相应的配送人员。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配送任务标签为电子标签,派发配送任务标签至相应的配送人员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器预先存有各配送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器获取配送人员的通信方式,将配送任务标签发送至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设备。如,服务器中预先存有各预设人员的手机号码,服务器获取配送任务标签对应的配送人员的手机号码,通过发送推送信息的方式,如,发送短信、邮件,将配送任务标签发送至该手机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这样,配送人员能够根据配送任务标签上的分配原因,获知待配送物件分配给自己的原因,并能够根据移动终端上获取的配送任务标签上的数量,对自己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在派发配送任务标签至相应的配送人员后,还需要配送人员对待配送物件进行确认领取。如,服务器将配送任务标签派发至相应的配送人员后,还需等待配送人员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确认领取指令,当服务器接收到确认领取指令时,则服务器将该待配送物件的领取状态修改为:已领取。
具体的说,配送人员的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配送任务标签时,则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任务领取界面,如图2所示,该界面显示有配送任务标签的内容,以供配送人员进行查看。并且,该界面还显示有“确认领取”按钮,当配送人员点击该按钮时,则移动终端发送确认领取指令给服务器。其中,确认领取指令中包含有该配送任务标签的标号。当服务器接收到确认领取指令时,则获取该确认领取指令中的配送任务标签的标号,将与该标号相对应的待配送物件的领取状态修改为:已领取。
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将配送任务标签设置为二维码标签,各配送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的方式,领取待配送物件。其中,配送任务标签中的二维码可以根据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如,各配送任务标签中包含二维码以及配送人员为B,分配原因为:收件人姓名为A,如图3所示。配送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识别标签中二维码,当移动终端扫码成功时,则移动终端发送确认领取指令给服务器。
本实施方式中,配送人员领取待配送物件的方式,仅以此举例为限,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
综上所述,服务器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在分配各待配送物件时,能够根据各待配送物件上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分配。服务器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将配送信息与配送要求匹配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从而使得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都是符合自己配送需求的配送物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配送人员能够定制化的去要求自己想要配送的配送物件,容易提高配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生成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能够提高配送效率,避免了配送人员在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出现找不到配送地点、物件配送延误的情况。
步骤401,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具体的说,物流公司在接收到委托的包裹物件时,这些被委托的包裹物件即视为待配送物件。物流公司将各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以便于服务器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如,工作人员将待配送物件的配送地址、收件人、配送时间、物品信息、物品尺寸等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以使得服务器中形成有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如:待配送物件--配送信息对照表。更具体的说,可以令每个待配送物件具有唯一的标号(如,快递单号),在录入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时,将各待配送物件的标号输入至服务器中,在服务器形成有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时,将配送信息与该待配送物件的标号相对应,以便于管理。
在实际操作时,每个物流公司可以在多个地方设有配送站点,以便于提高配送效率。并且,物流公司在第一次接收到委托的包裹物件时,则将这些待配送物件上的配送信息输入至服务器,由服务器上传保存在云服务器中。当某个配送站的服务器接收到待配送物件时,该服务器则可以通过访问云服务器的方式,查询下载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较为方便快捷,避免了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的重复输入,节约了时间。
步骤402,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
具体的说,服务器可以将待配送物件--配送信息对照表中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逐个与配送人员--配送要求对照表中的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匹配的方式可以是:判断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是否满足某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如果满足某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则判定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该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匹配。如,某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中的收件人姓名:A,而某个配送人员B的配送要求为:收件人姓名为A,则此时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配送人员B的配送要求相匹配。
步骤403,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
具体的说,服务器将配送信息与配送要求匹配成功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配送要求对应的配送人员。
步骤404,对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
具体的说,服务器中具有各待配送物件与各配送人员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在步骤402中: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时,就建立的。如,服务器在执行步骤402时,判定某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某一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相匹配,则将该待配送物件与该配送人员建立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如,服务器生成待配送物件--配送人员对照表。更具体的说,服务器通过查询待配送物件--配送人员对照表的方式进行统计,获取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
当然,在实际操作时,服务器对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的统计结果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在,表格中各待配送物件用相应的标号进行表示,如表1所示:
表1
配送人员 待配送物件个数 待配送物件标号
A 2 123、124
B 1 125
C 3 126、127、128
步骤405,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统计的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
其中,预设的配送策略可以由技术开发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服务器中。配送策略可以按照以下因素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进行设置的:配送时间长短、配送物件的配送时效、配送物件尺寸、配送物件收件人。
以上表中A配送人员进行举例说明:A配送人员具有2个待配送物件,分别为标号为123、124,服务器通过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到标号为123以及标号为124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如,标号为123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为:收件人A,配送地址:XX市XX区XX路XX号;标号为123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为:收件人B,配送地址:XX市YY区YY路YY号。
若,预设的配送策略为按照配送时间长短进行设置,则服务器根据两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地址,设置出配送时长最短的配送路线。
若,预设的配送策略为按照配送物件的配送时效以及配送时间长短进行设置,则服务器还需查询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中是否包含配送时效。如,标号为123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中包括配送时效:中午11点至12点之间,则服务器需要根据两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地址以及配送时效,设置出配送路线。该配送路线能够保证在配送时效的时间内,将具有配送时效的待配送物件送达,且配送时长较短。
然而,本实施方式中,预设的配送策略仅以此举例为限,在此并不对预设的配送策略做任何限制。
步骤406,将各配送路线发送给各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
具体的说,服务器预先存有各配送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器获取配送人员的通信方式,将配送路线发送至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设备。如,服务器中预先存有各预设人员的手机号码,服务器获取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的手机号码,通过发送推送信息的方式,如,发送短信、邮件,将配送路线发送至该手机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
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对配送人员的各个待配送物件进行统筹规划,获取较为优选的配送路线,以便于配送人员能够根据配送路线进行配送,从而能够提高配送效率,避免了配送人员在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出现找不到配送地点、物件配送延误的情况。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后,各配送人员携带的移动终端还对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进行规划,可以实时的对配送人员是否走错路线进行判断,并在配送人员走错路线时,根据配送人员的当前位置规划出新的配送路线,如图5所示。
步骤501,对配送人员所领取到的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
具体的说,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配送任务标签时,配送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显示的任务领取界面对是否领取待配送物件进行确认。配送人员点击“确认领取按钮”或移动终端扫二维码成功时,则移动终端认为该配送任务标签所对应的待配送物件被配送人员所领取。移动终端发送配送信息获取请求给服务器,获取该配送任务标签所对应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从而在移动终端内形成有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内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与服务器中的待配送物件与配送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不相同,移动终端中的待配送物件均为配送人员领取的待配送物件。
步骤502,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配送人员所领取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配送路线。
其中,预设的配送策略可以是技术开发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移动终端中的,也可以是技术开发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服务器中,由服务器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本实施方式中,预设的配送策略可以有多个,配送人员可以对配送策略进行选择。如,移动终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配送策略选择界面,如图6所示。该选择界面包含配送策略列表以及各配送策略的介绍。当配送人员点击“配送策略1”的按钮时,则移动终端获取配送策略1对应的配送策略,根据该配送策略与配送人员所领取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配送路线。
具体的说,移动终端对配送人员每次选择的配送策略进行记录,获取历史数据。移动终端在显示配送策略选择界面前,对历史数据中配送策略列表内的各配送策略的点击率进行统计,将各配送策略按照点击率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获取配送策略列表,从而在配送策略选择界面时,显示配送策略列表。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预先在移动终端内存有配送策略列表,以便于移动终端在首次显示该配送策略选择界面时,能够按照预存的配送策略列表进行显示。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配送人员选择的配送策略时,则进行点击率的统计,以便于在后续显示配送策略选择界面时,显示按照点击率进行排序的配送策略列表。
步骤503,获取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说,移动终端通过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伽利略定位系统对配送人员进行定位,获取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
步骤504,执行一倒计时时长为预设时长的倒计时事件。
其中,预设时长由技术开发人员或配送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如,预设时长为5s。
步骤505,判断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与配送路线相吻合。若是,则执行步骤506,否则执行步骤507。
具体的说,移动终端判断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与配送路线发生偏差,如果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与配送路线发生偏差,则判定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与配送路线不吻合,否则,判定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与配送路线吻合。
更具体的说,移动终端判断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与配送路线发生偏差的方式可以为:判断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至配送路线的垂直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如果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至配送路线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为判定未发生偏差,如果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至配送路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则判定发生偏差。其中,预设距离可以由配送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移动终端中。
步骤506,判断倒计时事件是否结束。若是,则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6。
具体的说,当倒计时事件的剩余时长为0时,则判定倒计时事件结束。否则,判定倒计时事件未结束。
步骤507,获取配送人员当前剩余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具体的说,配送人员在每次完成一个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任务时,则配送人员在移动终端内标注出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状态为:已完成。移动终端在获取配送人员当前剩余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时,不统计配送状态为已完成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步骤508,更新配送路线。
具体的说,移动终端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更新配送路线。其中,预设的配送策略可以是配送人员之前选择的配送策略。如,移动终端根据配送人员之前选择的配送策略,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剩余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重新规划配送路线,并将重新规划的配送路线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由配送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对配送人员所领取到的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并对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进行规划,从而可以通过获取配送人员的位置信息的方式,判断配送人员是否走错路线,以便于在配送人员走错路线时,根据配送人员的当前位置重新规划配送路线,配送路线的灵活性较强。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能够实时的将新获取的待配送物件分配出去,分配效率较高,避免出现分配时间较长,配送人员闲置、等待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如图7所示。
步骤701,判断是否接收到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702,否则结束。
由于物流公司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都可能会接收到委托的包裹物件。因此,物流公司在接收到新的包裹物件时,则需要将这些包裹物件作为待配送物件录入至服务器中。当工作人员将待配送物件的标号录入至服务器中时,则判定接收到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步骤702,获取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具体的说,工作人员在将待配送物件的标号录入至服务器中时,则服务器在云服务器中对该待配送物件进行搜索,判断云服务器中是否存有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若云服务器中存有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则服务器下载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若云服务器中不存有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则服务器发出提示信息,提示工作人员输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以便于获取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并且,服务器在获取到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后,还将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步骤703,将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
具体的说,服务器将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匹配的方式可以是:判断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是否满足某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如果满足某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则判定该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该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匹配。
步骤704,将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
具体的说,服务器将将配送信息与配送要求匹配成功的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配送要求对应的配送人员。
步骤705,对各配送人员的当前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
具体的说,服务器中具有各待配送物件与各配送人员的对应关系。如,服务器中具有待配送物件--配送人员对照表,当服务器将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时,则对待配送物件--配送人员对照表进行更新。更具体的说,服务器通过查询更新后的待配送物件--配送人员对照表的方式进行统计,获取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
步骤706,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统计的各配送人员的当前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更新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
具体的说,预设的配送策略可以由技术开发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服务器中。配送策略可以按照以下因素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进行设置的:配送时间长短、配送物件的配送时效、配送物件尺寸、配送物件收件人。如,预设的配送策略为按照配送时间长短进行设置,则服务器根据配送人员所需配送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地址,设置出配送时长最短的配送路线。
步骤707,将更新的各配送路线发送给各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
具体的说,服务器预先存有各配送人员的联系方式,服务器获取配送人员的通信方式,将配送路线发送至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设备。如,服务器中预先存有各预设人员的手机号码,服务器获取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的手机号码,通过发送推送信息的方式,如,发送短信、邮件,将配送路线发送至该手机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实时的对是否接收到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进行监测,以便于在检测到接收到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时,及时的将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出去,分配效率较高,避免出现分配时间较长,配送人员闲置、等待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分配模块、标签生成模块以及标签派发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分配模块,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标签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配送任务标签。其中,配送任务标签中至少包含:配送人员信息以及分配原因。分配原因为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所满足的配送要求。
标签派发模块用于派发配送任务标签。
本实施方式中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实施,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信号收发器。
处理器用于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处理器还用于将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处理器还用于生成配送任务标签。其中,配送任务标签中至少包含:配送人员信息以及分配原因。分配原因为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所满足的配送要求。
信号收发器用于派发配送任务标签。
本实施方式中,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在分配各待配送物件时,能够根据各待配送物件上的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进行分配。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配送人员能够定制化的去要求自己想要配送的配送物件,容易提高配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基础。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
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将各待配送物件的所述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所述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中,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配送任务标签;其中,所述配送任务标签中至少包含:配送人员信息以及分配原因;所述分配原因为所述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所满足的配送要求;
派发所述配送任务标签至相应的配送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任务标签为电子标签;
在所述派发所述配送任务标签中,具体包含:
获取所述配送人员的通信方式;
将所述配送任务标签发送至所述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任务标签为二维码标签;
在所述派发所述配送任务标签中,具体包含:
各配送人员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领取待配送物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后,还包括:
对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
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所述统计的各配送人员所分配到的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生成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
将各所述配送路线发送给各所述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配送路线发送给对应的配送人员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新的待配送物件,则获取所述新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将所述新的待配送物件的所述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所述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所述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新的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后,还包括:
对各配送人员的当前待配送物件进行统计;
根据预设的配送策略与所述统计的各配送人员的当前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更新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路线;
将更新的各所述配送路线发送给各所述配送路线对应的配送人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要求包含以下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配送地址、收货人、配送时间、配送物件的重量、配送物件的尺寸。
9.一种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以及分配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
所述分配模块,将各待配送物件的所述配送信息与各配送人员的所述配送要求进行匹配,并将待配送物件分配给相应的配送人员;其中,分配的配送人员的配送要求与该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配系统还包括:标签生成模块以及标签派发模块;
所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配送任务标签;其中,所述配送任务标签中至少包含:配送人员信息以及分配原因;所述分配原因为所述待配送物件的配送信息所满足的配送要求;
所述标签派发模块用于派发所述配送任务标签。
CN201610371788.6A 2016-05-31 2016-05-31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868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1788.6A CN105868939A (zh) 2016-05-31 2016-05-31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1788.6A CN105868939A (zh) 2016-05-31 2016-05-31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8939A true CN105868939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1788.6A Pending CN105868939A (zh) 2016-05-31 2016-05-31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893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262A (zh) * 2016-12-20 2017-05-1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图书出借及返还系统及其方法
CN106651045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天津靠谱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设中转站的多商家商品递送的快递员派单方法及系统
CN107807759A (zh) * 2016-09-08 2018-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用户界面系统
CN109472530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货物配送任务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34278A (zh) * 2018-12-17 2019-04-16 贵州大学 一种十字方格循迹和多颜色识别的物料搬运小车
CN110874700A (zh) * 2018-09-03 2020-03-1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订单匹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553584A (zh) * 2020-04-24 2020-08-1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车间物流管控方法
CN111598458A (zh) * 2020-05-18 2020-08-2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0519A (zh) * 2019-12-12 2021-06-1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货件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383A (zh) * 2008-09-09 2010-03-17 罗绳彬 一种物品自动签收、签发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47881A (zh) * 2010-02-09 2011-08-10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实现物流配送的方法
CN104361474A (zh) * 2014-10-10 2015-02-18 深圳市迅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卖配送员抢单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383A (zh) * 2008-09-09 2010-03-17 罗绳彬 一种物品自动签收、签发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47881A (zh) * 2010-02-09 2011-08-10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实现物流配送的方法
CN104361474A (zh) * 2014-10-10 2015-02-18 深圳市迅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卖配送员抢单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7759A (zh) * 2016-09-08 2018-03-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用户界面系统
CN107807759B (zh) * 2016-09-08 2021-06-15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用户界面系统
CN106652262A (zh) * 2016-12-20 2017-05-1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图书出借及返还系统及其方法
CN106651045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天津靠谱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设中转站的多商家商品递送的快递员派单方法及系统
CN106651045B (zh) * 2016-12-29 2020-02-14 天津靠谱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设中转站的多商家商品递送的快递员派单方法及系统
CN110874700A (zh) * 2018-09-03 2020-03-10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订单匹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472530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货物配送任务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34278A (zh) * 2018-12-17 2019-04-16 贵州大学 一种十字方格循迹和多颜色识别的物料搬运小车
CN112990519A (zh) * 2019-12-12 2021-06-1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货件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53584A (zh) * 2020-04-24 2020-08-1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车间物流管控方法
CN111598458A (zh) * 2020-05-18 2020-08-28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8939A (zh) 配送物件的自动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4809601B (zh) 基于电子地图的快递互助系统
CN106600036B (zh) 基于Android多点快递配送方法
CN106022535A (zh) 配送路线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779300B (zh) 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物流终端
CN105046338A (zh) 移动平台上的智能快递配送方法
CN107563843A (zh) 汽车零配件的询报价方法及系统
CN108133347A (zh) 基于物流平台的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56843A (zh) 一种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40052A (zh) 返空车配货交易服务方法及软件系统
CN105518739A (zh) 用于分摊按需服务的费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41373A (zh) 用于识别地理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76976A (zh) 物资信息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248106A (zh) 采购方法、服务端及电子商务系统
CN105160503A (zh) 一种网站运营商直接实现同城当天配送的方法
CN104766196A (zh) 一种基于第三方支付网上购物的智能物流方法及系统
CN103024666B (zh) 一种基于位置导航的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69042A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492072A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物流管理方法
US201600424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urrent Rental Vehicle Location and Rate Selection Using Network Based Data
KR20190032044A (ko) 배송지에 따른 터미널 결정방법
CN107316143A (zh) 围板箱运营系统的运营方法
CN109165900A (zh) 用于仓储系统的采购入库管理方法及装置
KR102340080B1 (ko) 철근의 전자상거래 시스템
CN112184122A (zh) 供应链数据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