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4242B -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4242B
CN105864242B CN201510035459.XA CN201510035459A CN105864242B CN 105864242 B CN105864242 B CN 105864242B CN 201510035459 A CN201510035459 A CN 201510035459A CN 105864242 B CN105864242 B CN 105864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connecting element
main body
edge
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54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4242A (zh
Inventor
金晓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64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4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4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4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连接件用于连接两立柱,包括一固定主体;以及至少一连接主体,所述固定主体与每所述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置物架,特别涉及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能够可靠且快捷地将一货架的两个立柱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货架的高度不局限于每所述立柱的长度。
背景技术
货架是置物架的一种,供使用者放置、收纳物品于其上。货架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货架由立柱、横梁和置物板组成,组装完成之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所述立柱,置物板被直接放置或固定在横梁,并且任意相邻横梁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基于不同的使用需要做出调整,以使在相邻置物板之间会形成不同的置物空间,供使用者存储不同体积的物品。货架的特点之一是其在未组装之前所占用的体积很小,以能够方便被运输或携带,一方面,货架在未组装之前的尺寸往往取决于立柱的尺寸,另一方面,货架在组装之后的高度也会取决于立柱的尺寸。一般情况下,立柱的长度不仅要适于运输,而且是要适于使用。正是由于这样的限制,货架的使用往往需要将两个或多个立柱拼接起来,以延伸货架在组装状态下的高度,从而,便于使用。
连接件是实现立柱的拼接的重要构件,一方面,连接件不仅能够从结构上实现两个立柱的拼接,另一方面,还能够确保两个立柱被连接之后的强度,这样,才能够确保货架的整体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在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由一大致矩形的金属片沿着对称线被折弯之后,分别形成一第一连接部11’以及一第二连接部12’,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之间形成一安装腔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所述安装腔13’的尺寸可以根据各个立柱20’的厚度来决定。为了实现所述连接件10’的拼接相邻所述立柱20’的功能,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在对应的位置还被设有多个安装穿孔14’。在使用所述连接件10’时,一个所述连接件10’允许两个所述立柱20’的端部同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3’内,并使各个所述安装穿孔14’对应各个所述立柱20’的安装孔,然后借助于诸如铆钉、螺丝钉或者类似的构件分别穿过各个所述安装穿孔14’和所述立柱20’的安装孔,以实现固定。
尽管这种技术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技术之一,但是其仍然存在着很多亟须革新的缺点,例如,这种技术的缺点之一是,由于所述立柱20’为了增强强度,多呈直角式设计(所述立柱20’的截面呈“L”形,在所述连接件10’连接两个所述立柱20’时,需要使用两个所述连接件10’固定两个所述立柱20’,这样的方式,增加组装难度、降低组装效率是小事,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连接方式严重地降低了组装完成之后的货架的强度,使货架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缺点之二在于,所述连接件10’需要依赖于铆钉或螺丝钉等方式才能够实现固定两个所述立柱20’,这导致货架的组装过程不仅十分麻烦,而且还要借助于专用的诸如扳手、钳子等工具才能够实现固定。
在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另外一连接件10”,同上述技术一样,所述连接件10”也是由一大致矩形的金属材料通过折弯形成,所述连接件10”的形状同各个立柱20”的形状大致一致,并且在所述连接件10”的两侧分别弯曲地延伸以形成“U”形的安装腔13”,各个所述安装腔13”供各个所述立柱20”的端部插入,并且所述连接件10”在相应的位置通过冲压等工艺形成安装元件15”,当所述立柱20”插入到所述安装腔13”之后,所述安装元件15”会自动地卡在所述立柱20”的安装孔中,从而,实现两个所述立柱20”的拼接。
然而,这种技术公开的所述连接件10”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例如,因为所述连接件10”的两侧弯曲地延伸出所述安装腔13”,供所述立柱10”的端部插入,在所述货架组装完成之后,所述连接件10”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立柱10”的同一侧,并且所述连接件10”仅有侧边的很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立柱10”的另一侧,当所述货架在承受较重的压力时,所述连接件10”的强度不足以支撑该压力,会导致所述货架在所述连接件10”的位置发生倾斜等现象,而且一旦倾斜发生,必然导致整个所述货架的崩塌,在这种情况下,造成货物的损失是小事,对管理货物的人员或者其他人员造成伤害才是大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能够可靠且快捷地将一货架的两个立柱连接在一起,以使所述货架的高度不局限于每所述立柱的长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的连接件来说,因为所述连接件能够提供更高的强度,以使由所述连接件连接每所述立柱形成的所述货架具有更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所述货架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可以由一个完整的板材通过一系列折弯的操作方式形成,以提高所述连接件的强度,并且在所述连接件完成每所述立柱的连接之后,所述连接件会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两侧,从而,提高所述连接件组装完成的所述货架的承受能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在实现连接每所述立柱时,不需要额外的诸如铆钉、螺丝钉的构件的辅助,所述连接件提供的定位元件能够自动地定位到设于所述立柱的定位孔中,从而,所述连接件允许使用者可以徒手连接每所述立柱,并提高所述货架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还提供至少一加强筋,在所述货架被组装完成之后,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从而增强所述货架强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每所述定位元件与每所述加强筋可以通过一道工序同时形成,有利于减少所述连接件的生产工序,从而,降低所述连接件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的制造过程简单,并且不会造成对原料的浪费,有利于降低所述连接件的制造成本,并且利于环保。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件设计简单、加工方便、适用性极强,并且所述连接件的生产良率能够得到极大的保障,以进一步节约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两立体,其包括:
一固定主体;以及
至少一连接主体,所述固定主体与每所述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还提供一种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包括:
一货架主体,所述货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立柱;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固定主体以及至少一连接主体,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货架主体还包括至少一横梁以及至少一置物构件,每所述横梁安装于相邻所述立柱,每所述置物构件分别被每所述横梁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其中所述立柱包括一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立柱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其中所述立柱包括一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设有一列定位孔,当所述立柱被安装于到所述安装腔时,每所述定位元件自动地被定位于每所述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槽与一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与一第二卡合元件,所述第一卡合元件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元件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还提供一种连接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形成至少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于一板材;以及
(b)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使每所述第一区域分别形成一连接主体、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一固定主体,并且在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步骤:形成至少一缺口于所述板材,以使所述板材形成每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步骤:
(b.1)确定至少一折弯线于每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b.2)沿着每所述折弯线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
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还提供一种货架的立柱的拼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包括至少一连接主体和一固定主体的一连接件,其中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及
(B)将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安装腔,以使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不同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和一第二安装槽于所述连接主体;以及
将所述立柱的一第一立体和一第二立柱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和一第二卡合元件于所述固定主体;
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槽和一第二卡合槽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以及
使所述第一卡合元件和所述第二卡合元件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和所述第二卡合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设多个定位元件于所述连接主体,当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时,每所述定位元件自动地被定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定位孔。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现有技术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板材设计方式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板材设计方式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组装的货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连接件连接立柱的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连接件连接立柱的过程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货架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立柱拼接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7至图10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货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货架来说,所述货架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地说,如图7示出的具体实例,所述货架包括一货架主体10以及至少一连接件20,其中所述货架主体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立柱11,每所述连接件20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立柱11,以使每所述立柱11形成所述货架的支撑腿,并且使所述货架的高度不再局限于每所述立柱20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主体10还包括至少一横梁12以及至少一置物构件13,其中每所述横梁12设置于相邻所述立柱11之间,每所述置物构件13分别被所述横梁12支撑,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所述置物构件13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或固定于所述横梁12,并且所述横梁12的位置还允许使用者对其进行调整,以使每所述置物构件13之间形成一置物空间14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例如不同尺寸的所述置物空间14可以用于辅助使用者收纳和存储不同体积的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置物构件13可以是传统的结构,例如,所述置物构件13可以被实施为置物板或置物网的一种,以使所述置物构件13不仅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被收纳和存储的物体,也可以减轻所述置物构件13的自重。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置物构件13还可以被实施为其他的构件,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因此,所述置物构件13的类型并不能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作为示例,每所述立柱11可以分别包括一第一立柱111以及一第二立柱112,所述第一立柱111与所述第二立柱112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立柱111与所述第二立柱112一体地成型,例如,每所述立柱11可以由完成的一块预制的板材被折弯形成,并且使折弯形成所述第一立柱111与所述第二立柱112大致垂直,以使所述立柱11的强度能够用来支撑所述货架以及收纳和存储于所述货架上的物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立柱111与所述第二立柱112上分别设有一列定位孔113,以辅助所述横梁12等构件安装于所述立柱11。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每所述定位孔113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不受限制,例如,在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每所述定位孔113可以分别沿着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的中部,以不至于影响所述立柱11的使用强度。
还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每所述定位孔113的配合,所述连接件20还能够方便地拼接两个所述立柱11。
具体地说,如图3和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连接件20,其中所述连接件20包括一连接主体21以及一固定主体22,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之间形成一安装腔23,所述安装腔23允许每所述立柱11的端部同时安装于其内,例如,在本发明揭露的这个实施例中,每所述立柱11的端部插入到所述安装腔23内以固定。并且在所述连接件20拼接好两个所述立柱11之后,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11的不同侧,与现有技术的连接件在拼接完立柱之后位于立柱的同一侧不同,所述连接件20这样的结构,能使所述货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所述连接件20相对于传统的连接件来说,具有显著的进步。
所述连接件20与所述立柱11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例如,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0呈大致的“L”形,即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分别弯曲大致90度,此时,所述安装腔23也呈大致的“L”形,以使所述连接件20更好地配合连接所述立柱11的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20能够同时固定所述立柱11的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以便于使用。
所述连接主体21包括一连接元件211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212和一第二边缘213,所述第一边缘212和所述第二边缘213分别从所述连接元件211的两侧弯曲地延伸,以在所述第一边缘212与所述连接元件211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214、以及在所述第二边缘213与所述连接元件211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215。当所述立柱11插入到所述安装腔23之后,所述第一立柱111与所述第二立柱112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4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5。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边缘212与所述第二边缘213对称地设置,以使所述连接件20呈对称的结构,这样,在使用所述连接件20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立柱11时,不需要对所述连接件20做任何的区分,从而,提高所述货架组装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安装槽214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5的尺寸不受限制,其基于所述立柱20的厚度来被设计和选择,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214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15的尺寸分别等于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的厚度,这样,在所述货架被使用时,所述连接件20能够确保所述货架的可靠性。其中所述第一边缘212和所述第二边缘213所延伸的长度以能够两个所述立柱11的拼接提供稳定性保障为宜。
相应地,所述固定主体22包括一固定元件221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222和所述第二侧部223,所述第一侧部222和所述第二侧部223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221的两侧弯曲地延伸并连接至所述连接元件211,以使所述固定元件221与所述连接元件211之间能够形成所述安装腔23。也就是说,所述连接元件21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元件221所在的平面不共面,从而,在所述固定元件221与所述连接元件211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3。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一体地成型,以减少应力在所述第一侧部222和所述第二侧部223分别与所述连接元件211的连接位置的集中,从而,确保所述连接件20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主体22的所述第一侧部222与所述第二侧部223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224以及一第二卡合元件225,所述立柱11的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槽114和一第二卡合槽115,当所述立柱11插入到形成于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之间的所述安装腔23时,所述第一卡合元件224被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114、所述第二卡合元件225内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槽115,如图10所示。这样,通过所述连接件20拼接的两个所述立柱11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增强两个所述立柱11在连接位置的强度。
并且所述连接元件211与所述固定元件221会位于所述立柱11的两侧,这样,当所述立柱11因为承受压力而具有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的趋势时,所述连接元件211与所述固定元件221能够保证所述立柱11保持初始位置,从而,防止所述货架倾斜或倾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元件211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216,其中所述定位元件216可以被设于所述连接元件211的任何位置,当所述立柱11插入到所述安装腔23之后,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20允许每所述定位元件216能够自动地定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11与所述第二立柱112的每所述定位孔113内,从而,确保所述立柱11不会从所述连接件20形成的所述安装腔23内滑脱。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连接件来说,所述连接件20不需要任何诸如铆钉、螺丝钉等辅助构件的辅助,就能够稳定地拼接每所述立柱11,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减少组装所述货架的工序以及降低组装所述货架的难度,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具有显著的进步。
例如,在本发明的这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216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其中在所述立柱11插入到所述安装腔23之后,每个所述定位元件216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的所述定位孔113,以方便使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定位元件216的数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不受限制。
在如图3所示的这个示例中,所述连接元件211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217,每所述加强筋217在所述连接主体21的所述第一边缘212和所述第二边缘213之间延伸,这样,当所述连接件20组装完成所述货架之后,每所述加强筋217与所述立柱11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从而,通过每所述加强筋217可以极大地增强所述连接件20的强度,在所述立柱11具有倾斜的趋势时,每所述加强筋217能够有效地阻止所述立柱11的倾斜运动,并使其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加强筋21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每所述加强筋217对称地设于所述连接元件211,作为优选,每所述加强筋217与每所述定位元件216可以通过冲压工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连接元件211,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冲压形成每所述定位元件216和每所述加强筋217的方式并不能够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中,每所述定位元件216和每所述加强筋217还可以有其他的形成方式。
所述连接元件211还可以设有至少一紧固元件218,其中每所述紧固元件218可以设于所述连接元件211的所述第一边缘212和所述第二边缘213的任何位置,例如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每所述紧固元件218可以所述第一边缘212和所述第二边缘213,并且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214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15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安装槽214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15在每所述紧固元件218的相应位置的尺寸小于其他位置的尺寸,从而,当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4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15之后,每所述紧固元件218能够夹紧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以确保所述货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连接件20可以通过一板材100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工艺形成。具体地说,可以在所述板材100上分别形成一第一区域101以及一第二区域102,并且所述第一区域101与所述第二区域102在经过一系列的折弯之后会分别形成所述连接主体21和所述固定主体22,并且在所述连接主体21和所述固定主体2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3。本发明的后续,会对所述连接件20的成型方式做进一步的介绍和阐述。
如图5和图6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件20A,其中所述连接件20A包括两连接主体21A以及一固定主体22A,其中所述固定主体22A的两侧分别一体地延伸并固定于每所述连接主体21A,其中在所述连接主体21A与所述固定主体22A之间形成一安装腔23A,每所述立柱11A可以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3A,例如每所述立柱11A以插入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3A,以使每所述连接主体21A与所述固定主体22A分别位于所述立柱11A的两侧。
具体地说,每所述连接主体21A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211A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212A,每所述可延伸边缘212A分别延伸于每所述连接元件211A,以在所述可延伸边缘212A与所述连接元件211A之间形成一安装槽214A,其中每所述安装槽214A允许所述立柱11A的所述第一立柱111A和所述第二立柱112A插入其内。
相应的,所述固定主体22A包括一固定元件221A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222A和一第二侧部223A,所述第一侧部222A和所述第二侧部223A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221A的两侧弯曲地延伸并固定于每所述连接元件211A的侧部,从而,在每所述连接元件211A与所述固定元件221A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23A,以供所述立柱11A插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A一体地成型,以减少应力在所述第一侧部222A和所述第二侧部223A分别与所述连接元件221A的连接位置的集中,从而,确保所述连接件20A连接之后的每所述立柱11A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主体22A的所述第一侧部222A和所述侧部223A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224A和所述第二卡合元件225A,所述立柱11A的所述第一立柱111A和所述第二立柱112A的端部还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槽114A和一第二卡合槽115A,当所述立柱11A插入到形成与所述连接主体21A和所述固定主体22A之间的所述安装腔23A时,所述第一卡合元件224A被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114A、所述第二卡合元件225A被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槽115A,这样,通过所述连接件20A拼接的两个所述立柱11A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增强两个所述立柱11A在连接位置的前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定主体22A在所述第一侧部222A和所述第二侧部223A位置的尺寸小于在所述连接元件221A位置的尺寸,以使所述第一卡合槽114与所述第二卡合槽115A不至于被设的过长,而影响所述立柱11A的强度。
进一步地,每所述连接元件21A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216A,当所述立柱11A插入到所述安装腔23A之后,所述第一立柱111A和所述第二立柱112A也会被同时插入到没所述安装槽214A,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20A允许每所述定位元件216A能够自动地定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11A和所述第二立柱112A的每所述定位孔113A内,从而,确保所述立柱11A不会从所述连接件20A形成的所述安装腔23A内滑脱。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连接件来说,所述连接件20A不需要任何诸如铆钉、螺丝钉等辅助构件的辅助,就能够稳定地拼接每所述立柱11A,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减少组装所述货架的工序以及降低组装所述货架的难度,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具有显著的进步。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连接件20A的可以通过所述板材100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工具形成。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件20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形成至少一第一区域101以及一第二区域102于一板材100;以及
(b)对所述板材100进行一系列的折弯,使每所述第一区域101形成一连接主体21、所述第二区域102形成一固定主体22,并且在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之间形成一安装腔23。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步骤:
形成至少一缺口103于所述板材100,以使所述板材100形成每所述第一区域101和所述第二区域102。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连接件20被制成之后,在每所述缺口103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固定主体22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卡合元件224和所述第二卡合元件225。
优选地,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步骤:
(b.1)确定至少一折弯线104于每所述第一区域101;以及
(b.2)沿着每所述折弯线104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每所述定位元件216与每所述加强筋217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冲压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每所述定位元件216与每所述加强筋217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形成,因此,每所述定位元件216与每所述加强筋217的形成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并不能被视为对本发明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相应的,如图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货架的立柱的拼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包括至少一连接主体21和一固定主体22的一连接件20,其中每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之间形成一安装腔23;以及
(B)将每所述立柱11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安装腔23,以使每所述连接主体21与所述固定主体22分别位于所述立柱11的不同侧。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形成一第一安装槽214和一第二安装槽215于所述连接主体21;以及
将所述立柱11的一第一立体111和一第二立柱11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4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15。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224和一第二卡合元件225于所述固定主体22;
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槽114和一第二卡合槽115于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以及
使所述第一卡合元件224和所述第二卡合元件225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114和所述第二卡合槽115。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设多个定位元件216于所述连接元件211,当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4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15时,每所述定位元件216自动地被定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所述第二立柱112的定位孔11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3)

1.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两立柱,其特征在于:
一固定主体;以及
至少一连接主体,所述固定主体与每所述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5.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两立柱,其特征在于:
一固定主体;以及
至少一连接主体,所述固定主体与每所述连接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9.一种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货架主体,所述货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立柱;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固定主体以及至少一连接主体,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其中所述货架主体还包括至少一横梁以及至少一置物构件,每所述横梁安装于相邻所述立柱,每所述置物构件分别被每所述横梁支撑;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其中所述立柱包括一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立柱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当所述立柱被安装于到所述安装腔时,每所述定位元件自动地被定位于每所述定位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槽与一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与一第二卡合元件,所述第一卡合元件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元件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14.一种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货架主体,所述货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立柱;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固定主体以及至少一连接主体,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其中所述立柱包括一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立柱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当所述立柱被安装于到所述安装腔时,每所述定位元件自动地被定位于每所述定位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设有一第一卡合槽与一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与一第二卡合元件,所述第一卡合元件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元件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每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立柱的受力方向大致垂直。
19.一种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货架主体,所述货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立柱;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固定主体以及至少一连接主体,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其中所述货架主体还包括至少一横梁以及至少一置物构件,每所述横梁安装于相邻所述立柱,每所述置物构件分别被每所述横梁支撑;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其中所述立柱包括一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20.一种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货架主体,所述货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立柱;以及
至少一连接件,每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固定主体以及至少一连接主体,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允许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并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得以分别位于每所述立柱的不同侧;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其中所述立柱包括一第一立柱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第二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21.一种连接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形成至少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于一板材;以及
(b)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使每所述第一区域分别形成一连接主体、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一固定主体,并且在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
其中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步骤:
(b.1)确定至少一折弯线于每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b.2)沿着每所述折弯线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
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
25.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
26.一种连接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形成至少一第一区域以及一第二区域于一板材;以及
(b)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使每所述第一区域分别形成一连接主体、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一固定主体,并且在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
其中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步骤:形成至少一缺口于所述板材,以使所述板材形成每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在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步骤:
(b.1)确定至少一折弯线于每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b.2)沿着每所述折弯线对所述板材进行一系列的折弯;
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边缘和一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分别弯曲地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在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第二安装槽。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所述连接主体分别包括一连接元件以及具有一可延伸边缘,所述可延伸边缘延伸于所述连接元件,并在所述可延伸边缘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一安装槽。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包括一固定元件以及具有一第一侧部和一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从所述固定元件弯曲地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以在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
29.如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多个定位元件。
30.如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元件还设有至少一加强筋。
31.一种货架的立柱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包括至少一连接主体和一固定主体的一连接件,其中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安装腔;以及
(B)将每所述立柱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安装腔,以使每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固定主体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不同侧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和一第二安装槽于所述连接主体;以及
将所述立柱的一第一立体和一第二立柱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拼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元件和一第二卡合元件于所述固定主体;
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槽和一第二卡合槽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以及
使所述第一卡合元件和所述第二卡合元件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卡合槽和所述第二卡合槽。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拼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设多个定位元件于所述连接主体,当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时,每所述定位元件自动地被定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定位孔。
CN201510035459.XA 2014-11-28 2015-01-23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 Active CN105864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65702 2014-11-28
CN201410706570 2014-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4242A CN105864242A (zh) 2016-08-17
CN105864242B true CN105864242B (zh) 2019-01-04

Family

ID=5662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5459.XA Active CN105864242B (zh) 2014-11-28 2015-01-23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4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7076A (zh) * 2018-11-01 2019-01-08 陕西方菱冷弯型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货架的底座
CN109793352B (zh) * 2018-12-26 2021-09-21 绍兴蒂尔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推力升降立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US11647833B2 (en) 2020-09-16 2023-05-16 Perfect Site LLC Utility rack
CN113586564B (zh) * 2021-07-13 2022-09-30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断裂的矩形碳纤维手臂杆用紧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685A (zh) * 2004-01-30 2007-04-25 埃兹尔制造公司 支柱连接件
CN201388724Y (zh) * 2008-11-27 2010-01-27 周征宇 一种置物架
CN202381473U (zh) * 2011-12-31 2012-08-15 中山德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
CN102885497A (zh) * 2011-07-16 2013-01-23 埃兹尔制造公司 接收梁铆钉的内包裹柱联接器
CN102885498A (zh) * 2011-07-16 2013-01-23 埃兹尔制造公司 接收梁铆钉的外包裹柱联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3395B2 (ja) * 1995-10-25 2005-09-07 株式会社ブラザーテック 組み立て棚用の支柱および組み立て棚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3685A (zh) * 2004-01-30 2007-04-25 埃兹尔制造公司 支柱连接件
CN201388724Y (zh) * 2008-11-27 2010-01-27 周征宇 一种置物架
CN102885497A (zh) * 2011-07-16 2013-01-23 埃兹尔制造公司 接收梁铆钉的内包裹柱联接器
CN102885498A (zh) * 2011-07-16 2013-01-23 埃兹尔制造公司 接收梁铆钉的外包裹柱联接器
CN202381473U (zh) * 2011-12-31 2012-08-15 中山德凯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4242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4242B (zh) 一种连接件、带有连接件的货架及方法
CN107614818A (zh) 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两个交叉模板梁的装置
CN107355671A (zh) 一种拼装结构
CN203558393U (zh) 一种货架横梁
CN204594064U (zh) 冰箱内胆组件及冰箱
CN107048831A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的家具
CN105460424B (zh) 玻璃架
CN209090398U (zh) 一种柜体连接件
CN206144920U (zh) 一种连接件及应用该连接件的置物架
CN208548577U (zh) 矩形封闭式型材
CN210734794U (zh) 一种插接式可回收承重箱
CN205343035U (zh) 一种高压工作台
CN202848230U (zh) 一种连接卡扣
CA2590994A1 (en) Thermo pump support
CN205908585U (zh) 六方接头构件
CN205036683U (zh) 一种快捷装搭组合柜的柜板连接结构
CN203532439U (zh) 衣柜后背板套件
KR200392084Y1 (ko) 게시물 고정용 압정세트
TWI247984B (en) Fixing structure
CN215928913U (zh) 连接臂快速拼装结构
CN207940418U (zh) 一种拉链、拉头及拉片
CN202657377U (zh) 一种包装箱固定卡
CN208565163U (zh) 一种支架连接结构及支架
CN207803778U (zh) 一种不锈钢桌面和桌腿的固定装置
CN210658696U (zh) 一种钢构建筑环保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