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0061A - 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0061A
CN105850061A CN201480070122.6A CN201480070122A CN105850061A CN 105850061 A CN105850061 A CN 105850061A CN 201480070122 A CN201480070122 A CN 201480070122A CN 105850061 A CN105850061 A CN 105850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hotographic head
visible light
exposur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1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0061B (zh
Inventor
大岛光昭
中西幸司
青山秀纪
绪方伸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585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0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信方法是,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和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的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切换步骤,按照所述终端的朝向,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可视光通信步骤,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便携电话等的便携终端与空调、照明设备、电饭锅等的家电设备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家庭网络中,通过除了由Ethernet(注册商标)或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下的IP(Internet Protocol)连接进行的AV家电的协同之外、还具有与环境问题对应的电力使用量的管理、或从宅外的电源ON/OFF这样的功能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实现多种多样的家电设备连接在网络的家电协同功能的导入正在进展。但是,在具有通信功能方面,也有运算力不充分的家电、或在成本方面难以实现通信功能的搭载的家电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使用光向自由空间传递信息的光空间传送装置中、通过进行使用多个照明光的单色光源的通信、能够在有限的发送装置中有效率地实现设备间的通信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0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方式中,限定于使用的设备具有照明那样的3色光源的情况。本发明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包括运算力较少那样的设备的多种多样的设备间的通信的信息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通信方法,用于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和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的终端,包括:切换步骤,按照所述终端的朝向,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可视光通信步骤,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而且,它们的总括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作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任意组合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进包括运算力较少那样的设备的多种多样的设备间的通信的信息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使用状况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概观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以水平拿持便携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以垂直拿持便携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提示的店内地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提示的商品UI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的对便携终端提示的商品UI进行操作时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1的使用者将便携终端从右向左摇摆时的工作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1的手表型设备的使用状况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1的商品信息存储部存储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提示的商品UI的布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1的地图信息存储部存储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1的状态管理部管理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1的照明设备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1的吸顶灯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1的基础照明器具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实施例1的UI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1的面向地图信息的UI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实施例1的面向商品信息的UI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处理整体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更新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26是示出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的照度样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28是示出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的照度样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实施例4的使用检测视线的运动的便携终端时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实施例4的便携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1是实施例4的服务器询问时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实施例4的架子标识符的DB管理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是示出实施例5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4是示出实施例6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5是示出实施例7的使排列为1列的摄像元件同时曝光、按照列从近到远的顺序将曝光开始时刻错开而摄像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36是示出实施例7的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后下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的图。
图37是示出实施例7的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后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的图。
图38是示出实施例7的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之前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的图。
图39是示出实施例7的在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下、因曝光时间的差异带来的影响的图。
图40是示出实施例7的曝光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因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差异带来的影响的图。
图41是示出实施例7的各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情况下、曝光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的优点的图。
图42是示出实施例7的光源亮度的最小变化时间、曝光时间、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和摄像图像的关系的图。
图43是示出实施例7的光源亮度的变迁时间和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的关系的图。
图44是示出实施例7的光源亮度的高频噪声、和曝光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45是示出实施例7的光源亮度的高频噪声为20微秒时的、曝光时间和高频噪声的大小的关系的图表。
图46是示出实施例7的曝光时间tE和识别成功率的关系的图。
图47是示出实施例7的发光部的亮度的观测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8是示出实施例7的接收装置的各个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9是示出实施例8的服务提供系统的图。
图50是示出实施例8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
图51是示出实施例8的其他的例子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
图52是示出实施例8的其他的例子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通信方法,用于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和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的终端,包括:切换步骤,按照所述终端的朝向,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可视光通信步骤,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例如,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和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的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切换步骤,按每个规定时间,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可视光通信步骤,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例如,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背面摄像头,与位于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并且,将获得的所述商品信息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上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二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将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使用者存在的区域的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
例如,所述终端,被安装在手表,所述正面摄像头,被装载在具有所述手表的显示时间的显示部的所述手表的前面,所述背面摄像头,被装载在所述手表的侧面,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手表的所述显示部相对于地面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正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上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二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所述背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并且,按照所述使用者的选择,将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使用者存在的区域的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或者,将获得的所述商品信息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
例如,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向服务器询问如下的标识符,从而获得关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信息,所述标识符是与发出可视光的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而获得的唯一地赋予到所述设备的标识符,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进一步,在向所述服务器询问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信息不存在的情况下,将错误通知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所述错误通知是示出与所述设备有关的信息不存在的通知。
例如,还包括,变更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商品信息的变更步骤,在所述变更步骤中,所述使用者对所述显示部进行轻弹操作,从而变更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商品信息。
例如,还包括,变更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地图信息的变更步骤,在所述变更步骤中,所述使用者对所述显示部进行轻弹操作,从而变更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地图信息。
例如,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显示所述地图信息之后,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背面摄像头,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的情况下,将赋予到所述地图信息的偏移初始化,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显示所述商品信息之后,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获得所述位置信息以作为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的情况下,将赋予到所述商品信息的偏移初始化。
例如,还包括,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视线的视线检测步骤,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切换为所述背面摄像头,在所述视线检测步骤中,利用所述正面摄像头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视线,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背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在由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指向的第二商品架与所述第一商品架不同的情况下,代替所述第一商品架的商品信息而显示所述第二商品架的商品信息。
例如,所述终端具备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多个曝光行,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图像获得步骤,在不同的时刻依次开始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并且,以所述各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相邻的曝光行之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以1/480秒以下的曝光时间进行被摄体的摄影,从而获得图像数据;可视光通信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中出现的、与所述各个曝光行对应的亮线样式进行解调,从而获得所述被摄体的识别信息;以及服务提示步骤,向所述终端的使用者提示与所述被摄体的识别信息关联的服务信息。
例如,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委托接受步骤,进行从委托人接受信息的分发的委托的处理;分发步骤,将所述委托人所委托的所述信息作为与通过所述可视光而获得的数据对应的信息来分发;以及收费步骤,按照所述信息的分发,进行用于对所述委托人进行收费的信息处理。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通信装置,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以及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切换部,按照所述终端的朝向,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可视光通信部,利用由所述切换步骤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而且,它们的总括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作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任意组合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来实现。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但是,会有省略必要以上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会有省略已经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以及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其目的在于,避开以下的说明必要以上变得冗长,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并且,以下说明的实施例,都示出本发明的一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例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步骤以及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宗旨。并且,对于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的、示出最上位概念的实施方案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被说明。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进行可视光通信的受光部切换的通信装置。
设想将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装载在例如智能电话那样的便携终端中。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使用装载有通信装置的便携终端时的场景。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使用状况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概观的一个例子的图。
使用者所使用的本通信装置,与设置在天花板的吸顶灯A1101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接收吸顶灯A1101发出的ID,或者,与设置在使用者的正面的基础照明器具A1103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接收基础照明器具A1103发出的ID。
本通信装置的特征是,具有接受可视光受光的多个受光部(摄像部),与所述吸顶灯A1101以及基础照明器具A1103那样的配置位置不同的多个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来接收多个ID时,按照便携终端的姿势选择多个受光部之中的对受光最合适的受光部。
在本实施例中,本通信装置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以及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图2示出,装载本通信装置的便携终端A1201,在前面具备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在背面具备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在前面具备触摸面板部A1204。本通信装置,按照装载通信装置的终端(便携终端)的朝向,切换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和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利用切换后的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或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进行可视光通信。
以下,说明按照装载本通信装置的便携终端的朝向切换摄像部进行可视光通信的场景。
图3是实施例1的以水平拿持便携终端时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以垂直拿持便携终端时的示意图。
例如如图3示出,在以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面与天花板相对(与地面大致平行)的方式由使用者拿持的情况下,便携终端A1201通过内置在本身的加速度传感器判断为便携终端A1201相对于天花板(地面)水平,使正面摄像头A1202工作。此时,为了抑制功耗,而使背面摄像头A1203的工作中断即可。
吸顶灯A1101在点灯的状况下,根据特定的样式变更点灯的光量(发光样式),从而进行可视光通信。例如如区域A1301示出,在工作中的正面摄像头A1202检测出吸顶灯A1101的发光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来进行可视光通信。也就是说,便携终端A1201,与吸顶灯A1101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与吸顶灯A1101的发光样式关联的ID,按照ID的类别变更工作(行为)。
并且,例如如图4示出,在以便携终端A1201相对于地面垂直的方式由使用者拿持的情况下,便携终端A1201通过内置在本身的加速度传感器判断为便携终端A1201不朝向天花板的吸顶灯,而朝向设置在墙壁以及架子A1102等的基础照明器具A1103,使背面摄像头A1203工作。此时,为了抑制功耗,而使正面摄像头A1202的工作中断即可。
基础照明器具A1103在点灯的状况下,根据特定的样式变更点灯的光量(发光样式),从而进行可视光通信。在工作中的背面摄像头A1203检测出基础照明器具A1103的发光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来进行可视光通信。也就是说,便携终端A1201,与基础照明器具A1103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与基础照明器具A1103的发光样式关联的ID,按照ID的类别变更行为。
接着,说明与ID的种类对应的工作(行为)的例子。
图5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提示的店内地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便携终端A1201,如图3示出,在便携终端A1201判断为相对于天花板(地面)水平的情况下,将利用正面摄像头A1202进行可视光通信而获得的与发光样式关联的ID发光到服务器。服务器,检索与该ID对应的位置信息,向便携终端A1201通知检索出的位置信息。
便携终端A1201,在从服务器获得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将获得的位置信息作为使用者的当前位置,将示出使用者存在的位置的地图(地图信息)、例如图5示出的店内的地图提示给使用者。
如此,在便携终端A1201的朝向相对于天花板(地面)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利用正面摄像头A1202,与位于使用者的上方且发出可视光的吸顶灯A1101(第二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吸顶灯A1101(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便携终端A1201,将获得的该位置信息作为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与使用者存在的区域的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在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部。
而且,通过轻弹操作能够变更显示在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部的地图信息。例如,使用者对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部进行轻弹操作,从而变更显示在该显示部的地图信息的偏移位置。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提示的商品UI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的对便携终端提示的商品UI进行操作时的示意图。
并且,便携终端A1201,在如图4所示判断为便携终端A120相对于地面垂直的情况下,将利用正面摄像头A1202进行可视光通信而获得的ID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从数据库检索与该ID关联的商品架的商品类别以及库存,从检索出的商品类别以及库存,生成示出商品的库存量的图像。在此,服务器,例如,生成将图6示出的陈列在商品架的商品的图像与库存的商品的图像重叠的图像。而且,服务器,将生成的图像发送到便携终端A1201。
便携终端A1201,在显示部提示从服务器接收的图像、即示出商品的库存量的图像。
如此,在便携终端A1201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利用背面摄像头A1203,与位于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基础照明器具A1103(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基础照明器具A1103(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信息。便携终端A1201,将获得的所述商品信息显示在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部。
而且,通过轻弹操作能够变更显示在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部的示出商品的库存量的图像。例如,使用者对便携终端A1201的显示部进行轻弹操作,从而变更显示在该显示部的示出商品的库存量的图像的偏移,或者,变更显示在显示部的示出商品的库存量的图像,如此,变更显示在显示部的商品信息。
并且,服务器也可以,在向便携终端A1201发送生成的图像(图像数据)时,向便携终端A1201发送多个图像(多个图像数据)。例如服务器,例如如图7示出设想,依次发送库存量少的架子的图像A1701和库存量多的架子的图像A1703,便携终端A1201显示库存量少的架子的图像A1701。便携终端A1201,按照轻弹操作等的使用者的画面操作,从库存量少的架子的图像A1701,经过图像A1702那样的示出滚动中途的图像A1702,依次显示库存量多的架子的图像A1703。如此,使用者,能够进行更直观且易懂的商品库存的确认。
图8是示出实施例1的使用者将便携终端从右向左摇摆时的工作的图。
便携终端A1201,如上所述,按照接收的ID能够切换提示内容,因此,例如如图8示出,能够切换使用者观看的架子A1801以及架子A1802的商品信息。也就是说,在使用者将便携终端A1201从架子A1801朝向架子A1802的情况下,便携终端A1201依次接收从基础照明器具A1803接收的ID和从基础照明器具A1804接收的ID。因此,便携终端A1201,能够依次显示与从基础照明器具A1803接收的ID和从基础照明器具A1804接收的ID对应的商品信息。
如上所述,便携终端A1201能够,向使用者提示与按照本身的姿势选择的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而获得的ID所对应的信息。
而且,对于装载本通信终端的终端,不仅限于在前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摄像部的便携终端A1201,也可以是手表。以下,对于装载本通信终端的终端是手表(手表型设备)时的例子,利用图9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实施例1的手表型设备的使用状况的示意图。
图9示出的手表型设备A1901具备:设置在上表面部分的受光部A1902;以及设置在侧面部的受光部A1903。受光部A1902,与所述的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对应,受光部A1903,与所述的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对应。
并且,手表型设备A1901具备,加速度传感器。
手表型设备A1901,如图9示出,例如,在上表面部朝向与地面水平的方向的情况下,使受光部A1902和受光部A1903工作,从吸顶灯A1904发出的光由受光部A1902接受,从基础照明器具A1905发出的光由受光部A1903接受。
更具体而言,手表型设备A1901,利用受光部A1902,与位于使用者的上方且发出可视光的吸顶灯A1904(第二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吸顶灯A1904(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手表型设备A1901,利用受光部A1903,与位于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基础照明器具A1905(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基础照明器具A1905(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而且,通过使用者的选择,将获得的位置信息作为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与使用者存在的区域的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部,或者,将获得的商品信息显示在显示部。
而且,手表型设备A1901也可以,按每个规定时间对受光部A1902和受光部A1903进行切换,利用切换后的受光部A1902或受光部A1903,进行可视光通信。
如上使用装载有本通信装置的便携终端或手表。
接着,说明本通信装置的结构。
图10是示出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作为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最小构成要素,具备便携终端A11001、照明设备A11002、照明设备A11003、以及服务器装置A11015。
[照明设备A11002的结构]
照明设备A11002具备,ID存储部A11004、编码部A11005、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06、以及发光部A11007。照明设备A11002,与图1示出的吸顶灯A1101以及图9示出的吸顶灯A1904等的第二设备对应。
ID存储部A11004是,存储区域,预先分别写入有例如MAC地址那样的、能够唯一地决定个体的标识符。
编码部A11005,若电力供给到照明设备A11002,则从ID存储部A11004读入ID,将该ID变换为照明的照度样式、即各个定时的照明的照度,将该照度样式存储到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06。
发光部A11007,若所述的启动阶段完成,则根据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06所示的样式,高速更新照度,并且进行发光控制。据此,照明设备A11002进行基于ID的照度控制(可视光通信)。
[照明设备A11003的结构]
同样,照明设备A11003具备,ID存储部A11008、编码部A11009、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10、以及发光部A11011。照明设备A11003,与图1示出的基础照明器具A1103以及图9示出的基础照明器具A1905等的第一设备对应。
ID存储部A11008是,存储区域,预先分别写入有例如MAC地址那样的、能够唯一地决定个体的标识符。
编码部A11009,若电力供给到照明设备A11003,则从ID存储部A11008读入ID,将该ID变换为照明的照度样式、即各个定时的照明的照度,将该照度样式存储到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10。
发光部A11011,若所述的启动阶段完成,则根据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10所示的样式,高速更新照度,并且进行发光控制。据此,照明设备A11003进行基于ID的照度控制(可视光通信)。
[便携终端A11001的结构]
接着,说明便携终端A11001的结构。
并且,便携终端A11001具备,受光控制部A11012、ID存储部A11013、DB管理部A11014、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显示部A11018、状态管理部A11019、以及UI部A11020。便携终端A11001,与图2示出的便携终端A1201以及图9示出的手表型设备等的终端对应。
[受光控制部A11012]
受光控制部A11012,若检测出发光部A11007以及发光部A11011的照度样式,则将检测出的样式变换为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检测出发光部A11007或发光部A11011的照度样式,因此,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的ID与ID存储部A11004或ID存储部A11008的任一个中存储的ID相等。
[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
接着,说明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
图11是示出实施例1的商品信息存储部存储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提示的商品UI的布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例如如图11示出,存储包含有效标志A11101、架子外观A11102、架子内观A11103、商品类别信息A11104、以及商品库存信息A11105的信息。
有效标志A11101,示出是否对商品库存信息进行绘制,取TRUE或FALSE的任一个值。在该值为TRUE时,由显示部A11018进行商品库存信息的绘制处理。
架子外观A11102,示出描绘的架子的外观,存储基于架子的实际尺寸的高度、宽度。根据这些实际尺寸信息,显示部A11018进行绘制处理,以使架子处于画面内。例如,显示部A11018,以图12那样的布置对架子的外框进行绘制。
架子内观A11103示出,架子的数量、以及各个架子对架子整体的高度比例。显示部A11018,根据这些信息,以图12所示的间隔对架子的内板进行绘制。
商品类别信息A11104,存储与商品的种类数和各个商品的图像数据主体有关的信息。例如,在将从服务器装置A11015接收的图像数据的格式设为PNG数据的情况下,在与商品类别信息A11104对应的商品类图像数据配置PNG数据本身。而且,显示部A11018,在绘制之前将PNG数据展开在不图示的高速缓存区域,对该高速缓存区域的内容进行绘制,向使用者提示商品的图像。
商品库存信息A11105,存储商品的库存数以及需要对该库存进行绘制的商品的类别、坐标的信息。图11的坐标的信息之中的x坐标示出“商品架的从左第几个”,y坐标示出“商品架之中的从上方第几个架子”,z坐标示出“向深处排列的架子之中的从跟前第几个架子”。显示部A11018,在与这些坐标信息匹配的坐标,对商品类别号码所示的商品图像进行绘制处理。
[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
接着,说明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
图13是示出实施例1的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存储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例如如图13示出,存储包含有效标志A11301、地图图像的数据长度A11302、以及地图图像A11303的信息。
有效标志A11301,示出是否对地图图像进行绘制,取TRUE或FALSE的任一个值。在该值为TRUE时,由显示部A11018进行地图信息的绘制处理。
地图图像A11303,存储地图的图像数据主体的信息。例如,在将从服务器装置A11015接收的图像数据的格式设为PNG数据的情况下,地图图像A11303中存储PNG数据本身。
地图图像的数据长度A11302示出,地图图像A11303的数据长度。例如,在将从服务器装置A11015接收的图像数据的格式设为PNG数据的情况下,显示部A11018,在绘制之前将PNG数据展开在不图示的高速缓存区域,对该高速缓存区域的内容进行绘制,向使用者提示商品的图像。
[状态管理部A11019]
接着,说明状态管理部A11019。
图14是示出实施例1的状态管理部管理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状态管理部A11019,如图14示出,管理包含异常标志A11601、前帧描绘类别A11602、显示架深度A11603、地图偏移XA11604、地图偏移YA11605、以及上次获得IDA11606的信息。
上次获得IDA11606,将初始值设为无效值。在本实施例中,设为无效值=-1。
异常标志A11601存储TRUE或FALSE的值。状态管理部A11019,例如,在向服务器装置A11015发出的ID是与任何照明设备(照明设备A11002,照明设备A11003)没有关联的无效的ID的情况下,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TRUE。并且,例如,在异常标志A11601是TRUE的情况下,显示部A11018向使用者(用户)提示接收失败。
由显示架深度A11603、地图偏移XA11604、地图偏移YA11605管理的值,在使用者操作触摸面板部A1204时,由UI部A11020更新。
[DB管理部A11014]
接着,说明DB管理部A11014。
DB管理部A11014,若从ID存储部A11013读入ID,则对服务器装置A11015进行询问,进行记录的ID的对照。
DB管理部A11014,在通过对照,能够对照为读入的ID是例如设置在天花板的吸顶灯的ID的情况下,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要求发送图5所示的地图信息即符合的吸顶灯以及其周边的地图图像。DB管理部A11014,通过要求,获得图5所示的地图图像(地图信息),存储到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而且,DB管理部A11014,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TRUE,并且,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FALSE,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FALSE。
另一方面,DB管理部A11014,在通过对照,能够对照为读入的ID是例如设置在商品架的某个基础照明器具的ID的情况下,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要求发送图11示出的商品信息。DB管理部A11014,通过要求,将获得的商品信息存储到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而且,DB管理部A11014,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FALSE,并且,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TRUE,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FALSE。
而且,DB管理部A11014,在向服务器装置A11015发出的ID是与任何吸顶灯、基础照明器具没有关联的无效的ID的情况下,DB管理部A11014,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FALSE,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FALSE,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TRUE。
[UI部A11020]
接着,说明UI部A11020。
UI部A11020,与触摸面板部A1204连动。
UI部A11020,例如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A11101为TRUE,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轻弹操作的情况下,更新由地图偏移XA11604、地图偏移YA11605管理的值。在此,UI部A11020,例如在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右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按照轻弹量使地图偏移XA11604的值增加,在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左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使地图偏移XA11604的值减少。并且,例如,UI部A11020,在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上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使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减少,在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下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使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增加。
另一方面,UI部A11020,例如,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的情况下,更新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在此,UI部A11020,例如,在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右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使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增加,在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左方向轻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使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减少。
而且,UI部A11020,在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比商品库存信息A11105的商品的z坐标之中最大的值大的情况下,将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重新设定为0。并且,UI部A11020,在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比0小的情况下,将显示架深度A11603重新设定为(商品库存信息A11105的商品的z坐标之中最大的值)。
[显示部A11018]
显示部A11018,对所述的地图信息或商品信息进行绘制处理来显示。并且,显示部A11018,按照所述的处理更新显示内容。
显示部A11018,在进行更新显示内容的处理(更新处理)时,首先执行以下说明的显示更新前处理。
显示部A11018,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A11101为TRUE且前帧描绘类别A11602为商品信息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暂时将显示的架子的状态初始化,将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重新设定为0。
也就是说,在便携终端A11001的显示部A11018显示商品信息之后,利用切换后的第一摄像部(例如正面摄像头A1202),将位置信息作为使用者的当前位置来获得的情况下,将赋予到商品信息的偏移初始化。
同样,显示部A11018,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且前帧描绘类别A11602为地图信息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暂时将显示的地图的状态初始化,将地图偏移XA11604和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重新设定为0。也就是说,在便携终端A11001的显示部A11018显示地图信息之后,利用切换后的第二摄像部(例如背面摄像头A1203),获得设置有第一设备(照明设备A11003)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的情况下,将赋予到所述地图信息的偏移初始化。
并且,显示部A11018也可以,在状态管理部A11019的上次获得ID和ID存储部A11013保持不同的值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将显示状态初始化,将地图偏移XA11604和地图偏移YA11605和显示架深度A11603重新设定为0。在此情况下,在状态管理部A11019的上次获得ID复制ID存储部A11013的内容。
进而,作为显示更新前处理,在状态管理部A11019中,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A11101为TRUE的情况下,将前帧描绘类别A11602设定为“商品信息”,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的情况下,将前帧描绘类别A11602设定为“地图信息”。在异常标志A11601为TRUE的情况下,将前帧描绘类别A11602设定为“异常”。
设想为,以上的显示更新前处理完成,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和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之中的一方成为TRUE。
在此情况下,显示部A11018,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时,执行用于显示图5所示的地图信息的绘制处理。并且,显示部A11018,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为TRUE时,执行用于显示图12所示的商品库存状况的绘制处理。另一方面,显示部A11018,在异常标志A11601为TRUE时,更新显示内容以示出接收了非法的ID。
[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
[照明设备的工作流程]
图15是示出实施例1的照明设备的工作的流程图。
以下,利用图15说明照明设备A11002的工作流程。
首先,电力供给到照明设备A11002,开始工作流程(SA11401)。
接着,编码部A11005,从ID存储部A11004读入ID(SA11402)。
接着,编码部A11005,通过编码处理,将该ID变换为照明的照度样式、即各个定时的照明的照度(SA11403)。
接着,编码部A11005,将该照度样式存储到第一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06(SA11404)。
接着,发光部A11007,以上的启动阶段完成后,从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06读入照度样式(SA11405),根据该照度样式所示的样式,高速更新照度,并且进行发光控制(SA11406)。
根据以上的工作流程,照明设备A11002进行基于ID的照度控制(可视光通信)。
接着,也说明照明设备A11003。
首先,电力供给到照明设备A11003,开始工作流程(SA11401)。编码部A11009,从ID存储部A11008读入ID(SA11402),通过编码处理将该ID变换为照明的照度样式、即各个定时的照明的照度(SA11403),将该照度样式存储到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10(SA11404)。
以上的启动阶段完成后,发光部A11011从照度样式存储部A11010读入照度样式(SA11405),根据该照度样式所示的样式,高速更新照度,并且进行发光控制(SA11406)。
根据以上的工作流程,照明设备A11003进行基于ID的照度控制。
[便携终端A11001的工作流程]
接着,利用图16说明便携终端A11001的流程。
图16是示出实施例1的便携终端的工作的流程图。
首先,受光控制部A11012,最初,将快门速度切换为高速的设定(SA11500)。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若检测出发光部A11007或发光部A11011的照度样式,则通过解码处理将检测出的样式变换为ID(SA11501),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SA11502)。
接着,DB管理部A11014,若从ID存储部A11013读入ID,则对服务器装置A11015进行询问(SA11503),进行记录的ID的对照(SA11504,SA11506)。
在SA11504中,DB管理部A11014,在对照的结果为,读入的ID是设置在天花板的某个吸顶灯的ID的情况下(SA11504的“是”),执行与吸顶灯有关的处理(SA11505)。
另一方面,在SA11506中,DB管理部A11014,在对照的结果为,ID是设置在商品架的某个基础照明器具的ID的情况下(SA11506的“是”),执行与基础照明器具有关的处理(SA11507)。
而且,DB管理部A11014,在向服务器装置A11015发出的ID是与吸顶灯和基础照明器具都没有关联的无效的ID的情况下,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FALSE,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FALSE,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TRUE。显示部A11018,显示表示与照明设备有关的信息不存在的错误通知(SA11508)。也就是说,便携终端A11001,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询问,与发出可视光的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而获得的唯一地赋予到照明设备的标识符,从而获得关于与标识符对应的照明设备的信息。但是,便携终端A11001,在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询问后,与该标识符对应的信息不存在的情况下,将示出与照明设备有关的信息不存在的错误通知,显示在显示部A11018。
[吸顶灯关联处理的流程]
接着,说明吸顶灯关联处理(SA11505)。
图17是示出实施例1的吸顶灯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DB管理部A11014,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要求发送图5所示的符合的吸顶灯以及其周边的地图图像(SA11701)。
接着,DB管理部A11014,获得图5示出的地图图像,并存储到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SA11702)。
接着,DB管理部A11014,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TRUE,并且,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FALSE(SA11703)。
[基础照明器具关联处理的流程]
接着,说明基础照明器具关联处理(SA11507)。
图18是示出实施例1的基础照明器具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DB管理部A11014,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要求图11示出的商品信息(SA11801)。
接着,DB管理部A11014,将获得的商品信息存储到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SA11802)。
接着,DB管理部A11014,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FALSE,并且,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TRUE(SA11803)。
[UI部A11020的工作流程]
接着,利用图19说明UI部A11020。
图19是示出实施例1的UI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UI部A11020,与触摸面板部A1204连动。
在SA119001中,UI部A11020,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的情况下(S11901的“是”),执行面向地图信息的UI处理(S11902)。
另一方面,在SA119003中,UI部A11020,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A11101为TRUE的情况下(S11903的“是”),执行面向商品信息的UI处理(S11904)。
[面向地图信息的UI处理的流程]
接着,说明面向地图信息的UI处理(S11802)。
图20是示出实施例1的面向地图信息的UI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若开始面向地图信息的UI处理(SA11902),UI部A11020,则判断是否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右方向的轻弹操作(SA12001)。在SA12001中,UI部A11020,在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右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SA12001的“是”),按照轻弹量,使地图偏移XA11604的值增加(SA12002)。
在SA12003中,UI部A11020,在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左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SA12003的“是”),使地图偏移XA11604的值减少(SA12004)。
在SA12005中,UI部A11020,在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上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SA12005的“是”),使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减少(SA12006)。
在SA12007中,UI部A11020,在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下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SA12007的“是”),使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增加(SA12008)。
如此,在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轻弹操作的情况下,由UI部A11020更新地图偏移XA11604以及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
[面向商品信息的UI处理的流程]
接着,说明面向商品信息的UI处理(S11804)。
图21是示出实施例1的面向商品信息的UI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若开始面向商品信息的UI处理(SA11904),UI部A11020,则判断是否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右方向的轻弹操作(SA12101)。在SA12101中,UI部A11020,在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右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SA12101的“是”),使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增加(SA12002)。
在SA12103中,UI部A11020,在由使用者对触摸面板部A1204进行了左方向的轻弹操作的情况下(SA12103的“是”),使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减少(SA12104)。
而且,在SA12105中,UI部A11020,在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比商品库存信息A11105的商品的z坐标之中最大的值大的情况下(SA12105的“是”),将显示架深度A11603重新设定为0(SA12106)。
并且,在SA12107中,UI部A11020,在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比0小的情况下(SA12107的“是”),将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重新设定为商品库存信息A11105的商品的z坐标之中最大的值(SA12108)。
如此,UI部A11020,更新显示架深度A11603。
[显示部A11018的处理流程]
接着,说明显示部A11018的处理流程。
图22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处理整体的流程图。图23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更新前处理的流程图,图24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显示部A11018,如图22示出,若开始显示处理,则在进行显示更新处理之前执行显示更新前处理(SA12201)。而且,显示部A11018,在执行显示更新前处理之后执行显示更新处理(SA12202)。
在此,对于显示更新前处理(SA12201),利用图23进行详细说明。
显示部A11018,若开始显示更新前处理,如图23示出,则确认商品信息是否有效(SA12301)。
显示部A11018,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A11101为TRUE(SA12301的“是”)且前帧描绘类别A11602为商品信息以外的情况下(SA12302的“否”),判断为需要将显示的架子的状态初始化,将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重新设定为0(SA12303)。
接着,在SA12304中,显示部A11018,确认地图信息是否有效(SA12304)。
显示部A11018,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SA12304的“是”)且前帧描绘类别A11602为地图信息以外的情况下(SA12305的“否”),判断为需要将显示的地图的状态初始化,将地图偏移XA11604以及地图偏移YA11605的值重新设定为0(SA12306)。
接着,在SA12307中,显示部A11018,确认是否更新了ID(SA12307)。
显示部A11018,在状态管理部A11019的上次获得ID和ID存储部A11013的ID保持不同的值的情况下(SA12307的“是”),判断为需要将显示状态初始化,将地图偏移XA11604、地图偏移YA11605以及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重新设定为0(SA12308)。
接着,在SA12309中,显示部A11018,在状态管理部A11019的上次获得ID复制ID存储部A11013的内容,从而更新旧ID(SA12309)。
接着,显示部A11018,更新前帧描绘类别(SA12310)。具体而言,显示部A11018,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A11101为TRUE的情况下,将前帧描绘类别A11602设定为“商品信息”,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的情况下,将前帧描绘类别A11602设定为“地图信息”。并且,显示部A11018,在异常标志A11601为TRUE的情况下,将前帧描绘类别A11602设定为“异常”。
接着,利用图24说明显示更新处理(SA12202)。
显示部A11018,若开始显示更新处理,如图24示出,则确认地图信息是否有效(SA12301)。
显示部A11018,在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为TRUE的情况下(SA12401的“是”),读入地图偏移XA11604的值和地图偏移YA11606的值(SA12402),在按照各个偏移的值偏离的状态下执行图5所示的地图信息的绘制处理(SA12403)。
在S12401中,显示部A11018,在地图信息的有效标志为无效的情况下,确认商品信息是否有效(SA12304)。
显示部A11018,在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为TRUE的情况下(SA12404的“是”),读入显示架深度A11603的值(SA12404),执行图12所示的商品库存状况的绘制处理,以提示显示架深度A11603所示的架子的图像(SA12406)。
在S12404中,显示部A11018,在商品信息的有效标志为无效的情况下(SA12404的“否”),进而,在异常标志A11601为TRUE的情况下,更新显示内容,以显示接收了非法的ID(SA12407)。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受光控制部A11012的结构以及流程。对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受光控制部A11012的详细结构]
首先,说明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A11012的详细结构。
图25是示出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在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A11012,如图25示出,具备受光部A12501、受光部A12502、选择器A12503、加速度检测部A12504、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解码部A12506、以及阈值存储部A12507。
受光部A12501,与例如实施例1的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对应,受光部A12502,与例如实施例1的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对应。
选择器A12503是,用于选择使两个受光部的哪一方工作的选择器。
加速度检测部A12504,通过检测便携终端A11011的加速度,从而供给选择器A12503的选择处理所需要的信息。
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存储经由选择器A12503从受光部A12501或受光部A12502获得的受光信号。
解码部A12506,从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读取受光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来生成ID,将生成的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
阈值存储部A12507,预先存储用于根据选择器A12503获得的加速度,判断装载有受光控制部A11012的便携终端A11011是否相对于地面水平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受光控制部的处理]
接着,说明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A11012的处理流程。
图26是示出实施例2的受光控制部的照度样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受光控制部A11012,在启动后(SA11501),由加速度检测部A12504检测在便携终端A11011的背面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SA12601)。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对获得的加速度和阈值存储部A12507所存储的阈值进行比较,确认受光部A12501(正面摄像头)是否朝向上方(SA12602)。
在SA12602中,受光控制部A11012,在加速度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判断为受光部A12501(正面摄像头)相对于地面朝向上方(SA12602的“是”),切换为受光部A12501(正面摄像头)(SA12603)。受光控制部A11012,在加速度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在便携终端A11011的背面方向上产生更大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因此,能够判断为便携终端A11011相对于地面水平、且受光部A12501(正面摄像头)相对于地面朝向上方。而且,受光控制部A11012,切换为受光部A1250或者使受光部A12501工作。
另一方面,在SA12602中,受光控制部A11012,在加速度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受光部A12501(正面摄像头)相对于地面不是朝向上方(SA12602的“否”),切换为受光部A12502(背面摄像头)(SA12604)。受光控制部A11012,在加速度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在便携终端A11011的背面方向没有产生大的重力加速度,因此,判断为便携终端A11011相对于地面不是水平,受光部A12502(背面摄像头)朝向墙壁以及架子。而且,受光控制部A11012,切换为受光部A12502(背面摄像头)或使受光部A12502(背面摄像头)工作。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获得静止图像捕获(SA12605)。具体而言,受光控制部A11012,通过所述的处理,由受光部A12501(正面摄像头)或受光部A12502(背面摄像头)获得摄影图像。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从摄影图像获得照明的照度变化,即执行解码处理(SA12606)。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将通过解码处理获得的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SA12607)。
如上所述,受光控制部A11012能够,按照便携终端A11011的姿势进行受光部(摄像部)的选择。据此,能够进行对从上方窥视便携终端(俯视建筑物的示意图)的照明设备最适合的受光部(正面摄像头)的选择,以及对从水平方向窥视位于正面的架子以及其他的被摄体的照明设备最适合的受光部(背面摄像头)的选择。
(实施例3)
受光控制部A11012的结构以及流程的详细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2中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与实施例2不同的受光控制部A11012的结构以及流程的详细内容。对于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受光控制部A11012的详细结构]
首先,说明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A11012的详细结构。
图27是示出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A11012具备,第一受光部A12701、第二受光部A12702、选择器A12703、定时控制部A12704、受光信号存储部A12705、解码部A12706、以及阈值存储部A12707。
受光部A12701,与例如实施例1的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对应,受光部A12702,与例如实施例1的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对应。
选择器A12703是,用于选择使这些两个受光部的哪一方工作的选择器。
定时控制部A12704,供给选择器A12703的选择处理所需要的信息。
受光信号存储部A12705,存储经由选择器A12703从第一受光部A12701或第二受光部A12702获得的受光信号。
解码部A12706,从受光信号存储部A12705读取受光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来生成ID,将生成的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
阈值存储部A12707预先存储,选择器A12703从第一受光部A12701的受光开始后向第二受光部A12702的受光的切换所需要的时间的阈值1。阈值存储部A12507预先还存储,选择器A12703从第二受光部A12702的受光开始后向第一受光部A12701的受光的切换所需要的时间的阈值2。
[受光控制部的处理]
接着,说明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A11012的处理流程。
图28是示出实施例3的受光控制部的照度样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受光控制部A11012,在启动后(SA11501),确认定时控制部A12704是否停止(SA12801)。
在SA12801中,受光控制部A11012,若定时控制部A12704没有工作(SA12801的“是”),则使定时控制部A12704工作,并且,使第一受光部A12701工作(SA12802)。
接着,在SA12803中,受光控制部A11012,在第一受光部A12701正在工作的情况下(SA12803的“是”),若第一受光部A12701开始工作后经过第一阈值的时间(SA12804的“是”),则为了使各个受光部均衡工作,使第一受光部A12701停止,并且,使第二受光部A12702工作(SA12806)。
另一方面,在第一受光部A12701正在停止、即第二受光部A12702正在工作的情况下(SA12803的“否”),若第二受光部A12702工作后经过第二阈值的时间(SA12805的“是”),则为了使各个受光部均衡工作,使第二受光部A12702停止,并且,使第一受光部A12701工作(SA12807)。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获得静止图像捕获(SA12608)。具体而言,受光控制部A11012,通过所述的处理,由工作的第一受光部A12501或第二受光部A12502获得摄影图像。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从摄影图像获得照明的照度变化,即执行解码处理(SA12609)。
接着,受光控制部A11012,将通过解码处理获得的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SA12610)。
如上所述,受光控制部A11012,通过按每个规定时间进行受光部(摄像部)的选择,例如
在使图9所示的手表型设备位于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均衡获得从天花板的吸顶灯A1904获得的ID、以及从设置在架子的基础照明器具A1905获得的ID。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受光控制部A11012也可以还具有加速度检测部。在此情况下,受光控制部A11012,在手表型设备的显示面与地面不是水平、即估计使用者没有看手表型设备的显示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一受光部A12501和第二受光部A12502停止,试图功耗的削减。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1,说明应用视线检测的技术,将使用者(用户)的意思更准确地反映到显示部A11018时的例子。
图29是实施例4的使用检测视线的运动的便携终端时的示意图。
如图29示出,在使用者用手拿持便携终端A12901,将便携终端A12901的背面部分朝向架子A12903的情况下,在便携终端A12901的显示部显示架子A12903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状态下使用者的视线朝向架子A12901的右侧的情况下,便携终端A12901能够通过图像识别处理检测使用者的视线。而且,判断为“使用者看的不是架子A12901,而是设置在架子A12901的右相邻的架子A12905”,在便携终端A12901的显示部显示与架子A12905有关的信息。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既考虑存在于便携终端A12901的正面的照明,也考虑使用者(用户)的视线来选择要显示的对象物,从而能够确认更反映了使用者的意图的信息。
[便携终端A12901的结构]
接着,说明实施例4的便携终端A12901的结构。
图30是示出实施例4的便携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而且,在图30中,对于与实施例1重复的构成要素、即与图10示出的构成要素同样的结构,使用相同的号码。
图30示出的便携终端A12901具备,受光控制部A13002、ID存储部A11013、DB管理部A13003、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显示部A11018、状态管理部A11019、UI部A11020、以及视线信息存储部A13001。并且,便携终端A12901,通过无线通信与服务器装置A13004连接。
受光控制部A13002,若检测出发光部A11007以及发光部A11011的照度样式,则将检测出的样式变换为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受光控制部A13002,检测出发光部A11007或发光部A11011的照度样式,因此,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的ID与存储在ID存储部A11004或ID存储部A11008的任一方的ID相等。
并且,受光控制部A13002,通过内置在本身的内受光功能,检测出示出使用者的视线被分类为“正面,右,左”之中的哪个的视线分类信息,将检测出的分类结果存储到视线信息存储部A13001。
对于其他的结构,与图10中的说明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DB管理部A13003的工作流程]
接着,说明DB管理部A13003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1的图18的SA11801详细化,其他的工作是同样的,因此,以下主要说明SA11801的详细流程。
图31是示出实施例4的DB管理部的询问处理的流程图。图32是示出实施例4的服务器装置的DB管理的信息的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图。
首先,DB管理部A13003,开始对服务器装置A11015进行商品图像发送请求的处理(SA11801)。
然后,DB管理部A13003,向服务器装置询问ID以及视线分类信息(SA13201)。具体而言,DB管理部A13003,从ID存储部A11013读入ID,还从视线信息存储部A13001读入视线分类信息。并且,DB管理部A13003,向服务器装置A11015要求商品信息。此时,将基础照明器具的ID发出到服务器装置A11015,并且,还将视线信息存储部A13001所存储的视线分类信息发出到服务器装置A11015。
接着,服务器装置A11015,从保持的DB检索ID(SA13202)。具体而言,服务器装置A11015,保持图32所示的DB,从保持的DB的A13102列检索接收的ID。
在SA13202中,服务器装置A11015,在保持的DB存在符合的ID的情况下(SA13203的“是”),检索与ID以及视线分类信息对应的DB的行(SA13205),确认与视线分类信息对应的架子标识符是否存在(SA13206)。具体而言,服务器装置A11015,在保持的DB的A13102列检索出符合的行的情况下,从该行提取架子标识符。此时,在视线分类信息为正面的情况下参照A13101列,在视线分类信息为“左”的情况下参照A13103列,在视线分类信息为“右”的情况下参照A13104列,通过符合的行的参照获得架子标识符。
接着,服务器装置A11015,检索与获得的架子标识符对应的行(SA13208),通知符合的行的架子信息(SA13209)。具体而言,服务器装置A11015,从A13101列检索获得的架子标识符,将符合的行的架子信息A13105通知给便携终端A12901DB的管理部A13003。例如,在接收的ID的值为200、视线分类信息为“右”的情况下,若从照明IDA13102检索出ID为200,则存在于第一行,第一行的右相邻的架子标识符A13104为101,因此,将架子标识符A13101为101的行的架子信息A13105、即架子信息2发出到便携终端A12901。
而且,便携终端A12901DB的管理部A13003,将获得的商品信息存储到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FALSE,并且,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TRUE,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FALSE。
而且,在SA13206中,服务器装置A11015,在虽从A13102列检测出接收的ID,但从ID和视线分类信息不能提取架子标识符的情况下(SA13206的“否”),将检索出接收的ID的行的架子信息A13105通知给便携终端A12901的DB管理部A13003(SA13207)。
并且,在SA13203中,服务器装置A11015,从A13102列没有检测出接收的ID的情况下(SA13203的“否”),向便携终端A12901的DB管理部A13003通知没有符合的ID的情况(SA13204)。在此,例如在发出到服务器装置A11015的ID是与任何吸顶灯、基础照明器具都没有关联的无效的ID的情况下,DB管理部A13003,将地图信息存储部A11017的有效标志A11301设定为FALSE,将商品信息存储部A11016的有效标志设定为FALSE,将异常标志A11601设定为TRUE。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装载有通信装置的便携终端还能够检测使用者的视线。更具体而言,在便携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切换为背面摄像头,通过背面摄像头与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并且,利用正面摄像头检测使用者的视线。
据此,通过利用背面摄像头,与位于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第一设备的第一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在检测出的使用者的视线指向的第二商品架与该第一商品架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代替该第一商品架的商品信息而显示第二商品架的商品信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4,使受光控制部A11012的结构明确的。
图33是示出实施例5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实施例5的受光控制部A11012,如图33示出,具备受光部A12501、受光部A12502、选择器A12503、加速度检测部A12504、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解码部A12506、阈值存储部A12507、以及视线检测部A13301。而且,对于与图25同样的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受光部A12501,与例如实施例1的正面摄像头A1202(第一摄像部)对应,受光部A12502,与例如实施例1的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对应。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受光部A12501设为相机设备那样的影像摄像装置。
选择器A12503是,用于选择使两个受光部的哪一方工作的选择器。
加速度检测部A12504,通过检测便携终端A12901的加速度,从而供给选择器A12503的选择处理所需要的信息。
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存储经由选择器A12503从受光部A12501或受光部A12502获得的受光信号。
解码部A12506,从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读取受光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来生成ID,将生成的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
阈值存储部A12507,预先存储用于根据选择器A12503获得的加速度,判断装载有受光控制部A11012的便携终端A12901是否相对于地面水平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视线检测部A13301,从受光部A12501接受影像信号,检测使用者的视线位置,将视线分类信息存储到视线信息存储部A1300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4,使受光控制部A11012的结构明确的。
图34是示出实施例6的受光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实施例6的受光控制部A11012,如图34示出,具备受光部A12501、受光部A12502、选择器A12503、加速度检测部A12504、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解码部A12506、阈值存储部A12507、摄像部A13401、以及视线检测部A13402。而且,对于与图25同样的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受光部A12501,在本实施例中,将受光部A12501设为照度传感器那样的传感器设备。受光部A12502,与例如实施例1的背面摄像头A1203(第二摄像部)对应。
选择器A12503是,用于选择使这些两个受光部的哪一方工作的选择器。
加速度检测部A12504,通过检测便携终端A12901的加速度,从而供给选择器A12503的选择处理所需要的信息。
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存储经由选择器A12503从受光部A12501或受光部A12502获得的受光信号。
解码部A12506,从受光信号存储部A12505读取受光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来生成ID,将生成的ID存储到ID存储部A11013。
阈值存储部A12507,预先存储用于根据选择器A12503获得的加速度,判断装载有受光控制部A11012的便携终端A12901是否相对于地面水平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摄像部A13401是,相机设备那样的影像摄像装置。
视线检测部A13402,从摄像部A13401接受影像信号,检测使用者的视线位置,将视线分类信息存储到视线信息存储部A1300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实现能够按照便携终端的姿势,提示更反映了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以及意图的信息的通信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实施例7)
以下,说明实施例7。
(发光部的亮度的观测)
提出了一种在拍摄一张图像时、不是使全部的摄像元件在相同的定时曝光、而是按照每个摄像元件在不同的时刻开始/结束曝光的摄像方法。图35是使排列为1列的摄像元件同时曝光、按照列从近到远的顺序将曝光开始时刻错开而摄像的情况下的例子。这里,称作同时曝光的摄像元件的曝光行,将与该摄像元件对应的图像上的像素的行称作亮线。
在使用该摄像方法将正在闪烁的光源拍摄到摄像元件的整面上而摄像的情况下,如图36那样,在摄像图像上发生沿着曝光行的亮线(像素值的明暗的线)。通过识别该亮线的样式,能够推测超过摄像帧速率的速度的光源亮度变化。由此,通过将信号作为光源亮度的变化发送,能够进行摄像帧速率以上的速度下的通信。在通过光源取两种亮度值来表现信号的情况下,将较低的亮度值称作低(LO),将较高的亮度值称作高(HI)。低也可以是光源不发光的状态,也可以是与高相比较弱地发光。
通过该方法,以超过摄像帧速率的速度进行信息的传送。
在一张摄像图像中,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曝光行有20行,当摄像的帧速率为30fps时,能够识别1.67毫秒周期的亮度变化。在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曝光行有1000行的情况下,能够识别3万分之1秒(约33微秒)周期的亮度变化。另外,曝光时间例如设定得比10毫秒短。
图36示出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后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当每1秒的帧数(帧速率)为f、构成1图像的曝光行数为l时,如果根据各个曝光行是否受光一定以上的光来传送信息,则最大能够以fl位每秒的速度传送信息。
另外,在不是按照行、而是按照像素以时间差进行曝光的情况下,能够更高速地进行通信。
此时,在每曝光行的像素数是m像素、通过各个像素是否受光一定以上的光来传送信息的情况下,传送速度最大为flm位每秒。
如图37那样,如果能够将由发光部的发光带来的各个曝光行的曝光状态用多个水平识别,则通过将发光部的发光时间以比各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短的单位的时间控制,能够传送更多的信息。
在能够将曝光状态在Elv阶段中识别的情况下,最大能够以flElv位每秒的速度传送信息。
此外,通过在与各个曝光行的曝光的定时稍稍错开的定时使发光部发光,能够识别发信的基本周期。
图38示出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之前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即,为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1)与等待一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的结束而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规定的时间内的样本数变多。通过规定时间内的样本数变多,能够将作为被摄体的光发送机产生的光信号更适当地检测到。即,能够降低检测光信号时的错误率。进而,(2)与等待一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的结束而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各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变长,所以即使在被摄体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更明亮的图像。即,能够使S/N比提高。另外,不需要在全部的曝光行中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也可以是一部分的曝光行在时间上不会一部分重叠。通过做成一部分的曝光行在时间上不会一部分重叠的结构,能够抑制摄像画面上的因曝光时间的重叠带来的中间色的发生,能够更适当地检测亮线。
在此情况下,根据各个曝光行的明亮程度计算曝光时间,识别发光部的发光的状态。
另外,在在通过亮度是否是阈值以上的2值判别各个曝光行的明亮程度的情况下,为了识别不发光的状态,发光部必须将不发光的状态持续各个行的曝光时间以上的时间。
图39示出在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下、因曝光时间的差异带来的影响。7500a是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时刻与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7500b是与其相比曝光时间更长的情况。通过如7500b那样做成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结构,能够较长地取得曝光时间。即,向摄像元件入射的光增大,能够得到明亮的图像。此外,通过将用来拍摄相同的明亮度的图像的摄像感度抑制得较低,能够得到噪声较少的图像,所以通信错误被抑制。
图40示出在曝光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因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差异带来的影响。7501a是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时刻与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7501b是比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更早地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通过如7501b那样做成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结构,能够增加每单位时间能够曝光的行。由此,分辨率变得更高,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量。样本间隔(=曝光开始时刻的差)变密,所以能够更正确地推测光源亮度的变化,能够降低错误率,进而能够识别更短的时间中的光源亮度的变化。通过使曝光时间具有重叠,能够利用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量的差来识别比曝光时间短的光源的闪烁。
如在图39、图40中说明那样,在以使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将各个曝光行依次曝光的结构中,通过将曝光时间设定得比通常摄影模式短,并将由此产生的亮线样式用于信号传送,能够使通信速度飞跃性地提高。这里,通过将可视光通信时的曝光时间设定为1/480秒以下,能够产生适当的亮线样式。这里,如果设帧频率=f,则需要设定为曝光时间<1/8×f。在摄影时产生的空白最大为1帧的一半的大小。即,由于空白时间是摄影时间的一半以下,所以实际的摄影时间在最短的时间下成为1/2f。进而,由于在1/2f的时间内需要接受4值的信息,所以产生了至少曝光时间比1/(2f×4)短的需要。由于通常帧速率是60帧/秒以下,所以通过设定为1/480秒以下的曝光时间,能够使图像数据产生适当的亮线样式,进行高速的信号传送。
图41示出在各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情况下、曝光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的优点。在曝光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即使光源如7502a那样进行2值的亮度变化,在摄像图像中也如7502e那样形成中间色的部分,有难以识别光源的亮度变化的倾向。但是,通过如7502d那样,做成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后、在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前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规定的等待时间)tD2的结构,能够使光源的亮度变化变得容易识别。即,能够检测7502f那样的更适当的亮线样式。如7502d那样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的结构可以通过使曝光时间tE比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tD小来实现。在通常摄影模式是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的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曝光时间设定得与通常摄影模式时相比短到产生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来实现。此外,即使通常摄影模式是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时刻与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将曝光时间设定得较短直到发生规定的不曝光的时间来实现。此外,通过如7502g那样使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间隔tD变大,也能够采用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后、在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前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规定的等待时间)tD2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使曝光时间变长,所以能够拍摄明亮的图像,由于噪声变少,所以耐错性较高。另一方面,在该结构中,由于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曝光的曝光行变少,所以如7502h那样具有样本数变少的缺点,所以优选的是根据状况而区分使用。例如,通过在摄像对象较明亮的情况下使用前者的结构、在较暗的情况下使用后者的结构,能够降低光源亮度变化的推测误差。
另外,不需要在全部的曝光行中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也可以是一部分的曝光行在时间上不会一部分重叠。此外,不需要在全部的曝光行中、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后到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之前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规定的等待时间),也可以是一部分的曝光行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发挥各自的结构中的优点。此外,在以通常的帧速率(30fps,60fps)进行摄影的通常摄影模式和以进行可视光通信的1/480秒以下的曝光时间进行摄影的可视光通信模式中,也可以通过相同的读出方法或电路进行信号的读出。通过用相同的读出方法或电路将信号读出,不再需要对通常摄影模式和可视光通信模式使用分别不同的电路,能够使电路规模变小。
图42示出光源亮度的最小变化时间tS、曝光时间tE、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tD和摄像图像的关系。在设为tE+tD<tS的情况下,一个以上的曝光行从曝光的开始到结束为止必定以光源不变化的状态摄像,所以如7503d那样能够得到亮度清晰的图像,容易识别光源的亮度变化。在设为2tE>tS的情况下,有时能够得到与光源的亮度变化不同样式的亮线,难以根据摄像图像识别光源的亮度变化。
图43示出光源亮度的变迁时间tT和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tD的关系。与tT相比,tD越大,成为中间色的曝光行越少,光源亮度的推测越容易。当tD>tT时,中间色的曝光行连续地为2行以下,是优选的。tT在光源是LED的情况下为1微秒以下,在光源是有机EL的情况下为5微秒左右,所以通过使tD为5微秒以上,能够使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容易。
图44示出光源亮度的高频噪声tHT与曝光时间tE的关系。与tHT相比,tE越大,摄像图像中高频噪声的影响越少,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容易。当tE为tHT的整数倍时,不再有高频噪声的影响,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得最容易。在光源亮度的推测中,优选的是tE>tHT。高频噪声的主要的原因来源于开关电源电路,在许多电灯用的开关电源中,由于tHT是20微秒以下,所以通过使tE成为20微秒以上,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亮度的推测。
图45是示出tHT为20微秒的情况下的曝光时间tE与高频噪声的大小的关系的曲线图。考虑tHT根据光源而有偏差,根据曲线图,tE是与噪声量取极大时的值相等的值,如果设定为15微秒以上、35微秒以上、54微秒以上或74微秒以上,则能够确认到效率较好。根据高频噪声降低的观点,tE优选的是较大,但如上述那样,还具有在tE越小则越不易产生中间色部分这一点上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容易的性质。因此,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15~35微秒时tE优选的是设定为15微秒以上,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35~54微秒时tE优选的是设定为35微秒以上,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54~74微秒时tE优选的是设定为54微秒以上,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74微秒以上时tE优选的是设定为74微秒以上。
图46示出曝光时间tE与识别成功率的关系。曝光时间tE相对于光源的亮度为一定的时间具有相对性的意义,所以取将光源亮度变化的周期tS用曝光时间tE除的值(相对曝光时间)为横轴。根据曲线图可知,在想要使识别成功率大致成为100%的情况下,只要将相对曝光时间设为1.2以下即可。例如,在设发送信号为1kHz的情况下,只要将曝光时间设为约0.83毫秒以下即可。同样,在想要使识别成功率成为95%以上的情况下,只要使相对曝光时间为1.25以下即可,在想要使识别成功率成为80%以上的情况下,只要使相对曝光时间为1.4以下即可。此外,由于在相对曝光时间1.5附近识别成功率急剧下降,在1.6大致成为0%,所以可知相对曝光时间应设定为不超过1.5。此外可知,在识别率在7507c成为0之后,在7507d或7507e、7507f再次上升。因此,在想要使曝光时间变长而拍摄明亮的图像的情况下等,相对曝光时间只要利用从1.9到2.2、从2.4到2.6、从2.8到3.0的曝光时间即可。例如,作为图48的中间模式优选的是使用这些曝光时间。
如图47那样,根据摄像装置,也有存在不进行曝光的时间(空白)的情况。
在存在空白的情况下,不能观察该时间的发光部的亮度。
通过发光部将相同的信号反复发送两次以上,或附加错误校正码,能够防止由空白带来的传送损失。
发光部为了防止相同的信号总是在空白的期间中被发送,以与将图像摄像的周期互素(relatively prime)的周期、或者比将图像摄像的周期短的周期发送信号。
(实施例8)
图49是示出使用已经说明的实施例所记载的接收方法的服务提供系统的图。
首先,对于管理服务器ex8002的企业A ex8000,其他企业B或个人ex8001委托向便携终端的信息的分发。例如委托对于与标牌进行可视光通信的便携终端发送详细的广告信息、优惠券信息或地图信息等。管理服务器的企业A ex8000与任意的ID信息对应而管理向便携终端分发的信息。便携终端ex8003通过可视光通信从被摄体ex8004取得ID信息,将所取得的ID信息向服务器ex8002发送。服务器ex8002将与ID信息对应的信息向便携终端发送,并将发送了与ID信息对应的信息的次数计数。管理服务器的企业A ex8000,对委托的企业B或个人ex8001进行与计数的次数对应的费用的收费。例如,计数数越大,使收费的金额越大。
图50是示出服务提供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ex8000中,管理服务器的企业A从其他企业B接受信息分发的委托。接着,在步骤ex8001中,在企业A管理的服务器中,将接受到分发委托的信息与特定的ID信息建立关联。在步骤ex8002中,便携终端通过可视光通信从被摄体接收特定的ID信息,向企业A管理的服务器发送。关于可视光通信方法的详细情况,由于在其他实施例中已经说明,所以省略。服务器将与从便携终端发送的特定的ID信息对应的信息对便携终端发送。在步骤ex8003中,在服务器中,将信息分发的次数计数。最后,在步骤ex8004中,对企业B进行与信息分发的计数数对应的费用的收费。这样,通过根据计数数进行收费,能够对企业B进行与信息分发的宣传效果对应的适当的费用的收费。
图51是示出另一例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关于与图50重复的步骤省略说明。
在步骤ex8008中,判断是否从信息分发的开始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如果判断为规定时间内,则在步骤ex8011中,不进行对企业B的收费。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ex8009中,将分发了信息的次数计数。并且,在步骤ex8010中,对企业B进行与信息分发的计数对应的费用的收费。这样,在规定期间内免费进行信息分发,所以企业B能够在确认宣传效果等后接受收费服务。
图52是示出另一例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关于与图51重复的步骤省略说明。
在步骤ex8014中,将分发了信息的次数计数。在步骤ex8015中,在判断为从信息分发开始起没有经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ex8016中不进行收费。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ex8017中进行分发了信息的次数是否为规定值以上的判断。在分发了信息的次数不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将计数数复位,再次将分发了信息的次数计数。在此情况下,关于分发了信息的次数不到规定值的规定期间,对企业B不进行收费。在步骤ex8017中,如果计数数是规定值以上,则在步骤ex8018中将计数数复位一次,再次重新开始计数。在步骤ex8019中,对企业B进行与计数数对应的费用的收费。这样,通过在免费进行了分发的期间内的计数数较少的情况下再次设置免费分发的期间,企业B能够以适当的定时接受收费服务。此外,企业A也能够在计数数较少的情况下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例如在不与季节对应的信息那样的情况下,可以向企业B建议以将信息内容变更。另外,在再次设置免费的信息分发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比初次的规定的期间短的期间。通过比初次的规定的期间短,能够使对于企业A的负担变小。此外,也可以做成隔开一定期间再次设置免费的分发期间的结构。例如,如果是受到季节的影响的信息,则可以在季节变化之前隔开一定期间再次设置免费的分发期间。
另外,也可以不取决于信息的分发次数,而根据数据量变更收费费用。也可以做成使一定的数据量的分发为免费、在规定的数据量以上收费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随着数据量变大而使核款费用也变化。此外,也可以在将信息与特定的ID信息建立对应而管理时进行管理费用的收费。通过作为管理费用收费,能够在委托了信息分发的时点决定费用。
本发明涉及的通信方法等,能够安全且主动地获得图像以外的信息,因此,除了家庭的电视机、PC、以及平板电脑等的设备以外,还针对外面的标牌、信息终端、以及信息显示设备,因其能动性而能够根据需要安全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因此,能够适用于各种场面的图像附带信息的传输、以及信息发信等的各种各样的用途。
符号说明
A1101、A1904 吸顶灯
A1102、A1801、A1802 架子
A1103、A1803、A1804、A1905 基础照明器具
A1201、A11001、A12901 便携终端
A1202 正面摄像头
A1203 背面摄像头
A1204 触摸面板部
A1301 区域
A1701、A1702、A1703 图像
A1901 手表型设备
A1902、A1903 受光部
A11002、A11003 照明设备
A11004、A11008 ID存储部
A11005、A11009 编码部
A11006、A11010 照度样式存储部
A11007、A11011 发光部
A11012、A13002 受光控制部
A11013 ID存储部
A11014、A13003 DB管理部
A11015、A13004 服务器装置
A11016 商品信息存储部
A11017 地图信息存储部
A11018 显示部
A11019 状态管理部
A11020 UI部
A11101、A11301 有效标志
A11102 架子外观
A11103 架子内观
A11104 商品类别信息
A11105 商品库存信息
A11302 数据长度
A11303 地图图像
A11601 异常标志
A11602 前帧描绘类别
A12501、A12502、A12701、A12702 受光部
A12503、A12703 选择器
A12504 加速度检测部
A12505、A12705 受光信号存储部
A12506、A12706 解码部
A12507、A12707 阈值存储部
A12704 定时控制部
A13001 视线信息存储部
A13101、A13104 架子标识符
A13105 架子信息
A13301、A13402 视线检测部
A13401 摄像部

Claims (13)

1.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和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的终端,包括:
切换步骤,按照所述终端的朝向,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
可视光通信步骤,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2.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和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的终端,包括:
切换步骤,按每个规定时间,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
可视光通信步骤,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背面摄像头,与位于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并且,将获得的所述商品信息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上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二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将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使用者存在的区域的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终端,被安装在手表,
所述正面摄像头,被装载在具有显示所述手表的时间的显示部的所述手表的前面,所述背面摄像头,被装载在所述手表的侧面,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手表的所述显示部相对于地面大致水平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正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上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二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利用所述背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并且,按照所述使用者的选择,将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使用者存在的区域的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或者,将获得的所述商品信息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向服务器询问如下的标识符,从而获得关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设备的信息,所述标识符是与发出可视光的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而获得的唯一地赋予到所述设备的标识符,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进一步,在向所述服务器询问后,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信息不存在的情况下,将错误通知显示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所述错误通知是示出与所述设备有关的信息不存在的通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变更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商品信息的变更步骤,
在所述变更步骤中,所述使用者对所述显示部进行轻弹操作,从而变更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商品信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变更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地图信息的变更步骤,
在所述变更步骤中,所述使用者对所述显示部进行轻弹操作,从而变更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地图信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显示所述地图信息之后,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背面摄像头,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商品架的商品信息的情况下,将赋予到所述地图信息的偏移初始化,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显示部显示所述商品信息之后,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获得所述位置信息以作为所述使用者的当前位置的情况下,将赋予到所述商品信息的偏移初始化。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视线的视线检测步骤,
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在所述终端的朝向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情况下,切换为所述背面摄像头,
在所述视线检测步骤中,利用所述正面摄像头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视线,
在所述可视光通信步骤中,利用在所述切换步骤中切换的所述背面摄像头,与位于所述使用者的前方且发出可视光的第一设备进行可视光通信,从而获得设置有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商品架的商品信息,在由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指向的第二商品架与所述第一商品架不同的情况下,代替所述第一商品架的商品信息而显示所述第二商品架的商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终端具备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多个曝光行,
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图像获得步骤,在不同的时刻依次开始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各个曝光行的曝光,并且,以所述各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相邻的曝光行之间在时间上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以1/480秒以下的曝光时间进行被摄体的摄影,从而获得图像数据;
可视光通信步骤,对所述图像数据中出现的、与所述各个曝光行对应的亮线样式进行解调,从而获得所述被摄体的识别信息;以及
服务提示步骤,向所述终端的使用者提示与所述被摄体的识别信息关联的服务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委托接受步骤,进行从委托人接受信息的分发的委托的处理;
分发步骤,将所述委托人所委托的所述信息作为与通过所述可视光而获得的数据对应的信息来分发;以及
收费步骤,按照所述信息的分发,进行用于对所述委托人进行收费的信息处理。
12.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3.一种通信装置,具有作为第一摄像部的正面摄像头以及作为第二摄像部的背面摄像头,所述通信装置具备:
切换部,按照所述终端的朝向,对所述正面摄像头与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切换;以及
可视光通信部,利用由所述切换部切换的所述正面摄像头或所述背面摄像头,进行可视光通信。
CN201480070122.6A 2013-12-27 2014-04-25 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850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21132P 2013-12-27 2013-12-27
US61/921,132 2013-12-27
PCT/JP2014/002327 WO2015097924A1 (ja) 2013-12-27 2014-04-25 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0061A true CN105850061A (zh) 2016-08-10
CN105850061B CN105850061B (zh) 2019-02-19

Family

ID=5347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122.6A Active CN105850061B (zh) 2013-12-27 2014-04-25 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294666B2 (zh)
JP (2) JP6298831B2 (zh)
CN (1) CN105850061B (zh)
WO (1) WO2015097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4152B2 (en) 2014-08-12 2017-03-14 Abl Ip Hold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a beacon-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JP6485767B2 (ja) * 2014-12-26 2019-03-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及び可視光通信システム
US10412173B2 (en) 2015-04-22 2019-09-10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Passenger seat pairing system
WO2017026555A1 (ko) * 2015-08-12 2017-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10382128B2 (en) * 2015-08-12 201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KR102521805B1 (ko) 2015-11-10 2023-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전환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5635591A (zh) * 2016-03-11 2016-06-01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拍照控制方法及终端
US10270528B1 (en) * 2016-06-30 2019-04-23 Google Llc Serial communication to device through lighting control
US11418956B2 (en) 2019-11-15 2022-08-16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Passenger vehicle wireless access point security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86375A1 (ja) * 2004-03-03 2005-09-15 Nec Corporation 測位システム、即位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120281129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Nokia Corporation Camera control
CN103116846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濯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支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2205A (ja) 1995-03-06 1996-09-17 Nec Corp 赤外線通信機能付携帯型電子機器
JPH09305277A (ja) 1996-05-14 1997-11-28 Toshiba Corp ポータブルコンピュータ
JP2002290335A (ja) 2001-03-28 2002-10-04 Sony Corp 光空間伝送装置
JP3979090B2 (ja) * 2001-12-28 2007-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型電子機器
US7671916B2 (en) * 2004-06-04 2010-03-02 Electronic Arts Inc. Motion sensor using dual camera inputs
US7711200B2 (en) * 2005-09-29 2010-05-04 Apple Inc. Video acquisition with integrated GPU processing
KR20110088914A (ko) * 2010-01-29 2011-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카메라 기능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11254317A (ja) 2010-06-02 2011-12-15 Sony Corp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3650383B (zh) 2012-05-24 2017-04-1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通信方法
JP5404956B2 (ja) 2012-06-15 2014-0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配信装置、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及び携帯通信機
FR2993997B1 (fr) * 2012-07-26 2014-08-22 Acep France Systeme d'eclairage photographique pour tablette tactile
US8988574B2 (en) 2012-12-27 2015-03-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using bright line image
SG10201609857SA (en) 2012-12-27 2017-01-27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252878B2 (en) 2012-12-27 2016-02-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871452B (zh) 2012-12-27 2018-04-27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可视光通信方法及可视光通信装置
EP2940889B1 (en) 2012-12-27 2019-07-3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signal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9088360B2 (en) 2012-12-27 2015-07-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922666B2 (en) 2012-12-27 2014-12-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087349B2 (en) 2012-12-27 2015-07-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4103158A1 (ja) 2012-12-27 2014-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86375A1 (ja) * 2004-03-03 2005-09-15 Nec Corporation 測位システム、即位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120281129A1 (en) * 2011-05-06 2012-11-08 Nokia Corporation Camera control
CN103116846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濯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支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7368A (ja) 2018-07-26
US20160149641A1 (en) 2016-05-26
JP6298831B2 (ja) 2018-03-20
US9413460B2 (en) 2016-08-09
WO2015097924A1 (ja) 2015-07-02
JP6622828B2 (ja) 2019-12-18
JPWO2015097924A1 (ja) 2017-03-23
US9294666B2 (en) 2016-03-22
US20150189149A1 (en) 2015-07-02
CN105850061B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0061A (zh) 通信方法
CN105830367B (zh)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US10476590B2 (en) Artificial light source based messaging platform
CN104871452B (zh) 可视光通信方法及可视光通信装置
JP6345697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5723632B (zh) 信息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U2721226C2 (ru) Встраивание данных в свет
CN104871454B (zh) 信息通信方法和信息通信装置
CN106031057B (zh) 发送机及发送方法
CN103650383B (zh) 信息通信方法
RU2562805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физической ассоциации сцен освещения
CN105191509A (zh) 具有用于控制照明性质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设备
CN104885382A (zh) 可视光通信信号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723631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记录介质
CN109791602A (zh) 在一组移动设备中定位移动设备的方法
JP2018032885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8032884A (ja) 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13424660A (zh) 用于控制光源的控制器及其方法
WO2021031879A1 (zh) 光通信装置以及用于传输和接收信息的方法
TWI836131B (zh) 光通信裝置以及用於傳輸和接收資訊的方法
CN109064910A (zh) 一种显示系统及用于操作显示系统的方法
CN207148509U (zh) 一种家装展示互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