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0367B -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0367B
CN105830367B CN201480070116.0A CN201480070116A CN105830367B CN 105830367 B CN105830367 B CN 105830367B CN 201480070116 A CN201480070116 A CN 201480070116A CN 105830367 B CN105830367 B CN 105830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ntioned
visible light
reception device
exp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1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0367A (zh
Inventor
大岛光昭
中西幸司
青山秀纪
饭田惠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5830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0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可见光通信方法包括:第一ID取得步骤(SB3001),取得确定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一ID;第二ID取得步骤(SB3002),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以及信息取得步骤(SB3003),取得与将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例如,在上述第一ID取得步骤中,也可以通过参照表示位置信息与上述第一ID的对应关系的表,来取得上述第一ID,上述位置信息是由上述接收装置得到的表示上述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信息。

Description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家庭网络中,通过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推进多种多样的家电设备连接到网络上的家电协同功能的导入,该家庭能源管理系统除了利用Ethernet(注册商标)或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下的IP(Internet Protocol)连接进行的AV家电的协同之外,还具有与环境问题对应的电力使用量的管理、或从宅外的电源ON/OFF这样的功能。但是,在具有通信功能方面,也有运算力不充分的家电、或在成本上难以搭载通信功能的家电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使用光向自由空间传递信息的光空间传送装置中,通过进行使用多个照明光的单色光源的通信,能够在有限的发送装置中有效率地实现设备间的通信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0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可见光通信中,要求通信的高速化。此外,在这样的可见光通信中,希望能够提供适合于用户的信息。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速化、或能够提供适合于用户的信息的可见光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包括:第一ID取得步骤,取得确定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一ID;第二ID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在所确定的上述区域中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以及信息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将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
另外,这些整体或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速化或能够提供适合于用户的信息的可见光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由移动终端进行的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从移动终端请求了区域ID信息的情况下的由区域ID信息服务器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区域ID信息保持部保持的区域ID信息表的一例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接收到区域ID信息时的由移动终端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从可见光发送设备接受到可见光ID时的由移动终端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由移动终端进行的请求ID对应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由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进行的、由移动终端请求了ID对应信息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ID对应信息保持部保持的对应信息表的一例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从可见光发送设备接受到较短的ID时的由移动终端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由移动终端进行的信息显示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由插补ID生成部进行的基于用户属性生成插补ID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用户信息保持部保持的用户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插补ID生成部为了选择基于用户属性的插补ID而使用的用户属性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由插补ID生成部进行的、基于传感数据及接收照相机信息确定可见光发送设备的设置位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由插补ID生成部进行的、基于可见光发送设备的设置位置生成插补ID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插补ID生成部确定可见光发送设备的位置的例子的图。
图18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插补ID生成部根据移动终端的姿势而选择前置照相机的例子的图。
图18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插补ID生成部根据移动终端的姿势而选择后置照相机的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插补ID生成部为了选择基于设备位置的插补ID而使用的位置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使用情景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从移动终端向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发送的询问ID的结构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移动终端进行询问ID的生成的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22的例2的详细的使用情景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22的例3的详细的使用情景的图。
图25是实施方式1的可见光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实施方式1的可见光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实施方式1的可见光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使排列为1列的摄像元件同时曝光、以列从近到远的顺序将曝光开始时刻错开而摄像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后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的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后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的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之前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的图。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在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下因曝光时间的差异带来的影响的图。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在曝光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因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差异带来的影响的图。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在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情况下曝光时间短的情况的优点的图。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源亮度的最小变化时间、曝光时间、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与摄像图像的关系的图。
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源亮度的变迁时间与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的关系的图。
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源亮度的高频噪声与曝光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源亮度的高频噪声为20微秒的情况下的曝光时间与高频噪声的大小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曝光时间tE与识别成功率的关系的图。
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的各模式的一例的图。
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发光部的亮度的观测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服务提供系统的图。
图43是实施方式3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
图44是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
图45是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认识)
在可见光通信中,从可见光发送设备发送的能够唯一地确定的可见光ID越长,则到接收装置中完成可见光ID的接收为止的时间越长。由此,本发明者发现有以下问题:(1)用户在可见光ID的接收完成之前必须等待一定时间、以及(2)可见光ID的接收失败的可能性变高。此外,本发明者发现该问题特别在使用采用频率调制方式的可见光发送设备的情况下特别显著。
这样,在使用可见光通信的技术中,希望能够使可见光ID变短。此外,希望能够提供适合于用户的信息。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能够使可见光ID变短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能够提供适合于用户的信息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及可见光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包括:第一ID取得步骤,取得确定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一ID;第二ID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在所确定的上述区域中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以及信息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将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
据此,在该可见光通信方法中,确定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一ID被用作用来取得信息的ID的一部分。由此,能够使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的第二ID变短,所以能够缩短可见光通信完成为止的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可见光通信失败的概率。
例如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ID取得步骤中,通过参照表示位置信息与上述第一ID的对应关系的表,来取得上述第一ID,上述位置信息是由上述接收装置得到的表示上述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信息。
例如,上述位置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由上述接收装置具备的全球定位系统即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确定的上述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信息。
例如,上述位置信息也可以是表示上述接收装置能够接入的无线LAN的接入点的信息。
例如,上述位置信息也可以是上述接收装置取得的表示上述接收装置所在的店铺的信息。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包括:第一ID取得步骤,取得表示接收装置的姿势的第一ID;第二ID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以及信息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将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
据此,在该可见光通信方法中,表示接收装置的姿势的第一ID被用作用来取得信息的ID的一部分。由此,能够使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的第二ID变短,所以能够缩短可见光通信完成为止的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可见光通信失败的概率。
例如也可以是,上述接收装置具备第一照相机及第二照相机;在上述第二ID取得步骤中,根据上述接收装置的姿势,选择上述第一照相机及上述第二照相机中的一方,使用所选择的照相机取得上述第二ID。
据此,由于根据接收装置的姿势将适当的照相机启动,所以能够抑制不想要的信号的误识别等。
例如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ID取得步骤中,取得表示上述接收装置的倾斜的上述第一ID。
例如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ID取得步骤中,通过参照表示上述接收装置的倾斜与上述第一ID的对应关系的表,取得上述第一ID。
此外,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包括:第一ID取得步骤,取得表示接收装置的用户的属性的第一ID;第二ID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以及信息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将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
据此,在该可见光通信方法中,表示用户的属性的第一ID被用作用来取得信息的ID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实现适合于用户的信息的提供。
例如也可以是,上述可见光通信方法还包括通常摄影步骤,在该通常摄影步骤中,以将图像传感器所具有的多个曝光行各自的曝光依次在不同的时刻开始、并且所述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相邻的曝光行之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方式,以第一曝光时间进行摄影,从而取得第一图像数据;上述第二ID取得步骤包括可见光通信步骤,在该可见光通信步骤中,以将所述各曝光行的曝光依次在不同的时刻开始、并且所述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在相邻的曝光行之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方式,以比所述第一曝光时间短的第二曝光时间进行摄影,从而取得第二图像数据,并通过对在所述第二图像数据中出现的与所述各曝光行对应的亮线样式进行解调来取得所述第二ID;在上述可见光通信步骤中,通过将上述第二曝光时间设定为1/480秒以下,使上述第二图像数据产生上述亮线样式。
例如也可以是,上述可见光通信方法还包括:委托受理步骤,进行从委托者受理信息的分发委托的处理;分发步骤,作为与上述第三ID对应的信息,分发由上述委托者委托的上述信息;以及收费步骤,按照上述信息的分发,进行用于向上述委托者收费的信息处理。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识别信号通过上述可见光通信方法生成,包含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
据此,能够使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的第二ID变短,所以能够缩短可见光通信完成为止的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可见光通信失败的概率。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接收信号,具备:第一ID取得部,取得确定上述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一ID;第二ID部,在所确定的上述区域中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以及信息取得部,取得与将上述第一ID和上述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
据此,该接收装置将确定该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一ID作为用来取得信息的ID的一部分来使用。由此,能够使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的第二ID变短,所以能够缩短可见光通信完成为止的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可见光通信失败的概率。
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可见光通信方法。
另外,这些整体或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有省略所需以上详细的说明的情况。例如,有省略对已经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及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是本发明的一具体例。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主旨。此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设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最终使用的询问ID划分为按每个区域固有地设定的区域ID、和通过可见光通信传递的可见光ID。由此,能够使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接收的可见光ID变短。具体而言,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区域,先行取得与所确定的区域对应的区域ID。由此,在可见光ID的受光时,能够将可见光ID的取得处的可见光发送设备限定于与用户的意图对应的设备。
此外,除了指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区域那样的明示性的用户操作以外,还能够通过检测移动终端的壳体姿势来自动地限定可见光ID的取得处的可见光发送设备。此外,移动终端的壳体姿势用于决定利用在移动终端中搭载有多个的照相机中的哪个等。由此,还能够推测用户的暗示性的意图。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该可见光通信系统具备作为接收装置的移动终端B0101、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和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移动终端B0101具备区域检测部B0102、传感部B0103、询问ID生成部B0104、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前置照相机B0106、后置照相机B0107、通信部B0108、显示部B0109和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
移动终端B0101使用前置照相机B0106或后置照相机B0107接受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发出的可见光。并且,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将接受到的可见光变换为可见光ID。
此外,移动终端B0101使用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B0101当前所处的区域的信息作为用来拣选可见光ID的信息。具体而言,区域检测部B0102使用由传感部B0103取得的传感数据检测与移动终端B0101当前所处的区域有关的区域信息,从而确定移动终端B0101当前所处的区域。
询问ID生成部B0104为了经由通信部B0108向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询问由区域检测部B0102确定的区域的ID,将检测出的区域信息向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发送。
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具备通信部B0142、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和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
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从移动终端B0101接收到的区域信息。该区域信息经由通信部B0142传递至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
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保持表示各区域与唯一地确定该区域的区域ID的对应关系的区域ID信息表。
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通过参照保持在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中的区域ID信息表,判定与从移动终端B0101接收到的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ID。然后,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经由通信部B0142将判定出的区域ID向移动终端B0101发送。
询问ID生成部B0104通过将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到的区域ID与由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生成的可见光ID合并,生成询问ID。然后,询问ID生成部B0104通过向通信部B0108委托与询问ID对应的ID对应信息的取得,经由公共网络B0130从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取得与询问ID对应的ID对应信息。
但是,询问ID生成部B0104在将区域ID和可见光ID合并的询问ID不满足预先设定的询问ID的条件的情况下,向插补ID生成部B0110指示用来插补询问ID的不足部分的插补ID的生成。
插补ID生成部B0110使用由传感部B0103得到的传感数据检测移动终端B0101的姿势,基于检测结果生成插补ID。或者,插补ID生成部B0110基于由保持在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中的用户信息表示的用户属性而生成插补ID。并且,将包括包含插补ID的询问ID的信息取得请求向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发送。
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具备通信部B0112、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和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
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保持着与多个询问ID分别对应的多个ID对应信息。
在通信部B0112从移动终端B0101的通信部B0108受理了包含询问ID的信息取得请求的情况下,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从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取得与接收到的询问ID对应的ID对应信息。并且,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将所取得的ID对应信息向通信部B0112传递。通信部B0112经由公共网络B0130向移动终端B0101发送ID对应信息。
以下,详细地说明上述动作。首先,说明由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区域检测处理。图2是由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B0202中,区域检测部B0102开始来自传感部B0103的通知的监视,进行移动终端B0101所处的区域的计算准备。
接着,在步骤SB0203中,区域检测部B0102确认是否有来自传感部B0103的通知。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SB0203中否),在规定时间后再次进行确认(SB0203)。另一方面,在有通知的情况下(SB0203中是),向步骤SB0204前进。
在步骤SB0204中,区域检测部B0102基于来自传感部B0103的通知,生成表示移动终端B0101所处的区域的区域信息。并且,区域检测部B0102对询问ID生成部B0104传递所生成的区域信息。
在步骤SB0205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将从区域检测部B0102接受的区域信息向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发送。
图3是由移动终端B0101请求了区域ID信息的情况下的由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从图2的步骤SB0205向图3的步骤SB0301前进。在步骤SB0301中,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的通信部B0142确认是否接收到由移动终端B0101检测到的区域信息。在没有接收到的情况下(SB0301中否),再次进行确认。在接收到的情况下(SB0301中是),向步骤SB0302前进。
在步骤SB0302中,通信部B0142将接收到的区域信息向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传递。接着,在步骤SB0303中,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向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询问与被通知的区域信息对应的区域ID。
在步骤SB0304中,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确认在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保持的区域ID信息表中是否存在与被通知的区域信息相符的信息。
图4是表示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保持的区域ID信息表的一例的图。该区域ID信息表包括区域ID B1901和与区域ID B1901对应的区域信息。区域信息例如包括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息B1902、无线LAN接入点识别码B1903及店铺信息B1904中的至少一个。
无线LAN接入点识别码B1903中,例如使用接入点的识别码SSID或将特定的无线LAN接入点合并多个而构成的识别码ESSID等。此外,例如移动终端B0101在入店时等,从设置在店铺内的Wi-Fi(注册商标)的接入点或Bluetooth(注册商标)通信设备接受店铺信息B1904。
在步骤SB0304中,在存在与区域信息相符的信息的情况下(SB0304中是),向步骤SB0305前进。在步骤SB0305中,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将对应的区域ID向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通知。接着,在步骤SB0306中,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生成表示区域ID的区域ID通知,将所生成的区域ID通知向通信部B0142传递。接着,在步骤SB0307中,通信部B0142向区域ID请求源的移动终端B0101发送从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接受的区域ID通知。
另一方面,在步骤SB0304中,在不存在相符的信息的情况下(SB0304中否),向步骤SB0308前进。在步骤SB0308中,区域ID信息保持部B0144向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通知在区域ID信息表中不存在对应的信息之意。接着,在步骤SB0309中,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生成表示不存在对应的区域ID之意的无对应信息通知,将所生成的无对应信息通知向通信部B0142传递。接着,在步骤SB0307中,通信部B0142向区域ID请求源的移动终端B0101发送从区域信息判定部B0143接受的无对应信息通知。
图5是移动终端B0101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到区域ID时的由该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从图3的步骤SB0307向图5的步骤SB0401前进。在步骤SB0401中,通信部B0108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包含区域ID的区域ID通知,将接收到的区域ID向询问ID生成部B0104传递。接着,在步骤SB0402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在由区域检测部B0102提供新的区域信息之前的期间中,保持由区域ID通知表示的区域ID。
图6是移动终端B0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受到可见光ID时的由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从图5的步骤SB0402向图6的步骤SB0501前进。在步骤SB0501中,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提高在可见光ID的受光中使用的照相机的快门速度,等待来自照相机的输入。
在步骤SB0502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确认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是否接受到可见光ID。在没有接收到可见光ID的情况下(SB0502中否),在规定时间后再次进行确认(SB0502)。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可见光ID的情况下(SB0502中是),向步骤SB0503前进。
在步骤SB0502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确认接受到的可见光ID是否全部比特(128比特)齐全。即,询问ID生成部B0104判定接受到的可见光ID是预先设定的比特数(128比特)、还是比其少。在齐全的情况下(SB0502中是),向图7的步骤SB0601前进。在不齐全的情况下(SB0502中否),向步骤SB0504前进。
在步骤SB0504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确认如果将接受到的可见光ID与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到的区域ID合并则是否全部比特(128比特)齐全。即,询问ID生成部B0104判定接受到的可见光ID与区域ID的合计的比特数是预先设定的比特数(128比特)还是比其少。在不齐全的情况下(SB0504中否),向图10的步骤SB0801前进。在齐全的情况下(SB0504中是),向步骤SB0505前进。
在步骤SB0505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生成将保持的区域ID与可见光ID合并的询问ID。
图7是由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请求ID对应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6的步骤SB0502中为“否”的情况下、以及步骤SB0505之后,向步骤SB0601前进。在步骤SB0601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为了取得与询问ID(可见光ID本身或将可见光ID与区域ID合并的ID)有关的信息,向通信部B0108进行信息取得委托。接着,在步骤SB0602中,通信部B0108经由公共网络B0130向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发送用来取得与询问ID对应的ID对应信息的信息取得请求。
图8是由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进行的、由移动终端B0101请求了ID对应信息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
从图7的步骤SB0602向图8的步骤SB0702前进。在步骤SB0702中,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的通信部B0112确认是否接收到包含询问ID的信息取得请求。在没有接收到的情况下(SB0702中否),在规定时间后再次确认(SB0702)。在接收到的情况下(SB0702中是)向步骤SB0703前进。
在步骤SB0703中,通信部B0112将接收到的询问ID向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通知。接着,在步骤SB0704中,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向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询问与被通知的询问ID对应的ID对应信息。接着,在步骤SB0705中,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确认在保持的对应信息表中是否存在与被通知的询问ID相符的信息。
图9是表示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保持的对应信息表的一例的图。图9所示的对应信息表包括多个询问ID B1801和与各询问ID B1801对应的ID对应信息B1802。询问IDB1801对应于由移动终端B0101的询问ID生成部B0104生成的询问ID,由包括移动终端B0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到的可见光ID的例如128比特的比特序列构成。ID对应信息B1802是与对应于询问ID B1801的URL等的各ID对应的信息。
在步骤SB0705中存在与询问ID相符的信息的情况下(SB0705中是),向步骤SB0706前进。在步骤SB0706中,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将在对应信息表中与询问ID对应的ID对应信息向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通知。
接着,在步骤SB0707中,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生成包含被通知的ID对应信息的ID对应信息通知,将所生成的ID对应信息通知向通信部B0112传递。接着,在步骤SB0708中,通信部B0112向ID对应信息请求源的移动终端B0101发送从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接受的ID对应信息通知。
另一方面,在步骤SB0702中不存在相符的信息的情况下(SB0702中否),向步骤SB0709前进。在步骤SB0709中,ID对应信息保持部B0114向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通知在对应信息表中不存在对应的信息之意。接着,在步骤SB0710中,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生成表示在对应信息表中不存在对应的信息之意的无对应信息通知,将所生成的无对应信息通知向通信部B0112传递。接着,在步骤SB0708中,通信部B0112向ID对应信息请求源的移动终端B0101发送从变换信息判定部B0113接受的无对应信息通知。
图10是表示移动终端B0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受到较短的ID时的由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6的步骤SB0504中为“否”的情况下,向图10的步骤SB0801前进。在步骤SB0801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对于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询问接受到的可见光ID是由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中的哪一个取得的。接着,在步骤SB0802中,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对于询问ID生成部B0104,就可见光ID是由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中的哪一个取得的进行响应。
接着,在步骤SB0803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对插补ID生成部B0110请求要赋予给可见光ID的插补ID的生成。接着,在步骤SB0804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使用从传感部B0103接受的传感数据或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保持的用户信息来生成插补ID,将所生成的插补ID向询问ID生成部B0104传递。
接着,在步骤SB0805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生成将保持的区域ID、可见光ID和插补ID合并的询问ID。
图11是由移动终端B0101进行的信息显示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从图8的步骤SB0708向图11的步骤SB0901前进。在步骤SB0901中,移动终端B0101的通信部B0108经由公共网络B0130从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接收包含ID对应信息的ID对应信息通知。接着,在步骤SB0902中,移动终端B0101的通信部B0108将接收到的ID对应信息向询问ID生成部B0104传递。
接着,在步骤SB0903中,询问ID生成部B0104对显示部B0109通知接受到可见光ID的情况。接着,在步骤SB0904中,显示部B0109显示关于与接受到的通知内容有关的信息。
图12是插补ID生成部B0110基于用户属性生成插补ID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本流程图中,使用表示图13所示的用户信息、图14所示的插补ID和用户属性的对应关系的用户属性对应表。
图13是表示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保持的用户信息的一例的图。该用户信息包括表示用户属性的姓名及性别等属性名B1601、和与属性名B1601对应的用户的属性值B1602。
图14是插补ID生成部B0110为了基于用户属性选择插补ID而使用的用户属性对应表的一例。该用户属性对应表包括插补ID B1701和与插补IDB1701建立了对应的用户属性B1702。
插补ID生成部B0110确认由图13所示的用户属性表表示的用户信息是否符合用户属性B1702中表示的条件,选择与符合的条件建立了对应的插补ID B1701。
例如,图13所示的用户信息由于性别B1603是男、会员等级B1604是高级、年龄B1605是35岁,所以选择图14所示的插补ID“1B1”。
以下,说明图11所示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B1002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读入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保持的全部的用户属性。接着,在步骤SB1003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为了选择插补ID而取出自己保持的表示插补ID与用户属性的对应关系的用户属性对应表。另外,插补ID生成部B0110在没有保持用户属性对应表的情况下,也可以经由网络从外部服务器取得用户属性对应表。
接着,在步骤SB1004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判定与从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读入的用户属性对应的、由用户属性对应表定义的插补ID。接着,在步骤SB1005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确认是否对从用户信息保持部B0151读入的全部的用户属性确认了与插补ID的对应。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SB1005中否),向步骤SB1004返回。另一方面,在对全部的用户属性确认了与插补ID的对应的情况下(SB1005中是),向步骤SB1006前进。
在步骤SB1006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例如将与用户属性最多地对应的插补ID判断为与利用移动终端B0101的用户匹配的插补ID,将该插补ID向询问ID生成部B0104传递。
以下,对插补ID生成部B0110基于传感数据和接收照相机信息来确定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设置位置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5是该处理的流程图。本流程图设想了图17中表示的状況下的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位置确定。
首先,在步骤SB1102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根据从传感部B0103接受到的由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及地磁传感器检测到的传感数据,推测移动终端B0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到可见光ID时的移动终端B0101的X、Y、Z轴方向的倾斜。
接着,在步骤SB1103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当从询问ID生成部B0104接受到可见光ID时,取得接收照相机信息,该接收照相机信息表示该可见光ID是由移动终端B0101的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中的哪一个接收到的。
接着,在步骤SB1104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基于在步骤SB1102中推测出的移动终端B0101的倾斜和在步骤SB1103中取得的接收照相机信息,确定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位置。
图16是插补ID生成部B0110基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设置位置来生成插补ID的处理的流程图。
从图15的步骤SB1104向图16的步骤SB1201前进。在步骤SB1201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为了拣选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插补ID,取出自己保持的表示插补ID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位置的对应关系的位置对应表。另外,插补ID生成部B0110在没有保持位置对应表的情况下,也可以经由网络从外部服务器等取得位置对应表。
接着,在步骤SB1202中,插补ID生成部B0110从位置对应表取得与所确定的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插补ID,将该插补ID向询问ID生成部B0104传递。
图17、图18A、图18B及图19是由图15及图16的流程图表示的插补ID生成部B0110基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设置位置进行插补ID生成的情况下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17是表示将使用移动终端B0101的用户包围的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图。
可见光发送设备B1302是设置在顶棚的照明等可见光发送设备,可见光发送设备B1303是设置在用户前方的标牌等可见光发送设备,可见光发送设备B1304是设置在用户后方的标牌等可见光发送设备,可见光发送设备B1305是设置在地板上的照明等可见光发送设备。
插补ID生成部B0110使用移动终端B0101的倾斜的角度R、和表示接收到可见光ID的照相机是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中的哪一个的接收照相机信息,确定接收到的可见光ID是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1302、B1303、B1304及B1305中的哪一个接收到的。
此外,移动终端B0101利用使用传感部B0103检测出的壳体姿势,选择接收可见光ID的照相机。图18A及图18B是表示该动作例的图。
移动终端B0101根据由传感部B0103生成的传感数据来检测壳体姿势,基于壳体姿势选择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中的一方,仅用所选择的照相机进行可见光B1401的受光。由此,能够减少由反射光等引发不当动作。此外,能够抑制耗电。
例如,如图18A所示,在移动终端B0101的倾斜是45度以上的情况下,移动终端B0101仅将前置照相机B0106启动。此外,如图18B所示,在移动终端B0101的倾斜不到45度的情况下,移动终端B0101仅将后置照相机B0107启动。另外,这里表示的角度如图18A及图18B所示,是以铅直上方为基准、以前表面(显示面)为上的方式倾斜的角度。
图19是表示插补ID生成部B0110为了基于设备位置来选择插补ID而使用的位置对应表的一例的图。
图19所示的位置对应表包括插补ID B1504、表示在可见光ID的受光中利用的照相机的接收照相机信息B1501、表示移动终端B0101的倾斜的角度R的角度信息B1502、和表示基于接收照相机信息B1501及角度信息B1502推测的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B1503。此外,在由位置信息B1503指定相同的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情况下,被分配相同的插补ID B1504。
作为例子,说明图19的第一行的信息。利用前置照相机B0106接收可见光ID、移动终端B0101的角度是315度到360度或0度到45度的范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B0101判断为可见光ID的发送源的可见光发送设备是设置在使用移动终端B0101的用户的后方的可见光发送设备(图17所示的可见光发送设备B1304)。进而,移动终端B0101将该情况下的插补ID确定为“1C1”。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具体的使用情景。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情景的图。
在图20的(1)中,用户向店铺到来,在(2)中,在店铺内的特定的卖场用户取出移动终端B0101,在(3)中,在移动终端B0101的画面上显示从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接受到的信息。
图21是表示移动终端B0101向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发送的询问ID的结构例的图。
询问ID是用来经由WEB向特定的信息进行访问的识别号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询问ID整体的比特序列长为128比特而进行说明,但询问ID可以是任意的比特长。
询问ID由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提供的120比特的区域ID B2101和8比特的确定ID B2102构成。确定ID B2102包括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到的可见光ID及根据移动终端B0101保持的用户信息来生成的插补ID中的至少一方。区域ID B2101是为了确定店铺或区域等而使用的比特序列。确定ID B2102是为了确定店铺或区域内的任意的场所而使用的比特序列。
另外,询问ID的内部结构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结构。例如,区域ID B2101和确定IDB2102的比特数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如,询问ID也可以包括110比特的区域ID和18比特的确定ID。
此外,区域ID B2101和确定ID B2102的排列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是确定IDB2102配置在比区域ID B2101靠前。此外,也可以在询问ID中不包含区域ID B2101而仅包含128比特的确定ID2102。例如,询问ID也可以仅包含可见光ID及插补ID。这里,所谓插补ID,包括与移动终端B0101的姿势等对应的ID及与用户属性对应的ID中的至少一方。
图22是表示移动终端B0101进行询问ID的生成的例子的图。
在例1中,移动终端B0101不经由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而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询问ID的128比特的全部。
在例2中,移动终端B0101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120比特的区域IDB2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其余的8比特。
在例3中,移动终端B0101从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接收120比特的区域ID,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4比特的可见光ID,根据移动终端B0101保持的用户属性等生成其余的4比特。
图23是表示图22的例2的详细的使用情景的图。
图23的(1)表示在用户向店铺到来时实施的移动终端B0101的处理。移动终端B0101使用GPS、或Wi-Fi、Bluetooth或声音等的通信确定店铺,向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请求与所确定的店铺对应的120比特的区域ID。
图23的(2)表示用户在店铺内的特定的卖场取出了移动终端B0101时实施的移动终端B0101的处理。移动终端B0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8比特的可见光ID,然后生成将在(1)中接收到的120比特的区域ID与接收到的8比特的可见光ID合并的128比特的询问ID,向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请求与该询问ID对应的信息。
在图23的(3)中,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判别与从移动终端B0101接受到的128比特的询问ID对应的信息,将判别出的信息向移动终端B0101通知。移动终端B0101将从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接受到的信息向画面显示。
图24是表示图22的例3的详细的使用情景的图。
图24的(1)表示在用户向店铺到来时实施的移动终端B0101的处理。移动终端B0101使用GPS、或Wi-Fi、Bluetooth或声音等的通信确定店铺,向区域ID信息服务器请求与所确定的店铺对应的120比特的区域ID。
图24的(2)表示用户在店铺内的特定的卖场取出了移动终端B0101时实施的移动终端B0101的处理。移动终端B0101从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接收4比特的可见光ID。此外,移动终端B0101根据移动终端B0101的姿势等确定可见光发送设备B0120的位置,生成表示所确定的设备位置的4比特的插补ID。
接着,移动终端B0101生成将在(1)中接收到的120比特的区域ID与在(2)中接收到的4比特的可见光ID及4比特的插补ID合并的128比特的询问ID,向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请求与该询问ID对应的信息。
在图24的(3)中,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判别与从移动终端B0101接受到的128比特的询问ID对应的信息,将判别出的信息向移动终端B0101通知。移动终端B0101将从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接受到的信息向画面显示。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移动终端B0101根据传感数据来确定移动终端B0101当前所处的区域,向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询问与所确定的区域对应的区域ID,但移动终端B0101也可以从Wi-Fi接入点或Bluetooth通信设备例如接受区域ID本身作为上述店铺信息。
如以上这样,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的图25~图27所示的特征。如图25所示,第一ID取得部(区域检测部B0102及询问ID生成部B0104)取得确定接收装置(移动终端B0101)所在的区域的区域ID(第一ID)(SB3001)。另外,第一ID取得部既可以从外部的服务器(区域ID信息服务器B0141)取得区域ID,也可以从设置在店铺等中的Bluetooth通信设备等直接取得。例如,第一ID取得部通过参照表示由接收装置得到的表示该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与区域ID的对应关系的例如图4所示的区域ID信息表,取得区域ID。此外,该位置信息例如是(1)表示由接收装置具备的GPS确定的该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信息,(2)表示接收装置能够接入的无线LAN的接入点的信息,或(3)接收装置取得的表示该接收装置所在的店铺的信息。
接着,第二ID取得部(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在由步骤SB3001确定的区域中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可见光ID(第二ID)(SB3002)。
最后,信息取得部(询问ID生成部B0104)取得与将区域ID(第一ID)和可见光ID(第二ID)合并的询问ID(第三ID)对应的信息(SB3003)。例如,信息取得部生成将区域ID(第一ID)和可见光ID(第二ID)合并的询问ID(第三ID),从外部的服务器(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取得与询问ID对应的信息。
此外,如图26所示,第一ID取得部(插补ID生成部B0110)取得表示接收装置(移动终端B0101)的姿势的插补ID(第一ID)(SB3101)。例如,第一ID取得部使用由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取得表示接收装置的姿势(倾斜)的插补ID。具体而言,第一ID取得部通过参照表示接收装置的倾斜与插补ID的对应关系的例如图19所示的位置对应表,取得插补ID。
接着,第二ID取得部(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可见光ID(第二ID)(SB3102)。
最后,信息取得部(询问ID生成部B0104)取得与将插补ID(第一ID)和可见光ID(第二ID)合并的询问ID(第三ID)对应的信息(SB3003)。例如,信息取得部生成将插补ID(第一ID)和可见光ID(第二ID)合并的询问ID(第三ID),从外部的服务器(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取得与询问ID对应的信息。
另外,接收装置也可以具备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第一照相机及第二照相机)。此外,第二ID取得部也可以根据接收装置的姿势选择前置照相机B0106及后置照相机B0107中的一方,使用所选择的照相机取得可见光ID。
此外,图27所示,第一ID取得部(插补ID生成部B0110)取得表示接收装置(移动终端B0101)的用户的属性的插补ID(第一ID)(SB3301)。例如,第一ID取得部通过参照表示用户的属性与插补ID的对应关系的图14所示的用户属性对应表,取得插补ID。
接着,第二ID取得部(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B0105)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可见光ID(第二ID)(SB3202)。
最后,信息取得部(询问ID生成部B0104)取得与将插补ID(第一ID)和可见光ID(第二ID)合并的询问ID(第三ID)对应的信息(SB3003)。例如,信息取得部生成将插补ID(第一ID)和可见光ID(第二ID)合并的询问ID(第三ID),从外部的服务器(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B0111)取得与询问ID对应的信息。
另外,这里分别说明了这3个动作,但也可以将它们组合。即,询问ID包括区域ID、表示接收装置的姿势的第一插补ID、表示用户属性的第二插补ID中的至少一个和可见光ID。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作为通过上述方法生成的询问ID实现。
此外,如上述图25~图2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ID取得部通过可见光通信以外的方法取得第一ID,第二ID取得部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二ID。并且,信息取得部取得与将第一ID和第二ID合并的第三ID对应的信息。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除了由可见光通信取得的ID以外还使用由可见光通信以外的方法取得的ID,能够实现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的ID的数据量的削减或适合于用户的信息的提供。
另外,所谓可见光通信,是用接收装置具备的摄像元件(图像传感器)对发出与发送信息对应的可见光的被摄体进行摄影、从通过摄像得到图像取得发送信息的通信方式。此外,该发送信息例如是表示(确定)被摄体的信息。另外,关于可见光通信方法的详细情况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可见光通信方法的一例。
(发光部的亮度的观测)
提出了一种在拍摄1张图像时、不是使全部的摄像元件在相同的定时曝光、而是按每个摄像元件在不同的时刻开始及结束曝光的摄像方法。图28是使排列为1列的摄像元件同时曝光、以列从近到远的顺序将曝光开始时刻错开而摄像的情况下的例子。这里,将同时曝光的摄像元件称作曝光行,将与该摄像元件对应的图像上的像素的行称作亮线。
在使用该摄像方法将正在闪烁的光源拍摄到摄像元件的整面上而摄像的情况下,如图29那样,在摄像图像上产生沿着曝光行的亮线(像素值的明暗的线)。通过识别该亮线的样式(pattern),能够推测超过摄像帧速率的速度的光源亮度变化。由此,通过将信号作为光源亮度的变化发送,能够进行摄像帧速率以上的速度下的通信。在通过光源取两种亮度值来表现信号的情况下,将较低的亮度值称作低(LO),将较高的亮度值称作高(HI)。低既可以是光源不发光的状态,也可以是与高相比较弱地发光。
通过该方法,以超过摄像帧速率的速度进行信息的传送。
在一张摄像图像中,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曝光行有20行,当摄像的帧速率为30fps时,能够识别1.67毫秒周期的亮度变化。在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曝光行有1000行的情况下,能够识别3万分之1秒(约33微秒)周期的亮度变化。另外,曝光时间例如设定得比10毫秒短。
图29表示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后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当每1秒的帧数(帧速率)为f、构成1图像的曝光行数为l时,如果根据各曝光行是否接受一定以上的光来传送信息,则最大能够以fl比特每秒的速度传送信息。
另外,在不是按每个行、而是按每个像素以时间差进行曝光的情况下,能够更高速地进行通信。
此时,在每曝光行的像素数是m像素、根据各像素是否接受一定以上的光来传送信息的情况下,传送速度最大为flm比特每秒。
如图30那样,如果能够将由发光部的发光带来的各曝光行的曝光状态用多个级别识别,则通过将发光部的发光时间以比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短的单位的时间进行控制,能够传送更多的信息。
在能够将曝光状态在Elv阶段中识别的情况下,最大能够以flElv比特每秒的速度传送信息。
此外,通过在与各曝光行的曝光的定时稍稍错开的定时使发光部发光,能够识别发送的基本周期。
图31表示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完成之前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即,为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1)与等待一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的结束而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规定的时间内的样本数变多。通过规定时间内的样本数变多,能够将作为被摄体的光发送机产生的光信号更适当地检测到。即,能够降低检测光信号时的错误率。进而,(2)与等待一个曝光行的曝光时间的结束而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变长,所以即使在被摄体较暗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更明亮的图像。即,能够使S/N比提高。另外,不需要在全部的曝光行中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也可以是一部分的曝光行部分地不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结构。通过做成一部分的曝光行部分地不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结构,能够抑制摄像画面上的因曝光时间的重叠带来的中间色的发生,能够更适当地检测亮线。
在此情况下,根据各曝光行的明亮程度计算曝光时间,识别发光部的发光的状态。
另外,在通过亮度是否是阈值以上的2值来判别各曝光行的明亮程度的情况下,为了识别不发光的状态,发光部必须将不发光的状态持续各行的曝光时间以上的时间。
图32表示在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下、因曝光时间的差异带来的影响。7500a是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时刻与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7500b是与其相比曝光时间更长的情况。通过如7500b那样做成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结构,能够较长地取得曝光时间。即,向摄像元件入射的光增大,能够得到明亮的图像。此外,通过将用来拍摄相同的明亮度的图像的摄像灵敏度抑制得较低,能够得到噪声较少的图像,所以通信错误得到抑制。
图33表示在曝光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因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差异带来的影响。7501a是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时刻与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7501b是比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更早地开始下个曝光行的曝光的情况。通过如7501b那样做成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结构,能够增加每单位时间能够曝光的行。由此,分辨率变得更高,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量。样本间隔(=曝光开始时刻的差)变密,所以能够更正确地推测光源亮度的变化,能够降低错误率,进而能够识别更短的时间中的光源亮度的变化。通过使曝光时间具有重叠,能够利用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量的差来识别比曝光时间短的光源的闪烁。
如图32、图33中说明那样,在以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方式将各曝光行依次曝光的结构中,通过将曝光时间设定得比通常摄影模式短,并将由此产生的亮线样式用于信号传送,能够使通信速度飞跃性地提高。这里,通过将可见光通信时的曝光时间设定为1/480秒以下,能够产生适当的亮线样式。这里,如果设帧频率=f,则需要设定为曝光时间<1/8×f。在摄影时产生的空白最大为1帧的一半的大小。即,空白时间是摄影时间的一半以下,所以实际的摄影时间在最短的时间下成为1/2f。进而,由于需要在1/2f的时间内接受4值的信息,所以产生了至少曝光时间比1/(2f×4)短的需要。由于通常帧速率是60帧/秒以下,所以通过设定为1/480秒以下的曝光时间,能够使图像数据产生适当的亮线样式,进行高速的信号传送。
图34表示在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不重叠的情况下、曝光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的优点。在曝光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即使光源如7502a那样进行2值的亮度变化,在摄像图像中也如7502e那样形成中间色的部分,有难以识别光源的亮度变化的倾向。但是,通过如7502d那样,做成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后、在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前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规定的等待时间)tD2的结构,能够使光源的亮度变化变得容易识别。即,能够检测7502f那样的更适当的亮线样式。如7502d那样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的结构可以通过使曝光时间tE比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tD小来实现。在通常摄影模式是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曝光时间设定得与通常摄影模式时相比短到产生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来实现。此外,即使在通常摄影模式是前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时刻与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相等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曝光时间设定得较短到发生规定的不曝光的时间来实现。此外,通过如7502g那样使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间隔tD变大,也能够得到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后、在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前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规定的等待时间)tD2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使曝光时间变长,所以能够拍摄明亮的图像,由于噪声变少,所以耐错性较高。另一方面,在该结构中,由于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曝光的曝光行变少,所以如7502h那样具有样本数变少的缺点,所以优选的是根据状况而区分使用。例如,通过在摄像对象明亮的情况下使用前者的结构、在暗的情况下使用后者的结构,能够降低光源亮度变化的推测误差。
另外,不需要在全部的曝光行中相邻的曝光行的曝光时间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也可以是一部分的曝光行部分地不具有时间上的重叠。此外,不需要在全部的曝光行中、在一个曝光行的曝光结束后到下个曝光行的曝光开始之前设置规定的不曝光的空闲时间(规定的等待时间),也可以是一部分的曝光行部分地具有时间上的重叠。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发挥各自的结构中的优点。此外,在以通常的帧速率(30fps,60fps)进行摄影的通常摄影模式和以进行可见光通信的1/480秒以下的曝光时间进行摄影的可见光通信模式中,也可以通过相同的读出方法或电路进行信号的读出。通过用相同的读出方法或电路将信号读出,不再需要对通常摄影模式和可见光通信模式使用分别不同的电路,能够使电路规模变小。
图35表示光源亮度的最小变化时间tS、曝光时间tE、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tD和摄像图像的关系。在设为tE+tD<tS的情况下,必定有一个以上的曝光行从曝光的开始到结束为止以光源不变化的状态摄像,所以如7503d那样能够得到亮度清晰的图像,容易识别光源的亮度变化。在设为2tE>tS的情况下,有时能够得到与光源的亮度变化不同的样式的亮线,难以根据摄像图像识别光源的亮度变化。
图36表示光源亮度的变迁时间tT和各曝光行的曝光开始时刻的时间差tD的关系。与tT相比,tD越大,成为中间色的曝光行越少,光源亮度的推测越容易。当tD>tT时,中间色的曝光行连续地为2行以下,是优选的。tT在光源是LED的情况下为1微秒以下,在光源是有机EL的情况下为5微秒左右,所以通过使tD为5微秒以上,能够使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容易。
图37表示光源亮度的高频噪声tHT与曝光时间tE的关系。与tHT相比,tE越大,摄像图像中高频噪声的影响越少,光源亮度的推测越容易。当tE为tHT的整数倍时,不再有高频噪声的影响,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得最容易。在光源亮度的推测中,优选的是tE>tHT。高频噪声的主要的原因来源于开关电源电路,在许多电灯用的开关电源中tHT是20微秒以下,所以通过使tE成为20微秒以上,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亮度的推测。
图38是表示tHT为20微秒的情况下的曝光时间tE与高频噪声的大小的关系的曲线图。若考虑tHT根据光源而有偏差,则根据曲线图可以确认到tE设定为作为与噪声量取极大时的值相等的值的15微秒以上、35微秒以上、54微秒以上或74微秒以上时,效率较好。根据高频噪声降低的观点,tE优选的是较大,但如上述那样,还具有在tE越小则越不易产生中间色部分这一点上光源亮度的推测变容易的性质。因此,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15~35微秒时tE设定为15微秒以上,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35~54微秒时tE设定为35微秒以上,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54~74微秒时tE设定为54微秒以上,当光源亮度的变化的周期为74微秒以上时tE设定为74微秒以上即可。
图39表示曝光时间tE与识别成功率的关系。曝光时间tE相对于光源的亮度为一定的时间具有相对性的意义,所以取将光源亮度变化的周期tS除以曝光时间tE而得到的值(相对曝光时间)为横轴。根据曲线图可知,在想要使识别成功率大致成为100%的情况下,只要将相对曝光时间设为1.2以下即可。例如,在设发送信号为1kHz的情况下,只要将曝光时间设为约0.83毫秒以下即可。同样,在想要使识别成功率成为95%以上的情况下,只要使相对曝光时间为1.25以下即可,在想要使识别成功率成为80%以上的情况下,只要使相对曝光时间为1.4以下即可。此外,由于在相对曝光时间为1.5的附近识别成功率急剧下降,在1.6下大致成为0%,所以可知相对曝光时间应设定为不超过1.5。此外可知,在识别率在7507c成为0之后,在7507d或7507e、7507f再次上升。因此,在想要使曝光时间变长而拍摄明亮的图像等情况下,相对曝光时间只要利用从1.9到2.2、从2.4到2.6、从2.8到3.0的曝光时间即可。例如,作为图40的中间模式使用这些曝光时间即可。
如图41那样,根据摄像装置,有存在不进行曝光的时间(空白)的情况。
在存在空白的情况下,不能观察该时间的发光部的亮度。
通过由发光部将相同的信号反复发送两次以上或附加纠错码,能够防止由空白带来的传送损失。
发光部为了防止相同的信号总是在空白的期间中被发送,以与拍摄图像的周期互素(relatively prime)的周期、或者比拍摄图像的周期短的周期发送信号。
(实施方式3)
图42是表示使用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接收方法的服务提供系统的图。
首先,对于将服务器ex8002进行管理的企业A ex8000,其他企业B或个人ex8001委托向便携终端的信息的分发。例如委托对于与标牌进行可见光通信的便携终端发送详细的广告信息、优惠券信息或地图信息等。对服务器进行管理的企业A ex8000与任意的ID信息对应起来管理向便携终端分发的信息。便携终端ex8003通过可见光通信从被摄体ex8004取得ID信息,将所取得的ID信息向服务器ex8002发送。服务器ex8002将与ID信息对应的信息向便携终端发送,并将发送了与ID信息对应的信息的次数进行计数。对服务器进行管理的企业A ex8000将与计数的次数对应的费用对委托的企业B或个人ex8001收费。例如,计数数越大,使收费的金额越大。
图43是表示服务提供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ex8000中,对服务器进行管理的企业A从其他企业B接受信息分发的委托。接着,在步骤ex8001中,在企业A管理的服务器中,将接受到分发委托的信息与特定的ID信息建立关联。在步骤ex8002中,便携终端通过可见光通信从被摄体接收特定的ID信息,向企业A管理的服务器发送。关于可见光通信方法的详细情况,由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所以省略。服务器将与从便携终端发送的特定的ID信息对应的信息对便携终端发送。在步骤ex8003中,在服务器中,将信息分发的次数进行计数。最后,在步骤ex8004中,将与信息分发的计数数对应的费用对企业B收费。这样,通过根据计数数进行收费,能够将与信息分发的宣传效果对应的适当的费用向企业B收费。
图44是表示另一例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关于与图43重复的步骤省略说明。
在步骤ex8008中,判断是否从信息分发的开始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如果判断为是规定时间内,则在步骤ex8011中,不进行对企业B的收费。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ex8009中,将分发了信息的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在步骤ex8010中,将与信息分发的计数对应的费用对企业B收费。这样,在规定期间内免费进行信息分发,所以企业B能够在确认宣传效果等后接受收费服务。
图45是表示另一例的服务提供的流程图。关于与图44重复的步骤省略说明。
在步骤ex8014中,将分发了信息的次数进行计数。在步骤ex8015中,在判断为从信息分发开始起没有经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ex8016中不进行收费。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在步骤ex8017中进行分发了信息的次数是否为规定值以上的判断。在分发了信息的次数不到规定值的情况下,将计数数复位,再次将分发了信息的次数进行计数。在此情况下,关于分发了信息的次数不到规定值的规定期间,对企业B不进行收费。在步骤ex8017中,如果计数数是规定值以上,则在步骤ex8018中将计数数复位一次,再次重新开始计数。在步骤ex8019中,将与计数数对应的费用对企业B收费。这样,通过在免费进行了分发的期间内的计数数较少的情况下再次设置免费分发的期间,企业B能够以适当的定时接受收费服务。此外,企业A也能够在计数数较少的情况下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例如在不与季节对应的信息那样的情况下,可以向企业B建议以将信息内容变更。另外,在再次设置免费的信息分发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比初次的规定的期间短的期间。通过比初次的规定的期间短,能够使对于企业A的负担变小。此外,也可以做成隔开一定期间再次设置免费的分发期间的结构。例如,如果是受到季节的影响的信息,则可以在季节变化之前隔开一定期间再次设置免费的分发期间。
另外,也可以不取决于信息的分发次数,而根据数据量来变更收费费用。也可以做成使一定的数据量的分发为免费、在规定的数据量以上时收费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随着数据量变大而使收费费用也变化。此外,也可以在将信息与特定的ID信息建立对应而管理时收取管理费用。通过作为管理费用来收费,能够在委托了信息分发的时间点决定费用。
以上,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接收装置及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此外,在有关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接收装置或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包含的各处理部典型地可以作为集成电路即LSI实现。它们既可以单独形成1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而形成1芯片。
此外,集成电路化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通过执行适合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将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读出并执行来实现。
进而,本发明也可以是上述程序,也可以是记录有上述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此外,上述程序当然可以经由因特网等的传送介质流通。
此外,在上述中使用的数字全部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发明而例示的,本发明并不受所例示的数字的限制。进而,用高/低表示的逻辑电平或用接通/断开表示的开关状态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发明而例示的,也可以通过例示的逻辑电平或开关状态的不同的组合来得到同样的结果。
此外,框图中的功能块的划分是一例,也可以将多个功能块作为一个功能块实现,或将一个功能块划分为多个,或将一部分的功能转移到其他的功能块中。此外,也可以由单一的硬件或软件并行或分时地处理具有类似的功能的多个功能块的功能。
此外,执行在上述可见光通信信号显示方法中包含的多个步骤的顺序是为了具体地说明本发明而例示的,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顺序。此外,也可以将上述步骤的一部分与其他步骤同时(并行)执行。
以上,对例示性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限定。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应该能容易地理解可以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的新的示范及优点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实施各种变形,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任意地组合来得到其他的实施方式。因而,这样的变形例及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有关本发明的可见光通信信号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由于能够将图像以外的信息安全且主动地取得,所以不仅是家庭中的电视机、PC及平板电脑等设备,在外出地的标牌、信息终端及信息显示设备中也因其主动性而能够将必要的信息安全地得到所需的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能够适用于所有场合下的图像附带信息的传送及信息发送等各种用途。
标号说明
B0101 移动终端
B0102 区域检测部
B0103 传感部
B0104 询问ID生成部
B0105 可见光ID受光处理部
B0106 前置照相机
B0107 后置照相机
B0108 通信部
B0109 显示部
B0110 插补ID生成部
B0111 ID对应信息变换服务器
B0112 通信部
B0113 变换信息判定部
B0114 ID对应信息保持部
B0120、B1302、B1303、B1304、B1305 可见光发送设备
B0130 公共网络
B0141 区域ID信息服务器
B0142 通信部
B0143 区域信息判定部
B0144 区域ID信息保持部
B0151 用户信息保持部
B1401 可见光
B1501 接收照相机信息
B1502 角度信息
B1503 位置信息
B1504、B1701 插补ID
B1601 属性名
B1602 属性值
B1603 性别
B1604 会员等级
B1605 年龄
B1702 用户属性
B1801 询问ID
B1802 ID对应信息
B1901、B2101 区域ID
B1902 GPS信息
B1903 无线LAN接入点识别码
B1904 店铺信息
B2102 确定ID

Claims (9)

1.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步骤,取得接收装置的用户的特定设施中的会员信息;
第一ID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一ID;以及
信息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上述会员信息和上述第一ID对应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会员信息是会员等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ID取得步骤,在该第二ID取得步骤中取得确定上述接收装置所在的区域的第二ID;
在上述第二ID取得步骤中,通过参照表示位置信息与上述第二ID的对应关系的表,来取得上述第二ID,上述位置信息是由上述接收装置得到的表示上述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信息;
在上述信息取得步骤中,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上述会员信息、上述第一ID、以及上述第二ID对应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信息是表示由上述接收装置所具备的全球定位系统即GPS确定的上述接收装置的位置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信息是表示上述接收装置能够接入的无线LAN的接入点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信息是上述接收装置取得的表示上述接收装置所在的店铺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装置具备后置照相机及前置照相机;
在上述第一ID取得步骤中,在上述接收装置相对于地面的倾斜是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下,使用上述前置照相机进行可见光通信并取得上述第一ID,在上述接收装置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小于上述规定的角度的情况下,使用上述后置照相机进行可见光通信并取得上述第一ID。
8.一种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部,取得接收装置的用户的特定设施中的会员信息;
第一ID部,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一ID;以及
信息取得部,取得与上述会员信息和上述第一ID对应的信息。
9.一种记录介质,记录有使计算机执行可见光通信方法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见光通信方法包括:
取得步骤,取得接收装置的用户的特定设施中的会员信息;
第一ID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通过可见光通信取得第一ID;以及
信息取得步骤,上述接收装置取得与上述会员信息和上述第一ID对应的信息。
CN201480070116.0A 2013-12-27 2014-03-18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Active CN105830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21131P 2013-12-27 2013-12-27
US61/921,131 2013-12-27
PCT/JP2014/001524 WO2015097923A1 (ja) 2013-12-27 2014-03-18 可視光通信方法、識別信号及び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0367A CN105830367A (zh) 2016-08-03
CN105830367B true CN105830367B (zh) 2018-12-11

Family

ID=53477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116.0A Active CN105830367B (zh) 2013-12-27 2014-03-18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9287977B2 (zh)
EP (1) EP3089380B1 (zh)
JP (1) JP6377077B2 (zh)
CN (1) CN105830367B (zh)
AU (1) AU2014372085B2 (zh)
CA (1) CA2934784A1 (zh)
SG (1) SG11201605078SA (zh)
WO (1) WO20150979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11442B1 (ko) * 2013-10-28 2015-04-13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카메라를 통해 led-id/rf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스마트 디바이스와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509402B2 (en) * 2013-11-25 2016-11-29 Abl Ip Hold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device via a pos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odulated beacon light sources
EP3089380B1 (en) * 2013-12-27 2019-12-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method, identifying signal, and reception device
US10009099B2 (en) * 2014-03-29 2018-06-26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body-carried devices
JP2016170625A (ja) * 2015-03-12 2016-09-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12173B2 (en) 2015-04-22 2019-09-10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Passenger seat pairing system
NL2014776B1 (en) * 2015-05-07 2017-01-26 Eldolab Holding Bv Method for changing the identification code of a light source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6184580B1 (ja) * 2016-01-29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58425B2 (en) 2016-09-14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an orientation of a light sensor
US2018009821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Richard D. Roberts Data processing and authentication of light communication sources
TWI650962B (zh) 2017-08-04 2019-02-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光通訊系統及其方法、傳送裝置、接收裝置
CN108199770B (zh) * 2017-12-08 2019-12-1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辅助定位系统及方法
US11082212B2 (en) 2017-12-26 2021-08-0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ervice ver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server thereof
JP2018181351A (ja) * 2018-04-24 2018-11-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KR102639260B1 (ko) * 2019-01-03 2024-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7228889B2 (ja) * 2019-04-11 2023-02-27 学校法人加計学園 可視光通信装置及び可視光通信方法
AU2019445598B2 (en) * 2019-05-14 2023-03-02 Wenjing Wu Optical networking method,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networking system
US11418956B2 (en) 2019-11-15 2022-08-16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Passenger vehicle wireless access point security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6620A (ja) * 2008-02-26 2009-09-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2983977A (zh) * 2012-08-31 2013-03-20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信号的授权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1486A1 (en) * 2004-10-01 2006-04-20 Franklin Philip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zo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using building lighting fixtures
US7006768B1 (en) * 1997-01-02 2006-02-28 Franklin Philip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zo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using building lighting fixtures
US7439847B2 (en) * 2002-08-23 2008-10-21 John C. Pederson Intelligent obser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atabase system
US6865347B2 (en) * 2001-01-05 2005-03-08 Motorola, Inc. Optically-based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at a structure
JP2002290335A (ja) 2001-03-28 2002-10-04 Sony Corp 光空間伝送装置
JP4931392B2 (ja) * 2005-09-21 2012-05-16 株式会社きもと 地物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地籍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08271317A (ja) * 2007-04-23 2008-11-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照明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光通信用の送信装置
KR101355302B1 (ko) * 2007-05-11 2014-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시광 통신을 이용한 네비게이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414458B2 (en) * 2007-05-24 2016-08-09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Inc. LED light control assembly and system
US9258864B2 (en) * 2007-05-24 2016-02-09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Inc. LED ligh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20080317475A1 (en) * 2007-05-24 2008-12-25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Inc. Led light interior room and build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65348B1 (ko) * 2007-12-18 2014-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시광 통신을 이용한 네비게이션 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교환방법
JP4552074B2 (ja) * 2008-05-29 2010-09-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情報復号装置、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36631B2 (ja) * 2008-05-30 2012-09-2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位置推定端末、位置推定方法、および位置推定プログラム
US8521034B2 (en) * 2009-02-20 2013-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channel selection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8774142B2 (en) * 2009-09-16 2014-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and integrated frame structure design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topologies with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US8950933B2 (en) * 2009-10-15 2015-0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aggregation and guard channel indication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KR101654934B1 (ko) * 2009-10-31 2016-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시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233321A (ja) * 2010-04-27 2011-11-17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可視光通信機能付きled作業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視光通信システム
KR101312765B1 (ko) * 2010-10-27 2013-11-21 주식회사 팬택 가시광 통신을 이용한 메시지 전달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170223B2 (ja) * 2010-12-07 2013-03-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情報表示装置、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50815B1 (ko) * 2011-03-08 2018-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무선 디바이스 및 무선 디바이스의 네트워크 등록 방법
EP2538584B1 (en) * 2011-06-23 2018-12-05 Casio Computer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9787397B2 (en) * 2011-07-26 2017-10-10 Abl Ip Holding Llc Self identifying modulated light source
US8334901B1 (en) * 2011-07-26 2012-12-18 ByteLigh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a light source in a light 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a DC bias
US8457502B2 (en) * 2011-07-26 2013-06-04 ByteLigh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a beacon light source in a light 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JP5488583B2 (ja) * 2011-12-27 2014-05-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バ、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S2668904T3 (es) * 2012-05-24 2018-05-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ocedimiento de comunicación de información
US9681468B2 (en) * 2012-08-24 2017-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ing communication groups with pattern sequenced light and/or sound signals as data transmissions
US9014564B2 (en) * 2012-09-24 2015-04-21 Intel Corporation Light receive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CN103116846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濯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支付
US9085927B2 (en) * 2012-12-27 2015-07-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4160096A1 (en) * 2013-03-13 2014-10-02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Development Services, Inc. Led ligh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10541751B2 (en) * 2015-11-18 2020-01-21 Crowdcomfor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eolocation services in a mobile-based crowdsourcing platform
US9509402B2 (en) * 2013-11-25 2016-11-29 Abl Ip Hold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device via a pos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odulated beacon light sources
EP3089380B1 (en) * 2013-12-27 2019-12-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method, identifying signal, and reception device
US9755740B2 (en) * 2015-12-30 2017-09-05 Surefire Llc Receivers for optical narrowcast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06620A (ja) * 2008-02-26 2009-09-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2983977A (zh) * 2012-08-31 2013-03-20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信号的授权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605078SA (en) 2016-07-28
CA2934784A1 (en) 2015-07-02
CN105830367A (zh) 2016-08-03
US20150188629A1 (en) 2015-07-02
AU2014372085A1 (en) 2016-06-30
US20170317749A1 (en) 2017-11-02
WO2015097923A1 (ja) 2015-07-02
EP3089380A1 (en) 2016-11-02
US20160142140A1 (en) 2016-05-19
US9287977B2 (en) 2016-03-15
EP3089380A4 (en) 2016-12-28
JPWO2015097923A1 (ja) 2017-03-23
US9742494B2 (en) 2017-08-22
EP3089380B1 (en) 2019-12-11
AU2014372085B2 (en) 2018-05-24
US10225015B2 (en) 2019-03-05
JP6377077B2 (ja) 2018-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367B (zh) 可见光通信方法、识别信号及接收装置
US98599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reception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389446B2 (en) Reproduction method for reproducing contents
CN105723632B (zh) 信息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345697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6877927B (zh) 信息通信方法、信息通信装置及记录介质
US987158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generating encoded signal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CN105850061B (zh) 通信方法
CN107508633B (zh) 可视光通信方法及可视光通信装置
JPWO2017145207A1 (ja) 信号復号方法、信号復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67805A (ja) 信号生成方法、信号生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871455B (zh) 信息通信方法
CN104995853B (zh) 信息通信方法
JP2018032885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8032884A (ja) 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017118160A (ja)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