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433B -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433B
CN105848433B CN201510021883.9A CN201510021883A CN105848433B CN 105848433 B CN105848433 B CN 105848433B CN 201510021883 A CN201510021883 A CN 201510021883A CN 105848433 B CN105848433 B CN 105848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appearance member
appearan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18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8433A (zh
Inventor
陈建志
郭彦良
林耿挚
何建廷
黄健隆
林圣杰
吴忠儒
孙彬钟
曾耀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0218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8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8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8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包括一第一外观件,可操作于一第一频带;一第二外观件,可操作于一第二频带;以及一连接件,用以电性隔绝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使该穿戴式装置可同时操作于该第一频带与该第二频带,其中该第一外观件、该连接件及该第二外观件由上而下堆叠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边框结构。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制作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设计以及无线通讯传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埋入射出制作工艺(Insert-Molding)技术,制作一种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进步,智能型手机与平板电脑取代大多数个人电脑已经是大势所趋,智能型手机的普及不只带动了App应用软件,随之相伴的周边装置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及商机。在现今的市场上,「穿戴式装置」已经越来越普及化,人们也开始使用穿戴式装置来取代一般的手表。穿戴式装置不仅拥有一般手表的功能,还结合了天线系统来使穿戴式装置可以拥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功能或是无线区域网络传输(Wi-Fi)功能。
受限于穿戴式装置的装置结构与装置大小,现今结合天线系统的穿戴式装置可利用部分的壳体来当作天线,例如是环形表圈(Bezel)结构来组成,而表圈结构大致可分为二种。图1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表圈为单一金属件时的单层结构。请参照图1,穿戴式装置结构1包括一表圈结构10、一金属件11以及一印刷电路板(PCB)12,虽然表圈结构10为单一金属件拥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但因为天线(例如表圈结构10)及金属件11必须要与PCB12电连接以接地,同时表圈结构10与金属件11直接连接,在这样的架构下会导致天线信号品质及效能变差。图2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外观件表圈结构21为金属与塑胶件结构22结合时的双层结构。请参照图2,穿戴式装置结构2包括一金属件24、一塑胶件结构22以及一PCB23,虽然将金属件24以及外观件表圈结构21通过塑胶件结构22分开,并由组装方式结合拥有不会影响天线信号的优点,但因为部分的壳体是由塑胶所组成,故穿戴式装置结构2的整体结构强度会较低,且外观件表圈结构21以及塑胶件结构22易分离。
因此,对于穿戴式装置而言,在不影响穿戴式装置整体结构强度下,将外观件(例如表圈结构)与内部结构金属件中间注入塑胶,利用埋入射出成形(Insert-Molding)技术,让其两个金属件分隔开来,不但可以维持穿戴式装置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还可以减少金属件干扰天线信号,让天线可以维持良好的信号品质与效能,乃是市场所需但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传统的埋入射出成形(Insert-Molding)是将金属件(例如铝锭)先进行埋入射出成形,再利用电脑数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加工机械进行外观加工,最后再进行外观处理制作工艺才会成为成品;如此作法可能会导致一些灰尘或是水气在制作工艺时进入到产品内部,从而导致产品良率下降或是产品效能降低。
因此,对于埋入射出成形(Insert-Molding)制作工艺技术而言,将外观件先行完成外观处理,再进行埋入射出成形,同时完成外观件及内部结构金属件的结合,射出完成后直接形成一成品,是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为提供一种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至少包括:一第一外观件,可操作于一第一频带;一第二外观件,可操作于一第二频带;以及一连接件,用以电性隔绝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使该穿戴式装置可同时操作于该第一频带与该第二频带,其中该第一外观件、该连接件及该第二外观件由上而下堆叠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边框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尚包括:一背盖,利用至少一锁固部件锁附至该连接件,其中该边框结构与该背盖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尚包括:一金属层,具有一接地面,其中该金属层为印制形成于一印刷电路板之上或独立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一表面,该金属层与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电连接。
优选地,当该金属层印制形成于该印刷电路板之上时,该金属层及该印刷电路板两者为该接地面。
优选地,当该金属层独立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该表面时,该金属层可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一上表面或一下表面,且该金属层与该印刷电路板彼此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该印刷电路板还包括:一第一芯片模块,连接至一处理器,并通过该第一外观件而使该穿戴式装置可操作于该第一频带;以及一第二芯片模块,连接至该处理器,并通过该第二外观件而使该穿戴式装置可操作于该第二频带。
优选地,该第一外观件与该第二外观件在第三方向(Z轴)上之间的距离小于1mm。
优选地,该第一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上方,而该第二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下方,或者该第一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下方,而该第二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上方。
优选地,该第一外观件具有一连接点,该第二外观件具有二连接点,该第一外观件通过该连接点与该接地面电连接,该第二外观件通过该多个连接点与该接地面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的一该多个连接点具有至少一可调部件,该可调部件用以调整该第一频带及/或该第二频带的回波损耗。
优选地,该多个连接点包括两个馈入点与一个接地点。
优选地,其中的一该馈入点与该接地点具有该可调部件。
优选地,该可调部件可为可变电容或可变电感之一者。
优选地,该第一外观件、该第二外观件及该金属层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天线结构。
优选地,该金属层可乘载一显示模块及一电池。
优选地,该显示模块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模块。
优选地,该金属层、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由导体制成,其可为不锈钢、镁铝合金、铜合金、铝铜合金或其他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之一者。
优选地,该背盖可为导体或非导体之一者。
优选地,当该背盖为导体时,该背盖具有一塑胶层,该塑胶层使该背盖与该第二外观件电性隔绝。
优选地,该塑胶层为一环型结构。
优选地,该非导体为压克力、PET、树脂或其他塑胶材料之一者。
再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的制作方法,该穿戴式装置至少包括一金属层、一第一外观件、一第二外观件以及一连接件,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该第一外观件以及该第二外观件的外观处理,以完成外观成形;进行注入塑胶制作工艺,以形成该连接件,并利用该连接件结合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以成为一边框结构;利用埋入射出制作工艺,将该金属层埋入该边框结构中,该连接件电性隔绝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以及,提供一背盖,将该背盖与该边框结构结合以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壳体。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与创新特征将可由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范例连同所附的附图而得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表圈为单一金属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表圈为金属件与塑胶件结构结合的双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的装置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的堆叠结构的叠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金属层的详细分层结构的装置架构图;
图6为本发明金属层的堆叠结构的叠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的方块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传输结构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传输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的回波损耗的XY坐标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入背盖的无线传输结构的俯视图;以及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入背盖的无线传输结构的底视图。
符号说明
1、2 穿戴式装置结构
10 表圈结构
11 金属件
12、23、51 印刷电路板
21 外观件表圈结构
22 塑胶件结构
24 金属件
3 穿戴式装置
31 显示模块
30 塑胶层
32 金属层
35 边框
36 壳体
321 外观上方金属件
322 连接件
323 外观下方金属件
33 背盖
34 锁固部件
4 无线传输系统
41 GPS天线系统
411 GPS天线
412 GPS芯片模块
42 BT/WiFi天线系统
421 BT/WiFi天线
422 BT/WiFi芯片模块
43 处理器
61 第一馈入点
62 第二馈入点
621 可变电感
63 接地点
631、632 可变电容
10 回波损耗XY坐标图
D1-D6 距离
S1 GPS信号的回波损耗
S2 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附图所示的范例。所有附图尽可能以相同元件符号来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请注意该多个附图是以简化形式绘成,并未依精确比例绘制。
图3为一装置架构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的结构,图4为一叠构剖视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的堆叠结构。请同时参照图3以及图4,可以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的结构,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3至少包括一显示模块31及一壳体36,而壳体36由一边框35(即表圈结构)及一背盖33所组成。
穿戴式装置3的边框35可由至少一外观件(未标示于图中)以及一连接件(未标示于图中)所组成,其中外观件由导体制成,成为穿戴式装置3的至少一天线,而连接件由非导体制成,例如是塑胶,但不以此为限,而详细结构组成会于图5以及图6再做说明。在穿戴式装置3的结构中,显示模块31与金属层32彼此电连接,并可提供一显示画面,其中显示模块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模块,以利使用者的操作。而金属层32可印制形成于一印刷电路板(PCB)(未显示于图中)上,电性上可看成是穿戴式装置3的接地面。而金属层32也可独立存在,配置于一印刷电路板的上方或下方,且金属层32与印刷电路板彼此电连接,形成穿戴式装置3的接地面。实作上,独立配置的金属层32则可增加穿戴式装置3的整体结构强度,而于相关元件的堆叠上,金属层32也可作为承载显示模块31、至少一电池(未标示于图中)等元件之用。至少一锁固部件34可以将背盖33锁附至连接件,以使背盖33与部分的外观件连接,而形成穿戴式装置3的部分壳体,同时锁固部件34不会与显示模块31、金属层32及外观件接触;背盖33在与外观件接触的部分可设置有一塑胶层30,塑胶层30可以使背盖33不直接接触到外观件,其中塑胶层30可以是一环型结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背盖33所使用的材质为导体,则于背盖33上需设置塑胶层30,以使背盖33与外观件之间为电性隔绝;而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若背盖33所使用的材质为非导体,例如压克力、PET、树脂等塑胶材料,则不需设置塑胶层30。
图5为一装置架构图,用以说明本发明边框的详细分层结构,图6为一叠构剖视图,用以说明本发明边框的堆叠结构。请同时参照图5以及图6,可以更清楚了解本发明边框35的组成结构,边框35由上而下的堆叠包括一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一连接件322以及一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以手表为例,则边框35可为一表圈(Bezel)结构。
现将详细叙述本发明边框35的制作方法,在进行注入塑胶制作工艺以制作连接件322以及将独立配置的金属层32进行埋入射出成形制作工艺之前,本发明先对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进行外观加工,让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的外观成形完成;此外,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金属层32配置于一印刷电路板(PCB)(未显示于图中)上,而印刷电路板可位于金属层32上表面或是下表面。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将具有金属层32的印刷电路板进行埋入射出成形制作工艺。
当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的外观都已成形后,本发明在两金属件之间运用注入塑胶制作工艺技术,形成连接件322,并利用连接件322,将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以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通过连接件322作结合,成为一单一外观件(即边框35),且同时利用埋入射出成形制作工艺技术,将独立配置的金属层32与边框35作结合,最后提供一背盖33,将该背盖33与该边框35结合以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壳体36。
本发明利用注入塑胶制作工艺技术以及埋入射出成形制作工艺技术将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以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电性分隔开来,以避免因天线结构为全金属件而产生屏蔽现象以及天线所需要的距离不足,进而导致天线信号强度变差。当边框35制作完成之后,最后背盖33再以锁固部件34锁附至连接件322。本发明因为先进行外观处理成形后才进行注入塑胶制作工艺以及埋入射出成形制作工艺,因此本发明可以同时完成外观件及内部结构金属件的结合,当埋入射出成形制作工艺完成后直接形成一成品;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制作工艺可有效避免灰尘或是水气在制作工艺时进入到装置内部,让装置良率以及效能上升。此外,本发明的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外观下方金属件323以及独立配置的金属层32都是一体成形,而所使用的导体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镁铝合金、铜合金、铝铜合金或是其他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
图7为一方块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图8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传输结构的侧视图。请同时参照图7以及图8,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可利用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形成无线传输系统4的辐射体,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以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在第三方向(Z轴),彼此之间的实际距离D1小于1mm,为了工业上的设计,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将D1设定为1mm,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以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在第三方向的长度设定为D2,D2为4mm,最后得到边框35在第三方向的长度为D3,D3为9mm。
无线传输系统4具有无线传输的功能,其可同时操作于多个射频频带,其至少包含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天线系统41以及一蓝牙工具组/无线区域网络传输(Bluetooth,BT/WiFi)的天线系统42,GPS天线系统41包括一GPS天线411以及一GPS芯片模块412,BT/WiFi天线系统42包括一BT/WiFi天线421以及一BT/WiFi芯片模块422。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为GPS天线411的辐射体,外观下方金属件323为BT/WiFi天线421的辐射体,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作为BT/WiFi天线421的辐射体,外观下方金属件323作为GPS天线411的辐射体,应注意的是,外观上方金属件321或是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并没有强制设定适用于GPS天线系统41或是BT/WiFi天线系统42,其中前述天线系统可分别操作于第一频带及第二频带。在无线传输系统4中,GPS天线411以及BT/WiFi天线421分别连接到一GPS芯片模块412以及一BT/WiFi芯片模块422,GPS芯片模块412连接至一处理器43,并通过GPS天线411接收一GPS信号,BT/WiFi芯片模块422也连接至处理器43,并通过BT/WiFi天线421收发一BT/WiFi信号。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金属层32形成于一印刷电路板(PCB)51之上,金属层32(例如由铜箔形成)及印刷电路板(PCB)51两者为无线传输系统4的接地面(ground plane)。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若金属层32为一独立配置的元件,其可配置于印刷电路板51的上表面或是下表面,由于金属层32及印刷电路板(PCB)51彼此电连接,故也可形成无线传输系统4的接地面。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是将金属层32印制形成于印刷电路板51之上,而GPS芯片模块412以及BT/WiFi芯片模块422则配置在印刷电路板51上。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传输系统4的GPS天线系统41以及BT/WiFi天线系统42可以同时工作而不需靠一开关(例如RF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等)在GPS天线系统41以及BT/WiFi天线系统42之间做切换。
图9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无线传输系统4的结构俯视图。请同时参照图7、图8以及图9,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包括一第一馈入点61,外观上方金属件321通过第一馈入点61与印刷电路板51电连接,且外观上方金属件321形成一GPS天线411的辐射体;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包括一第二馈入点62以及一接地点63,外观下方金属件323通过第二馈入点62以及接地点63与印刷电路板51电连接,且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形成一BT/WiFi天线421的辐射体,因为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以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都与印刷电路板51电连接,又金属层32及印刷电路板(PCB)51彼此电连接,因此可得知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以及外观下方金属件323都与金属层32电连接。因为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与外观下方金属件323在第三方向(Z轴),彼此之间的实际距离D1小于1mm,所以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与外观下方金属件323之间的耦合效应(coupling effect)会很显著,耦合效应会导致GPS天线411与BT/WiFi天线421之间的操作效能降低。因此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将该多个连接点(意即第一馈入点61、第二馈入点62及接地点63)进行最佳位置的安排以移除耦合效应,进而可提升GPS天线411与BT/WiFi天线421的操作效能。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方向(X轴),第一馈入点61配置在距离外观上方金属件321一第一边缘为D4的位置,其中距离D4为24mm;沿着第二方向(Y轴),第二馈入点62配置在距离外观下方金属件323一第二边缘为D5的位置,其中距离D5为22mm;同样沿着第一方向(X轴),接地点63配置在距离外观下方金属件323该第一边缘为D6的位置,其中距离D6为41mm;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馈入点61、第二馈入点62以及接地点63的位置配置,可以尽可能地移除GPS天线411与BT/WiFi天线421之间的耦合效应。此外,在第一馈入点61、第二馈入点62以及接地点63的该多个连接点之中,至少一连接点经由一可调部件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51,至少一可调部件调整GPS天线411以及BT/WiFi天线421的天线增益,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二馈入点62与印刷电路板51之间耦接一可变电感621,在接地点63与印刷电路板51之间耦接一可变电容631以及一可变电容632,其中可变电感621、可变电容631以及可变电容632可调整GPS天线411以及BT/WiFi天线421的天线增益。
图10为一XY坐标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的回波损耗。请参照图7及图10,回波损耗XY坐标图10包括GPS天线系统41的GPS信号S1以及BT/WiFi天线系统42的BT/WiFi信号S2;在回波损耗XY坐标图10中,X轴代表GPS信号的回波损耗S1以及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S2所在的频率,Y轴代表GPS信号的回波损耗S1以及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S2的信号强度,由回波损耗XY坐标图10可得知,GPS信号的回波损耗S1在频率1.575GHz时强度为-13.9分贝(dB),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S2在频率2.4GHz时强度为-12dB,而在频率5GHz至5.8GHz时强度为-5dB至-10dB。因此,对于GPS而言,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4,可以支援的GPS通信频带为1.575GHz,对于BT而言,可以支援的BT通信频带为2.4GHz,对于WiFi而言,可以支援的通信频带为2.4GHz以及5GHz。另一方面,同样从回波损耗XY坐标图10可得知,GPS天线系统41的GPS信号的回波损耗S1以及BT/WiFi天线系统42的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S2彼此之间并不互相干扰,当GPS信号的回波损耗S1拥有最大的回波损耗时(例如X轴为1.575GHz时),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S2的回波损耗是最小的;反之,当BT/WiFi信号的回波损耗S2拥有最大的回波损耗时(例如X轴为2.4GHz时),GPS信号的回波损耗S1的回波损耗是最小的。因此对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系统4而言,当GPS天线系统41以及BT/WiFi天线系统42同时处于工作模式时,彼此的信号并不会互相干扰,各自也都会拥有最佳的发射信号。
图11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入背盖的无线传输结构的俯视图,图12为一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入背盖的无线传输结构的底视图。请同时参照图3、图8、图11以及图12,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边框35(无线传输结构)与背盖33结合后形成穿戴式装置3的壳体36。此外,因为背盖33在与边框35相连接处有设置一塑胶层(未显示于图中),所以不论背盖33所使用的材质是金属或是非金属,背盖33与边框35都是电性隔离,都不会影响到无线传输结构的天线增益。
在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范例时,本说明书已经提出操作本发明的该方法及/或程序做为一特定顺序的步骤。但是,某种程度上该方法或程序并不会依赖此处所提出的特定顺序的步骤,该方法或程序不应限于所述的该多个特定的步骤顺序。如本技术领域专业人士将可了解,其它的步骤顺序也为可行。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所提出的特定顺序的步骤不应被视为对于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关于本发明的方法及/或程序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在所提出顺序中的步骤的效能,本技术专业人士可立即了解该多个顺序可以改变,且仍维持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
熟悉此项技术者应即了解可对上述各项范例进行变化,而不致悖离其广义的发明性概念。因此,应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范例,而为涵盖附上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及范围内的修饰。

Claims (22)

1.一种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包括:
第一外观件,操作于一第一频带;
第二外观件,操作于一第二频带;
金属层,具有接地面;以及
连接件,用以电性隔绝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使该穿戴式装置可同时操作于该第一频带与该第二频带,
其中该第一外观件、该连接件及该第二外观件在厚度方向上由上而下堆叠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边框结构;
其中该金属层系埋入该边框结构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还包括
背盖,利用至少一锁固部件锁附至该连接件,其中该边框结构与该背盖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金属层为印制形成于一印刷电路板之上或独立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一表面,该金属层与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当该金属层印制形成于该印刷电路板之上时,该金属层及该印刷电路板两者为该接地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当该金属层独立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该表面时,该金属层可配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且该金属层与该印刷电路板彼此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印刷电路板包括:
第一芯片模块,连接至一处理器,并通过该第一外观件而使该穿戴式装置可操作于该第一频带;以及
第二芯片模块,连接至该处理器,并通过该第二外观件而使该穿戴式装置可操作于该第二频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观件与该第二外观件在一第三方向(Z轴)上之间的距离小于1m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上方,而该第二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下方,或者该第一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下方,而该第二外观件位于该金属层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观件具有至少一连接点,该第二外观件具有多个连接点,该第一外观件通过该至少一连接点与该接地面电连接,该第二外观件通过该多个连接点与该接地面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多个连接点之一者具有至少一可调部件,该可调部件用以调整该第一频带及/或该第二频带的回波损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多个连接点包括多个馈入点与一接地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多个馈入点与该接地点之一者具有该可调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可调部件为可变电容或可变电感之一者。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第一外观件、该第二外观件及该金属层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天线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及一电池,其中该显示模块及该电池由该金属层所乘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显示模块为具有触控功能的一模块。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金属层、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由导体制成,其为不锈钢、镁铝合金、铜合金或铝铜合金。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背盖为导体或非导体之一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当该背盖为导体时,该背盖具有一塑胶层,该塑胶层使该背盖与该第二外观件电性隔绝。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非导体为压克力、PET或树脂。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其中该塑胶层为一环型结构。
22.一种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一第一外观件以及一第二外观件的外观处理,以完成外观成形;
进行注入塑胶制作工艺,以形成一连接件,并利用该连接件结合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以成为一边框结构;
利用埋入射出制作工艺,将一金属层埋入该边框结构中,该连接件电性隔绝该第一外观件及该第二外观件;以及
提供一背盖,将该背盖与该边框结构结合以形成该穿戴式装置的一壳体。
CN201510021883.9A 2015-01-16 2015-01-16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5848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1883.9A CN105848433B (zh) 2015-01-16 2015-01-16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1883.9A CN105848433B (zh) 2015-01-16 2015-01-16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433A CN105848433A (zh) 2016-08-10
CN105848433B true CN105848433B (zh) 2019-08-20

Family

ID=5658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1883.9A Active CN105848433B (zh) 2015-01-16 2015-01-16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8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7892B1 (ko) * 2016-09-05 2023-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842896B (zh) * 2016-12-26 2022-07-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外壳及可穿戴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
CN108541156B (zh) * 2018-04-02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8539374A (zh) * 2018-04-02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8539371B (zh) * 2018-04-02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的加工方法、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39372A (zh) * 2018-04-02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8539370B (zh) * 2018-04-02 2021-05-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493585B (zh) * 2018-05-02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029733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0409A (ja) * 2006-12-22 2008-07-10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通信装置
CN103633435A (zh) * 2012-08-28 2014-03-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整合金属壳体的天线结构
TW201414075A (zh) * 2012-09-25 2014-04-01 Htc Corp 行動裝置
CN103811863A (zh) * 2012-11-08 2014-05-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9413B1 (en) * 2001-01-10 2002-10-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frequency band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0409A (ja) * 2006-12-22 2008-07-10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無線通信装置
CN103633435A (zh) * 2012-08-28 2014-03-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整合金属壳体的天线结构
TW201414075A (zh) * 2012-09-25 2014-04-01 Htc Corp 行動裝置
CN103811863A (zh) * 2012-11-08 2014-05-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433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433B (zh) 具有无线传输的穿戴式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623456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US9685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ear-field antenna operating through display
KR10191624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04051865B (zh) 耦合天线结构和方法
EP341623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CN104022350B (zh) 具有金属边框的智能机天线
US10374287B2 (en) Antenna system with full metal back cover
CN106410428A (zh) 天线设备和包括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US10742250B1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integrated antenna structures
US105811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bstrate with LDS antenna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728449B1 (en) Terminal with a touch screen including an fm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touchscreen
CN203521617U (zh) 一种可弯曲可穿戴的近场通信和无线充电天线及终端
CN106340725A (zh) 具有利用外廓导体的多频带天线的电子设备
TWI662746B (zh) 三頻帶天線
US11404784B2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components of multi-band antenna
US10405374B2 (en) Antenna system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203481380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移动终端外壳和移动终端
GB252022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205828648U (zh) 全金属手机的三段式天线结构
US2016014928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105213A1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JP2016519525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US20200350934A1 (en) Antenna modu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70005392A1 (en) Mobile device with lds antenna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lds antenna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