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9395A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9395A
CN105819395A CN201510011821.XA CN201510011821A CN105819395A CN 105819395 A CN105819395 A CN 105819395A CN 201510011821 A CN201510011821 A CN 201510011821A CN 105819395 A CN105819395 A CN 105819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crystal
crystal wafer
back side
described semiconductor
ann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1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9395B (zh
Inventor
刘金彪
贺晓彬
丁明正
杨涛
李俊峰
王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0118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9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9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9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9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9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制造方法,利用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在半导体晶圆的正面形成了突变结;之后,利用JPV技术,在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定位突变结的位置,从而确定晶圆位置,定位精度控制在纳米量级,远优于现有的对准方法,实现了半导体晶圆的快速、精确定位。本发明的定位方式工艺简单,完全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和MEMS工艺兼容,不会增加流程的复杂性,在精确和快速背面对准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良率,并且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背面对准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先进集成电路(IC)和微机电系统(MEMS)制造过程当中,有时会引入背面图形化工艺,这就涉及到与晶圆正面图形对准的问题。对准偏差过大会影响器件的特性,甚至使器件失效,造成良率下降,成本升高。
目前业界常用的背面图形对准技术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对版图拍照,确认版图上标记后固定镜头位置,然后再借助镜头通过调整晶圆的位置,使晶圆上的标记与版图照片中的标记位置对准,完成曝光。
2、采用红外穿透的方法,直接从背面读取位于晶圆正面的光刻标记。红外光可以直接穿透硅材料,如果在标记区域覆盖能够阻挡红外光的材料,在标记旁边的区域保持透光,这样标记的位置就可以被清晰地标定出来。
目前,这两种方法目前都被业界采用,但是存在无法精确对准的问题,对准的偏差往往都在微米量级,同时为了界定边缘红外穿透的方法还要求正面的标记上覆盖不透光的薄膜(比如AL膜),增加了前段工艺的复杂型。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更加有效的背面对准方法,以满足现代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背面对准方法,通过JPV(JunctionPhotoVoltage,PN结光电压)技术和离子注入工艺的结合,来精确地实现背面对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用于实现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对准,包括:
提供半导体晶圆,其具有正面和背面;
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正面形成具有对准标记的图案化光刻胶层,所述图案化光刻胶层暴露出所述对准标记区域的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表面;
在所述对准标记区域的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表面进行离子注入;
去除所述图案化光刻胶层;
对所述半导体晶圆进行退火工艺处理,以在所述对准标记区域形成突变结;
将所述半导体晶圆翻转,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涂覆背面光刻胶层;
利用JPV技术,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定位所述突变结位置,从而确定所述半导体晶圆的位置,实现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对准;
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进行曝光,图案化所述背面光刻胶层,用以制备背面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对准标记尺寸为50μm×50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半导体晶圆与所注入的离子种类相反;所述半导体晶圆为N型,注入的离子为硼离子,注入能量是150KeV,注入剂量为5E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退火方式为激光退火或者微波退火;激光退火的功率为1~5J/cm2,激光脉冲宽度100~300ms;微波退火的功率2800~4200W,退火时间60~300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突变结的结深为0.5~1μ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在半导体晶圆的正面形成了突变结;之后,利用JPV技术,在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定位突变结的位置,从而确定晶圆位置,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纳米量级,远优于现有的对准方法,实现了半导体晶圆的快速、精确定位。本发明的定位方式工艺简单,完全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和MEMS工艺兼容,不会增加流程的复杂性,在精确和快速背面对准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良率,并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3本发明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背面对准方法。下面,参见附图1-3,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首先,参见附图1,提供具有正面和背面的半导体晶圆1,在半导体晶圆1的正面形成图案化光刻胶层2,其中,图案化光刻胶层2所包括的图案为对准标记的图案,图案化光刻胶层2暴露出对准标记区域的半导体晶圆1的表面。半导体晶圆1即为本领域用于制作集成电路和MEMS器件的晶圆,例如硅晶圆等。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实施之后的背面对准,需要对对准标记的尺寸进行一点的选择,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准标记图案的尺寸为50μm×50μm的正方形。
接着,参见附图2,在对准标记区域的半导体晶圆2的表面进行离子注入。离子注入的种类与衬底晶圆的种类相反,例如,晶圆为N型,则注入的离子为P型离子;晶圆为P型,则注入的离子为N型离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衬底晶圆为N型硅衬底,注入的离子为硼离子,具体的注入能量是150KeV,注入剂量为5E15。
在完成离子注入工艺之后,去除图案化光刻胶层2。
之后,参见附图2,对半导体晶圆1进行退火处理,在离子注入的对准标记区域形成突变结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退火处理的方式为非扩散方式的退火,如激光退火或者微波退火,基于此工艺形成的突变结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控制。具体而言,激光退火功率为1~5J/cm2,激光脉冲宽度100~300ms;微波退火具体参数为功率2800~4200W,退火时间60~300s。所形成的突变结应便于随后的JPV技术定位,因此,突变结3的PN结深控制在0.5~1μm。
参见附图3,在形成突变结3之后,将半导体晶圆1翻转,在背面形成背面光刻胶层4;接着,利用JPV技术,在半导体晶圆1的背面定位突变结3位置,从而确定半导体晶圆1在曝光机台上的位置,实现半导体晶圆1的背面对准。之后,在晶圆背面进行曝光,对光刻胶层4进行图案化,以便制造晶圆背面的器件。其中,JPV技术中,由波长375nm或者470nm的高分辨率激光器将光子入射至晶圆之中,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在突变PN结处产生光生电流,并向外扩散。而位于激光器表面的探头,会收集表面产生电压,经放大后获得JPV数据。本发明中,形成有突变结的对准标记附近的JPV数据会明显区别于非标记区,基于此,可以准确定位突变结的突变位置也即定位了背面光刻对准标记的位置。图3中的箭头和虚线示意的是JPV定位技术。由于本发明中的突变结采用激光退火或是微波退火这类无扩散的退火方式,背面对准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纳米量级,这远优于目前的拍照式对准方法。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JPV定位突变结的背面对准定位方式,定位的精度和速度较常规方法均有提高。同时,本发明的定位方式工艺简单,完全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和MEMS工艺兼容,不会增加流程的复杂性,在精确和快速背面对准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良率,并且降低了成本。
尽管已参照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无需脱离本发明范围而对器件结构和/或工艺流程做出各种合适的改变和等价方式。此外,由所公开的教导可做出许多可能适于特定情形或材料的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不在于限定在作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所公开的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将包括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用于实现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对准,包括:
提供半导体晶圆,其具有正面和背面;
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正面形成具有对准标记的图案化光刻胶层,所述图案化光刻胶层暴露出所述对准标记区域的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表面;
在所述对准标记区域的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表面进行离子注入;
去除所述图案化光刻胶层;
对所述半导体晶圆进行退火工艺处理,以在所述对准标记区域形成突变结;
将所述半导体晶圆翻转,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涂覆背面光刻胶层;
利用JPV技术,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定位所述突变结位置,从而确定所述半导体晶圆的位置,实现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对准;
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的背面进行曝光,图案化所述背面光刻胶层,用以制备背面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标记尺寸为50μm×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晶圆与所注入的离子种类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晶圆为N型,注入的离子为硼离子,注入能量是150KeV,注入剂量为5E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退火工艺为激光退火或者微波退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退火的功率为1~5J/cm2,激光脉冲宽度100~300ms;微波退火的功率2800~4200W,退火时间60~30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结的结深为0.5~1μm。
CN201510011821.XA 2015-01-09 2015-01-0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819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1821.XA CN105819395B (zh) 2015-01-09 2015-01-0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1821.XA CN105819395B (zh) 2015-01-09 2015-01-0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9395A true CN105819395A (zh) 2016-08-03
CN105819395B CN105819395B (zh) 2017-09-05

Family

ID=56514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1821.XA Active CN105819395B (zh) 2015-01-09 2015-01-0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93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4283A (zh) * 2018-11-15 2019-03-29 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微机电器件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9786228A (zh) * 2019-01-22 2019-05-2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形成对准标记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5269A (en) * 1966-10-24 1970-06-1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ethod of Delineating Small Areas as in Microelectronic Component Fabrication
CN101211852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c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414409B1 (en) * 2005-08-19 2008-08-19 Vladimir Faifer Non-conta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leakage current of p-n junctions in IC product wafers
CN101452819A (zh) * 2007-12-05 2009-06-1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制备用于离子注入的对准标记的方法
CN101567361A (zh) * 2008-04-24 2009-10-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对准标记
US20100327451A1 (en) * 2008-09-25 2010-12-30 Ling-Chun Chou Alignment mark
CN102221792A (zh) * 2010-04-13 2011-10-1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在半导体光刻工艺中进行的对准方法
CN103545213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46992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p型晶体硅双面电池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5269A (en) * 1966-10-24 1970-06-1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ethod of Delineating Small Areas as in Microelectronic Component Fabrication
US7414409B1 (en) * 2005-08-19 2008-08-19 Vladimir Faifer Non-contac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leakage current of p-n junctions in IC product wafers
CN101211852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c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52819A (zh) * 2007-12-05 2009-06-1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制备用于离子注入的对准标记的方法
CN101567361A (zh) * 2008-04-24 2009-10-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对准标记
US20100327451A1 (en) * 2008-09-25 2010-12-30 Ling-Chun Chou Alignment mark
CN102221792A (zh) * 2010-04-13 2011-10-1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在半导体光刻工艺中进行的对准方法
CN103545213A (zh) * 2012-07-16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46992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p型晶体硅双面电池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4283A (zh) * 2018-11-15 2019-03-29 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微机电器件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9534283B (zh) * 2018-11-15 2020-09-25 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微机电器件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9786228A (zh) * 2019-01-22 2019-05-2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形成对准标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9395B (zh) 201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287B (zh) 使用混合式分裂束激光划线处理及等离子体蚀刻的晶圆切割
JP2013535114A5 (zh)
CN105702626A (zh) 制造半导体芯片的方法以及定位切割部件的方法
US10942444B2 (en) Optical control modul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patterning and reticl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577709A (zh) 激光蚀刻装置的可调式空间滤波器
CN104597724A (zh) 纳米尺度的微细图形加工方法
CN106935548A (zh) 晶片的加工方法
CN103869638A (zh) 一种穿透晶圆的光刻对准方法
CN105819395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US20180366415A1 (en) Lithography engraving machine for forming wafer identification marks and alignment marks
CN110957390A (zh) 丝网印刷装置及双面电池的背面栅线对位方法
TWI512796B (zh) 用於多植入的對位基板的裝置與方法
JP2009216844A (ja) 縮小投影露光装置用レチク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露光方法
TWI668795B (zh) 半導體製程用的主動式基板對準系統及對準基板的方法
US7842521B2 (en) Edge exclusion zone patterning for solar cells and the like
US8921149B2 (en) Aligning successive implants with a soft mask
CN104362160B (zh) 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01139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nealing die and wafer
US20160082548A1 (en) Laser Beam Splitting and Angle Adjusting Device
CN111627800A (zh) 一种原子级表面及结构超短脉冲光高效加工方法
CN110416185A (zh) 图像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KR101115399B1 (ko) 태양전지용 금속 그리드 라인 형성 방법
JP2019138966A (ja) フィルムレジスト、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112601A (ja) 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太陽電池セル
CN110581057A (zh) 一种单一芯片双信道保护组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