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6540A -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6540A
CN105796540A CN201610165284.9A CN201610165284A CN105796540A CN 105796540 A CN105796540 A CN 105796540A CN 201610165284 A CN201610165284 A CN 201610165284A CN 105796540 A CN105796540 A CN 105796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lfenamic acid
mice
group
acid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52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莉波
刘鹏
迟天燕
纪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652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6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6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6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6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group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e.g. anthranilic acid, mefenamic acid, diclofenac, chlorambuci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的结果表明托芬那酸改善了拟亨廷顿氏症(HD)动物运动障碍和记忆障碍;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托芬那酸高剂量组小鼠纹状体BDNF、NGF蛋白表达显著提高,说明托芬那酸对拟HD动物脑内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即托芬那酸可以有效对抗HD症状。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托芬那酸也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组合物制备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丸剂、注射剂、缓释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用于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的药物。

Description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亨廷顿氏症(Huntington’sdisease,HD),又名亨廷顿舞蹈症或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位于4号染色体4p16.3区域的IT-15基因内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当CAG拷贝数大于36次及发病。HD的症状和迹象隐袭发生,平均发病年龄为35-40岁,青少年(<20岁)和老年(>70岁)也有发病,发病后生存期15-20年。典型症状包括舞蹈样症状、认知和精神障碍。舞蹈样症状指肌阵挛性抽搐或肢体不规则运动、面相古怪、步态不规则、摇晃、共济失调、保持运动姿态困难。认知和精神障碍(包括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判断决策能力降低、冷漠、易怒、反社会人格)可以在运动障碍之前或与其同时发展,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加重。目前尚无有效延缓病程进展的治疗措施,仍以经验性对症治疗为主。
托芬那酸(Tolfenamicacid,TA),也称托灭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用于抗炎,还用于治疗偏头痛和痛经。近年发现其具有抗肿瘤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托芬那酸的分子式为C14H12ClNO2,化学名为2-[(3-氯-2-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或N-(3-氯-2-甲基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结构如式(Ⅰ)所示:
啮齿类动物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acid,3-NP),纹状体注射丙二酸(Malonicacid,MA)或喹啉酸(Quinolinicacid)是进行HD研究和药物筛选的经典模型。3-NP和丙二酸是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可以用于模拟HD患者脑内细胞死亡的下游过程,即线粒体损伤,并导致运动功能减退及认知功能损伤。HD患者脑中3羟邻氨基苯甲酸加氧酶的水平有所升高,其中纹状体增幅最大,说明HD纹状体内存在着由正常水平的犬尿酸转化成毒性水平的喹啉酸的过程,并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因此,采用以上HD动物模型考察托芬那酸治疗HD的作用是有充分理论依据的。
迄今为止,未见有托芬那酸治疗亨廷顿氏症的记载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托芬那酸的新用途,即用于治疗亨廷顿氏症。
本发明通过三种HD动物模型(小鼠腹腔注射3-NP模型,小鼠纹状体注射丙二酸模型,小鼠纹状体注射喹啉酸模型),观察托芬那酸对H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托芬那酸对三种化学药物诱导的HD具有治疗作用。
本发明以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动物,不同模型给药方案不同,具体方案如下:(1)3-NP模型: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小鼠托芬那酸,给药组分别设置了50mg/kg和10mg/kg两个剂量组,连续给药直到处死动物。给药第8、9天,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3-NP,每天2次,每次间隔至少12小时,即第8天8:00、20:00分别注射3-NP60mg/kg,第9天8:00、20:00分别注射3-NP80mg/kg,第10天进行转棒实验和Y迷宫实验后处死动物,采集纹状体。检测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NGF)表达。(2)丙二酸模型、喹啉酸模型:对照组小鼠纹状体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纹状体注射丙二酸1.5μmol/只(或喹啉酸85nmol/只),造模后通过灌胃给予小鼠托芬那酸,给药组分别设置了50mg/kg和10mg/kg两个剂量组,连续给药直到处死动物。给药第10天开始进行行为学测试(转棒实验、自发活动实验、Y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被动回避实验)后处死动物,采集纹状体。检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表达。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高剂量显著延长转棒实验的潜伏期、自发活动时间,提高Y迷宫实验自发交替反应率、Morris水迷宫实验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路程、被动回避实验逃避潜伏期,以上结果说明托芬那酸改善了拟HD动物运动障碍和记忆障碍;Westernblot检测发现托芬那酸高剂量组小鼠纹状体BDNF、NGF蛋白表达显著提高,说明托芬那酸对拟HD动物脑内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综上,托芬那酸可以有效对抗HD症状。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用于此目的时,如果需要,可将本发明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药物赋形剂和/或辅剂结合,制成可作为药物使用的适当的施用形式或剂量形式。
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肠道或非肠道,如口服、肌肉、皮下、鼻腔、口腔粘膜、皮肤、腹膜或直肠等。
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为注射给药。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穴位注射等。
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如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混悬剂型。其他剂型例如片剂、胶囊、滴丸、气雾剂、丸剂、粉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栓剂、冻干粉针剂等。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制成普通制剂、也可以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
例如为了将单位给药剂型制成片剂,可以广泛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载体。关于载体的例子是,例如稀释剂与吸收剂,如淀粉、糊精、硫酸钙、乳糖、甘露醇、蔗糖、氯化钠、葡萄糖、尿素、碳酸钙、白陶土、微晶纤维素、硅酸铝等;湿润剂与粘合剂,如水、甘油、聚乙二醇、乙醇、丙醇、淀粉浆、糊精、糖浆、蜂蜜、葡萄糖溶液、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紫胶、甲基纤维素、磷酸钾、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崩解剂,如干燥淀粉、海藻酸盐、琼脂粉、褐藻淀粉、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碳酸钙、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崩解抑制剂,如蔗糖、三硬脂酸甘油酯、可可脂、氢化油等;吸收促进剂,如季铵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润滑剂,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玉米淀粉、硬脂酸盐、硼酸、液体石蜡、聚乙二醇等。还可以将片剂进一步制成包衣片,例如糖包衣片、薄膜包衣片、肠溶包衣片,或双层片和多层片。
例如为了将给药单元制成丸剂,可以广泛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载体。关于载体的例子是,例如稀释剂与吸收剂,如葡萄糖、乳糖、淀粉、可可脂、氢化植物油、聚乙烯吡咯烷酮、单硬脂酸甘油脂、高岭土、滑石粉等;粘合剂,如阿拉伯胶、黄蓍胶、明胶、乙醇、蜂蜜、液糖、米糊或面糊等;崩解剂,如琼脂粉、干燥粉、海藻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例如为了将给药单元制成胶囊,将有效成份本发明化合物托芬那酸与上述的各种载体混合,并将由此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硬的明胶胶囊或软胶囊中。也可将有效成分本发明化合物制成微囊剂,混悬于水性介质中形成混悬剂,亦可装入硬胶囊中或制成注射剂应用。
例如,将本发明化合物托芬那酸制成注射用制剂,如溶液剂、混悬剂溶液剂、乳剂、冻干粉针剂,这种制剂可以是含水或非水的,可含一种和/或多种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渗透压调节剂、增溶剂和pH调节剂。如稀释可选用水、乙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乙氧基化的异硬脂醇、多氧化的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脂肪酸酯等。渗透压调节剂可以是氯化钠、甘露醇、甘油、葡萄糖、磷酸盐、醋酸盐等;增溶剂或助溶剂可以是泊洛沙姆、卵磷脂、羟丙基β-环糊精等;pH调节剂可以是磷酸盐、醋酸盐、盐酸、氢氧化钠等。如制备冻干粉针剂,还可以加入甘露醇、葡萄糖等作为支撑剂。
此外,如需要也可以向药物制剂中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甜味剂或香料等。这些辅料是本领域常用的。
本发明所用的无菌介质都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标准技术制得。可将它们灭菌,例如通过经由细菌过滤器过滤、通过向组合物中加入灭菌剂、通过将组合物放射处理、或通过将组合物加热灭菌。还可以在临用前将它们制成无菌可注射介质。
为了达到用药目的,增加治疗效果,本发明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可用任何公知的给药方法给药。当然用于实施本发明化合物的给药途径取决于疾病和需要治疗的部位。因为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会有某种程度的不同,因此在组织中获得治疗浓度的最优选方法是逐渐增加剂量并监测临床效果。对于这样的逐渐增加治疗剂量,初始剂量将取决于给药途径。
对于任何特定患者,本发明化合物药物组合物的给药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及个体反应,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治疗目的,因此本发明的治疗剂量可以有较大范围的变化。根据所治疗患者的病症,可能必须对剂量做出某些改变,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由医师决定个体患者的合适剂量。
给药剂量是指不包括载体重量在内(当使用载体时)的化合物的重量。一般来讲,本发明中药学成分的使用剂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可以根据本发明化合物组合物中最后的制剂中所含有的实际药物数量,加以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其治疗有效量的要求,完成本发明的预防或治疗目的。可以是单一剂量形式给药或分成几个,例如二、三或四个剂量形式给药;这受限于给药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包括运用其它治疗手段的给药方案。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可单独服用,或与其他治疗药物或对症药物合并使用并调整剂量。
作为已经上市的药物,托芬那酸毒副作用清楚。本发明提供了托芬那酸的新应用——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托芬那酸对腹腔注射3-NP小鼠转棒实验潜伏期的影响
图2托芬那酸对腹腔注射3-NP小鼠Y迷宫实验自发交替反应率的影响
图3托芬那酸对腹腔注射3-NP小鼠纹状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A:托芬那酸对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B:托芬那酸对NGF蛋白表达的影响
图4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转棒实验潜伏期的影响
图5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图6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Y迷宫实验自发交替反应率的影响
图7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的影响
图8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目标象限游泳路程的影响
图9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被动回避实验中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图10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小鼠纹状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A:托芬那酸对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B:托芬那酸对NGF蛋白表达的影响
图11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转棒实验潜伏期的影响
图12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图13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Y迷宫实验自发交替反应率的影响
图14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的影响
图15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目标象限游泳路程的影响
图16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被动回避实验中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图17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小鼠纹状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A:托芬那酸对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B:托芬那酸对NGF蛋白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托芬那酸对腹腔注射3-NP致HD小鼠行为学障碍的改善作用
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2-25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托芬那酸低剂量组(10mg/kg)和高剂量组(50mg/kg)。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0天,每天一次,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玉米油)。给药第8、9天,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3-NP,每天2次,每次间隔12小时,即第8天8:00、20:00分别注射3-NP60mg/kg,第9天8:00、20:00分别注射3-NP8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第10天进行转棒实验和Y迷宫实验后处死动物,采集纹状体。检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蛋白表达。
①小鼠转棒实验
给药第6天,各组小鼠置于转棒仪进行训练,设定转速5圈/分钟,300秒/次,3次/天;给药第7天,各组小鼠置于转棒仪进行训练,设定转速10圈/分钟,300秒/次,3次/天;给药第10天对各组小鼠进行测试,转棒仪设定转速30圈/分钟,200秒/次,共测试3次。记录测试时小鼠从转棒仪掉落的时间——即潜伏期。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潜伏期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改善HD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②小鼠Y迷宫实验
小鼠Y迷宫实验旨在考察托芬那酸对小鼠自发交替活动和工作记忆的影响。装置由三个夹角为120°的木制支臂组成,分别为A、B、C三臂。实验时将小鼠放入A臂末端,让其自由出入三个臂,记录10min内每只小鼠进入三个臂的总次数及进臂顺序,以连续进入三个不同的臂为一次正确交替反应,记录正确交替反应次数。用自发交替反应率(%)反映空间工作记忆能力。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自发交替反应率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自发交替反应率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工作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③Westernblot检测纹状体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
脑组织低温充分匀浆,重悬于蛋白裂解液及PMSF,冰上放置40分钟,4℃下12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取上清。采用Bradford法进行蛋白定量。20μg蛋白提取物加入上样缓冲液,沸水浴加热5分钟,充分变性。10%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半干法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5%脱脂奶粉封闭2小时→一抗孵育,4℃过夜→PBS洗脱→二抗室温孵育2小时→ECL法显影。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纹状体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显著提高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提示托芬那酸可以通过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进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5。
实施例2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丙二酸致HD小鼠行为学障碍的改善作用
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2-25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托芬那酸低剂量组(10mg/kg)和高剂量组(50mg/kg)。腹腔注射3.5%水合氯醛麻醉,剪去颅顶切口区毛,碘伏消毒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左侧纹状体(前囟前0.6mm,左侧2.0mm,深3.5mm)采用微量进样器注射丙二酸1μl(丙二酸1.5μmol溶于1μl生理盐水),注射后留针5分钟;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直到处死动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玉米油)。给药第8天进行转棒实验、第9天进行自发活动实验、第10天进行Y迷宫实验、第11-16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7天进行被动回避实验,被动回避实验后处死动物,采集纹状体。检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蛋白表达。
①小鼠转棒实验
给药第6天,各组小鼠置于转棒仪进行训练,设定转速5圈/分钟,300秒/次,3次/天;给药第7天,各组小鼠置于转棒仪进行训练,设定转速10圈/分钟,300秒/次,3次/天;给药第8天对各组小鼠进行测试,转棒仪设定转速30圈/分钟,200秒/次,共测试3次。记录测试时小鼠从转棒仪掉落的时间——即潜伏期。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潜伏期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改善HD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②小鼠自发活动
给药第9天,各组小鼠置于自发活动装置,装置为四个正方形活动箱(30×30×35cm),实验时,将小鼠尾部面向一角放入,采集10min内小鼠的活动指标,采集完毕后自动停止。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自发活动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自发活动显著延长,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改善HD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N=10。
③小鼠Y迷宫实验
给药第10天,各组小鼠进行Y迷宫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②。
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自发交替反应率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自发交替反应率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工作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④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
给药第11天,各组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旨在考察托芬那酸对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水迷宫装置由直径为1.2米、高为50厘米的黑色不锈钢圆形水池和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金属平台组成,平台可自由移动位置。实验前向水池中注水(水温24±1℃),使水面高于平台1厘米。训练阶段,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训练,历时5天。平台置于第四象限,将小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记录60秒,60秒内如果小鼠找到平台则让其在平台上休息10秒。如果60秒未找到平台,将小鼠引导至平台上休息10秒。给药第16天进行测试,撤除平台,让小鼠自由游泳60秒。迷宫系统自动记录小鼠在原平台象限(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及路程。
实验结果如图7、8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路程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路程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N=10。
⑤小鼠被动回避实验
给药第17天,各组小鼠进行被动回避实验。被动回避实验旨在考察托芬那酸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实验装置分明、暗两室。两室大小均为15厘米×10厘米×11厘米,两室之间有一直径为3c厘米大小的半圆形门。两室底部均铺以铜栅,暗室底部铜栅可以通电,电压强度由稳压器控制。将小鼠背向门口放入明室,适应环境3分钟,然后通以30V电压。小鼠进入暗室立即遭到电击,然后从门口逃回明室,如此训练5分钟。1小时后测验,记录第一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以此作为记忆成绩。
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进入暗室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10mg/kg剂量组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N=10。
⑥Westernblot检测纹状体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
方法同实施例1③。
实验结果如图10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纹状体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显著提高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提示托芬那酸可以通过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进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5。
实施例3托芬那酸对纹状体注射喹啉酸致HD小鼠行为学障碍的改善作用
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2-25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托芬那酸低剂量组(10mg/kg)和高剂量组(50mg/kg)。腹腔注射3.5%水合氯醛麻醉,剪去颅顶切口区毛,碘伏消毒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左侧纹状体(前囟前0.6mm,左侧2.0mm,深3.5mm)采用微量进样器注射喹啉酸1μl(喹啉酸85nmol溶于1μl生理盐水),注射后留针5分钟;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直到处死动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溶剂(玉米油)。给药第8天进行转棒实验、第9天进行自发活动实验、第10天进行Y迷宫实验、第11-16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7天进行被动回避实验,被动回避实验后处死动物,采集纹状体。检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蛋白表达。
①小鼠转棒实验
方法同实施例2①。
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潜伏期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10mg/kg剂量组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改善HD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②小鼠自发活动
方法同实施例2②。
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自发活动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自发活动显著延长,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改善HD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③小鼠Y迷宫实验
给药第10天,各组小鼠进行Y迷宫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②。
实验结果如图1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自发交替反应率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10mg/kg剂量组自发交替反应率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工作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④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
方法同实施例2④。
实验结果如图14、1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路程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路程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N=10。
⑤小鼠被动回避实验
方法同实施例2⑤。
实验结果如图16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进入暗室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显著增加,提示托芬那酸能够显著提高H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N=10。
⑥Westernblot检测纹状体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
方法同实施例1③。
实验结果如图17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纹状体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托芬那酸50mg/kg剂量组显著提高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提示托芬那酸可以通过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进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误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N=5。

Claims (7)

1.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2.托芬那酸在制备改善运动障碍和记忆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3.托芬那酸在制备提高纹状体BDNF、NGF蛋白表达药物中的应用。
4.托芬那酸在制备保护脑内神经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芬那酸,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芬那酸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丸剂、注射剂、缓释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丸剂、注射剂、缓释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
CN201610165284.9A 2016-03-18 2016-03-18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5796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284.9A CN105796540A (zh) 2016-03-18 2016-03-18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284.9A CN105796540A (zh) 2016-03-18 2016-03-18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6540A true CN105796540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5284.9A Pending CN105796540A (zh) 2016-03-18 2016-03-18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65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039A (zh) * 2022-11-02 2022-12-27 广西大学 一种兽用托芬那酸固体脂质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6359A1 (en) * 2000-06-29 2002-02-07 Hellberg Mark 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N101365451A (zh) * 2005-11-21 2009-02-11 阿拉巴马大学董事会 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用于神经保护的方法
WO2009148698A1 (en) * 2008-06-02 2009-12-10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Nanometer-sized prodrugs of nsaids
US20150005352A1 (en) * 2013-06-26 2015-01-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based prodrugs
CN105073097A (zh) * 2013-02-12 2015-11-18 Mida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粒子递送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16359A1 (en) * 2000-06-29 2002-02-07 Hellberg Mark 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N101365451A (zh) * 2005-11-21 2009-02-11 阿拉巴马大学董事会 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用于神经保护的方法
WO2009148698A1 (en) * 2008-06-02 2009-12-10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Nanometer-sized prodrugs of nsaids
CN105073097A (zh) * 2013-02-12 2015-11-18 Mida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粒子递送组合物
US20150005352A1 (en) * 2013-06-26 2015-01-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based prodrug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039A (zh) * 2022-11-02 2022-12-27 广西大学 一种兽用托芬那酸固体脂质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18039B (zh) * 2022-11-02 2024-05-17 广西大学 一种兽用托芬那酸固体脂质纳米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2007B (zh) 胱硫醚‑γ‑裂合酶(CSE)抑制剂
CN109748881A (zh) 胱硫醚-γ-裂合酶(CSE)抑制剂
US20170224622A1 (en) Appl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pharmaceutical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rographolide enteric targeting micropellet,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3432184B (zh) 牛蒡子提取物在制药或食品中的应用
CN107951869A (zh) 含有大麻二酚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WO2023237124A1 (zh) 一种藏红花素混悬剂及其在制备快速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US20200030301A1 (en) Combination of ibudilast and riluzol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2018503637A (ja) ビフェニル誘導体及びその使用
CN108295068A (zh) 小檗碱的医药用途
RU2336870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l-бутилфталид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для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церебрального инфаркта
CN104379142A (zh) 用于免疫调节的拉多替吉治疗
RU2615767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сердечной недостаточности и поражения нервных клеток
CN103877094A (zh) 特咖宁在制备线粒体损伤保护剂中的应用
CN105796540A (zh) 托芬那酸在制备治疗亨廷顿氏症药物中的应用
JP2019503335A (ja) ジメチルアミノミケリオリドの使用
JP2018508479A (ja) 虚血性脳卒中を予防・治療するための薬物の調製におけるビフェノールの使用
CN105939713A (zh) 格拉匹纶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65713B (zh) 虫草素在制备抗抑郁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备而得的快速抗抑郁症药物
CN102283858B (zh) 枸杞多糖在制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37354A (zh) 一种吡嗪异喹啉衍生物在制备治疗血吸虫药物中的应用
CN115154465A (zh) 化合物治疗犬中退行性关节疾病的疼痛和炎症的用途
CN101998855A (zh) 用于增强婴儿生长和发育的内源性大麻素
CN106265612A (zh) 龙血素c在制备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RU2793742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карбамат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ля снижения или лечения нарушений развития, включая синдром хрупкой x-хромосомы, синдром ангельмана или синдром ретта
CN104688724B (zh) 淫羊藿苷元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