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9467A -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9467A
CN105789467A CN201610242575.3A CN201610242575A CN105789467A CN 105789467 A CN105789467 A CN 105789467A CN 201610242575 A CN201610242575 A CN 201610242575A CN 105789467 A CN105789467 A CN 105789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moo
preparation
qle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25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9467B (zh
Inventor
王宇
曹蔚然
杨行
杨一行
钱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rp filed Critical TC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3088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9316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42575.3A priority patent/CN105789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9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9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9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9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comprising dop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所述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铟盐和MoO3,将所述铟盐和MoO3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酸后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80℃;提供基底,将所述前驱体溶液采用溶液加工方法沉积在所述基底上,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In掺杂MoO3薄膜,其中,所述退火温度为150‑350℃,时间为15‑30min。

Description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具有光色纯度高、发光量子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量子点材料作为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目前新型LED研究的主要方向。现有的QLED通常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其中,空穴注入层作为功能层,能够降低空穴的注入势垒,从而提高载流子迁移效率。
PEDOT:PSS(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是一种聚合物材料,由于兼具高透光率、高功函数、平整的形貌和良好的导电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作QLED的空穴注入层材料。采用PEDOT:PSS修饰ITO,可以提高其功函数和膜的平整度。然而,大量研究数据表明,PEDT:PSS具有酸性和易吸水的特性,因此,以PEDOT:PSS作为空穴注入层材料,会对ITO产生腐蚀,进而对QLED器件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研究者使用金属氧化物来替代PEDOT:PSS,比如V2O5、WO3、NiO、和MoO3等。其中,MoO3因具有无毒、比较深的能级结构、宽带隙和良好的电子阻挡性能等优点,成为PEDOT:PSS的替代材料。目前,已经大量使用氧化钼作为空穴注入层、应用到OPV和OLED中的报道。但是,由于氧化钼本身的电阻值很高,因此,其对QLED电荷的传输和注入带来了影响。为了克服氧化钼电阻值过高的问题,有学者尝试通过In掺杂氧化钼的方式来改变氧化钼的电阻和透光率,具体的,该方法通过将氧化钼和氧化铟的粉末混合,然后在马弗炉里面使用高达950℃的高温进行煅烧,使其产生掺杂。显然,该高温煅烧的方式不适用于QLED功能层的制备。因此,寻找一种适于QLED、功函数可调、且低温制备In掺杂的氧化钼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氧化钼由于本身电阻值过高影响电荷的传输和注入、而现有的In掺杂MoO3的制备方法需经高温煅烧、不适用于QLED空穴注入层制备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穴注入层为In掺杂MoO3薄膜的QLED。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穴注入层为In掺杂MoO3薄膜的QLED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铟盐和MoO3,将所述铟盐和MoO3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酸后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80℃;
提供基底,将所述前驱体溶液采用溶液加工方法沉积在所述基底上,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In掺杂MoO3薄膜,其中,所述退火温度为150-350℃,时间为15-30min。
以及,一种Q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注入层、量子点发光层和阴极,所述空穴注入层为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
相应地,一种QLE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ITO基板,并对所述ITO基板进行清洁处理;
按照上述方法在所述ITO基板上沉积In掺杂MoO3薄膜,形成空穴注入层;
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依次制备量子点发光层和阴极。
有别于高温煅烧制备In掺杂MoO3粉体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方法制备In掺杂MoO3薄膜,从而能够用于QLED中空穴注入层成膜,特别适于基于ITO基板的QLED空穴注入层的制备。由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In掺杂MoO3薄膜,在保证氧化钼晶格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铟的掺杂比例,有效降低氧化钼的电阻,提高电荷的传输;同时,通过改变铟的掺杂比例,还可以改变氧化钼的功函数,使其具有更好的能级匹配和适用性,进而降低载流子的注入势垒、提高载流子注入能力,最终实现电子和空穴更好的平衡复合,提高器件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QLED,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作为空穴注入层,因此,具有更好的能级匹配和适用性。具体的,In掺杂MoO3薄膜可以有效降低空穴注入势垒,使得电子和空穴更好的平衡复合,提高QLED器件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QLED的制备方法,可用低温加热的方式实现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从而赋予所述空穴注入层优异的电荷注入性能,从而提高QLED器件的效率。此外,本发明QLED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工艺可靠,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穴注入层为In掺杂MoO3薄膜的QLED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提供铟盐和MoO3,将所述铟盐和MoO3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酸后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80℃;
S02.提供基底,将所述前驱体溶液采用溶液加工方法沉积在所述基底上,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In掺杂MoO3薄膜,其中,所述退火温度为150-350℃,时间为15-30min。
具体的,上述步骤S01中,为了制备获得In掺杂MoO3薄膜,需提供掺杂源铟盐。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铟盐为In(NO3)3·H2O、InCl3·4H2O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铟盐,不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低温条件下即可实现高效掺杂,从而获得性能较佳、且能用于QLED成膜的In掺杂MoO3薄膜。
由于所述铟盐如In(NO3)3·H2O、InCl3·4H2O在水中会发生水解而影响掺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溶解所述铟盐和MoO3的溶剂为非水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只需满足能够较好地实现所述铟盐和MoO3的溶解即可。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氧基乙醇。该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能够同时充分溶解所述铟盐和MoO3,且防止所述铟盐发生水解。
将所述铟盐和MoO3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将所述铟盐和MoO3混合后,将混合物溶于所述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也可以将所述铟盐和MoO3分别溶于所述有机溶剂后混合形成混合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MoO3的质量百分浓度对其制备成膜及其成膜后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具体的,若所述MoO3的质量百分浓度过低,则难以作为空穴注入层发挥其功能;若MoO3的质量百分浓度过高,则所述混合溶液粘度过大难以均匀成膜。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MoO3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2-5%。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对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性能影响较大。具体的,若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太低,则得到的掺杂薄膜电阻降低有限,不能明显地提高空穴注入水平;若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太高,即掺杂的铟过多,会导致氧化钼的晶格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其性能,不能用于空穴注入材料。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混合溶液中,以铟和钼的总摩尔含量为100%计,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15%。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降低氧化钼的电阻提高其导电性,进而提高其电荷的注入能力;此外,通过调节所述铟的掺杂比例,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和控制所述氧化钼的功函数,降低载流子的注入势垒。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以铟和钼的总摩尔含量为100%计,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为7.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铟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水解,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滴入无机酸。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硝酸中的一种。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当所述铟盐为In(NO3)3·H2O时,滴加硝酸;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当所述铟盐为InCl3·4H2O时,滴加盐酸。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水汽对反应液造成不利影响,所述加热优选采用油浴加热方式。油浴加热方式不仅能避免水汽的引入造成的铟盐水解,还能提供温和的加热条件,从而使得所述混合溶液受热均匀。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80℃。若温度过高,所述有机溶剂如二甲氧基乙醇溶液挥发,导致所述混合溶液粘度过大难以均匀成膜;若温度过低,则难以实现所述铟盐和MoO3的均匀混合。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50-70min,具体可为60min。采用低温加热的方式混合后,可以得到In掺杂MoO3薄膜的前驱体溶液。
上述步骤S02中,将所述前驱体溶液采用溶液加工方法沉积在所述基底上,所述溶液加工方法包括旋涂、滴涂和浸泡等。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In掺杂MoO3薄膜用于QLED空穴注入层制备时,还要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制备其他功能层和电极,因此,薄而平整的空穴注入层有利于后续层结构的制备。为了获得薄而平整的所述In掺杂MoO3薄膜,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溶液加工方法优选为旋涂方法。当采用所述旋涂方法制备所述In掺杂MoO3薄膜时,可以通过调节转速来控制所述In掺杂MoO3薄膜的厚度。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旋涂的转速为2000-6000rpm,由此获得合适的所述In掺杂MoO3薄膜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基底上沉积的所述前驱体溶液进行退火处理,具体的,所述退火温度为150-350℃,时间为15-30min。所述退火处理可以除去所述有机溶剂、实现所述铟在所述氧化钼结构中的掺杂。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退火温度为250℃,时间为30min。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退火处理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也可以在惰性气氛如氮气中进行。当然,不同的退火氛围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能差异的所述In掺杂MoO3薄膜。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以InCl3·4H2O作为铟盐,将0.0220g所述InCl3·4H2O和0.144g所述MoO3溶于二甲氧基乙醇中制备混合溶液,其中,以铟和钼的总摩尔含量为100%计,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为7.5%。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滴加两滴盐酸,然后80℃条件下油浴加热搅拌1h,得到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前驱体溶液使用旋涂的方法沉积在ITO基底上,通过250℃加热退火30min制备得到In掺杂MoO3薄膜。
有别于高温煅烧制备In掺杂MoO3粉体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方法制备In掺杂MoO3薄膜,从而能够用于QLED中空穴注入层成膜,特别适于基于ITO基板的QLED空穴注入层的制备。由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In掺杂MoO3薄膜,在保证氧化钼晶格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铟的掺杂比例,有效降低氧化钼的电阻,提高电荷的传输;同时,通过改变铟的掺杂比例,还可以改变氧化钼的功函数,使其具有更好的能级匹配和适用性,进而降低载流子的注入势垒、提高载流子注入能力,最终实现电子和空穴更好的平衡复合,提高器件的效率。
以及,结合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Q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1、空穴注入层2、量子点发光层4和阴极6,所述空穴注入层2为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所述QLED的载流子迁移率,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QLED还包括空穴传输层3、电子传输层5、电子注入层(图中未标出)中的至少一层。
作为一个较佳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所述Q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1、空穴注入层2、空穴传输层3、量子点发光层4、电子传输层5和阴极6,所述空穴注入层2为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
具体的,所述阳极1可设置在衬底0上,所述衬底0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衬底,如玻璃基板。所述阳极1可为图案化的ITO。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空穴注入层2为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5-20nm,若厚度过高,会导致所述QLED器件本身的电阻过大,不利于空穴的注入,进而导致QLED器件的效率降低;若厚度过薄,则难以实现所述ITO基底的全面覆盖,导致形成一个粗糙的薄膜,容易产生缺陷,进而使得器件的效率降低。
所述空穴传输层3的材料可采用TFB、PVK、Poly-TPD、TCTA、CBP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选用其它高性能的空穴传输材料。所述量子点发光层4的材料可采用含镉或不含镉的量子点材料。所述电子传输层5的材料可采用具有高电子传输性能的n型ZnO,也可以采用低功函数的Ca、Ba等金属材料,还可以选用CsF、LiF、CsCO3和Alq3等化合物材料。所述电子注入层的材料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电子注入材料。所述阴极6可选用金属银、铝制备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QLED,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In掺杂MoO3薄膜作为空穴注入层,因此,具有更好的能级匹配和适用性。具体的,In掺杂MoO3薄膜可以有效降低空穴注入势垒,使得电子和空穴更好的平衡复合,提高QLED器件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QLED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QLE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Q01.提供ITO基板,并对所述ITO基板进行清洁处理;
Q02.按照上述方法在所述ITO基板上沉积In掺杂MoO3薄膜,形成空穴注入层;
Q03.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依次制备量子点发光层和阴极。
具体的,上述步骤Q01中,所述ITO基板为图案化的ITO基板。为了提高所述ITO的功函数,同时便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制备,在沉积空穴注入材料前,将所述ITO基板进行清洁处理。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清洁处理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
将图案化的所述ITO基板依次采用干无尘布和湿无尘布擦拭,移除表面大的灰尘和颗粒;
然后将所述ITO基板依次置于洗涤液、超纯水、丙酮水以及异丙醇中进行超声清洗,超声时间分别为10-20min,具体可为15min;
待超声完成后将所述ITO基板进行干燥处理,具体的,可将所述ITO基板放置于洁净烘箱内烘干备用。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除去所述ITO基板表面附着的有机物并提高ITO的功函数,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清洁处理包括对所述ITO基板进行紫外臭氧处理或氧气等离子体处理。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将所述ITO基板采用所述紫外臭氧处理15min。
上述步骤Q02中,在所述ITO基板上沉积In掺杂MoO3薄膜的方法在上文中已作陈述,为了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Q03中,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依次制备量子点发光层和阴极获得QLED,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在制备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前,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制备空穴传输层;和/或在制备所述阴极前,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上制备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
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制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实现。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将沉积有复合空穴注入层的所述ITO基板移入充满氮气的手套箱中,该手套箱氧含量和水含量均低于0.1ppm,采用旋涂的方法沉积空穴传输材料;将沉积有所述空穴注入材料的所述ITO基板在加热板上进行加热处理,除去溶剂、并实现该层的交联,以便于下述量子点的沉积。
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制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实现。量子点材料包括常见的红、绿、蓝三种的任意一种,也可以选用其它量子点如黄光量子点。制备所述量子点发光层时,根据量子点材料的性质选择是否进行加热处理,对于加热产生淬灭的量子点材料,不进行加热处理。
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或所述空穴注入层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获得。
将制备好各功能层的所述ITO基板置于蒸镀仓中通过掩膜板热蒸镀阴极。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水、氧深入对所述QLED性能的影响,作为优选实施例,在蒸镀完所述阴极后,对其进行封装处理。所述封装处理可以使用常用的机器封装进行,也可以使用简单的手动封装。具体的,所述封装处理在氧含量和水含量均低于0.1ppm的氛围中进行,以保护器件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QLED的制备方法,可用低温加热的方式实现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从而赋予所述空穴注入层优异的电荷注入性能,从而提高QLED器件的效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QLED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工艺可靠,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铟盐和MoO3,将所述铟盐和MoO3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无机酸后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80℃;
提供基底,将所述前驱体溶液采用溶液加工方法沉积在所述基底上,然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In掺杂MoO3薄膜,其中,所述退火温度为150-350℃,时间为15-3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盐为In(NO3)3·H2O、InCl3·4H2O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硝酸中的一种;和/或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氧基乙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MoO3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2-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以铟和钼的总摩尔含量为100%计,所述铟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1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加工方法为旋涂方法。
6.一种QLED,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注入层、量子点发光层和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In掺杂MoO3薄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QLE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
8.一种QLED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ITO基板,并对所述ITO基板进行清洁处理;
按照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在所述ITO基板上沉积In掺杂MoO3薄膜,形成空穴注入层;
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依次制备量子点发光层和阴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Q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处理包括对所述ITO基板进行紫外臭氧处理或氧气等离子体处理。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Q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制备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前,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制备空穴传输层;和/或
在制备所述阴极前,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上制备电子传输层和/或电子注入层。
CN201610242575.3A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Active CN105789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8855.5A CN109449316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1610242575.3A CN105789467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2575.3A CN105789467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8855.5A Division CN109449316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9467A true CN105789467A (zh) 2016-07-20
CN105789467B CN105789467B (zh) 2018-11-06

Family

ID=5639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2575.3A Active CN105789467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CN201811308855.5A Active CN109449316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8855.5A Active CN109449316B (zh) 2016-04-19 2016-04-19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78946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052A (zh) * 2016-09-29 2017-02-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0895A (zh) * 2017-05-11 2017-07-04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8336A (zh) * 2019-11-12 2020-02-18 杭州追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4271A (zh) * 2018-12-29 2020-07-0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4817A (zh) * 2020-05-09 2020-08-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掺杂氧化物薄膜的溶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0242B (zh) * 2020-06-08 2023-06-02 湖南大学 PbS薄膜的敏化方法、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1182B (zh) * 2022-07-12 2023-06-09 重庆大学 一种磁性三元复合光催化剂In-MoO3/SrFe12O19的制备方法
CN115364848B (zh) * 2022-07-12 2023-06-09 重庆大学 一种条带状复合光催化剂In-MoO3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6013A (ja) * 2008-08-29 2010-03-1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1785129A (zh) * 2007-08-10 2010-07-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包含掺杂有金属的钼氧化物层的有机电子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10783A (zh) * 2010-12-22 2011-06-29 西安文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低电压驱动的空穴注入层作为发光调节层的oled器件
TW201222557A (en) * 2010-11-16 2012-06-01 Nat Univ Tsing Hua Positiv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and solar cell having the positiv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CN103723769A (zh) * 2013-12-20 2014-04-16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掺钾三氧化钼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86664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shiba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2933496B (zh) * 2010-06-08 2014-10-22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金属氧化物膜的制造方法及金属氧化物膜、使用该金属氧化物膜的元件、带有金属氧化物膜的基板以及使用该基板的器件
JP5730670B2 (ja) * 2011-05-27 2015-06-10 株式会社Adeka 酸化モリブデンを含有する薄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酸化モリブデンを含有する薄膜の形成用原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5129A (zh) * 2007-08-10 2010-07-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包含掺杂有金属的钼氧化物层的有机电子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056013A (ja) * 2008-08-29 2010-03-1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TW201222557A (en) * 2010-11-16 2012-06-01 Nat Univ Tsing Hua Positiv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and solar cell having the positiv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CN102110783A (zh) * 2010-12-22 2011-06-29 西安文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低电压驱动的空穴注入层作为发光调节层的oled器件
CN103723769A (zh) * 2013-12-20 2014-04-16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掺钾三氧化钼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 DHANASANKAR 等: "Enhanced electrochromism in cerium doped molybdenum oxide thin film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052A (zh) * 2016-09-29 2017-02-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0895A (zh) * 2017-05-11 2017-07-04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0895B (zh) * 2017-05-11 2020-04-07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4271A (zh) * 2018-12-29 2020-07-0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8336A (zh) * 2019-11-12 2020-02-18 杭州追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8336B (zh) * 2019-11-12 2022-06-21 深圳市与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4817A (zh) * 2020-05-09 2020-08-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掺杂氧化物薄膜的溶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554817B (zh) * 2020-05-09 2022-08-0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掺杂氧化物薄膜的溶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9467B (zh) 2018-11-06
CN109449316B (zh) 2020-04-17
CN109449316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9467A (zh) 一种In掺杂Mo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QLED中的应用
CN105244451B (zh) 一种具有混合htl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009B (zh) 一种双层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0829B (zh) Qled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74953B (zh)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发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06025067B (zh) 一种溶液法生成钙钛矿薄膜的成膜方法及其器件应用
CN109004091A (zh) 一种基于室温钙钛矿材料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95829B (zh) 一种Cu:NiO纳米粒子、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154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252529A (zh) 一种掺杂的NiO、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1924A (zh)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5905A (zh) 一种qled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5826483A (zh)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9393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6101B (zh) 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的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0775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6457A (zh) 一种加速电子过滤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Zhang et al. High efficiency and negligible hysteresis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ased on NiO nanocrystals modified TiO2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s
CN106098957B (zh) 一种qled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59108A (zh) 一种qled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5078A (zh) 一种新型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5706A (zh) 一种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27978A (zh) 一种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2508A (zh) 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CN105762294A (zh) 利用铱配合物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