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4746B -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4746B
CN105764746B CN201480063130.8A CN201480063130A CN105764746B CN 105764746 B CN105764746 B CN 105764746B CN 201480063130 A CN201480063130 A CN 201480063130A CN 105764746 B CN105764746 B CN 105764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dren
seat
shelf
edg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31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4746A (zh
Inventor
海老原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64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4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03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 B60N2/2806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for securing the child seat to the vehicle
    • B60N2/2809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for securing the child seat to the vehicle with additional tether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child seat and passing above the top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一锚固部件(110)具有:第一横边(111);通过第一开口部(81a)的第一纵边(112L、112R);和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下表面接合的第一接合边(113L、113R),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二锚固部件(120)具有:第二横边(121);第二纵边(122L、122R);和通过第一开口部(81a)且分别与第一纵边(112L、112R)的前部接合的第二接合边(123L、123R),第二横边(121)及第二纵边(122L、122R)中至少一方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下表面接合,在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时,卡定部与第一横边(111)及第一纵边(112L、112R)的任意一方卡定。

Description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结构而公开了一种锚固部件,其具有:大致平板状的固定板部件;和棒状部件,该棒状部件通过折曲形成为コ字形且将两个前端部铆接固定在固定板部件上而以门型竖立设置在固定板部件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1038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锚固部件中,当由于碰撞等导致儿童座椅向前方移动时,会对棒状部件输入向前方拉拽的荷载。但是,由于棒状部件仅相对于固定板部件铆接固定,所以支承强度不足,有可能引起棒状部件向前倒的变形、或者脱离固定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提出的,以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具有:车身面板,其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部之间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和儿童座椅锚固件,其固定在所述车身面板上,且供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所述车身上的卡定部卡定,所述儿童座椅锚固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面板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儿童座椅锚固件具有第一锚固部件和第二锚固部件,所述第一锚固部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横边;从所述第一横边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通过的一对第一纵边;和从一对所述第一纵边的下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且与所述车身面板的下表面接合的一对第一接合边,所述第二锚固部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横边;从所述第二横边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一对第二纵边;和从一对所述第二纵边的后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通过,且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纵边的前部接合的一对第二接合边,所述第二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二纵边中至少一方与所述车身面板的下表面接合,在将所述儿童座椅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时,所述卡定部与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所述第一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一纵边的任意一方卡定。
根据上述结构,在对第一锚固部件的第一横边或第一纵边输入了向前方拉拽的荷载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儿童座椅锚固件从搁板脱离,并且能够通过第二锚固部件的第二接合边而抑制第一纵边的倾倒变形,因此,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提高。
另外,由于在第一锚固部件的第一接合边的基础上,第二锚固部件的第二横边和第二纵边中至少一方也与车身面板接合,所以能够增加接合面积,使相对于欲将儿童座椅锚固件从车身面板剥离的剥离荷载的接合强度提高。
还可以是,所述车身面板为搁板,所述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具有与所述搁板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的搁板横梁,所述第一开口部设在所述搁板的构成所述闭合截面部的部位上,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一接合边以及所述第二锚固部件的所述第二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二纵边设在所述闭合截面部内。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车身面板的构成有闭合截面部的部位上设有儿童座椅锚固件,所以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提高。
还可以是,所述搁板横梁通过与所述搁板结合且向下方延伸的前壁部、从所述前壁部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壁部、和从所述下壁部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且与所述搁板结合的后壁部形成为截面コ字形,所述儿童座椅锚固结构还具有架设在所述前壁部与所述后壁部上的锚固加强部件,所述锚固加强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的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一纵边和所述第二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二接合边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通过,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一接合边、和所述第二锚固部件的所述第二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二纵边中至少一方与所述锚固加强部件的下表面接合。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锚固加强部件提高了闭合截面部的刚性及强度,所以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进一步提高。
还可以是,所述锚固加强部件的前端部及后端部通过所述搁板及所述搁板横梁夹着,并与所述搁板及所述搁板横梁一起结合。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将锚固加强部件夹在搁板及搁板横梁之间并将三个部件结合,提高了锚固加强部件的安装刚性,所以闭合截面部的刚性及强度得到提高,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进一步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左前方俯视看到的、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车身后部的右侧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3是表示搁板、锚固加强部件及儿童座椅锚固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搁板、锚固加强部件及儿童座椅锚固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2的沿V-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具体说明。在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看到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此外,本发明的“结合”是包含螺栓紧固和接合(焊接接合)两者在内的概念。
如图1所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作为车身后部结构来适用的车辆V,是能够使车室CR与行李室LR连通的所谓直通式(trunk through)的汽车。
车辆V主要具有:后底板3;左右一对的侧车架4;中间底板横梁5;左右一对的后轮罩6;左右一对的侧壁面板7;搁板(parcel shelf)8;搁板横梁(parcel cross member)9;左右一对的搁板角撑板(shelf gusset)1;和左右一对的支撑件(brace)2。另外,车辆V在车室CR与行李室LR的边界部具有后备箱贯通开口部K。后备箱贯通开口部K由后底板3、左右一对的后轮罩6、左右一对的搁板角撑板1、和搁板横梁9包围而成。
<后底板>
后底板3是形成车辆V的底面的金属制部件。后底板3具有:具有备胎收纳用的凹部33的底板主体31;和分别与底板主体31的左右两端部结合的左右一对的底板侧构件32。
<侧车架>
左右一对的侧车架4是与后底板3的左右两端部的下表面分别结合的金属制部件。侧车架4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截面呈帽子状。
<中间底板横梁>
中间底板横梁5是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连接左右的侧车架4的金属制部件。中间底板横梁5与后底板3和侧车架4的适当位置结合。
<后轮罩>
左右一对的后轮罩6是与后底板3及侧车架4的车外侧分别结合的金属制部件。后轮罩6与后底板3及侧车架4的上表面相比向上方延伸。后轮罩6具有向着车内侧以大致半圆状鼓出形成的后轮罩内部件61、和向着车外侧以大致半圆状鼓出形成的后轮罩外部件62。后轮罩内部件61与搁板8相比在下方位置与后轮罩外部件62的车内侧端部结合。
<侧壁面板>
左右一对的侧壁面板7是分别设在车身后部的左右两侧的金属制部件。侧壁面板7与后轮罩外部件62的上端连续且一体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后轮罩外部件62构成了侧壁面板7的一部分。此外,还可以分别单独形成侧壁面板7和后轮罩外部件62,并将侧壁面板7的下端和后轮罩外部件62的上端固定。
<搁板>
搁板8是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将左右的侧壁面板7连接的金属制部件。搁板8相对于后底板3向上方隔开间隔地设置。搁板8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侧壁面板7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
如图3所示,搁板8一体地具有: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且呈水平面的主体部81、和从主体部8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前壁部82。另外,主体部81具有第一开口部81a。第一开口部81a是供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穿插的矩形孔。第一开口部81a的前后长度大致等于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一纵边112L(112R)的前后长度与第二接合边123L(123R)的前后长度的合计,第一开口部81a的左右长度大致等于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一横边111的左右长度。
<搁板横梁>
如图1所示,搁板横梁9是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配置在搁板8的前端下部的金属制部件。
如图5所示,搁板横梁9由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且沿左右方向尺寸长的前壁部91、从前壁部9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下壁部92、和从下壁部92的后端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后壁部93构成。搁板横梁9的截面为大致コ字形。在前壁部91与下壁部92的边界,形成有前壁部91与下壁部92的折曲部即多条棱线94。棱线94沿车宽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前壁部91的上侧部位经由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前壁部132与搁板8的前壁部82的前表面接合,下壁部92的上侧部位经由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后端部131d与搁板8的下表面接合,由此,在搁板横梁9与搁板8之间形成了闭合截面部C3。闭合截面部C3呈大致梯形,且沿车宽方向延伸。
<搁板角撑板>
如图1所示,左右一对的搁板角撑板1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从后轮罩内部件61直到搁板8(搁板横梁9)的范围内配置的金属制部件。如图2所示,搁板角撑板1以划分为配置于前侧的第一角撑板11、和配置于第一角撑板11后侧的第二角撑板12的方式构成。
<支撑件>
如图1所示,左右一对的支撑件2是在搁板角撑板1与搁板横梁9之间配置成斜撑状(ハ字形)的金属制部件。支撑件2以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位于车内侧的方式倾斜。如图2所示,支撑件2的上端2a形成为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形状。支撑件2的上端2a由多个螺栓B紧固在搁板横梁9的前壁部91上。支撑件2的下端2b形成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形状。支撑件2的下端2b由多个螺栓B紧固在第一角撑板11的上下方向的中途部位上。
在支撑件2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未图示的后座椅的座椅安装托架20。座椅安装托架20是截面帽子状的金属制部件。座椅安装托架20左右跨着支撑件侧部加强筋21,并由多个螺栓B紧固在支撑件2上。
如图5所示,在支撑件2与搁板横梁9之间设有截面L字形的加强部件30。加强部件30将支撑件2的后表面与搁板横梁9的下壁部92连结。支撑件2和加强部件30以夹着棱线94的方式紧固在前壁部91和下壁部92上。加强部件30是由与前后方向平行地形成且沿左右方向尺寸长的上壁30a、和从上壁30a的前端向前斜下方延伸的前壁30b构成的金属制部件。上壁30a由多个螺栓(未图示)紧固在搁板横梁9的下壁92上。前壁30b由多个螺栓(未图示)紧固在支撑件2的后表面上。另外,加强部件30的前壁30b和座椅安装托架20由螺栓(未图示)共同紧固在支撑件2上。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是用于将儿童座椅以载置在后座椅(未图示)上的状态固定在车身上的结构,具有儿童座椅锚固件100、上述的搁板8及搁板横梁9(参照图1)、以及锚固加强部件130。本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具有左右一对的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和锚固加强部件130。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对右侧的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及锚固加强部件130进行说明。
<儿童座椅锚固件>
儿童座椅锚固件100是供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卡定部(挂钩)200(参照图5)卡定的锚固件,具有第一锚固部件110和第二锚固部件120。
<第一锚固部件>
第一锚固部件110是供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卡定部200(参照图5)卡定的卡定用部件,通过将一根金属制的圆柱棒折曲而形成。第一锚固部件110具有:第一横边111;左右一对的第一纵边112L、112R;以及左右一对的第一接合边113L、113R。
第一横边111是一根金属制的圆柱棒的中央部分,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是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边(第一左右边)。该第一横边111在第一锚固部件11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从搁板8的第一开口部81a向上方突出,从而能够供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卡定部200卡定。
第一纵边112L、112R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是从第一横边1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边(第一上下边)。左边的第一纵边112L从第一横边111的左端部向下方延伸,右边的第一纵边112R从第一横边111的右端部向下方延伸。另外,第一纵边112L的长度与第一纵边112R的长度相等。该第一纵边112L、112R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从搁板8的第一开口部81a向上方突出,从而能够供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车身上的卡定部200卡定。
第一接合边113L、113R是一根金属制的圆柱棒的两端部分,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是从左右的第一纵边112L、112R的下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边(第一前后边)。左边的第一接合边113L从第一纵边112L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右边的第一接合边113R从第一纵边112R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另外,第一接合边113L的长度与第一接合边113R的长度相等。该第一接合边113L、113R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下表面接合(焊接接合)。
<第二锚固部件>
第二锚固部件120是设在第一锚固部件110的前侧来加强第一锚固部件110的加强用部件,通过将一根金属制的圆柱棒折曲而形成。第二锚固部件120具有:第二横边121;左右一对的第二纵边122L、122R;以及左右一对的第二接合边123L、123R。
第二横边121是一根金属制的圆柱棒的中央部分,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是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部分、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边(第二左右边)。第二横边121的长度与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横边111的长度相等。该第二横边121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下表面接合(焊接接合)。
第二纵边122L、122R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是从第二横边12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边(第二前后边)。左边的第二纵边122L从第二横边121的左端部向后方延伸,右边的第二纵边122R从第二横边121的右端部向后方延伸。另外,第二纵边122L的长度与第二纵边122R的长度相等。该第二纵边122L、122R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下表面接合(焊接接合)。
第二接合边123L、123R是一根金属制的圆柱棒的两端部分,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是从左右的第二纵边122L、122R的后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边(第二上下边)。左边的第二接合边123L从第二纵边122L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右边的第二接合边123R从第二纵边122R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另外,第二接合边123L的长度与第二接合边123R的长度相等,第二接合边123L、123R的长度与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纵边112L、112R的长度相等,或者,比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纵边112L、112R的长度短。该第二接合边123L、123R在儿童座椅锚固件100设置于车辆V的状态下,从搁板8的第一开口部81a向上方突出,并分别与第一接合边113L、113R接合(焊接接合)。
<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对两根金属制的圆柱棒进行折曲加工,而形成第一锚固部件110及第二锚固部件120。在此,可以通过对直线状的圆柱棒的四个部位进行折曲加工来分别形成第一锚固部件110及第二锚固部件120,也可以通过对预先呈コ字形的金属制部件的两个部位进行折曲加工来分别形成第一锚固部件110及第二锚固部件120。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先呈コ字形的金属制部件的弯曲部位,而能够由相同的金属制部件分别形成第一锚固部件110及第二锚固部件120。
接着,将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纵边112L的前部与第二锚固部件120的第二接合边123L的后部接合(焊接接合),并且将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纵边112R的前部与第二锚固部件120的第二接合边123R的后部接合(焊接接合),由此形成儿童座椅锚固件100。
<锚固加强部件>
如图3及图4所示,锚固加强部件130是用于提高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支承刚性的部件,通过将金属制的板材折曲而形成。锚固加强部件130具有:主体部131;前壁部132;以及左右的侧壁部133L、133R。
主体部131是沿着搁板8的主体部81的下表面设置的部位,呈大致矩形。主体部131具有第二开口部131a和下突部131b、131c。
第二开口部131a是呈与形成在搁板8上的第一开口部81a在俯视下重叠的形状的矩形孔。在第二开口部131a中,从下方穿插有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一纵边112L、112R和第二接合边123L、123R。
下突部131b以从第二开口部131a的周缘前端部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与主体部131的其他部位相比向下方突出。该下突部131b在俯视时呈矩形。下突部131c以从第二开口部131a的周缘前端部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与主体部131的其他部位相比向下方突出。该下突部131c在俯视时呈矩形。
这些第二开口部131a和下突部131b、131c以及该下突部131b、131c的外侧附近部是加强第一开口部81a的开口加强部。另外,下突部131b、131c提高了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刚性。
前壁部132是从主体部13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部分。
侧壁部133L、133R是从主体部131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部分。该侧壁部133L、133R提高了锚固加强部件130相对于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折曲的刚性。
锚固加强部件130设在上侧的搁板8与下侧的搁板横梁9之间。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前端部即前壁部132、和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后端部即主体部131的后端部131d分别被搁板8与搁板横梁9夹着。搁板8、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前壁部132以及搁板横梁9结合(本实施方式中为焊接接合)。另外,搁板8、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后端部即主体部131的后端部131d、以及搁板横梁9结合(本实施方式中为焊接接合)。
<儿童座椅锚固件向锚固加强部件的组装方法>
接着,对将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向锚固加强部件130组装的方法进行说明。作业员将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一纵边112L、112R及第二接合边123L、123R相对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第二开口部131a从下方进行穿插,使第二横边121及第二纵边122L、122R与下突部131b的周缘部抵接,并使第一接合边113L、113R与下突部131c的周缘部抵接。
接着,作业员将儿童座椅锚固件100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焊接接合。即,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接合边113L、113R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主体部131的下表面、更具体地与下突部131c的周缘部焊接接合。另外,儿童座椅锚固件100的第二锚固部件120的第二横边121及第二纵边122L、122R与锚固加强部件130的主体部131的下表面、更具体地与下突部131b的周缘部焊接接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在对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横边111或第一纵边112L、112R输入了向前方拉拽的荷载F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儿童座椅锚固件100从搁板8脱离,并且能够通过第二锚固部件120的第二接合边123L、123R来抑制第一纵边112L、112R的倾倒变形,因此,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提高。
另外,由于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在第一锚固部件110的第一接合边113L、113R的基础上,第二锚固部件120的第二横边121和第二纵边122L、122R也与车身面板(本实施方式中为锚固加强部件130)接合,所以能够增加接合面积,使相对于欲将儿童座椅锚固件100从车身面板剥离的剥离荷载的接合强度提高。
另外,由于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在车身面板的构成闭合截面部C3的部位上设有儿童座椅锚固件100,所以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提高。
另外,由于儿童座椅锚固结构通过锚固加强部件130提高了闭合截面部C3的刚性及强度,所以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进一步提高。
另外,由于儿童座椅锚固结构通过将锚固加强部件130夹在搁板8及搁板横梁9之间并将三个部件焊接接合,提高了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安装刚性,所以闭合截面部C3的刚性及强度得到提高,能够使儿童座椅锚固件100对儿童座椅的支承强度进一步提高。
以上,虽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例如,还可以省略锚固加强部件130,将儿童座椅锚固件100与搁板8直接接合。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搁板8的主体部81的第一开口部81a周围形成与下突部131b、131c相同的开口加强部。另外,锚固加强部件13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还可以与搁板8及搁板横梁9一起通过螺栓紧固。另外,第一横边111及第二横边121可以呈直线状,也可以呈圆弧状(第一横边111向上凸、第二横边121向前凸)。另外,第一横边111及第一纵边112L、112R(或第二横边121及第二纵边122L、122R)也可以作为整体而呈圆弧状。
附图标记说明
8 搁板(车身面板)
81a 第一开口部
9 搁板横梁
91 前壁部
92 下壁部
93 后壁部
100 儿童座椅锚固件
110 第一锚固部件
111 第一横边
112L、112R 第一纵边
113L、113R 第一接合边
120 第二锚固部件
121 第二横边
122L、122R 第二纵边
123L、123R 第二接合边
130 锚固加强部件
131a 第二开口部(开口加强部)
131b、131c 下突部(开口加强部)
C3 闭合截面部

Claims (4)

1.一种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具有:
车身面板,其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部之间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和
儿童座椅锚固件,其固定在所述车身面板上,且供用于将儿童座椅固定在所述车身上的卡定部卡定,所述儿童座椅锚固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面板具有第一开口部,
所述儿童座椅锚固件具有第一锚固部件和第二锚固部件,
所述第一锚固部件具有:
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横边;
从所述第一横边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通过的一对第一纵边;和
从一对所述第一纵边的下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且与所述车身面板的下表面接合的一对第一接合边,
所述第二锚固部件具有:
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二横边;
从所述第二横边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后方延伸的一对第二纵边;和
从一对所述第二纵边的后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通过,且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纵边的前部接合的一对第二接合边,
所述第二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二纵边中至少一方与所述车身面板的下表面接合,
在将所述儿童座椅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时,所述卡定部与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所述第一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一纵边的任意一方卡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面板为搁板,
所述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具有与所述搁板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的搁板横梁,
所述第一开口部设在所述搁板的构成所述闭合截面部的部位上,
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一接合边以及所述第二锚固部件的所述第二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二纵边设在所述闭合截面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横梁通过与所述搁板结合且向下方延伸的前壁部、从所述前壁部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壁部、和从所述下壁部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且与所述搁板结合的后壁部形成为截面コ字形,
所述儿童座椅锚固结构还具有架设在所述前壁部与所述后壁部上的锚固加强部件,
所述锚固加强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对应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一纵边和所述第二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二接合边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通过,
所述第一锚固部件的一对所述第一接合边、和所述第二锚固部件的所述第二横边及一对所述第二纵边中至少一方与所述锚固加强部件的下表面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加强部件的前端部及后端部通过所述搁板及所述搁板横梁夹着,并与所述搁板及所述搁板横梁一起结合。
CN201480063130.8A 2013-11-19 2014-11-14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Active CN105764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8990 2013-11-19
JP2013238990 2013-11-19
PCT/JP2014/080168 WO2015076193A1 (ja) 2013-11-19 2014-11-14 チャイルドアンカ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746A CN105764746A (zh) 2016-07-13
CN105764746B true CN105764746B (zh) 2017-09-29

Family

ID=53179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3130.8A Active CN105764746B (zh) 2013-11-19 2014-11-14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22968B2 (zh)
CN (1) CN105764746B (zh)
WO (1) WO2015076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4015B2 (ja) * 2019-02-20 2021-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アンカ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4037A (ja) * 2000-09-26 2002-04-09 Kasai Kogyo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アンカー装置
JP3899799B2 (ja) * 2000-09-28 2007-03-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アンカー構造及びアンカ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JP3607986B2 (ja) * 2001-01-24 2005-01-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固定用ブラケット構造
JP4225007B2 (ja) * 2002-08-22 2009-02-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サイドトリム取付構造
WO2005120910A1 (en) * 2004-06-09 2005-12-22 Britax Childcare Pty Ltd Child safety seat, shell and harness
JP2008105580A (ja) * 2006-10-26 2008-05-08 Kasai Kogyo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アンカーカバー装置
US7658444B2 (en) * 2006-12-08 2010-0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ergy absorbing seat anchor restraint system for child safety seats
US7784874B2 (en) * 2006-12-08 2010-08-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ergy absorbing seat anchor restraint system for child safety sea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76193A1 (ja) 2015-05-28
CN105764746A (zh) 2016-07-13
JP6122968B2 (ja) 2017-04-26
JPWO2015076193A1 (ja) 2017-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5349B2 (en) Structural underbody support in a vehicle
CN103038125B (zh) 车身后部结构
RU2677747C2 (ru) Усиливающий узел для области обвязочного бруса платформы груз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малой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ости
CN103717481B (zh) 车体侧部构造
US9487240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823958B2 (en) Vehicle deck structure
US8827357B2 (en) Utility vehicle
US8991905B2 (en) Floor structure in vehicle body rear part
CN102795268B (zh) 后座椅安装部结构
US20100314908A1 (en) Cab frame beltline member
CN108725588B (zh) 车身底板构造
CN109415095B (zh) 驾驶室的底面部构造
CN107235080A (zh) 车身构造
CN105745141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05764746B (zh) 儿童座椅锚固结构
JP2013144484A (ja) 車体フレーム補強構造
CN110341801A (zh) 车辆骨架构造
US9114742B2 (en) Vehicle seat
US10106198B2 (en) Vehicle upper body structure
CN104002875B (zh) 车辆及其地板骨架结构
JP2010247610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5745140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204871241U (zh) 一种手刹安装点加强结构
JP2017144884A (ja) キャブの後面部構造
JP2006131131A (ja) 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