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9695A -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9695A
CN105759695A CN201610258815.9A CN201610258815A CN105759695A CN 105759695 A CN105759695 A CN 105759695A CN 201610258815 A CN201610258815 A CN 201610258815A CN 105759695 A CN105759695 A CN 105759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erve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88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德
张常寿
李波
黄志平
董桂林
吴文武
李文波
杨焱华
徐建辉
邓水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 0 facto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HUADONG BLASTING DEMOLI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vibr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Zhens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dong Blasting Demoli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o401 Factory
GUANGDONG ZHENS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dong Blasting Demoli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No401 Factory, GUANGDONG ZHENS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dong Blasting Demoli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88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9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9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模块、报警模块、射频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送报警指令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用于接收到报警指令后进行报警;射频模块用于读取卡片信息,获取人员信息,并将人员信息发送至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发送至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在接收人员信息和识别信息后,将人员信息和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通过将各设备的功能模块化并集成到一台设备上,减少了线缆的连接,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便于携带,并实现了作业人员信息的自动识别,提高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爆破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爆破现场非常危险,在爆破现场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犹未重要,稍有不慎将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公安部颁布的《从严管控民用爆炸物品十条规定》明确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爆破作业人员动态管控,严格民用爆炸物品末端管控,以确保爆破现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当前实现爆破现场数据采集和人员采集功能主要是采用平板电脑、刷卡器、外加扫描枪等,通过模块组合成系统。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①所需设备较多,接线复杂,需要人力进行线路连接、调试等;
②设备较多,接线复杂,设备故障率存在的风险较大;
③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④所有作业人员进出爆破作业现场点名时,造成拥挤与等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爆破现场末端采集和控制模块较多,调试过程复杂,设备故障率高,携带不方便,无法对作业人员进行自动识别的缺陷,提供一种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模块之间通过集成化实现了设备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故障率低,能自动识别作业人员信息,提高了作业效率。
一种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包括:定位模块、报警模块、射频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到报警指令后进行报警;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读取卡片信息,获取人员信息,并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在接收所述人员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后,将所述人员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拍摄模块,用于在所述射频模块读取卡片信息后,进行拍照形成。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图像对比模块,所述图像对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拍摄模块发送的所述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图像信息与存储于服务器的所述人员信息对应的预设图像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如是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否则开启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关闭时存储所述识别信息,在所述通信模块开启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存储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一种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出报警;
获取人员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人员信息,并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人员信息;
拍照形成与所述人员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将所述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
获取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将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签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如是则关闭无线通信,存储所述识别信息,并在无线通信开启。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否则开启无线通信。
上述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通过将各设备的功能模块化并集成到一台设备上,减少了线缆的连接,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便于携带,并实现了作业人员信息的自动识别,提高了作业效率,且大大提高了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10,包括:定位模块200、报警模块300、射频模块400、数据采集模块500和通信模块600。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10还包括主控模块100(MCU),所述定位模块200、所述报警模块300、所述射频模块400、所述数据采集模块500和所述通信模块600均与所述主控模块100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00用于控制上述各模块的工作,并用于实现模块之间的逻辑控制和数据传输。
所述定位模块200用于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模块300,所述报警模块300用于接收到报警指令后进行报警。
所述定位模块200为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模块200,具有定位功能,可精确对设备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设备即为本发明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10,当获取到设备的当前位置后,将当前位置与预设在服务器的预设位置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不一致时,则报警,具体来说,预设在服务器的预设位置为指定的作业区域或作业点,如当前位置与制定的作业区域不一致,则说明此时位置不正确,如在当前位置作业,则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所述主控模块100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所述报。警模块300进行报警,以确保安全作业。由于预设位置是预设在服务器,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通信模块600将当前位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位置对比,或者,通过通信模块600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获取服务器的预设位置进行位置对比。
所述射频模块400用于读取卡片信息,获取人员信息,并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600。
作业人员持有识别身份的电子标签卡,所述射频模块400为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卡上的信息,从而获取人员信息,即作业人员的信息,作业人员刷卡相当于签到,有效鉴别作业人员的身份,避免无证人员的操作,提高安全性。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500用于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600。
在本实施例中,物品具有条码,所述数据采集模块500为条码识别器,用于读取物品上的条码,从而对作业人员领用、使用的物品进行记录。
所述通信模块600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在接收所述人员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后,将所述人员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通信模块600用于建立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无线连接,由于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而使得通信更为便捷,应用范围更广,具体而言,所述通信模块600为3G模块,或者为4G模块,或者为WIFI模块,采用上述无线连接方式极大提高了与服务器的连接效率,操作便捷。
本发明中的服务器包括了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了预设位置、人员信息以及识别信息,即存储了预设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信息以及物品的条码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拍摄模块700,用于在所述射频模块400读取卡片信息后,进行拍照形成图像信息。
在作业人员刷卡签到时,即在所述射频模块400读取到卡片信息后,获取到人员信息的同时,启动摄像头,对当前签到的作业人员进行拍照,获取作业人员的脸部信息,形成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图像对比模块900,所述图像对比模块900用于接收所述拍摄模块700发送的所述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600将所述图像信息与存储于服务器的所述人员信息对应的预设图像进行对比。
具体来说,当作业人员签到后,拍照获取到作业人员的图像信息后,将该图像信息。与服务器存储的预设图像进行对比,以进一步判断作业人员的身份的真伪。应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服务器存储的内容中,作业人员信息包括了作业人员的预设图像,即每一作业人员具有与该作业人员对应的脸部信息,例如证件照或者作业证,用于鉴别作业人员的身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输入模块800,所述输入模块800用于输入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当作业人员领用了物品后,设备获取了物品的条码,此外还需要对领用人员进行记录,本实施例中,作业人员通过所述输入模块800输入其签名信息,该签名信息与物品的条码对应,表明物品对应的领取人员。例如,所述输入模块800为手写输入模块800,例如,所述手写输入模块800为触控屏,又如,所述输入模块800为指纹读取模块,例如,所述输入模块800为键盘。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读卡进行身份鉴别,领取物品的扫码以及签名,可以有效杜绝民爆物品的流失,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200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如是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600,否则开启所述通信模块600;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600关闭时存储所述识别信息,在所述通信模块600开启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600将存储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应该理解的是,在警戒区中,为了保证安全,应避免无线通信,避免信号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设备当前位置为警戒区,则所述主控模块100关闭通信模块600,即关闭无线通信,并继续对领取的物品进行扫码获取识别信息,由于此时无线通信关闭,无法连接至服务器,因此,将识别信息暂存在存储模块中,具体来说,所述存储模块为内存,当设备退出警戒区后,所述主控模块100开启所述通信模块600,恢复与服务器的通信,将暂存的识别信息批量发送至服务器。一方面保障了现场安全,另一方面,仍可实时记录领取物品的信息。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步骤S120,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出报警。
步骤S130,获取人员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140,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步骤S130具体包括:
步骤S131,获取人员信息。
步骤S132,拍照形成与所述人员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步骤S133,将所述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步骤S133之后还包括:
步骤S134,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步骤S140具体包括:
步骤S141,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
步骤S142,获取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步骤S143,将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签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步骤S14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39,判断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如是则关闭无线通信,存储所述识别信息,并在无线通信开启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否则开启无线通信。
下面是本发明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步骤S201,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连接至数据库。
本步骤中,设备开启,初始化,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并连接至数据库。
步骤S202,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出报警。
启动GPS定位功能,检测设备的当前位置,与存储在服务器的预设位置进行对比,如不一致,表明当前位置不是作业地点,则发出报警。
步骤S203,读取卡片,获取人员信息,开启摄像头,拍摄形成与人员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并将人员信息和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每一作业人员分别在警戒区外进行刷卡,此时设备自动拍照,记录每次刷卡人的图像信息,并与服务器的证件照或者作业证的脸部信息进行对比,识别作业人员身份。
步骤S204,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获取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对民用爆炸物品的条码进行扫描,对民用爆炸物品领用、使用、退库进行人员签名确认,杜绝民爆物品的外流,杜绝安全隐患。
步骤S205,判断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是则执行步骤S207,否则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6,开启无线通信,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签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207,关闭无线通信,暂存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签名信息,并在无线通信再次开启时,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签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民用爆炸物品在领用、使用和退库过程中,如果需要将设备带入警戒区内,则先关闭无线,扫完条码后保存在内存中,退出警戒线外后,打开无线通信,信息自动上传。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模块、报警模块、射频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到报警指令后进行报警;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读取卡片信息,获取人员信息,并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在接收所述人员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后,将所述人员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拍摄模块,用于在所述射频模块读取卡片信息后,进行拍照形成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对比模块,所述图像对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拍摄模块发送的所述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图像信息与存储于服务器的所述人员信息对应的预设图像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如是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否则开启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关闭时存储所述识别信息,在所述通信模块开启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存储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6.一种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检测当前位置,若当前位置与预设位置不一致时,发出报警;
获取人员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人员信息,并将所述人员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人员信息;
拍照形成与所述人员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将所述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员信息以及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进行对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
获取签名信息,并将所述签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将所述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签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物品的识别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位置是否为警戒区,如是则关闭无线通信,存储所述识别信息,并在无线通信开启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否则开启无线通信。
CN201610258815.9A 2016-04-25 2016-04-25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5759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815.9A CN105759695A (zh) 2016-04-25 2016-04-25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8815.9A CN105759695A (zh) 2016-04-25 2016-04-25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9695A true CN105759695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2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8815.9A Pending CN105759695A (zh) 2016-04-25 2016-04-25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9695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8997A (zh) * 2008-08-18 2009-01-07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CN201259404Y (zh) * 2008-08-22 2009-06-17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
CN201259403Y (zh) * 2008-08-22 2009-06-17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
WO2010012214A1 (zh) * 2008-07-28 2010-02-04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及其主控流程
CN102608959A (zh) * 2011-08-05 2012-07-25 薛世忠 爆炸物品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2760318A (zh) * 2012-07-24 2012-10-3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用于矿山入井人员身份验证的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CN103134400A (zh) * 2013-02-08 2013-06-05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数码电子雷管在线检测、起爆的系统及方法
CN103218599A (zh) * 2013-03-26 2013-07-24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认证系统和认证方法
CN104344770A (zh) * 2014-10-31 2015-02-11 新疆博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子雷管发爆装置
CN104853041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66802A (zh) * 2015-06-22 2015-11-18 卓利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起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2214A1 (zh) * 2008-07-28 2010-02-04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及其主控流程
CN101338997A (zh) * 2008-08-18 2009-01-07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CN201259404Y (zh) * 2008-08-22 2009-06-17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
CN201259403Y (zh) * 2008-08-22 2009-06-17 北京铱钵隆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起爆装置
CN102608959A (zh) * 2011-08-05 2012-07-25 薛世忠 爆炸物品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CN102760318A (zh) * 2012-07-24 2012-10-3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用于矿山入井人员身份验证的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CN103134400A (zh) * 2013-02-08 2013-06-05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数码电子雷管在线检测、起爆的系统及方法
CN103218599A (zh) * 2013-03-26 2013-07-24 苏州福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认证系统和认证方法
CN104344770A (zh) * 2014-10-31 2015-02-11 新疆博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子雷管发爆装置
CN104853041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66802A (zh) * 2015-06-22 2015-11-18 卓利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起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6141B1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system, device and apparatus
CN115225678A (zh) 驾驶员身份在线监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163167B (zh) 候车厅内定向实时追踪方法及追踪系统
CN103324912A (zh) 一种应用于atm机的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1063196B (zh) 一种检查站综合管理系统
CN103544757A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
CN103248874B (zh) 施工现场便携式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前端设备
CN105574477A (zh) 一种安全防盗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7999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打卡系统
CN205468957U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防盗装置
CN106203553B (zh) 一种证件识别方法、装置及一种设备
CN215182149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测温打卡系统
CN105630277A (zh) 用于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及解锁装置
CN112464030B (zh) 一种可疑人员确定方法及装置
CN212341991U (zh) 一种自助式警用物品借还系统
CN113657281A (zh) 一种非接触式人车证信息采集核验系统及方法
CN109492509A (zh)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系统
CN102411800A (zh) 一种实现公务车辆数字化服务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9671211B (zh) 智能货柜撕签行为监控方法及智能货柜、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489148A (zh) 一种移动智能信息采集终端及移动信息采集对比方法
CN108062805B (zh) 一种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和服务器
CN113221589A (zh) 电动车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59695A (zh)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CN210052214U (zh) 一种油田作业区人员身份信息识别的装置
CN105303092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4

Address after: 514700 Messi Town, Meixian District, Mei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vibr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Zhens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HUADONG BLASTING DEMOLI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pplicant after: Four 0 facto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ddress before: 514796 two building, 3-4 A1 building, 51 people's road, Meixian District, Mei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Zhensheng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HUADONG BLASTING DEMOLI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Four 0 facto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