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8997A -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 Google Patents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8997A
CN101338997A CNA2008101474387A CN200810147438A CN101338997A CN 101338997 A CN101338997 A CN 101338997A CN A2008101474387 A CNA2008101474387 A CN A2008101474387A CN 200810147438 A CN200810147438 A CN 200810147438A CN 101338997 A CN101338997 A CN 101338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control module
black box
expl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74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8997B (zh
Inventor
颜景龙
张宪玉
刘星
李风国
赖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Wei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B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B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B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474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8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8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8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8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8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雷管起爆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信号调制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信号解调接收模块、信号总线、网络传输模块、和电源,还包括黑匣子模块。黑匣子模块包含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机通信接口。本发明还提供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包含开机信息存储、爆破网路信息获取、爆破信息存储、关机信息存储、已存信息发送几步。其中,爆破信息包含爆破网路信息和起爆信息,开机信息包含开机的日期、时间、和授权信息,关机信息包含关机的日期和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流程:网络通畅则信息由网络传输模块发至爆破数据中心;不通畅则信息存至黑匣子模块再发至计算机。如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涉爆信息的存储。

Description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工品起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存储涉爆信息的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电子雷管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雷管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自电子雷管这一概念提出起,世界各国便投入大量资金研制电子雷管专用起爆装置。
专利申请文件200810135067.0中给出了具备网络传输功能的电子雷管起爆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专利申请文件200810135028.0中给出的电子雷管起爆装置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添加了网络传输模块,从而在实现了与电子雷管双向通信、起爆电子雷管等起爆装置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实现了向爆破数据中心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的功能,进而实现了爆破管理部门对爆破工程的远程监管,一定程度上得以即时地避免非法爆破。
但是,上述专利申请文件中所述起爆装置依赖于有线或者无线网络的通畅,方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因此,当传输网络不通畅,例如在偏远山区、地下采矿、隧道挖掘等场合使用时,爆破管理部门仍然无法得到监管所需的相关信息,而上述起爆装置本身又不具备信息存储功能,因此可能导致部分涉爆信息的丢失,从而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存储涉爆信息的起爆装置,从而完备地记录涉爆信息,进而确保爆破的合法性,并便于爆破管理部门的监管。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雷管起爆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信号调制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信号解调接收模块、信号总线、网络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到除所述电源和所述信号总线外的上述其余模块,分别同该其余模块进行信号联系。所述电源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工作电压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和所述信号解调接收模块,并向上述各模块供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双向通讯;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通信电压采样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信号总线的两根;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和所述信号解调接收模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其余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总线的一根之间;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上述其余的一端构成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通信电压输出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连接到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的再一端,所述电源通过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向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供电。所述信号总线的另一根连接到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其余的一端。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双向通讯。
本发明在专利申请文件200810135067.0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在原有结构框图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起爆装置还包括黑匣子模块。所述黑匣子模块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双向通信。黑匣子模块的引入,使得起爆装置具备了数据存储能力,从而得以存储涉爆信息以供监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黑匣子模块包含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机通信接口。其中,所述时钟电路、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计算机通信接口的一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所述时钟电路、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计算机通信接口的另一端分别各自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时钟电路用于提供与涉爆信息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该日期和时间信息由控制模块读取。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控制模块读取到的日期和时间信息、以及与之对应的涉爆信息。计算机通信接口用于将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发送至本起爆装置以外的计算机中供监管部门查询。该技术方案的好处在于,实现了监管部门对任何条件和环境下的爆破的所有涉爆信息的获取,更可靠地避免了非法爆破。采用计算机通信接口将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发送至本起爆装置以外,从而降低了对黑匣子内数据存储单元存储容量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开机信息存储,即,所述控制模块将开机信息存储至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其次,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起爆装置工作过程中获取爆破网路信息。
然后,进行爆破信息存储,即,所述控制模块将爆破信息存储至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最后,进行关机信息存储,即,所述控制模块将关机信息存储至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其中,所述黑匣子模块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待存储信息的存储,上述待存储信息为所述开机信息、所述爆破信息、或者所述关机信息:
步骤A,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待存储信息读取至其内部缓存中待用。
步骤B,所述控制模块从所述时钟电路中读取与所述待存储信息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步骤C,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待存储信息、和与之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一并存入所述黑匣子模块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在上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中,所述爆破信息包含所述爆破网路信息和起爆信息。所述爆破网路信息包含爆破网路中电子雷管的身份信息,所述起爆信息包含所述起爆装置起爆所述电子雷管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在上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中,所述开机信息包含所述起爆装置开机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和经由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输入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包含用户名和密码。
在上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中,所述关机信息包含所述起爆装置关机时的日期、日期和时间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起爆装置的一种信息处理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执行所述黑匣子模块的信息清理流程。
第二步,开启所述网络传输模块。
第三步,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传输网络是否通畅:若通畅,则继续进行第四步;若不通畅,则继续进行第六步。
第四步,所述控制模块执行所述起爆装置中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应用流程,即:
首先,进行所述开机信息传输,即,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开机信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起爆装置以外的爆破数据中心;其次,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起爆装置工作过程中获取所述爆破网路信息;然后,进行所述爆破信息传输,即,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爆破信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爆破数据中心;最后,进行所述关机信息传输,即,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关机信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爆破数据中心。
第五步,关闭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结束本信息处理流程。
第六步,关闭所述网络传输模块。
第七步,所述控制模块执行所述起爆装置中所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结束本信息处理流程。
其中,上述第一步的信息清理流程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所述控制模块读取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
步骤二,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步骤一中读取出的信息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若不为空,则继续进行步骤三。
步骤三,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计算机通信接口是否连接到本起爆装置以外的计算机:若连接到计算机,则继续进行步骤四;若未连接到计算机,则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
步骤四,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步骤一中读取出的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步骤五,所述控制模块清除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起爆装置的总体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黑匣子模块的总体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
图4为本发明中黑匣子模块的信息存储流程;
图5为本发明起爆装置中的信息处理流程;
图6为本发明起爆装置中的信息清理流程;
图7为本发明起爆装置不含网络传输模块的总体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子雷管起爆装置,如图1,包括控制模块101、人机交互模块102、信号调制发送模块103、电源管理模块104、信号解调接收模块105、信号总线106、网络传输模块303、和电源107。控制模块101连接到除电源107和信号总线106外的上述其余模块,分别同该其余模块进行信号联系。电源107连接到电源管理模块104和人机交互模块102。电源管理模块104的工作电压输出端802连接到人机交互模块102、控制模块101、信号调制发送模块103、和信号解调接收模块105,并向上述各模块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04的控制端803连接到控制模块101,与控制模块101进行双向通讯;电源管理模块104的通信电压采样端804分别连接到信号总线106的两根;信号调制发送模块103和信号解调接收模块105串联在电源管理模块104其余的一端与信号总线106的一根之间;电源管理模块104的上述其余的一端构成电源管理模块104的通信电压输出端801。人机交互模块102连接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103的再一端,电源107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02向信号调制发送模块103供电。信号总线106的另一根连接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103其余的一端。网络传输模块303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04的工作电压输出端802,另一端连接到控制模块101,与控制模块101双向通讯。
图1所示技术方案在专利申请文件200810135067.0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在原有结构框图的基础上还包括黑匣子模块302。黑匣子模块302一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04的工作电压输出端802,另一端连接控制模块101,与控制模块101双向通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黑匣子模块302包含时钟电路321、数据存储单元322、和计算机通信接口323。时钟电路321、数据存储单元322、和计算机通信接口323的一端共同连接到电源管理模块104的工作电压输出端802,时钟电路321、数据存储单元322、和计算机通信接口323的另一端分别各自连接到控制模块101。时钟电路321用于提供与涉爆信息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该日期和时间信息由控制模块101读取。数据存储单元322用于存储控制模块101读取到的日期和时间信息、以及与之对应的涉爆信息。计算机通信接口323用于将数据存储单元322中存储的数据发送至本起爆装置以外的计算机中供监管部门查询。上述计算机通信接口可采用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红外接口、蓝牙接口等构成,以实现本起爆装置与计算机的近距离数据传输。
上述黑匣子模块302的应用流程,包含以下步骤,如图3:
首先,进行开机信息存储,即,控制模块101将开机信息存储至黑匣子模块302中的数据存储单元322中。
其次,控制模块101在起爆装置工作过程中获取爆破网路信息。
然后,进行爆破信息存储,即,控制模块101将爆破信息存储至黑匣子模块302中的数据存储单元322中。
最后,进行关机信息存储,即,控制模块101将关机信息存储至黑匣子模块302中的数据存储单元322中。
上述黑匣子模块302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待存储信息的存储,如图4。上述待存储信息为开机信息、爆破信息、或者关机信息:
步骤A,控制模块101将待存储信息读取至其内部缓存中待用。
步骤B,控制模块101从时钟电路321中读取与待存储信息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步骤C,控制模块101将待存储信息、和与之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一并存入黑匣子模块302的数据存储单元322中。
在上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中,爆破信息包含爆破网路信息和起爆信息。爆破网路信息包含爆破网路中电子雷管的身份信息,起爆信息包含起爆装置起爆电子雷管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在上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中,开机信息包含起爆装置开机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和经由人机交互模块输入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包含用户名和密码。
在上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中,关机信息包含起爆装置关机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与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类似地,在专利申请文件200810135028.0的基础上,引入上述黑匣子模块302,形成一种不含网络传输模块303的、类似于图1的技术方案,如图7。该技术方案同样地也可解决本发明涉爆信息易丢失的技术问题,达到本发明存储涉爆信息的技术目的,从而取得本发明确保爆破合法性、便于爆破管理部门监管的技术效果。图3和图4所示的软件流程亦适用于本技术方案。
图5提供了起爆装置的一种信息处理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执行黑匣子模块302的信息清理流程。
第二步,开启网络传输模块303。
第三步,控制模块101检测网络传输模块303的传输网络是否通畅:若通畅,则继续进行第四步;若不通畅,则继续进行第六步。
第四步,控制模块101执行起爆装置中网络传输模块303的应用流程,即:首先,进行开机信息传输,即,控制模块101将开机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模块303发送至起爆装置以外的爆破数据中心;其次,控制模块101在起爆装置工作过程中获取爆破网路信息;然后,进行爆破信息传输,即,控制模块101将爆破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模块303发送至爆破数据中心;最后,进行关机信息传输,即,控制模块101将关机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模块303发送至爆破数据中心。
第五步,关闭网络传输模块303,结束本信息处理流程。
第六步,关闭网络传输模块303。
第七步,控制模块101执行起爆装置中黑匣子模块302的应用流程,结束本信息处理流程。
如图6,上述第一步的信息清理流程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控制模块101读取数据存储单元322中存储的信息。
步骤二,控制模块101判断步骤一中读取出的信息是否为空:若为空,则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若不为空,则继续进行步骤三。
步骤三,控制模块101检测黑匣子模块302中的计算机通信接口323是否连接到本起爆装置以外的计算机:若连接到计算机,则继续进行步骤四;若未连接到计算机,则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
步骤四,控制模块101将步骤一中读取出的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步骤五,控制模块101清除数据存储单元322中存储的信息,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
上述爆破数据中心为爆破管理部门对涉爆相关信息的管理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涉爆相关信息以实现实时监管,或者存储涉爆相关信息备查。
在图7所示不含网络传输模块303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图5给出的信息处理流程,可视为网络传输模块303的传输网络始终不通畅。即,首先执行黑匣子模块302的信息清理流程,然后直接执行黑匣子模块302的应用流程,而不执行图5所示信息处理流程中的第二步至第六步。
对于图6所示信息清理流程,该清理流程既可在本发明起爆装置每次开机使用时执行,又可根据监管部门的需要定期执行,亦可根据黑匣子模块302中数据存储单元322的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在数据存储单元322的存储空间即将被占满或到达一预设值时执行。

Claims (9)

1.一种电子雷管起爆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信号调制发送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信号解调接收模块、信号总线、网络传输模块、和电源;
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到除所述电源和所述信号总线外的上述其余模块,分别同该其余模块进行信号联系;
所述电源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工作电压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和所述信号解调接收模块,并向上述各模块供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双向通讯;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通信电压采样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信号总线的两根;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和所述信号解调接收模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其余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总线的一根之间;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上述其余的一端构成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通信电压输出端;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连接到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的再一端,所述电源通过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向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供电;
所述信号总线的另一根连接到所述信号调制发送模块其余的一端;
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双向通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爆装置还包含黑匣子模块;所述黑匣子模块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双向通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匣子模块包含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机通信接口,
所述时钟电路、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计算机通信接口的一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所述时钟电路、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计算机通信接口的另一端分别各自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
3.一种所述起爆装置中所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其特征在于:
首先,进行开机信息存储,即,所述控制模块将开机信息存储至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其次,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起爆装置工作过程中获取爆破网路信息;
然后,进行爆破信息存储,即,所述控制模块将爆破信息存储至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最后,进行关机信息存储,即,所述控制模块将关机信息存储至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流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匣子模块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待存储信息的存储:
所述待存储信息为所述开机信息、所述爆破信息、或者所述关机信息,
步骤A,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待存储信息读取至其内部缓存中待用;
步骤B,所述控制模块从所述时钟电路中读取与所述待存储信息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步骤C,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待存储信息、和与之对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一并存入所述黑匣子模块的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流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爆破信息包含所述爆破网路信息和起爆信息;
所述爆破网路信息包含爆破网路中电子雷管的身份信息;
所述起爆信息包含所述起爆装置起爆所述电子雷管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6.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流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机信息包含所述起爆装置开机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和经由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输入的授权信息,该授权信息包含用户名和密码。
7.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流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关机信息包含所述起爆装置关机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
8.一种所述起爆装置的信息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执行所述黑匣子模块的信息清理流程;
第二步,开启所述网络传输模块;
第三步,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传输网络是否通畅,
若通畅,则继续进行第四步;若不通畅,则继续进行第六步;
第四步,所述控制模块执行所述起爆装置中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应用流程,即:
首先,进行所述开机信息传输,即,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开机信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起爆装置以外的爆破数据中心;
其次,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起爆装置工作过程中获取所述爆破网路信息;
然后,进行所述爆破信息传输,即,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爆破信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爆破数据中心;
最后,进行所述关机信息传输,即,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关机信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发送至所述爆破数据中心;
第五步,关闭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结束本信息处理流程;
第六步,关闭所述网络传输模块;
第七步,所述控制模块执行所述起爆装置中所述黑匣子模块的应用流程,结束本信息处理流程。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清理流程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所述控制模块读取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
步骤二,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步骤一中读取出的信息是否为空,
若为空,则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若不为空,则继续进行步骤三;
步骤三,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黑匣子模块中的所述计算机通信接口是否连接到本起爆装置以外的计算机,
若连接到计算机,则继续进行步骤四;若未连接到计算机,则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
步骤四,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步骤一中读取出的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步骤五,所述控制模块清除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结束本信息清理流程。
CN2008101474387A 2008-08-18 2008-08-18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Active CN101338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74387A CN101338997B (zh) 2008-08-18 2008-08-18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74387A CN101338997B (zh) 2008-08-18 2008-08-18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997A true CN101338997A (zh) 2009-01-07
CN101338997B CN101338997B (zh) 2011-08-10

Family

ID=4021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74387A Active CN101338997B (zh) 2008-08-18 2008-08-18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899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444A (zh) * 2009-08-20 2010-08-25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码电子雷管爆破系统
CN101813443A (zh) * 2009-08-20 2010-08-25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雷管组件、爆破装置及其引爆的方法
CN103411492A (zh) * 2013-08-21 2013-11-27 南通迅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计算机平台作为控制中心的电子雷管起爆系统
CN105759695A (zh) * 2016-04-25 2016-07-13 广东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9073B1 (fr) * 1996-05-24 1998-08-14 Davey Bickford Procede de commande de detonateurs du type a module d'allumage electronique, ensemble code de commande de tir et module d'allumage pour sa mise en oeuvre
ES2289819T3 (es) * 1998-08-13 2008-02-01 Orica Explosives Technology Pty Ltd Disposicion de voladura.
CN101038144A (zh) * 2007-02-13 2007-09-19 朱俊英 自动识别受控雷管起爆器
CN101114161A (zh) * 2007-08-28 2008-01-30 朱俊英 安全型智能电子雷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3444A (zh) * 2009-08-20 2010-08-25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数码电子雷管爆破系统
CN101813443A (zh) * 2009-08-20 2010-08-25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雷管组件、爆破装置及其引爆的方法
CN103411492A (zh) * 2013-08-21 2013-11-27 南通迅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计算机平台作为控制中心的电子雷管起爆系统
CN105759695A (zh) * 2016-04-25 2016-07-13 广东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爆破现场末端采集控制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997B (zh)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4674B (zh) 可编程电子雷管控制芯片及其控制流程
CN101338997B (zh) 起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流程
CN106643358B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电子雷管起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64248B (zh) 电子雷管的加密方法
CN103743295A (zh) 单一手持机实现电子雷管组网起爆的控制方法
CN105547062A (zh) 一种电子雷管的起爆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13444A (zh) 一种无线数码电子雷管爆破系统
CN103731247B (zh) 一种实现北斗rd通信的回执方法
CN202074893U (zh) 基于gsm网络监控的电子雷管起爆控制装置
CN104505551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可穿戴设备的充电电路
CN102662782A (zh) 一种监控系统总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46243A (zh)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数码雷管起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3190899U (zh) 可自主延时的无极性双线通信数码电子雷管
CN201259404Y (zh) 起爆装置
CN203203485U (zh) 小型数码电子雷管在线检测、起爆的系统
CN103134400A (zh) 一种小型数码电子雷管在线检测、起爆的系统及方法
CN207197376U (zh) 数码电子雷管末端管控装置
CN102278921B (zh) 专用于电子雷管的设备的检测控制流程
CN211824093U (zh)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电子雷管起爆器
CN101338998B (zh) 起爆装置及应用流程
CN109918108A (zh) 一种嵌入式装置内置程序升级方法和装置
CN203616792U (zh) 行车记录仪和车辆
CN201259403Y (zh) 起爆装置
CN105423833B (zh) 一种电子雷管快速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33609A (zh) 一种卫星测控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97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Jin Yuan era business center A block 11F

Patentee after: Beijing Eb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East Road No. 1 Yingchuang power block A Room 6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btech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7

Address after: 226141 Group 8, Lianyi village, Sijia Town, Haime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Weit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7 11F, block a, Jinyuan times business center, lantianch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EBTECH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