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76C -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76C
CN1057576C CN96106591A CN96106591A CN1057576C CN 1057576 C CN1057576 C CN 1057576C CN 96106591 A CN96106591 A CN 96106591A CN 96106591 A CN96106591 A CN 96106591A CN 1057576 C CN1057576 C CN 10575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line
wire
main body
threa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6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95A (zh
Inventor
水沼正则
小岛伸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LAND SINGKA CO
Retail Holding NV
Original Assignee
HOLLAND SINGKA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LAND SINGKA CO filed Critical HOLLAND SINGKA CO
Publication of CN114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4Guiding surfaces within slots or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包括引线件,该引线件放置在相应地设置在主体上的线筒的拉力装置之间,用于从线筒引导线,而引线件包括与引线凹槽部分的一端相连的基端部分,引线凹槽部分在主体上端是敞口的;顶端部分,它具有弯曲部分,弯曲部分在其前表面与主体的后壁弹性地相接触;以及线安放空间,它限定在引线凹槽部分的下端部分中。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图10和11展示的是常规的引线装置。在该缝纫机中,诸如底线、面线的线52a是按下述方式进行穿线的,也即,首先将线筒52放置在相应地竖直设置在线筒夹持支架50上的线筒钉上,将从线筒52延伸出来的线52a挂在引线器夹持器53的引线器53a上,将线52a穿入引线板55的引线孔55a,将通过引线孔55a的线52a插入到窄缝状引线凹槽55b中,从而被凹口55c所夹持,将线52a插入到主体54的引导槽54a中,将线52a夹紧在设置于主体54前部份的拉力装置的拉力园盘之间,在将线52a向下拉时,将线52a穿入至打圈器、机针等。
然而,在常规的引线装置中有下列问题。
(1)由于每根线52a被依次穿到引线板55的每个引线孔55a和每个引线凹槽55b中,要它被每一凹口55c所夹持,因此穿线操作很难,并很花时间。
(2)由于线被凹口55c夹持时,线52a被引导,因此,不仅在引线器夹持器53的引线器53a上升或下降,且在线52a不均匀地移动时,线都易于脱出。结果,缝纫操作所必须的一定拉力就不能施加在线52a上。
(3)由于引线板55的上部份必须从主体54突出,因为线52a要穿入到引线孔55a中,因此,从引线器53a延伸出来的线52a不仅在引线器夹持器53的引线器53a上升或下降时,而且在线52a不均匀移动时,都容易和引线板55相缠结。
本发明是根据常规引线装置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并具有以下结构。
发明第一个目标提出的缝纫机引线装置包括引线件7,每一引线件相应地放置在主体1的每一线筒6和拉力装置8之间,用于从每个线筒6引导每根线6a,其中每一所述引线件7的特征在于包括与每一引线凹槽部份16的一端相连的基端部份,引线凹槽在主体1的上端是敞口的,包括具有弯曲部份7a的顶端部份,弯曲部份7a在其前表面与主体1的后壁弹性地相接触,以及包括线安放空间,它由引线凹槽部份1b的下端部份所界定。
发明第二个目标提出的缝纫机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凹口5b和5c,它们成形在主体1的后表面,位于每一引线凹槽部份1b后端部份的右、左侧,其中引线件7的基端部份被安放在一个凹口5b中,而引线件7的顶端部份被安放在另一凹口5c中,而在引线凹槽部份1b和另一凹口5c之间的拐角部位成形有倒棱部份5f。
发明第三个目标提出的缝纫机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每一引线件7的基端部份成形有附属曲线部份7b,所述附属曲线部份7b被插入至并与夹持部份5e弹性相接触,夹持部份形成在主体1的一个凹口5b的下表面上。
由以上安置显然可见,虽然引线装置的另件有若干个,但为说明方便起,将它们作为单独一件来加以说明。
按照发明第一个目标的穿线操作可以下列方式进行,即,例如,通过将线6a挂在引线器夹持器3的引线器9a上,将线6a从设置在主体1的线筒6中拉出,然后,将一段适当长度的拉出的线6a从主体的上部份插入到主体1的引线凹槽部份1b,在向线6a稍加拉力的同时,将线6a向下压,从而在引线凹槽部份1b中向下降的线6a与引线件7的弯曲部份7a相接触,并沿着弯曲部份7a下降。结果,在线6a弹性地使引线件7的弯曲部份7a变形的同时,线6a进入至弯曲部份7a的顶端部份和主体1之间,然后,线通过弯曲部份7a的顶端下边缘,被安放在线安放空间10中。这时,与主体1后壁弹性接触的弯曲部份7a的前表面被推开。在线6a从此处通过之后,弯曲部份7a弹性地恢复至其原始状态,于是它又和主体1的后壁弹性地接触。因此,只要沿着引线凹槽部份1b压线6a,就能方便、快捷地将线6a穿引。在将线6a穿入到引线件7后,将线6a插入到拉力装置8的一对拉力园盘之间,这样就能对线6a施加一定的拉力,然后,将线6a的顶端穿入至机针,打圈器等以完成穿线操作。
按照发明第一个目标的引线装置,在线6a被穿入到引线件7之后,引线件7的顶端部份就恢复至其原始状态,从而在引线凹槽部份1b的下端部份确立了线安放空间10,消除了引线件7和主体1之间的间隙。因此,在缝纫操作时,假如线6a是在线筒6和引线件7之间竖直地移动,或即使线6a不均匀地移动,等,线6a也很难从引线件7中脱出。由于引线件7是固定在主体1的后表面,且它能与主体1相连而不突出在主体1之外,因此,即使,例如引线器夹持器3的引线器上、下移动,即使线6a不均匀地移动,线6a也不容易和引线件7相缠结等。此外,由于引线件7是暴露在主体1的后表面,即使它变形或变坏时,引线件7能用另一个来替换。
按照发明的第二个目标,当线在引线凹槽部份1b中下降时,线6a与引线件7的弯曲部份7a接触,并沿着弯曲部份7a下降,当它被沿着到棱部份5f所引导时,线6a下降,并在使弯曲部份7a弹性变形的同时,进入至弯曲部份7a的顶端部份和另一凹口7c的侧壁之间,通过弯曲部份7a的顶端下边缘,然后被安放在线安放空间10之中。这里,线6a很容易弯曲部份,这样,线就避免被引线凹槽1b和另一凹口5c之间的拐角部份损坏。
按照引线装置的这种布置,线6a通过弯曲部份7a的顶端下边缘之后,引线件7弹性地复位,从而去除了引线件7与另一凹口5c侧壁之间的间隙。此外,由于引线件7被安放在凹口5b和5c中,不向外突出,线6a不容易与引线件7相缠结,等。
按照发明的第三个目标,作为引线件7的固定部份,附属曲线部份7b,是通过仅仅将附属曲线部份7b压入到夹持部份5e中,从而将其与夹持部份5e相连的,因此,即使不使用诸如粘接剂等固定装置,它也不易于从夹持部份5e中脱出。此外,由于引线件7是暴露在主体1的后表面,当引线件7变形或变坏时,能很容易地用另一个来替换引线件7。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提出的缝纫机引线装置主要部份的侧视截面图;
图2是图1中缝纫机引线装置和缝纫机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缝纫机上盖的后视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的横截面图;
图5是图1中引线装置的引线件;
图6是展示穿线操作的图;
图7是展示另一个穿线操作的图;
图8是图2中缝纫机主要部份的透视图;
图9的图2中缝纫机主要部份的透视图;
图10是常规缝纫机主要部份的透视图;而
图11是常规引线板图。
现在将结合图1至9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提出的缝纫机引线装置2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展示了一个应用于包边缝纫机中引线装置的实施例。缝纫机的主体1包括设置在其后上表面的线筒支架1a,引线器夹持器3和若干相应地、竖直向上地设置在线筒支架1a上的线筒钉4。如图8所示,引线器夹持器3是可伸缩移动的,并具有安装在其上端的引线板9。该引线板9是由金线线棒弯曲而成的,并具有若干以一定间距形成在其左、右的U形引线器9a。实际上,每一引线器9a向下垂挂形成具有U形形状,且每一引线器9a的U形部份的基础端(图8中的上端)放置在另一个以防止线6a脱出。每个线筒钉4放置一个缠绕的线卷6,即线筒,且后者插入在前者上,并安装在基本上对应每一引线器9a下部的位置。
主体1的上端由上盖5组成,上盖5安装在相应放置在上盖5左、右的滑轮盖12和右盖13之间。前、后盖相应地放置在上盖的前、后。把手16被滑轮盖12和右盖13可摆动地加以支承,当移动缝纫机时,用手将把手握住。引线装置2成形在上盖5上,位于引线器夹持器3之前。上盖5具有若干(在该实施例中为4或5个)窄缝状的引线凹槽部分1b,它向前、后延伸,在上端是敞开的,并达到上盖的中间部分。在每一引线凹槽部分1b下端部分的后表面成形有凹口5b和5c,如图3所示,它们位于下端部分的右、左侧。所形成的一个凹口5b(从后部看时为左侧)延伸至基本与引线凹槽部分1b下端相对应的位置,而所形成的另一个凹口5c(从后部看时为右侧)在与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以其为中心,竖直地延伸。在其上,一个凹口5b的下表面形成台阶表面5d。夹持部分5e是一个向下延伸的孔,形成在台阶表面5d上。如图3和4所示,上、下延伸的倒棱部分5f成形在另一凹口5c和引线凹槽部分1b之间的拐角位置。
每一引线件7被固定在夹持部分5e上。如图5所示,每一引线件7都是由弹簧钢丝弯曲形成环状的,其一部分被切去。第一引线件7包括在上端部分的弯曲部分7a,它是一个具有大直径(半径为r2),向上凸起的曲线部分,和在下端部分的,具有小直径(半径r1)的,向下凹入的附属曲线部分7b。附属曲线部分7b被插入在夹持部分5e中,这时它弹性地变形,并与夹持部分5e的内壁弹性地接触。如图3和4所示,引线件7的基端部分放置在一个凹口5b中,这时引线件7与上盖5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大直径弯曲部分7a在引线凹槽部分的后表面侧横越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上部分,引线件7的顶端部分放置在另一凹口5c中,而引线件7的顶端前表面与另一凹口5c的前壁(主体1的后壁)弹性相接触,弯曲部分7a的顶端下边缘放置在略低于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的位置。在其上,具有至少在另一凹口5c中弯曲的上半表面的弯曲部分7a具有半圆形的线安放空间10,在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部分接受线6a。
上盖5用螺丝加以固定,形成主体1的上部分。如图3所示,设置在上盖5两侧的突起5h相应地被滑轮盖12和右盖13(未表示)的台阶表面所夹持,并如图1所示,它们定位在当它们相应地被前盖14的后表面和后盖15的上表面所支承的时候。螺丝通过界定在上盖5,且每一都包括一长孔的通孔5g而拧入,它们被固定在滑轮盖12,右盖13等之上。在将上盖5和前盖14联接成,使上盖5和前盖14联接到主体1上,而拉力装置8的一对拉力圆盘8a被放置在上盖5和前盖14的引线凹槽部分1b之前时,引线凹槽部分1b就形成。
现在将说明引线装置的操作。诸如底线和面线的线6a的穿引操作将如下述进行。
首先将线6a放置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线筒支架1a上的线筒钉4上,然后将线6a挂在引一器夹持器3的引线器9a之间,并拉出一定数量。接着,用手在适当的长度上拿着线6a,将其穿入引线装置2。也即,如图1中由假想线表示的,被手在主体1的前、后侧拿着的线16a被穿入到主体1的引线凹槽部分1b中,在对线6a施加一定拉力的同时,将它向下拉。如图6和7中的虚线所示,当线6a下降的同时,它向引线凹槽部分1b中另一凹口5c偏移,线6a与弯曲部分7a相接触并沿着弯曲部分7a的弯曲上表面向下。
结果,在线6a下降的同时,它被倒棱部分5f所引导,从而如图7虚线所示地将弯曲部分7a弹性地变形,于是它进入弯曲部分7a的顶端和另一凹口5c的侧壁之间,通过弯曲部分的顶端下边缘,被接受在线安放空间10的内部。当线6a通过弯曲部分7a的顶端下边缘时,线6a的后端部分是相当地向下了。另一凹口5c的下端部分成形成倾斜表面以便不阻碍线6a通过弯曲部分7a顶端下边缘的通道。在线6a通过弯曲部分7a的顶端下边缘之间,弯曲部分7a就弹性地恢复至原始状态,它与另一凹口5c的侧壁弹性相接触,从而当它向上凸出时在其本身和上盖5的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之间形成线安放空间10。结果,线6a就被接受在线安放空间10之中。在这里,只要沿着引线凹槽部分1b压线就能方便、快捷地进行穿线操作。
在将6a穿入到引线装置2完成时,将线6a穿在拉力装置8的一对拉力圆盘8a之间,以便对线6a施加一定的拉力,去除松驰部分,然后将线6a的顶端穿入到打圈器或机针中,从而完成穿线操作。
按照引线装置2,在线6a穿过之后,引线件7的顶部分弹性地恢复至其原始状态,从而去除了引线件7和另一凹口5c侧壁之间的间隙。结果,即使引线器夹持器3的引线器9a上升或下降,或者线6a不均匀地移动,线6a也很难从引线件7中脱出。此外,由于引线件7附着在组成主本1的上盖5的后表面上,这样,它不从主体1向上突出,即使引线器夹持器3的引线器9a上升或下降,或者线6a不均匀地移动,线6a也很难与引线件7及上盖5相缠绕。还有,由于引线件7不向外突出,在它被放置在凹口5b和5c中时,线6a与引线件7的缠绕能非常好地被避免。再有,附属曲线部分7b是引线件7的固定侧,只要将附属曲线部分7b推入到夹持部分5e中,就能将它固定在夹持部分5e中,即使不使用粘接剂,它也不会从夹持部分5e中脱出。由于引线件7的暴露在主体1的后表面,因此其安装或拆除操作十分方便,导至在其变形时能方便地加以替换。
由于另一凹口5c成形的位置是从与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进一步向下延伸,因此当线向下降被倒棱部分5f引导时,线6a能绕过弯曲部分7a的顶端下边缘。此外,另一凹口5c是从与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进一步向下延伸而形成的,而弯曲部分7a的顶端下边缘位置低于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这样被安放在线安放空间10中的线6a很难从线安放空间10中脱出。
这里,虽然如图5所示引线件7在其上端具有半圆形或倒U形的弯曲部份7a,在下端具有附属曲线部分7b,它在上述实施例中基本为U形形状,弯曲部分7a也可用这样的方式来形成,即由上部分沿着引线凹槽部分1b进入的线6a被引向和由其自由端(顶端)所引导,因此它也可以由向另一凹口5c向下倾斜的直线倾斜表面组成。附属曲线部分7b也可具有V形形状或其它的形状,只要它能被压在夹持部分5e而不会转动。相应地形成于上盖5引线凹槽部分1b后表面,位于其两侧的凹口5b和5c也可取消,而引线件7可通过诸如螺丝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盖5的后表面。甚至在这样的情况,最好在引线凹槽部分1b和上盖5的后表面间的拐角部位成形倒棱部分5f。此外,虽然引线件7设置在上盖5上,也可将平板状引线板固定在上盖5上,引线件7可安装在该引线板上。

Claims (3)

1、一种缝纫机引线装置(2),包括引线件(7),每一引线件相应地放置在主体(1)的每一线筒(6)和拉力装置(8)之间,用于从每一线筒(6)引导每根线(6a),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引线件(7)包括与每一引线凹槽部分(16)的一端相连的基端部分,引线凹槽部分在主体(1)的上端是敞口的;顶端部分,它具有弯曲部分(7a),弯曲部分(7a)在其前表面与主体(1)的后壁弹性地相接触;以及线安放空间(10),它限定在引线凹槽部分(1b)的下端部分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口(5b)和(5c),它们成形在主体(1)的后表面,位于每一引线凹槽部分(1b)的后端部分的右、左侧,其中,引线件(7)的基端部分被安放在一个凹口(5b)中,而引线件(7)的顶端部分被安放在另一凹口(5c)中,在引线凹槽部分(1b)和另一凹口(5c)之间的拐角部位成形有倒棱部分(5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装置(2),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引线件(7)的基端部分成形有附属曲线部分(7b),所述附属曲线部分(7b)被插入到夹持部分(5e)中,并与其弹性地接触,该夹持部分成形在主体(1)的一个凹口(5b)的下表面上。
CN96106591A 1995-06-14 1996-06-14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5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170497A JPH08336686A (ja) 1995-06-14 1995-06-14 ミシンの糸案内装置
JP170497/1995 1995-06-14
JP170497/95 1995-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95A CN1143695A (zh) 1997-02-26
CN1057576C true CN1057576C (zh) 2000-10-18

Family

ID=1590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6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576C (zh) 1995-06-14 1996-06-14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5642678A (zh)
JP (1) JPH08336686A (zh)
CN (1) CN105757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0954B2 (ja) * 2005-11-10 2012-04-18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 多針ミシン
JP4862403B2 (ja) * 2006-01-19 2012-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針棒糸案内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2407A (en) * 1988-09-16 1991-08-27 Mefina Sa Device having adjacent plates with thread gripping surfaces for controlling thread tension therebetwe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9932A (en) * 1963-12-28 1967-12-26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Bobbin support for sewing machines
US3552678A (en) * 1969-01-06 1971-01-05 Singer Co Thread guide for sewing machines
DE3613684C1 (de) * 1986-04-23 1987-06-11 Dorina Naehmasch Naeh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2407A (en) * 1988-09-16 1991-08-27 Mefina Sa Device having adjacent plates with thread gripping surfaces for controlling thread tension therebetw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642678A (en) 1997-07-01
CN1143695A (zh) 1997-02-26
JPH08336686A (ja) 1996-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00697B1 (ko) 와이어 본딩방법
CN1057576C (zh) 缝纫机的引线装置
JPH0749745B2 (ja) ロープ牽引式窓レバーのロープ引張り機構のための緊張装置
CN1407162A (zh) 多针双重锁边缝纫机的针线控制装置
JP3339755B2 (ja) ミシンの糸端処理装置
US7407079B2 (en) Automated filament attachment system for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US4608815A (en) Compressed-air thread splicing device
US20050022709A1 (en) Sewing machine and a needle threading device thereof
JPH04214439A (ja) グリッパ織機用供与機
CN1044016C (zh) 多针双链线迹缝纫机
CN1040193C (zh) 筒子架
CN109629128B (zh) 缝纫机及其抬压脚机构
CN210506737U (zh) 一种绷缝机及其剪线松线机构
CN113525758A (zh) 纺织摇绞自动分股打结装置
US4014083A (en) Draw-in gripper assembly for drawing-in warp threads
JPH10224931A (ja) 吊下物移動用制動機
CN216763820U (zh) 一种用于铜线并丝的放线架
CN210166219U (zh) 一种单纱强力装置的夹持机构
JP2917325B2 (ja) 糸通し装置
US5255623A (en) Wiper for a sewing machine
CN216056075U (zh) 一种新型线束通用防脱落扎带
CN219238829U (zh) 一种纱线夹持组件
CN210194150U (zh) 一种引被机辅助台
CN219709762U (zh) 一种缝纫机挑线结构
CN213624541U (zh) 一种倍捻机的导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