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6189B -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6189B
CN105756189B CN201610251910.6A CN201610251910A CN105756189B CN 105756189 B CN105756189 B CN 105756189B CN 201610251910 A CN201610251910 A CN 201610251910A CN 105756189 B CN105756189 B CN 105756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wall
cas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1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6189A (zh
Inventor
陈星�
苏恒强
何军
董晓明
方虎生
黄佳
吴泉霖
郑静红
陈腾腾
赖明宇
叶苑青
张小良
陈航
陈祺荣
姚正钦
梁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610251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6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6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6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6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6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19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19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tructures
    • E04B1/1903Connecting nod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核心筒剪力墙采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暗柱位置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框架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梁能够协调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外围框架与核心筒共同承担地震力;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包钢箱由多段成品钢箱现场组装形成,任意相邻两段成品钢箱均通过焊接第一段成品钢箱上的多个子卡扣连接件和焊接在第二段成品钢箱上的母卡扣连接件连接,能够确保大长度核心筒中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平整度以及确保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强度和抗剪能力达到建筑规范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建筑工业化,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传统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无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或者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其核心筒均为钢筋混凝土内筒。由于轴压比的要求,竖向构件(框架柱及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需要较大的截面,影响建筑功能布置的同时,加大结构自重,进而增加基础造价;而受建筑大跨度使用要求及净空限制,混凝土梁往往不能满足受力要求,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期长、延性差、费模板,不利于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建筑规范是以钢筋混凝土构件(框架柱、抗震墙等)开裂时的层间位移角作为多遇地震下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由于不考虑混凝土的开裂,全包钢结构体系可将弹性层间位移角提高至1/500(广东省规范限值为1/800),清华大学聂建国教授对方钢管混凝土暗柱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及华南理工大学蔡健教授对带约束拉杆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的试验结果均表明,包钢组合构件的屈服位移角远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全包钢组合构件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势于一体,充分发挥了钢结构抗拉强度高,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优势,相较于混凝土结构可减轻自重减少地震力,相较于钢结构不削弱整体刚度,可做到高强质轻。
而至今为止,还未出现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特别是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采用全包钢结构的剪力墙、立柱、梁,但至今仍未出现采用全包钢构件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这是因为传统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直接将核心筒、框架柱、框架梁替换成全包钢构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中,连接在核心筒剪力墙与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跨度大且需协调外围框架与核心筒共同承担地震力,而现有的U型钢梁仅在局部部位使用,只是作为普通的简支梁承受竖向荷载,其由于上部无盖板而受弯能力较弱,无法传递支座弯矩,现有的箱型钢梁由于无混凝土提供刚度而无法满足在大跨度区域受弯构件挠度的要求,因此,现有的U型钢梁和箱型钢梁均不能协调外围框架与核心筒共同承担地震力,并且它们作为大跨度的框架梁,在吊装时容易变形。
第二,之所以现有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这是因此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核心筒长度大,而现有的钢箱剪力墙分节安装时,相邻两堵钢板墙采用焊接连接,会形成与钢箱剪力墙通高的焊接缝,而由于现场焊接环境的局限性,使得钢箱剪力墙的垂直度及平整度难以保证,并且钢箱剪力墙在易受焊接外力的作用而造成变形,平整度误差和变形误差在大长度的核心筒累积下严重影响了核心筒的质量,不能满足建筑规范的要求。
第三,通常钢结构防火措施为构件表面喷涂防火涂料,涂层存在配套性(相容性),其效果与施工条件(如湿度)、钢构件表面的表面清洁程度、涂装过程的工艺控制等密切相关,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速度相对慢,需要多次多层喷涂;耐火等级较高时,涂层厚度大,受使用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构件较大变形、钢板表面边长较大等,会造成刚性涂层的开裂及脱落现象,后期维护要求及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由设有剪力墙的核心筒与设有框架柱和框架梁的外框架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为以外包钢箱作为剪力墙外壁并在外包钢箱内部浇筑有现浇混凝土的钢箱混凝土剪力墙,所述框架柱为以外包钢管作为立柱外壁并在外包钢管内部浇筑有现浇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在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暗柱位置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框架梁为钢混凝土组合梁;
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U型钢梁壳体,该U型钢梁壳体由前腹板、后腹板、底板、前翼缘板和后翼缘板构成,所述底板焊接在前腹板底部与后腹板底部之间,所述前翼缘板焊接在前腹板的顶部并位于前翼缘板的前侧位置,所述后翼缘板焊接在后腹板的底部并位于后腹板的后侧位置,并且,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左端部设有左端钢盖板、右端部设有右端钢盖板、中间段设有多块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抗拉钢板和U形肋板,所述左端钢盖板、右端钢盖板和每一块抗拉钢板均平行于所述底板设置并焊接在所述前腹板顶部与后腹板顶部之间,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均以U形缺口朝上的方式垂直于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均焊接在所述前腹板的后壁面、后腹板的前壁面、底板的顶面和一块所述抗拉钢板的底面上;
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位于暗柱位置的外包钢箱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墙牛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柱牛腿,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左端钢盖板左端部、前腹板左端部、后腹板左端部和底板左端部分别与所述墙牛腿刚性连接,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右端钢盖板右端部、前腹板右端部、后腹板右端部和底板右端部分别与所述柱牛腿刚性连接,并且,所述墙牛腿设有连通所述U型钢梁壳体内腔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包钢箱外壁面的管腔,所述柱牛腿设有连通所述U型钢梁壳体内腔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管外壁面的管腔;所述U型钢梁壳体内腔、墙牛腿管腔和柱牛腿管腔内浇筑有现浇混凝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包钢箱由多根方形钢管柱和焊接在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之间两面钢板墙身构成,其中,所述方形钢管柱所在位置即为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暗柱位置,所述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的第一端面均与其中一面所述钢板墙身平齐,所述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均与另一面所述钢板墙身平齐;
并且,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包钢箱由多段成品钢箱现场组装形成,任意相邻两段所述成品钢箱中的第一段成品钢箱预先焊接有多个子卡扣连接件、第二段成品钢箱预先焊接有母卡扣连接件,其中,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沿竖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均由竖向设置的两块子连接缀板和两块子凸沿板以及一块水平设置的子加劲肋板构成,所述子加劲肋板焊接在两块子连接缀板之间,所述两块子凸沿板分别焊接在两块子连接缀板的右端部并均位于所述两块子连接缀板的外侧;所述母卡扣连接件设有两块竖向设置并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通高设置的母凸沿板,该两块母凸沿板的内侧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每一块所述母凸沿板均对应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设有一块竖向设置的母连接缀板和一块水平设置的母加劲肋板,所述各块母连接缀板均平行于第二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两面钢板墙身设置,每一块所述母连接缀板的左端部均焊接在对应母凸沿板的外侧端部上,且每一块所述母连接缀板与对应的子卡扣连接件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每一块所述母加劲肋板均焊接在对应母连接缀板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与第二段成品钢箱组装成一体时,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的子凸沿板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对应母卡扣连接件的两块母连接缀板之间的间隙中、子连接缀板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在对应母卡扣连接件的两块母凸沿板之间的间隙中,且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其中一面钢板墙身贴紧在所述母卡扣连接件连接在第一块母凸沿板上的各块母连接缀板外侧端面上、另一面钢板墙身贴紧在所述母卡扣连接件连接在第二块母凸沿板上的各块母连接缀板外侧端面上,使得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面钢板墙身分别与所述第二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两面钢板墙身共面,所述母卡扣连接件的各块母连接缀板分别与所贴紧的钢板墙身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螺栓连接部位点焊固定,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与所述母卡扣连接件通过所述浇筑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内部的现浇混凝土结合成一体。
为了尽量减少用钢量并提高相邻两段成品钢箱之间的连接强度,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子卡扣连接件在第一段成品钢箱上的焊接方式以及所述母卡扣连接件在第二段成品钢箱上的焊接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第一种连接节点中,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和第二段成品钢箱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墙身和第二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方形钢管柱,所述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墙身之间对应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墙身设置的子卡扣安装板,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的子连接缀板左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子卡扣安装板上,所述母卡扣连接件的各块母连接缀板右端部均焊接在所述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方形钢管柱端面上;
第二种连接节点中,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和第二段成品钢箱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和第二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该四块钢板组成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的两块钢板墙身,所述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之间对应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设置的子卡扣安装板,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的子连接缀板左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子卡扣安装板上,所述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之间对应所述母连接缀板位于每一个高度位置的母连接缀板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设置的母卡扣安装板,所述母卡扣连接件的各块母连接缀板右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母卡扣安装板上;
第三种连接节点中,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和第二段成品钢箱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墙身和第二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方形钢管柱,且所述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两块钢板墙身的长度在所述子卡扣连接件和母卡扣连接件所需的最大组装空间以下,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的子连接缀板左端部均焊接在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的方形钢管柱端面上,所述母卡扣连接件的各块母连接缀板右端部均焊接在所述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的方形钢管柱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构件外壁面涂有防火涂料,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包钢箱外壁面和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箱外壁面均设有钢筋网和砂浆保护层,其中,砂浆保护层的砂浆强度优选为M5、厚度优选为70mm,每一张所述钢筋网均通过焊接在对应外包钢箱外壁面上的挂网钉挂在对应的外包钢箱上,且每一张所述钢筋网的两端边沿搭接形成沿竖向延伸的搭接区,使得每一张所述钢筋网均包覆在对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外壁面上或对应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箱外壁面上;每一所述砂浆保护层均通过一张所述钢筋网附着在对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外壁面上或对应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箱外壁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左端钢盖板和右端钢盖板均开有混凝土浇注孔。
为了加强现浇混凝土与U型钢梁壳体的连接强度,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前腹板的后壁面上、后腹板的前壁面上和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钉。
为了加强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强度,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的顶面焊接有位于U型钢梁壳体左端部的左端部加强板和位于U型钢梁壳体右端部的右端部加强板,所述左端部加强板和右端部加强板均沿所述底板的中线布置,且所述左端部加强板和右端部加强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钉;所述墙牛腿的管腔底面焊接有墙牛腿加强板,该墙牛腿加强板的左端部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的外包钢箱焊接、右端部与所述左端部加强板螺栓连接,所述柱牛腿的管腔底面焊接有柱牛腿加强板,该柱牛腿加强板的右端部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外包钢箱焊接、左端部与所述右端部加强板螺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腹板和后腹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底板、前翼缘板、后翼缘板、左端钢盖板和右端钢盖板分别垂直于所述前腹板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翼缘板底面与前腹板前端面之间以及所述后翼缘板底面与后腹板后端面之间均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各块加强肋板沿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为了便于施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墙牛腿和柱牛腿均由上面板、下面板以及焊接在上面板底面与下面板顶面之间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构成,所述墙牛腿的第一腹板、柱牛腿的第一腹板和所述前腹板共面设置,所述墙牛腿的第二腹板、柱牛腿的第二腹板和所述后腹板共面设置,所述墙牛腿的下面板、柱牛腿的下面板和所述底板共面设置,所述墙牛腿的上面板、柱牛腿的上面板、所述左端钢盖板和右端钢盖板共面设置,所述左端钢盖板与墙牛腿的上面板之间、所述右端钢盖板与柱牛腿的上面板之间、所述底板与墙牛腿的下面板之间、所述底板与柱牛腿的下面板之间均通过焊接实现刚性连接,所述前腹板与墙牛腿的第一腹板之间、所述前腹板与柱牛腿的第一腹板之间、所述后腹板与墙牛腿的第二腹板之间、所述后腹板与柱牛腿的第二腹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刚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中,核心筒剪力墙采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30、连接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暗柱位置与钢管混凝土柱30之间的框架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20,该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左端钢盖板22、右端钢盖板23、前腹板211、后腹板212和底板213分别通过墙牛腿40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刚性连接,通过柱牛腿50与钢管混凝土柱30刚性连接,使得钢混凝土组合梁20能够有效的传递支座弯矩,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和钢管混凝土柱30通过钢混凝土组合梁20连接形成整体抗侧力体系;
并且,钢混凝土组合梁20设有U形肋板25,以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刚度,并加强现浇混凝土26与U型钢梁壳体之间的咬合力,从而防止大跨度、自重大的钢混凝土组合梁20在吊装时易发生变形;而且钢混凝土组合梁20设有抗拉钢板24,能够对U型钢梁壳体进行束缚,防止U型钢梁壳体因现浇混凝土26在浇筑时对前腹板211和后腹板212产生压力而造成变形;另外,现浇混凝土26能够为U型钢梁壳体提供足够的刚度,满足钢混凝土组合梁20在大跨度区域受弯构件挠度的要求;
因此,通过以上结构的协同作用,钢混凝土组合梁20能够协调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外围框架与核心筒共同承担地震力,满足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受力要求,确保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使得减小因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和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30重量不同而引起的沉降影响。
第二,参见图5-1至图5-5,本发明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中,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由多段成品钢箱现场组装形成,任意相邻两段成品钢箱均通过焊接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上的多个子卡扣连接件60和焊接在第二段成品钢箱11B上的母卡扣连接件70连接,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组装成一体时,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面钢板墙身112能够受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的定位导向作用而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面钢板墙身112共面;并且,任意相邻两段成品钢箱组装成一体时,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分别与所贴紧的钢板墙身112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螺栓连接部位点焊固定,且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与母卡扣连接件70通过浇筑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内部的现浇混凝土12结合成一体,避免相邻两段成品钢箱采用焊接方式组装而受焊接外力影响造成变形,从而,确保了任意相邻两段成品钢箱之间的平整度,克服了分段组装的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平整度误差和变形误差在大长度的核心筒累积下严重影响核心筒的质量的问题;
并且,母卡扣连接件70设有两块竖向设置并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通高的母凸沿板71,使得母卡扣连接件70能够简易的定位焊接在成品钢箱上,降低母卡扣连接件70在成品钢箱上的加工精度要求;
而且,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凸沿板61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对应母卡扣连接件70的两块母连接缀板72之间的间隙中、子连接缀板62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在对应母卡扣连接件70的两块母凸沿板71之间的间隙中,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通过现浇混凝土12与母卡扣连接件70共同作用,能够弥补相邻两段成品钢箱之间所缺少的竖向焊缝连接作用,确保剪力墙的强度和抗剪能力达到建筑规范要求;
另外,子卡扣连接件60、子卡扣安装板113、母连接缀板72、母加劲肋板73和母卡扣安装板114都是沿竖向均匀间隔设置,减少了子卡扣连接件60、母卡扣连接件70及它们的安装板对现浇混凝土12的阻断,建议不增强相邻两成品钢箱的连接强度,而且能够减少用钢量;
因此,通过以上结构的协同作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任意相邻两段成品钢箱通过子卡扣连接件60和母卡扣连接件70组装连接,能够确保大长度核心筒中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平整度以及确保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强度和抗剪能力达到建筑规范要求,且具有加工精度要求在工厂批量生产精度之内、用钢量少的优点。
第三,参见图6-1至图6-3,本发明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中,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钢构件外壁面涂有防火涂料,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和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箱31外壁面均通过钢筋网81设有砂浆保护层90实现防火,从而,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和钢管混凝土柱30的防火措施彻底解决了传统防火涂料的皲裂驳损导致防火性能衰减的弊端和隐患,免除了建筑使用过程中不可预期的高昂的维护费用及维护导致的正常工作秩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取消面漆,节省成本。
第四,本发明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左端钢盖板和右端钢盖板上开设混凝土浇注孔,从而,在钢混凝土组合梁的U型钢梁壳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时,空气能够从混凝土浇注孔排出,并能通过混凝土浇注孔浇注混凝土,使得现浇混凝土能够在钢混凝土组合梁的U型钢梁壳体内腔填充密实。
第五,本发明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采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钢混凝土组合梁20和钢管混凝土柱30,其能够获取作为全包钢受力构件的剪力墙、梁和柱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使得它们的受力均由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共同承担,并且,实现构件的标准化、构件生产的工厂化、施工机械装配化,施工速度快,减少剪力墙、柱、梁钢筋的现场钢筋绑扎及支模工作,减少了工人的现场劳动量,更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当建筑物服务期满需要拆除时,钢材可回收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要求,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平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钢箱混凝土剪力墙、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A-A剖视图;
图2-3为图2-1的B-B剖视图;
图2-4为图2-1的C-C剖视图;
图2-5为图2-1的D-D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和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1为采用第一种连接节点的相邻两段成品钢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2为采用第二种连接节点的相邻两段成品钢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3为采用第三种连接节点的相邻两段成品钢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4为子卡扣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5为相邻两段成品钢箱未组装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6-1为本发明中钢箱混凝土剪力墙、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的防火涂层的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2为本发明中钢筋网的平面示意图;
图6-3为本发明中钢筋网和挂网钉的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与常规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一样,是由设有剪力墙的核心筒与设有框架柱和框架梁的外框架连接组成的,并且,在本发明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中,剪力墙为以外包钢箱11作为剪力墙外壁并在外包钢箱11内部浇筑有现浇混凝土12的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框架柱为以外包钢管31作为立柱外壁并在外包钢管31内部浇筑有现浇混凝土32的钢管混凝土柱30,连接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暗柱位置与钢管混凝土柱30之间的框架梁为钢混凝土组合梁20。
上述钢混凝土组合梁20具有U型钢梁壳体,该U型钢梁壳体由前腹板211、后腹板212、底板213、前翼缘板214和后翼缘板215构成,底板213焊接在前腹板211底部与后腹板212底部之间,前翼缘板214焊接在前腹板211的顶部并位于前翼缘板214的前侧位置,后翼缘板215焊接在后腹板212的底部并位于后腹板212的后侧位置,并且,U型钢梁壳体的左端部设有左端钢盖板22、右端部设有右端钢盖板23、中间段设有多块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抗拉钢板24和U形肋板25,左端钢盖板22、右端钢盖板23和每一块抗拉钢板24均平行于底板213设置并焊接在前腹板211顶部与后腹板212顶部之间,每一块U形肋板25均以U形缺口朝上的方式垂直于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每一块U形肋板25均焊接在前腹板211的后壁面、后腹板212的前壁面、底板213的顶面和一块抗拉钢板24的底面上。
上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位于暗柱位置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墙牛腿40,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管31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柱牛腿50,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左端钢盖板22左端部、前腹板211左端部、后腹板212左端部和底板213左端部分别与墙牛腿40刚性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右端钢盖板23右端部、前腹板211右端部、后腹板212右端部和底板213右端部分别与柱牛腿50刚性连接,并且,墙牛腿40设有连通U型钢梁壳体内腔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的管腔,柱牛腿50设有连通U型钢梁壳体内腔与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管31外壁面的管腔;U型钢梁壳体内腔、墙牛腿40管腔和柱牛腿50管腔内浇筑有现浇混凝土26。
其中,上述左端钢盖板22和右端钢盖板23均开有混凝土浇注孔,在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U型钢梁壳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时,空气能够从混凝土浇注孔排出,并能通过混凝土浇注孔浇注混凝土,使得现浇混凝土能够在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U型钢梁壳体内腔填充密实。上述前腹板211的后壁面上、后腹板212的前壁面上和底板213的顶面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钉28,加强现浇混凝土与U型钢梁壳体的连接强度。另外,为了加强钢混凝土组合梁20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和钢管混凝土柱30的连接强度,上述底板213的顶面焊接有位于U型钢梁壳体左端部的左端部加强板291和位于U型钢梁壳体右端部的右端部加强板292,左端部加强板291和右端部加强板292均沿底板213的中线布置,且左端部加强板291和右端部加强板29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钉28;墙牛腿40的管腔底面焊接有墙牛腿加强板45,该墙牛腿加强板45的左端部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焊接、右端部与左端部加强板291螺栓连接,柱牛腿50的管腔底面焊接有柱牛腿加强板55,该柱牛腿加强板55的右端部与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箱31焊接、左端部与右端部加强板292螺栓连接。
上述前腹板211和后腹板212相互平行设置,底板213、前翼缘板214、后翼缘板215、左端钢盖板22和右端钢盖板23分别垂直于前腹板211设置。前翼缘板214底面与前腹板211前端面之间以及后翼缘板215底面与后腹板212后端面之间均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7,各块加强肋板27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墙牛腿40和柱牛腿50均由上面板、下面板以及焊接在上面板底面与下面板顶面之间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构成,墙牛腿40的第一腹板41、柱牛腿50的第一腹板51和前腹板211共面设置,墙牛腿40的第二腹板42、柱牛腿50的第二腹板52和后腹板212共面设置,墙牛腿40的下面板43、柱牛腿50的下面板53和底板213共面设置,墙牛腿40的上面板44、柱牛腿50的上面板54、左端钢盖板22和右端钢盖板23共面设置,左端钢盖板22与墙牛腿40的上面板44之间、右端钢盖板23与柱牛腿50的上面板54之间、底板213与墙牛腿40的下面板43之间、底板213与柱牛腿50的下面板53之间均通过焊接实现刚性连接,前腹板211与墙牛腿40的第一腹板41之间、前腹板211与柱牛腿50的第一腹板51之间、后腹板212与墙牛腿40的第二腹板42之间、后腹板212与柱牛腿50的第二腹板5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刚性连接。
如图5-1至图5-5所示,上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由多根方形钢管柱111和焊接在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111之间两面钢板墙身112构成,其中,方形钢管柱111所在位置即为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暗柱位置,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111的第一端面均与其中一面钢板墙身112平齐,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111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均与另一面钢板墙身112平齐。
并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由多段成品钢箱现场组装形成,任意相邻两段成品钢箱中的第一段成品钢箱11A预先焊接有多个子卡扣连接件60、第二段成品钢箱11B预先焊接有母卡扣连接件70,其中,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沿竖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一个子卡扣连接件60均由竖向设置的两块子连接缀板62和两块子凸沿板61以及一块水平设置的子加劲肋板63构成,子加劲肋板63焊接在两块子连接缀板62之间,两块子凸沿板61分别焊接在两块子连接缀板62的右端部并均位于两块子连接缀板62的外侧;母卡扣连接件70设有两块竖向设置并与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通高设置的母凸沿板71,该两块母凸沿板71的内侧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每一块母凸沿板71均对应每一个子卡扣连接件60设有一块竖向设置的母连接缀板72和一块水平设置的母加劲肋板73,各块母连接缀板72均平行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面钢板墙身112设置,每一块母连接缀板72的左端部均焊接在对应母凸沿板71的外侧端部上,且每一块母连接缀板72与对应的子卡扣连接件60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每一块母加劲肋板73均焊接在对应母连接缀板72的内侧端面上;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组装成一体时,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凸沿板61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对应母卡扣连接件70的两块母连接缀板72之间的间隙中、子连接缀板62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在对应母卡扣连接件70的两块母凸沿板71之间的间隙中,且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其中一面钢板墙身112贴紧在母卡扣连接件70连接在第一块母凸沿板71上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外侧端面上、另一面钢板墙身112贴紧在母卡扣连接件70连接在第二块母凸沿板71上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外侧端面上,使得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面钢板墙身112分别与所述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面钢板墙身112共面,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分别与所贴紧的钢板墙身112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螺栓连接部位点焊固定,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与母卡扣连接件70通过浇筑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内部的现浇混凝土12结合成一体,以确保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之间的平整度。
其中,为了尽量减少用钢量并提高相邻两段成品钢箱之间的连接强度,上述子卡扣连接件60在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上的焊接方式以及母卡扣连接件70在第二段成品钢箱11B上的焊接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参见图5-1,第一种连接节点中,第一段成品钢箱11A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之间对应每一个子卡扣连接件60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墙身112设置的子卡扣安装板113,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连接缀板62左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子卡扣安装板113上,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右端部均焊接在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端面上;
参见图5-2,第二种连接节点中,第一段成品钢箱11A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块钢板,该四块钢板组成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的两块钢板墙身112,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之间对应每一个子卡扣连接件60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设置的子卡扣安装板113,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连接缀板62左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子卡扣安装板113上,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块钢板之间对应母连接缀板72位于每一个高度位置的母连接缀板72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设置的母卡扣安装板114,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右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母卡扣安装板114上;
参见图5-3,第三种连接节点中,第一段成品钢箱11A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且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的长度在子卡扣连接件60和母卡扣连接件70所需的最大组装空间以下,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连接缀板62左端部均焊接在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方形钢管柱111端面上,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右端部均焊接在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端面上。
如图6-1至图6-3所示,上述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钢构件外壁面涂有防火涂料,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和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箱31外壁面均设有钢筋网81和砂浆保护层90,其中,每一张钢筋网81均通过焊接在对应外包钢箱外壁面上的挂网钉82挂在对应的外包钢箱上,且每一张钢筋网81的两端边沿搭接形成沿竖向延伸的搭接区,使得每一张钢筋网81均包覆在对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外壁面上或对应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箱31外壁面上;每一砂浆保护层90均通过一张钢筋网81附着在对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外壁面上或对应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箱31外壁面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由设有剪力墙的核心筒与设有框架柱和框架梁的外框架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为以外包钢箱(11)作为剪力墙外壁并在外包钢箱(11)内部浇筑有现浇混凝土(12)的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所述框架柱为以外包钢管(31)作为立柱外壁并在外包钢管(31)内部浇筑有现浇混凝土(32)的钢管混凝土柱(30),连接在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暗柱位置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30)之间的框架梁为钢混凝土组合梁(20);
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20)具有U型钢梁壳体,该U型钢梁壳体由前腹板(211)、后腹板(212)、底板(213)、前翼缘板(214)和后翼缘板(215)构成,所述底板(213)焊接在前腹板(211)底部与后腹板(212)底部之间,所述前翼缘板(214)焊接在前腹板(211)的顶部并位于前翼缘板(214)的前侧位置,所述后翼缘板(215)焊接在后腹板(212)的底部并位于后腹板(212)的后侧位置,并且,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左端部设有左端钢盖板(22)、右端部设有右端钢盖板(23)、中间段设有多块沿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抗拉钢板(24)和U形肋板(25),所述左端钢盖板(22)、右端钢盖板(23)和每一块抗拉钢板(24)均平行于所述底板(213)设置并焊接在所述前腹板(211)顶部与后腹板(212)顶部之间,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25)均以U形缺口朝上的方式垂直于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每一块所述U形肋板(25)均焊接在所述前腹板(211)的后壁面、后腹板(212)的前壁面、底板(213)的顶面和一块所述抗拉钢板(24)的底面上;
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位于暗柱位置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墙牛腿(40),所述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管(31)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柱牛腿(50),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左端钢盖板(22)左端部、前腹板(211)左端部、后腹板(212)左端部和底板(213)左端部分别与所述墙牛腿(40)刚性连接,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右端钢盖板(23)右端部、前腹板(211)右端部、后腹板(212)右端部和底板(213)右端部分别与所述柱牛腿(50)刚性连接,并且,所述墙牛腿(40)设有连通所述U型钢梁壳体内腔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的管腔,所述柱牛腿(50)设有连通所述U型钢梁壳体内腔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管(31)外壁面的管腔;所述U型钢梁壳体内腔、墙牛腿(40)管腔和柱牛腿(50)管腔内浇筑有现浇混凝土(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由多根方形钢管柱(111)和焊接在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111)之间两面钢板墙身(112)构成,其中,所述方形钢管柱(111)所在位置即为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暗柱位置,所述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111)的第一端面均与其中一面所述钢板墙身(112)平齐,所述相邻两根方形钢管柱(111)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均与另一面所述钢板墙身(112)平齐;
并且,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由多段成品钢箱现场组装形成,任意相邻两段所述成品钢箱中的第一段成品钢箱(11A)预先焊接有多个子卡扣连接件(60)、第二段成品钢箱(11B)预先焊接有母卡扣连接件(70),其中,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沿竖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60)均由竖向设置的两块子连接缀板(62)和两块子凸沿板(61)以及一块水平设置的子加劲肋板(63)构成,所述子加劲肋板(63)焊接在两块子连接缀板(62)之间,所述两块子凸沿板(61)分别焊接在两块子连接缀板(62)的右端部并均位于所述两块子连接缀板(62)的外侧;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设有两块竖向设置并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通高设置的母凸沿板(71),该两块母凸沿板(71)的内侧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每一块所述母凸沿板(71)均对应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60)设有一块竖向设置的母连接缀板(72)和一块水平设置的母加劲肋板(73),所述各块母连接缀板(72)均平行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面钢板墙身(112)设置,每一块所述母连接缀板(72)的左端部均焊接在对应母凸沿板(71)的外侧端部上,且每一块所述母连接缀板(72)与对应的子卡扣连接件(60)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每一块所述母加劲肋板(73)均焊接在对应母连接缀板(72)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与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组装成一体时,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凸沿板(61)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对应母卡扣连接件(70)的两块母连接缀板(72)之间的间隙中、子连接缀板(62)所在部位分别插入到在对应母卡扣连接件(70)的两块母凸沿板(71)之间的间隙中,且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其中一面钢板墙身(112)贴紧在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连接在第一块母凸沿板(71)上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外侧端面上、另一面钢板墙身(112)贴紧在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连接在第二块母凸沿板(71)上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外侧端面上,使得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面钢板墙身(112)分别与所述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面钢板墙身(112)共面,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分别与所贴紧的钢板墙身(112)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螺栓连接部位点焊固定,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与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通过所述浇筑在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内部的现浇混凝土(12)结合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卡扣连接件(60)在第一段成品钢箱(11A)上的焊接方式以及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在第二段成品钢箱(11B)上的焊接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第一种连接节点中,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所述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之间对应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60)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墙身(112)设置的子卡扣安装板(113),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连接缀板(62)左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子卡扣安装板(113)上,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右端部均焊接在所述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端面上;
第二种连接节点中,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块钢板,该四块钢板组成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的两块钢板墙身(112),所述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之间对应每一个所述子卡扣连接件(60)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设置的子卡扣安装板(113),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连接缀板(62)左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子卡扣安装板(113)上,所述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两块钢板之间对应所述母连接缀板(72)位于每一个高度位置的母连接缀板(72)焊接有一块垂直于该两块钢板设置的母卡扣安装板(114),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右端部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母卡扣安装板(114)上;
第三种连接节点中,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结合部位为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和第二段成品钢箱(11B)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且所述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两块钢板墙身(112)的长度在所述子卡扣连接件(60)和母卡扣连接件(70)所需的最大组装空间以下,所述各个子卡扣连接件(60)的子连接缀板(62)左端部均焊接在所述第一段成品钢箱(11A)最靠近第二段成品钢箱(11B)的方形钢管柱(111)端面上,所述母卡扣连接件(70)的各块母连接缀板(72)右端部均焊接在所述最靠近第一段成品钢箱(11A)的方形钢管柱(111)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梁(20)的钢构件外壁面涂有防火涂料,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外壁面和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箱(31)外壁面均设有钢筋网(81)和砂浆保护层(90),其中,每一张所述钢筋网(81)均通过焊接在对应外包钢箱外壁面上的挂网钉(82)挂在对应的外包钢箱上,且每一张所述钢筋网(81)的两端边沿搭接形成沿竖向延伸的搭接区,使得每一张所述钢筋网(81)均包覆在对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外壁面上或对应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箱(31)外壁面上;每一所述砂浆保护层(90)均通过一张所述钢筋网(81)附着在对应钢箱混凝土剪力墙外包钢箱(11)外壁面上或对应钢管混凝土柱外包钢箱(31)外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钢盖板(22)和右端钢盖板(23)均开有混凝土浇注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腹板(211)的后壁面上、后腹板(212)的前壁面上和所述底板(213)的顶面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钉(28)。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3)的顶面焊接有位于U型钢梁壳体左端部的左端部加强板(291)和位于U型钢梁壳体右端部的右端部加强板(292),所述左端部加强板(291)和右端部加强板(292)均沿所述底板(213)的中线布置,且所述左端部加强板(291)和右端部加强板(29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钉(28);所述墙牛腿(40)的管腔底面焊接有墙牛腿加强板(45),该墙牛腿加强板(45)的左端部与所述钢箱混凝土剪力墙(10)的外包钢箱(11)焊接、右端部与所述左端部加强板(291)螺栓连接,所述柱牛腿(50)的管腔底面焊接有柱牛腿加强板(55),该柱牛腿加强板(55)的右端部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30)的外包钢箱(31)焊接、左端部与所述右端部加强板(292)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腹板(211)和后腹板(21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底板(213)、前翼缘板(214)、后翼缘板(215)、左端钢盖板(22)和右端钢盖板(23)分别垂直于所述前腹板(211)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缘板(214)底面与前腹板(211)前端面之间以及所述后翼缘板(215)底面与后腹板(212)后端面之间均焊接有多块加强肋板(27),各块加强肋板(27)沿所述U型钢梁壳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墙牛腿(40)和柱牛腿(50)均由上面板、下面板以及焊接在上面板底面与下面板顶面之间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构成,所述墙牛腿(40)的第一腹板(41)、柱牛腿(50)的第一腹板(51)和所述前腹板(211)共面设置,所述墙牛腿(40)的第二腹板(42)、柱牛腿(50)的第二腹板(52)和所述后腹板(212)共面设置,所述墙牛腿(40)的下面板(43)、柱牛腿(50)的下面板(53)和所述底板(213)共面设置,所述墙牛腿(40)的上面板(44)、柱牛腿(50)的上面板(54)、所述左端钢盖板(22)和右端钢盖板(23)共面设置,所述左端钢盖板(22)与墙牛腿(40)的上面板(44)之间、所述右端钢盖板(23)与柱牛腿(50)的上面板(54)之间、所述底板(213)与墙牛腿(40)的下面板(43)之间、所述底板(213)与柱牛腿(50)的下面板(53)之间均通过焊接实现刚性连接,所述前腹板(211)与墙牛腿(40)的第一腹板(41)之间、所述前腹板(211)与柱牛腿(50)的第一腹板(51)之间、所述后腹板(212)与墙牛腿(40)的第二腹板(42)之间、所述后腹板(212)与柱牛腿(50)的第二腹板(52)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刚性连接。
CN201610251910.6A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Active CN105756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1910.6A CN105756189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1910.6A CN105756189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6189A CN105756189A (zh) 2016-07-13
CN105756189B true CN105756189B (zh) 2018-03-30

Family

ID=56325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1910.6A Active CN105756189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6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6492A (zh) * 2017-03-31 2017-06-13 重庆大学 一种组合框架—内嵌式组合墙抗侧力体系
CN107795005A (zh) * 2017-11-27 2018-03-13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骨柱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9162358A (zh) * 2018-09-06 2019-01-08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装配式全包钢框架-核心筒-异形柱建筑结构体系
CN112900692B (zh) * 2021-01-25 2022-04-05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异形钢结构建筑及其支撑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CN115977250B (zh) * 2023-02-01 2024-02-23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钢模块核心筒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13387A (ja) * 2012-04-02 2013-10-17 Noboru Watanabe 大地震に強い鋼管杭基礎をもったプレハブ式sw建築
CN203113217U (zh) * 2012-11-26 2013-08-07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钢箱组件及由其组成的钢箱—混凝土组合u型梁
CN102979179B (zh) * 2012-11-28 2015-12-09 清华大学 一种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框架结构体系
CN203514567U (zh) * 2013-08-27 2014-04-02 沈健文 可重复使用的隔断板墙的内置隐藏式连接装置
CN205046668U (zh) * 2015-07-28 2016-02-2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适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逆作法施工的连接节点
CN205712470U (zh) * 2016-04-21 2016-11-23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6189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6189B (zh)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CN205712470U (zh) 一种采用全包钢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KR101626428B1 (ko) 프리캐스트 매입형 합성기둥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8951869A (zh) 一种低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6400952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墙板单元及其连接节点
CN108118802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耗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100071413A (ko) 프리캐스트 코핑부를 포함하는 교각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KR20220123926A (ko) 인터러킹 전단연결재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슬래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CN210164056U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建筑系统
KR20120087640A (ko) 건물 보-기둥 골조 내부구간에 외벽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을 끼움형으로 설치하는 리모델링 시공방법 및 그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
KR102110559B1 (ko) 연결성능이 보강된 벽체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0939970B1 (ko) 건축물의 복합보 공법 및 그 구조
JP5869717B1 (ja) 既存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補強構造
CN208380049U (zh) 悬挑外脚手架可拆装式三角形组合型钢悬挑支撑
CN102877583A (zh) 高层及超高层楼盖系统
KR101311207B1 (ko) 철골 철근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기둥,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8193800A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其与钢梁、楼板的连接构造
CN205776898U (zh) 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05475849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CN107630509A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型正交斜放空间钢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
KR100301305B1 (ko) 초고층건물의 합성바닥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0117806U (zh) 一种墙体的层间连接节点、预制件及装配式建筑物
KR101219459B1 (ko) 시공성 및 생산성이 개선된 저류조용 피씨 구조물
CN113389297A (zh) 一种维护、保温、结构一体化的钢混结构建筑体系
JP5526081B2 (ja) 建築基礎用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とそれを用いるプレハブ基礎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7 Liuhua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Liuhua Road No. 97

Patentee before: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