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2083B -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2083B
CN105752083B CN201610182515.7A CN201610182515A CN105752083B CN 105752083 B CN105752083 B CN 105752083B CN 201610182515 A CN201610182515 A CN 201610182515A CN 105752083 B CN105752083 B CN 105752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gearshift
threshold value
bend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25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2083A (zh
Inventor
闫勋成
田华
邹亦正
张武超
李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825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2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2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2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2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2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9Improvement of gear change, e.g. by synchronisation or smoothing gear shi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本发明通过对车辆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自动控制车辆换挡,从而利用发动机的惯性力提供的制动力来降低车速,减少刹车片的磨损,提高刹车片的寿命,同时也能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度。从而提高其对车辆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对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自动挡车辆驾驶的便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对自动挡车辆的驾乘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驾驶员驾驶车辆高速经过弯道时,为了克服惯性离心力,所产生的侧向力对车辆的影响,驾驶员一般会适当降低车速,来提高对车辆的控制力。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松油门,踩下制动踏板,通过制动器提供的制动力来快速降低车速,此种方法一方面会降低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了驾驶员的疲劳度。对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经过弯道的情况,驾驶员并不想降低车速很多,只是为了适当降低车速,减小车辆的离心力,提高车辆的控制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由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通过制动器提供的制动力来快速降低车速导致车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降低,且增加驾驶员的疲劳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包括:
运行监测步骤,包括: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
换挡控制步骤,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包括:
运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
换挡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
本发明通过对车辆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自动控制车辆换挡,从而利用发动机的惯性力提供的制动力来降低车速,减少刹车片的磨损,提高刹车片的寿命,同时也能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度。从而提高其对车辆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关于弯道降挡控制模式的最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关于直线降挡控制模式的最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车辆换挡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包括: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
步骤S102,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
本发明在步骤S101对车辆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当满足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时,进入降挡控制模式,然后在步骤S102,当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通过挡位降低,利用发动机的惯性力提供的制动力来降低车速,减少刹车片的磨损,提高刹车片的寿命,同时也能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度。从而提高其对车辆的满意度。同时,在步骤S101中,当满足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时,退出降挡控制模式,进入现有的默认挡位控制模式,默认挡位控制模式即不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而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方式进行换挡,例如对于自动挡车辆,由车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动换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2,具体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挡位。
允许降低到的挡位是根据车速来计算得到的挡位,其使得降完挡后,不会导致发动机超过其控制的最高转速。本实施例在降挡控制模式时,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时,变速箱挡位降低挡位。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再次踩下时,当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又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时,变速箱挡位继续降低挡位。对于多挡位变速箱,以此类推,直到禁止降挡为止,从而使得驾驶员可以通过点刹车的方式降挡,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度。
在降挡控制模式时,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时,可以是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2,具体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继续增大且大于设定的第二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再降低一个挡位,所述第二换档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换档阈值。
本实施例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换挡阈值时,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当驾驶员继续下压制动踏板时,当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第二换挡阈值时,变速箱挡位继续降低一个挡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所述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所述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包括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或者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所述步骤S101,具体包括:
监测车辆的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
当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其中,方向盘转角通过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或总线等获得,油门开度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或总线等获得,车速通过发动机控制器、轮速传感器、变速箱控制器或总线等获得,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通过制动比例开关传感器等获得。
本实施例,对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进行监测,并对不同的降挡控制模式设定不同的进入条件和退出条件,从而将降挡控制模式分别应用于弯道行驶或者高速直线滑行行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弯道进入阈值,且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方向盘弯道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弯道进入阈值;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弯道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弯道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方向盘转角小于预设方向盘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弯道退出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还包括:当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时,如果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后,执行所述步骤S102。
本实施例,使得只要车辆满足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条件时,无需等待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即自动进行降档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的时间大于预设持续低速进入阈值,且无换挡操作;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直线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直线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直线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直线退出阈值。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关于弯道降挡控制模式的最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201,对车辆进行监测;
步骤S202,当车速大于预设车速弯道进入阈值,且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方向盘弯道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弯道进入阈值,则进入步骤S20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1;
步骤S203,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判断降挡标志是否为真,如果降挡标准为假,则发出降挡请求,进行降挡控制,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将降挡标志设为真,执行步骤S204,否则直接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4,对制动踏板、车速、方向盘转角及油门开度进行监测,每当制动踏板被踩下,则执行步骤S205,如果车速小于预设车速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方向盘转角小于预设方向盘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弯道退出阈值则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5,检测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如果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执行步骤S206,如果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弯道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弯道退出阈值,执行步骤S207,否则无操作,继续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6,发出降挡请求,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7,退出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执行步骤S201。
作为一个例子,当自动变速箱挡位手柄(或旋钮等)在D挡模式时,驾驶员在高速行驶进入弯道时,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接收到车速信号大于其门限值,并且方向盘转角信号大于其门限值,并且油门信号小于其门限值时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发出降挡请求,自动变速箱自动降低一个挡位。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比例开关值大于其门限值时,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发出降挡请求,自动变速箱自动降低一个挡位;否则无操作。如果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间大于某一门限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值大于某一门限值时,退出弯道降挡控制模式,进入默认挡位控制模式。当油门大于某一门限值或方向盘转角小于某一门限值时,或车速小于某一门限值时,退出弯道降挡控制模式,进入默认挡位控制模式。在弯道降挡控制模式中,只能降挡,不能升挡。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关于直线降挡控制模式的最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包括:
步骤S301,对车辆进行监测;
步骤S302,当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的时间大于预设持续低速进入阈值,且无换挡操作,则进入步骤S30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301;
步骤S303,车辆进入直线降挡控制模式,对制动踏板、车速及油门开度进行监测,每当制动踏板被踩下,则执行步骤S304,如果车速小于预设车速直线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直线退出阈值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4,检测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如果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执行步骤S305,如果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直线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直线退出阈值,执行步骤S306,否则无操作,继续执行步骤S303,;
步骤S305,发出降挡请求,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执行步骤S303;
步骤S306,退出直线降挡控制模式,执行步骤S301。
作为一个例子,当自动变速箱挡位手柄(或旋钮等)在D挡模式时,驾驶员在高速直线滑行行驶时,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接收到车速信号大于其门限值,并且油门信号小于其门限值;并且油门信号小于其门限值的时间大于某一门限值,并且无换挡操作时,进入直线降挡控制模式,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制动比例开关值大于其门限值时,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发出降挡请求,自动变速箱自动降低一个挡位;否则无操作。如果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间大于某一门限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值大于某一门限值时,退出直线降挡控制模式,进入默认挡位控制模式。当油门大于某一门限值或车速小于某一门限值时,退出直线降挡控制模式,进入默认挡位控制模式。在直线降挡控制模式中只能降挡,不能升挡,更有利于下长坡时控制车速。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车辆换挡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块图,包括:
运行监测模块401,用于: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
换挡控制模块402,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挡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继续增大且大于设定的第二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再降低一个挡位,所述第二换档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换档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所述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所述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包括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或者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所述运行监测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车辆的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
当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弯道进入阈值,且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方向盘弯道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弯道进入阈值;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弯道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弯道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方向盘转角小于预设方向盘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弯道退出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行监测模块,还用于:当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时,如果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后,执行所述换档控制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的时间大于预设持续低速进入阈值,且无换挡操作;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直线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直线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直线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直线退出阈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行监测步骤,包括: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
换挡控制步骤,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
所述换挡控制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挡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控制步骤,具体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继续增大且大于设定的第二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再降低一个挡位,所述第二换挡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换挡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所述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所述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包括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或者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所述运行监测步骤,具体包括:
监测车辆的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
当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弯道进入阈值,且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方向盘弯道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弯道进入阈值;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弯道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弯道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方向盘转角小于预设方向盘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弯道退出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监测步骤,还包括:当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时,如果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后,执行所述换挡控制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的时间大于预设持续低速进入阈值,且无换挡操作;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直线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直线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直线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直线退出阈值。
7.一种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当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降挡控制模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运行参数满足预设的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降挡控制模式;
换挡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则根据车辆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降低所述车辆的变速箱挡位;
所述换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挡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降挡控制模式时,每当车辆的制动踏板被踩下,且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设定的第一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继续增大且大于设定的第二换挡阈值,且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再降低一个挡位,所述第二换挡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换挡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所述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所述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包括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或者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所述降挡控制模式包括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或者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所述运行监测模块,具体用于:
监测车辆的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
当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油门开度和车速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进入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方向盘转角、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弯道降挡控制模式;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下,且所述油门开度、车速或者制动踏板的制动比例开关开度满足预设的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则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直线降挡控制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弯道进入阈值,且方向盘转角大于预设方向盘弯道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弯道进入阈值;
所述弯道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弯道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弯道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方向盘转角小于预设方向盘弯道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弯道退出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监测模块,还用于:当车辆进入弯道降挡控制模式时,如果当前挡位大于允许降低到的挡位,则变速箱挡位降低一个挡位后,执行所述换挡控制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换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进入条件为: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且油门开度小于预设油门直线进入阈值的时间大于预设持续低速进入阈值,且无换挡操作;
所述直线换挡控制退出条件为:制动踏板被踩下时间大于预设制动踏板持续时间直线退出阈值且制动比例开关开度大于预设制动比例开关开度直线退出阈值,或者车速小于预设车速直线退出阈值,或者油门开度大于预设油门直线退出阈值。
CN201610182515.7A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752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2515.7A CN105752083B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2515.7A CN105752083B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2083A CN105752083A (zh) 2016-07-13
CN105752083B true CN105752083B (zh) 2018-03-27

Family

ID=5634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2515.7A Active CN105752083B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20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546B (zh) * 2017-11-22 2019-07-23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卫星定位的纯电动城市公交二挡变速器换挡方法及系统
CN108099895B (zh) * 2017-12-15 2019-12-1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mt的换挡策略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91672B (zh) * 2020-03-09 2021-10-15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自适应能量回收方法
CN113942487B (zh) * 2020-07-17 2023-07-0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档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2141112A (zh) * 2020-09-04 2020-12-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换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4877066B (zh) * 2022-05-10 2024-05-1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箱运行的控制方法、自动变速箱和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864A (zh) * 2005-10-05 2008-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减速控制设备和方法
DE102009030784A1 (de) * 2009-06-27 2010-02-04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Betriebs eines Fahrzeugs
JP2014023415A (ja) * 2012-07-24 2014-02-03 Ntn Corp 電気自動車の変速制御方法および変速制御装置
CN105216796A (zh) * 2015-11-01 2016-01-06 李俊娇 一种带gps信号的车道识别车辆巡航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2543B (en) * 2011-06-30 2013-07-03 Land Rover Uk Ltd A vehicle sideslip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864A (zh) * 2005-10-05 2008-10-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减速控制设备和方法
DE102009030784A1 (de) * 2009-06-27 2010-02-04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Betriebs eines Fahrzeugs
JP2014023415A (ja) * 2012-07-24 2014-02-03 Ntn Corp 電気自動車の変速制御方法および変速制御装置
CN105216796A (zh) * 2015-11-01 2016-01-06 李俊娇 一种带gps信号的车道识别车辆巡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2083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2083B (zh) 一种车辆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71030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驻车模式下的控制方法
JP5211151B2 (ja) 車両における自動惰性走行機能の作動状態持続時間を引き延ばす方法
JP4265592B2 (ja) 車両の減速制御装置
CN106415078B (zh) 跨乘型车辆
CN104125906B (zh) 用于车辆的速度控制方法
CN106585608B (zh) 一种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02811B (zh) 用于运行具有组合的纵向和横向引导功能的机动车方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方法
CN106662021A (zh) 车辆控制装置和车辆控制方法
CN105438006A (zh) 电动汽车及其坡道驻车的控制方法、系统
US8862303B2 (en) Industrial vehicle
CN106515507A (zh) 纯电动汽车电机辅助驻坡及坡道起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427600A (zh) 一种用于电驱动汽车的下坡辅助驾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5226701A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8068808A (zh) 电动汽车定速巡航减速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828309B (zh) 一种基于识别模式的预制动方法及系统
CN105189239B (zh) 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的方法
CN107407353A (zh) 控制车辆的惯性行驶的车辆控制装置
JP5279496B2 (ja) 大型陸用車両においてエンジンアイドル運転モードを終了する方法
CN104085304B (zh) 基于缓速器的车速限制方法以及车速限制系统
CN107985311A (zh) 一种定速巡航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3826953B (zh) 车辆驱动装置及车辆驱动方法
CN110341492A (zh) 一种动力系统扭矩监控的方法和装置
KR102565356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회생제동 제어 방법
TWI448863B (zh) Energy saving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