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9028A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39028A
CN105739028A CN201510996101.3A CN201510996101A CN105739028A CN 105739028 A CN105739028 A CN 105739028A CN 201510996101 A CN201510996101 A CN 201510996101A CN 105739028 A CN105739028 A CN 105739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ocket
optical fiber
distance piece
lock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61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39028B (zh
Inventor
佐佐木大
岛川修
荒生肇
渡边卓朗
木村元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39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9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39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39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2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rods, pins or balls to align a pair of ferrul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8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 G02B6/382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with axial spring biasing or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3Lens inside the ferru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3Push-pull type, e.g. snap-in, push-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插芯、插座壳体和间隔件。插座插芯包括具有插座接口部分的第一前端部分。插座插芯和插塞连接器被收容在插座壳体中,插塞连接器包括具有插塞接口部分的第二前端部分,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插座接口部分光耦合。间隔件具有构造成与第一前端部分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构造成与第二前端部分接触的第二表面。间隔件布置在插座壳体中。在第一前端部分与间隔件的第一表面接触且第二前端部分与间隔件的第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插座接口部分和插塞接口部分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构造成利用光束扩散元件使多根光纤光耦合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插入式插芯和凹入式插芯布置为彼此面对,使得它们的端面接触,并且因此相对于彼此定位。为了使两个光束扩散元件光耦合,需要在两个光束扩散元件之间形成预定间隔。因此,每个光束扩散元件均设置在从插芯端面凹入的位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No.6,012,852B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插芯,因为需要将光束扩散元件布置在从插芯端面凹入的位置,所以约束了插芯的设计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能够提供可以增加插芯的设计自由度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包括:
插座插芯,其具有:
第一保持部分,其构造成保持第一光纤的端部,以及
第一前端部分,其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光纤光耦合的插座接口部分;
插座壳体,其将所述插座插芯和具有第二前端部分的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所述第二前端部分具有构造成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光耦合的插塞接口部分;以及
间隔件,其具有:
第一表面,其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前端部分接触,
第二表面,其定位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并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前端部分接触,以及
光透射部分,其构造成使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与所述插塞接口部分之间传播的光束能够穿过所述光透射部分,
所述间隔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
其中,在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二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
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插座连接器:能够提供可以增加插座插芯和插塞插芯的设计自由度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在插座接口部分和插塞接口部分没有隔着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状态(第一状态)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插座插芯和光缆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在插座接口部分和插塞接口部分隔着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状态(第二状态)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
图5A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间隔件及间隔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而图5B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间隔件及间隔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
图6是用于示出图4所示的第一光纤与第二光纤之间的光耦合的示图。
图7是处于第一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
图8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
图9A是示出了图7所示的间隔件及间隔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而图9B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间隔件及间隔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
图10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
图11A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而图11B是示出了图11A所示的间隔件及间隔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
图12是图11A所示的支撑部件的透视图。
图13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
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体进行描述。
(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
插座插芯,其具有:
第一保持部分,其构造成保持第一光纤的端部,以及
第一前端部分,其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光纤光耦合的插座接口部分;
插座壳体,其将所述插座插芯和具有第二前端部分的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所述第二前端部分具有构造成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光耦合的插塞接口部分;以及
间隔件,其具有:
第一表面,其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前端部分接触,
第二表面,其定位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并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前端部分接触,以及
光透射部分,其构造成使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与所述插塞接口部分之间传播的光束能够穿过所述光透射部分,
所述间隔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
其中,在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二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提供如下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能够提供可以增加插座插芯和插塞插芯的设计自由度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
(2)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中,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没有隔着所述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第一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内壁表面接触,所述内壁表面限定所述插座壳体的腔,并且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隔着所述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第二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内壁表面分离。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提供提高了抵抗外力的可靠性的插座连接器。
(3)在根据第(2)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小。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提供提高了抵抗外力的可靠性的插座连接器。
(4)在根据第(3)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提供如下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借助于由例如单个部件构成的相对简单的间隔件结构而增强抵抗外力的可靠性。
(5)在根据第(3)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小。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通过改变间隔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间隔件的第二表面与插座壳体的内壁表面接触或分离。
(6)根据第(2)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以支撑所述插座插芯,并构造成约束所述插座插芯朝插入方向的运动,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以及
第一弹性部件,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前端部分和所述间隔件弹性地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构造成弹性地变形使得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小。
根据上述构造,构造成将第一前端部分和间隔件弹性地连接起来的第一弹性部件弹性地变形,使得第一前端部分与间隔件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化。因此,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间隔件的第二表面与插座壳体的内壁表面接触或分离。
(7)根据第(2)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以支撑所述插座插芯,并构造成约束所述插座插芯朝插入方向的运动,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以及
第二弹性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插芯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并构造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弹性地变形使得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内壁表面分离。
根据上述构造,第二弹性部件沿插入方向弹性地变形。因此,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间隔件的第二表面与插座壳体的内壁表面接触或分离。
(8)根据第(2)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以支撑所述插座插芯,并构造成约束所述插座插芯朝插入方向的运动,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的一部分构造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弹性地变形使得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内壁表面分离。
根据上述构造,支撑部件的一部分沿插入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间隔件的第二表面与插座壳体的内壁表面接触或分离。
(9)根据第(1)至第(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壳体具有:第一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座插芯和所述间隔件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并且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腔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面积小,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根据上述构造,在插座接口部分和插塞接口部分隔着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状态下,可以抑制粉尘等附着于插座接口部分和插塞接口部分。
(10)根据第(1)至(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根据上述构造,可以通过使用用于多模光纤的相对便宜的引导销来节省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省略具有与已描述的部件一样的附图标记的部件的描述。此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与实际部件的尺寸不同。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适当地提及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以容易理解本发明。这些方向是为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设定的相对方向。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当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沿预定方向旋转时,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中的至少一者变化。
这里,X轴方向包括+X方向(“+”方向设定为矢量方向)和-X方向。同样,Y轴方向包括+Y方向和-Y方向,而Z轴方向包括+Z方向和-Z方向。同时,当描述具体的方向(矢量)时,该方向明确地示出为+X方向和-Y方向等。
图1是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0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具有光缆50、光缆150、插座连接器10和插塞连接器100。在图1中,插塞连接器100被收容在插座连接器10的插座壳体30中。用于插座壳体30的一对闩锁卡合部分38和插塞连接器100的闩锁132彼此卡合,使得插塞连接器100被固定至插座壳体30。
接下来,参考图2对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构造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在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没有隔着间隔件60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状态(在下文中,称为第一状态)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与Y轴方向垂直的纵截面图。
插座连接器10具有插座壳体30、插座插芯40、一对引导销63、销保持件90、支撑部件20、间隔件60和一对螺旋弹簧67(第一弹性部件)。
插座壳体30具有第一腔33和第二腔35。第一腔33具有大直径部分331、渐缩部分332和小直径部分333。在大直径部分331中收容插座插芯40、销保持件90和支撑部件20。在渐缩部分332中收容间隔件60。小直径部分333构造成与第二腔35连通。第二腔35构造为将插塞连接器100收容在内部。
渐缩部分332的沿X轴方向的宽度设定为随着渐缩部分沿Z轴方向靠近小直径部分333而变小。渐缩部分332在YZ平面中也具有相同的形状,渐缩部分332的沿Y轴方向的宽度设定为随着渐缩部分沿Z轴方向靠近小直径部分333而变小。
在与插入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腔33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第二腔35的开口面积小,插塞连接器100沿该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插座壳体30中。
接下来,参考图3对插座插芯40和光缆50的结构进行描述。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插座插芯40和光缆50的放大透视图。
光缆50具有:多根第一光纤52,其沿X轴方向平行地排列;以及覆盖物53,其构造成将多根第一光纤52整体地包覆起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光缆50在沿Y轴方向堆叠为两层的情况下被插座插芯40保持。同时,在以下描述中,为了便于描述,堆叠在两层中的光缆50简称为光缆50,而不特别区分这些光缆50。
在光缆50的端部,多根第一光纤52从覆盖物53中露出。第一光纤52具有:芯层,光经由芯层传播;以及包层,其构造成包覆芯层。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光纤52是单模光纤。然而,也可以应用多模光纤。
插座插芯40具有第一透镜阵列(第一前端部分)80以及构造成保持第一光纤52的端部的第一主体部分45。第一主体部分45具有窗口部分41、沿X轴方向平行地排列的多个光纤保持孔(未示出)、一对引导销插入孔44(参考图2)和后端部分47。图3所示的第一主体部分45是MT型插芯。然而,第一主体部分45的形状不限于此。
在第一主体部分45处,各个光纤保持孔和引导销插入孔44形成为沿Z轴方向延伸。从覆盖物53中露出且分成单根光纤的各个第一光纤52被插入到相应的光纤保持孔中,使得朝第一主体部分45的前表面引导第一光纤52。各个第一光纤52借助于从窗口部分41供应的粘合剂被固定至插座插芯40。这样,各个第一光纤52被相应的光纤保持孔保持。此外,例如,插座插芯40的前表面被研磨,使得各个第一光纤52的端面与插座插芯40的前表面齐平。后端部分47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并构造为使得插入开口(未示出)与光纤保持孔连通,光缆50被插入到该插入开口中。
第一透镜阵列80具有一对引导孔84以及与第一光纤52光耦合的插座接口部分IF-1。具体而言,插座接口部分IF-1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52发射的光束扩散并射出。插座接口部分IF-1具有沿X轴方向平行地排列的多个GRIN(梯度折射率)透镜82。此外,第一透镜阵列80具有前表面88a以及定位在与前表面88a相反的一侧的后表面。在第一透镜阵列80中,GRIN透镜82保持为沿Z轴方向从前表面88a延伸至后表面。通过例如研磨使前表面88a和后表面光滑。
第一透镜阵列80布置在第一主体部分45上,使得第一透镜阵列80的后表面与第一主体部分45的前表面接触。在第一透镜阵列80布置在第一主体部分45的前表面上的状态下,各个GRIN透镜82相对于收容在相应的光纤保持孔中的第一光纤52的端面定位。
GRIN透镜82构造成使得GRIN透镜82的折射率从中心部分朝外围逐渐变化。此外,GRIN透镜82构造成使从第一光纤52发射的光束扩散。例如,GRIN透镜82构造成使从第一光纤52发射的发散光准直,并沿+Z方向发射平行光。此外,GRIN透镜82构造成使如下光束会聚并与第一光纤52耦合:该光束是从插塞接口部分IF-2(将在下文中描述)入射到插座接口部分IF-1的GRIN透镜82的平行光。
如图2所示,一对引导销63被销保持件90保持,并从第一腔33沿Z轴方向延伸至第二腔35。各个引导销63被插入到相应的引导销插入孔44和引导孔84中,使得GRIN透镜82相对于从形成在插座插芯40中的光纤保持孔露出的第一光纤52的端面定位。这样,各个GRIN透镜82与相应的第一光纤52光耦合。此外,因为各个引导孔84相对于相应的引导销插入孔44定位,所以各个引导孔84与相应的引导销插入孔44连通。
此外,引导销63是用于多模光纤的引导销,并制造为使得引导销的在沿引导销的轴向的各个位置处的外径相对于设计值的误差等于或小于±1.0μm。下文将对用于多模光纤的引导销的优点进行描述。
支撑部件20布置在第一腔33中使得支撑部件20借助销保持件90支撑插座插芯40,并构造成约束插座插芯40的沿插入方向(Z轴方向)的运动。此外,支撑部件20被收容使得支撑部件20可以沿XYZ轴方向相对于插座壳体30运动(在下文中,也称为浮动状态)。
如图2和图5A所示,间隔件60被收容在渐缩部分332中。间隔件60具有:第一表面64a,其面对第一透镜阵列80;第二表面64b,其定位在与第一表面64a相反的一侧;倾斜侧面64c,其沿Z轴方向定位在第一表面64a与第二表面64b之间;以及开口65(光透射部分的实例),其沿Z轴方向贯穿间隔件60。间隔件60还具有凹槽部分66和一对引导销插入孔,一对引导销插入孔构造成沿Z轴方向与凹槽部分66连通。
构造成将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60弹性地连接起来的一对螺旋弹簧67设置在凹槽部分66的底面上。螺旋弹簧67布置在凹槽部分66的底面上,从而将引导销63收容在螺旋弹簧67的内部。同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螺旋弹簧67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其他部件。
在图5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螺旋弹簧67的弹力沿-Z方向施加,使得间隔件60被按压至内壁表面36a和36b,该内壁表面36a和36b限定插座壳体30的第一腔33。在该状态下,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接触,并且间隔件60的倾斜侧面64c与内壁表面36b接触。同时,间隔件60的第一表面64a和第一透镜阵列80彼此分离。同时,在YZ平面中,倾斜侧面64c也与内壁表面36b接触。
参考图2对光缆150和插塞连接器100进行描述。
光缆150具有:多根第二光纤152,其沿X轴方向平行地排列;以及覆盖物153,其构造成将多根第二光纤152整体地包覆起来。就像图3所示的光缆50那样,光缆150在沿Y轴方向堆叠为两层的情况下被插塞插芯140保持。在光缆150的端部中,多根第二光纤152均具有:芯层,光经由芯层传播;包层,其构造成包覆芯层。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光纤152是单模光纤。然而,也可以应用多模光纤。
插塞连接器100具有插塞插芯140、插塞壳体130、弹簧170、支撑部件120、闩锁132和闩锁约束部分122。
插塞插芯140具有与图3所示插座插芯40相同的构造,并且插塞插芯140具有第二透镜阵列180(第二前端部分)以及构造成保持第二光纤152的端部的第二主体部分145。第二主体部分145具有构造成用于保持第二光纤152的端部的光纤保持孔(未示出)、一对引导销插入孔144和后端部分147。在第二主体部分145处,各个光纤保持孔和引导销插入孔144形成为沿Z轴方向延伸。从覆盖物153中露出且分成单根光纤的各个第二光纤152被插入到相应的光纤保持孔中,从而朝第二主体部分145的前表面引导第二光纤152。
第二透镜阵列180具有一对引导孔184以及与第二光纤152光耦合的插塞接口部分IF-2。具体而言,插塞接口部分IF-2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二光纤152发射的光束扩散并射出。插塞接口部分IF-2具有沿X轴方向平行地排列的多个GRIN透镜182(参考图6)。各个引导孔184沿Z轴方向贯穿第二透镜阵列180,并且各个引导孔184相对于相应的引导销插入孔144定位且与该引导销插入孔144连通。
插塞壳体130构造成将插塞插芯140、弹簧170和支撑部件120收容在内部。在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下,虽然弹簧170沿+Z方向按压插塞插芯140,但是插塞插芯140的后端部分147与插塞壳体130的内壁表面136接触。因此,插塞插芯140在被施加来自弹簧170的压紧力的情况下被止挡。
闩锁132与图1所示的闩锁卡合部分38卡合,使得插塞连接器100被固定至插座壳体30。此外,在支撑部件120上设置有插塞约束部分122,使得闩锁132与插塞壳体130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不变大。
随后,参考图3至图5B对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隔着间隔件60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状态(下文中称之为第二状态)进行描述。图4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纵截面图。图5B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间隔件及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
插塞连接器100从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沿+Z方向移动,使得插塞连接器100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的第二腔35中,并且使得引导销63被插入到插塞连接器100的一对引导孔184和引导销插入孔144中。此外,当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首先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接触。然后,当在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接触的状态下插塞连接器100进一步沿+Z方向移动时,构造成将第一透镜阵列80和间隔件60弹性地连接起来的螺旋弹簧67沿Z轴方向收缩,使得间隔件60沿+Z方向移动(该现象也称为“间隔件退回”)。结果,间隔件60的第一表面64a与第一透镜阵列80接触,而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分离。在该状态下,闩锁132与闩锁卡合部分38卡合,并且插塞连接器100被固定至插座壳体30。
在图4和图5B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在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60的第一表面64a接触且第二透镜阵列180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接触的情况下,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布置为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定间隔是第一表面64a与第二表面64b之间的沿Z轴方向的距离,并可以根据间隔件60的设计而适当地设定。
在第二状态下,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借助引导销63相对于彼此定位并相连。此外,第一光纤52隔着插座接口部分IF-1、间隔件60的开口65和插塞接口部分IF-2与第二光纤152光耦合。这里,间隔件60的开口65构造成使得在插座接口部分IF-1与插塞接口部分IF-2之间传播的光束可以穿过开口65。
此外,在图5B所示的第二状态下,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内壁表面36a分离。此外,在间隔件60的倾斜侧面64c与内壁表面36b之间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形成有间隙。这样,在第二状态下,间隔件6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
(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0和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操作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0和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操作效果。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0,当使插座连接器10与插塞连接器100光耦合时,如果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60的第一表面64a接触且第二透镜阵列180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接触,则可以使得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以预定间隔(间隔件60的沿Z轴方向的厚度)彼此面对。
因为插座连接器10设置有间隔件60,所以可以使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而无需考虑插座接口部分IF-1或插塞接口部分IF-2的形成位置。例如,即使当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分别设置在插座插芯40的端面和插塞连接器100的端面上时,也可以使得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因此,可以提供如下插座连接器10:该插座连接器10能够提供可以增加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的设计自由度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
此外,在图5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因为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和36b接触,所以可以借助于内壁表面36a和36b限定间隔件60的收容位置。
另一方面,在图5B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因为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内壁表面36a分离,所以当对插座壳体30施加外力时,外力难以经由内壁表面36a传递至间隔件60。因此,外力难以对与间隔件60接触的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之间的光耦合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可以提供提高了抵抗外力的可靠性的插座连接器10。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二状态下,在间隔件60的倾斜侧面64c与内壁表面36b之间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形成有间隙。因此,外力难以经由内壁表面36b传递至间隔件60。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间隔件60,在图5B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比在图5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小。这样,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变化,使得可以实现如下状态: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接触或分离。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间隔件60,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表面64a与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与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表面64a与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例如,可以提供如下的插座连接器10:借助于由单个部件构成的相对简单的间隔件结构来提高抵抗外力的可靠性。
此外,构造成将间隔件60和第一透镜阵列80弹性地连接起来的螺旋弹簧67弹性地变形(收缩),使得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比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小。因此,螺旋弹簧67弹性地变形,使得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二表面64b之间的距离变化。因此,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接触或分离。
此外,螺旋弹簧67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设定为比插塞连接器100的弹簧1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小。因此,当沿+Z方向移动插塞连接器100时,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可以与内壁表面36a分离。
在如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下,插塞插芯140相对于插座壳体130沿-Z方向稍微收回。这时,在插塞插芯140的后端部分147与插塞壳体130的内壁表面136之间沿Z轴方向产生微小间隙。因此,在第二状态下,插塞插芯14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塞壳体130中。
同时,在插座连接器10中,支撑部件2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因此,经由销保持件90与支撑部件20连接的插座插芯4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
这样,在第二状态下,插座插芯40和间隔件6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而插塞插芯14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塞壳体130中。
因此,即使当对插座壳体30施加外力时,间隔件60、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也整体地移动,使得外力难以对插座接口部分IF-1与插塞接口部分IF-2之间的光耦合施加有害影响。因此,可以提供提高了抵抗外力的可靠性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
此外,如图5B所示,因为插塞插芯140的第二透镜阵列180沿+Z方向从插座壳体130中凸出,所以插座壳体130被收容在第二腔35中,而第二透镜阵列180被收容在第一腔33中。这样,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布置在第一腔33中。
这里,因为在与插入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横截面上,第一腔33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第二腔35的开口面积小,所以可以抑制存在于外部的粉尘等经由第二腔35被引入到第一腔33中。因此,可以抑制粉尘等附着于布置在第一腔33中的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
(第一光纤52与第二光纤152之间的光耦合)
接下来,参考图6对第一光纤52与第二光纤152之间的光耦合进行描述。图6是用于示出第一光纤52与第二光纤152之间的光耦合的示图。
同时,为了便于描述,在保持在插座插芯40处的多根第一光纤52之中,将接收侧光纤称为第一光纤52a,而将发射侧光纤称为第一光纤52b。同样,在保持在插塞插芯140处的多根第二光纤152之中,将发射侧光纤称为第二光纤152a,而将接收侧光纤称为第二光纤152b。第一光纤52和第二光纤152这两者均为单模光纤。
此外,第一透镜阵列80具有多个GRIN透镜82,并构成插座接口部分IF-1。多个GRIN透镜82包括与第一光纤52a光耦合的GRIN透镜82a以及与第一光纤52b光耦合的GRIN透镜82b。
同样,第二透镜阵列180具有多个GRIN透镜182,并构成插塞接口部分IF-2。多个GRIN透镜182包括与第二光纤152a光耦合的GRIN透镜182a以及与第二光纤152b光耦合的GRIN透镜182b。
在第一光纤52b中沿+Z方向传播且入射到GRIN透镜82b的光束被GRIN透镜82b扩散,并从插座接口部分IF-1朝向开口65发射。GRIN透镜82b构造成使从第一光纤52b发射的发散光准直,并将该发散光转换成大致的平行光。
从插座接口部分IF-1发射的光束在开口65中沿+Z方向传播并入射到插塞接口部分IF-2中。然后,光束被GRIN透镜182b会聚到第二光纤152b的端面上,并在第二光纤152b中沿+Z方向传播。这样,第一光纤52b与第二光纤152b经由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彼此光耦合。
同样,第二光纤152a和第一光纤52a也经由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彼此光耦合。
根据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光束在插座接口部分IF-1与插塞接口部分IF-2之间扩散。因此,可以抑制如下连接损耗:该连接损耗因插座连接器10与插塞连接器100之间的在与光耦合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平面(XY平面)中的轴线偏差而产生。因此,可以提供抑制了因轴线偏差而使光学特性劣化的光耦合结构(公差高)。
此外,因为构造成用于将插座连接器10和插塞连接器100定位的引导销63不需要高尺寸精度,所以可以以低成本提供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实例中,可以采用用于多模光纤的相对便宜的引导销作为引导销63。用于多模光纤的引导销是构造成使多模光纤光耦合的光连接器通常使用的引导销,并且引导销63的直径与引导孔184的内径之差等于或小于例如2μm。
一般来说,使用用于单模光纤的引导销使单模光纤光耦合。在该情况下,引导销的直径与引导孔的内径之差等于或小于1μm。同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即使当引导销63的直径与引导孔184的内径之差大于1μm且等于或小于2μm时,第二光纤152a与第一光纤52a之间的光学特性的劣化也是小的。这样,相对于使单模光纤光耦合而言可以通过使用用于多模光纤的引导销来节省光纤连接器耦合系统1的制造成本。
(第一变型例)
接下来,参考图7至图9B对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A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A进行描述。图7是在第一状态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A的纵截面图。图8是在第二状态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A的纵截面图。图9A是示出了图7所示的间隔件160及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图9B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间隔件160及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同时,因为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构造,所以将省略这些部件的描述。
图7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A的构造与示例性实施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间隔件160替代示例性实施例的间隔件60用于插座连接器10A。因此,在下文中将描述间隔件160的构造。
如图9A所示,间隔件160具有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和板簧167。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和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具有相同构造。此外,间隔件160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开口165(光透射部分)。
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具有外表面164a(间隔件160的第一表面)、凹槽部分168a和定位在与外表面164a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166a。构造成用作间隔件160的第一表面的外表面164a具有最外表面164aA和凹槽部分168a的底面164aB。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凹槽部分168a形成在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最外表面164aA上,并构造成与开口165连通。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沿X轴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保持引导销63的引导销保持孔。
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具有外表面164b(间隔件160的第二表面)、凹槽部分168b和定位在与外表面164b相反的一侧的内表面166b。构造成用作间隔件160的第二表面的外表面164b具有最外表面164bA和凹槽部分168b的底面164bB。
内表面166b构造成面对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内表面166a。如图9B所示,在第二状态下,内表面166a和内表面166b彼此接触。具有与凹槽部分168a相同的形状的凹槽部分168b形成在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最外表面164bA上,并构造成与开口165连通。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沿X轴方向的两端形成有用于保持引导销63的引导销保持孔,并构造成与开口165连通。
板簧167构造成将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与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弹性地连接起来。同时,在第一变型例中,板簧167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其他部件。
当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和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借助一对引导销63而彼此连接时,借助于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板簧收容部分(未示出)和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板簧收容部分(未示出)形成用于收容板簧167的板簧收容空间(未示出)。在板簧167被收容在板簧收容空间的状态下,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和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经由板簧167而彼此弹性地连接。
在图7和图9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和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在因板簧167的弹力而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布置为彼此面对。在该状态下,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最外表面164bA与第一腔33的内壁表面36a接触,并且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底面164aB与第一透镜阵列80分离。此外,在该状态下,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和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侧面与内壁表面36b分离。
插塞连接器100从图7所示的第一状态沿+Z方向移动,使得插塞连接器100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的第二腔35中,并且使得引导销63被分别插入到插塞连接器100的一对引导孔184和引导销插入孔144中。此外,当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首先与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底面164bB接触。然后,当在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与底面164bB接触的状态下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进一步移动时,板簧167沿Z轴方向收缩,使得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沿+Z方向移动。这样,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最外表面164bA与内壁表面36a分离。然后,在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内表面166b与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内表面166a接触之后,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底面164aB接触。在该状态下,插塞连接器100被固定至插座壳体30。
在图8和图9A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在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一间隔件部分161a的底面164aB接触且第二透镜阵列180与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底面164bB接触的情况下,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布置为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在第一变型例中,预定间隔是底面164aB与底面164bB之间的沿Z轴方向的距离,并可以根据间隔件160的设计而适当地改变。
此外,在第二状态下,间隔件16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因此,插座插芯40和间隔件16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而插塞插芯14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塞壳体130中。
此外,板簧167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设定为比插塞连接器100的弹簧1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小。因此,当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移动时,可以将第二间隔件部分161b的最外表面164bA与内壁表面36a分离。
根据第一变型例的间隔件160,在第二状态下外表面164a与外表面164b之间的距离比在第一状态下外表面164a与外表面164b之间的距离小。这样,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通过改变间隔件160的外表面164a和外表面164b之间的距离来使间隔件160的外表面164b与内壁表面36a接触或分离。
(第二变型例)
接下来,参考图10对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B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B进行描述。图10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B的纵截面图。同时,因为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一变型例中所述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构造,所以将省略这些部件的描述。
图10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B与示例性实施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不同之处在于:将弹簧70(第二弹性部件)用于插座连接器10B。因此,在下文中将描述弹簧70的构造和操作效果。
如图10所示,销保持件90与支撑部件20之间布置有弹簧70。弹簧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设定为比螺旋弹簧67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大。此外,在图10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弹簧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与插塞连接器100的弹簧1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平衡。同时,在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转变状态期间,弹簧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比插塞连接器100的弹簧1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小。同时,在第二变型例中,弹簧70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其他部件。
接下来,参考图10和图5B对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转变过程进行描述。插塞连接器100从第一状态开始沿+Z方向移动,使得插塞连接器100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的第二腔35中,并且使得引导销63被分别插入到插塞连接器100的一对引导孔184和引导销插入孔144中。此外,当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首先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接触。
然后,当在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与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接触的状态下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进一步移动时,借助于螺旋弹簧67的沿Z轴方向的收缩,间隔件60沿+Z方向移动而弹簧70沿+Z方向收缩。这样,间隔件60的第一表面64a与第一透镜阵列80接触,而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分离。
然后,当插塞连接器100被固定至插座壳体30时,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停止,并且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隔着间隔件60相对于彼此定位(第二状态)在如下位置:即,弹簧70的弹力和弹簧170的弹力得到平衡的位置。
在第二状态下,插座插芯40和间隔件16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而插塞插芯14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塞壳体130中。
根据第二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B,弹簧70构造成沿+Z方向弹性地变形,以使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分离。这样,弹簧70与螺旋弹簧67一起沿+Z方向弹性地变形,使得可以容易实现如下状态:间隔件60的第二表面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接触或分离。
此外,在第二状态下,即使当沿-Z方向对插塞连接器100的光缆150施加拉力时,也会因为弹簧70因拉力沿-Z方向延伸,使插塞插芯140难以与插座插芯40分离。这样,设置弹簧70使得可以提供提高了抵抗外力的可靠性的插座连接器。
(第三变型例)
接下来,参考图11A、图11B和图12对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C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C进行描述。图11A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C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具有根据第三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C。图11B是示出了图11A所示的间隔件260及其附近的放大纵截面图。图12是图11A所示的支撑部件20A的透视图。同时,因为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中所述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构造,所以将省略这些部件的描述。
图11A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C与示例性实施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不同之处在于:提供插座连接器10C替代插座连接器10。此外,图11A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C的构造与示例性实施例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不同之处在于:设置间隔件260替代示例性实施例的间隔件60且未设置一对螺旋弹簧67。因此,在下文中描述间隔件260和支撑部件20A的构造。
如图11B所示,与示例性实施例的间隔件60相比,插座连接器10C没有设置构造成将第一透镜阵列80与间隔件弹性地连接起来的螺旋弹簧67。因此,间隔件260没有形成用于将螺旋弹簧收容在内部的凹槽部分。间隔件260具有:第一表面264a;第二表面264b,其定位在与第一表面264a相反的一侧;倾斜侧面264c,其定位在第一表面264a与第二表面264b之间;以及开口265,其沿Z轴方向贯穿间隔件260。
如图11A和12所示,支撑部件20A具有:柱状部分22和23,其布置为彼此面对;以及一对可弹性变形部分24,其形成在柱状部分22和23之间。各个可弹性变形部分24与柱状部分22和23形成为一体,并沿X轴方向具有两个凸出部25。每个可弹性变形部分24均构造成:当沿Z轴方向对可弹性变形部分24施加按压力时,可弹性变形部分24沿Z轴方向弹性地变形。在图11A所示的状态下,各个凸出部25与销保持件90接触,并且从插座插芯40沿+Z方向所施加的按压力经由相应凸出部25集中于特定的可弹性变形部分24。此外,支撑部件20A形成有间隙部分S。采用该构造,可弹性变形部分24可以容易地沿Z轴方向弹性地变形。
在图11A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可弹性变形部分24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与插塞连接器100的弹簧1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平衡。同时,在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转变状态期间,可弹性变形部分24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比插塞连接器100的弹簧170的沿Z轴方向的弹力小。
随后,参考图11A对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转变过程进行描述。插塞连接器100从第一状态开始沿+Z方向移动,使得插塞连接器100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的第二腔35中,并且使得引导销63被分别插入到插塞连接器100的一对引导孔184和引导销插入孔144中。此外,当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首先与间隔件260的第二表面264b接触。
然后,当在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与间隔件260的第二表面264b接触的状态下插塞连接器100沿+Z方向进一步移动时,可弹性变形部分24因沿+Z方向的按压力经由凸出部25沿+Z方向弹性地变形。这样,间隔件260的第二表面2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分离。
然后,当插塞连接器100被固定至插座壳体30时,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停止,并且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隔着间隔件260相对于彼此定位(第二状态)在如下位置:即,可弹性变形部分24的弹力和弹簧170的弹力得到平衡的位置。
在第二状态下,插座插芯40和间隔件26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座壳体30中,而插塞插芯140在浮动状态下被收容在插塞壳体130中。
根据第三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C,作为支撑部件20A的一部分的可弹性变形部分24构造成沿+Z方向弹性地变形,以使间隔件260的第二表面264b分离。这样,可弹性变形部分24沿+Z方向弹性地变形,使得可以实现如下状态:间隔件260的第二表面264b与插座壳体30的内壁表面36a接触或分离。
此外,在第二状态下,即使当沿-Z方向对插塞连接器100的光缆150施加拉力时,也会因为可弹性变形部分24在拉力下沿-Z方向弹性地变形,使插塞插芯140难以与插座插芯40分离。这样,设置支撑部件20A使得可以提供提高了抵抗外力的可靠性的插座连接器。
根据第三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C,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因此,可以节省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成本并缩短插座连接器的沿Z轴方向的长度。
(第四变型例)
接下来,参考图13对具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D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D进行描述。图13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D的纵截面图,该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D具有根据第四变型例的插座连接器10D。同时,因为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中所述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构造,所以将省略这些部件的描述。
图13中所示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1D与示例性实施例和各个变型例存在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状态下,间隔件没有相对于插座壳体30浮动。具体而言,在第四变型例中,间隔件360与插座壳体30形成一体。
与插座壳体30形成一体的间隔件360具有:第一表面364a,其构造成与第一透镜阵列80接触;第二表面364b,其定位在与第一表面364a相反的一侧,并构造成与第二透镜阵列180接触;以及开口365,其构造成使在插座接口部分IF-1与插塞接口部分IF-2之间传播的光束能够穿过开口365。
在第四变型例中,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任意状态下,第一透镜阵列80被弹簧70的沿-Z方向的弹力按压至第一表面364a。同时,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透镜阵列180被弹簧170的沿+Z方向的弹力按压至第二表面364b。
在图13所示的第二状态下,在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一表面364a接触而第二透镜阵列180与第二表面364b接触的情况下,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布置为以预定间隔(间隔件360的沿Z轴方向的厚度)彼此面对。这样,同样在第四变型例中,可以提供能够增加插座插芯40和插塞插芯140的设计自由度的光连接器耦合系统。
虽然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构造成限于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范围内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应基于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来确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座接口部分IF-1和插塞接口部分IF-2包括GRIN透镜。然而,还可以使用准直透镜替代GRIN透镜。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作第一前端部分的第一透镜阵列80与第一主体部分45分开地构成,而用作第二前端部分的第二透镜阵列180与第二主体部分145分开地构成。然而,第一透镜阵列80可以与第一主体部分45形成一体,而第二透镜阵列180可以与第二主体部分145形成一体。也就是说,第一前端部分和第二前端部分应理解为:插座插芯和插塞插芯的端部不应理解成限于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透镜阵列80和第二透镜阵列180。
此外,插座接口部分IF-1与第一透镜阵列80的前表面齐平。然而,插座接口部分IF-1可以设置在从前表面凹入的位置。同样,插塞接口部分IF-2可以设置在从第二透镜阵列180的前表面凹入的位置。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中,使用间隔件60。然而,还可以使用第一变型例的间隔件160和第三变型例的间隔件260替代间隔件60。同样在该情况下,间隔件可以相对于插座壳体30浮动。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中,使用间隔件260。然而,还可以使用示例性实施例的间隔件60和第一变型例的间隔件160替代间隔件260。同样在该情况下,间隔件可以相对于插座壳体30浮动。

Claims (2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
插座插芯,其具有:
第一保持部分,其构造成保持第一光纤的端部,以及
第一前端部分,其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光纤光耦合的插座接口部分;
插座壳体,其将所述插座插芯和具有第二前端部分的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所述第二前端部分具有构造成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光耦合的插塞接口部分;以及
间隔件,其具有:
第一表面,其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前端部分接触,
第二表面,其定位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并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前端部分接触,以及
光透射部分,其构造成使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与所述插塞接口部分之间传播的光束能够穿过所述光透射部分,
所述间隔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
其中,在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二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没有隔着所述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第一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内壁表面接触,所述内壁表面限定所述插座壳体的腔,并且
在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隔着所述间隔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第二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内壁表面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以支撑所述插座插芯,并构造成约束所述插座插芯朝插入方向的运动,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以及
第一弹性部件,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前端部分和所述间隔件弹性地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构造成弹性地变形使得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前端部分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小。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以支撑所述插座插芯,并构造成约束所述插座插芯朝插入方向的运动,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以及
第二弹性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插芯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并构造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弹性地变形使得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内壁表面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支撑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中以支撑所述插座插芯,并构造成约束所述插座插芯朝插入方向的运动,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的一部分构造成沿所述插入方向弹性地变形使得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内壁表面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座壳体具有:第一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座插芯和所述间隔件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并且
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腔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面积小,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座壳体具有:第一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座插芯和所述间隔件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并且
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腔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面积小,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座壳体具有:第一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座插芯和所述间隔件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并且
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腔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面积小,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
所述插座壳体具有:第一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座插芯和所述间隔件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腔,其构造成将所述插塞连接器收容在内部,并且
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腔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面积小,所述插塞连接器沿所述插入方向被插入到所述插座壳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引导销,其用于多模光纤,
其中,所述插座接口部分构造成使从所述第一光纤发射的光束扩散,
所述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光纤光耦合并使从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所述第二光纤上,
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是用于单模的光纤,并且
在所述引导销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插座插芯上的引导孔以及形成在所述插塞连接器上的引导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接口部分和所述插塞接口部分相对于彼此定位。
CN201510996101.3A 2014-12-25 2015-12-25 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1057390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1858 2014-12-25
JP2014261858A JP6441667B2 (ja) 2014-12-25 2014-12-25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39028A true CN105739028A (zh) 2016-07-06
CN105739028B CN105739028B (zh) 2019-03-08

Family

ID=5497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6101.3A Active CN105739028B (zh) 2014-12-25 2015-12-25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18705B2 (zh)
EP (1) EP3037856B1 (zh)
JP (1) JP6441667B2 (zh)
CN (1) CN105739028B (zh)
TW (1) TWI6515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037A (zh) * 2017-01-20 2019-09-13 日本通信电材株式会社 光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5974B2 (ja) * 2014-12-25 2019-02-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光結合構造
EP3451033A1 (en) * 2017-08-30 2019-03-06 Reichle & De-Massari AG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11166721B2 (en) 2019-04-26 2021-11-09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Staple retainer for surgical stapler cartridge
US11378752B2 (en) * 2019-05-31 2022-07-05 Optomind Inc. Fanout optical assembly
US11624876B2 (en) * 2020-07-01 2023-04-11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connector with a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2023162516A1 (ja) * 2022-02-24 2023-08-3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接続構造、第1接続体、第1光コネクタ、第2接続体、第2光コネクタ、及び光接続構造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1431A (en) * 1986-12-29 1988-11-01 Labin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Inc. Lensed optical connector
EP0895109A2 (en) * 1997-07-31 1999-02-0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Floating optical connector body and an optical connector
US6012852A (en) * 1996-12-18 2000-01-1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xpanded beam fiber optic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9965U (zh) * 2011-06-14 2013-04-01 Molex Inc 具有一體扣合機構的套管組件
US9052475B2 (en) * 2011-07-29 2015-06-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iber optics connecto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1431A (en) * 1986-12-29 1988-11-01 Labin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Inc. Lensed optical connector
US6012852A (en) * 1996-12-18 2000-01-1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xpanded beam fiber optic connector
EP0895109A2 (en) * 1997-07-31 1999-02-0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Floating optical connector body and an optical connec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5037A (zh) * 2017-01-20 2019-09-13 日本通信电材株式会社 光连接器
CN110235037B (zh) * 2017-01-20 2021-04-27 日本通信电材株式会社 光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18705B2 (en) 2017-04-11
EP3037856B1 (en) 2018-01-31
JP2016122104A (ja) 2016-07-07
JP6441667B2 (ja) 2018-12-19
TWI651559B (zh) 2019-02-21
CN105739028B (zh) 2019-03-08
US20160187595A1 (en) 2016-06-30
EP3037856A1 (en) 2016-06-29
TW201626018A (zh) 2016-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9028A (zh) 插座连接器
JP6390370B2 (ja) アダプタと光コネクタ結合システム
JP6475974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光結合構造
US9791632B2 (en) Optical assembly
US20020146211A1 (en) Optical connector
JP6644080B2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アクティブ光ケーブル
EP2998770B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connector
CN111448499B (zh) 光连接器及光连接构造
US10670814B2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6390291B2 (ja) 光コネクタ
US9658405B2 (en) Connector for collimated optical fiber
JP6447038B2 (ja) 光コネクタ結合システム
KR101712062B1 (ko) 광감쇠기 적용형 다채널 광커넥터 접속용 어댑터
CN104765105A (zh) 机械传输mt插芯及单模光纤连接器
EP2546687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upling structure
JP2013125209A (ja) 光コネクタアダプタ、光コネクタ副組立体、及び光コネクタ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