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1559B - 插座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1559B
TWI651559B TW104143465A TW104143465A TWI651559B TW I651559 B TWI651559 B TW I651559B TW 104143465 A TW104143465 A TW 104143465A TW 104143465 A TW104143465 A TW 104143465A TW I651559 B TWI651559 B TW I6515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spacer
plug
connector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3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6018A (zh
Inventor
佐佐木大
島川修
荒生肇
渡邊卓朗
木村元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1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15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2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using rods, pins or balls to align a pair of ferrul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8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 G02B6/382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of a low-reflection-loss type with axial spring biasing or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3Lens inside the ferru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3Push-pull type, e.g. snap-in, push-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插座連接器,其包含一插座套圈、一插座外殼及一間隔件。該插座套圈具有擁有一插座介面部分之一第一前端部。在該插座外殼中容納該插座套圈及一插頭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具有擁有經組態以與該插座介面部分光學耦合之一插頭介面部分之一第二前端部。該間隔件具有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一前端部之一第一表面及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二前端部之一第二表面。該間隔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在其中該第一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二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一狀態下,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按一預定間隔面向彼此。

Description

插座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插座連接器。
已知經組態以經由光束擴張元件光學耦合複數個光纖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根據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一公套圈及一母套圈經配置以面向彼此,使得其等之端表面接觸且因此相對於彼此而定位。為光學耦合兩個光束擴張元件,需要在其等之間形成一預定間隔。因此,在自套圈端表面凹入之一位置處提供各光束擴張元件。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6,012,852B號
然而,根據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套圈,由於必須在自套圈端表面凹入之位置處配置光束擴張元件,故限制套圈之一設計自由度。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插座連接器,其能夠提供可增大一套圈之一設計自由度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插座連接器包括:一插座套圈,其具有:一第一固持部分,其經組態以固持一第一光纖之一端部,及一第一前端部,其具有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纖光學耦合之一插座介面部分; 一插座外殼,其中容納該插座套圈及一插頭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具有擁有經組態以與該插座介面部分光學耦合之一插頭介面部分之一第二前端部;及一間隔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其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一前端部;一第二表面,其定位於與該第一表面相反之一側處且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二前端部,及一光透射部分,其經組態以使在該插座介面部分與該插頭介面部分之間傳播之一光束能夠穿過,該間隔件經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其中在該第一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二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一狀態下,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按一預定間隔面向彼此。
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可提供插座連接器,其能夠提供可增大插座套圈及插頭套圈之設計自由度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1‧‧‧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1A‧‧‧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1B‧‧‧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1C‧‧‧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1D‧‧‧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10‧‧‧插座連接器
10A‧‧‧插座連接器
10B‧‧‧插座連接器
10C‧‧‧插座連接器
10D‧‧‧插座連接器
20‧‧‧支撐構件
20A‧‧‧支撐構件
22‧‧‧柱狀部分
23‧‧‧柱狀部分
24‧‧‧可彈性變形部分
25‧‧‧突出部
30‧‧‧插座外殼
33‧‧‧第一腔
35‧‧‧第二腔
36a‧‧‧內壁表面
36b‧‧‧內壁表面
38‧‧‧閂鎖接合部分
40‧‧‧插座套圈
41‧‧‧窗部分
44‧‧‧導銷插入孔
45‧‧‧第一主體部分
47‧‧‧後端部
50‧‧‧光纜
52‧‧‧第一光纖
52a‧‧‧第一光纖
52b‧‧‧第一光纖
53‧‧‧覆蓋層
60‧‧‧間隔件
63‧‧‧導銷
64a‧‧‧第一表面
64b‧‧‧第二表面
64c‧‧‧傾斜側表面
65‧‧‧開口
66‧‧‧凹部
67‧‧‧線圈彈簧
70‧‧‧彈簧
80‧‧‧第一透鏡陣列
82‧‧‧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
82a‧‧‧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
82b‧‧‧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
84‧‧‧導孔
88a‧‧‧前表面
90‧‧‧銷保持器
100‧‧‧插頭連接器
120‧‧‧支撐構件
122‧‧‧閂鎖限制部分
130‧‧‧插頭外殼
132‧‧‧閂鎖
136‧‧‧內壁表面
140‧‧‧插頭套圈
144‧‧‧導銷插入孔
145‧‧‧第二主體部分
147‧‧‧後端部
150‧‧‧光纜
152‧‧‧第二光纖
152a‧‧‧第二光纖
152b‧‧‧第二光纖
153‧‧‧覆蓋層
160‧‧‧間隔件
161a‧‧‧第一間隔件部分
161b‧‧‧第二間隔件部分
164a‧‧‧外表面
164aA‧‧‧最外表面
164aB‧‧‧底表面
164b‧‧‧外表面
164bA‧‧‧最外表面
164bB‧‧‧底表面
165‧‧‧開口
166a‧‧‧內表面
166b‧‧‧內表面
167‧‧‧平板彈簧
168a‧‧‧凹部
168b‧‧‧凹部
170‧‧‧彈簧
180‧‧‧第二透鏡陣列
182‧‧‧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
182a‧‧‧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
182b‧‧‧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
184‧‧‧導孔
260‧‧‧間隔件
264a‧‧‧第一表面
264b‧‧‧第二表面
264c‧‧‧傾斜側表面
265‧‧‧開口
331‧‧‧大直徑部分
332‧‧‧漸縮部分
333‧‧‧小直徑部分
360‧‧‧間隔件
364a‧‧‧第一表面
364b‧‧‧第二表面
IF-1‧‧‧插座介面部分
IF-2‧‧‧插頭介面部分
S‧‧‧空間部分
圖1係描繪具有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插座連接器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透視圖。
圖2係在其中一插座介面部分及一插頭介面部分並未隔著一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狀態(第一狀態)中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
圖3係描繪在圖2中展示之一插座套圈及一光纜之一放大透視圖。
圖4係在其中插座介面部分及插頭介面部分隔著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狀態(第二狀態)中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
圖5A係描繪在圖2中展示之間隔件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 且圖5B係描繪在圖4中展示之間隔件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
圖6係用於圖解說明在圖4中展示之一第一光纖與一第二光纖之間的一光學耦合之一示意圖。
圖7係處於第一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一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
圖8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第一修改實例之插座連接器。
圖9A係描繪在圖7中展示之一間隔件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且圖9B係描繪在圖8中展示之間隔件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
圖10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二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
圖11A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三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且圖11B係描繪在圖11A中展示之一間隔件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
圖12係在圖11A中展示之一支撐構件之一透視圖。
圖13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四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
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一概要。
(1)一種插座連接器,其包括:一插座套圈,其具有:一第一固持部分,其經組態以固持一第一光纖之一端部,及一第一前端部,其具有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纖光學耦合之一插座介面部分; 一插座外殼,其中容納該插座套圈及一插頭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具有擁有經組態以與該插座介面部分光學耦合之一插頭介面部分之一第二前端部;及一間隔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其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一前端部;一第二表面,其定位於與該第一表面相反之一側處且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二前端部,及一光透射部分,其經組態以使在該插座介面部分與該插頭介面部分之間傳播之一光束能夠穿過該光透射部分,該間隔件經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其中在該第一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二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一狀態下,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按一預定間隔面向彼此。
根據上文組態,可提供插座連接器,其能夠提供可增大插座套圈及插頭套圈之設計自由度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2)在根據(1)之插座連接器中,在其中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並未隔著該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第一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接觸至界定該插座外殼之一腔之一內壁表面,且在其中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隔著該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第二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與該內壁表面分離。
根據上文組態,可提供其抵抗一外力之可靠性得以改良之插座連接器。
(3)在根據(2)之插座連接器中,在該第二狀態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該第一狀態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根據上文組態,可提供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得以改良之插座連 接器。
(4)在根據(3)之插座連接器中,在該第一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相同於在該第二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根據上文組態,可提供藉由(例如)由一單一構件組態之相對簡單間隔件結構來改良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之插座連接器。
(5)在根據(3)之插座連接器中,在該第二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該第一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根據上文組態,可藉由改變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而容易地實施其中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接觸至該插座外殼之該內壁表面或與該內壁表面分離之一狀態。
(6)根據(2)至(5)中之一項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以便支撐該插座套圈,且經組態以限制該插座套圈在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所沿之一插入方向上之移動;及一第一彈性構件,其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其中該第一彈性構件經組態以彈性地變形,使得在該第二狀態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該第一狀態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根據上文組態,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一彈性構件彈性地變形,使得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該距離改變。藉此,可容易地實施其中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接觸至該插座外殼之該內壁表面或與該內壁表面分離之一狀態。
(7)根據(2)至(5)中之一項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以便支撐該插座套圈,且經組態以限制該插座套圈在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所沿之一插入方向上之移動;及一第二彈性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套圈與該支撐構件之間且經組態以在該插入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使得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與該內壁表面分離。
根據上文組態,該第二彈性構件在該插入方向上彈性地變形。藉此,可容易地實施其中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接觸至該插座外殼之該內壁表面或與該內壁表面分離之一狀態。
(8)根據(2)至(5)中之一項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以便支撐該插座套圈,且經組態以限制該插座套圈在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所沿之一插入方向上之移動,其中該支撐構件之一部分經組態以在該插入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使得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與該內壁表面分離。
根據上文組態,該支撐構件之一部分在該插入方向上彈性地變形。藉此,可容易地實施其中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接觸至該插座外殼之該內壁表面或與該內壁表面分離之一狀態。
(9)根據(1)至(8)中之一項之插座連接器,該插座外殼具有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該插座套圈及該間隔件之一第一腔及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該插頭連接器之一第二腔,且該第一腔在正交於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所沿之一插入方向之一橫截面表面上之一開口區域小於該第二腔之一開口區域。
根據上文組態,可在其中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隔著該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狀態下抑制灰塵及類似物附著至該插 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
(10)根據(1)至(9)中之一項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導銷,其用於一多模光纖,其中該插座介面部分經組態以擴張自該第一光纖發射之一光束,其中該插頭介面部分經組態以與該第二光纖光學耦合且將自該插座介面部分發射之該光束聚集於該第二光纖上,其中該第一光纖及該第二光纖係用於一單模式之光纖,且其中在該導銷插入至形成於該插座套圈處之一導孔及形成於該插頭連接器處之一導孔中之一狀態下,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相對於彼此而定位。
根據上文組態,可藉由使用用於一單模光纖之相對廉價導銷來節省該插座連接器之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細節]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式描述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在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中,為方便說明,省略具有相同於已描述構件之元件符號之構件之描述。又,為方便說明,在圖式中展示之各自構件之大小可不同於實際構件之大小。
又,在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中,適當地提及一X軸方向、一Y軸方向及一Z軸方向,以便容易地理解本發明。方向係針對在圖1中展示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設定之相對方向。因此,應注意,當在圖1中展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在一預定方向上旋轉時,改變X軸方向、Y軸方向及Z軸方向之至少一者。
此處,X軸方向包含+X方向(「+」方向經設定為一向量方向)及-X方向。同樣地,Y軸方向包含+Y方向及-Y方向,且Z軸方向包含+Z方向及-Z方向。同時,當描述一特定方向(向量)時,該方向經明確指 示為+X方向、-Y方向等。
圖1係描繪具有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插座連接器10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一透視圖。如在圖1中展示,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具有一光纜50、一光纜150、一插座連接器10及一插頭連接器100。在圖1中,插頭連接器100容納於插座連接器10之一插座外殼30中。針對插座外殼30及插頭連接器100之一閂鎖132提供之一對閂鎖接合部分38彼此接合,使得插頭連接器100固定至插座外殼30。
接著,參考圖2詳細描述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一組態。圖2係在其中一插座介面部分IF-1及一插頭介面部分IF-2並未隔著一間隔件60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狀態(在下文中,稱為一第一狀態)中垂直於Y軸方向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一截面圖。
插座連接器10具有插座外殼30、一插座套圈40、一對導銷63、一銷保持器90、一支撐構件20、一間隔件60及一對線圈彈簧67(第一彈性構件)。
插座外殼30具有一第一腔33及一第二腔35。第一腔33具有一大直徑部分331、一漸縮部分332及一小直徑部分333。在大直徑部分331中,容納插座套圈40、銷保持器90及支撐構件20。在漸縮部分332中,容納間隔件60。小直徑部分333經組態以與第二腔35連通。第二腔35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插頭連接器100。
漸縮部分332在X軸方向上之一寬度經設定隨著漸縮部分在Z軸方向上接近於小直徑部分333而變小。漸縮部分332在YZ平面中亦具有相同形狀,且漸縮部分332在Y軸方向上之一寬度經設定隨著漸縮部分在Z軸方向上接近於小直徑部分333而變小。
第一腔33在垂直於插頭連接器100插入至插座外殼30中所沿之一插入方向(Z軸方向)之一橫截表面上之一開口區域經設定小於第二腔35之一開口區域。
接著,參考圖3描述插座套圈40及光纜50之結構。圖3係描繪在圖2中展示之插座套圈40及光纜50之一放大透視圖。
光纜50具有並列配置在X軸方向上之複數個第一光纖52及經組態以一體地覆蓋複數個第一光纖52之一覆蓋層53。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光纜50藉由插座套圈40固持而在Y軸方向上堆積成兩級。同時,在下文描述中,為方便說明,堆積成兩級之光纜50被簡稱為光纜50而不特定區別光纜。
複數個第一光纖52在光纜50之一端部處自覆蓋層53曝露。第一光纖52具有一核心層(光傳播通過該核心層)及經組態以覆蓋核心層之一包覆層。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光纖52係一單模光纖。然而,亦可應用一多模光纖。
插座套圈40具有經組態以固持第一光纖52之端部之一第一主體部分45及一第一透鏡陣列80(第一前端部)。第一主體部分45具有一窗部分41、並列配置在X軸方向上之複數個光纖固持孔(未展示)、一對導銷插入孔44(參考圖2)及一後端部47。在圖3中展示之第一主體部分45係一MT型套圈。然而,第一主體部分45之形狀不限於此。
各自光纖固持孔及導銷插入孔44經形成以在第一主體部分45處沿Z軸方向延伸。自覆蓋層53曝露且分離成一單光纖之各自第一光纖52經插入至對應光纖固持孔中,使得其等經導引朝向第一主體部分45之一前表面。各自第一光纖52藉由自窗部分41供應之一黏著劑固定至插座套圈40。以此方式,藉由對應光纖固持孔固持各自第一光纖52。又,舉例而言,插座套圈40之前表面經研磨,使得各自第一光纖52之端表面與插座套圈40之前表面齊平。後端部47具有一實質上立方體形狀且經組態使得其中插入光纜50之一插入開口(未展示)與光纖固持孔連通。
第一透鏡陣列80具有與第一光纖52光學耦合之一插座介面部分 IF-1及一對導孔84。特定言之,插座介面部分IF-1經組態以擴張及發射自第一光纖52發射之光束。插座介面部分IF-1具有並列配置在X軸方向上之複數個GRIN(梯度折射率)透鏡82。又,第一透鏡陣列80具有一前表面88a及定位在與前表面88a相對之一側處之一後表面。GRIN透鏡82經固持以在第一透鏡陣列80中在Z軸方向上自前表面88a延伸至後表面。舉例而言,藉由研磨平滑化前表面88a及後表面。
第一透鏡陣列80經配置於第一主體部分45上,使得其之一後表面接觸至第一主體部分45之前表面。在其中第一透鏡陣列80配置於第一主體部分45之前表面上之一狀態下,各自GRIN透鏡82相對於容納於對應光纖固持孔中之第一光纖52之端表面而定位。
GRIN透鏡82經組態使得其之一折射率自一中央部分朝向一外周邊逐漸改變。又,GRIN透鏡82經組態以擴張自第一光纖52發射之光束。舉例而言,GRIN透鏡82經組態以準直自第一光纖52發射之發散光且在+Z方向上發射平行光。又,GRIN透鏡82經組態以聚集光束(其等係自插頭介面部分IF-2(將在隨後描述)入射至插座介面部分IF-1之GRIN透鏡82之平行光)且將光束耦合至第一光纖52。
如在圖2中展示,該對導銷63由銷保持器90支撐,且在Z軸方向上自第一腔33延伸至第二腔35。各自導銷63經插入至對應導銷插入孔44及導孔84中,使得GRIN透鏡82相對於自形成於插座套圈40處之光纖固持孔曝露之第一光纖52之端表面而定位。以此方式,各自GRIN透鏡82與對應第一光纖52光學耦合。此外,由於各自導孔84相對於對應導銷插入孔44而定位,故各自導孔84與對應導銷插入孔44連通。
又,導銷63係用於一多模光纖之一導銷,且經製造使得導銷在其之一軸方向上之各位置處之一外直徑關於一設計值之一誤差等於或小於±1.0μm。將在隨後描述用於一多模光纖之導銷之優點。
支撐構件20經配置於第一腔33中,使得其經由銷保持器90支撐 插座套圈40,且經組態以限制插座套圈40在插入方向(Z軸方向)上之移動。又,支撐構件20經容納使得其可在XYZ軸方向上相對於插座外殼30移動(在下文中,亦稱為一浮動狀態)。
如在圖2及圖5A中展示,間隔件60係容納於漸縮部分332中。間隔件60具有面向第一透鏡陣列80之一第一表面64a、定位於與第一表面64a相反之一側處之一第二表面64b、在Z軸方向上定位於第一表面64a與第二表面64b之間的一傾斜側表面64c及在Z軸方向上穿透間隔件60之一開口65(光透射部分之一實例)。間隔件60進一步具有凹部66及經組態以在Z軸方向上與凹部66連通之一對導銷插入孔。
在凹部66之底表面上提供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第一透鏡陣列80與間隔件60之一對線圈彈簧67。線圈彈簧67經配置於凹部66之底表面上,使得導銷63容納於其中。同時,在例示性實施例中,線圈彈簧67可為具有彈性之另一構件。
在圖5A中展示之第一狀態下,在-Z方向上施加線圈彈簧67之彈力,使得間隔件60經按壓至界定插座外殼30之第一腔33之內壁表面36a、36b。在此狀態下,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接觸至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且間隔件60之傾斜側表面64c接觸至內壁表面36b。同時,間隔件60之第一表面64a及第一透鏡陣列80彼此間隔。同時,傾斜側表面64c亦在YZ平面中接觸至內壁表面36b。
參考圖2,描述光纜150及插頭連接器100。
光纜150具有並列配置在X軸方向上之複數個第二光纖152及經組態以一體地覆蓋複數個第二光纖152之一覆蓋層153。光纜150藉由一插頭套圈140固持而在Y軸方向上堆積成兩級,如在圖3中展示之光纜50。在光纜150之一端部處,複數個第二光纖152分別具有一核心層(光傳播通過該核心層)及經組態以覆蓋核心層之一包覆層。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二光纖152係一單模光纖。然而,亦可應用一多模光 纖。
插頭連接器100具有插頭套圈140、一插頭外殼130、一彈簧170、一支撐構件120、閂鎖132及一閂鎖限制部分122。
插頭套圈140具有相同於在圖3中展示之插座套圈40之組態,且具有經組態以固持第二光纖152之端部之一第二主體部分145及一第二透鏡陣列180(第二前端部)。第二主體部分145具有經組態以固持第二光纖152之端部之光纖固持孔(未展示)、一對導銷插入孔144及一後端部147。各自光纖固持孔及導銷插入孔144經形成以在第二主體部分145處在Z軸方向上延伸。自覆蓋層153曝露且分離成一單光纖之各自第二光纖152經插入至對應光纖固持孔中,使得其等經導引朝向第二主體部分145之一前表面。
第二透鏡陣列180具有與第二光纖152光學耦合之插頭介面部分IF-2及一對導孔184。特定言之,插頭介面部分IF-2經組態以擴張及發射自第二光纖152發射之光束。插頭介面部分IF-2具有並列配置在X軸方向上之複數個GRIN透鏡182(參考圖6)。各導孔184在Z軸方向上穿透第二透鏡陣列180且相對於對應導銷插入孔144而定位且與對應導銷插入孔144連通。
插頭外殼130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插頭套圈140、彈簧170及支撐構件120。在圖2中展示之第一狀態下,彈簧170在+Z方向上按壓插頭套圈140,而插頭套圈140之後端部147接觸至插頭外殼130之內壁表面136。因此,插頭套圈140由於經施加有來自彈簧170之按壓力而停止。
閂鎖132與在圖1中展示之閂鎖接合部分38接合,使得插頭連接器100固定至插座外殼30。又,在支撐構件120上提供閂鎖限制部分122,使得不放大在閂鎖132與插頭外殼130之間形成之一角度。
隨後,參考圖3至圖5B描述其中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 分IF-2隔著間隔件60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狀態(在下文中,稱為一第二狀態)。圖4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一截面圖。圖5B係描繪在圖4中展示之間隔件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
插頭連接器100自在圖2中展示之第一狀態在+Z方向上移動,使得插頭連接器100容納於插座外殼30之第二腔35中且導銷63插入至插頭連接器100之該對導孔184及導銷插入孔144中。此外,當插頭連接器100在+Z方向上移動時,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首先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接著,當插頭連接器100在其中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之狀態下在+Z方向上進一步移動時,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第一透鏡陣列80與間隔件60之線圈彈簧67在Z軸方向上收縮,使得間隔件60在+Z方向上移動(此現象亦可被稱為「間隔件後退」)。因此,間隔件60之第一表面64a接觸至第一透鏡陣列80,且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與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間隔。在此狀態下,閂鎖132與閂鎖接合部分38接合,且插頭連接器100經固定至插座外殼30。
在圖4及圖5B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經配置以按一預定間隔面向彼此,其中第一透鏡陣列80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一表面64a且第二透鏡陣列180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在例示性實施例中,預定間隔係第一表面64a與第二表面64b之間在Z軸方向上之一距離,且可取決於間隔件60之設計而適當地設定。
在第二狀態下,插座套圈40及插頭套圈140經由導銷63而相對於彼此定位及連接。此外,第一光纖52經由插座介面部分IF-1、間隔件60之開口65及插頭介面部分IF-2與第二光纖152光學耦合。此處,間隔件60之開口65經組態使得在插座介面部分IF-1與插頭介面部分IF-2之間傳播的光束可穿透。
又,在圖5B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與內壁表面36a間隔。此外,分別在X軸方向及Y軸方向上在間隔件60之傾斜側表面64c與內壁表面36b之間形成間隙。以此方式,在第二狀態下,間隔件6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
(例示性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10及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操作效應)
接著,描述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10及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操作效應。
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10,當光學耦合插座連接器10與插頭連接器100時,若第一透鏡陣列80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一表面64a且第二透鏡陣列180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則可使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按預定間隔(間隔件60在Z軸方向上之一厚度)面向彼此。
由於插座連接器10具備間隔件60,故可使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按預定間隔面向彼此,而無關於插座介面部分IF-1或插頭介面部分IF-2之形成位置。舉例而言,甚至在插座套圈40之端表面及插頭連接器100之端表面上分別提供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時,仍可使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按預定間隔面向彼此。因此,可提供插座連接器10,其能夠提供可增大插座套圈40及插頭套圈140之設計自由度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
又,在圖5A中展示之第一狀態下,由於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接觸至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36b,故可藉由內壁表面36a、36b判定間隔件60之容納位置。
另一方面,在圖5B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由於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與內壁表面36a間隔,故當將外力施加至插座外殼30時,難以經由內壁表面36a將外力傳輸至間隔件60。藉此,外力難以對接觸間 隔件60之插座套圈40與插頭套圈140之間的光學耦合具有一不利影響。因此,可提供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得以改良之插座連接器10。
此外,在例示性實施例中,在第二狀態下,分別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在間隔件60之傾斜側表面64c與內壁表面36b之間形成間隙。為此原因,難以透過內壁表面36b將外力傳輸至間隔件60。
又,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間隔件60,在圖5B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第一透鏡陣列80與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圖5A中展示之第一狀態下第一透鏡陣列80與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之間的一距離。以此方式,第一透鏡陣列80與第二表面64b之間的距離改變,使得可實施其中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接觸至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或與內壁表面36a間隔之狀態。
又,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間隔件60,在第一狀態下第一表面64a與第二表面64b之間的一距離相同於在第二狀態下第一表面64a與第二表面64b之間的一距離。以此方式,舉例而言,可提供藉由由單一構件組態之相對簡單間隔件結構來改良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之插座連接器10。
又,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間隔件60與第一透鏡陣列80之線圈彈簧67經彈性地變形(收縮),使得在第二狀態下第一透鏡陣列80與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之間的距離小於在第一狀態下第一透鏡陣列80與第二表面64b之間的距離。因此,線圈彈簧67經彈性地變形,使得第一透鏡陣列80與第二表面64b之間的距離改變。藉此,可容易地實施其中第二表面64b接觸至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或與內壁表面36a間隔之狀態。
此外,線圈彈簧67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經設定小於插頭連接器100之彈簧1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藉此,當在+Z方向上移動插頭連接器100時,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可與內壁表面36a間隔。
在圖4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插頭套圈140相對於插頭外殼130在-Z方向上稍微後退。此時,在插頭套圈140之後端部147與插頭外殼130之內壁表面136之間在Z軸方向上出現一微小間隙。藉此,在第二狀態下,插頭套圈14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頭外殼130中。
同時,在插座連接器10中,支撐構件2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為此原因,經由銷保持器90連接至支撐構件20之插座套圈4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
以此方式,在第二狀態下,插座套圈40及間隔件6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且插頭套圈14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頭外殼130中。
因此,甚至當將外力施加至插座外殼30時,仍可使間隔件60、插座套圈40及插頭套圈140一體地移動,使得外力難以對插座介面部分IF-1與插頭介面部分IF-2之間的光學耦合具有一不利影響。因此,可提供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得以改良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
又,如在圖5B中展示,由於插頭套圈140之第二透鏡陣列180在+Z方向上自插頭外殼130突出,故插頭外殼130容納於第二腔35中且第二透鏡陣列180容納於第一腔33中。以此方式,將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配置於第一腔33中。
此處,由於第一腔33在垂直於插入方向(Z軸方向)之橫截表面上之開口區域經設定小於第二腔35之開口區域,故可抑制存在於外部之灰塵及類似物透過第二腔35引入至第一腔33中。因此,可抑制灰塵及類似物附著至配置於第一腔33中之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
(第一光纖52與第二光纖152之間的光學耦合)
接著,參考圖6描述第一光纖52與第二光纖152之間的光學耦合。圖6係用於圖解說明第一光纖52與第二光纖152之間的光學耦合之 一示意圖。
同時,為方便說明,在固持於插座套圈40處之複數個第一光纖52中,一接收側光纖被稱為一第一光纖52a且一傳輸側光纖被稱為一第一光纖52b。同樣地,在固持於插頭套圈140處之複數個第二光纖152中,一傳輸側光纖被稱為一第二光纖152a且一接收側光纖被稱為一第二光纖152b。第一光纖52及第二光纖152兩者皆為單模光纖。
又,第一透鏡陣列80具有複數個GRIN透鏡82且組態插座介面部分IF-1。複數個GRIN透鏡82包含與第一光纖52a光學耦合之一GRIN透鏡82a及與第一光纖52b光學耦合之一GRIN透鏡82b。
同樣地,第二透鏡陣列180具有複數個GRIN透鏡182且組態插頭介面部分IF-2。複數個GRIN透鏡182包含與第二光纖152a光學耦合之一GRIN透鏡182a及與第二光纖152b光學耦合之一GRIN透鏡182b。
沿+Z方向在第一光纖62b中傳播且入射至GRIN透鏡82b之光束藉由GRIN透鏡82b擴張且自插座介面部分IF-1發射朝向開口65。GRIN透鏡82b經組態以準直自第一光纖52b發射之發散光且將發散光轉換為實質上平行光。
自插座介面部分IF-1發射之光束沿+Z方向在開口65中傳播且入射至插頭介面部分IF-2。接著,光束藉由GRIN透鏡182b聚集於第二光纖152b之端表面上,且沿+Z方向在第二光纖152b中傳播。以此方式,第一光纖52b及第二光纖152b透過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彼此光學耦合。
同樣地,第二光纖152a及第一光纖52a亦透過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彼此光學耦合。
根據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光束在插座介面部分IF-1與插頭介面部分IF-2之間擴張。藉此,可抑制連接損耗,其係歸因於插座連接器10與插頭連接器100之間在正交於光學耦合方向(Z軸方向)之平面 (XY平面)中之偏軸而導致。因此,可提供光學耦合結構,其中抑制歸因於偏軸之光學特性之降低。
又,由於經組態以定位插座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100之導銷63無需高大小精確性,故可以低成本提供具有良好光學特性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在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實例中,作為導銷63,可採用用於一多模光纖之一相對廉價導銷。用於一多模光纖之導銷係通常用於經組態以光學耦合多模光纖之一光學連接器之一導銷,且導銷63之一直徑與導孔184之一內徑之間的一差異等於或小於(例如)2μm。
一般言之,使用用於一單模光纖之導銷光學耦合單模光纖。在此情況中,導銷之直徑與導孔之內徑之間的一差異等於或小於1μm。同時,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甚至當導銷63之直徑與導孔184之內徑之間的差異大於1μm且等於或小於2μm時,第二光纖152a與第一光纖52a之間的光學特性之降低仍為小。以此方式,可藉由使用用於一多模光纖之導銷光學耦合單模光纖來節省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之製造成本。
(第一修改實例)
接著,參考圖7至圖9B描述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一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10A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A。圖7係處於第一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A之一截面圖。圖8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A之一截面圖。圖9A係描繪在圖7中展示之一間隔件160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圖9B係描繪在圖8中展示之間隔件160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同時,由於具有相同於在例示性實施例中描述之構件之元件符號之構件具有相同組態,故省略其等之描述。
在圖7中展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A之一組態與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的不同之處在於針對插座連接器10A使用間 隔件160而非例示性實施例之間隔件60。因此,在下文中描述間隔件160之一組態。
如在圖9A中展示,間隔件160具有一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一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及一平板彈簧167。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及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具有相同組態。又,間隔件160具有在Z軸方向上延伸之一開口165(光透射部分)。
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具有一外表面164a(間隔件160之一第一表面)、定位於與外表面164a相反之一側處之一內表面166a及一凹部168a。經組態以用作間隔件160之第一表面之外表面164a具有一最外表面164aA及凹部168a之一底表面164aB。具有一實質上立方體形狀之凹部168a形成於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最外表面164aA處,且經組態以與開口165連通。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在X軸方向上之兩端經形成具有用於固持導銷63之導銷固持孔。
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具有一外表面164b(間隔件160之一第二表面)、定位於與外表面164b相反之一側處之一內表面166b及一凹部168b。經組態以用作間隔件160之第二表面之外表面164b具有一最外表面164bA及凹部168b之一底表面164bB。
內表面166b經組態以面向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內表面166a。如在圖9B中展示,在第二狀態下,內表面166a及內表面166b彼此接觸。具有相同於凹部168a之形狀之凹部168b形成於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最外表面164bA處,且經組態以與開口165連通。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在X軸方向上之兩端經形成具有用於固持導銷63之導銷固持孔且經組態以與開口165連通。
平板彈簧167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與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同時,在第一修改實例中,平板彈簧167可為具有彈性之另一構件。
當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及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經由該對導銷63彼此連接時,藉由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一平板彈簧容納部分(未展示)及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一平板彈簧容納部分(未展示)形成用於容納平板彈簧167之一平板彈簧容納空間(未展示)。在其中平板彈簧167容納於平板彈簧容納空間中之一狀態下,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及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經由平板彈簧167彼此彈性地連接。
在圖7及圖9A中展示之第一狀態下,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及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經配置以面向彼此且藉由平板彈簧167之彈力彼此間隔。在此狀態下,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最外表面164bA接觸至第一腔33之內壁表面36a,且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底表面164aB與第一透鏡陣列80間隔。又,在此狀態下,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及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側表面與內壁表面36b間隔。
插頭連接器100自在圖7中展示之第一狀態在+Z方向上移動,使得插頭連接器100容納於插座外殼30之第二腔35中且導銷63分別插入至插頭連接器100之該對導孔184及導銷插入孔144中。此外,當插頭連接器100在+Z方向上移動時,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首先接觸至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底表面164bB。接著,當插頭連接器100在其中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接觸至底表面164bB之狀態下在+Z方向上進一步移動時,平板彈簧167在Z軸方向上收縮,使得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在+Z方向上移動。以此方式,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最外表面164bA與內壁表面36a間隔。接著,在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內表面166b接觸至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內表面166a之後,第一透鏡陣列80接觸至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底表面164aB。在此狀態下,插頭連接器100固定至插座外殼30。
在圖8及圖9A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經配置以按一預定間隔面向彼此,其中第一透鏡陣列80接 觸至第一間隔件部分161a之底表面164aB且第二透鏡陣列180接觸至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底表面164bB。在第一修改實例中,預定間隔係底表面164aB與底表面164bB之間在Z軸方向上之一距離,且可取決於間隔件160之設計而適當地改變。
又,在第二狀態下,間隔件16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因此,插座套圈40及間隔件16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且插頭套圈14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頭外殼130中。
又,平板彈簧167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經設定小於插頭連接器100之彈簧1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藉此,當在+Z方向上移動插頭連接器100時,可使第二間隔件部分161b之最外表面164bA與內壁表面36a間隔。
根據第一修改實例之間隔件160,在第二狀態下外表面164a與外表面164b之間的距離小於在第一狀態下外表面164a與外表面164b之間的距離。以此方式,可藉由改變間隔件160之外表面164a與外表面164b之間的距離而容易地實施其中間隔件160之外表面164b接觸至內壁表面36a或與內壁表面36a間隔之狀態。
(第二修改實例)
接著,參考圖10描述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二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10B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B。圖10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B之一截面圖。同時,由於具有相同於在例示性實施例及第一修改實例中描述之構件之元件符號之構件具有相同組態,故省略其等之描述。
在圖10中展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B與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的不同之處在於針對插座連接器10B使用一彈簧70(第二彈性構件)。因此,在下文中描述彈簧70之組態及操作效應。
如在圖10中展示,彈簧70配置於銷保持器90與支撐構件20之 間。彈簧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經設定大於線圈彈簧67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又,在圖10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彈簧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與插頭連接器100之彈簧1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平衡。同時,在自第一狀態至第二狀態之一移位狀態期間,彈簧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小於插頭連接器100之彈簧1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同時,在第二修改實例中,彈簧70可為具有彈性之另一構件。
接著,參考圖10及圖5B描述自第一狀態至第二狀態之一移位程序。插頭連接器100自第一狀態在+Z方向上移動,使得插頭連接器100容納於插座外殼30之第二腔35中且導銷63分別插入至插頭連接器100之該對導孔184及導銷插入孔144中。此外,當插頭連接器100在+Z方向上移動時,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首先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
接著,當插頭連接器100在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接觸至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之狀態下在+Z方向上進一步移動時,藉由線圈彈簧67在Z軸方向上之收縮而使間隔件60在+Z方向上移動且使彈簧70在+Z方向上收縮。以此方式,間隔件60之第一表面64a接觸至第一透鏡陣列80,且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與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間隔。
此後,當插頭連接器100固定至插座外殼30時,插座套圈40及插頭套圈140被停止且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在彈簧70之彈力與彈簧170之彈力平衡之位置處隔著間隔件60而相對於彼此定位(第二狀態)。
在第二狀態下,插座套圈40及間隔件16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且插頭套圈14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頭外殼130中。
根據第二修改實例之插座連接器10B,彈簧70經組態以在+Z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以便與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間隔。以此方式,彈簧 70連同線圈彈簧67一起在+Z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使得可容易地實施其中間隔件60之第二表面64b接觸至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或與內壁表面36a間隔之狀態。
此外,在第二狀態下,甚至在-Z方向上施加一張力至插頭連接器100之光纜150時,由於彈簧70藉由張力而在-Z方向上伸長,故插頭套圈140難以與插座套圈40分離。以此方式,提供彈簧70,使得可提供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得以進一步改良之插座連接器。
(第三修改實例)
接著,參考圖11A、圖11B及圖12描述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三修改實例之一插座連接器10C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C。圖11A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C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插座連接器10C。圖11B係描繪在圖11A中展示之一間隔件260及其之鄰近之一放大截面圖。圖12係在圖11A中展示之一支撐構件20A之一透視圖。同時,由於具有相同於在例示性實施例及修改實例中描述之構件之元件符號之構件具有相同組態,故省略其等之描述。
在圖11A中展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C與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的不同之處在於提供插座連接器10C而非插座連接器10。在圖11A中展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C與例示性實施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的不同之處在於提供間隔件260而非例示性實施例之間隔件60且並不提供該對線圈彈簧67。因此,在下文中描述間隔件260及支撐構件20A之組態。
如在圖11B中展示,相較於例示性實施例之間隔件60,插座連接器10C不具備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第一透鏡陣列80與間隔件之線圈彈簧67。因此,間隔件260並不形成有用於在其中容納線圈彈簧之凹部。間隔件260具有一第一表面264a、定位於與第一表面264a相反之 一側處之一第二表面264b、定位於第一表面264a與第二表面264b之間的一傾斜側表面264c及在Z軸方向上穿透間隔件260之一開口265。
如在圖11A及圖12中展示,支撐構件20A具有經配置以面向彼此之柱狀部分22、23及在柱狀部分22、23之間形成之一對可彈性變形部分24。各自可彈性變形部分24與柱狀部分22、23一體地形成且在X軸方向上具有兩個突出部25。各可彈性變形部分24經組態以在Z軸方向上對其施加一按壓力時在Z軸方向上彈性地變形。在圖11A中展示之狀態下,各自突出部25接觸至銷保持器90,且自插座套圈40在+Z方向上施加之按壓力透過各自突出部25集中於可彈性變形部分24之特定部分上。此外,支撐構件20A經形成具有一空間部分S。藉由此組態,可彈性變形部分24可容易地在Z軸方向上彈性地變形。
在圖11A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可彈性變形部分24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與插頭連接器100之彈簧1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平衡。同時,在自第一狀態至第二狀態之移位狀態期間,可彈性變形部分24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小於插頭連接器100之彈簧170在Z軸方向上之彈力。
隨後,參考圖11A描述自第一狀態至第二狀態之一移位程序。插頭連接器100自第一狀態在+Z方向上移動,使得插頭連接器100容納於插座外殼30之第二腔35中且導銷63分別插入至插頭連接器100之該對導孔184及導銷插入孔144中。此外,當插頭連接器100在+Z方向上移動時,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首先接觸至間隔件260之第二表面264b。
接著,當插頭連接器100在其中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接觸至間隔件260之第二表面264b之狀態下在+Z方向上進一步移動時,藉由+Z方向上之按壓力而經由突出部25使可彈性變形部分24在+Z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以此方式,間隔件260之第二表面264b與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間隔。
此後,當插頭連接器100固定至插座外殼30時,插座套圈40及插頭套圈140被停止且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在可彈性變形部分24之彈力與彈簧170之彈力平衡之位置處隔著間隔件260而相對於彼此定位(第二狀態)。
在第二狀態下,插座套圈40及間隔件26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座外殼30中,且插頭套圈140以浮動狀態容納於插頭外殼130中。
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插座連接器10C,可彈性變形部分24(其等係支撐構件20A之部分)經組態以在+Z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以便與間隔件260之第二表面264b間隔。以此方式,可彈性變形部分24在+Z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使得可容易地實施其中間隔件260之第二表面264b接觸至插座外殼30之內壁表面36a或與內壁表面36a間隔之狀態。
此外,在第二狀態下,甚至在-Z方向上施加張力至插頭連接器100之光纜150時,由於可彈性變形部分24藉由張力而在-Z方向上彈性地變形,故插頭套圈140難以與插座套圈40分離。以此方式,提供支撐構件20A,使得可提供其抵抗外力之可靠性得以進一步改良之插座連接器。
根據第三修改實例之插座連接器10C,可減少組件數目。因此,可節省插座連接器之製造成本且縮短插座連接器在Z軸方向上之長度。
(第四修改實例)
接著,參考圖13描述具有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一第四例示性實施例之一插座連接器10D之一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D。圖13係處於第二狀態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D之一截面圖,其具有根據第四修改實例之插座連接器10D。同時,由於具有相同於在例示性實施例及修改實例中描述之構件之元件符號之構件具有相同組態,故省略其等之描述。
在圖13中展示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1D與例示性實施例及各自修改實例的極大不同之處在於,在第二狀態下間隔件並不相對於插座外殼30浮動。特定言之,在第四修改實例中,一間隔件360與插座外殼30一體地形成。
與插座外殼30一體地形成之間隔件360具有經組態以接觸第一透鏡陣列80之一第一表面364a、定位於與第一表面364a相反之一側處且經組態以接觸第二透鏡陣列180之一第二表面364b及經組態以使在插座介面部分IF-1與插頭介面部分IF-2之間傳播之光束能夠穿過之一開口365。
在第四修改實例中,在第一狀態及第二狀態之任一狀態下藉由彈簧70在-Z方向上之彈力將第一透鏡陣列80按壓至第一表面364a。同時,在第二狀態下藉由彈簧170在+Z方向上之彈力將第二透鏡陣列180按壓至第二表面364b。
在圖13中展示之第二狀態下,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經配置以按一預定間隔(間隔件360在Z軸方向上之一厚度)面向彼此,其中第一透鏡陣列80接觸至第一表面364a且第二透鏡陣列180接觸至第二表面364b。以此方式,在第四修改實例中,亦可提供能夠增大插座套圈40及插頭套圈140之設計自由度之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儘管已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但本發明之技術範疇不應被解釋為限於例示性實施例。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理解,例示性實施例僅係例示性且可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之範疇內對例示性實施例做出各種改變。應基於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之範疇及其之等效範疇而判定本發明之技術範疇。
舉例而言,在例示性實施例中,插座介面部分IF-1及插頭介面部分IF-2包含GRIN透鏡。然而,代替GRIN透鏡,亦可使用準直透鏡。
又,在例示性實施例中,用作第一前端部之第一透鏡陣列80獨 立於第一主體部分45而組態,且用作第二前端部之第二透鏡陣列180獨立於第二主體部分145而組態。然而,第一透鏡陣列80可與第一主體部分45一體地形成,且第二透鏡陣列180可與第二主體部分145一體地形成。即,第一前端部及第二前端部應被理解為插座套圈及插頭套圈之端部且不應被解釋為限於例示性實施例之第一透鏡陣列80及第二透鏡陣列180。
又,插座介面部分IF-1與第一透鏡陣列80之前表面齊平。然而,可在自前表面凹入之一位置處提供插座介面部分IF-1。同樣地,可在自第二透鏡陣列180之前表面凹入之一位置處提供插頭介面部分IF-2。
又,在例示性實施例之第二修改實例中,使用間隔件60。然而,代替間隔件60,亦可使用第一修改實例之間隔件160或第三修改實例之間隔件260。在此情況中,間隔件亦可自插座外殼30浮動。
又,在例示性實施例之第三修改實例中,使用間隔件260。然而,代替間隔件260,亦可使用例示性實施例之間隔件60或第一修改實例之間隔件160。在此情況中,間隔件亦可自插座外殼30浮動。

Claims (9)

  1. 一種插座連接器,其包括:一插座套圈,其具有:一第一固持部分,其經組態以固持一第一光纖之一端部,及一第一前端部,其具有經組態以與該第一光纖光學耦合之一插座介面部分;一插座外殼,其中容納該插座套圈及一插頭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具有擁有經組態以與該插座介面部分光學耦合之一插頭介面部分之一第二前端部;及一間隔件,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其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一前端部;一第二表面,其定位於與該第一表面相反之一側處且經組態以接觸該第二前端部,及一光透射部分,其經組態以使在該插座介面部分與該插頭介面部分之間傳播之一光束能夠穿過該光透射部分,該間隔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其中在該第一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且該第二前端部接觸至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一狀態下,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按一預定間隔面向彼此;其中在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並未隔著(via)該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第一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接觸至界定該插座外殼之一腔之一內壁表面,且其中在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隔著該間隔件而相對於彼此定位之一第二狀態下,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與該內 壁表面分離。
  2. 如請求項1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在該第二狀態下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該第一狀態下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3. 如請求項2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在該第一狀態下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相同於在該第二狀態下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4. 如請求項2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在該第二狀態下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該第一狀態下之該間隔件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5. 如請求項1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以便支撐該插座套圈,且經組態以限制該插座套圈在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之一插入方向上之移動;及一第一彈性構件,其經組態以彈性地連接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其中該第一彈性構件經組態以彈性地變形,使得在該第二狀態下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小於在該第一狀態下之該第一前端部與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距離。
  6. 如請求項1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以便支撐該插座套圈,且經組態以限制該插座套圈在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之一插入方向上之移動;及一第二彈性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套圈與該支撐構件之間且經組態以在該插入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使得該間隔件之該第二 表面與該內壁表面分離。
  7. 如請求項1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支撐構件,其配置於該插座外殼中以便支撐該插座套圈,且經組態以限制該插座套圈在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之一插入方向上之移動,其中該支撐構件之一部分經組態以在該插入方向上彈性地變形,使得該間隔件之該第二表面與該內壁表面分離。
  8. 如請求項1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插座外殼具有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該插座套圈及該間隔件之一第一腔及經組態以在其中容納該插頭連接器之一第二腔,且其中該第一腔在正交於該插頭連接器插入至該插座外殼中之一插入方向之一橫截表面上之一開口區域小於該第二腔之一開口區域。
  9. 如請求項1之插座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導銷,其用於一多模光纖,其中該插座介面部分經組態以擴張自該第一光纖發射之一光束,其中該插頭介面部分經組態以與該第二光纖光學耦合且將自該插座介面部分發射之該光束聚集在該第二光纖上,其中該第一光纖及該第二光纖係用於一單模式之光纖,且其中該插座介面部分及該插頭介面部分在該導銷插入至形成於該插座套圈處之一導孔及形成於該插頭連接器處之一導孔中之一狀態下相對於彼此而定位。
TW104143465A 2014-12-25 2015-12-23 插座連接器 TWI651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1858A JP6441667B2 (ja) 2014-12-25 2014-12-25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14-261858 2014-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018A TW201626018A (zh) 2016-07-16
TWI651559B true TWI651559B (zh) 2019-02-21

Family

ID=5497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3465A TWI651559B (zh) 2014-12-25 2015-12-23 插座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18705B2 (zh)
EP (1) EP3037856B1 (zh)
JP (1) JP6441667B2 (zh)
CN (1) CN105739028B (zh)
TW (1) TWI6515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5974B2 (ja) * 2014-12-25 2019-02-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光結合構造
BR112019014249A2 (pt) * 2017-01-20 2020-04-28 Japan Communication Accessories Mfg Co Ltd conector óptico
EP3451033A1 (en) * 2017-08-30 2019-03-06 Reichle & De-Massari AG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11166721B2 (en) 2019-04-26 2021-11-09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Staple retainer for surgical stapler cartridge
US11378752B2 (en) * 2019-05-31 2022-07-05 Optomind Inc. Fanout optical assembly
US11624876B2 (en) * 2020-07-01 2023-04-11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connector with a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2023162516A1 (ja) * 2022-02-24 2023-08-3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接続構造、第1接続体、第1光コネクタ、第2接続体、第2光コネクタ、及び光接続構造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2852A (en) * 1996-12-18 2000-01-1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xpanded beam fiber optic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81431A (en) 1986-12-29 1988-11-01 Labinal Components And Systems, Inc. Lensed optical connector
US6019519A (en) 1997-07-31 2000-02-0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Floating optical connector body and an optical connector
TWM450737U (zh) * 2011-06-14 2013-04-11 Molex Inc 光纖組件
EP2737349A4 (en) * 2011-07-29 2015-01-07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E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2852A (en) * 1996-12-18 2000-01-1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xpanded beam fiber optic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1667B2 (ja) 2018-12-19
US20160187595A1 (en) 2016-06-30
JP2016122104A (ja) 2016-07-07
EP3037856B1 (en) 2018-01-31
CN105739028A (zh) 2016-07-06
EP3037856A1 (en) 2016-06-29
CN105739028B (zh) 2019-03-08
US9618705B2 (en) 2017-04-11
TW201626018A (zh) 2016-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1559B (zh) 插座連接器
JP6390370B2 (ja) アダプタと光コネクタ結合システム
JP6475974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光結合構造
US9651743B2 (en) Gradient index (GRIN) lens holders employing a recessed cover, and optical connector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638873B2 (en) Receptacle ferrule assemblies with gradient index lenses and fiber optic connectors using same
CN108351478B (zh) 光连接器及光耦合构造
JP2019053285A (ja) 光コネクタ
TWI481916B (zh) 具有對準特徵部位之連接器光學透鏡
US20100284651A1 (en) Fiber-optic pin-and-socket connector having a beam expansion device
JP2016095410A (ja) グリン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付きコネクタ、及びレンズ付き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10670814B2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WO2019131098A1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接続構造
JP6390291B2 (ja) 光コネクタ
CN109613658A (zh) 光学连接器和光学连接结构
JPWO2020149262A1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接続構造
JP6447038B2 (ja) 光コネクタ結合システム
JP6763234B2 (ja) 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光コネクタ、アダプタ、及び光接続構造
KR101512689B1 (ko) 빔 확장형 광커넥터 어댑터 부재
Kevern et al. 2 Passive Alignment
JP2023084257A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接続構造